第一篇:2011级思政论文
关于做好2011级本科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
根据我校2011级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精神,现就做好2011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实践的班级:
1、全校2011级本科生;
2、已参加社会实践但成绩不及格的2010级本科生。
二、实践时间:2012年7月8——8月30日。
三、实践主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要求围绕自己所居住城镇(社区、街道)、农村、企业等的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内容进行调研。具体围绕某个城镇(社区、街道)、农村、企业等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经验做法、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文件后面附参考选题,题目可以根据地域不同而调整。
四、实践的方式和方法:
1、集中实践:各院系推荐2名优秀学生干部,于7月9-11日,由思政部教师带队集中到厦门市进行实践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论文或报告。
2、分散实践:大部分学生可以联系自己所居住的城镇(社区、街道)、农村、企业等进行调查研究。在今年8月30日前自行完成调研任务,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论文或报告。
五、实践结束后每位学生需要上缴的材料:
1、参加社会实践调研证明书一份;(装订在实践论文的封面后即第2页)
2、调研论文或者调研报告,纸质稿一份、电子稿一份。(3000字以上,统一用A4纸打印,具体格式要求见思政部网站)。
六、要求及注意事项
1、调研论文(或者报告)要紧扣主题,突出理论创新,侧重对策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2、调研论文(或者报告)要文笔简练、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字数在3000以上;
3、调研论文(或者报告)页面设置:纸张A4纸。打印格式:大标题三号黑体,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3。调研论文(或者报告)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院系及班级、联系电话,摘要、关键词,正文(3000字以上),结语(说明调研论文的形成经过)。
4、调研论文(或者报告),以班级为单位,将各班论文清单以及所需要上交的材料,在2012年9月15日前统一报送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学秘书周瑾老师处(厚德楼117办公室),逾期不候。缺交者或实践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依照三明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5、在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师生要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如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与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联系。
6、实践调研论文成绩实行五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为了切实保证实践调研的质量,杜绝任何形式抄袭。一旦有实践调研论文被确定为抄袭,成绩就记为不及格。
7、实践调研证明书、调研论文(报告)格式、指导老师名单、实践论文范文等材料,请到三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网站“实践教学”栏目中下载。思政课教研部网址:http://218.5.241.11:8035 或者进入三明学院首页右下角的系部链接,点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进入。
教 务 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附参考选题:“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主题调查研究选题指南
1、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2、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3、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4、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5、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机制研究
6、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
7、如何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
8、社会管理创新与司法公正研究
9、社会管理创新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
10、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研究
11、客家文化在社区管理体制中的作用
12、客家文化视域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
13、客家文化语境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14、试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借鉴
15、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研究
16、社会管理创新对××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
17、××市××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
18、××市××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路径研究
19、关于创新××市社会管理理念思路的研究
20、关于创新××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
21、关于创新××市社会管理法律政策的研究
22、关于创新××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问题研究
23、全域城市化过程中××市社会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
24、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25、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
26、公众参与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
27、党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28、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
29、当前中国社会管理需要关注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30、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途径与方式
31、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协同作用发挥
32、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研究
33、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研究
34、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就业创业问题研究
35、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背景下普通高校学生生存发展状况及问题研究
36、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背景下理工科学生生存发展状况及问题研究
37、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背景下文科学生生存发展状况及问题研究
38、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年公益事业发展模式研究
39、多重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社会治理
40、村民自治、精英治理与乡村社会重建
41、乡村家族宗族关系与地方治理
42、乡规民约与乡村社会秩序
43、乡村组织变迁与农民再组织化
44、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变迁
45、乡村公共品供给与管理
46、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互动关系研究
47、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婚姻变迁
48、乡村社会特殊人群的社会生存(乡村干部、留守主妇、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光棍群体、乡村混混等)
49、民间信仰与村民精神世界
50、返乡农民工与村庄经济发展
51、乡村社会治安现状与改善思路
52、乡村养老困境与养老模式选择
53、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生活环境管理
54、农民文化生活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55、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管理创新
56、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与社会管理创新
57、基层民主实践与社会管理创新
58、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59、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法治调查研究
60、新公共管理语境下的服务型警务构建
61、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模式调查研究
62、民间组织与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建构
63、其它与社会管理相关的选题
社会实践调研证明书
兹有三明学院院(系)专业同学,于年月日 到年月日,到我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调研。特此证明。
被调研单位:(盖章)年月日
第二篇:思政论文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长沙村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思考
学校:淮阴工学院 班级:工设111
1姓名:茆永存
学号:111220811
3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设计学院 工设1111 班学生 茆永存。我承诺:2013年暑假,我认真仔细的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 长沙村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思考 》,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茆永存日期:2013年8月29日
长沙村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思考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没有客观标准。它来源于内心的一种感受。而幸福指数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值。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来对自身的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它是生活事业的满足感、心态情绪的快乐感、人际关系的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今年暑假我组织开展了对家乡长沙村居民的幸福指数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走访调查、问卷、采访调查方式进行。基本情况是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我们正常将判断幸福指数的途径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
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身体状况等)。
现将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有了全面的改善,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农村的发展要始终突出改善民生这个主题,全面推进幸福农村建设,农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很多农民反映城乡一体化让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居住环境越来越好,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调查结果显示,该村居民感觉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1%,其中非常幸福占12.4%,比较幸福占50.7%;感觉不幸福的占26.9%,其中不太幸福占14.3%,非常不幸福占1.7%;其他未说明的占4%。调查数据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居民都感到生活幸福。
二、据调查显示,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有:
1、农民的个人收入。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从基本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目前2000—5000元的收入者占到了78.4%。
因此有八成的人认为自己的工资要提高一半以上才是对工作的合理报酬。而且大部分人表示自己有父母或小孩要赡养。各种生活压力使现在居民感到压力极大。
2、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居民生存幸福与否的起码条件。调查显示,有近30%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保障很不好,亦有10%的人对此并不熟悉,但是也有20%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保障还是很不错的。最近国家正在普及医保政策,所以有很多人积极的参加了医保,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会中对医保政策的看法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医保所提供的优惠幅度很小,有钱人根本不需要这钱,而穷人真正有病时这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起不到多大用处。但是赞同者也占到了59%左右,他们认为新的医疗体制是一种保障,是一种安慰。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这与人们追求的生活有一定的差距。
3、个人情感、家庭和睦及居住环境:
情感生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统计显示70%的人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开支。所以在工作中压力大了有一半的人选择像亲人或朋友倾诉,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亲人之间互相支持扶持体现了家庭的和睦。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率占60%,不满意的占40%。他们认为居住地的治安、绿化、卫生等方面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也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4、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自然也就能提高社会幸福感,最终影响幸福指数的大小。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
悦的心情,自然会提高幸福指数,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调查显示94.2%的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满意,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说自己有知心朋友,可以陪自己分担困难分享快乐,说明大家越来越重视人际交往。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总是感觉有点孤单,而我们发现在这一类人中绝大多数是不乐观的,有一点忧郁,对自己的未来不抱有充分肯定的态度,总是有一点忧虑。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自己去努力,虽不是人人都可以大富大贵,但是幸福快乐总是可以的。
三、实践总结以及感想:
这一次的调查研究显示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欲望,尤其是改变了未经历过改革之前的痛苦的一代的欲望。新的一代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精神追求的预期过度的提高了,当人心理失去平衡的时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个人的幸福感。从另一个方面看,幸福指数下降也有人们的内在因素。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生活中的不安定减少了人们的归属感。随着经济增长,紧紧的温饱亦不能使人们感到满足,感情、思想、生活方式等严重制约着人们的幸福。人们的意识水平普遍上升,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也不断增加,物质化的社会幸福感大大降低是必然的。
人是有需求的,满足需求的同时自然会会激起欲望,就像山里和尚讲故事的故事一样,回环往复,永无止境,真正关键的是能够珍重身边小小的幸福,学会生活。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个人也要学会知足常乐,感悟生活,寻找幸福。虽然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但是物价的疯长、工资的平稳态势也成为了大众的后顾之忧,政府应更多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制度,让居民“幼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样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了,政府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增加居民收入、重视和正确引导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和社会转型、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高政治和谐感、提高居民文化水平、做好环境保护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寻找幸福,珍惜幸福,我们一起努力。
第三篇:思政论文
专业冲锋,思政护航
—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如何破解未来发展的创新难题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建筑工程技术1204 学号:0705120418 姓名:刘晓伟
2013.11.16
思政课论文
专业冲锋,思政护航
—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如何破解未来发展的创新难题
一、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他从经济角度把创新界定为“执行新的组合”,指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试制、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活动。熊彼得定义是将已经发明的技术发展成为社会能够接受,并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随着社会进步以及对创新理论深入研究,学术界对创新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外延有了很大的扩展。把创新看成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和一种勇于思索、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包括新的思想、学说、方法、理论和新技术,创新既包括事务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务发展的结果。综上所述,创新是个体和群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并用一些已知的条件产生出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成果和认识行为的一项活动。创新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如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但是综合起来可以基本归纳为三方面,即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智力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变革的基础,技术创新可以拓展知识创新,并为加速知识创新提供技术手段,智力创新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保证。
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是如此,对于一个学科、对于一个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
二、当代社会现状
由于各国的禀赋有差异,资源存在约束,因此在各个领域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世界各国R&D(研究与开发)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点投资最有希望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的产业部门,特别是能够产生重大技术突破、进而获得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部门。例如,美国在制定国家R&D投资政策时,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通讯设备、航空与航天、计算机与软件、电子元件、科学仪器、新型材料这七个产业之中。我国也应该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有选择性地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高技术行业和战略行业。
2345
思政课论文
资料来源:
http:///200810/0968/0973.htm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fTxPGwPTCpm38ANMqe5g_3R4PfgzT-yTt53WV2lujbijCovg4xo7GGppEoSI7aDCGCwMoIw-68Om6mNqFlG4p_
http://wenku.baidu.com/view/b8be686925c52cc58bd6bec1.html
第四篇:思政论文
谈谈初等教育的就业历程
学院:师范学院 班级:初教102 姓名:朱枫 学号:36
内容摘要:
在中国,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中国居民储蓄余已经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而居民收入中大约10%被用于投资教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日益完善的保障体系,使得拥有传统教育情结的中国人,将很大比例的收入用在了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教育上。教育投资具有很好的创业前景。本文主要针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就业单位和岗位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对我们的就业提供对策。关键词:教育
就业
前景
投资
一、初等教育业发展前景与就业要求
1.初等教育专业发展前景分析
世界各国初等教育发展趋势主要是:①日益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②适应儿童生理早熟现象,提早儿童入学年龄。如不少国家已把幼儿教育的高班纳入初等教育范围或已准许 5岁儿童提前入学。另外,还为儿童末期到青年初期之间的3~4年的教育建立新型中间学校。③逐步缩小班级编制,增加教师定额,对教师学历水平的要求日趋提高。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日趋灵活多样,既重视统一教学要求,也注意个别施教;特殊教育事业也日益引起重视。【1】
2.初等教育人员的就业能力要求情况
(1)基本就业能力技能要求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教师的责任也尤其重大。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发展具有潜在性和多种可能性,小学教师必须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挖掘儿童的潜力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正规教育的初级阶段,其模仿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思维水平较低、以及接受复杂事物的能力不高等。这就对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小学生的自主性不强,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大,思维不具有批判性。因此,小学教师的言行一致、严于律己、诚实正直、善良宽容、信任尊重、耐心细致、开拓创新等个性心理品质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2)主要工作内容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做好角色转变。加强师德修养,关心爱护学生身心健康,自觉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承担物理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认真钻研大纲、新课程标准,把握我校学生实际,制定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并认真执行,期末写出专项总结。
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我校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认真备课,写出符合要求的教案,做到常写常新,逐步形成有自己个性化教案,及时布置作业,且全批全改。
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创造条件认真做好实验,培养学生兴趣,从学生实际和专业实际出发,主动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要做到目的明确、讲解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指导学法、讲练结合、合理组织、师生互助,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学常规。【2】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课堂管理,做到管教管导,培养良好习惯,寓教育于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思想教育内容,有机地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加强人格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学校教学对该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1.学校教学对该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
教育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教育者的独占。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双方是平等的。“以学生为本”符合“平等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富有想象力地吸收知识。
2.学校教学对该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要求
(1).时代性
力求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趋势,贴近国际新的教育理念,体现当前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吸收近几年省内外师范初等教育专业建设的新理念、新成果,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型师资出发,注重先进教育理念的确立、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科学性
力求根据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汲取国内外成功经验,重在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构建以必修课程为主干,融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于一体的新型的课程结构;同时注重实验、实训、实践环节,强化微格教学训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加强校内外见实习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综合性
立足于现实对三年制师范生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需要,坚持综合性教育与单科性教育相结合,加强文理渗透,注重科学素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同时,各学校在坚持本课程方案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并建立自己的校本课程。
三、小学对教师的需求与自身的不足
1.小学的需求与学校培养该专业人才的差距
根据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思维、自控性差等各种特点,小学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特征和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服务对象。
(1).根据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特点,这就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具有善待孩子的专业伦理,具有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人才观,能够始终如一地、用多种方法为小学生提供一个鼓励性培养的环境,激励小学生以饱满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去,并从中促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专业伦理、教育专业素养的特殊要求。
(2).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教学技能技巧方面的更高要求。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远远大于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因为喜欢这位教师,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因为喜欢教师某堂课采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堂课的内容。由此,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技能技巧。
(3).根据小学生潜在的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通识、通才的更高要求。小学教师要求成为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以及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成为儿童教育的专家。
(4).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外显性程度较高,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教育、心理素养方面的更高要求。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
大学生的傲慢心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着高傲的心,低一点的工作不想做,太高档次的工作做不了。一般大学生没有深入的在社会上呆过,所以在骨子里还是血气方刚,还是年轻气盛,所以导致有些时候易冲动而坏了大事。有些时候太墨守陈规,步入社会就该懂得灵活运用,懂得给别人“台阶下”,就算是他人之错也要给他个面子,因为以后还要共事,“团结”是第一位的。
3.学校应采取的转变策略
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自我规划
1.初等教育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2.自我规划
我将大学三年进行规划:
1.本阶段主要是学习各门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首先是通过英语三级。将更多时间花在生命科学上。
3.明年的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计算机一级和普通话二乙师这两本证。
4大学毕业之前,要完成专生本考试,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
5.在课余时间多去图书馆,看有意义的书,增长知识,增加知识面,及时了解当地教育网站的信息,全面了解教情况。
大学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 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阶段。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大一新生,但我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走好这一步棋,我才能平稳的往下走。只有落实好自己所制定的目标,我才能实现我的教师梦。
所以,我要从此刻开始,坚持我目标,按着规划逐步落实,完成我所制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017.htm 【2】 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Part.aspx?titleid=jxjz20090115
指导老师:张志坚
第五篇:思政论文
关于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初探
王泽峰 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党办
摘要:当今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仅仅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浅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效果的措施,使大学生具备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品质。关健词:高校: 思想政治 大学生
一、前言
高校教育在我国是最高等的教育基地,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承担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具有鲜明的历史传统和优势。中共各代领导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即使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仍然有待提高。这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就此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际应有的效果。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由于我党在思想教育问题上具有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我党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思想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方面也存在很多需要正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政府和国家对高等学府思想政治教育投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不得不承认当前大部分学生在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还存在有极大的不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疏漏之处,亚待加强。具体分析如下。(一)政治教育主体客观认识不足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目标大而泛是一个通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总是大多从党、国家、社会等角度出发,在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和强调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只是把大学生当作被教育的对象,灌输大量没有切合学生实际的思想,这样做往往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人的客观存在。因而,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虽能讲出一些大道理,但是却缺乏践行道德和政治方面的实际行动。(二)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观影响
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总体政治思想状况是积极乐观向上的,但是由于在当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教育工作者本身喜欢垄断话语权,不能充分发挥被教育者的自由思维,最终导致教育工作效果低下。(三)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趋势的影响下,高校学子热衷于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追求自身价值和自身利益。据统计调查数据,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近五成大学生认为“现今大公无私的精神已经过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真理”。仅有极少数人在面对“公与私发生矛盾时”,会赞同“公而忘私”。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调动了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导致了高校大学生 “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向利益看齐”。具体来说:首先,受拜金主义影响,多数高校大学生过分夸大金钱的作用,赞同“金钱万能理论”,“凡事只讲钱”,甚至以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来衡量个人的人生价值等种种错误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爱慕虚荣,互相攀比,急功近利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不良现象,这也导致最近网络上出现的“我爸是李刚”等闹剧。而在大学生就业时,他们又奉行工资至上只是注重追求眼前利益,而没有注重未来的个人长远发展。种种弊端的现行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到位。其次,部分学生轻品行重知识。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实现自我价值在于个人知识、能力、机会和社会关系,与个人品行并无直接关系。殊不知,能力知识只能使你走一段人生路,决定人生长远道路的还是个人的品质素养。因而,上述种种不良思想的根除必须要整顿外部环境的思想影响。(四)运行机制的影响
新时期下,众多高校都缺乏一个健个而稳定的思想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任何一项体制如果固步自封,不去创新以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话,这种体制都会严重阻碍事业的发展。其一,党委的角色转化还不到位。这其中一是党委不愿意进行体制改革。二是党委虽然积极进行体制改革,但是破除不了传统的思维定势。其二,校长没有承担其思想教育相应的责任。因此造成了德智体分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的行政脱节,这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而言是不可取的。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人是主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次就是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和帮助学生。这是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人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如果没有了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只是形式的工作,并无实际意义。因而,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这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白勺目标和最终归宿。
第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而言,它是系统性的综合教育过程,尤其特殊性。基于这种特殊性,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某些部门就可以独立完成。在高等学府中,学校领导层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多管齐下共同管理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质量。
第三,党团建设一直是我党呼吁建设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个作风良好的党团队伍可以极大的帮助群众,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光辉形象,同时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必须要把加强高校党建和团建放在首位。例如,在发展党员过程中,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严格筛选,让那些优秀党员为树立起思想教育工作先进性的典范。
四、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一)改革教育评价完善工作机制
目前高校中,党委书记与校长的责任分工不同,党委书记一般主抓思想政治工作,而校长主要抓学科建设、人事财务等。这使得高校往往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重视,各方面的措施也不到位不难想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大。除此之外,高校内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工作也存在问题,机构设臵臃肿,职能重叠,教育经费欠妥这些都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给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拉后腿。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重大考验。因而,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我们在继承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时刻更新观念,保持高度觉醒,完善工作机制。具体可按以下几点执行。第一,善领导机制。第二,完善保障机制。第三,完善督导机制。第四,完善评估机制。第五,完善反馈机制。
(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工作创新
高校学生是当今网民的最主要力量,网络对高校的影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互联网所具有的时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一方面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边个,分析出互联网的消极和积极因素,有用的拿来,无用有害的剔除。(三)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作为国家的领导党,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党风、党纪建设。在选择领导干部时,要严格遵守“公平、公开、公正”三公原则。制度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傍样。
其次,党和政府的要大力提倡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有很高思想境界和实际感人事迹的人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报道,让学生看到社会上,身边旁的优秀事迹和任务,同时加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措施和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要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要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管埋,杜绝腐败的、肮脏的思想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主义。建立奖惩制度奖励思想品德高尚的集体和个人,激励大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钟发亮.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8).作者简介: 王泽峰(1986.6-)男,籍贯:山西临汾,学历:研究生,职称:助理研究员,单位: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