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应急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经验在今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被作为全国唯一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书面发言。
是湖南省首个按“留地集中安置模式”建设的住宅小区。辖区面积0.45平方公里,驻有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学校等单位15家,个体私营户98家。常住人口3654户、1.2万人。10月3日,总书记视察时,以“安置模式好、安居乐业好、社区环境好、文化氛围浓”给予社区高度评价。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基本条件、基础工作、基层队伍”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先后获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等7项国家级殊荣,并获长沙市平安社区、湖南省消防示范社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一、有备无患,着力改善社区应急管理基本条件
加强应急管理,必备的条件是前提。在社区应急管理实践中,注重“三个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防范的基本条件。一是注重预警防控系统建设。在完善传统安全防范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去年,社区投资130多万元,大力实行“数字化管理”升级工程,全面加强社区预警防控系统建设。专门设立电视监控室,各楼栋均设置防盗门、楼宇对讲系统,对住宅口各楼栋、停车场、各出入口及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电视监控。在社区入口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在各小区入口分别设置应急值勤室,社区内的停车坪、停车房、液化气站、中心广场等重点部位均设立值勤点,从而做到岗位值勤与流动巡逻有机结合、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常态管理和紧急出动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整个社区的预警防控能力。
二是注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社区投入20多万元用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组建了应急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应急管理委员由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社区单位、个体私营户代表组成。委员会下设安全教育推广、社会稳定、消防安全、居家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环境安全、道路安全等8个工作小组,各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或专业机构牵头,吸收社区专职工作者、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共同组成,从而形成了“介入全覆盖,参与全方位”的网络设置。
三是注重安全教育阵地建设。社区投入50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综合会所,集阅览室、远程电教室、市民学校于一体,用于居民安全教育。充分依托社区法律服务援助站、社区报、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室内外显示屏等载体,平均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注重从居民的日常起居着眼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在社区各主要路口,消防宣传墙、防范意外伤害知识宣传栏处处可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还特别开设社区qq群众论坛、家长网校等系列网上交流平台,通过构建居民网上之家,不仅开展了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为及时掌握居民的思想动态提供了信息渠道。去年,社区共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活动20余场次,发放各种安全知识宣传册页、宣传知识手册15000余份,使安全理念逐渐变成了居民的自觉行动。
二、整章建制,全力夯实社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加强应急管理,健全的机制是关键。只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才能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社区在应急管理实践中,着力建立了“三个机制”。
一是建立渠道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社区始终坚持把信息畅通作为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应急管理委员会与各驻社区单位、各门店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不报、谎报或延报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在实施预防性检查后,社区定期与辖区内各单位、各门店业主召开座谈会、通报会、碰头会等,相互交流信息,通报情况,共同排查薄弱环节和可能发生的灾险情,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建立常抓不懈的隐患排查机制。社区始终坚持把隐患排查作为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来抓。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促进应急管理的被动应对转向源头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实行了信息月报和特护期日报制度,对不稳定问题进行定期督办,建立了“一月一排查”、“一月一台帐”、“一月一例会”、“一月一交办”、“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工作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去年,社区共开展安全大检查30多次,发现和处置大小安全隐患40余处,从根本上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建立快速反应的紧急出动机制。社区始终坚持把快速出动作为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来抓。制定完善了《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预案》、《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应急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强调5分钟紧急出动,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建立了三个紧急出动层次:一旦发生公共突发性事件,社区书记、驻街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出动层次;主管政法的街道党工
委副书记及涉及事件的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为第二出动层次;街道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三出动层次。“三个出动层次”之间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各层次责任人的责任,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公共性突发事件。
三、优化配置,大力充实社区应急管理基层队伍
加强应急管理,过硬的队伍是保障。为适应应急管理新的形势的需要,社区在联合原有力量的基础上,组建了“新八大员”队伍,即城管协管员、综治巡防员、人民调解员、义务消防员、社区信息员、和谐监督员、志愿安全员、司法宣传员。实践证明,“新八大员”队伍在应急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八大员”中,社区突出加强了“三支队伍”的建设。
一是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切实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不但成立了由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还组建了由离退休干部、热心群众、楼栋长等137人组成的信息员队伍,由居委会统一安排,轮流值勤。信息员在密切关注辖区突发事件情况的同时,坚持每天扩音喊话,呼吁辖区居民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随着信息报送渠道的不断拓宽,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不断提高。“非典”期间,率先省、市于第一时间在社区入口、各小区、重点部门设卡盘查,并以三个医疗服务机构为中心点,划分责任区,逐栋逐户上门督促各商铺、家庭的消毒、防治工作,做到了不漏组、不漏户、不漏人。“非典”期间,确保了无一例疑似“非典”病例进入社区楼栋。
二是加强治安巡防队伍建设。为切实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社区设立了警务室,配备了两名责任区民警,并兼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指导社区治安工作的开展。同时,组建了由30人组成的社区治安巡防队伍,队员统一配备无线对讲通讯设备,实行24小时巡逻值勤。社区还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巡防队员进行政治、法律、业务等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提高巡防队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目前,巡防队员已成为社区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队和主力军。
三是加强社区消防队伍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对一个社区而言,最容易发生的公共性突发事件是火灾,造成危害最大的公共突发性事件也是火灾。防控火灾是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社区消防队伍,投资50万元购置了社区消防车,由20名训练有素的巡防队员组成了社区消防队,专门从事火灾救援工作。社区消防队在当地消防部队的指导下,多次进行了模拟演练和实战比武,培养了较高的消防扑救技能。由于队伍过硬,处置得力,多年来社区从未发生过一起造成较大损失的火灾事故。
加强应急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顺利实现了“四无”(即无群死群伤事故,无重大案件,无集体上访,无群体性闹事)的工作目标。但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社区将按照“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总体思路,继续深入扎实地做好基层基础工作,赋予社区更多安全、文明、和谐的新内涵。
第二篇:创新社区管理经验交流(模版)
创新管理新模式,服务居民零距离
为进一步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盘活社区资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街道创新社会管理,以×社区为试行点,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服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区域,实现了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的新局面。
一、“五步走”,构建科学管理新
体系。
第一步,划格。按照“合理布局、尊重历史、着眼发展、界定清晰、方便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充分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根据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将社区划分为×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户左右,人口约×人,网格内的单位、楼群纳入网格管理之中。
第二步,定人。社区根据各网格管理服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一名网格长,网格长原则上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整合吸纳流动人口协管员、居民小组长、楼长、无职党员、物管公司人员、中心户长等组成网格队伍。网格管理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建、综治、党建、党廉、文化、民生工程、违建巡查等内容。在管理上,邻近的两个网格长,设置AB岗,入户访问时两人一道进行,如果一人请假,另一人可代为管理和服务。
第三步,定责。网格长实行一岗多责,不仅要承担在社区分管的业务工作,同时要坚持每天巡查所负责的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网格服务队在工作中要成为“五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维护稳定安全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网格服务队成员工作中要做到:一是责任意识强,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三是提倡“错时工作制”,坚持到网格巡查。四是认真填写网格长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采集。需要向其他条线交接的事项,及时填写“工作单”,办好交接手续。五是引导和吸纳物业管理机构、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居民组长、巾帼志愿者队伍、热心社区工作同志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作为义务信息员、监督员,协助做好网格的管理工作。
第四步,定制。社区和网格结合自身实际,以网格信息库、基础台账、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实现事在网中办。建立上门服务制,对网格中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办理社区事务。建立信访调解负责制,负责组织党员、居民骨干对网格中发生的民间纠纷实行有效调解。建立网情反馈制,网格长要每天下到网中民间,了解社情民意,简易问题现场处理,处理不了的做好记录,回来分类汇报。建立每天一研判制,每天收集回来的信息于当天下午分类,由社区综合服务站站长主持会议研判,分类处理。建立卫生督查制,网格长也是卫生巡逻员,将网中卫生状况及时汇报,组织整治,保证社区卫生状况良好。同时,网格长按照“首问责任受理、内部协调解决”和“前台受理,分部门办理”的原则对居民办理事项实行一条线服务。对于一般性工作,网格长现场处理,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网格长现场受理,带回社区综合服务工作站由站长牵头处理;如果属于街道和职能部门的则上报到街道或职能部门办理,或由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牵头邀请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处理结果反馈服务对象;对于突发性工作,网格长立即上报,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长现场跟踪;需要审批的工作:网格长掌握信息,社区综合服务站受理界定,街道(相关办所)审核,报区相关部门审批,同时实行街道、社区公示。通过网格单元、社区服务站、街道共同为居民提供“线”上的服务。
第五步,考核。建立各项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建立群众评议奖惩制,加强对各站的工作日常考评,组织群众定期评议,结合社区干部绩效考评,对成效好,管理成绩突出的实行奖励。对各网格信息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一定报酬。
二、“网格化”,开创社区管理新局面
采取网格化的管理方式之后,网格长、网格员带领网格内的物业管理员、楼栋长、居民小组长、院落小组长、信息员、协管员等每天深入包片居民,收集民情、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服务、组织居民开展学习、互助、自治活动等,对本网格内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及时进行处理,不能马上解决的带回社区分类处理,社区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街道或有关部门协调处理。为了使广大居民群众真正了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网格长们深入辖区居民楼院,通过亮证工作、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对网格化管理工作作进一步的宣传发动。同时,通过工作人员主动与居民交谈,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来。
通过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服务前移,使社区管理和服务全覆盖,更好地发挥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
第三篇: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社区应急管理宣传工作总结
为了做好XXX社区2011年的应急管理工作,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办的实际情况,在正常工作期间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能及时有效的采取应急措施,现将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及工作小组
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也成立了以自己干部和驻区单位干部和保安力量为主的应急分队。
二、主要做法
1、以人为本。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预防为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把预防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测、预警、预防工作。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预案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应急措施与常规管理的关系,合理把握非常措施的运用范围和实施力度。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雅山党工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把各级政府的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同各部门分工负责紧密结合起来。
5、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社区工作人员值班保证随叫随到,发现可疑问题立即上报办事处和区政府。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遇有突发事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6、社区全体人员通讯系统要保证电话通畅,24小时人工值班。
7、社区应急分队人员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完成防护救护工作,听从指挥。
光明社区居委会
2010年10月22日
第四篇: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XXX社区应急管理宣传工作总结
为了做好XXX社区2011年的应急管理工作,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办的实际情况,在正常工作期间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能及时有效的采取应急措施,现将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领导及工作小组
成立了以社区主任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也成立了以自己干部和驻区单位干部和保安力量为主的应急分队。
二、主要做法
1、以人为本。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预防为主。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把预防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测、预警、预防工作。
3、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预案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应急措施与常规管理的关系,合理把握非常措施的运用范围和实施力度。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雅山党工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把各级政府的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同各部门分工负责紧密结合起来。
5、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社区工作人员值班保证随叫随到,发现可疑问题立即上报办事处和区政府。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遇有突发事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6、社区全体人员通讯系统要保证电话通畅,24小时人工值班。
7、社区应急分队人员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完成防护救护工作,听从指挥。
光明社区居委会
2010年10月22日
第五篇: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
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处置能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应急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县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应急工作基础,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初步形成了 “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各类突发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得到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榆中县应急管理工作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快速运转机制。我县始终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主任,各副县长和人武部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24个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委员的榆中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组织和领导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并按照市上要求成立了榆中县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县应急委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完善制度。今年以来,我县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各部门的目标考核。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建立了应急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行为的,将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三是畅通信息,反应灵敏。在全县23个乡镇、37个部门、268个行政村、329所学校、21户重点企业中组建了应急信息员队伍,形成了完整的应急信息报送网络,确保信息报送准确及时。
(二)修编完善预案,加强预案体系建设。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健全完善与市级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去年,我们共梳理出33个需修编的专项应急预案目录,以文件的形式分解落实到20个部门。在修编过程中,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汇报会、论证会,严把工作进度关、质量关和审核报批关,全力推进修编工作快速开展。现已全部完成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并予以印发。同时,我们还积极指导乡镇和相关部门开展预案“四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全县公共应急预案覆盖率。
(三)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畅通信息渠道,是成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途径。我县在信息报告机制上始终坚持密切关注、快速反应的原则,强化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一是建立信息联络员信息报告制度。乡镇信息联络员负责辖区内突发事件的排查和信息报送,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向县政府应急办报告。值班人员根据收到的信息,按事件的影响情况及相关规定上报市政府应急办。二是完善值班制度。县政府公布了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负责接收和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求信息报送应及时、迅速、真实、准确,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和缓报。三是落实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首报与续报制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事发地乡镇必须快速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现场动态等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应急办,办公室值班人员再按规定报送期限,及时向市政府应急办报告,并负责跟踪突发事件的动态及发展,深入续报或多次续报事件发生、处置、善后处理等情况。
(四)加强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的宣传培训,重点对存在隐患的村社群众宣传了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各中小学校开展了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切实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增强了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普及了群众的应急知识和基本常识,提高了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几点体会
回顾近年来的应急管理工作,我们深刻的体会到: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领导只要能够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己任,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应急工作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就能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各项应急工作。
(二)开展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做好日常突发事件监测和物资储备的前提下,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才能较快提高应急指挥、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应急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等综合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通过近年来应急工作实践来看,突发事件中遭受侵害、损失较大的往往是基层人民群众,因此,加强应急舆论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基层人民群众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对第一时间正确应对灾害,减小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督导检查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根据不同时期灾害发生特点,加强定期不定期地督导检查,全面准确掌握辖区灾害的种类、分布情况,提高前期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才能保证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我们就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处置。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应急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完全适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们已在乡村建立了应急管理机制,但在我县北山地区的部分乡村,医疗、消防、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居住分散,防灾意识差,自救互救能力弱,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处置方面,仍处于不设防状态,不能按照预案程序及时处理。二是企业、高等院校、供水、供电等重要部门,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虽然能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但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三是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在资金投入、物资储备和救援装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应急需要,等等。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进一步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范。一是组织力量集中做好排查工作,尽快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通过排查,促进应急管理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排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形成比较完备的数据库,为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依据。三是对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实时监控,积极准备应对措施。
(二)进一步加大应急处置工作力度。一是切实抓好信息报告和应急值守工作,及时掌握、准确判断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态势,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向上级政府报告。二是加强应急指挥协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发展、实施紧急救援。三是加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避免因信息发布不及时、舆论引导不得力导致处置工作被动。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将应急平台建设及维护、应急预案演练、干部教育培训、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等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研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四)进一步加大应急宣传力度。注重做好面向全社会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切实抓好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和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建设,提高群众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及自救、互救的能力,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