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最终版)
创“五好”自治单元 亮社区党员风采
创意人:孙义玲(南林社区党总支书记)
组织者(单位名称):昆仑路街道南林社区党总支
推行范围:南林社区全体党员
背景材料:随着社区工作的改革深入,仅靠社区公有的几名工作人员要好社区各项管理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如何让社区党员在社区中发挥先进性,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家园。南林社区党总支积极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向社区全体党员发起了党员争当单元长、积极创建‚五好‛自治单元活动,得到了广大社区党员和群众的积极响应。
具体做法:克拉玛依区昆仑路街路街道南林社区党总支自去年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用一年多的时间在社区建立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单元长‛为主体的‚五级联动‛工作网络,把社区党建工作延伸到社区楼栋单元,把党的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
在整个活动期间,各楼栋单元在社区党小组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了‚五好‛自治单元争创活动,即争创‚单元治安好、环境卫生好、邻里团结好、计划生育好、单元长作用发挥好‛。各单元长还经常深入到居民家中,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切实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架起了社区党组织联系居民的桥梁。截止目前,全社区232个单元都设立了单元长,其中单元长是党员的有173名,占74.6%。今年4月初南林柳园4栋单元长号召本栋居民和五栋的9名老同志,在南林柳园4栋门前举办‚南 1
林柳园4栋创建’五好自治单元’暨‘邻里情’趣味友谊赛活动‛。74名社区居民参加了沙包投环、乒乓球投掷、脚踢沙包投远等3个项目的比赛,真正体现了居民的事务自己管理,得到了居民的赞许。
南林物业分公司有职工31名,其中有16名党员居住在南林社区,他们承担着社区内房屋上下水的疏通,楼道的看护,设施的安装维修等工作,当他们得知社区维吾尔族孤寡老人达吾提需要粉刷房屋、维修下水道时,主动免费满足了老人的需求,公司党总支还主动上门慰问6次,清扫房屋9次,还与老人签订了常年服务协议书。公司党总支还为90位社区残疾人上门发放爱心服务卡,受到了残疾朋友们的交口称赞。
南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共有医护人员46名,15名党员常年为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他们积极为社区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指导90次,其中有9名中、老年残疾居民得到了康复。
第十二小学共有教师员工57人,党员15名,十二小学与南林社区联合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共9人,他们积极为社区开展未成年人的教育、假日雏鹰争章、家庭教育咨询、社区家长学校的教育辅导工作,受到家长们的好评。
杨园11栋第一单元长汪玉芝每天都要帮助本单元残疾人梁志帮晒太阳,受到11栋全体居民的赞扬,为了把此项服务工作长期做下去,在南林社区第16个残疾人日暨康复服务活动中,汪玉芝主动提出了与本楼残疾人梁志帮结成助残包户对子,并签订了助残协议书。同时,她还主动组织本栋的4个单元长轮流一天维护本栋的治安。
南林柳园8栋1单元的退休干部、共产党员郁成兴同志常年为邻居
一名85岁的孤寡老人服务。这位老人耳聋、腿脚不灵,郁成兴同志一直为老人换液化气、买面、买油、看病。在他的帮助下,使这位老人的日子过得舒心、幸福。今年4月,这位老人把一面印有‚事事为老人、处处献真情‛的锦旗送到社区党总支。
效果: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南林社区的‚五好‛自治单元创建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在社区党总支积极推动下,在各党支部和共建单位党组织的参与下,在党员的带动下,一个人人参与社区自治工作、人人为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献计献策的感人事迹层出不穷,营造了人人热爱社区、自觉自愿社区奉献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新华社区党委书记工作记实
张文智同志优秀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
新 华 区
社
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张文智,1976年参加工作,自1993年任居委会书记、主任以来,他把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社区。“为民服务天地宽”是他从事社区工作的理念。他热爱社区工作,积极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一生奋斗目标,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张文智同志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奎文区建区十周年特别贡献奖、奎文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抓制度,强班子,社区党建扎实推进
自2008年张文智同志任新华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健康、和谐、开放、包容的东关精神,团结带领社区广大共产党员社区居民,按照“孝为先、和为贵、诚为美、法为上”的社区主题文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社区提升、文化先行、三民保障、党建统领”的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一)是科学设置功能型党支部。2009年6月19日,新华社区召开第一届社区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区党委领导班子,党委成员11人,其中单位成员4人。社区党委辖8个单位党组织,直管党员165人。社区在根据党员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有利于党组织管理和开展活动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在“纵向”上延伸党组织触角,把党支部建在片区、楼院,把党小组建在楼门。目前,按照分布特点和区域特点,设置了9个特色党支部、8个片区党支部和10个楼门党小组。在“横向”上不断加大社区资源的整合力
度,通过协商议事、共搞活动等形式增强工作合力,实现社区党建向共驻单位的延伸,扩大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增强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纵横延伸、全面覆盖的区域性党建组织网络。
(二)是推行了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2010年4月30日,召开了中共新华社区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在全体社区党代表中推行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审议通过了社区党委和纪委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实施办法及各项工作制度。与会代表就社区工作进行了提案,共收到提案、建议85条。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常任制实施年会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向社区党代表做工作报告,征求党代表意见建议。党代表实施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与社区党委换届相衔接。按照便于联系、行业分类的原则,将党代表分为10个小组,通过反映社区居民诉求,协调各方利益,开展调查研究,在闭会期间发挥审议决策、咨询参谋、监督评议、协调配合和信息反馈等作用,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表达权、监督权,努力在社区形成“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民主议事氛围,以党内民主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三)是开展了“双诺制”。在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的发挥,在党员及各党支部中率先开展了“双诺制”,党组织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党员向党组织、群众公开承诺。承诺内容不讲空话、套话,讲真话、讲实话、讲自己保证能办到的话,并建立健全双向承诺考评制度、督查制度,制作大型宣传图片,使党组织成员向党员群众亮形象、亮身份、保承诺,说到做到,忠诚于上级党组织,取信于广大居民群众,真正为居民群众解决生活工作难题,取信于民,一诺千金。
(四)是开展了先锋工程。
新华社区党委一班人在张书记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代表、青年志愿者、居民、驻区单位组织起来,与辖区内弱势群体、家庭困难学生、空巢老人结成“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对子,向被帮扶人发放“结对卡”。目前,已结成帮扶对子56个,解决实际困难62件。同时,社区党员先后成立了先锋护校队、先锋护绿队、先锋巡逻队等先锋队伍,评选出“志愿者先锋、文明先锋、平安先锋、文化先锋、建议先锋、共建先锋”等,在“社区先锋榜”进行宣传,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树立先进榜样。
二、知民情.办实事,社区服务全面细致
2009年历时六个月,完成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改建装修工程,新建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64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一楼设办公服务大厅和多功能会议室、社区成员议事厅,大楼的二层分别设置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维权室、谈心室和档案室。在院内设置了怡志苑、休闲文化长廊、市民健身和老年、青少年文化长廊。并有近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社区广大居民提供全天候文化娱乐休闲场所。
2009年五月自主设计完成的数字化援助服务系统正式启用,是潍坊市第一个采用无线电及数字技术的社区援助服务系统,实现了对空巢老人的“无限一键通服务”,社区空巢老人有事求助,只要一按求助按键,社区警务室工作人员会立即接到求助信息。短时间内通知应急部门,为社区居民及单位提供最便利的服务。
开展了“四百工程”。“四百工程”即“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交百家友”。社区党委要求社区工作人员随身带着“两件宝”(民情日记和微笑),走进党员群众的家
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并一一记在民情日记上,对居民诉求和问题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面向居民发放了“新华诚信名片”,为社区老年人发放了“爱心服务卡”,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为社区建设增加和谐“音符”。
三、弘扬社区主题文化,提升社区凝聚力
张书记特别注重在社区中充分展示民族传统文化,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我们在社区中举办了庆国庆六十周年大型图片展,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利用重阳节举办了新华社区首届“敬老文化节”暨首届“夕阳红”书画展。多名画家现场作画,并为老年人献上了红红的大寿字,为老年人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老年节,在启动仪式上党委张书记宣布,每年的农历九月初六为新华社区的“敬老文化节”。今年又举办了第二届“敬老文化节”,使社区人人关爱老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张书记还组织成立了“新华社区文化研究会”,先后召开了社区主题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新华社区文化专家研讨会,邀请市委党校、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的学者及区有关领导,对“孝为先、和为贵、诚为美、法为上”的社区主题文化展开讨论,探讨社区主题文化的理念、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剖析主题文化的内涵,为社区文化建设找准了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打造“三院两街”文化,制作了社区主题文化教育园地,通过二十四孝图、传统漫画等100多幅通俗易懂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社区主题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社区主题文化进社区、入楼院、进家庭、入民心的“两进两入”,使社区主题文化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和谐社区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发行了社区民生报。免费发放给居民和单位,将其作为
社区广大党员、群众交流思想的窗口、民主论坛的阵地、和谐共建的舞台,为社区广大居民群众、驻区单位、兄弟社区搭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四、构建民调联动网络,提升维护稳定能力
建立了民调网络指导中心,对三个大院实行了封闭管理,设置警务室配备保安人员24小时巡逻值勤,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自张书记到新华社区以来,一直保持无治安案件、无刑事案件、无上访事件的零发案社区。
切实加大社区政务公开、居务公开力度,除定期公布社区工作计划、财务开支等事务接受居民监督外,开展了“听证议事”、“社区居民论坛”、“民主评议”等活动,将社区里的热点难点问题交给居民自己来议、来评、来解决,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区各项事务能够更加合理透明。
张文智就是在及其普通的岗位上,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一点一滴地实践着“科学发展观”,靠他的扎实工作,社区的居民从内心拥护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社区,他成为了班子团结的凝聚人,联系群众的贴心人,在他的带领下和谐的新华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团结、进步、开拓、创新的新华人将一如继往地、团结社区广大共产党员、居民群众、社区单位,一心一意,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让领导放心,让人民满意。
第三篇:围绕农民增收创效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广大农民增收创效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xx县司法局组织百余干警、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受到了全县农民的声声称赞,他们把它比作是春天里的“及时雨”。
一、突出一个“送”字,让农民拥有增收创效的金钥匙。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农民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融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行列。市场经济离不开法律,不懂法律就难以增收创效。因此,农民增收创效就必须拥有法律这把“金钥匙”。第一,深入调查了解农民增收创效需要哪些法律知识。围绕农民增收创效需要哪些法律知识的问题,我们组织了14个调查小组,深入到43个村的318个农户家中进行了逐户走访了解。同时,还重点走访了153户种植养殖户和加工经营户。通过走访了解,我们感到当前农民在增收创效中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六个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一是需要了解和掌握基本权利与义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的农村民主管理的内容、村务公开的内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程序等。二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生产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需要掌握《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合同法》、《矿产资源法》、《种子法》、《森林保~》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三是需要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继承法》、《老年~益保~》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四是需要了解和掌握“打击犯罪、自我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法》、《税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五是需要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六是需要了解和掌握“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律师法》、《行政许可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第二,组织人员编印《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全县农民增收创效需要六个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实际,我们及时召开了局长办公会和党总支委员会,统一思想认识,迅速组织力量,编印《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并组成了3个小组,以法制宣传科人员为主的资料收集编印小组,以办公室人员为主的后勤保障小组,以局领导为主的审核小组。在组织分工的基础上,各小组迅速开展工作。法制宣传科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采取了多种途径:一是与中国法学会和省法学会取得联系,向他们索要一些资料;二是上网查找,在各省、市开办的法治网站上收集资料;三是进书店购买和到各图书馆借阅有关法律法规资料。通过要、查、找、购、借等方法,使编印100问法律常识有了足够的资料,在多次筛选、修正、审核的基础上,终于编印出了《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的法律书籍,全书共有117页,讲了6个大问题,100条法律方面的小问题,这100问反映了农民增收创效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具体实用,通俗易懂。《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编印成册后,县级机关各部门纷纷登门索要。视察工作的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阅读了这一书籍后,十分赞赏,并向县局增拨了普法经费。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四五”普法的深入开展。第三,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送法进村入户活动。为把《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送进农村千家万户。县局组织了100余名局机关和各镇司法干警以及全县的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人员等,组成了50个送法入户小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送到了48个村、215个自然村的1万多农户手中。为了把法律知识书籍早日送进农家,全局有25名同志牺牲双休日,有30多名律师、公证人员冒雨晚上送法进户,为了让广大村民掌握法律这把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个个无怨无悔。许多村民接到100问书籍后,当时就翻阅,他们都说100问编得好,针对性、实用性强,确实为我们农民增收致富办了一件好事和实事。
二、坚持一个“为”字,热情为农民解决增收创效中的涉法问题。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我们不但注重送,而且还坚持为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使广大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送法下乡的好处。一是帮助有经营活动的农民修订完善合同,避免经济利益的损害。在全局开展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走访户中有2000多户是承包、加工、运输、种植和养殖经营户,这些经营户有的与对方签定了合同,有的无书面合同只有口头要约,有的经营户与对方无任何合同。为此,我们统一组织了4个所的6名律师、6个法律服务所的2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统一为2000多户经营户梳理检查了经营合同。为500多户农民经营户完善了承包、购销、加工、承揽、建筑安装、货物运输等方面的合同。为250多户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的农户经营户签定了合同。如东屏镇的杨祥村有40多户农户建起了蘑菇种植大棚,为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这次送法进万家活动中,律师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帮助40多户种植的农户全部签订和完善了购销合同。广大村民都称赞送法进万家为他们增收致富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热情为村民办理和代理涉法案件。在送法进万家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有400多户村民需要办理和代理一些经济、民事案件和公证、法律援助案件。在与村民面对面零距离办理代理案件中,律师、法律服务人员和公证员,都坚持做到了热情、高效、优质服务。东屏镇在卧龙山庄开发过程中,有300多户涉及到征地拆迁。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在走访中,一方面给农民讲解征地拆迁的法规政策,一方面深入到农户家中办理公证协议,使全镇拆迁补偿工作进展顺利,没有发生大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全局走访人员还依法为进集镇和县城打工的22名农民工依法追回了历年来所欠的工资3万多元,为12户加工经营户依法讨回了历年来所欠的加工费30万余元。在走访送法中,全局还大量开展了为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法律援助的大调查和大服务。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为21名村民、老人和妇女办理了法律援助案
件。白马镇杜巷村一农民在县城一拆迁公司承担的房屋拆迁过程中,不慎摔成重伤,在法律援助的呵护下,获得了10万多元的医疗赔偿。三是及时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农村和气生财的氛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生产经营的规模扩大和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一些村民处理矛盾纠纷的方法截然不同,一种是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一种是以牙还牙的用武力方法解决矛盾纠纷。用武力解决矛盾纠纷的给家庭和他人造成了严重损害,影响了增收致富奔小康。因此,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我们把化解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当作是一次帮助农民间接增收创效的工作来抓。全局人员和各司法所人员在逐户走访了解中,化解村民之间的各种大小矛盾150多件。使100多户农户之间消除了隔阂,在农村营造了和气生财、团结协作的氛围。四是热情为农民举办多种形式的法制讲座。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为使广大村民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在生产经营中增收创效,我们组织所有人员分别举办了村、自然村和家庭等不同类型的法制讲座,组织广大村民学习《宪法》、《土地管理法》、《合同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还结合农民增收创效的实际,以案释法讲解了有关土地承包、财产利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制案例,通过以案释法,使广大村民增加了学法的兴趣和效果。同时,我们还组织人员给村民讲解了如何打官司,打官司怎样请律师;讲解了公证的范围和程序;法律援助的对象、程序、原则;讲解了“148”法律咨询的内容等,使广大村民较好地学会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狠抓一个“实”字,真正使法律送万户活动取得成效。为确保“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的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真正成为广大村民增收创效的催化剂,我们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保“走百户送万家”活动走得实、送得真。为使全局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真正落在实处,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走访调查表,走访表上需要填写12个方面的内容,如走访户的姓名、地址、走访时间、走访户的家庭人口、收入情况。特别在走访了解的内容上需要填写五项内容,如“以前有无遇到涉法问题,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当前有无涉法问题需要解决?在增收创效中你需要掌握和了解哪些法律知识?希望通过什么途径解决?当前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法律帮助?你对当前法制建设和“四五”普法教育方面有哪些建议和意见等。最后,走访调查表还设计了走访人签字和走访户代表签字的内容。由于走访人每走访一户都需要填写一份调查表,被走访户还要签字留名,活动结束后,每个走访人都要上交100份问卷调查表,局走访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审核。由于走访的措施得力,确保了“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走得实、送得真,使全系统人员在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中,加深了同群众的血肉关系、牢固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同时,广大村民在接受走访中,增强了依法增收创效的意识。二是加强跟踪督查和回访,确保“送法进万家”活动“三落实”。在开展走访活动中,我们专门组织了“送法进万家”活动督察小组,定时和不定时的进行抽查和回访,及时纠正“送法进万家”活动中的走过场现象。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局督察小组分别对4个律师事务所和7个法律服务所的法律服务人员、局机关人员进行了21次抽查了解和回访,主要到被走访户中了解《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是否发到户、走访中是否讲解了法律法规常识,对代理的案件和开展的法律咨询是否满意等问题进行回访,对农民提出的不满意的问题重新督促走访人进行“回炉”走访。由于我们重点抓了跟踪督查,使全系统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做到了“时间、人员、效果”三落实。三是组织全系统人员召开调研座谈会,让大家谈体会,谈感想。为认真总结全系统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取得的经验、做法和成效,我们分别召开了全系统有关人员参加的调研座谈会,组织大家畅谈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所取得的收获和体会。在开展走访的初期,我们就要求局机关人员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每人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调研或体会文章,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各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人员以处、所为单位,各写一篇调研体会文章。全系统人员结合自身走访了解的情况,撰写了切合实际的调研体会文章40多篇。这些文章都从各个不同侧面提出了当前农民增收致富中的涉法问题,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分析到思考都对当前农民增收创效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大家普遍反映说:“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不但使我们了解了农村农民的实际,而且使我们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调研水平。四是搞好考核小结,把开展“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的活动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定的内容抓。在“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开展后,我们在文件中就专门提出了对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小结,并把小结的情况纳入年终考核的内容。因此,在活动结束后,局专门组织了考核小组,对全系统内的25个科、室、处、所逐个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核验收,分别对每个人员上交的问卷调查表逐张进行查阅。在考核中,还分别对每个科、室、处、所走访的农户抽查了125户,满意率为80%的为合格,满意率低于80%的为不合格。通过考核,25个科、室、处、所群众反映满意率均在85%以上,全部合格。由于我们采取了4个方面的措施,使全系统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真正起到了帮助群众、提高自身的目的。通过这一活动,使全县广大村民了解了司法行政工作。扩大和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县村民中的影响和知名度,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争先越位,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四篇:围绕农民增收创效 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广大农民增收创效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溧水县司法局组织百余干警、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受到了全县农民的声声称赞,他们把它比作是春天里的“及时雨”,围绕农民增收创效 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
一、突出一个“送”字,让农民拥有增收创效的金钥匙。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农民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融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行列。市场经济离不开法律,不懂法律就难以增收创效。因此,农民增收创效就必须拥有法律这把“金钥匙”。第一,深入调查了解农民增收创效需要哪些法律知识。围绕农民增收创效需要哪些法律知识的问题,我们组织了14个调查小组,深入到43个村的318个农户家中进行了逐户走访了解。同时,还重点走访了153户种植养殖户和加工经营户。通过走访了解,我们感到当前农民在增收创效中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六个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一是需要了解和掌握基本权利与义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的农村民主管理的内容、村务公开的内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程序等。二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生产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需要掌握《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合同法》、《矿产资源法》、《种子法》、《森林保护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三是需要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继承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四是需要了解和掌握“打击犯罪、自我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法》、《税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五是需要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六是需要了解和掌握“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如《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律师法》、《行政许可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第二,组织人员编印《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全县农民增收创效需要六个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实际,我们及时召开了局长办公会和党总支委员会,统一思想认识,迅速组织力量,编印《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并组成了3个小组,以法制宣传科人员为主的资料收集编印小组,以办公室人员为主的后勤保障小组,以局领导为主的审核小组。在组织分工的基础上,各小组迅速开展工作。法制宣传科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采取了多种途径:一是与中国法学会和省法学会取得联系,向他们索要一些资料;二是上网查找,在各省、市开办的法治网站上收集资料;三是进书店购买和到各图书馆借阅有关法律法规资料。通过要、查、找、购、借等方法,使编印100问法律常识有了足够的资料,在多次筛选、修正、审核的基础上,终于编印出了《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的法律书籍,全书共有117页,讲了6个大问题,100条法律方面的小问题,这100问反映了农民增收创效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具体实用,通俗易懂。《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编印成册后,县级机关各部门纷纷登门索要。视察工作的县委、县政府的领导阅读了这一书籍后,十分赞赏,并向县局增拨了普法经费。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四五”普法的深入开展。第三,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送法进村入户活动。为把《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送进农村千家万户。县局组织了100余名局机关和各镇司法干警以及全县的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人员等,组成了50个送法入户小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把《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一书送到了48个村、215个自然村的1万多农户手中。为了把法律知识书籍早日送进农家,全局有25名同志牺牲双休日,有30多名律师、公证人员冒雨晚上送法进户,为了让广大村民掌握法律这把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个个无怨无悔。许多村民接到100问书籍后,当时就翻阅,他们都说100问编得好,针对性、实用性强,确实为我们农民增收致富办了一件好事和实事。
二、坚持一个“为”字,热情为农民解决增收创效中的涉法问题。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我们不但注重送,而且还坚持为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使广大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送法下乡的好处。一是帮助有经营活动的农民修订完善合同,避免经济利益的损害。在全局开展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走访户中有2000多户是承包、加工、运输、种植和养殖经营户,这些经营户有的与对方签定了合同,有的无书面合同只有口头要约,有的经营户与对方无任何合同,工作汇报《围绕农民增收创效 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为此,我们统一组织了4个所的6名律师、6个法律服务所的2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统一为2000多户经营户梳理检查了经营合同。为500多户农民经营户完善了承包、购销、加工、承揽、建筑安装、货物运输等方面的合同。为250多户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的农户经营户签定了合同。如东屏镇的杨祥村有40多户农户建起了蘑菇种植大棚,为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这次送法进万家活动中,律师和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帮助40多户种植的农户全部签订和完善了购销合同。广大村民都称赞送法进万家为他们增收致富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热情为村民办理和代理涉法案件。在送法进万家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有400多户村民需要办理和代理一些经济、民事案件和公证、法律援助案件。在与村民面对面零距离办理代理案件中,律师、法律服务人员和公证员,都坚持做到了热情、高效、优质服务。东屏镇在卧龙山庄开发过程中,有300多户涉及到征地拆迁。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在走访中,一方面给农民讲解征地拆迁的法规政策,一方面深入到农户家中办理公证协议,使全镇拆迁补偿工作进展顺利,没有发生大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全局走访人员还依法为进集镇和县城打工的22名农民工依法追回了历年来所欠的工资3万多元,为12户加工经营户依法讨回了历年来所欠的加工费30万余元。在走访送法中,全局还大量开展了为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法律援助的大调查和大服务。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为21名村民、老人和妇女办理了法律援助案件。白马镇杜巷村一农民在县城一拆迁公司承担的房屋拆迁过程中,不慎摔成重伤,在法律援助的呵护下,获得了10万多元的医疗赔偿。三是及时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农村和气生财的氛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生产经营的规模扩大和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一些村民处理矛盾纠纷的方法截然不同,一种是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一种是以牙还牙的用武力方法解决矛盾纠纷。用武力解决矛盾纠纷的给家庭和他人造成了严重损害,影响了增收致富奔小康。因此,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我们把化解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当作是一次帮助农民间接增收创效的工作来抓。全局人员和各司法所人员在逐户走访了解中,化解村民之间的各种大小矛盾150多件。使100多户农户之间消除了隔阂,在农村营造了和气生财、团结协作的氛围。四是热情为农民举办多种形式的法制讲座。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为使广大村民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在生产经营中增收创效,我们组织所有人员分别举办了村、自然村和家庭等不同类型的法制讲座,组织广大村民学习《宪法》、《土地管理法》、《合同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还结合农民增收创效的实际,以案释法讲解了有关土地承包、财产利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制案例,通过以案释法,使广大村民增加了学法的兴趣和效果。同时,我们还组织人员给村民讲解了如何打官司,打官司怎样请律师;讲解了公证的范围和程序;法律援助的对象、程序、原则;讲解了“148”法律咨询的内容等,使广大村民较好地学会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狠抓一个“实”字,真正使法律送万户活动取得成效。为确保“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的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真正成为广大村民增收创效的催化剂,我们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保“走百户送万家”活动走得实、送得真。为使全局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真正落在实处,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走访调查表,走访表上需要填写12个方面的内容,如走访户的姓名、地址、走访时间、走访户的家庭人口、收入情况。特别在走访了解的内容上需要填写五项内容,如“以前有无遇到涉法问题,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当前有无涉法问题需要解决?在增收创效中你需要掌握和了解哪些法律知识?希望通过什么途径解决?当前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法律帮助?你对当前法制建设和“四五”普法教育方面有哪些建议和意见等。最后,走访调查表还设计了走访人签字和走访户代表签字的内容。由于走访人每走访一户都需要填写一份调查表,被走访户还要签字留名,活动结束后,每个走访人都要上交100份问卷调查表,局走访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审核。由于走访的措施得力,确保了“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走得实、送得真,使全系统人员在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中,加深了同群众的血肉关系、牢固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同时,广大村民在接受走访中,增强了依法增收创效的意识。二是加强跟踪督查和回访,确保“送法进万家”活动“三落实”。在开展走访活动中,我们专门组织了“送法进万家”活动督察小组,定时和不定时的进行抽查和回访,及时纠正“送法进万家”活动中的走过场现象。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局督察小组分别对4个律师事务所和7个法律服务所的法律服务人员、局机关人员进行了21次抽查了解和回访,主要到被走访户中了解《农民常用法律知识100问》是否发到户、走访中是否讲解了法律法规常识,对代理的案件和开展的法律咨询是否满意等问题进行回访,对农民提出的不满意的问题重新督促走访人进行“回炉”走访。由于我们重点抓了跟踪督查,使全系统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做到了“时间、人员、效果”三落实。三是组织全系统人员召开调研座谈会,让大家谈体会,谈感想。为认真总结全系统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取得的经验、做法和成效,我们分别召开了全系统有关人员参加的调研座谈会,组织大家畅谈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所取得的收获和体会。在开展走访的初期,我们就要求局机关人员在“送法进万家”活动中,每人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调研或体会文章,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各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人员以处、所为单位,各写一篇调研体会文章。全系统人员结合自身走访了解的情况,撰写了切合实际的调研体会文章40多篇。这些文章都从各个不同侧面提出了当前农民增收致富中的涉法问题,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分析到思考都对当前农民增收创效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大家普遍反映说:“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不但使我们了解了农村农民的实际,而且使我们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调研水平。四是搞好考核小结,把开展“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的活动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定的内容抓。在“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开展后,我们在文件中就专门提出了对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小结,并把小结的情况纳入年终考核的内容。因此,在活动结束后,局专门组织了考核小组,对全系统内的25个科、室、处、所逐个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核验收,分别对每个人员上交的问卷调查表逐张进行查阅。在考核中,还分别对每个科、室、处、所走访的农户抽查了125户,满意率为80%的为合格,满意率低于80%的为不合格。通过考核,25个科、室、处、所群众反映满意率均在85%以上,全部合格。由于我们采取了4个方面的措施,使全系统开展的“一人走百户,送法进万家”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真正起到了帮助群众、提高自身的目的。通过这一活动,使全县广大村民了解了司法行政工作,扩大和提高了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县村民中的影响和知名度,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争先越位,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五篇:把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把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记剑河县科协委员叶永丰同志事迹
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谁也说不好,或者是说不准。他在朋友和同事之间也很少说话,只要把要讲的话讲完,需要做的事情表述完,很少听见他说一句多余的话。但他与朋友、同事之间相处得很好,很默契,这也许是他为人诚恳,与事无争的缘故吧。他也有说话多的时候,那是在田间地角,在和农民群众交谈之时。他常从对方姓甚名谁问起,然后问及对方家庭人口、劳力、田土多少?分布是否集中?再根据对方的基本情况,分析适宜种植什么作物,采取什么模式才能开辟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样一来,交谈往往是渺无尽头,对方会对他渐渐产生好感和信任,心灵阻隔的距离拉近,工作的闸门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打开。
他为人和善,善解人意,外表平静,内在却滚滚熔石,让人觉得有点高深莫测,捉摸不透。他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勤勤肯肯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奋战了几十年的“老”农业科技人员。
工作二十四年来,他没有一年不在乡村住点。从温室无土到两段育秧,稻田半旱式栽培,杂稻规范化栽培,杂交玉米育苗移栽到反季节蔬菜的栽培等,这些农业实用技术都是通过他们这样一批人手把手地教着农民们走过来的。这些技术早已扎根农村,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路技术。他每年蹲点的时间少则半年,多则八、九个月。从春播到秋收,再从秋种到夏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往复着,从不见他有一丝怨气。由于长期深入乡村蹲点,做出了一定成绩,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十年间,他曾几次获得省州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并分别获得农业部和省厅丰收奖二等奖一次。97年至99年他一人在边远的太拥乡南良村野外住点搞稻田综合开发试验,他把学到的新知识,掌握的新技术综合地应用于实践,并毫不保留地教给当地农民。三年期间,他开展了杂稻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进行水稻配方施肥示范并跟踪调查及增产潜力的研究分析;开展生姜间作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辣—菜——菜模式试验;包——稻双熟制试验和巴西陆稻引种试验等多项试验示范的研究。
这些试验示范取得的成功,在当地群众中造成强烈的反响。很多群众反应说:“生姜地间作玉米,想不到玉米、生姜的产量都这么高”;“如不是亲眼所见,万万不相信我们这里能种出这么好的早辣椒来”;“我们后栽的辣椒都已不结果了,你早种的怎么还结果这么多?”;“这就是花菜么?我平生第一次见过”;“你收了包谷还栽水稻?这不是在做梦吧”。如此种种,体现了农业群众对农民科技的好奇和向往。他在南良村点燃的科技火种,至今仍在燃烧和漫延,并引导着农民一步步走向致富的道路。
他曾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每次活动中,他除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外,总是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行业的同志开展咨询服务工作。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他总是坚守岗位,坚持到最后一刻,从不提早退缩。由于工作积极主动,被州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评为1998—200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他曾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开展脱毒马铃薯稻草全程覆盖栽培、玉米无土育苗栽培、地瓜间作玉米栽培、水稻免耕栽培和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试验和推广,并负责实施方案的拟定和技术培训以及示范点的技术指导工作。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2—2007年科技强县战略中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久仰朝天辣由于含有近30种香气成分,其香、辣、鲜味俱具全,引起远近闻名。但长期由农民自行栽培,密度配臵不合理,光能和地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单产水平不高。为了试验开发这一地方特色产品,今年他主动要求到久仰乡的基佑村住点,在县科协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他对久仰朝天辣实施不同肥料、不同密度和不同定植苗数等全方位的摸底试验。通过试验,初步了解和掌握久仰朝天辣的需肥特性,需肥规律、较为合理的密度配臵以及每穴适宜的定植苗数范围。试验结果肯定,采用合理的密度配臵,加以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每亩产鲜辣可达700公斤以上,比常规栽培亩产400多公斤亩增鲜辣200公斤以上。试验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和理论参数,对来年的进一步探索和指导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只要无事坐在办公室几天,他就会感到坐立不安。如果不遇出差或下乡,他便会到附近的田间走走,看一看农作物的长势长相如何,有无病虫害等等,他常对新同志说:“我们的办公室在农村,在田野上,广阔的田野就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战场,如何提高作物单产和增加农民收益就是我们攻克的堡垒,农民群众和我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他是一个农民,他是一个播种农业科技种子的农民。
二00八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