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15:0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

第一篇: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

富人常被嫉妒,穷人倍受同情。人有着固有的“杀富济贫”的潜在心态。由于城市管理执法的对象大多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又极易赢得社会同情的缘故,城管部门因此常遭社会各种舆论善意的、片面的乃至偏执的抨击。当城管部门不许流动摊点在主干道、桥头、路口乱窜时,当一些城市推出禁止“拾荒者”乱翻垃圾箱(桶)措施时,饱蘸了悲悯情怀的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舆论监督就常以“卫道士”的姿态挥戈上阵讨伐。一些城管执法人员在强势的舆论压力面前,变得束手束脚,不敢理直气壮地履行人民所赋予的管理职能。

无庸置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对弱者怀有怜悯的情结,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基准;为弱者争取生存权,是我们的良知和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管理执法机构,不是社会慈善组织,作为管理执法者本身,仅仅依靠人性化是远远不够的。人性化必须以法制化为前提。绝对的人性化必将导致绝对的自由化,最终使管理失控,人性不复存在。我们不容忽视这样一个物极必反的哲理和现实:过于泛滥的悲悯不但起不到正面引导的效果,唤醒不了弱者的良知,无助拯救他们于贫困的深渊,反会助长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劣根性,延长他们的贫困生涯,导致善良的人性关怀走向误区。更需要指出的是,横行霸道、四处乱窜的流动摊点、马路摊点,不但影响市容,扰乱交通秩序,还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他们的这种权益是以牺牲社会公众利益、公共安全为代价的,实是对社会公德的践踏,对公众合法权益的侵害。赋予了这些人的自由,就剥夺了大多数人的自由;维护了这部分人的权益,就侵犯了广大市民的利益。对这些人,我们需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和理性的关怀。关怀弱势群体最根本的是完善社会的保障机制,而不在于改变管理的职能。在管理上过分迁就、容忍弱者,实是一种对落后的怂恿和保护。一个怂恿和保护落后的社会,可想而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人性化执法”从词组结构和语法角度来讲,“执法”第一性的主语,“人性化”则是修饰主语的状语。忽略了主语“执法”,“人性化”焉附?

城市管理是有法律法规的。管理要求依法办事,同情需要尊重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不讲同情。构建和谐社会与以法治国并不矛盾,和谐社会的打造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和保护。在人性与法律发生矛盾冲突时,人性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法律,需要我们理性地在法律的框架下探索人性化管理的方式。我们提倡人性化管理执法,是针对城管执法中确实存在的粗暴管理、野蛮执法行为提出的,旨在内练素质,修身奉法,外树形象,彰显人文底蕴,公正地把握执法的尺度,讲究执法的艺术,遵从司法的礼仪,而不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废止管理中的强制措施和法律手段。不受法律约束的泛人性化执法,实是对法律的亵渎,对人性的摧残。笔者前些时曾在一家地方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则报道:城管队员为让桥头一个不服管理的菜贩搬走,苦口婆心,一连向他敬了15个礼。报道是带着对城管队员津津乐道的表扬口气的。我却不然,愚以为这种出格的人性化管理根本不值得表扬和提倡,这15个礼中起码有12个实是在向社会丑恶低头、致敬,是在怂恿社会丑恶行径的滋长和蔓延。我看敬3个礼就已够尊重对方了,3个礼后对方再不自动搬走,就可依照市容管理条例强制搬走或暂扣了。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任何宽容都是有限度的。法规不是弱者的专利,在法规面前,弱者和强者同样没有特权。按媒体倡导的这种“人性化管理”思路和方式,我真不知这个菜贩如果赖着不走,城管执法人员是否还要一直无休止地迁就敬礼下去?就算这次被迫“教化”了,会不会面上服了但心里并不服,下次再“卷土重来”?城管成本如此之高,这个城市还怎么管?

在街头巷尾流窜的小商小贩大多是为生活所迫、值得同情的下岗职工、无业人员,但法理不容许对穷人开“小灶”。如果对穷人可以“法外施恩”,那么这个社会就肯定出了毛病。而社会一旦有了毛病,这个时候穷人就会陷入一种思维的怪圈,觉得自己的穷也成了一种权利——一种不受社会公德和法律约束的特权。人们对到处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制造者和到处乱翻乱扔的“拾荒者”,可以说无不头疼、厌恶不已,而一旦当城管人员对此采取管理措施、限制这种行为时,有些人的“人文关怀主义”忽然冒又出来了,对管理者指手画脚,令管理者无所适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逻辑呢?我们对无业、下岗者报以同情,是因为他们遭受了体制性的委屈;我们同情爬楼顶以死相威胁讨工钱的民工,是因为他们正当的诉求渠道被堵塞了。但我们并不同情下岗本身,因为社会爱慕才能,社会追求效率,社会需要进步,社会就要求一些不适应者“下课”;我们也并不同情贫困,而是谴责导致贫困的那些不公正的力量。有句俗话叫“瘪着肚子看啥都不顺眼”。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对城管看不惯的也不乏处于温饱线下的同类者,他们对社会不公有种本能的抵

离魂记 黄巾力士 未来军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科技理性、价值理性和人文关怀

科技理性、价值理性和人文关怀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科技理性的张扬有密切关系。必须指出,科技理性只是理性的一个方面,它需要人文价值理性的判断、比较和匡正,人类道德的实践品格必须来自于价值理性的孵化。人文关怀所蕴涵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实质上是要求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意义和内心生活。在不断重视和强化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一切表面上看来非常诱人的“说教”就会因失去生存和传播的温床而自行消亡。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在创造出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出持久美好的人性流露和充溢的善感。[关键词] 科技理性;价值理性;人文关怀;德性;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垂直隶属型的社会亚系统逐渐被水平网络型的发展趋势所取代,与此相关,曾经在旧体制中起重大维系作用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和排斥感的准则、规范和价值观日益为多样性和包容性很强的准则、规范和价值观所取代。“网络组织使权力由垂直变成平行,个人因而得到极大的自由”,[1](P210)人们越来越多地对于已有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有了相对宽容的尺度。所有这些都使得社会不管在要素意义上还是在结构意义上都越来越大,从而使现今的中国社会与30年以前相比较,差异点多于共同点、一致性弱于冲突性、断裂性多于连续性。

如果在科学技术层面上进行深入分析,产生这种“新社会”的原因则在于科技发展的快捷和科技的社会影响的凸显。

诚如哈贝马斯所言,如今,我们生活世界的结构当中充满了技术。一方面,科技的实证性内在地偏离了对于抽象的一致性、连续性和共同性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科技的工具理性倾向天然地具有打破旧有框架的固有张力。科学上的“实验主义”认为只有有效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建立在“效果”上,因此,“实验主义”本身不能产生价值系统,它本身并不能解决什么是道德、美和宗教的问题。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同时,人们的生活观念无不在科技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科技理性以及由它所导致的社会行为理性便是重要的构成。

科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性活动,这种活动“特别注重感官所能知道的事实,认为所有的命辞都必须根据他们认为的事实,才能成立。”[2](P44)在科学实证主义看来,“一种单纯的批判姿态,不管在主观上被许多现象证明是多么有理,却必须让位给更加可靠确切的知识”[3](P108),信仰系统是无法能够被证明的,所以,它也就是不可知的、不合理的,这样,科学理性的核心在于相信客观世界的客观性、统一性、规律性和可知性。科学理性起源于科学家特定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定方式应该包括:探索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严谨踏实。科学研究的这些特定思维和行为方式逐渐地被社会所采纳和接受,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指导自己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这就是科学理性,它是人所独有的认识世界、探究自然的能力,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的一个方面。

应该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通常以两种方式对 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第一种是物质的力量,即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第二种是精神的力量,它直接作用于人的理智和心灵,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科学作用于社会的第一种力量较为明显,从而为人家所熟悉,而第二种方式和力量则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对于科学以第二种方式作用于社会的功能,爱因斯坦早就有洞见,他把科学“对人类心灵的作用”或者说“科学对于理智所产生的影响”,称为“不朽的荣誉”,并认为,“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一样锐利”。正是由于科学的这样两种作用方式,所以它既可以作为“科学—技术—生产”系统中的要素,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方式,又可以作为“科学—理性—世界观”系统中的要素,表现为精神生产力的方式。

在爱因斯坦看来,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和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的因果关系,中国的贤哲没能走向这两步,是无足惊奇的,而要是发现了这两个基础则倒是令人惊奇的事。近代以来,我国的科学理论相对薄弱,在传统文化中科学理性的沉淀相应地较为缺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点的转移,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升。其中首先被认识到并受到重视的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如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平心而言,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即科学理性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对于从科学理性通往世界观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还重视不够。

作为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主体能动力量,理性是人类在本质方面的重要力量和特征。据此,可以认为,科技理性是人的理性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理性也是认识自己、探究社会,为社会设定理想价值目的并给人自己立法的能力。在此,我们可以把以追求理想、伦理道德等人文科学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称为“价值理性”。这两种理性由于共同指向于人及其生存的客观环境而应该有本质上的同一性。简单地说,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科学技术和认知世界的科技理性,又在追求人类的合目的性、合主体性的理性过程中发展出了“真”、“善”、“美”,这渗透着价值理性把握世界的发展、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更完善的方向性指引。

动态地看,现代化过程要求普遍地实现工具意义上的理性化,但工具理性(即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使科学与技术本身成了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奴役性,起着统治人和奴役人的社会功能。仿佛成为技术社会的现代社会,使人们原本丰富的人生蜕化为“技术的人生”。马克斯·韦伯甚至认为自然科学“总是倾向于从根底上窒息这样的信念,即相信存在着世界的‘意义’这种东西”[4](P33),这和我们这个时代的“除魅”有关联,它的结果就在于: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从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消逝。

随着科技理性的不断张扬,崇尚科技万能的文化理念逐渐成为近现代社会的文化倾向。在道德相对论、追求事实和效率精神的怂恿下,科技理性深深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掩盖了价值理性的自我解释能力,于是,科学对外部自然界的技术性尝试便延伸到社会生活领域。这样,以所谓富有人情味的故事为共同名称的娱乐材料以其消费的虚拟性和充实度导致了人性的理性匮乏,电影、电视和网络媒体事实上将新闻形式和零散的信息整合成有足够弹性区间的“生活忠告”,使其带有一种超级广告的因素或担负起广告的模拟功能,于是人们的交往形式和交往的实质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它们的影响极具渗透力,以致于大众媒体和肤浅的社会思潮充当了个人疾苦和困难、情感迷茫和抑郁的诉诸对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阅读更多的是周末杂志、画报和马路报刊,也更多地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和叙叙街头小道传闻,如此而已,真正读书的人反而越来越少,浮躁情绪越来越烈,隐藏在高度物质文明之下的是人们的精神痛苦和行为堕落,世界因此而失去了与道德不可分割的美的存在。在弥漫着一种引人注目的不安和焦虑气氛中,有责任的思想家敏锐地看到了对于科技理性的过分强调所带来的可怕后果,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由于价值理性的过分缺失,我们的时代面临着毁灭的可能性,人类已经走到了“一个‘绝对文化的门槛’”,没有任何人不会不受到它的巨大转变的影响[3](P106)。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义的缺失和本能倾向的凸显已逐步把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从这个世界上清除了出去,并把我们置于一个可加利用、但没有意义的宇宙之中,为此他们真诚地走上了精神定位和价值选择之途,渴望有一种内在精神生活的不死之鸟能够站立起来,支撑人类伟大而遥远生活的未来。

看来,人类在过多地占有自然飞地的同时也失落了纯真的精神家园。安东尼·吉登斯认为,作为推动现代社会前进的文化力量,科学与技术建立在“没有任何东西是神圣的”假设的基础之上,于是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任何道德秩序能够被保存下来[5](P45)。帕森斯非常深刻地指出,随着宗教兴趣的衰微,科学成了人们主要的关注点,科学也被广泛地看做是人类精神在理性上的成就,这种强劲的影响通过近代社会而留下其难以抹去的痕迹[6](P668)。如今,人类所面对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人类内在精神危机的外部表现。只有失去了内在精神的人才会疯狂地追逐外在的物质,而越是追逐外在的物质,就越是失去人的精神家园。

据此,可以认为,科学好比是一艘在雾中夜航的轮船,需要人文之灯来导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德托罗斯教授认为,300年前,人类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那就是将人文与科学分开发展。在他看来,这种分割越深,人类应付复杂世界的能力就越弱。所以,反省人文价值理性和自然科技理性的关系,强调建立科学与人文平衡的整体性文化观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攸关大事,乃至于许多科学家群体也在致力这一问题的研究,如美国科学史家布鲁诺斯基(J·Bronovsky)在其著作《科学与人文价值》一书中深入地阐明了科学的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并指出当今世界文明的许多困境不是科学本身的恶果,而是人们鄙弃了真正科学的人文精神。

如今,人们倾向于认为科学理性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提高人的认识、促进社会行为理性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在理性精神的指引下,以工具、技术和自然科学为标志的人驾驭自然界的能力空前发展了。在此意义上,科学技术本身是无辜的,问题在于人类没有正确地把握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人本身的精神生活和内心要求却遭到了漠视。如果我们一直能用人文价值理性对自然科技理性和科学发展的方向进行合理的判断、比较和匡正,使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对求生物欲的追求一样努力,那么,就可能在创造出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出持久美好的人性流露和充溢的善感。果真如此,则虽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人们只能追求和满足那些正当的利益、欲望和需要,这样就不会因为积德消业而放弃人生的各种利益追求和各种欲望的满足,就不会为在磨难中修炼和“形成强大的思想业力”而“割舍七情六欲”,乃至于“在亲朋好友遭受痛苦时还不会动心”。“人类在败坏,到处都是魔”只能为人类道德反动论和人类毁灭论作注解。本该内在于个体的德行的生成无可置疑地有着外在的源泉,而道德的实践品格必须来自于人文价值理性的孵化。所以,人类发展中的困境和迷惑只能是人们鄙视真正科学的人文精神的折光和反射。

米尔斯曾说:“给予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生活在理性之中,而不再有神话、欺诈和迷信”[7](P182—183)。科学理性的“理性亏空”必须借助于价值理性的“理性垫补”,而这种“垫补”只能通过人文关怀逐渐实现。因为,人文关怀所蕴涵着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分析性的、批判性的力量,它实质上是要求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意义和内心生活。人文关怀以其内在精神孕育价值理性的基本途径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在科学地认识和指导人类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自觉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文关怀能够把人类引向远离本能和盲目的动物式行为方式的美好境界[8](P202)人类总是处在一种困惑的境地中,即一方面是动物,同时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性的存在,而后者使人类知道自己被赋予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尊严,为此就设定了常规,这也就成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一把尺子。理性化行为要求人们理智地追求合理的恰当的目标,有效地、切合实际地追求合理的高效益。依靠科学理性,科学家发现了宇宙规律、解释自然现象、预见世界的未来。这就昭示人们应该按照客观规律来指导社会实践,使他们的行为“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反对一切盲目的、主观的、唯意志的行为,在科学理性之光的引导下,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理想的现实世界必然要求将逻辑公理、道德规范和审美原则等各自的真理性建立在某种合目的性上,而对其的论证和一系列的内化过程不得不依赖于人文关怀的渐次渗透。

第二,传播和普及了科学知识的心灵在人文关怀的浸润下,会在更高层面上提高心智和智慧,增强人们抵制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道德化和文明化

自然科学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部分,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同时又是观念的财富。科学知识内化于人的心灵,使人视野开阔、思想锐利、行为理智。在科学发达、理性之光照耀的地方,野蛮愚昧和封建迷信是没有市场的。相反,现实生活中存在愚昧落后现象,都是在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里发展起来的。当前,一些地方看风水、观星相、重巫术、建神庙以及其他一些伪科学和反科学现象的泛滥,根本原因就是科学理性之光没有照到那里。

社会发展固然需要更多的科技理性精神,但人文价值理性在某种意义上更重要,因为它不仅是真的,而且也包含了人类善的和美的理想的愿望,包含了主体需要的价值取向,引领着人类发展的合理方向,表达着人性和人类生活的真谛。在此意义上,应该由价值理性统领科技理性以保证科技理性的正确方向。而这只能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证。

第三,科学的认知功能能够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成为社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科学基础,人文关怀最终对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作用,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有人将科学理性与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人的情感的人文精神对立起来,认为弘扬科学理性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并把世界上人文精神的失落归咎于科学,这是错误的。其实,真正的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融为一体的。近代以来,正是自然科学的诞生才把人的尊严从神的统治的阴影中解放了出来。现代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而科学家的精神气质、高尚品质和人生理想代表着人类道德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作为先进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度的科学理性和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趋势应该日益明显,社会行为在高度理性的基础上,应更具人文精神。人们能够提高自己理智的批判能力,利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和知识去识别各种消极没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各种反科学、反民主的社会思潮,如此,则一切表面上看来非常诱人的“说教”就会因失去生存和传播的温床而自行消亡。

美国学者理查德·罗蒂在他的《后哲学文化》中十分深刻地指出:“一个从着魔状态中解脱出来的世界必然是宽容性的,这必然导致实用主义”。既有的封闭社会的隐退会促发主体的个人主义和对个人选择的自由性的推崇。前文已经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统一性的被打破和新社会的被铸造,建构了宽容的社会氛围,使社会成员现实的或预期的行为空间和思想空间大大扩展,形成了社会层次的渐次分化。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表明,社会群体的分化会产生超越原有空间、经济和精神等方面限制的需要和倾向,该过程会日益增长个体化及各个要素之间的摩擦,不断增加的离心倾向又成为通向其他群体的桥梁[9](P42)。曾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能够将具有不同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的人们揪结在一起,非常典型地表现了人类原始思维的特点,那就是主观和客观的不易区分性与感性和理性的相互渗透性[10](P125),这种保持了许多相当原始精神状态的“集体无意识”,通过江湖郎中、手相先生、风水先生、占卜者、魔法师和所谓的“教主”及其崇拜等表现了出来,这实质上是实证思维在另一个向度的延伸。它从反面说明:在转型社会中,我国群体生活空间的弹性和有凝聚力的、能动的社会道德认识基础的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自然地助长了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科技理性的膨胀。现代社会对“投入—产出”关系的情有独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功利意识,诱发了人们的交换冲动,使现代人的人生情趣日渐趋同、心灵空间日显封窒,人们在进行“数”的计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生命意义的空白。[11] 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文关怀的极大缺失所产生的累积效应不断地溢泻出来并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中得到不断强化,于是在社会实践领域和内在精神领域中出现种种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非理性行为便成为必然,惟其如此,“邪教”组织才能够打着科学的幌子,严重地损害科学的尊严,直接败坏社会风气,给经济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因此,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的前提下,通过人文主义关怀全面提升科学的理性价值,这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协调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姚琮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3] [德]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M].何兆武译校.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4]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5]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利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6] [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7]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8] 徐辉.科学·技术·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 [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M].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法]让·卡泽纳夫.社会学十大概念[M].杨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 岳天明.试论个人社会化的标准与目标[J].西北师大学报,2001,(4).

第三篇:爱与关怀

爱与关怀

此刻,站在十仲春的天空下 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严冬的冰冷 不是寒风的凛凛

我们感受到的是热忱的脉动 是阳光的灿烂

是一张张充满和煦和爱的脸庞 为了那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为了托起着这明天的日头 我们从城市的八方四面赶来 相聚到这里

相聚在这所流传知识的神圣殿堂 共同演绎爱的主题

如果你曾经见过那一些生活贫困的孩子 你的内心深处该有着怎样的忧伤 虽则她们的身板因营养不良而十分孱羸 但那一双双清澈而敞亮的秋水 却充满着对进修的热烈恳切渴望 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遐想 如许的渴望如许的遐想 本该是每1个孩子应有的权利 可是对于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她们 一切都显患上云云极重繁重 因为生活的严酷

她们即将失学或者已失学 面对她们带着稚气的迷茫和无奈 面对她们过早流露出的疲惫和沉默 除了心伤除了怜悯 我们是否可以做些啥子呢?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 当花朵落空了水分的滋养 落空了阳光的照耀 当希望被层层阴霾覆盖 被滴滴眼泪覆没

我们是否应该做些啥子呢? 当我们厌倦了各类美味

她们还在为能吃饱每日三餐发愁 当我们打开满满的衣橱 想着该怎样梳妆自己

她们却只能凭着一件薄薄的单衣 抵御刺骨的寒风 在艰巨的环境中

她们苦守着自己最初的胡想 难道我们就不能为她们做些啥子吗? 能!一定能!我们的良知在叫嚣 我们的热血在沸腾

1个人的力量也许很眇乎小哉 但万万颗爱心聚在一起 就能会合成宽广的爱的海洋

为她们负载起驶向美好明天的希望之舟 来吧!让我们站在十仲春的天空下 一起感受热忱的脉动 感受阳光的灿烂 让我们伸出手来 许下1个共同的愿望

为了使贫困的孩子们不落空最后的希望 让我们每1个人尽一份绵薄之力 献出我们的爱献出我们的关怀

第四篇:未来的人性关怀办公家具

未来的人性关怀办公家具

从2008年起,方圆标志携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始积极关注国内外人类工效学的发展动态,并对办公桌椅设计制造对使用者健康影响情况进行研究调查。

调查发现,随着“办公族”在办公室中工作时间的延长,办公桌椅对身体健康影响日益突显。《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办公族”亚健康比例高达76%,其中由于坐姿问题引发的腰椎间盘突出、颈椎劳损等健康问题占了相当大比例,成为“办公族”的常见病。针对中小学生方面的调查还发现,由于办公家具公司对学生课桌椅的设计、制造还存在不足,很多产品没有考虑学生生长过程中对课桌椅舒适性和健康需求,导致近视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些消费者反映说,不论是写字台下面或会议桌下面,都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保证双腿能够自由伸展和跷叠。有的办公桌台面下附设较厚的抽屉或柜橱,严重限制了身体的活动度,深感不便。

作为我国最早开始人类工效学标准化研究和应用的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目前拥有全国最完整、权威的中国人体测量数据库。据该院有关负责人赵朝义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安全、健康、舒适,对产品的人类工效学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企业宣传在其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了人类工效学原理。

赵朝义说,办公桌椅是室内工作最常用的家具产品,其人类工效学性能对办公人员的身心健康、舒适性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不符合人类工效学原理,会对办公人员的背部、脊椎、肌肉、手臂、大腿等产生不良影响,或造成慢性损伤。课桌椅是学生使用时间最长的学校家具,设计不佳的课桌椅,同样会直接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

设计追求人性关怀

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人类工效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人-机-环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设备或产品)、环境三者间的最佳匹配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把人、机和环境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

记者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人类工效学研究和应用,把人类工效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并对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的产品开展认证工作,例如瑞典TCO认证,德国莱茵认证等,这些认证活动对公众选择健康舒适的产品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而且在德国,办公室的桌椅有专门的标准,多用钢铁和塑料制成,非常结实、宽大、简洁。例如,椅子的高度及靠背后面的角度可以自由调节,靠背有一突起,刚好顶在腰背的凹陷处,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弯曲。而在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北欧4国,室内与办公家具设计风格纯粹、洗练、朴实,其核心就是“讲求功能性,设计以人为本”。

据悉,为了保护学生背部健康和提高学习效果,欧盟已经推出了一套新的《课桌椅指导规定》,建议学校购买符合人类工效学原理的座椅。

专家指出,在办公家具设计中,工效学所要解决的不是设计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是从办公家具设计如何适合于人的角度,向设计人员提供人体的参数和要求,使设计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地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安全感、可靠性,提高休息或工作效率。

加入体验者试用环节

为了让企业设计、生产的办公桌椅、学生课桌椅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适合中国人体特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给人体带来的健康伤害,由方圆标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携手制定的《办公桌椅的人类工效学技术要求》等,其相关技术指标依据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库”大量实测数据,并结合办公椅、学生课桌椅等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同时加入严格的体验者试用环节,使产品指标要求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检验测试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作为国内知名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方圆标志有关负责人李铁男说,在产品认证的实施过程中,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产品检验+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认证模式,为认证结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作出保障。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推广,家居产品、办公用品等一系列人类工效学认证项目将陆续推广实施,以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选择空间。

北京天坛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分析说,目前国内家具市场正逐渐步入成熟发展阶段,家具的生产量、市场流通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仅今年上半年,家具产量达到3.48亿件,较上一同比提高23%。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具企业开始关注和支持标准化问题,但是各个企业对于产品人类工效方面的设计依然存在差异。

专家指出,两项技术规范中,课桌椅等提出了详细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同时还加入了用户体验要求,因此,生产企业设计、制造时必将加大在人类工效学方面的技术投入,这将对产品竞争力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来自 办公家具公司

第五篇:人性关怀责无旁贷的教学反思

人们总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学生,要想雕琢出洁净、高尚的灵魂,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人性的关怀,作为教师,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在近段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颇多,兹述于此,敬献给各位同仁,聊以共享。

一.教学中,置换角色,强化自信

我在教学中无意间提到魏书生先生的教育理念,说魏老师让学生自己上课,自己命题,没想到283班的同学反映很热烈,纷纷表示欢迎,愿意尝试。我意识到这是强化学生自信心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欣然同意。

同学们推荐语文课代表肖文烨做小老师上课。11月14日早自习,我把课件给肖文烨看了,告诉他重点难点,教他进行电脑操作,具体细节都留给他自己设想。第一节课,肖文烨上《别了,不列颠尼亚》,上了20分钟。

在肖文烨上课期间,我和同学们都称之为“肖老师”,而且一有疑问马上就提出来,课堂气氛似乎比往日还要热烈些,我很欣慰,同学们懂得尊重他人的尝试,学习上又积极主动。

肖文烨作为学生来上课,当然还存在种种不足,但他上课始终面带微笑,当他发现易丹波坐姿不正,想找后面同学讲小话时,他则义正词严的批评他:“易丹波同学,你在干什么?!”我很欣慰,肖文烨的微笑和魄力实在难能可贵,他所具备的这两种素养,一定可以促成他将来的成功。

肖文烨上完课以后,我对他勇于尝试,挑战自我的精神给予了极大的赞许。我当场奖励他四颗怡口莲糖果,肖文烨当场剥了一颗糖果吃,我看到了一向内向的他露出了自信、甜蜜的笑容。同学们也高度赞扬了他的勇气,给他以热烈的掌声。还有好多人跃跃欲试,希望这样的活动每个月搞一次,给更多同学以机会。

当天晚上,肖丹霞同学要求下个月也给她一个机会,让她来上一节课。我对她这种见贤思齐的精神表示嘉许,欣然应允。

我又趁热打铁,在11月15日要求同学们再次置换角色,做一做命题人,男女生各出一套期中考试试题。同学们共同推举了肖文烨和肖丹霞作为男女生代表,两天后,他们俩人就拿出了自己的试题。别说,还真有许多和我出的题不谋而合。我推荐给同学们,在后面写了一句:“吉光片羽,敬请传阅!”

因为我鼓励同学们说:“不仅是语文,所有科目都可以自己命题试一试。”后来邓新桂同学又出了一些生物试题。

语文期中考试时,肖文烨得了90分,肖丹霞得了86分,虽然不是特别高的成绩,但是他们已经有了坚定的自信,这样的成绩并没有让他们沮丧。

教学体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但这是我第一次通过置换角色来强化他们的自信心,收效很好。我会继续做下去的。

二.生活上,发现需求,传递温暖

11月中旬,天气一直很冷。我自己都穿得很厚了。

11月16日,我在278班上课,发现有些同学感冒了,穿却穿得很单薄。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是月假时根本就没有带棉衣来。其实我已经几次跟学生们说,没有衣服穿的同学可以到我那里拿衣服去穿,可是一直没有人来。这一天可能是实在熬不住了,李嘉和彭洲说要向我借衣服。呵呵,我没想到是两位男生。

我把他们领回了家,给彭洲找了一件温绮的里面有绒的夹克,给李嘉找了一件黑色的毛线衣。他们是很娇小的男生,我现在又长胖了,实在只能从旧衣服里找到这么两件凑合一下。我们又一起烤烤火,一起谈谈心,他们觉得很温暖,也很感激。

第二天我看到他们俩穿着我的衣服坐在教室里,我也觉得很温暖。我想,曾经穿过一个女老师的衣服,将作为一种特别的记忆而长久的存留在他们的生命中。

11月22日期中考试之后,邓久思到我家里来找我谈心。他看到我放在桌上的充电热水包,说:“老师你也有这个啊!”我说:“是啊,是给我儿子用的,他太小了,睡不热。”他又问:“那怎么没看到你儿子?”我回答说:“昨天和他爸爸回家了。”他迟疑了一下,然后说:“老师,那就把这个借给我用一用吧。”我欣然应允了。

因为我觉得邓久思是一个很感恩,很懂事的孩子。他的数理化很好,但是语文和英语都不怎么样。我曾经批评他的字迹潦草,他虚心接受,现在他的字至少工整了。11月20日晚我批阅期中考试的作文时,发现他在作文中写到,他很感激语文老师肖老师对他的关怀,因为肖老师指出他的书写问题,单独教他写作文,考前把基础训练借给他复习。我这才知道文章是他的,我这才知道那么一些细小的事情,竟然给他带来了许多温暖。考试之后,他又及时把基础训练还给了我。我觉得他真的很懂事,他值得我更多的关怀。

充电之后,邓久思拿着热乎乎的热水包走了,我觉得很温暖。

我的体验: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也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作为科任老师,相对班主任来说,对学生可能没有那么了解,那就更加要细心,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需求,一件衣服,一个热水包,甚至一句话,就可以温暖一个灵魂,洁净一个灵魂,何乐而不为?况且,在向他人传递温暖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净化了自己的灵魂,何乐而不为?

三.情感上,热心沟通,创造和谐

在上完《小狗包弟》时,我曾布置了一篇周记

由人及己请问你曾经对动物或他人做过令你遗憾、自责、悔恨的事吗?今天,让我们向巴金先生学习,真诚地、勇敢地来说一说,写一写。

在批阅周记时,我发现肖文烨写了一篇《友人邓卢》,文章大意是说,邓卢是他初中时的好友,曾经陪他度过很多美好的课余时光,曾经给过他很多生活上的帮助。但是后来他们疏远了。如今他很内疚,听说邓卢学习不是特别努力,他没能帮助他,虽然两个班教学楼相对,他却没有勇气向邓卢去表达自己的心声。

鉴于肖文烨同学的内向,11月18日,我从278班上完课后,来到280班走廊上,找到了邓卢,把《友人邓卢》给他看了。邓卢看完以后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谢谢老师”。我鼓励他也可以主动找肖文烨聊聊。在场的其他同学觉得很感动,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老师,这么有爱心,这么细心。我笑一笑,我觉得很平常。

让我很有成就感的是:邓卢在期中考试的作文里写到了这件事。20日晚批阅作文时发现这样一段:“前几天我读到一位老友写给我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对我很愧疚,其实我没做什么,那都是小事,应该愧疚的是我,我没有他那么努力,我很是佩服他做事的毅力,他的勤奋……”我便知道是邓卢写的。我很激动。

不管肖文烨和邓卢还能不能成为以前那样的好朋友,我认为,至少他们关于《友人邓卢》的记忆是美好的。

下载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管执法人员谈人性的关怀与关怀的理性(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与人文关怀

    护理与人文关怀 随着整体护理、社会护理、多元文化护理的推广,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开始向“以病人为中心”转换。护理的理论体系、功能任务、工作内容、活动空间等......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主义;大学建筑;有形空间文化;人文教育;现代主义 摘要:人文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进入大学,它不仅融入到大学课堂,也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此后,大学建筑成为大学校园有形空间文......

    爱与关怀诗歌朗诵

    《爱与关怀》 此刻,站在九月的天空下 我们感受到的是热情的脉动 是阳光的灿烂 是一张张充满温暖和爱的脸庞 是一颗颗鲜红跳动的心 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为了托起着这明天......

    关怀伦理与课堂教学

    关怀伦理与课堂教学 陆建国,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对象。曾任中山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教育学会会员。199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997......

    麻醉医生与人文关怀

    麻醉医生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是短暂的,其工作性质是每日与多个接受手术的患者接触,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麻醉医生在病人的围手术期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角色,对病人的心理因素......

    法律经济学与社会关怀

    作为法学与经济学之间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法律经济学当初刚被介绍到中国来时即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它从经济学成本投入与资源分配等角度出发,对法律与制度的安排作经济的......

    结核病——传染病与生命关怀

    传染病与生命关怀——结核病 学院:医学院学号:2013211295临床136叶心怡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

    材料作文“关怀与冷漠”评析与标杆作文

    材料作文“关怀与冷漠”评析与标杆作文 【作文题目】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3年3月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航班滞留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