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石油化工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浅谈石油化工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理念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对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除有法理基础外,还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尤其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并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得出采用法律手段对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实行规制的必要性,以期使石油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更为有效的实现。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其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出现了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浪潮。目前,全社会对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己达到共识,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应实行法律规制,仍存在争论。笔者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法律规制是必要的,尤其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由于其自身企业属性和行业特征导致了石油化工企业较之于一般企业更显必要,因此对我国对石油化工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法律规制更属应当。在此,笔者对石油化工企业社会责任实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进行如下的探析。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从事经营话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具有法律强制和道德层面的影响两个阶段。企业法律责任是企业所负的基木社会责任,如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这些可以通过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等标准等来强制实施。企业道德内涵包括了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如企业对社区、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等。法学专家认为,“对社会负责并非意味着企业必须放弃其传统的经济使命,也不意味着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比社会责任感相对较差的企业不具有相同的营利能力。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可获得的利益与取得利益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所以我们将法律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一种积极的责任。它是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具有营利性的企业在衡平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谋求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除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外还负有的、旨在维护和促进公共秩序、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义务。具体而言,法律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既包括对雇员、对消费者、对债权人的责任,也包括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一)法律规范的不完善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主要散见于《公司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中,虽然这些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提供了法律范本,但还不够系统全面。甚至由于各种法律的出台背景和立法目的不同,导致了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立法盲区。以《公司法》为例,虽然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有所提及,但它仅原则性地规定了企业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法律的规定过于模糊和笼统,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劳动法》的保护范围显得过于狭窄,大量农民工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保障方而的立法层次不高。
(二)社会监督及政府监督滞后
由于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导致了公众监督、行业协会以及整个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信息披露手段的缺失,导致了很多不负责任的机会主义行为,以最大程度地获取不正当利益。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其概念和范畴相当模糊。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与安全等,而这此往往只是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公众没有足够的了解进而监督的力度会随之减少。另外政府为维护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出发,对于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甚至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这不仅给外界造成负而影响,也削弱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企业对社会责任法治意识普遍淡薄
许多企业只关心如何搞好生产经营、如何追求最大的利润,千方百计的采取措施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腾飞。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相比,企业社会责任的法治建设要严重滞后,不相协调,导致了企业及社会各界对企业依法应负的社会责任知之甚少,而且没有上升到严肃的法治高度来认识。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对企业社会责任法治意思淡薄造成的,长此以往,不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背离,而且对我们共同对应的社会道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缺乏诚信的经营理念
目前,很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而没有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意识,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而这方而涉及更多的是企业失信、欺诈行为危害社会,极大地增加了经济生话中的交易成本,败坏了商业风气和市场环境,影响到企业甚至整个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如“苏月红”“瘦肉精”“三鹿奶粉事件”等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原因
(一)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法理依据
企业社会责任从最初提出到现在,较多被理解为是道义上的责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是为了自身的长期经济效益,一旦经济绩效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发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削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此时通过道德自律来承担社会责任显得十分无力,毕竟道德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内心来达到控制行为的效果。违反道德只是受到舆论的评判和内心的自责。而法律则不同,它对违法行为的人采用的是制裁的乎段,这不仅可以起到规范、引导和控制人们行为的目的,还能协调各种利益的冲突。这就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些层面具备法律性并受法律约束有了法理的基础。可以说,在由于企业的逐利本性致使道德约束经常失效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要用法律对企业进行规制,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由道德性走向法律性趋势的必然要求。此外,从法律自身发展来看,早期法律上反映的是对个人利益的绝对维护,民法中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忠实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企业在追逐利益,在自身规模和影响力壮大的情况下,对环境、对雇员、对消费者等利益的影响,应运而生了社会利益理论,与之相伴的是法律社会化趋势的发展和社会本位的确立。可以说,法律中社会利益和社会本位的确立,使法律在调和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中得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在中国历史上种出现过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绝大多数期间,中国的“企业”不是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不仅严重缺乏经营自主权,而且与其他事业单位没有质的区别,企业只是政府的一个分支延伸机构。政企不分,企业承担了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形成“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企业无条件地为政府承担和提供许多社会福利,如充分满足就业、办学校、办医院,等等。这样的模式,不仅企业社会责任没有得到实质的体现,而目也把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转移给了政府。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是,每个企业是一个小社会,企业为职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福利。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支撑能力薄弱,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只能在低水平上进行维持。可以说,企业办社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极端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政企分开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一方面,企业不承担或少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短期行为。如任意排放废气、废水等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无视职工权益、缺乏对职工的安全和福利保障;侵害消费者权益和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企业之间缺乏诚信,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应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针对企业单纯追求自身利益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是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应
该承担的责任。对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有利于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确定企业和政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仅可以划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标准和范围,而目可以让政府承担其应尽的责任,服务企业和社会。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许多国家己经逐步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制定了法律。创立于1997年的SA8000,于2001年修订发布了第一个可用于第二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这必然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石油化工企业实行法律规制才能使石油化工企业真正有效承担社会责任法律通过对利益的平衡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对利益更应适当地调控,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运用法律手段着重协调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首先,企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石化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对我国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石化企业融雄厚的资金、丰富的人力资源于一体,为劳动者解决就业问题,为广大消费者、其他经营者提供必要的商品、服务。但是石化企业毕竟是企业,它作为营利性组织,其创立的初衷就是追求利润。因此在它为社会进步做出如此大的贡献的时候,往往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诸如收入分配悬殊、污染环境、滥用经济优势垄断价格、排挤中小竞争者等系列问题。庞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控制中的种手段,要在最小的成本消耗下获得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要优先考虑社会利益。由此可见,对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法律规制止是关注社会利益的体现。
其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石油化工企业作为能源型企业,在建国初期为我国摆脱资源匮乏的困境提供了机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增速惊人,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受资源开发利用的周期性、技术的落后与思想的偏颇等影响,资源开发面临着严峻的环保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需要以法律手段强制石油企业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攸关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这正是石油化工企业社会责任之要义。
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石油化工企业规模庞大,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若不能认真负责地履行社会责任,将会对正常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己经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履行的透明度,从2006年开始陆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表明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心和态度,在200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
遇罕见雪灾和汶川大地震时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曾指出,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国有企业,中国石化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中国石化要反映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要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中石化系统内要加强内部管理,经常性的在全系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举一反三,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树立责任意识,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讲奉献。践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用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完全正确的,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实现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把中国石化打造成一个“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的国有企业。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实现
(一)健全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
虽说我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是我国在法律层面引进公司社会责任的标志,但是缺乏具体的内容。我们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以《公司法》为核心,以《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为补充,多层次、全方位的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规范体系。明确规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详细内容和具体要求,确保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方而有法可依。另外兼顾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的可操作性,还要加大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才能形成完善的立法体系。
(二)加快监督体系的构建
政府需要提高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督导和监管。政府要扮演好执法者的角色,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并应当逐步建立起稳定的社会责任奖罚激励机制,推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我们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督,更需要社会公众及企业内部的有效监督。要结合社会公众及行业协会等组织,共同的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监督体系。
(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把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以正式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形式固定下来,是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另外,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引导作用。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署,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的理念。
(四)树立企业守法诚信经营的理念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诚实守信是不可或缺的道德观念,也是一个
企业最可宝贵的无形资产。要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树立企业与社会共赢的理念。另外利用舆论和声誉机制来控制企业守法诚信经营的理念。这就要求媒体通过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反两方而信息的报道与评论,使企业的行为更加透明,积极守法的承担起社会责任的重任。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对企业健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要注意到,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前提必须建立在与企业营利本性相契合的基础上,如果不做区分,一味地将一些纯粹道德层面的内容以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进行规制的话,并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反而只能加重企业的负担,造成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第二篇: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探讨
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探讨
□作者: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林萍1、2林奇英1谢联辉
1内容摘要:企业社会责任(csr)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战略和文化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精细化工中的农药企业为例,从农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化工行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责任关怀(rc),进一步分析责任关怀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提出农药企业在承诺和履行责任关怀的基础上应向更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迈进,这是化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好范文版权所有
关键词:责任关怀企业社会责任农药企业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socialreoibility,简称csr)的研究亦从“三重底线”出发,探讨企业在经济、社会与环境中的责任,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的发展趋势看,化工行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处于领先地位,其突出的表现是化工行业引领的责任关怀(reoiblecare,简称rc)。
近几年,我国对rc与csr的研究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对rc的探讨仍处在了解和介绍阶段,有关rc与csr关系方面的研究还十分少见。农药行业处于精细化工的部分,本文拟从农药企业的角度来谈社会责任,并结合该行业的国际倡议—责任关怀(rc)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将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并有助于我国农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关于csr的概念,理论界对此至今没有统一界定。欧盟在2002年7月发布的政策白皮报告中把csr定义为,公司在自愿的基础上,把社会和环境问题密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2002的定义为:将社会和环境的价值理念结合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中,由利益相关者参与,从而提高社会的福利。世界银行定义的csr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卡罗尔则从企业应承担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层面来定义csr,这有助于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方面。
根据以上定义,结合农药企业的特点,本文认为农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应是:农药企业在生产、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以健康、安全和环境为核心,以确保社会整体福利、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及和谐共处关系,自觉自愿履行农药企业在经济、法律、社会和慈善方面的责任。
农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隐患
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健康、安全和环境(hse)方面的隐患,从历史上发生的不少惨剧可见一斑。1984年,美国碳化集团在印度博帕尔邦的一家农药厂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先后导致3500人死亡,20多万人受伤害;1976年,意大利塞渥索的一个除草剂厂的爆炸给该城市上空带来了长达6公里的毒气云雾;1990年,巴斯夫(basf)在辛辛那提的爆炸导致一人死亡,受伤无数的局面。
博帕尔、塞渥索和其它的灾难事件已经向人们提出了警示。农药企业应该接受以前的教训,努力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的识别研究,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
(二)跨国农药企业污染源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污染天堂”理论使许多发达国家的农药企业将生产中容易产生污染的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以逃避管理。这在发达国家本身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该理论的两层含义指: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非常严格,迫使本国企业,特别是那些高污染企业向标准较低的国家转移;一些发展中国家试图放宽污染控制标准,借此高污染企业投资,以维持本国经济的增长。这种“污染天堂”战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环保组织的大力抵制。尽管污染天堂的假说很难验证,davidwheeler在其研究中发现污染天堂的庇护效应的确在5个特定的部门显现出来,它们是钢铁、非铁金属、化工、纸浆和造纸,以及金属矿业。
博帕尔事件是发达国家将高污染及高危害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一个典型恶果。此外,由于农药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起诉的潜在趋势在加强,受伤害的农民、工人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那里的法制、诉讼机制存在缺陷,则很难使他们的权益受到合法合理的保护。
(三)农药企业的可信度遭到质疑
由此可见,无论是由于农药行业自身的生产及其产品特点还是由于政策管理而产生的问题都使农药行业的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其可信度遭到质疑,从而激发公众对该行业的关注以及抵触的情绪,其结果必然影响到农药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拜耳和巴斯夫在德国也曾经多次与公众发生
剧烈冲突,原因是,他们的化工生产设施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了威胁和事故。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农药企业多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所跨的国别越多,在不同国家的声誉问题就越要重视。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信念和价值观不同,公众对其社会和环境责任问题的敏感度不同,若跨国公司不想遭受声誉的损失,就要有很高的社会责任。
2002年6月,洛克菲勒基金
(rbf)组织在pocantico会议中心探讨农药企业的可信度及保卫公众和环境健康等问题。其目的希望能建立起农药产业企业责任的影响及投资风险的金融市场认知,让公众更好地评价农化公司的市场价值。
(四)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农药行业的自律行为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具有时代的意义,但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各行各业的自律和努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农药行业在生产、安全和健康等方面的努力,减少能耗,节约资源,清洁生产,降低事故率,维护员工的利益,与社区和谐共处等等就是农药企业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自身的承诺和贡献。
农药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关怀”(rc)实践
(一)rc含义
根据国际化学工业协会理事会(icca)的定义,责任关怀是全球化学工业在其国家化学协会下的自愿行为,致力于持续提高健康、安全和环境的表现,在产品和生产的过程中保持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提供安全丰富的产品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利益。国际大型跨国农药企业均为其集团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业务范围涉及面广,多数集中在化工行业领域,因此这些农药企业都对rc做出了承诺。
rc由加拿大首次提出,并于1985年启动,致力于公众关注的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问题。至2005年,rc从提出到实践已经整整20年,是化工行业安全和环境良性管理的新的伦理观念。公众比较一致的看法是,rc理念的提出是在1984年发生在印度博帕尔邦的悲剧,因为这一悲剧在全球和化工行业引起极大的反响。但在加拿大,有关rc的种子早在此悲剧前就已经出现了萌芽。当初人们对rc的认识还很模糊,也无详细的内容,rc发展每个新的阶段都来自外部环境的事件和条件的引发,而每迈出新的一步都有这样的信念:就是所做的是对的。经过多年的发展,rc的内容逐渐丰富和完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从1992年的6个国家参与发展至目前全球52个国家加入到rc的实践中。rc这一名词已不再仅用英语,其相同的内涵已通过不同的语言进行传播,标志“帮助之手”(helpinghand)成为全球化工行业注册的品牌商标。rc在2002年8月约翰内斯保的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高度评价,认为rc是化工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二)rc的内容
icca于2005年发布了rc全球章程,对rc的部分内容进行拓展,但对原有的六项核心原则和八项基本特征保持不变,它仍是指导rc的重要思想。
在遵循全球共同的rc核心原则和基本特征的前提下,rc的具体内容和实践守则(codesofpractices)在不同的国家由于其法律、文化和化工协会的差别会有所不同。进行了rc承诺的各国化工协会对其各自的rc实践准则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例如,加拿大化工生产者协会(ccpa)的rc六项实践守则包括:社区意识与紧急反应(caer);研究和发展(r&amd);生产;运输;分销;危险和废弃品管理。美国化学品制造商协会(cma)的规范如下:社区意识;应急;污染预防;工艺安全;流通;雇员健康与安全;产品管理;管理体系验证。
责任关怀(rc)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关系
rc与csr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共同的目标都是要促进可持续的发展,二者都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rc尽管影响深远并在不断的调整和发展中,力图突破原有的局限,但它从发起到目前的实践都具有强烈的行业特性,这也导致rc只能在相关联和相类似的行业推广。
而csr具有普遍性,是更为广义的概念,在这一思想的前提下,各个行业可以探讨其各具特色的行业操守和规范。化工行业的rc——责任关怀就是一典型和成功的代表。作为欧盟提升csr策略的部分提议,在欧盟委员会(ec)的会议上,rc被认为是产业迈向csr的成功典范。rc开辟了追求相同目标(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性倡议和理念(如csr)的道路。
因此,rc与csr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1)。如果对rc的理解尽限于hse是不全面的。rc也可看作是csr在化工行业的另一种提法,或是csr推行的阶段性成果;rc是csr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解为:hse是rc的核心,rc又是csr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社会的可持续(sd)发展(图1)。
拓展责任关怀的意义
rc的推行尽管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并不意味着农药行业在csr的履行已尽人意。geofflane认为,rc在某些方面非常成功,然而化工行业作为rc领域的先行者,并没有能够保持领先者的步伐。2002年,联合国对众多行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化工公司在健康、安全与环保问题上保持领先,但在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问题上却做得较差。也许责任关怀计划的成功导致化工行业忽视了真正地参加到广泛的企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中。
rc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它在不同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rc涉及的范围毕竟不能与csr相比,它在社会层面的约束明显较弱。典型的例子就是1999年发生在秘鲁tauccamarca村庄的儿童奶粉有机磷农药(organophohatepesticide)中毒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这起事故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秘鲁政府在农药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和拜耳公司在其农药包装和售后服务与指导上的缺失。
农药的推广和使用在一些贫穷落后且农药管理脆弱的国家,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这些地区有文盲,对农药使用上无任何防护措施和保护工具,受到伤害的农户也无健全的法律渠道进行申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跨国农药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的经营时,的确要非常慎重地考虑这些问题,负起其相应的责任,以保持其企业和产品的可信度。所以从这一事例也可看出rc自身的局限性和企业在执行rc时的有效性问题。
icca在2002年递交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毫无疑问,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层面必须引起产业利益相关者的进一步重视。在这个问题上icca定位如何在国际层面应对需求的反应时以国内的标准来对待。很多化工企业应对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结合了社会层面的复杂挑战时是采用三重底线的方法来定义企业的成功。所以增强农药行业的可信度,增强rc的社会层面关注是个重要的问题。好范文版权所有
2005年,rc全球章程也对rc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目前一些化工巨头除了履行rc的承诺之外,已经开始重视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问题。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社会责任模式,许多跨国农药公司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依托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自己的社会责任策略。
多年来,企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跨国农药公司管理的重要原则,这一特点从世界主要大型农药企业报告的变化和发展可以看出。根据表2的内容,2004年,农药销售在世界排名前8位的大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尽管有的报告名称不同,但多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内容,突出农药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从这些报告中可以看出,农药企业已经从责任关怀的基本层面向更为广义的社会责任内涵发展。如住友化工在2004年之前发布的都是hse报告,2004年该企业则将健康、安全与环境的重点拓展至内容更为丰富的社会责任,并在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其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表现。巴斯夫和道化学的报告均是按gri的方式编制,进一步体现了对“三重底线”的关注。
当然从企业各自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可以看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在不断提高,社会责任的实践已初见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农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已尽善尽美,尤其从其内部发布的报告并不能完全说明所有的问题。所以增加csr报告的第三方独立认证已成为化工界的共识。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还未加入rc。但我国化工行业已经与icca有过多次接触,就在我国化工行业实现rc进行探讨时,我国农药工业协会(ccpia)在2005年的多次全国重要农药会议上进行了rc和hse的宣传。我国应该充分认识到,rc是农药企业实行社会责任,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步,但也仅仅只是开始,我国农药企业在这条艰苦的道路上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毅力还需要经验和责任。
参考文献:
1.阿奇#8226;卡罗尔,安k•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陈淑华.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3)
3.项东(校).公司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特殊的营销工具——拜耳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战略的实施,为公司提供了创建价值和成功之路的方法[j].国际市场,2002(6)
4.hugolever.责任关怀在行动[j].unep产业与环境,1999.21(1-2)
5.glendathisdell.化工公司应注意企业社会责任[j].化工文摘,2003(8)
6.胡笑形.2009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预测与中国农药的机遇[j].中国农药,2005(3)
第三篇:银行卡法律规制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
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银行卡 业务经营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等社 会各界共同研究,为银行卡的健康发 展出谋划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制度,创造良好的银行卡发展环境。银行卡在我国支付工具中的地位
日益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个人使 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 卡发卡量持续增加,信用卡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 14.7亿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 13.8亿张,同比增长28%;准贷记卡 发卡量为1750万张,同比减少14%; 贷记卡发卡量为7000万张,同比增 长140%。银行卡业务135亿笔,金 额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 67%。2007年,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1%,比 2006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底,全国银行卡特约商户74万户,POS 118万台,ATM 12.3万台,同比分 别增长41.9%、44.4%和25.8%。银 行卡受理范围不断扩大,2005年开始 推出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将银 行卡跨行网络延伸到14个农民工输 出大省的农村乡镇。2004年,人民 币银联卡首先在香港地区实现境外受
理。目前,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可 以使用人民币银联卡,对满足境内居 民出境支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来看,我国银行卡应用取得
了明显成绩,但也应看到,随着银行 卡应用快速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新业务、新 情况层出不穷,而相配套的银行卡法 律法规却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的基本制 度主要是人民银行1999年发布的《银 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其对推动我国 银行卡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办法效力层级偏低,调整范围较 窄,特别是近年来银行卡运行和管理 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无法通过该办 法进行规范,其已不能适应目前业务 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顺应发 展形势,制定新的、更高层级的与银 行卡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和促进银 行卡市场的有序发展。
为此,在国务院法制办的支持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组织起草 《银行卡条例》,以后又根据各方意见 多次对《银行卡条例》草稿进行修改、完善。目前,《银行卡条例》相关工 作仍在积极开展中。
在《银行卡条例》的制定中,我 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规范和发展并举。银
行卡业务作为一项新兴金融业务,市 场创新层出不穷,发展潜力巨大,但 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有 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银行卡条例》 作为行政法规,应坚持规范和发展并 举的原则。一方面《银行卡条例》要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对相关业务 进行有效规范管理,切实防范风险,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要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留给市场足够的 发展空间,鼓励创新、鼓励竞争,使 银行卡市场更具有活力。
第二,保障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实践证明,银行卡业务要发展,必须 取信于持卡人,切实保护持卡人的合 法权益。在银行卡业务中,持卡人与 商业机构相比,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银行卡条例》从保护持卡人 利益出发,要求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更多地履行义务和责任。
第三,尊重中国实际,借鉴国际
惯例。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相对较晚,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已 初具规模,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结构还不完整,市场秩序仍有待完善。因此,我国银行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我国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居民消费意识、风险偏好等 与国外有所区别,所以,我国银行卡 业务的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而应 尊重我国实际,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同 时,走中国特色的银行卡发展之路。第四,平等互利,充分竞争。银
行卡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营 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银行卡 条例》应使各业务经营主体有法可依,公平、有序、充分竞争,实现共赢。基于以上原则,《银行卡条例》 将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明确银行卡业务的基本概念,如银行卡分类、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的定义等。
(2)明确银行卡发卡和收单业务 的市场准入门槛,规定银行卡的申请、发放程序、使用和计息规则。(3)维护交易秩序,防范银行卡 业务风险。规范收单和特约商户的行 为规则,对银行卡密码和签名确认、机具检测和认证、交易凭证的保存、交易差错处理等方面提出要求。(4)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对
持卡人和发卡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 系进行规定,明确发卡机构的查询服务 以及公示、投诉处理、风险披露和保密 等义务,持卡人的挂失程序和法律效力、免责情形以及争议的救济手段。(5)建立多部门的协作机制。银 行卡业务涉及面较广,政策性强,与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财政、税收、商业、公安、司法、旅游、交 通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各有 关管理部门应明确权责、各司其职、密 切配合,共同规范和促进银行卡业务。当前,在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的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共 同探讨。
一是规范信用卡发卡业务。信用
卡作为一项创新业务,越来越得到商 业银行的重视。商业银行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财力宣传和营销本行信用卡。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认 识,促进消费信贷。但有些商业银行 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重发卡,轻管 理”、“跑马圈地”、损害持卡人利益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业务发展留下 了隐患。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发卡 业务管理,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 流程,特别是收费项目要清晰、明确,要尊重持卡人意愿,不应硬性发卡、变相收费,并要做好客户服务,减少 纠纷和投诉。
二是信用卡信贷风险控制。据初
步统计,截至2007年底,信用卡(含 贷记卡、准贷记卡)应偿信贷余额达 750亿元,信用卡总授信额度6300亿 元。这一方面说明信用卡发展迅速,信用卡信贷功能逐渐增强;另一方面 也提示我们,在大力发展信用卡的同 时,要采取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控制不良贷款,完善呆坏账核销制度。三是不法中介虚假申请信用卡和
信用卡套现。目前,不法中介(个人)虚假申请信用卡与信用卡违规套现问 题,也已对信用卡业务的正常发展产 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成为困扰信用 卡业务健康、持续发展较突出的问题。信用卡套现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单机构的责任,也有发卡机构 的责任。收单机构拓展商户不规范,缺乏对商户的持续性管理,发卡机构 信用卡发卡审核不严,对自身风险控 制和管理不到位,将发卡业务不规范 外包,都是导致信用卡套现的重要原 因。对此,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应各 司其职,严格内部风险控制和业务操 作流程;中国银联要积极会同成员机 构建立联合防范机制,明确相关风险 责任和利益赔偿机制;同时,有关管 理部门也应完善与虚假申请和信用卡 套现相关的法规制度,为打击这类不 法行为奠定法规基础。
四是银行卡定价机制。关于商业
银行对持卡人的收费,根据《商业银 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除 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 票等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实行政府 指导价外,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其 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商业 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企业,为保 证日常业务顺利开展,满足社会需求,可在国家价格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下,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市场定位、服 务对象和内容,依法制定自己的银行 卡收费策略,以实现差异化竞争。当 然,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 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银行卡收 费项目不应一哄而上,要考虑客户的 承受能力,应广泛听取客户意见,并 做好定价测算、收费公示和宣传等工 作。对涉及多方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 费,如商户刷卡手续费,不仅涉及不 同参与主体的利益,也涉及不同行业 利润水平差异以及对银行卡受理的政 策导向等问题,定价相对复杂。因此,我们应从促进银行卡市场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积极、慎重地研 究刷卡手续费等银行卡定价问题。
第四篇: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
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
【摘 要】过去传统的企业文化塑造模式一般是以企业内导向的,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企业的责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塑造要内外兼顾,要照顾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本文选取石油企业这样一个行业视角,着重从社会责任的外部压力来解读企业文化塑造的价值目标,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石油企业;企业文化
一、石油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及企业文化塑造的外部目标
当前,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除了管理体制的变革之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这种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应仅仅以提升企业内部活力为目标,还要面向社会,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基础,提升石油企业的品牌价值。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塑造要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企业内部共识,最终达到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等若干环节会自觉地考虑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生态环境责任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责任。基于社会责任来塑造石油企业文化对内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对外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来提高企业的运作、发展和竞争力。
二 企业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的内容
(一)健康文化
石油企业员工既是企业的组成者又是社会的一份子。企业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在履行不伤害人权的社会责任。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员工的生命权、健康权放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关心员工,为员工服务。职业安全健康文化建设可以系统地达到通过企业员工的健康工作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目的。西北油田分公司基地管理中心帮扶站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坚持为职工服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导作用,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企业责任教育。
职业安全健康可以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这个载体来实现。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为解决南疆双职工工作期间老人、孩子应急照顾问题,把局、分公司领导对一线职工的关心落到实处的要求,局、分公司领导不仅在意识形态上积极重视职工的健康工作,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室外活动,而且局、分公司领导在职工最关心的大后方基地管理中心专门开设帮扶服务分站,以期解决职工的切实困难,力求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如何让职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法律,提高自身意识,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人企业管理中,积极营造企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今后,作为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应及时总结推广国内外企业在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树立样板、推广经验,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简化管理流程,使基层石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更具操作性,要强化管理体系的宣传培训,加大绩效考核的力度。
(二)家庭文化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技能、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生活是企业员工生活最重要的领域,其劳动或工作的状况与家庭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渗透到员工的家属层面。针对员工家属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让家庭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环境。
员工家属参与石油企业文化工作非常重要,但前提必须是员工家属乐于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这就要靠石油企业文化工作者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积极调动员工及员工家属参与。从妻子的角度来说,丈夫是家庭的顶梁柱,丈夫的工作状态,关系着全家的幸福;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是他们的心头肉,儿女工作和生活的平安顺利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最大憧憬;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家庭的安定完整是他们幸福成长的保障,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既可以尽一份孝心,也可以学习一些企业文化知识。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家庭可以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激发员工为企业工作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在高温季节,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机构可以组织女同志到苦、脏、累、险及高温岗位给员工送防暑食品,表达家属的一片爱心。在冬季寒冷季节,组织家属到安全隐患相对容易出现的岗位送保暖衣物和一杯热茶,将家庭温暖送到岗位;可以组织员工家属开展歌舞晚会、运动会和安全画展等活动,这既能活跃员工的工作氛围、缓解工作压力,又能促进家庭和睦;也可以组织员工家属座谈会,恳请大家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不足的方面,谈谈他们对做好各岗位工作的经验和建议,为企业搞好文化建设、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出谋献策。
(三)绿色文化
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是环境影响者,应该使其正面影响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科学的企业发展观应该是企业与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重要内容,那些只顾企业自身利益,不顾环境利益的企业最终不为社会所接受,终究要遭淘汰。作为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和生产运行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工业三废”等常规污染风险和事故性突发污染风险。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从战略上提升企业的环保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优化空间环保布局、规范工作环保流程、加大环保科技的研发力度三个方面要重点提升、科学规划。在产业链上游,构建“绿色油田、科技油田、人文油田”;在产业链中游,要提倡“绿色生产、金色未来”; 在产业链下游,要直面消费者,“顾客第一、奉献绿色”。要在石油集团公司母文化的基础上,按照“一致性、非重复、特色化、清晰化、具体化和实践性”原则指引下,发展具有特色的西北石油企业绿色环保子文化。
西北石油企业绿色环保文化的养成既需要制度上的“硬保证”,也需要文化熏陶下的“软保障”。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想把绿色环保文化变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员的参与。作为领导层要将绿色环保文化建设列入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层要定期进行绿色环保培训,做好组织和动员工作。在石油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绿色设计”,让“绿色行动”成为员工自发、自觉的行为习惯。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可以定期组织绿色公益活动,比如植树、免费环保宣传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绿色知识竞赛,强化员工的绿色意识。
(四)沟通文化
三大石油企业“以人为本”已成为石油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理念。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为了使企业管理工作朝着人们预期的目标发展,这就需要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增加管理决策的透明度。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全方位的信息沟通网络,让每一位企业员工都有充分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渠道。要按照“以员工为本”和“为员工服务”的思想,适当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要利用企业会议、企业媒体和企业非正式组织等各种渠道和途径,积极地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员工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和集中他们参与安全管理的智慧和力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石油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各项重大决策以及监督决策的实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各项领导决策、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在强化对内沟通机制的同时,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还应加强对外沟通的能力。石油企业需要和政府、同业企业、媒体之间建立相应的快速沟通协调机制。要推行制度化的信息交流合作,保证合作的持续性和长远性。定期召开信息沟通会议可以加强各利益相关者间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交换。
第五篇: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点
张锦红1,丁晓非2,展益彬1
(1.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001;2.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3)摘要:本文介绍了石化业的范围和当前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当前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系统阐述了石化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后果,为预防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石化业;特点;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G115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s of Production in Petrol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
ZHANG Jin-hong[1], DING Xiao-fei[2], ZHAN Yi-bin[1]
(1.Shanghai Zuor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200237;
2.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bout fields of petrol and chemical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characters of enterprises in the fields can be concluded.Analysis on the reasons and results of accidents can be thought as the theory to avoid accidents.Key words: petrol and chemical industry;character;accident;precaution
石化业的范围包括石化工业及石化依赖工业,其中石化本工业属石化工业的上游和中游厂商,包括石化原料业、化学肥料业、人造纤维业、合成树脂及塑料业等,而石化依赖工业则属石化下游厂商也包括油漆业、清洁用品业、人造纤维纺织业、针织业、橡胶制品业等与人们的食、衣、住、行均有密切关系。虽然将信息、电子、汽车工业等列入策略性工业,但这些精密产品的硬件部份如零件、外壳、轮胎、化学品,约有60%至70%来自石化业。因此石化业是关键性工业,像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将来自地底的油气变成高附加价值的日用品,使人们享有多彩多姿的生活。
1石化业的定义
石油化学工业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经过化工过程而制取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在世界上发展的历史已经很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萌芽,但发展缓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化工有了飞跃发展。目前,欧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最为发达,已成为国计民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行业。
广义而言,石化业包括基本原料如乙烯、丙烯、四碳烯烃、苯、甲苯、二甲苯等,和中间原料如乙二醇(EG)、氯乙烯单体(VCM)、丙烯腈(AN)、苯乙烯单体(SM)、己内醯胺(CPL)、对苯二甲酸(PTA)等的生产,进而产制聚合体产品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以及经加工后制成最后产品。
2石化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兴的行业。石油化生产主要由石油炼制、化
肥、化纤、合成橡胶和塑料等几个行业组成,其主要原料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我国的石油化学工业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石油产品、化肥、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以及一些基本化工原料,不但保证了国内市场需要,而且部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其产品对发展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作用。石油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石油化学工业装备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且朝着“大型、先进、系列”的发展方向进军。石油化学工业装备种类繁多,常见的装备有蒸馏塔、加热炉、换热器、冷凝器、压缩机、汽轮机、各种类型的机泵、压力容器及管道等。石油化学工业装备承受高温、高压,并且还处于有腐蚀和有毒的环境之中,一旦发生事故其损失相当严重,不仅影响装备的正常运行,而且还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因此,石油化学工业装备失效分析及其预防是推动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石油化学工业装备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可靠途径。3石化业的生产特点分析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行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后果。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石化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
3.1物料危险
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群死群伤事故几率高。
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各种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性物质,还有爆炸性物质如原油、天然气、汽油、液态烃、乙烯、丙烯等等。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如苯、甲苯、氰化钠、硫化氢、氯气等等,这些物料的处置不当或发生泄漏,容易导致人员伤亡。石化生产过程中还要使用、产生多种强腐蚀性的酸、碱类物质,如硫酸、盐酸、烧碱等,设备、管线腐蚀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高;一些物料还具有自燃、暴聚特性,如金属有机催化剂、乙烯等。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高温、深冷、高压、真空,许多加热温度都达到和超过了物质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失修,便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就目前的工艺技术水平看,在许多生产过程中,物料还必须用明火加热;加之日常的设备检修又要经常动火。这样就构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即怕火,又要用火,再加之各企业及装置的易燃易爆物质储量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以往所发生的事故,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在生产操作环境和施工作业场所,还有一些有害的因素,如工业噪声、高温、粉尘、射线等。这些有毒有害因素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即便是在低浓度(剂量)条件下,也会因其联合作用,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职业性疾病。
3.2工艺危险
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易出现突发灾难性事故。
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传质、传热单元操作,一些过程控制条件异常苛刻,如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如蒸汽裂解的温度高达 1100℃,而一些深冷分离过程的温度低至-100℃以下;高压聚乙烯的聚合压力达350MPa,涤纶原料聚酯的生
产压力仅1~2mmHg;特别是在减压 蒸馏、催化裂化、焦化等很多加工过程中,物料温度已超过其自燃点。这些苛刻条件,对石化生产设备的制造、维护以及人员素质都提出了严格要
[1]求,任何一个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3.3介质危险
石化业生产过程中的介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且变化较快,无法预防。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性主要来源于:
1)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一些强腐蚀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和烧碱等,它们不但对人有很强的化学件 灼伤作用,而且对金属设备也有很强的腐蚀作用。
2)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和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如原油中含有硫化物,常将设备管道腐蚀坏。
3)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新的具有不同腐蚀性的物质,如硫化氢、氯化氢、氮氧化物等。
根据腐蚀的作用基理不同,腐蚀分为化学性腐蚀、物理性腐蚀和电腐蚀三种。腐蚀的危害不但大大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开工周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使设备减薄、变脆,不能承受原设计压力而发生泄漏或爆炸着火事故。
4石化业的事故特点分析
4.1事故规模化
装置大型化,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导致个别事故影响全局。
制取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工序多,过程复杂,随着社会对产品品种和数量需求日益增大,迫使石油化工企业向着大型的现代化联合体方向发展,以提高加工深度,综合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其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不分昼夜,不分节假日,长周期的连续倒班作业。在一个联合企业内部,厂际之间,车间之间,工序之间,管道互通,原料产品互相利用,是一个组织严密,相互依存,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厂或一个车间,乃至一道工序发生事故,都会影响到全局。石化生产装置呈大型化和单系列,自动化程度高,只要有某一部位、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或操作失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石化生产装置正朝大型化发展,单套装置的加工处理能力不断扩大,如常减压装置能力已达1000万t/a,催化裂化装置能力最大为800万t/a,乙烯装置能力将达90万t/a。装置的大型化 将带来系统内危险物料贮存量的上升,增加风险。同时,石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强,在一些大型一体化装置区,装置之间相互关联,物料互供关系密切,一个装置的 产品往往是另一装置的[2]原材料,局部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全局。
4.2事故严重化
装置、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发生事故财产损失大,事故严重性大。
石化装置由于技术复杂、设备制造、安装成本高,装置资本密集,发生事故时损失巨大。由于石化装置资金密集,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据有关资料对1969~2008年世界石化行业重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单套装置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惊人。如1989年10月美国菲利浦斯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工厂发生爆炸,财产损失高达8.12亿美元;1998年英国西方石油公司北海采油平台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美元;2001年巴西海上半潜式采油
平台事故损失5亿多美元。
5结论
通过上述对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事故的分析,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做了详细预测,提供了预防事故的安全检测依据,为石化企业在生产中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一种系统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吴连生,石油化学工业装备失效分析及其预防,理化检验,2000,36(2),64-69.2.王富岗,谭毅.长期运行乙烯裂解炉管损伤原因分析[A].石油化工装置失效分析论文选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