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银行业塑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
厦 门 银 监 局信息专报(调研类)
第118号
厦门银监局办公室2007年9月3日
香港银行业塑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经验与启示
编者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指企业经营目的不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广泛关注其它社会利益,以使企业对社会的正面影响最大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企业社会责任是西方社会现代企业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在国内,随着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近日,厦门银监局组织人员赴港培训,重点考察了香港银行业塑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的相关实践,现予编发。
一、香港银行业实践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
在香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社会责任列入银行的战略目标管理,并通过大力开展公益活动和支持慈善事业、加入各种社会责任机构约束自身的经营活动、按照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经营业务、定期对外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努力实践其对社会公众、银行客户、银行员工、投资者和竞争者的社会责任。1
(一)对公众履行基本社会责任,提升社会美誉度
香港银行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方针时,要求杜绝为有公害的项目提供融资,积极支持有助于环境保护、消除贫困、提高科技文教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公共设施状况的项目。同时,许多银行积极参加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提供赞助或举办募捐活动,包括做好税前可列支的对慈善、医疗卫生、教育、救灾、扶贫、社区建设等项目的捐赠计划,安排部分税后利润支持社会福利建设。
(二)对客户履行社会责任,争做行业引领者
香港银行业者认为,在提供服务时,不能强迫客户办理不愿意办理的业务,更不能在办理业务时歧视某些客户或服务对象。应严格保障客户账户资金存取、个人信息保管和资金转移,特别是电子银行服务等方面的资金和隐私安全。同时,在向客户事先提供有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收费、安全和办理方式等信息时,银行应当向客户做出充分的说明或指导,以便客户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当客户受到伤害、欺骗、侵犯等情况时,银行有责任确保其客户拥有合理的投诉或索赔渠道,以便客户的损失能够及时得到足额的补偿。
(三)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以人为本、善待员工”的内部企业文化
香港银行业者通过制定完善劳动用工制度,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避免任何性别、年龄、种族歧视的发生。例如,为老年员工提供完善的医疗、离退休、养老保险等福利计划,消除大龄员工的后顾之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又如,大力开发和引进不
同种族和文化的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建立起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氛围。同时,香港大多数的银行十分注重提高员工生活品质,并努力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例如:弹性工作时间安排、休假制度,使员工兼顾工作、度假、家庭,改善员工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四)对投资者和竞争者履行社会责任,打造诚信合规、公平竞争的行业风气
香港银行业者提倡遵守职业道德,依法合规经营,并且诚信对待投资者和竞争者,寻求建立互利互惠的战略联盟关系,分享经营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并认为,在香港不诚信的成本代价是非常昂贵的,若不遵守道德准则和法规经营,即使有短暂的丰厚利润,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二、对国内商业银行塑造社会责任价值的启示
受制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国内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相对滞后,与国际良好实践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多数银行在经营决策还未将社会责任纳入考量,或只把履行社会责任当作标语和口号,未能在银行运营过程中主动承担和实现社会责任。尤其当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银行往往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和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因此引发公众的批评指责。
随着国际、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行,应该是技术领先、管理先进且对社会负责任的银行,是把对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地融入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经营过程中的银行。结合香港银行业者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实践,包括商业银行自身、监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应将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塑造当成银行业改善发展的重要课题,把对社会公众、银行客户、银行员工、投资人、竞争者的相关利益融入到银行经营目标及运营过程,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外部优化
1.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框架。在《公司法》等相关立法中,把社会责任明确写入法律责任内容,强调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法律保护。在《商业银行法》中应将兼顾社会利益纳入银行业经营目标,明确商业银行对雇员、消费者、债权人、当地社区、环境、社会弱势人群等相关主体利益。
2.明确政府在社会责任上的推动者身份。政府应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身份推动商业银行积极、主动、自觉地实践社会责任。及时出台完善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劳动保障、消费者权益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银行的法定社会责任。同时,利用舆论、经济手段激励商业银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义务。例如,面对上市银行建立社会责任指数或可持续发展指数,推动上市银行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实施国家社会责任战略,制定具体可行的国家社会责任标准,并通过评定制度和认证体制建设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积极采用和贯彻落实这一标准等等。
3.发挥行业与非政府组织的辅助作用。这有助于形成全方位的监督银行承担责任的社会环境。这里的行业组织主要是指对商业银行等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可以产生制约和影响或提供服务的一些组织,如新闻媒体以及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工会等社会群众团体等。重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舆论监督,加大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的报道,肯定“善”的行为、谴责“恶”的行为。
(二)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的内部强化
1.明确社会责任目标,结合银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社会责任目标具体化。一方面可以为银行经营管理指明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评价经营管理业绩提供评价标准。当今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目标应该是平衡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建立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表现的均衡发展,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2.树立科学发展观,保障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和强化资本约束机制,摆脱盲目发展行为,实现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转变;二是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银行产权改革和体制创新步伐,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发挥好监事会的作用;三是改革和创新内部控制体系,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着力改革内部控制机制,形成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健全严格的问责机制。商业银行必须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经营者选拔机构、董事会、管理层、监管机构等各相关利益者都制定明确的与之相匹配的具体责任。根据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现违背社会责任等问题,立即进行严厉查处。
4.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银行的重大决策信息,每年公布银行的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确保财务和重大决策的透明度,以使银行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处于严密的公众监督之中,从而有效保护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5.将社会责任文化价值观的培养贯穿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建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观起着强化和加固的作用,时常灌输企业文化精神或道德行为准则,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员工,从而在整个银行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如设立“见义勇为奖”或“爱心奉献奖”以调动管理层和员工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王靖琳)
第二篇:如何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
如何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也是企业价值体系的头脑。尼采曾说过这样一句十分有名的话:“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
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应遵循六大原则:
1、利润追求原则。作为一个走向市场竞争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必须明确效益或利润最大化追求,这是现代企业的本质属性。
2、同生共荣原则。企业应通过尽善尽美的服务,通过与广大客
户之间无间隙的沟通,培养客户对企业的信赖感和忠诚度,使企业与客户形成唇齿相依、同生共荣的关系。
3、以人为本原则。要视员工为企业财富,并通过人性化管理和知识管理途径,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通过有效的组织机构模式和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极大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
4、科技领先原则。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决定性的因素不再是资金,而是知识和信息。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必须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求得企业发展长盛不衰。
5、产业报国原则。以促进所在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以振兴产业为己任,以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利益。社会相应地就会认为,公司不是一架冰冷的利润机器,而是一个胸怀宽广的可敬企业。
6、文化推进原则。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文化战略,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文化决胜市场,以文化推动企业成长。
7、信誉立业原则。确立信誉是资本、是品牌、是形象、是竞争力的新观念。以信誉立业,就要注重信誉,培养信誉,珍惜信誉,积累信誉,使企业象中国的“中信”、泰国的“正大”、日本的“松下”。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范文)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
编辑:admin_cba2010 | 2009-01-12 23:31:04| 作者: | 来源:中国银行业协
会| 浏览:3692次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科学发展观,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银行业协会章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股东、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为促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应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与慈善责任。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至少应包括:
(一)经济责任。在遵守法律条件下,营造公平、安全、稳定的行业竞争秩序,以优质的专业经营,持续为国家、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公众创造经济价值。
(二)社会责任。以符合社会道德和公益要求的经营理念为指导,积极维护消费者、员工和社区大众的社会公共利益;提倡慈善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构建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三)环境责任。支持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第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倡导企业伦理化经营,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经济责任
第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法律规定下积极提高经营效益,努力创造优良的经济利益;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保障金融安全、维护平等竞争的金融秩序,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支持政府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优良的专业性服务。
第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合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遵守银行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反不正当竞争公约、反商业贿赂公约等行业规则,开展公平竞争,维护银行业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安全稳健经营,严格关联交易管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各项权益,为股东创造价值。
第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原则,构建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员工各项权益,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员工创造价值。
第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有效提示风险,恰当披露信息,公平对待消费者,加强客户投诉管理,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价值。
第三章 社会责任
第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承担消费者教育的责任,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引导和培育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为提高社会公众财产性收入贡献力量。第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主动承担信用体系建设的责任,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的社会宣传,引导和培育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努力促进行业间的协调和合作,加强银行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稳步推进我国银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第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健康和安全,关心员工生活,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职业素质,提升员工职业价值;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金融人才,创建健康发展、积极和谐的职业环境。
第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支持社区经济发展,为社区提供金融服务便利,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扶贫帮困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活动,努力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关心社会发展,热心慈善捐赠、志愿者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努力构建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
第四章 环境责任
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要求,参照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行业准则制订经营战略、政策和操作规程,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地开展赤道原则的相关研究,积极参考借鉴赤道原则中适用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内容。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组建专门机构或者指定有关部门负责环境保护,配备必要的专职和兼职人员。
第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计划,尽可能减少日常营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鼓励和支持员工参与环保的外部培训、交流和合作。
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客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和鼓励客户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并积极付出行动;注重对客户进行环保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估程序的具体操作、绿色信贷文件的准备等。倡导独立对融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现场调查、审核,而不能只依赖客户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资料作出判断。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和宣传活动,为客户和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深化对企业伦理化经营的认识,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中,在组织层面建立相应的决策与执行机构,依托战略、组织和流程的支持建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化管理,形成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跟踪检查、期末评估、发布报告等环节在内的流程化管理机制,提升企业伦理决策水平,努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日常经营的有机结合,使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循环往复、良性发展。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适当内外部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包括信贷等核心业务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并将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与改善内部管理相结合,提升经营管理绩效。
第二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原则上应于每年六月底前向中国银行业协会提交上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鼓励实施社会责任履行的第三方独立鉴证,强化全社会协调的银行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通过报刊、网站等渠道公开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在从事企业文化咨询的近五年时间里,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文化如何落实,企业文化如何对企业经营发挥作用。我深为广大企业界人士对企业文化的热切关注而感到鼓舞,同时也非常愿意把这几年来关于企业文化如何真正落实的体会奉献给企业界朋友。
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正如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要先对这件事情本身进行评估考量,在确立和落实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前,我们对企业核心价值观本身要有充分的认识: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企业真正的价值观
我记得在一次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会上作过一次现场调查,我开始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成为富豪,结果是异口同声:想,我接着问,你们是不是真的想成为富豪,多数人楞了一下,仍有约一半人举起了手,我接着再问,你们是不是已经有了清晰的让自己成为富豪的具体思路,大伙沉默,只有两三人举手了。财富那么吸引人,但真正去想获得财富的人却为数不多,真正去想并且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的就更少了,这值得我们企业界朋友深思!
道理其实是一样,我们在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前,应该反问自己一下,那是不是我真正的价值观,我是不是已经有了去贯彻落实这个价值观的思路和决心,比如我们的企业家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那么就要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出于内心的对员工的尊重,你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来落实这个价值观。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企业大环境的需要
多数企业在这一点上已经有了共识,这里的大环境是指企业面对的市场、顾客、员工、国家、社区等一切对企业可以产生影响的因素,企业在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之前,应该考虑到自己的价值观能否满足顾客、员工及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念、政治观念能否协调,与行业环境、区域环境及人文环境能否共生,企业价值观不仅不能和企业环境产生冲突,而且还应该对企业各项环境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有的企业家朋友会这样讲,企业要有自己的个性,要去改变环境嘛,我在这里纠正一下,适者生存,正如生物相对于生态环境一样,企业只有先适应环境,然后才能去影响环境,其实你只要适应了,生存下来本身就改变了环境,毕竟环境里多了‘你’这么个元素嘛。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有没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一位服装行业的企业家朋友在一次会上兴冲冲的对我说:“我在三个月前请了某某公司(国内著名的通讯设备供应商)的一为专家,参照他们的基本法制定了一整套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建立了一套鼓励创新与竞争的管理制度,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功告成,我现在总算可以松口气了”,我当即问他,你是为了什么去确立核心价值观,你的员工接受这些价值观吗,你的顾客会怎么看,他沉思了一下向我表示,还没来得及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最终这家企业在我们的协助下否定了那一套搬来的价值观,经过多次的调查探讨,确立了适合其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的以‘亲和、自然、和谐’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很快得到了员工和顾客的认同。
任何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企业价值观也一样,为什么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因为它‘偷不走、买不到、分不开、离不得’嘛,如果轻易的就能找来所谓的核心价值观,那它还能算得上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吗?
‘本立而道生’,所以我们企业在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一定要以‘自我’为中心,充分考虑到企业环境因素,为企业确立有自己特色并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的价值观才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落实并对企业经营产生促进作用。
第五篇: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
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
重庆工商大学 英语专业 大一 英语二班 刘伟
指导老师:段远鹏
摘要: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企业价值观也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社会会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理由。本文重点探讨了什么是企业价值观,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
关键词:企业企业价值观员工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上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被卷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外竞争;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国内竞争。当代的竞争更主要的是软实力的竞争,所以明白什么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什么是企业价值观
(一)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积淀的产物,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是支持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艰苦努力的结果,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在定义企业价值观念时,要注意区分三个关系:第一是要将企业价值观与股东价值观区分开;第二是要将企业价值观与企业员工包括经营者个人的价值观区分开;第三是要将企业价值观与如何让实现企业价值观区分开来。简而言之,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所员员工共同持有的,而不是一两个人所持有的;它是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它是长期积淀的产物,而不是突然产生的;它是有意识培育的结果,而不是自发产生的。
(二)企业价值观的特点
第1页(共5页)
1、共享性。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信仰。
2、稳定性。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是连续的,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它被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从而也是长效的。
3、协调性。优秀的企业价值强调和追求可持续发展,重视经济效益和贡献的统一,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导向性。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能起到导向、规范和约束作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不是通过制度、规章等硬性管理手段实现的,而是通过群体氛围和共同意识引导来实现的。
5、复合性。企业价值观集中了许多不同的要素,包括社会、企业、股东和员工,每一个要素都与企业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每一个要素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联系。
二、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通过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来提高企业在当今社会的竞争力刻不容缓。罗伯特邦迪曾说过:“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有未来的形象。”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是把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价值观也是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尼采曾说过这样一句十分有名的话:“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灵魂,它保证员工向统一目标前进,有助于大家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无数例子证明,企业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死亡,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注重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并要求员工自觉推崇与传播本企业的价值观,是刻不容缓的事。
(二)优秀的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决定企业的基本特征和个性,规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在一个企业中,会存在一种被绝大多数员工认为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价值观,员工们会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例如,一个把利益作为其价值观的企业,当面对利益与信誉的矛盾时,他会很自然的选择前者,这就规定了企业以后的发展都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
第2页(共5页)
2、优秀的企业价值观能很好地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协调企业各项活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管理意识,能够规范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员工很容易在具体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大大节省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3、优秀的企业价值观能激励员工积极地发挥创造性,整合员工的目标和信念,从而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企业价值观能产生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
4、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与员工据以判断事物的标准,一经确立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就会产生长期的稳定性,甚至成为几代人共同信奉的信念,对企业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当个体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一致时,员工就会把为企业工作看作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要遭遇顺境和坎坷,一个企业如果能使其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接受,并以之为自豪,那么企业就具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三、优秀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一)部分国际知名企业的优秀价值观
1、波音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永为先驱,尽善尽美。
2、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领导才能,主人翁精神。
3、百事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开诚布公、多元化、包容性。
4、戴尔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戴尔通过重视事实与数据,建立对结果自我负责的信念来凝聚所有戴尔人。
5、飞利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客户至上、言出必行、人尽其才、团结协作。
6、福特汽车的核心价值观:客户满意至上,生产大多数人买得起的汽车。
(二)塑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要遵循以下七大原则
1、利润追求原则。作为一个走向市场竞争的、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必须明确效益或利润最大化追求,这是现代企业的本质属性。
2、同生共荣原则。企业应通过尽善尽美的服务,通过与广大客户之间无间隙的沟通,培养客户对企业的信赖感和忠诚度,使企业与客户形成唇齿相依、同生共荣的关系。
3、以人为本原则。要视员工为企业财富,并通过人性化管理和知识管理途径,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通过有效的组织机构模式和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极大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
第3页(共5页)
4、科技领先原则。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决定性的因素不再是资金,而是知识和信息。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必须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求得企业发展长盛不衰。
5、产业报国原则。以促进所在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以振兴产业为己任,以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利益。社会相应地就会认为,公司不是一架冰冷的利润机器,而是一个胸怀宽广的可敬企业。
6、文化推进原则。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文化战略,以文化凝聚力量,以文化决胜市场,以文化推动企业成长。
7、信誉立业原则。确立信誉是资本、是品牌、是形象、是竞争力的新观念。以信誉立业,就要注重信誉,培养信誉,珍惜信誉,积累信誉,使企业的形象得到充分的肯定,比如中国的“中信”、泰国的“正大”和日本的“松下”。
(三)优秀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1、培训与引导。让员工接受企业价值观培训,培训是促使文化塑造与变革的一个重要的策略。通过全员培训和倡导,让企业价值观渗透于全体员工的思想中并形成共识;坚持不懈的全员倡导和执行,使企业文化形成风尚,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达到使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渐入员工心中的目的。
2、企业家倡导和凝练。企业家作为领导要身体力行,信守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能否落地,成为全员自觉实践,领导的模范带头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领导者的身体力行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引导员工的行为、思想趋向,有利于将企业文化灌输到每个员工心里。在推进文化落地过程中,领导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积极树立、宣传典型,加大反面曝光力度,带动全员追随,形成了员工上下同心、目标一致、思想统一、务实行动、追求卓越的良好局面。
3、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推进价值观落地过程中,将企业文化融入的日常管理中来,使公司的内部管理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为企业价值观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4、关爱员工,组织活动,体现人文关怀。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将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融入活动中,通过活动过程的互动,统一职工认识和思想,让员工们不仅能在活动中增进团队意识,更能达到企业价值观在全体员工中入心入脑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页(共5页)
[1] 邢以群,张大亮.《企业文化建设,重塑企业精神支柱》.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