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

时间:2019-05-14 19:4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

第一篇: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

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

【摘 要】过去传统的企业文化塑造模式一般是以企业内导向的,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企业的责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塑造要内外兼顾,要照顾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本文选取石油企业这样一个行业视角,着重从社会责任的外部压力来解读企业文化塑造的价值目标,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责任;石油企业;企业文化

一、石油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及企业文化塑造的外部目标

当前,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除了管理体制的变革之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这种企业文化的塑造不应仅仅以提升企业内部活力为目标,还要面向社会,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基础,提升石油企业的品牌价值。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塑造要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企业内部共识,最终达到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等若干环节会自觉地考虑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生态环境责任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责任。基于社会责任来塑造石油企业文化对内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对外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来提高企业的运作、发展和竞争力。

二 企业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的内容

(一)健康文化

石油企业员工既是企业的组成者又是社会的一份子。企业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在履行不伤害人权的社会责任。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员工的生命权、健康权放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关心员工,为员工服务。职业安全健康文化建设可以系统地达到通过企业员工的健康工作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目的。西北油田分公司基地管理中心帮扶站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坚持为职工服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导作用,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企业责任教育。

职业安全健康可以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这个载体来实现。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为解决南疆双职工工作期间老人、孩子应急照顾问题,把局、分公司领导对一线职工的关心落到实处的要求,局、分公司领导不仅在意识形态上积极重视职工的健康工作,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室外活动,而且局、分公司领导在职工最关心的大后方基地管理中心专门开设帮扶服务分站,以期解决职工的切实困难,力求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如何让职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法律,提高自身意识,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人企业管理中,积极营造企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今后,作为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应及时总结推广国内外企业在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树立样板、推广经验,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简化管理流程,使基层石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更具操作性,要强化管理体系的宣传培训,加大绩效考核的力度。

(二)家庭文化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技能、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生活是企业员工生活最重要的领域,其劳动或工作的状况与家庭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渗透到员工的家属层面。针对员工家属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让家庭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心理环境。

员工家属参与石油企业文化工作非常重要,但前提必须是员工家属乐于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这就要靠石油企业文化工作者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积极调动员工及员工家属参与。从妻子的角度来说,丈夫是家庭的顶梁柱,丈夫的工作状态,关系着全家的幸福;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是他们的心头肉,儿女工作和生活的平安顺利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最大憧憬;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家庭的安定完整是他们幸福成长的保障,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既可以尽一份孝心,也可以学习一些企业文化知识。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家庭可以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激发员工为企业工作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在高温季节,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机构可以组织女同志到苦、脏、累、险及高温岗位给员工送防暑食品,表达家属的一片爱心。在冬季寒冷季节,组织家属到安全隐患相对容易出现的岗位送保暖衣物和一杯热茶,将家庭温暖送到岗位;可以组织员工家属开展歌舞晚会、运动会和安全画展等活动,这既能活跃员工的工作氛围、缓解工作压力,又能促进家庭和睦;也可以组织员工家属座谈会,恳请大家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不足的方面,谈谈他们对做好各岗位工作的经验和建议,为企业搞好文化建设、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出谋献策。

(三)绿色文化

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是环境影响者,应该使其正面影响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科学的企业发展观应该是企业与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重要内容,那些只顾企业自身利益,不顾环境利益的企业最终不为社会所接受,终究要遭淘汰。作为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和生产运行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工业三废”等常规污染风险和事故性突发污染风险。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从战略上提升企业的环保投入力度,尤其是在优化空间环保布局、规范工作环保流程、加大环保科技的研发力度三个方面要重点提升、科学规划。在产业链上游,构建“绿色油田、科技油田、人文油田”;在产业链中游,要提倡“绿色生产、金色未来”; 在产业链下游,要直面消费者,“顾客第一、奉献绿色”。要在石油集团公司母文化的基础上,按照“一致性、非重复、特色化、清晰化、具体化和实践性”原则指引下,发展具有特色的西北石油企业绿色环保子文化。

西北石油企业绿色环保文化的养成既需要制度上的“硬保证”,也需要文化熏陶下的“软保障”。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要想把绿色环保文化变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员的参与。作为领导层要将绿色环保文化建设列入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层要定期进行绿色环保培训,做好组织和动员工作。在石油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绿色设计”,让“绿色行动”成为员工自发、自觉的行为习惯。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可以定期组织绿色公益活动,比如植树、免费环保宣传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绿色知识竞赛,强化员工的绿色意识。

(四)沟通文化

三大石油企业“以人为本”已成为石油企业最重要的管理理念。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为了使企业管理工作朝着人们预期的目标发展,这就需要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增加管理决策的透明度。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全方位的信息沟通网络,让每一位企业员工都有充分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渠道。要按照“以员工为本”和“为员工服务”的思想,适当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要利用企业会议、企业媒体和企业非正式组织等各种渠道和途径,积极地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员工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和集中他们参与安全管理的智慧和力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石油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各项重大决策以及监督决策的实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各项领导决策、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在强化对内沟通机制的同时,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还应加强对外沟通的能力。石油企业需要和政府、同业企业、媒体之间建立相应的快速沟通协调机制。要推行制度化的信息交流合作,保证合作的持续性和长远性。定期召开信息沟通会议可以加强各利益相关者间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交换。

第二篇: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研究

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研究

2013年05月10日 09:48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7期下 作者:曹 鹏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6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经济社会的企业必然要有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并承载起社会文化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企业文化及其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的对策。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管理手段,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是企业的精神生活和内在需求,是企业推动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承载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新时期,作为市场经济的企业,通过加强和提升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属性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与时代赋予企业的神圣使命。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欧利文·谢尔顿提出来,但开始有较清楚的论述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强调企业除了赚取最大利润外,也应该重视员工、客户、供货商、环境及社区之间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由此造成的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运动。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逐渐趋于完善,部分发达国家纷纷专门立法对其加以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方式日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

二、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战略体现企业的未来发展导向,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前有目的地筹划。在企业战略分阶段制订和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中,在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从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角度指引企业从战略层面肩负起社会效益的责任。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科学与合理开发、社会资源的和谐运用紧密相连,从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问题,减少和治理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向生态化和清洁化生产方向努力。同时,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是贯穿和融合在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各层面之中的责任。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必须根植于文化基本假设和价值层面,而不应停留于文化的表层物像。企业在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和经营中,在制定各类制度和行为规范中,都需考虑和承担起社会赋予企业的责任。企业责任观是在企业核心价值观驱动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总的看法及对企业如何承担责任的总体思路和指导。

三、如何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

1.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战略体现企业的未来发展导向,是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 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前有目的地筹划。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科学与合理开发、社会资源的和谐运用紧密相连,从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问题,减少和治理企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向生态化和清洁化生产方向努力。企业在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和经营中,在制订各类制度和行为规范中,都需考虑和承担起社会赋予企业的责任。

2.要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全面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股东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职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企业文化建设要抓住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实现企业内部的和谐文化,为企业创造利润,为员工提供安全的生产条件,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构建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氛围;另一方面,要在企业外部树立诚信、守法、公正的企业形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社会创造财富,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社会各利益群体的义务,扶贫济困,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连,肩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

3.要加强企业的自律和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企业文化的和谐是前提条件,通过企业文化的和谐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和谐的实现。和谐的企业文化要立足于“以人为本”,和谐处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竞争对手、企业与市场环境等的关系。一要理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追求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的关键。二要协调企业与消费者和上下游客户的关系,将尊重和服务消费者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做到尊重消费者的权利,构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三要正确对待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崇尚在竞争中合作的经营理念,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四要提高企业家素质,诚信经营,强化自律,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以公德诚信为道德基础,致力于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文化越来越关系企业的兴衰和永续发展,并直接作用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又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需求。因此,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今企业的责任,更是一种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陈云龙、陈国生、康健.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浅析[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8)

[3]郭俊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与现代化,2008(4)

[4]张家瑞.建立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J].商业经济研究,2007(9)

[5]李国强.全面认识企业社会责任[J].光彩,2006(6)

[6]宋东梅.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第三篇:《企业文化的塑造》

北京开放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毕业作业

题目: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分校:朝阳分校

年级:16春行政管理 学号:1611001401202 姓名:樊金杰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层次和内容。作为一种新颖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可以发挥一般管理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塑造企业文化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经历了一个长足的发展过程,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过于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把企业文化理解成虚无的概念,脱离了企业管理等等。从这些问题入手,塑造我国的企业文化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在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的同时,注意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立足国情和企业实际,塑造富有个性和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关键词] 企业文化,内涵,功能,思路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是从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理论,被称为管理科学的第四次革命。

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事件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资源匮乏、疆域狭窄的东方岛国,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之后,一度被断言为至少在一个世纪内将悄然无息的民族却出人意料地在短暂的二三十年内,以流星般的速度在战争废墟上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当时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和经济强国。一直雄居世界经济之首的美国王牌工业―汽车工业和钢铁工业正受到来自日本的强大冲击。自汽车问世以来一直主宰着世界汽车工业的美国汽车业日渐失去盟主的地位,而由日本汽车业取而代之。贴着“索尼”、“松下”、“日立”标签的日本电器军团打得美国电器业溃不成军。整个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大为震惊。这股突如其来且异常强劲的“日本冲击波”迅速影响着全球几乎所有的市场,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格局。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美国的企业管理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之谜。通过对美、日两国一些典型企业的调查和对比,他们惊讶地发现,美、日两国企业之间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设备、资金等物质要素方面,而在于日本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优于美国的个人主义企业文化。美国一批专家学者花费大量精力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继而,全球出现了研究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企业文化这个客观事实被提升到理论形态,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管理思想。于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在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两个阶段之后,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我国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相对较晚,集中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同时,进步也较快,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出现了一批国际性跨国企业,塑造了具有他们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组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形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基础,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仍严重滞后于我国企业发展,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虽然也有专家学者的介入,但是由于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同时也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因此,首先应该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理解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

虽然日本、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很早就展开研究,也提出了很多观念,但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至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辞海》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做了这样的总结:“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有人把企业的领导人员和员工的文化素质与文化行为及企业中有益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也包括在内。这样,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器、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包括领导机制、人际关系、规章制度、作风纪律等;企业文化的精神层,称为企业的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群体意识、员工素质、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称企业精神。

结合中外学者的观点和企业的经营实践,我们归纳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概念,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这也是管理学中所关注的重点。作为管理理论提出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都是在研究如何激发员工,鼓励他们发挥所在潜能,同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尤其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自我实现确定为人类最高层次的欲望,通过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来实现企业的目标。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其本质就是整合、确立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

亦可称作企业理念。它是企业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源泉,企业精神则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企业制度主要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企业素养包括企业中不同层次员工的基本思想素养、文化教育水平、工作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其中,基本思想素养的水平越高,企业中的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的基础就越深厚,企业文化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可以想象,当一项选择不容易判定对错时,基本思想素养水平较高的企业容易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素养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管理学中讲人本管理,文化学中讲人本文化,企业家又是人本之首,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家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文化。说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指企业存在的自然文化现象,使其发展成系统的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需要一个相当时期的总结、提炼和创造的过程,而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绝不可能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应是企业家或者包含员工中为数极少的中坚分子。由此可以认为,企业家的文化素养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企业家文化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此,塑造我国企业文化,也应该围绕这些核心内容进行。

塑造我国企业文化对于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世界领导与变革领域的权威―约翰·科特(John Kotter)教授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等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引领下,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2002年,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89亿元,跃居中国第一品牌。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海尔在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创新与贡献引起了世界管理界的关注与高度评价,目前,海尔已有十多个案例分别被收进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的MBA案例库,成为全球商学院的通用教材。

海尔是怎样创造出奇迹的?张瑞敏把这一切归结为海尔人的奇迹,而集团长期有意识地培育和凝聚形成的独特的海尔企业文化正是激发全体海尔人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重在发挥人的作用,使文化和精神能够发挥出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和物资所起不到的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企业文化是企业前进的旗帜和方向,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有什么目标,都将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具有一种“文化定势”,把员工的努力方向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使员工把企业追求作为自己的追求,把企业荣辱作为自己的荣辱。

松下的缔造者松下幸之助说过,“明确企业的社会使命,能够凝聚所有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功能是企业文化最显著的一种功能,它能汇集全体员工的聪明和智慧,把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方向和目标,使员工之间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组织荣誉感和共同的责任心,为一个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协同工作。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在组织内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制度反映的,直接要求员工应该怎样做,禁止员工怎样做的规定和批评、警告、罚款、降薪、降职、解雇等处罚制度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是使命感使然的,一种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指导,一种精神的与时俱进的影响,受企业伦理、职业道德、公共舆论、人际关系等隐含的“柔性”约束。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最高追求,是企业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只要这种追求和境界与每一位成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就将激励全体员工共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拼搏奋斗。企业文化观念形成的群体意识的驱动及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使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不断加强,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不断发挥,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激励力量。

通俗地说,辐射功能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向外部的扩散和影响。企业文化现象是企业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它是在长期的企业经营实践中和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仅在企业内部有支配员工行为的作用,而且会通过商品流通、业务往来、媒体的宣传报道、文化交流、参政议政等多种形式,自然地融入到社会交往中,不断地向本企业外的企业和不同形式的组织辐射,对企业界和整个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文明建设乃至对外改革开放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力和推动力。

企业文化内外沟通功能是借助于文化传播和文化网络实现的。在企业内部,有纵向的文化沟通,它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文化网络,企业领导者同广大员工取得心理上的沟通,把领导者提出的经营战略目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渗透到每个劳动者之中并取得共识。还有横向的文化沟通,它是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之间,各个管理部门之间,领导者、管理者和生产者三者之间文化沟通。在企业外部,主要是企业与主管机关、综合经济管理机关、所在地区政府,以及有关单位特别是消费者的文化沟通。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James Heskitt)教授在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总结了他们在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 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那些“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 166%;企业员工增长前者为282%,后者为36%;公司股票价格增长901%,而后者为74%;公司净收入增长为 756%,而后者仅为1%”。上面的数据充分证明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那些最成功的公司往往也具有非常鲜明和强大的文化,如松下、惠普、通用电气、海尔等。

由此可见,在现代经济中,塑造企业文化对于我国企业发展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呢? 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所以我国企业文化是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产生阶段,我国的企业文化更多地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的影响。从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来看,这种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国有企业从厂长到工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共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爱厂如家”、“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这些共识形成了企业一套独具特色的经营观念,著名的如鞍钢的“孟泰精神”和“鞍钢宪法”、大庆的“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以企业文化之名,但实际上已经发挥着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受这些理念的支配,工人们上下一致,团结奋进,以极大的热情完成上级下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

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正式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当时,有没有优良的企业精神,已被列入企业达标升级的正式条件。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的一些形式,热衷于打广告、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企业文化策划公司做CI(Corporate Identity,即企业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些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宣传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反对全盘西化思潮的展开,有人提出企业文化理论是西方的意识形态,传入我国以后冲击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动摇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带有“左”的色彩,片面地夸大了企业文化理论的消极作用。此后,我国兴起的这股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低潮。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如太阳神、爱多、秦池等等。进入九十年代,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央决定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为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第二次“企业文化热”蓬勃兴起。“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等语句相继出现在党的十四大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之中。一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也培育了催人向上的企业文化,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中的佼佼者有海尔、联想等等。但在总体上,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间较短,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少企业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尚不成熟,在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沟通与竞争中明显乏力。这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组织文化权威艾德佳·沙因给企业文化所划分的层次,企业的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属于企业文化最表层的表现方式。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个性化的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纵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近年来,有人提倡用儒家或老子的学说来管理企业,这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例如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应用于企业管理,可以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共存,实现企业的超越。但是,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超越的隐型杀手。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

有些企业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的圣经,期待着通过塑造企业文化而直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因为企业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的状况和业绩来进行评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凝聚力、生产效率以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的。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因此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针对前面所分析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功能及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塑造我国的企业文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尤其是当今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吸收。对外来文化,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用批判的精神,吸取和借鉴。同任何一种文化一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开放型的,必须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建设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逐步塑造成本企业文化,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兼容并蓄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与我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说,“企业文化符合民族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扎根久存”。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活水的源头,扎根的土壤。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它世代相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和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批判民族虚无主义,理直气壮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培育企业凝聚力服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重视仁爱,以人为本的传统;团结一致,儒家文化的重教育、启发和强化感化作用的传统;中华民族具有的自强不息的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传统等等要注意继续保持和发扬。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要把理论研究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厂情,在扎扎实实的总结已有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个性,有本企业特点,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渗透,是企业或组织独创性地将社会文化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产物,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企业成功之秘诀,在于其企业文化特色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即不可复制性,只有这种不可复制性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在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的有益经验,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之后,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尤其在当今,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地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汇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将商品意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思想文化意识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生产经营获得蓬勃生机和新的精神力量。一个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

在现代企业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基于此,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培养和造就宠大的企业经营者队伍,培养和造就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而这些方面中,最为关键的是造就大批的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

企业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代表,他在企业文化中起着设计、组织、概括、示范、引导、凝聚、传播的作用,这种起主导的作用,他人是不可能代替的。按照沙因的观点,领导者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建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培养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就是要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良好思想,文化,技术,管理素质,以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才能加快现代企业文化生成、发育及升华、丰富的过程,才能使形成的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辐射作用,以独特的形象、优秀的文化魅力,对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良性的影响。

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企业文化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具,二是以“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为核心,三是作为丰富企业职工业余生活的一种手段,其历史局限性显而易见,根本不可能称之为现代企业文化,它实际上是用来解释说明职工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与企业管理无关,这与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有着根本矛盾。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是以“人”为管理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以企业群体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的共识为核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建立了业主产权制度、法人产权制度,企业产权清晰,遵循现代雇佣制,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业主与经理人之间关系清楚,权责明确,这就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可能,为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业主认可的,以企业家(经理人)为主体的,企业员工广泛参与的企业文化,因此,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加快建立优秀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我们欣然地看到在我国企业文化第二次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企业文化系统并做出否定、创新的抉择,向着如何在中西方企业文化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模式发展,并且更重视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研究方法。我们的企业对待企业文化的态度正在跃升,我们的企业文化研究者以及实际操作者们正在致力于如何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如何使企业文化变得更实在,更有用,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我们相信,不管多遥远,只要我国企业找对路,找好路,伴随我国经济振兴的企业文化繁荣应该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2] 张德,刘冀生.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3] 范周.企业文化导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4] 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 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7]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 范喜贵.无形·有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9] 刘啸武.传统价值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管理,2002,11,第21-23页.

[10] 孙效增.我国塑造和发展企业文化的思考[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3,第34-36页.

[11] 周晓虹.我国企业文化塑造面临的障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3,第45-48页. [12] 戴维·S·博扎克,特里·皮尔斯.激情:创造激情四射的企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美]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版

第四篇:知识产权塑造企业文化

知识产权塑造企业文化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执法体系逐步健全,得到了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认可。但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还不相适应,知识产权文化比较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从企业层面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低下。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在企业形成市场支配地位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获得了一项知识产权,也就意味着取得了受法律保护的特定市场。目前,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企业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甚少。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忽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关键字:企业文化建设知识产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改革开放,不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是不可能的。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而是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确立之后,关于知识产权的讨论更加丰富和深入,曾经未被充分重视的“知识产权文化”开始浮出水面,渐渐成为一个热门议题。

知识产权文化是指关于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包括:制度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也就是知识产权的制度体系;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其实质是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与认同的状态和程度。知识产权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文化”,奉行权利本位并藉此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崇尚创新、尊重知识的价值理念。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独占鳖头,就要有核心竞争力,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核心竞争力就是知识产权,是专利,是标准。为此,企业要构建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创建一种创新的氛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战略优势。面临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不善于利用知识产权战略,忽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这种局面如不迅速改变,我国的企业将难以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国外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证明,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不可回避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 1

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当然文化应该是慢慢的形成,然后,总结出来的,是绝对讲不出来的,是日积月累慢慢沉淀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有专家把企业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约在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最大的特点是人治,靠最高层个人的强势领导来管理企业;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约在二十世纪初到八十年代,最大的特点是法治,靠制度来管理企业;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化管理的理念开始进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文治,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方面。

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同其他文化范畴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又有各个企业的传统价值观念,是一种新经济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是在继承了企业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了其他先进企业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建设创新型企业、能使企业调动各种力量、促进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则和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由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使广大干部职工获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并影响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另外第二方面是制度方面的知识产权文化,涉及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制度等,知识产权制度涉及的法律关系和客体是与“文化”衔接最紧密的。

企业文化又称为公司文化,它最普遍的定义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明确自己企业的灵魂所在,最终用来指导员工怎么做、怎么想,让这个灵魂发出“无声”的命令,发出心灵的呼唤,发挥无形的导向作用。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使公司员工能够真正做到团结、合作,从而使生产部管理绩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提高。美国学者约翰〃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显而易见,企业知识产权活动实施,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企业成员对知识产权文化的认同,也就是使知识产权工作成为从决策者到管理层,从工程师到普通员工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规划乃至知识产权战略实际上是在创建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文化”,并最终使知识产权的意识、战略思想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融合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知识产权体系、制度规则和价值观念,使“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员工的意识和道德准则,逐步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和良好环境,促进良好的知识产权秩序的形成,对此,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是一件全新的事情,可借鉴的相关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扬弃观念,遵循企业的知识产权、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充分认识本企业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思路、科学发展模式,培育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

二是坚持将企业作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显然也是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主体。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市场空间的知识产权文化生存时代,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一种激励创新文化、诚实守信文化,是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内涵。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现状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形成指导意见,明确推进措施,指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使企业成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主体。

三是坚持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一同推进。知识产权文化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观念文化伴随制度文化产生和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知识产权文化的统一体,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为此要抓住机遇,正确认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从战略的高度,加强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知识产权文化。用知识产权文化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成果丰富知识产权文化内涵,使“创造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文化,成为社会群体思维方式和评价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最大程度上推进知识产权文化成为社会公众的自愿行为。

知识产权文化与我国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文化的冲突是在我国推行和谐知识产权秩序必须克服的阻力, 但文化冲突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结果是使冲突的文化走向整合。基于此, 在中国企业创建知识产权文化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营造知识产权经营理念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略内容以及组织机构、人才、业务流程及系统等, 并外在表现为企业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创造、管理及运用能力。企业高层和员工对知识产权战略的文化认同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此, 企业应当通过课程培训、案例讨论等学习方式, 或定期参与、跨部门团队交流合作等实务训练形式,通过与知识产权专家的讨论、对案例的观察思考, 使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规范和习惯逐渐受

到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观、知识产权经营理念和管理体系的影响。只有让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形成关注知识产权的习惯, 让知识产权经营理念落实成为企业各部门业务中的规范和制度,知识产权战略才会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 规划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际上亦是在创建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文化”, 并最终使知识产权的意识、战略思想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融合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改变旧企业文化的形态。

(二)树立全面、理性的权利观

如前所言, 企业价值取向扭曲, 权利意识不强。可通过两条途径来矫正: 一是主动追求权利的习惯养成。目前, 公众对权利意识普遍具有被动性和虚无性, 从而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就陷入了泥潭。故企业应该主动创新并寻求知识产权保护和救济将非常有利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在企业正常运行, 从而形成良性的知识产权文化;二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全面的权利观念的培育。大众对有形财产权利的尊重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构成, 但对受到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庇护的无形财产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在传统的权利意识中并没有他们的位臵。因此, 企业树立全面的理性的权利观念, 尤其是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中一个长期的任务。

(三)倡导创新至上的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 提倡能力本位的价值观。“能本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更为重要的是注重不断提升人的智能。企业文化倡导“创新至上”的能本管理, 一方面把科技与人才放到突出位臵, 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再教育, 在提升人的能力方面加大投入, 营造能力至上的文化氛围的;另一方面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目标和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工作设计与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制定并执行各种企业内部制度(如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 为员工提供能满足其对企业回报预期的资源或支持,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智力投入。通过构建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臵、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 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从而创造出更多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

(四)倡导开放、交流的创新文化氛围

知识产权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在于制度创新和促进传播与交流。文化是对话, 是交流思想和经验, 是对其他价值观念和传统的鉴赏;否则文化将在孤立中消亡。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特别强调, 创新的基本策略是有计划、有系统地放弃老产品、放弃正在过时的东西。企业不要为保护过去的东

西花费时间、人力、物力和资金。《追求卓越》的作者托马斯〃彼得斯指出, 企业的领导必须对未来的发展具有远大的抱负, 并使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气氛有利于支持创新。成绩卓越的公司能够创造一种内容丰富、道德高尚、且为大众接受的文化准则, 一种紧密相连的环境结构, 使职工们情绪饱满、互相适应和协调一致。企业文化的构筑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处于当今的信息时代, 企业管理者有必要从知识产权建构的角度, 重新对环境、组织和个人问题进行思考, 准确、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起到“1+1>2”的效果。尤其当企业陷入知识产权纠纷时, 更应在“平等、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中, 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创新, 以更加完美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而, 企业文化在开放和交流中优胜劣汰、在创新和传播中吐故纳新, 这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积累和提升将大有裨益。

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转变,我们只有通过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避害趋利,使之服务于我国的发展,最终实现由知识产权弱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兵:《知识产权基础教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9

2.董炳:技术创新法律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3.刘月娥.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4.邓慧:“知识产权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电子知识产权》2008 年第4 期

第五篇: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企业常胜不衰的营养源泉,同时可以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成为了当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和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并论述了我国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塑造 企业文化 意义 程序 现状 对策建议

目 录 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3

1.1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3 1.2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长盛不衰.................................3 2 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4

2.1 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及其作用有共同的理解.......................4 2.2 梳理文化理念...............................................4 2.3 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和落实...................................4 3 企业文化塑造的应注意的关键问题....................................4

3.1 企业文化塑造的目的.........................................4 3.2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评估.......................................5 3.3 由谁来做企业文化塑造工作...................................6 4.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分析.......................................6

4.1 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6 4.2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6 4.3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7 4.4 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7 5.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7

5.1 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7 5.2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7 5.3 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8 5.4 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8 结 论..............................................................9 参 考 文 献.........................................................9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1.1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化。而企业文化有其突出的主文化,主文化又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凝聚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称不上世界级的企业。试想,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哲学和经营理念如何去统帅企业的千军万马,如何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实现最大化的经营合力?综观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已不完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大多是透过企业生态论,为顾客、职工、股东和其他全体关系人创造整体价值。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创造市场;只有为职工创造价值,才能保证职工与企业价值同步增长,最终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固然最重要,但是为债权人、供货商、代理商、社会环境、企业社区等创造价值,绝对不容忽视。因此,决定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是如何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去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创办世界最优秀的企业。

1.2 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长盛不衰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有效保证,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必须有自己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整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没有一套较成功的文化的企业,生命力是有限的。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

2.1 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及其作用有共同的理解

可以通过讲座、媒体、参观的方式统一大家的认识;其次,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目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就不一样;有的是塑造企业高品位形象;有的是改变企业现存的不良风气;还有的是为了打造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2.2 梳理文化理念

由于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因此,在员工对企业文化大致有所了解以后,就可以着手企业文化理念的梳理。它包括:先聘请专家对高层进行访谈,然后通过问卷或座谈或访谈,讨论或专家引导等形式缩小员工认识上的差异,形成理念初稿,再围绕基本理念,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公共关系理念。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

2.3 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和落实

短期宣传可以通过召开企业文化宣传专题会议、优秀员工引导其他员工、板报、组织案例讨论、树榜样等形式进行;长期宣传印刷企业文化宣传手册,达到人手一份,要求员工反复学习。企业文化不是企业门面的装饰品,而是指导员工行动的指南。因此还必须要求付诸行动,使企业的行为与理念保持一致 企业文化塑造的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3.1 企业文化塑造的目的

对企业文化塑造应该报一种什么样的期望,企业文化究竟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果?根据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理论,可以把它归纳为一句话:即企业文化塑

造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发展,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部分。3.1.1 企业文化塑造是为了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企业的首要使命和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要生存,要生存就必须适应周边的环境,并且当环境变化时,还必须能够适应。企业文化塑造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成员的凝聚力和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来实现这个目的。3.1.2 企业文化是为了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企业要想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就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使之不断完善与更新,来推动企业战略和管理变革,等到环境逼迫企业变革的时候才有所动作,为时已晚。

3.1.3 企业文化是为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延迟长

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人类无法改变这个规律,但可以将这个周期的时间延长。企业文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一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来长期保证企业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承,使企业避免受到个人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

3.2 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评估

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文化塑造的成败。在确立和落实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前,企业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要有充分的认识。

3.2.1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否是企业真正的价值观

企业在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前,应该反问一下自己,那是不是你真正的价值观,你是不是已经有了去贯彻落实这个价值观的思路和决心。比如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那么就要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出于内心的对员工的尊重,你准

备通过哪些方式来落实这个价值观。

3.2.2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否符合企业大环境的需要

多数企业在这一点上已经有了共识,这里的大环境包括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顾客、员工、国家、社区等可以对企业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企业应该考虑自己的价值观能否满足顾客、员工及社会的需要,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念、政治观念能否协调,与行业环境、区域环境及人文环境能否共生,企业价值观不仅不能和企业环境产生冲突,还应该对企业各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由谁来做企业文化塑造工作

企业文化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下,企业领导和工会系统肩负者企业文化方面的职能,很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而对企业文化稍微重视的企业,也只是将其挂靠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会或营销部门,也就造成了企业文化工作不系统、不持续,进而使企业文化工作成了摆设,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价值,甚至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4.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分析

4.1 多数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打造公司形象和品牌形象

这些企业一般在进行企业文化工作之前就会让人们知道他要做企业文化了,并且其企业文化工作本身也大都是为了公司宣传所需要。

4.2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灌输企业领导或上级的指示

这些企业中,企业文化工作主要就是宣传领导本人和领导的指示,甚至把吹捧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塑造的主要工作。

4.3 部分企业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跟风

因为大家都在做,且还是美国、日本传过来的理论,多少应有些好处吧,凭什么我们不做,至于目的作用什么的,以后再去考虑。

4.4 部分企业塑造的企业文化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

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这些企业的立意都比较高,也按照塑造的程序走,可以说中国企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在企业文化塑造方面作了较多的有意义的探索,但在企业文化塑造的成功案例却不多,有的企业在兴旺的时候把企业文化当作口头禅,而一旦遭遇危机,却又发现,企业最缺乏的仍是企业文化。有的企业确立了一整套冠冕堂皇的价值理念体系,但只要一认真起来,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表里不一。

5.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5.1 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企业文化要学会继承。不是学形,而是要学神。继承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实质的东西。企业文化在于企业精神的塑造,形成企业的一种共识。

5.2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保持时代先进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创新,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的。11CL创业初期就提出“廉洁奉公、思想统一、雷厉风行、富有成效”的企业口号。1993年初,TcL提出“团结开拓、艰苦拼搏”的企业精神,并为企业精神作了明确定义。为了企业下一步求得更大的发展,TCL重新确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系统表述为:企业经营目标:创中国名牌,建一流企业。经营宗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精神:敬业,团队,创新。

5.3 不要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

企业文化形成非短时之功,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和渗透到心灵深处,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企业家对企业决定性作用无可否定,因此企业家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均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一般由企业家倡导,以企业全体员工集体意识为基础,达到全企业的共识和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企业人的默契、习惯和氛围。有时还须进行洗脑,然后强化灌输教育,这个过程很艰难。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引导非正式组织,调动其积极性,并且与企业党政思想工作、营造“凝聚力工程”结合在一起。

5.4 摒弃错误观念,完善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有许多误区。一是企业文化口号化。即把类似于拼搏、奉献、求实创新等标语口号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不去落实在企业日常行为中。二是企业文化的文体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开展各项活动,如歌咏会、运动会等等,这些活动固然对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参与企业活动的热情是必须的。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理念,往往流于形式,导致一阵风,掀起一阵热,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三是企业文化的表象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美化、净化、香化,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统一识别系统等等。这些曲解或片面观点,必须尽快纠正。否则真正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所谓的“企业文化”也难以长久存在下去。我们要扎扎实实对照优秀企业文化的几个特征,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营造出特有的管理氛围,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塑造企业文化的程序和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并论述了我国我国企业文化塑造的现状,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相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2002(13).[2] 李华,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经济管理文摘,2002(15).[3] 王正斌,地缘文化差异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商务.2002(15).[4] 孙秋柏,唐志丹,孙耀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经济管理文摘, 2002(13).[5] 黄婕.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商场现代化,2008(20).[6] 杨辉.浅析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理.航天标准,2008(4).[7] 蒋洁,喻勇.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塑造.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3).[8] 李波.青岛啤酒的品牌管理研究.2005.[9] 赵铁成.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6).[10] 刘素梅,周恩毅.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下载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社会责任塑造石油企业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提要: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将引起社会剧烈的变革,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单单是硬性指标的竞争,更在于软实力的竞争,特别是企......

    香港银行业塑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

    厦 门 银 监 局信息专报 (调研类) 第118号 厦门银监局办公室2007年9月3日 香港银行业塑造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经验与启示编者按: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摘要】文章探讨了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两者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同样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备素质。文章尝试把两种概......

    跨国公司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跨国公司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

    公司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公司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说,一个人:识字,有点文化,识文断字,大学毕业,会学习,懂的研究,有创新,能发展,自己有了学问的立意。那么企业文化,是一......

    如何通过塑造企业文化

    如何通过塑造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先行。这是企业实现经济腾飞的必要和先决条件,是每一位经营管理者的共识......

    浅谈企业文化的塑造

    企业认识与实践论文——浅谈企业文化的塑造浅谈企业文化的塑造内容提要“企业可以走多远,要看企业的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肺腑之言。如今,这个强调速度的社会,我们......

    跨国公司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跨国公司如何塑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它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并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前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