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北仑区探索农村拆迁安置型社区建设新路子
宁波市北仑区探索农村拆迁安置型社区建设新路子
农村拆迁安置型社区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大批征用、农民房屋被大量拆迁后,由政府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形成的区域,一般由若干个行政村村民安置集聚在一起的单个或多个小区组成。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社区和城镇社区不断增多,已从2001年的17个,增加到2004年的29个,其中农村拆迁安置型社区10个,由农民改为居民的人数10万多。为了让刚进入社区的农民及早转化为市民,该区认真调研、不断总结,探索农村拆迁安置型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其主要做法:
1、提前介入,做好社区规划和建设。通过制订全区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在建设拆迁安置小区时,把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列入建设要求,并规定每个安置型社区均建造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办公、服务和活动等综合用房。在社区组织建设上,采用从街道(乡镇)机关干部或优秀的原拆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选派年富力强的同志任职社区党支部书记或社区负责人,并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积极引进管理人才。通过提前进驻社区,充分做好相关的服务准备,让拆迁安置的农民一进入社区就能感受到社区温馨的服务和人性化的管理。
2、强化服务,提升社区整体功能。社区组织着重抓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平台,完善服务功能。在开展“四个面向”服务的同时,增加服务项目,不断完善社区的整体服务功能。二是务求实效,提高服务质量。在向居民提供的家政、就医、求学、婚育等综合服务上,力求及时、方便、高效。三是开展就业培训和中介服务。四是组建志愿者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给居民送上“及时雨”和“雪中送炭”,增强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亲和力。
3、营造氛围,培育社区居民归属感。社区居委会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把刚搬入社区的居民吸引到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参与活泼健康的文体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另一方面,组建并发展社区各类业余文体队伍,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居民参加到文体活动中来,形成一个热烈、向上、文明、各谐的社区氛围,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加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文明意识。通过着力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和途径,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并抓住学习学习和活动、上门走访和座谈等机会,把帮助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理念贯串其中,循循诱导刚进入社区的农民不断提高文明意识。
5、齐抓共管,形成建设合力。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暂驻在社区的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未进行“撤村建居”体制改革的社区)结成同驻共建关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抓热点、难点问题的调解和处理,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篇: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
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
曾玉平
2008年第8期 ——政治建设
宜城市王台村有9个村民小组,大部分村民是60年代修丹江口水库时移居而来的回民。长期以来,村里生产发展缓慢 , 致富门路狭窄 , 农民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周边群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7年宜城市委、市政府把王台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按照“村里建社区、组里设小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通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
一、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健全各种运行机制
为了使社区建设有序推进,该村积极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体制。
一是成立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由村“两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人选名单,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组成党员干部,致富能人及专业经济协会负责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且在群众中有威望的老模范、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具体组织开展社区建设的各类工作,并定期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全体村民监督。
二是构建三大支撑体系。该村切实加强以村级组织办公室、社区警务室、计生卫生室、科普图书阅览室、社区文体活动室、民政双拥工作站、综合服务社、村民学校等为主的“五室一站一校”建设,并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政府公共服务为支撑,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为核心,组建集居民中心、社会平台、政府窗口为一体的社区居民中心,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三大服务体系,夯实农村社区工作基础。
三是建立健全各种运行机制。该村细化协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职责,完善各组织内部学习、会议、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制度,健全社区运转机制,促进社区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制定《王台村社区建设奖惩办法》,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整合社区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形成社区建设保障机制,促进社区建设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二、坚持三个结合,发挥社区组织作用
针对王台村的实际,该村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做起,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发挥社区组织作用,具体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把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社区组织“助推器”作用。该村把扶持发展牛、羊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组织养殖大户成立了“巴格乐”养牛专业合作社,并兴建了“牛王别墅”;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家园”创建活动,从整治“五乱”入手,实施“五改”工程,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社区环境;围绕提高农村居民文明程度,制定了涵盖生产、生活、社会公德、公益事业等方面的 16 条《村规民约》。还通过开展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远程教育、政策法规宣讲团等活动,进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改变农民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识、生活陋习。
二是把社区建设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发挥社区组织“减压阀”作用。具体来讲,一是坚持做到村情村民知。实行村干部年初公开承诺和年终述职制度,建立村务公开簿、财务公开簿、村民代表会议记录簿、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登记簿、村民意见建议反馈登记册、意见箱等“四簿一册一箱”,提高了村务管理的透明度。每季度以“入户单”或“致农户一封信”的形式向村民公开经费开支、集体资产经营状况、宅基地使用等内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坚持做到村事村民议。村里的大事,先由村干部研究初步方案,再经过党员和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会议讨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最后经过公示,得到村民认可后再去实施。对重大问题,还要通过“全民公决”的办法,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三是坚持做到村财村民理。村民代表不仅在村务管理上有决策权,在财务管理上更有监督、审计权。村里依托社区建设委员会会议推选产生5-7人组成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负责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审议审查村财务,汇总村民意见,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切断乱开支“源头”,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三是把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村组相结合,发挥“润滑剂”作用。一方面,村里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抓起,切实解决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等问题。近三年来,在上级的扶持下,他们先后投资600余万元,修通了15公里公路,建起了800口沼气池、6座水塔,新建和整修了“两委”办公室、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图书室等场所,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有自来水、人人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五保供养率达100%。另一方面,村里通过延伸公共服务、提供志愿服务、开展特色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数。
三、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王台村社区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以下有益启示:
(一)党的领导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保证。农村社区建设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和扶助下,在农村无职党员模范带头下,才能健康有序地开展和发展起来。
(二)村民参与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前提。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村民,没有村民的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调动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机制创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保障。和谐社区的建设有赖于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保障。要根据农村乡村治理结构所发生的新变化,实施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四)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只有坚持决策讲民主,管理讲民主,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准则,真正做到依靠农民、村民自治,才能消除干部和群众的隔阂,密切干群关系。
(五)解决问题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王台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取得群众的支持。■
(作者系中共宜城市委书记)
第三篇: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市委、市政府继新农村建设之后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正确把握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年初以来,我们组织力量深入全市9个县(市、区)63个行政村,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走访村民等多种形式对全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本调研报告中所说的农村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行政村的地域范围内,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对行政村进行社区化服务和管理,逐步提高农村服务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扎实构建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上述对农村社区建设内涵的界定是我们这次调研所形成的成果,因此,我们的调研报告也主要围绕着我市农村如何开展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工作这一核心主线来展开。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规划等工作,虽然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属于本次调研报告的范围和内容。
(一)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历程简要回顾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了探索。总体来 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形成工作思路阶段(2000-2007年初)。2000年,在城市社区建设取得显著实效、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巩固提高、延伸拓展”的社区建设工作新思路,适时提出了城镇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化管理的概念;2005年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城镇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对推进城镇社区建设进行了部署;2005年3月,市委、市政府发布《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正式把农村社区建设列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六大工程”之一;2007年1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了和谐社区建设的范畴,标志着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这一阶段,在市级层面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召开研讨会、开展学术研究等方式,对农村开展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条件、内涵、工作任务等问题进行探讨,确定了把农村社区建设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突破口的工作思路,为下一阶段的试点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全市各地广泛开展了撤并村、新农村建设、“百千工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等工作,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性条件。此外,2003年以慈溪市在宗汉街道庙山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起点,慈溪市、镇海区等地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这些试点为在全市开展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是开展试点阶段(2007初-2009年初)。2007年4月,慈溪市、镇海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区),由此拉开了全 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序幕;2008年5月,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初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任务;2008年11月,市民政局在慈溪召开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07、2008年试点工作经验,并明确下一阶段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2008年12月,市委出台《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推进新时期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又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一阶段,市级共下拨1580万元福彩公益金资助全市158个村开展试点,加上各地相继开展的县(市、区)级试点,全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村达到39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5%,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试点工作,积累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规范社区管理等丰富的工作经验。
三是全面推进阶段(2009年初-现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不懈努力,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初期工作基本完成,目前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约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年初到现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市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市民政局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对今后几年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明确。市委、市政府也已确定在5月底前召开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如前所述,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已经有391个村开展了农 村社区建设工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如果用传统的地理位臵(城郊村、集镇村、中心村)、经济发展程度(农业村、工业发达村、小康示范村)、人口数量(500人到5000人不等)、规模大小(含自然村的多寡及地域面积)等标准来对这些村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进行分类,很难把握问题的实质。我们在对所调研的63个村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村的范围,即与建制行政村关系来区分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比较合理,故总结出“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一村多点”等三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一村一社区”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占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村的95%以上,是绝大多数村所采取的模式,典型的村有镇海区蛟川街道棉丰村、慈溪市附海镇花塘村、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江北区庄桥街道邵余村、鄞州区咸祥镇南头村等等。“一村一社区”模式的含义是,以一个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服务范围以行政村的村民为主,并把区域内的驻村单位和外来人口纳入服务的范围,在组织机构上仍以原村三套班子为基础。主要的特点是做好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及便民服务大厅,以此为依托开展各类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文体活动,切实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这种模式是原行政村工作的升级和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容易得到满足,村民认同感也较强,思路也较成熟,基本符合我市大部分农村的现实特点。
“多村一社区”模式。采取这种模式进行农村社区建设的村比较少,约占开展村的3%。主要做法是将地域相近、产业相近、生活环境 相近的几个行政村联合起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通过以其中一个行政村为中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把多个行政村的服务、管理、人力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化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模式在建设范围上涉及多个建制行政村,在组织机构、资金投入、人员调配等方面均不同于“一村一社区”模式,需要由政府进行牵头,并成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构,组织协调多个行政村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工作,其特点是逐步弱化原有行政村的影响,更加突出区域化社区的概念,最终建成乡镇(街道)副中心。如北仑区九峰山社区探索实施“九村一社区”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把九峰山区域内的7个村加上附近的杜家、吕鉴两个村联合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采用政府财政投入的方式在九村中心位臵建设一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并在组织和人员上进行整合,将九个村的大学生村官全部进入社区服务中心办公,为九村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其特点是组织机构变动大,弱化村,突出社区概念。另外,江北区、象山县桥头镇等地也计划采用“多村一社区”的模式,与北区九峰山社区不同的是,这两个地方主要是采取以一个行政村为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小村的方式,在中心村设立服务中心,在组织机构上并不进行变革,各行政村负责各村事务,突出的是服务中心的服务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多村一社区模式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还需要慢慢观察它的成效及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村多点”模式。这种模式在本质上是与“一村一社区”模式相同,主要适用于地域范围较大、自然村较多或村民居住较分散的行政村,做法是在行政村相对中心位臵建立综合性服务中心,为村民办理各类公共服务,并根据自然村分布情况,把服务点分布在几个自然 村,典型的是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这种模式占比例也很低,基本特点就是方便居民生活和服务。
通过以上三种模式简述发现,我市农村社区建设总体上走的是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强化社区管理逐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平稳推进的方式,以行政村为地域范围,这点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相同,以服务中心为突破口符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特点,异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先行的特点。同时,全市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主要是与观念和经济基础呈正相关趋势,观念超前、经济基础好的地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就比较好,如慈溪市、镇海区不仅在思想意识上超前,先于全市部署并将农村社区建设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序列,工作起步早、成效大,而且也在一些工作上形成了鲜明特色,如慈溪市社区服务开展、社区经费拨付、和谐促进会建设等工作很有特色,镇海区在社区外来人口管理、社区工作站、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相反,南三县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差,虽然也积极进行探索和试点,但总体上起步晚,工作成效相对较小,工作特色不够鲜明。
(三)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开展情况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我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最为基础性工作,可以说,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就是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缩影。从2007年起,市级先后下拨1580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全市158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服务中心建设,加上各地开展的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已建成(包括正在建设)351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做法是,对原来的村办公场所进行功能 化改造,把原村办公活动资源按照办公、服务、活动等功能进行整合,在村中心位臵建成一个以服务为主兼顾办公和活动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重点的工作是参照城市社区工作站的做法,在服务中心一楼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在大厅设立社会保障、就业、计划生育、外口管理等服务窗口,由部门下派干部(社会保障和残疾专干)、乡镇下派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等坐班或值班,为村民办理各种公共服务。从我们调研的社区来看,社区服务中心一般建筑面积都在350平方米以上,比较大的有近千平方米,便民服务大厅一般50平方米左右,大的有300平方米,基本上满足了村民办事的各种要求。在工作中,镇海区村民服务中心建设、慈溪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奉化市“五个平台建设”、象山“农民会所”建设等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均很有成效。
另外,从调研来看,各地基本上是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开展社区服务,主要集中于三大类服务: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各部门在农村开展的服务,包括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就业、文化教育、法律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等等。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着力最多的是建立公共服务“全程代理制”,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政务全程代理,将与居民生活和保障密切的项目纳入服务中心,设立各类服务窗口,由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代办理,在群众和政府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改变了以前群众遇事跑乡镇、县的做法,切实方便群众办理公共事务,群众的满意率很高。典型的如镇海区的外来人口服务,在服务中心普遍设立外来人口服务和管理窗口,招聘外来人员专职负责外来人员暂住 证办理、计划生育办理等业务,努力实现“以外管外”。二是经营性服务。通过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热线,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办理农资超市、便民超市、生活代购代办、信息服务等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等方式,切实方便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典型的是慈溪市的服务热线制度,在每个农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热线,帮助群众解决家政、维修、代买物品等问题,方便群众日常生活。三是志愿互助服务。主要是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通过采用成立志愿互助小组、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生活贫困群体等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
(四)农村社区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情况
社区管理是农村社区建设重要内容,社区化管理不同于以往的村级管理,是村级自我管理的深化和拓展。从调研来看,相对于以前农村的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社及其管理制度来看,各地农村社区建设在管理组织和制度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一是组织创新。除了继续加强村级三个组织建设外,所调研的63个村还进行了组织创新,全部成立了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融合性社会组织,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会晤等工作制度,把驻村单位、外来人员等各类社区资源和力量充分整合,使社区建设的主体更加广泛,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格局。典型的如镇海的外来人员党支部、宁海的“共建促进会”、慈溪“村级和谐促进会”和“小墙热线”等。二是制度创新。在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根据社区建设实际不断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制度,如根据公共服务代理制的要求,完善全程代理、首问责任等服务代理制度;根据社区化服务和管理的工作要求,完善专职社区工作 者工作制度,成立社区工作站,按照一定的人口比例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形成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制度等。如镇海区按照500-800人比例配一名社工,统一招聘社区工作者并按区、乡镇(街道)财政4:6比例统筹解决工作经费,建立社区工作者包片联户等工作制度。慈溪市在农村社区探索“分区管理”模式,推动农村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全覆盖。
二、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经过近年来在全市范围开展试点工作,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初步构建了公共财政、集体经济、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合力共办农村公共服务的格局;农村居民有序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的权利得到较好落实,农村社区自治机制更加完善;群众对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非常满意,我们入户访谈满意率达到95%以上。当然,与取得的成绩相比,我市农村社区建设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一是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在一些县(市、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尚未进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仍存在民政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机制尚未建立,宏观的工作环境还不是很成熟。二是投入资金不足。目前,除了“百千工程”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外,全市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需求相比还很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大部分地区仅仅靠民政的福彩公益金投入,没有纳入财政专项支出,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一方面,村级投入不足,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为可用收入不足而无法建设,即使建设好了,也存在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缺口,导致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经济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资金投入未能够实现多元化。三是公共服务提供上仍需加强。目前,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打破,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上仍显不足,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以及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便民服务资源相对比较薄弱,与农民快速增长和日趋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四是制度建设还需要加强。首先是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由于缺乏有效的业务培训,导致村干部社区化服务和管理的能力不足,一支素质好、业务精的社区化服务和管理队伍尚未建立;其次,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制度建设还需要加强,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的系统的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范围和主体。
首先,明确工作思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总体来说,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应当确立建设社区、管理社区和培育社区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建设社区是重点建设物质基础设施与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管理社区是构建社区自治体系和社区行政管理服务体系,强化社区的自我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培育社区是构建社区共同体与精神文化生活体系,在精神层面塑造社区的文化共同体。结合宁波实际来看,经过多年的“百千工程”建设,我市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并不需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投入作为工作重点,也即建设社区的重要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应该进入管理社区和培育社区的阶段。具体地说,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应该是:采取先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后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区管理,最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社会生活共同体三步走的思路。
其次,确定农村社区建设范围。根据以往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界定在行政村的地域范围内,在设臵模式上采取以行政村为单位的“一村一社区”形式组织农村社区建设比较合理,采用这种模式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比较容易进行,村民的认同感也比较高。经过近几年的村庄合并,我市大部分行政村已经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具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没有必要对现有的行政村的户数规模进行重新调整,如果再次重新划小、划大或重新调整,既劳民伤财,也破坏了业已形成的现有的农村利益关系网络,反而容易激化矛盾,人为挑起争端。当然,鉴于一些地方探索的“多村一社区”、“一村多点”等模式成效也很好,因此,在工作中也不能拘泥于形式,可按照聚居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臵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等原则,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明确农村社区建设范围,将“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一村多点”等多种形式灵活进行运用,以达到综合效益的目的。
最后,明确主导和主体作用等问题。在工作中还应当明确党和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需要协调农村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进行建设,这就迫切需要在工作中有一个主导性的力量发挥主心骨的作 用。目前,在农村工作中只有党委、政府才有足够的政治权威性和号召力,才有足够的能力和效率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发展。因此,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应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好主导作用。当然,党委、政府在工作中也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农村居民来做决策、搞建设,应当充分尊重和实现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策和服务来引导他们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开展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如前所述,各地均是通过以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因此,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仍是今后几年内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我们认为,在工作中要紧紧依托新一轮“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整合利用现有村办公(服务)用房、礼堂、校舍、仓库等设施,采取改建、扩建或新建等方式在每个农村行政村中心位臵或便于村民办事的地方建立起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面积要符合省文件的要求即不少于350平方米。同时,要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重点设立敞开式的便民服务大厅,并根据需要设立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就业培训、法律服务、外口管理等服务窗口,为村民“一站式”办理各种公共服务,服务大厅的面积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我们认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成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基金,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可依托原有村办公场,重点建设便民服务大厅,这样建设的成本相对较小。另外,要注重对社区服务中心功能的拓展和开发,使社区服务中心不断适应新形势要求。
(三)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要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逐步构筑起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基础、经营性服务为依托、志愿互助性服务为补充的相互衔接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真正使农村群众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首先,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根据我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情况,当前,要重点加强全程代理、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就业、公共文化教育、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为农村居民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也切实享受城里人的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不断增强农村社区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应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公共服务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积极性,让公共服务的提供更符合时代特色和农村居民需求。其次,培育发展农村经营性和志愿性服务。经营性和志愿性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是丰富居民生活、活跃社区氛围的重要载体。今后,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投入农村社区服务业,创办农村经营实体,为农村居民提供超市、家政、配送、物业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生活方面全方位的服务,切实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积极推广81890服务模式,通过将县(市、区)、乡镇(街道)服务网络延伸或在农村社区开通便民服务热线的方式,引导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的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等加盟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生产、生活服务。对于经济条件较好、村民集聚度较高的地方,可重点在村级物业服务上进行探索,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各种生活问题。可支持群众团体、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广泛开展便民利民、助老扶幼、扶残助残、纠纷调解、环境保护等互助性服务,切实解决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四)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工作
完善社区管理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村社区的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村落,需要我们探索新的管理思路和模式。今后,可在加强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上下功夫,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各类社区组织互动合作的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首先,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三个组织建设来逐步提高农村社区自我管理水平。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党建、企业党建、社区党建、社会组织党建等多种模式相融合的路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农村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继承和发扬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按照民主化、科学化轨道进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村民、驻村单位、外来人员的社区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融合性社会组织,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参与 农村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其动员群众、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积极拓宽农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渠道,提高农村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要加大农村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力度。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进乡村活动,逐步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农村平安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治(警务)室和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健全农村维稳机制,维护农村社区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
(五)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除以上四块主要工作外,我们认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还需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领导,构建工作机制。我们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整合成立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发挥各个部门的工作合力。要将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和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党委政府目标考核、群众评价和社会评议相结合的农村社区建设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建设的周期和投入的精力都要比城市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工作 中面临着以谁为主进行投入的问题。我们以为,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在初期投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上,在起步阶段,还是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充分整合政府、村民、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逐步进行。因此,各级财政每要安排一部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用于农村社区建设,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参照城市社区模式,按照农村社区人口比例拨付社区工作经费,用于社区服务的开展和村干部工作经费。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村集体可用收入,变“输血”为“造血”,切实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投入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效性;另外,还要采用补助、贴息、奖励、收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激励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增加社会力量投入的比例,逐步建立起以各级财政资金、村级集体经济投入为主,企业投资、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加强队伍和制度建设。队伍和制度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支优秀的队伍和一套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能够确保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平稳、有序地开展。当前,应切实加强农村村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队伍,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乡镇三级培训网络,通过开设培训班、选送村干部赴高校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村干部社区化服务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基础上,探索全程服务代理、公开承诺、首问责任、坐班值班、居民评议、档案管理等农村社区管理制度,鼓励各地进行制度创新,并将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固定下来,以便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以推动农村社区管理工作走向制度 化、规范化。
四是积极培育社区精神。一个社区之所以被称为社区而不是街区,就在于这个社区有着共同体的精神,人们彼此之间有着精神上的维系纽带,将所有地域看成是一个共同的家,愿意来建设和维护它。因此,在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加强社区管理等建设社区、管理社区工作之后,我们还需要做好培育社区工作,扎实做好社区文化体育娱乐体系、社区教育体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努力构建社区共同体精神。要加强农村社区教育,积极培养符合现代公民社会要求的新型农民;丰富和拓宽农村文化载体,鼓励和组织群众开展贴近农村、亲近居民、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增加社区居民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注重发挥农村社区文化的灵魂和纽带作用,把居住、生活、工作在农村社区范围内的群众有机联系起来,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文化家园,建立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四篇: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 对西宁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将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通过社区平台,把服务送到农村、把文明带进农户、把科技传给农民、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西宁村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西宁农村社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侧,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1445户计5242人,其中居住有彝、苗、回等10余种少数民族计1504人;驻有六盘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六盘水市金属回收公司等数家企事业单位;过境公路、铁路以及城市西段路网在境内纵横交错。随着德坞新区的开发,水矿德馨园、兴民安臵小区、民景小区、清真寺、污水处理厂、市职院二期工程等一批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其中兴民安臵小区预征地680亩,已征地340亩,安臵水矿东西路、凉都大道、水矿德馨园等工程拆迁户,现已选地基125户,开工建设的72户。民景小区系水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已征地238亩,并动工建设。该村现人均耕地约0.3亩,主要以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200元。
二、主要做法及收到的效果
(一)主要的做法
1、夯实三个基础
一是实施科教兴村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人才基础。该村高度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支持辖区内各中小学办学,努力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更多更好的后续人才。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他们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对农民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林水牧等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实用技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同时,还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干部的综合优势,培养掌握实用技术的科技服务者,为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实行民主管理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法制基础。该村始终抓住完善村(居)务运行机制这一核心,进一步明确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的职责,促使村(居)务运行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村(居)务运行更加规范、更加协调,进一步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监督权,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在总结推广过去成功经验的同时,他们逐步推行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实行村(社区)重大事项由村(居)民直接表决,推行村(居)两委分别向党员大会、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制度、党员群众对村(居)两委班子定期评议制度等,实现了党员群众对村(社区)委班子的直接监督,在巩固现有公开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加深公开程度。
三是实施文化引导战略,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确保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该村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村委主导,群众参与”的农村社区文化格局:成立了西宁农村社区老年民乐演奏队,经常为村民及外演出;举办村(居)民夜校,对村(居)民教授文化课; 建有图书室和远程教育接收站,为党员、干部、村(居)民提供教学、帮助和服务。
2、健全三个网络
一是构建求助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建设,最终要使服务落实于民。西宁农村社区在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完善了社区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整合市场资源,搞好市场化服务方面,积极鼓励村民投资兴办农家乐、便民超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等设施,为社区群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化便民服务。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了相应的社会治安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农村社区警务室建设,组建了9人的民兵治安巡逻队,每人每月落实了800元生活补贴,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成功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案件4起,挽回经济损失4.6万余元。同时,还认真落实群防群治措施,以十户为单位进行治安联保,较好地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体系,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截止第三季度已发放农村低保94户165人计28710元。同时,还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村民参合率达到95.8%。
3、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党工委注重用党建思维谋划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建设。在发展农村社区经济之初, 注重先发展农村社区党支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资源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推动发展和为民服务上,通过上项目、搞开发、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来增加农民收益。
二是加强农村社区阵地建设。西宁农村社区设有宣传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开办了文明市民学校,以这些阵地为依托,凝聚党员、吸引群众,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广泛开展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和各种技能的教育,促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如成立老年民乐演奏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图书室、远程教育接收站、科技示范点等。广大村民不但参与了活动,发挥了作用,而且在参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形成人育环境与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
(二)收到的效果
1、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两委”班子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该村先后成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村花卉协会、运输协会等协会组织,形成了以“两委”班子为核心,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运转中枢,使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则、化解矛盾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有效拓展,提升了“两委”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
2、社区公共服务明显提高,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对五保户、特困户、受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行救助服务,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还开展农业科技、劳动就业培训及劳务中介活动。二是设立专职治安巡逻队、护村护寨队,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的稳定。三是组织开展廉政建设进社区、道德规范进社区、文明卫生进社区、科技知识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民政救助进社区、劳务卫生保障进社区等“部门进社区”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级公共服务内容形式单
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形成了全方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水平。
3、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该村在兴民小区新办公大楼一栋4层,总面积1196.51㎡。二是加强了宣传阵地建设,设臵有铝合金公开栏3个,黑板公开栏1个,在每个村民小组设黑板公开栏1个(合计约30平方米),有效的保证了各公开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在西宁八组修建水泥路一条(约500米),解决了社区居民行路难问题,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4、深化农村社区干部教育,村、组干部职责得到明确,工作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对农村社区干部业务培训和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等活动,增强了对村级干部开展工作的指导性和工作的实践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创优争先的热情,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5、基层民主得到扩大,村(居)民自治进一步深化。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村(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化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建立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小组会议、村(居)民委员会三级自治组织体系。注重发挥“两委”班子的引导作用,鼓励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建起了一个干群沟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平台,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在民主中促进了各项工作正常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社区建设中,个别社区干部和部分群众对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渠道不畅,大部分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建设经费、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如因经费不足等原因,社区警务室未正常开展工作。
三是农村社区的设施服务功能有待于完善。虽然已建设了部分设施,但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是农村文化发展存在思想上的滞后。少数人总认为文化建设是形式,给村级发展带不来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能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五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村社区带来严峻的考验。如,如何妥善解决征地拆迁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如何拓宽就业门路,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等等。
四、从西宁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的几点体会
根据近半年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推进农村社区的建设进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农村社区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市民待遇。建设农村社区要依靠的也是村民,村民是受益者,但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所以,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村民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向村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找准服务的支点,着力提高村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因地制宜原则
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照搬照抄,把所有农村社区都建成一个版本,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具体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坚持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农村社区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并取得成功,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坚持分类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各地财力有差异,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等也不同,所以,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有关部门要对其分类指导,不定一种模式,不搞一刀切。指导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盲目的脱离实际的超前建设,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还要符合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
3、坚持实事求是。禁止一切形式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这些“工程”都从根本上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社区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多办有益于群众的事,少搞假大空的“工程”,一个农村社区的好与坏,不是政府认可的,而是由群众来评判的,其唯一标准就是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所以,应该实事求是,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建设农村社区。如果因社区建设过于超前,造成财力负担,就会引起农民的不满。
同时,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急”与“缓”的关系,当急则急,该缓则缓,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有所作为,对于正在拆迁的村,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暂缓农村社区建设,避免因拆迁造成重复建设。二是“点”和“面”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基础条件较好和经济实力强的村进行高标准建设,对于经济条件一般和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则应立足实际进行建设。
(三)资源整合原则
相对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的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要建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农村社区,在操作中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以实现各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把坚持“资源整合”作为建设农村社区的一条基本原则,至少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形成建设农村社区的强大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浩大的农村社会管理工程、服务群众的服务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十分巨大的,单靠政府投入或村民自筹或社会力量支持,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进行,只有将各方面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具体而言,就是把政府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地建设、社会力量的投入、农村基层资源等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强大合力,才能建成群众满意和认可的农村社区。
2、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型国家、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是党的号召,也是广大群众的心声,同样,我们也要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事实上,农村目前尚有许多可挖掘的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修缮和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大量投资,避免重复建设,还可以借此来培养和提升人们的节约、环保观念,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物质资源的整合,必将带来领导观念和领导力量的整合。我街道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农村社区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并加强考核。这样一来,这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感受到了一定压力,提高了重视程度,亲自下社区指导工作。
(四)突出重点原则 没有重点就没有抓手,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抓不到。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区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 矛盾:一是少数村用房问题比较突出,办公用房尚且不够,更谈不上为村民提供服务和活动用房,想建又因规划限制不允许,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二是村干部的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和更新,部分村干部认为农村社区可有可无,缺乏一种主动的服务意识,这两个问题是关乎农村社区运转是否健康、是否良性的大问题,要摆上重要位臵,予以充分研究、论证和探索,创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村社区的发展道路。此外,在解决好农村社区场所和村干部观念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为村民服务的内容、途径、办法和方式问题,真正使村民感受到农村社区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方便,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身于农村社区建设之中,依靠党和政府的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三是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为民办实事摆上突出位臵。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把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执政基本理念。为农民办实事是党和政府赢得老百姓爱戴和拥护主要途径、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而农村社区为实现“三个代表”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和平台。
综上所述,只有以农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科学规划,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才能实现农村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本目标,才能推动农村社区和城区城镇社区同步发展,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市民”服务,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
(一)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时代的临近,迫切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呼唤着工业布局的重新调整;长期以来,农村资源过多地被城市汲取,制约了农村进一步发展,呼唤着工业的反哺和公 共财政转移支持;工业化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不断地征用,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大量的市民化农民,渴望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平等待遇,呼唤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转型期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大力建设农村社区、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改变了城市化在空间上的简单扩张,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城乡空间合理集聚、科学配臵,发挥出最大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传统城乡关系,使农民逐步享受并融入现代城市文明;有利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其次,农村社区建设为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精神文明创建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区,虽然开始向农村延伸辐射,但力度和程度还处于浅表层面,客观上城区与农村紧密相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动频繁,如果没有农村文明水准的普遍提高,城市文明就很难巩固和持久。只有在思想观念、生活质量、文化品位等多个方面实现城乡联动,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既发挥城市社区对农村社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又发挥农村社区对城市社区的支撑推动作用,才能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综合效应。
(二)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代农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需求
2009年我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00元,绝大多数农民物质生活基本上无后顾之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群众对生活质量内涵理解已不仅仅是居有房、穿有衣、食有粮等基本消费层面,而是逐步向人居环境追求舒心、人际关系追求和谐、自我发展追求个性、社会服务追求便捷等现代文明需求层面。主动地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辐射,象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已越来越成为当代农民的迫切愿望。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追求生活环境舒适、安逸。长期以来,农村服务机构的缺失或单薄,严重地影响 了农民生活质量,一家一户的高档住宅并不能就近购买到优质生活用品,顾了小家也要求顾大家。农村社区建设适应了农民这样客观的需求,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等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像水电气供应、政府机构打交道而形成的各种证件代办、司法服务求助以及小毛小病预防医疗等基本上可以在小区内迅速供给上,大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使他们生活得舒心、放心。农村社区又往往把解决农民这些“一家一户急需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服务性需求放在了社区建设的核心位臵,从而很快赢得农民的欢迎和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增强,无形中又影响和引导了农民生活习惯,倡导和提高了公共环境意识。其次,追求生活方式的文化品位。由于农村缺少必要的文体阵地和有力组织,单调乏味的农村业余生活,无法满足旺盛的文化精神需求。在一些乡村,农民大量的空闲时间被耗费在搓麻将、搞迷信等上,而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却由于缺乏组织化动员,在电视等休闲方式的冲击下逐步走向衰落。农村社区建设较好地为农民追求高品位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加强组织化程度,采取自娱自乐与专业文化、艺术感染与健身休闲相结合等形式,逐步把自发的、分散的群众文化、地方文化引导到有组织、有品位、有意义的发展轨道上来,更好地发挥了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第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的非农化和居住集中小区化,农民熟悉的居住人文环境改变了,邻里之间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了,这种“多元异质”的人组成的生活环境又诱发新的纠纷甚至冲突。在工业发达的镇村,大量外来就业者增加了原居住地农民的不安全感农村社区普遍配有人民调解、警务站、联防队、法律援助等人员和机构,较好地提供了公共安全的环境保障。
(三)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往往直接作用、渗透到最基层一级。政府过度介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了“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如何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既使政府行为逐步退出农村,又能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具有自治性质的农村社区组织产生,一方面承担了联系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功能,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呼唤起农民作为社区成员履行自我管理、民主协商义务的主体意识。
2009年10月13日
第五篇: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探索范文
社区的概念表述为:指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鉴于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文中所指的社区建设仅限于城市社区,但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长江三角洲等地随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这些地区一项函待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本文试从我区当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作一探讨。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影响或改变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这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决定》中所涉及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健全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与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农村的城镇化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特别是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首位,既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今后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总目标,要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推进以社区管理和运作的模式,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社区化管理是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就业、保障、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村双增等一个影响发展大局的结构性“瓶颈”,消除各种不合理的体制,既需要政策方面的完善,也需要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理念的体现,从三年多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改善基层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等都有深层的积极的意义。
2、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是农村社区化管理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的企业外迁加上不断新增的各类企业,导致非农用地急剧增加,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同时,各级政府对此问题的重视,各类安置小区的规划和建设,使在农村推行社区管理有了真实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结合撤镇建街、撤村建居等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使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3、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管理组织。就我区目前村级队伍来看,在部分经济薄弱村已存在后继无人的情况,而民选的村委会成员在部分村一定比例是依靠宗族、家族势力而当选的,缺乏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同时,整个村级班子年龄相对偏大,文化偏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在推行社区管理模式后,可采用向社区公开招聘的形式,引进专职的有文化、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社区工作者,有利于改进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城市化推进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形成持续、可协调发展的格局。
4、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也是广大村民的内心期望。根据相关法律,作为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职责是相似的,但在实际的运作中,村委会侧重的是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各类经营活动,解决村级公益服务、为农服务及工作人员的报酬,相比而言,服务这一块比不了社区居委会,我市在社区改制后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市、区、街道三级负担,其主要的职责是服务本社区居民的各项需求,并组织各类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同时,社区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社区的环境、治安等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绝大多数的村民对在农村推进社区化管理工作是支持的,并想通过这种模式,享受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实现由农民向居民的转化,使城乡二元化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也是在农村推行社区化管理的一个群众基础。另外,通过集中安置,整体搬迁等形式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也有利于盘整土地,整治环境,促进生态建设、强化治安等相关工作的推动,有利于形成一个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生态型的新城区。从当前我区的发展实际分析,随着市总体规划方案的修编实施和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的建设,整个区的绝大部分已纳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随着工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我区近年来已建或在建的有多个拆迁的农村安置小区,慈城、洪塘、庄桥已完成由14个居委会改制的7个城镇社区,同时,在今年的区人大、政协会议上也有多份要求开展和支持城镇及农村社区提案、议案和建议,也表明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在农村开展社区建设已有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因此说,在我区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的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建设和运作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农村社区构建拟采取的类型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地理位置、环境,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在农村采用社区化管理运作有它区别于城市社区的模式,根据当前我区园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年来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农村社区的构建和规模必须因地而施,主要的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安置型社区:主要应用于城镇拆迁安置和土地全部征用后的农户安置,根据市总体规划,我区绝大多数的区域已纳入城市建成区范围,因此,成建制搬迁安置将是一个主要形式,因此,安置型社区也将是我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主要模式,规模宜控制在2000—3000户。
2、撤村改居型社区,主要是土地大部分征用,已完成股份制,户籍改变等各项工作后的行政村,就地实施撤村建居的改制工作,也可依托我区原定的十五个中心村建设规划,以这十五个中心村为基础,适当向四周辐射,形成适度的农村新型社区,其规模可控制在1000—2000户。
3、集聚型社区:主要实施在相邻几个规模不大的行政村,土地未被全部征用,但基本完成农村相关改革的前提下,就地改制为以多村集聚、统一协调管理的集聚型社区,其规模控制在1000户左右。
三、农村社区的管理体系和运作
完成改制仅是社区建设的第一步,是一个基础,还必须建立较为完整一个社区组织体系和队伍,同时,按相关要求建立和完善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根据本社区的居民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各项活动,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社区的组织体系构建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和党在基层工作条件等相关规定,参照城市社区的组织体系和设置,农村社区的组织体系拟统一设置为三块,首先是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规模大小和党员数量,设社区党委或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以充分体现党对基层自治组织的领导,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其次是社区居委会,是依法产生的社区自治组织,承担社区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贯彻落实。与社区居委会同时依法产生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的最高权力机关,它可以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和相关法律,依法决定本社区各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二者是社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力量;再次是社区建设工作需要设立的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和群团,社会组织及驻区单位联合参与的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作为一个载体共同参与社区的管理和运作。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配置和待遇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的执行者,是社区工作的主体,由于当前尚未有相关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意见,因此,根据市委、区委〔2001〕5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我们认为农村社区的社工配置可以参照城市社区,每300户配1名的标准设置。社区工作者的来源,按不同类型社区进行操作,安置型社区可考虑三三制,即镇(街道)结合机构改革下派1/3,在原有村干部中择优留用1/3,向社区公开招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1/3。
(三)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社区建设工作相关要求和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三室二站一场”即:社区办公室、警务室、综合活动室、社区社保救助服务站、医疗卫生站和室外文体活动场。同时,在拟建的农村社区应配套建设相关菜场、学校、医疗卫生及各类生活、娱乐设施,形成一个便利居民生活、生产的良好环境。
1、安置型社区:按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与安置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2、撤村建居型社区:按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社区用房,房屋来源可利用原村委会办公场地,或由社区与原村委会共同出资新建或改建、扩建等。
3、集聚型社区可以通过置换形式提供农村社区服务用房,地点选择在农村社区组成村庄的中心地块,以保证其服务的辐射覆盖率。配置标准也应达到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一步到位。
(四)农村社区的主要工作目标
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是长期而深刻的,要实现由农民向居民意识的转变过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农村采用社区化管理体制后,农村社区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依托社区组织和网络,开展对入住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改变农户的思想意识、生活陋习,提高农户的文明素质,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农村社区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层次的提升,从思想、行为上达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层次,使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得到实现。
2、着力解决入住居民在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依托社区社会保障和救助网络,加大对入住居民的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网络,扩大就业门路,同时,确保各项救助、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3、积极推广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模式,使之与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和协作,形成覆盖居民生活、工作的管理和服务网络,使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各个方面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
(五)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农村社区的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无上级明确的相关政策,又无具体的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借鉴城市社区的工作开展实践和外地相关经验,我们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尚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正确处理好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和农村改革之间的关系。农村社区和村委会,二者同属中国特色的基层自治组织,在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村委会侧重的是村级集体资产的经营,用经营成果来保障本村村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显弱于为农户的服务和精神生活方面,而社区则侧重于为居民的服务和救助帮扶,因此,要加强两者的合作和互补,逐步实现在体制、思想和日常运作中向城市社区靠拢。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农村社区与村经济合用社之间的关系。城市化推进引起的大规模土地征用、拆迁等工作,涉及到原村民的补偿、保障等各项切身利益,是一项事关农村稳定的大事,在村集体经济尚未量化之时,可以考虑将农村社区委员会和村民居委会两个组织平行设立,社区居委会负责农村社区就业、救助等社会服务事业,村民委员会则处理好集体资产的处置分配等一系列涉及村民经济权益的事项。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两者工作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农民服务找社区,分红找村委会”。这样,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农村社区建设理念也将逐步深入人心,到村级集体经济最终量化的时候,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早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使农民最终成为城市居民。
2、正确处理农村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的关系。可在新型农村安置社区率先引入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城市社区建设管理模式。从服务居民的角度出发,两者的工作目的是一致的。物业部门在提供服务、依法获得收入和收取规费时,社区居委会应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对物业部门的工作予以支持。物业部门也要积极配合社区,帮助社区在服务内容、服务设施等方面中提供便利,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实现双赢。
3、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按市相关政策,城市社区市有按每百户4000元的补助,但在农村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方面,市里尚未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因此,农村社区的经费目前拟采取由区、镇(街道)、村三级按一定比例承担。在积极向市里争取政策的同时,区、镇(街道)、村能够对农村社区建设经费加大投入力度,不至于使农村社区建设陷入“高度重视、缺钱操作”的尴尬。
4、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有待提升,要改变城市化就是大马路、住宅楼、商业区的概念,结合农村特点,突出自然生态,充分发挥农村的环境优势,在建设集中安置小区的同时,建设一批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有别于城市社区的农村新型花园式社区。
>> 不是您想要的?去 农村发展 栏目浏览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