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心理学考试笔记[本站推荐]
社会心理学考试笔记
社会认知: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或更准确的说,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认知失调:一种不舒服的行动或感觉,最初被认定为,由于持有两个或更多不一致的行为而引起的,后来则被定义为,因为做了一件和自己习惯的而且通常是与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
决策后失调:一个人在做了决定后所产生的失调,消除这种失调的方法通常是:提高被选择对象的吸引力,同时降低被拒绝对象的价值。
后见之明偏见:当人们得知某一事件结束后就会夸大原先对此的预测。
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在不同文化成员中进行,目的是探究我们所感兴趣的心理过程在两种文化中是否存在,还是在哺育人们成长的不同文化中各具特色。
自证预言:人们对另一个人是怎样的有所预期时,将会影响人们对待那个人的方式,从而导致他以人们最初期望的那样做出行为反应。
锚定与调整调整法则:一种心里捷径,即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内隐态度: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且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偏见:对特定团体的人所持有的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只因为他们属于那个团体。
巴纳姆效应:普遍性行为特点易使人相信。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使得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
正例谬误:人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错误。
无批判接受顺言:人容易相信对自己的奉承和赞扬的倾向。人之所以对那些预言表面上的准确性印象颇深,因为那些东西本身就是为取悦别人
去个性化:当人们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导致从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增加。社会促进:在他人在场并且个人的表现将会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佳,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倾向。
社会懈怠:(堕化)当他人在场而且他们个人的表现无法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的更糟糕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的更佳的倾向。
低价进入:一种不道德的销售策略:销售员以极低的价格诱使顾客答应购买意向产品,接着宣称他搞错了价格,需要提价,然后消费者只好以高价购买。
信息性社会影响:当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时,这种行为就被称为信息型社会影响。我们从众是因为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景的解释比自己的解释更准确,从而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
规范性社会影响: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而从众,这时他人的影响就称为规范性社会影响,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
团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指团体决策化成员先前的个人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团体思维:注重保持团体的凝聚力更甚于务实的思考事实的一种思维方式。
挫折-攻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挫折—人们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的感觉—会提高一个人做出攻击反映的可能性。
宣泄:认为依靠攻击行为,观看他人涉及攻击行为或进行涉及攻击行为的幻想,可能减轻积累的攻击能量,并且此降低进一步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一、社会知觉偏差:(个人知觉的偏差)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最先(后)接受到的信息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
(3)晕轮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评价受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
(4)积极性偏差(正性偏差):宽大效应(慈悲效应):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原因:1.积极快乐原则(波利阿纳原则)2.仅限于对人的评价,不包括物。
(5)刻板印象: 对群体中的人形成的固定和概括的看法.实验:照片评价
(6)证实偏差:既有的观念.期望会影响他人有选择的解释.记忆能证实自己既存信念图式的信息.斯奈德 实验:打电话 评价对方
(7)后视偏差:回忆自己判断时,倾向判断比实际更准确.原因:真正的记忆歪曲:人在社会知觉中倾向认可自己的观点。无人在场时也会发生。
(8)虚假一致偏差: 高估、夸大自己的判断、信念、行为的普遍性.(9)自我中心偏差:人们会夸大自己在事物中的作用.二、提高自尊的方法
自尊:一个人如何肯定和赞扬自己.1.途径:(1).控制环境的成功的经验(2)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2.提高自尊的办法(1)自我服务(2)防卫机制.逃避或逃避消极的反馈(3)自我障碍策略(4)向下比较(5)转移到擅长的方面
三、凯利、委纳归因理论
1.KELLY(凯利)三度(维)归因理论(立方体理论)
(1)归因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环境背景
(2)归因是人们使用三种信息
A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B一贯性==:这个人经常如此吗C独特性(区别性=):对其他事物也有同样的反应吗
2.WEINER委纳成败归因理论
维度A外在因(控制源)B稳定性C可控性
四、减少侵犯方法、影响侵犯的因素。
1.影响侵犯的因素:1〉情绪:激动水平越高,侵犯增加2〉道德发展的水平与自我控制道德发展水平越高——考虑别人痛苦后果——越不易发生: 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 思考问题3〉社会角色当社会对一种特定社会角色较为容忍时,人们的侵犯冲动的释放会变得更容易。4〉去个性化行为与侵犯5〉饮酒与侵犯行为过量的饮酒的人易被激怒酒精:提供生化刺激6〉大众媒介与暴力行为
2.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1〉适当宣泄替代性侵犯(侵犯转移)原则: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 对替代性目标的侵犯性冲动就越强。2〉移情能力培养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移情能力越低越易侵犯3〉成熟个性的培养
五、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角色引导机制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1.对社会的接纳的看重和对偏离社会和被社会抛弃的焦虑与恐惧,形成了人们隶属和认同社会的心理动力.2.社会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判断和进行自我价值判断的首要的稳定的参照系.米德
(二)社会比较机制
费斯廷格:不存在社会评价的绝对标准,须与别人比较来评价自己1.动机:了解自己状况.获得成就感与自我肯定
2.意义:行为效应稳定的观念
(三)社会学习机制
替代强化:外部社会力量当不是作用于本人而是作用于与人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人(同辈),这种作用过程被人们所观察到时,也会对人们产生同样或类似的定向作用.自我强化:自我评价能使已获得高度发展的人会经常运用自我强化机制来引导自己的经验,人们会经常用自己设定的 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四)亚社会(次级社会)认同机制
六、rubin的爱情定义及sternberg的三角理论
Rubin: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种特殊想法与态度,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括生理激起和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因素。
Sternberg:三角理论:a激情:情绪上的着迷。b亲密:心理上喜欢的感觉。c承诺:心理或口头的预期。
(1)迷恋式 a(5)伴侣式b c(2)喜欢式b(6)愚蠢式a c(3)空洞式c(7)完美式abc(4)浪漫式a b
七、认知失调的解除方法、形成来源
认知失调:态度与行为相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
原因:
1、逻辑的矛盾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的矛盾4.新旧经验相悖
解除认知失调可采用的办法:1改变态度
2、改变行为
3、增加一致性认知
4、改变认知的重要性5减少选择感
八、自我表演策略
自我表演(自我展示):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时候所做的显露。
1.自我抬高:传递正性信息
2.显示:显示自己的正直.有价值.引起别人的内疚.3.谦虚:故意低估自己良好品质.成就.贡献
4.恫吓:威胁
5.恳求:显示不足或依赖.引起同情
6.逢迎:说他人喜欢听的话
九、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条件(原则)
一.交互原则:交往双方必须认识到对方的价值。
原则:
1、任何人都有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
2、将行为的适当性合理性投射到与自身相联系的人身上。
二.功利原则: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是值得的,希望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
功利主义经济学:
1、利润
2、理性
3、非物质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为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防止自我价值遭否定的倾向。
四.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对别人的喜欢不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我们最(不)喜欢的是对自我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减少)的人。
十、权威服从实验
一.S.Milgram米尔格莱姆(1963)
第一步、“惩罚对字词学习如何产生影响”被试:老师助手:学生(隔壁房间)
搭配错误----电击(15V--450V,每错一次增加15V)
当150V时听到学生求饶:大喊大叫,放过自己,踢椅子(放录音,隔壁学生无伤害)
实验者:由于试验需要,你必须继续
事先由大学生和精神病医生预测:10%的人会服从实验者,但结果有65%服从。
第二步、在熟人间是否一样。选在校园里散步的两个人,40个20到50岁的男性,第三步、改变试验方式,实验者与被试(老师)距离越近,服从的比越大。
权威实验者比普通实验者引起服从的比率高,实验者与被试距离越,人的基本的行为倾向
十一、监狱试验
社会角色当社会对一种特定社会角色较为容忍时,人们的侵犯冲动的释放会变得更容易。
津巴多监狱试验:
为验证监狱条件可能会扭曲人性和改变正常人行为,模拟监狱建立了一所牢房,以十五美元一天的报酬招聘24位17到30岁的自愿参加狱中生活的大学生,随机派其中六人扮演“看守”,其他18人扮演囚犯,他们都同意在两周内担任这种角色,其公开行为被录像观察。不久被试行为开始超出正常扮演范围,“看守”们为维护他们的权力侮辱恐吓非人性得对待同辈被试。并诱发出虐待狂似的行为。囚犯最初只是进行反抗,但很快就陷入被动沮丧无能为力愤怒的境地。六天后有一半的“囚犯”被试要求释放,情感几乎达到崩溃边缘。
说明:人的角色地位的改变将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非人道的专政环境对人性发展具有颇大的损伤力;当一种社会身份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合理性时,人们侵犯冲动的释放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二战中纳粹分子杀害600多万犹太人乃德国政府的官方行动命令;70年代中期波尔布特政权控制下的柬埔寨,300多万高棉人被杀害也是政府命令;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成千上万的人被“清洗”也是政府的合法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置他人于死地的人以革命者自居。
十二、从众试验、(一)Sherif谢里夫:有关团体规范形成的实验:研究个体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
自主运动现象----判断光点移动距离,前两阶段与第三阶段差异:
(二)Asch 阿希 的线段判断实验(群体压力研究)为判断在情景明确时从众是否会发生,给被试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线段图片,实验由一个真被试和六个假被试来判断一组线段中那一条与给定的标准线段长度相同,真被试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判断,前两次呈现时每个成员选择都一样正确,第三次比较时加被试故意出错。
结果:数十名独自判断是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后出现错误判断总比率占全部反映的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
十三、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影响态度改变效果的因素
(一)说服者因素
1、可信度(1)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2)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
2、说服者的吸引力:(1)说服者的外表(2)特质(吸引人的人)(3)尊重的得失:劝说者适当尊重被劝说者
会改变其态度(4)参照群体(相似性):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判断标准。并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相似点越多,信息越易被接受。
(二)说服信息的因素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间差距。差距越大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但差异大会有很
大压力,但不一定会产生很大态度改变。
2、恐惧唤起(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随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增加,超过某一界限后,态度不再改变。(倒U曲线)
3、信息的呈现方式(1)说服所使用的媒体:视>听>书面(信息简单时)书面的(信息复杂时)(2)单面与双面呈现信息,当说服者已处于争论中时:双>单,二者观点一致时:单>双(图)
4、信息的新颖与重复
5、信息的客观性
(三)被说服者因素
1.被说服者人格(1)个体的可说服性:(不)可说服人格(2)智力:论点难的时候起作用(3)自尊:弱的人对不足敏感—不自信----易说服
2.被说服者的心情:好----易接受他人观点
3、被说服者的卷入: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过多的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改变难
5、个体差异:1)认知需求: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2)自我检控程度3)年龄
(四)情境因素(背景)
1预先警告: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难改变
2.分散注意力:可减少抗拒
十四、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1、他人存在:旁观者效应:旁观者的存在导致助人行为不易出现。
原因:(1)责任扩散:他人在场减少了(干预)助人行为的可能性。(2)情境的不明确性:人们有时无法确某
一情景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3)评价恐惧:如果知道别人在注视自己就会按他人的期待去做,表现自我。试图避免社会非难抑制了助人行为。
2、环境条件因素:天气、社区大小、噪音
3、时间压力因素
(二)助人者特征
1.人格因素:(1)对社会赞许要求高的人——助人(2)个体的爱心与道德
2.心情3.助人者的内疚感4.个人困扰:当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
(三)求助者的特点
1.人格特征2相似性3.不被责备者4.性别
十五、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仑兹
生物因素:本能印刻
遗传差异:XYY
(二)学习理论
机制:1.联结S----R2强化3模仿
特点:1.行为由过去经验得出.2倾向解释—当时环境,忽视人的主观感受.3倾向解释外在行为,忽视人的心理状态.试误
(三)诱因理论
个体的行为结果由当时刺激物引正刺激、负刺激
1.理性决策论:EDWARDS爱德华:预期价值论
主观效用U=P(可能性)*V(价值)
2.交换理论:人们间互动取决于对结果的代价和利益的评估
3.需求满足论:行为可以满足人的需求和动机
(四)认知理论:行为取决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或加工过程.1分类 2聚焦
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角色期望:角色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
第二篇:社会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
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
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诱惑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
二、社会化的理解
1、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共同性比较好理解,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性;
◇个别性是主要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即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样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化,轻个性化。
2、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个体终生
从出生直到死亡,社会化进程不会终断。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之有不同的要求、进程,3、其他
◇不可避免性:社会化不论个体是否愿意,它总以种种形式在它身上实现。因此社会环境的影响可直接,亦可间接。青少年阶段是重点
◇目标的多样性:凡与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重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技能;道德、政治、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工具:交流、理解、被理解
◇桥梁:形成自我(与环境相区别)、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成为一员)
◇量标:掌握语言的程度反映社会化程度。语言的社会化
◇应用:心理咨询、学习交往中鼓励学生多说,制止他人代言(特别是家长)。
三、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
1、社会化的内容
◇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
◇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
◇民族社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
◇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
2.社会化的类型
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
◇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
◇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
◇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在现代社会、移民家庭中常见。
◇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
第二节 社会化因素
社会化的因素即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宏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微观)。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1.关于文化
它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代和全部财富中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具体说,是所有物质的制作方式,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即物质的、精神的、思想的,总之,人类生活中所在存在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东西。
2.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我理解,这里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一些无形的、无意的、长期的积淀的观念、思想、制度。它通常是以潜在方式来影响个体,个体感觉不到强制性。
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
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无论是有为、无为,父母首先从自己做起。关注:(1)家长是否有权威(2)取得权威的方式(3)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程度。(5)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变态、反社会行为。
4.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
这是通过家庭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家庭人际关系等。
◇父母的期望决定子女的学习成绩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子女之间有一定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程度与教养水准之间的不对应关系。文化程度高不等于教养好。
三、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
1.教师威信的作用-
(1)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
(2)这一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
2.教师期待的作用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
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一因素有其特点:
1.父母、学校的社会化更多是有意识的,它则完全是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2.在群体中接受社会化的个体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3.可交流一些很私密问题。如生死、恋爱、性。4.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有与社会不 4
同的价值观等。
五.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
◇当然并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意是相辅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
第三节 社会化过程的分析
1.个体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2.个体社会化进程体现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统一对个体社会化发生影响。
3.个体有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同样环境中,每一个体会有不同表现,这说明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四节 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本能论)
1.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1)三个层次中“超我”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
2.新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人格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论)
1.皮亚杰观点――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
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最近的进展――“认知策略”的提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大量的观察,儿童逐渐掌握了关于他人在什么情形下做出何种反应的知识,这就是认知策略。当这一认知策略影响到儿童行为时,它就成为社会化过程中认识上的中介因素。
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论)
强调个体社会化是一后天习得的过程。班杜拉与沃尔特斯提出的。反对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个体是通过“加强-惩罚”的方式获得,),他们通过实验其结论有说服力,且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他没有看到个体的内在中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二章 自 我 概 念
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又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人通过劳动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己。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区分自我与非我。
1.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分析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总之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2.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
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观的我“I”(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观的我“me”(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
3.自我意识的内涵
对自己的觉察可分为三种:物质的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的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主观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我”;客观的我,是“现实的我”。两者之间如果发生了差距与矛盾,就会产生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的获得,是从他人的评价(重要的人的经常性评价)中形成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中看到。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个体站在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前面,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对镜中的形象作出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最终根据满意与否产生某一情绪体验。
◇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自我觉察;自我想象;某种情感。
四.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会逐渐脱离他人。对于忽视自己的人,他会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会主动接近,表现出自律性,即按自己的观念我行我素。这就形成了独特性。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
一、自我认识――是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认识+判断。如“我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认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意义
个体的自我认识如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存在的差距太大,就会失衡,产生矛盾。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自卑。
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要高于他人的评价,因此这是个形成正确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
2.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 菲斯汀格认为,个体的能力评价、体验,直到人格特征的形成,均是通过与他人能力的比较而实现的,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自我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以我对客观我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的需要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
1.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与之相关的是羞耻心,它是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自尊心,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会随波逐流。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决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的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观察他人的态度、想象他人评价,并以此为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我形象。
2.成功感、失败感――成功感、失败感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是主观的,取决于内部标准。但个体的内部标准是通过社会影响形成的,7
社会的共同标准会成为个体行为的巨大压力,他人的标准也会影响个体期望标准的高低。
3.自豪感、羞耻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时,会有自豪感;之间有较大差距会有羞耻感。
4.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责备;羞耻则是由于个体的智慧、能力与努力不够,对社会贡献少于他人。比不过别人。
适应内疚是利人利已的,但过度则会形成变态人格。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行为与思想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其有两种作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它对于个体的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只有具备自我意识,即能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特点,才能适应环境。
一、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使用第一人称“我”代表自己。从叫自己的名字过渡到用“我”称呼自己,这表明他已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飞跃。自我意识已形成。这时,其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
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识最原始形态是生理自我,即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占有感、爱护感。这时他表现出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来推及其他的一切。即“自我中心期”。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他关于人格形成发展理论,即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自主感、羞耻感、主动感都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他把自我意识分为8个阶段。
1.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时期。
2.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羞耻感――童年期。有独立的要求,开始探索周围世界。此时父母如果允许其自主行动,并表扬之,就会获得自主感,能自我控制。
3.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学前期。活动的范围更大,对环境充满好奇心。如果父母对其好奇给予支持,就会表现积极性、进取心。
4.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学龄初期。智力发展,逻辑思维发展。教师成为重要人物。他们对许多事情感兴趣,如支持、表扬,则会加强其勤奋感;否则有自卑感。
5.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青春期。核心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
一性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统一,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统一。在任何时地都能认识意识与行为的主体是自己。
6.获得亲密而避免孤独感――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其意义在于,能使人相互关怀。
7.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中年期壮年期。立业阶段。此时有两种可能:积极方面,除了关心家庭成员,还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的幸福。
8.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老年期。前面的每个阶段都多顺利,则此时有完美感;相反,则产生失望,回顾一生多有遗憾,有绝望感,于是萎靡不振。
埃里克森理论排除了本能方面,强调了自我与社会作用。
三.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征
1.自我认识的内容更丰富深刻
2.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有敏感性、丰富性、闭封性、起伏性。
3.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
4.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自我意识出现了矛盾,就要使矛盾双方朝一致方向再统一,但统一的后果,可能是积极,可能是消极,表现为不同类型:
◇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现实我与理想我通过矛盾斗争达到统一。◇自我矛盾型――内心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长期不能确立,积极自我难生成。◇自我否定型――消极的。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差距太大,心理处于消极防卫状态。有人会放弃理想我。◇自我扩张型――对现实我评估过高,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表现为白日梦,虚幻中度日。可能会导致反社会行为。◇自我萎缩型――理想我极度丧失,对现实我又极度不满,自卑感重,甚至现实与理想我对抗。会导致精神分裂、轻生。
第四节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
从神秘的自我观与思辨的自我观(灵魂)——经验的自我观(自我)——分析的自我观(用实验、调查法研究自我评价).◇詹姆士(William•James, 1890)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四个成分的自我概念 身体和物质的 社会的 精神的 纯粹的自我概念
成分自我概念的价值各不相同,层次上有序;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
◇弗洛依德――三个层次中的自我,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防御作用、综合作用的主体,具有认识、判断、执行功能。它满足本能欲望,并根据现实原则控制本我。2.奥尔波特――分为主体我、客体我等;
◇米德――自我与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罗杰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
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引导个人行为
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
决定着人们的期望,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自我概念——自我期望与自我支持——实现期望的行为——实现期望
◇社会学家库利(Cooly,1902,关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理论
人际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
由镜映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发展起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儿童通过他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映(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自我概念
◇Rosernberg对自我概念的多维视角研究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
现实自我并不是种种成分要素的简单集合;中心位置(一个成分)与边缘位置;构成:若干成分——部分——个整体。一般的自我概念和具体层面的自我概念
◇Harter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自我概念应区分为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和普遍的自我价值信念。重视自我概念的测量。
评价儿童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成分要素在不断增长。
◇Fitts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卫生部的心理治疗医生Williams H•Fitts于1965年编制。据美国人格测验评鉴(personality tests and reviews II)1975年报告,该量表是1969——1971年间在研究上被引用最多的十四种人格测验之一。(详见书)
◇Marsh的改进模型
80年代初,Marsh及同事以Shavelson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自我概念分为:数学技能、语言技能、一般学业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体能、外表、同性关系、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信仰、诚实性、情绪稳定性、自尊等维度。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研究
8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研究范围:自我概念的理论、结构、特殊成分;自我概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分析: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意志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
张春兴——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它是一个多维度、有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其中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对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
◇黄希庭——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和他人分别开来。
郑涌、黄希庭: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学业、容貌、友善等维度;(1992)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
对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自我是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自我。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与分析――塑造行动框架
1.定义――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 是对人及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它包括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活动,具体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评价等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途径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 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线索――表情动作。表情是人类最初为适应生存而产生,并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 面部表情既是先天又是后天习得的
◇ 情绪的认知与判断受主观因素所制约――(1)对各种情绪表现模式与规则的了解(虚假表情与真实表情有模式上区别);(2)认知者与情绪者的关系;(3)认知者本身的情绪体验
◇ 表情动作是判别情绪-情感状态的依据之一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了解在家庭中的地位;外貌;等。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中一个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是莫雷诺“社会关系测量法”、苏联的“参照测量法”、塔基乌里的“关系分析法。”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
一.社会知觉(第一步)
1.知觉活动的主体与客体都处于变动中,因此社会知觉是双向的。
2.婴儿早期对人的特定反应(微笑)有生物适应意义——有如动物的“印刻效应”,更是后天习得——即刺激反应行为(学习理论)。
二.社会印象
1、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
◇ 刻板印象——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如“南方人”、“北方人”、“日本人”
◇常见的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娱乐圈就是乌七八糟的。
◇ 晕轮效应——“一俊遮百丑”。外表充满魅力,其他无关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信息的先后及性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信息的先后顺序的影响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阿希关于首因效应的实验
表明: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知觉中既有首因(第一印象),又有近因。当同一对象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到,首因起作用;如果是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同近因起作用。
◇ 对首因效应的原因解释
“注意说”: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而印象也更鲜明、强烈;对后继信息,人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的影响作用下降。
“习惯说”:人们习惯地按第一印象解释后继信息。
◇ 对近因效应原因的解释:
新的信息对原有印象产生很大的“不一致”冲击;对陌生人,首因效应明显;对熟悉的人,易发生近因效应。
2)信息的性质
◆社会特征
社会角色——预言其言行,确定其行为意义及行为的适当性。
◆心理特征
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对象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进行归类(Rosenberg,1968)。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积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幽默的;
智力特征:科学的,果断的,灵巧的,聪慧的,有坚持性的;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消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不幸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合群的;
智力特征:愚蠢的,浅薄的,犹豫的,不可靠的,笨拙的。
3、个人好恶估价是对人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影响印象形成的主观因素
◆ 觉察者的情绪状态
◆ 投射作用——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使人们把自己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也具有的——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三、社会判断(略)
信息收集、取样、选择与综合、判断
第三节 印象整饰
◆ 社会印象的形成都是从知觉者的角度出发,然而社会认知中的被知觉者并不是被动的,他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的选择来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种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印象整饰(亦印象管理),它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
◆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人有多种角色,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要想被社会、被周围的人们所接纳,就必须按照社会的期望行事,这是社会适应的需要。
一.印象整饰的涵义
◆戈夫曼的“戏剧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人们按照社会剧本(社会规范)的要求,扮演各自角色,且各自角色受对方制约。因此互动双方必须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以使表演能顺利进行。
二.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 印象整饰具有一定虚伪性和欺骗性,故古德尔纳将戈氏理论斥为“出卖灵魂的社会学。”
◆ 印象整饰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的目的。
积极意义――可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保持交往、互动的顺利进行;消极――逢迎
正确进行印象管理的前提——正确理解社会情境、角色要求、理解自己的交往对象
◆ 印象管理策略——1)逢迎——满足他人的(心理 / 精神)需要。最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目的是使自己看起来值得喜欢。2)恫吓——给他人造成一个可怕的印象,使他人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3)自我抬高——让别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某些特殊方面)有能力。4)显示——给他人以“完美”的印象,使他人感到自己的差距,或引起内疚。5)恳求——向人表白自己的弱点和对人的依赖,目的不是象显示那样赢得人的尊重,而是旨在引起他人的同情,进而得到他人的帮助。
三、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 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自我表现是不一的。
◆ 交往情境影响自我表现:高级场合自我控制加强,行为自然会更规范;四.印象整饰的控制与识别
◆ 控制——越刻意控制,就越不自然,会暴露真实自我;善于控制者如好演员,表演自然得体。
◆ 识别——具体的言谈举止好控制,非言语行为难控制,可从中识别。
◆ 水平差异可通过自我监控量表来测定。如自我表现的社会适合性、能否从环境中获取合适的自我表现信息、能否控制和矫正自我表现、处自我表现的一致性与变通性。
第四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定义、分析
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为什么这样做。”
二.归因理论
1.内部归因(个人倾向归因)与外部归因(情境归因):海德
2.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归因:维纳。
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是个体分析成败的主要因素。成就动机高的人将成功归于能力
强、失败归为不努力;避免失败的人则将成功归于运气好、容易,失败归于无能。
3.三度理论:
凯利从三个范围来进行归因:客观刺激物、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条件。
他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区别性资料(此人的这一行为是否特殊);一致性资料(此人行为是否与他人一致);一贯性资料(此人的特殊行为是否一贯如此)。
三.归因偏差
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前者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后者则归于运气好;
2.动机性归因不一致:
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将自然现象赋予社会意义。如乌鸦与不幸。
4、性别归因的不一致:女强人
四.归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社会动机——利他、侵犯(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
一、定义——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1、本能论——(生)威尔逊,白蚁、蜜蜂、鸟类、灵长类动物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本能论难以用实验研究来证实习得论
2、习得论——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利他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3、社会交换论——人际相互作用:最大奖励,最小付出。
4、社会规范论——人类社会最普遍的两种规范:
交互性规范:人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皮亚杰,1932
他律道德性: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
自律道德性: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能够变化
模仿与奖惩:儿童学习利他行为的重要途径。
四、助人行为的实验研究
历史背景:吉诺维斯案件1964年,纽约,责任扩散实验:房间充烟大学生,“遭难女士”实验
研究的结论,拉特纳到1980年止,近50个研究90%的研究表明:紧急事件背景下,在场的人越多,个人对特定事件负责的意识就越低;独自一人时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最大。
五、助人的决策过程
拉特纳与达利1 注意——事件的发生2 解释——事件的性质与意义3 确定责任——自己是否应干预;明显的旁观者效应(bstander effect):旁观者的存在,会降低个人提供救助的可能性4 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助?直接/间接干预?
六、助人者的心理特征
人格:米德拉斯基(Midlarsky,1972),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心境:积极心境;消极心境的两重性
情感:内疚使人更可能去助人,不能直接帮助受害者时便会去帮助其他的人
移情:即使对被伤害的人不负有责任,看到人被伤害时也会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
道德:有正义感和公平感的人更常助人。
影响助人行为的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心境、代价)、时间压力、社会环境(旁观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善良、聪明、未伤害过自己2 与自己相似的人(群体、种族、国家、政治态度等)3 有吸引力的人4 弱者(老幼病残、妇女、意外事故的遇难者)
不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个人品行2 强者?
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1、增加责任的明确性。
2、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激发助人动机
若干应用研究:
免费搭车者如果直接看着开车人的眼睛,而不是注意过来了什么样的汽车,则搭到车的机会将增加一倍;
3、提供亲社会榜样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亲社会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比反社会榜样要大。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戈尔德曼(Goldman),1986以地方动物园的名义,请附近居民装75封信并写地址研究者先用留面子技术,随后再用登门槛技术。
反社会行为——侵 犯
一、定义
◆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构成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1 伤害行动;实际的和可能的(未遂)2 伤害意图;区别于过失3 社会评价;区别于正当防卫
二、对侵犯的解释
1、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
人有两种基本本能:性本能、自我保持本能:使人具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
◇两种本能在人身上的作用——人在生/死或爱/恨的经验中,下意识地知道了死亡是必然的胜利者。生命与爱的得胜仅仅是暂时的;当人在无休止的生存竞争中精疲力竭时,就渴望返回到他原来的无生命状态——死。
◇侵犯——死的本能受到妨碍的表现。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一个地区如果自杀率高,则他杀案件的发案率就低,说明死的本能的破坏性就减少。
◆本能论: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是一种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口拥挤将会使侵犯事件增加。
2、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定义:1 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意志行动受阻;2 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感
◆挫折-侵犯理论的最初提出:
多拉德(J.Dollard),1939。侵犯的强度同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的关系
◆挫折-侵犯理论的实验验证 1、1941年,勒温实验让实验组儿童在窗外观看玩具室,不许进去玩——挫折控制组儿童一开始就被允许直接玩那些玩具让实验组儿童终于有机会玩玩具结果:实验组儿童对玩具表现出了更多的破坏性行为
2、马利克实验设计结果说明:在实验的条件下,人们仍然保持着对于侵犯行为的控制,并要求使自己的侵犯行为得到合理解释。
3、伯克威茨(L.Berkowitz)实验
◇结果:看到手枪的被试对假被试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伯克威茨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3:社会学习观点
◆班杜拉,1977
动物习性学研究:动物的侵犯性行为模式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或消除。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实验1: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实验2:侵犯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实验3: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
三、侵 犯 的 影 响 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3: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4:大众媒介
四、侵犯行为的控制
1:社会制约
如果行为的预期代价超过行为能够带来的满足,则行为就会被抑制
2:去个性化的避免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3: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
五、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1:渲泻
◇使人的侵犯冲动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渲泻
◇强调:渲泻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已对一定对象产生了侵犯准备的人。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际地经验侵犯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侵犯行为反而会更增加侵犯的危险性。
2:培养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呈负相关
◇角色扮演方法是培养移情能力的良好方法
3:成熟个性的培养
个性不成熟者运用突发性、破坏性、侵犯性行为方式满足自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第五章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
1.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组成的、持久的的个人的内在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即一种准备状态。
二.态度的特征
奥尔波特――态度个体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态度;表示准备反应;是有组织的系统;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对行为产生指导与动力。
三.态度的功能
1.态度的认知功能——选择接受有利的信息;2.态度的情绪功能——带来满足或失望感;3.态度的动机功能——驱使人趋向或逃避某事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层次与方向
一.社会态度是个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1.社会定势的层次
◆四个层次,第一为基本固定定势——个体对外界情境的直接反应;第二层次——调节日常生活行为;第三层次——调节个体某些行为系统;第四——最高层次,调节行为的整体性
◆ 知、情、意三因素在社会定势的最高层次中的地位不一,比重不同。
2、社会态度的层次性与行为的关系
◆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1)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T.Lapiere, 1934美国西海岸,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旅行,2)盖洛普:态度与行为一致!
盖洛普,1936成功地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预测票数与实得票数相差 < 1%、3)费希本与艾赞:一般态度与多重行为一致
一般态度与特定行为低相关,与“多重行为尺度”高度相关。
4)佩因罗德的研究总结
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5)金盛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行为是态度与情境压力的函数。一种具体行为的发生与否,取决于行为后果的价值。
价值判断的两个内容:预期的满足水平;可能付出的代价。当态度不能决定行为的指向时,仍会影响行为的方式。
◆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分析:从以上结论可知
◇情感与认知所起的作用不同导致言行不一;◇同一对象具有的不同属性、特征导致了言行不一;◇当时情境的影响:
二、社会态度的方向
正向(积极拥护、参与);负向(抵制反对)、中性(观望)、异向态度(钻空子、怠工、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形成的过程
凯尔曼态度变化三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 服从——为取得报酬回避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权宜之计,司机对交警的服从。
◆ 同化——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以取得与他人的一致。是否能同化取决于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否则将难以维持,有摇摆不定。
◆ 内化——从内心深处接受他人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是最稳固的、不易转化。
◇ 一般而言,态度形成遵循这三个阶段,开始多是服从,被迫进行;然后逐渐习以为常,成为自愿行为;最后形成牢固观念◇ 但并非每个人都完整进行,有的人只停留在服从、同化;有的人到达同化还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进入内化,或一直在同化。
二、社会态度形成的反馈模式
中性 正向
决策中心 个体内化过程 社会态度 逆向异向
处理后的信息 社会心理刺激合力
群众的个人体验、满意程度、反馈机构舆论、流言、从众等社会心理现象
原始信息
第四节 社会态度的改变
一、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
态度转变有方向的、强度的。由消极——积极、由不赞成——很不赞成。
1、说服宣传:如通过交流意见、参观访问、观看电影、电视等。
◆ 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过分夸大会使人不信任。
◆ 说服宣传要晓之利害。使受众产生心理压力、威胁,只有听众劝告改变态度。但要区分两种情况:1)需要立即改变态度,则宣传要能引起恐惧心理。2)如果需要人们延续一段时间改变态度,则不必过于强调危险。
◆ 说服宣传的方式得当:当受众与宣传者保持基本一致,且在这方面知识经验不足时,单
方面宣传比较合适;当受众已有充分的知识经验,且有强的思考比较能力时,双方面宣传更合适。哈夫兰特在二战的士兵进行实验。
◆ 说服要求逐步提出:弗里德曼。大要求下的小要求总是容易实现的。
2、亲临实境:引导其参与活动来改变其态度,可能只要参与了一两次就会完全改变
3、群体规定:用群体规定使主妇们用内脏做饭。如公约、规章等。
4、利用沟通影响的规律
◆ 增加信息影响力
◆ 弱化人的自我防卫心理(向对方立场靠拢,建议而非命令的方式等)
◆ 睡眠者效应(sleep effect)——低威信来源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
二、社会态度转变与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涵义——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
◆ 是由于个体感到某些方面的行动权利被剥夺限制时,自发产生的一种动机状态。◆ 由于人们的好奇心所致。越是宣传所反对、禁止的东西,就越想知道。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影响态度改变的主体因素
◆自尊心: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评价高,一般不接受他人观点;
◆权威主义倾向:对权威过分尊敬与服从,权威主义强者易被子说服;
◆智力:一般而言,智力高者批判性强,不易被说服。
◆抗拒反应——人不愿受他人操纵。
◆心理惯性——费力最小原则,无特别必要,尽可能不改变自己。
◆保留面子——为维护自己独立形象,轻易不愿跟随别人。
2、信息传达者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 威信——高威信者短时间内能引发更多的态度改变;威信由两方面组成 :1)专业性:专家身份;2)可信性:与其人格特征、外表仪态、信心、态度有关。
◆ 立场——利已,影响小;利他,影响大
◆ 意图的明显性——引起受众的心理防御
◆ 吸引力——女性 > 男性,有魅力的人 > 缺乏魅力的人
3、、影响态度改变的信息沟通因素
◆ 信息差异——态度差异较大时,高权威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差异适中时,低权威的传达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
◆ 信息的倾向性——普通公众,一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教育水平较高的对象,两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态度不一致时,提供双方信息,再强调一方信息效果好,态度一致时,只说一面之辞效果好。
◆ 信息提供方式——口头>书面,面对面 > 大众传播媒介
第五节关于“态度形成”的理论
1、学习论——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 两种强化:正与负。青少年:同伴赞许(强化)的作用比父母反对的作用要大得多
◆ 模仿学习:初级学习形式。从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
◆ 鉴别学习:掌握了社会规范,形成了自己的评价系统之后。
2、诱因论
观点:态度的形成是人们权衡利弊的结果;外部诱因的强度决定人最终的态度。
1)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
格林沃尔德(A.G.Greenwald),1968、佩蒂等(R.E.Petty,T.M.Ostrom & T.C.Brock),1981 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受个人思想的制约,这些思想(即个人的评价、认知)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是否改变态度。
2)期望——价值理论
◆ 爱德华的期望-价值理论,1954,《决策理论》,认为态度即是决策的结果,决策是深谋远虑的结果,同样,人的态度形成过程也是个人为得失深谋远虑的结果;态度形成过程是理性的主动决策过程,而非学习论那样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3、认知相符论
观点: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信念、态度,或否定其它观点与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1)海德(F.Heider)的P—O—X平衡论
◆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人处于不平衡态,就会体验到不愉快,其所引起的动力将驱使人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
2)纽科姆的A—B—X模式T.M.Newcomb,1961,1968
此模式同于海德模式。
3)认知不协调理论,费斯汀格1957
◆当人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时,人就会感到不舒适和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紧张。
由认知冲突引起的内心不自在的状态,称作“认知不协调”现象。
◆认知不协调引起态度的改变
◇ 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当中的一个(行为意向、行为的改变或观念的改变)
◇ 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者或两者的重要性与强度
◇ 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新理由
◆“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实验L.Festinger & J.Carlsmith,1959
◇ 实验结果:高奖赏组和控制组很少有人撒谎;低奖赏组被试则大多认为工作有趣、愉快。◇ 结果解释:认知失调则认为,高奖赏组以辩解性理由调整认知不平衡(高报酬使之没有了撒谎的理由);低奖赏组找不到不撒谎的理由(工作本来无趣,报酬又低),认知不平衡产生,于是改变了态度(由对工作的不满——满意)。
态度的测查
1、总加量法
2、社会距离尺度法
3、语义分析法
4、投射法
5、生理反应法
第六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1、定义:运用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相互之间的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包括工具**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告之对方,并影响之。满足需要的交往——表达感情、解除内心紧张,求得对方理解同情。
2、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双方都有是积极主体:对方总是在主动地反馈信息,主方则按照反馈调节自己的言行,是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方的关系:交往不只是信息沟通,更是通过交往达到影响对方的目的,以使双方关系趋于良好。◆交往中存在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现实因素仍影响阻碍交往的进行。社会文化因素,如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交往障碍;心理因素,包括个人的需要动机、知识结构等
3、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 协调作用:在一群体中,为了能有序地生活,就要避免矛盾与冲突,就要按照共同的规则来行事。这就需要人际交往来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调节情绪、增进团结;◆ 保健作用:社会交往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通过交往获得安全感、亲密感,满足了人的归属需要。◆ 发展个体的社会性意识:婴儿出生后通过各种社会交往,社会意识逐渐由高到低发展,直到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原则(动机)
1、自我呈现论——是交往者通过自己的言行向他人呈现自我,即将较好的自我形象呈现给他人,以达到影响他人、控制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2、社会交换论——人际交往也是讲究报酬与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难以维持。人们总是尽可能地使报酬大于代价,所以人倾向于保持对自己有益的人际关系。
3、社会实在论——为了维护和发展某一群体,其个体通过人际交往参照他人标准,使自己的态度行动与他人保持一致,避免认知失调。
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定 向 阶段——对可能的交往对象:注意、选择、初步沟通、情 感 探索——仍属非正式交往,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仍避免涉及个人隐密;、感 情 交流——信任感、安全感确立,较深的情感卷入,自我暴露程度较高,正式交往的压力已趋于消失,关系一旦破裂,心理压力较大。、稳 定 交往——心理相容性很高,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的个人领域。
四、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熟悉——熟悉可以增加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程度
2、个人特征
1)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武装分子在古巴猪湾登陆,试图从事武装颠覆活动,结果遭到惨败。总统肯尼迪的声誉非但没有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
心理学家猜想,这是因为猪湾事件使得人们相信,即使是被当时的新闻媒介描绘得几乎无可挑剔的总统,也难免会犯错误。这使总统的形象更接近普通人,从而赢得了过去并不喜爱他的人的拥护。
◆ 犯错误效应与性别角色、自尊心
男性喜爱犯了错误、但才能出众的男性;
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
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错误使双方距离缩小)
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能力出众者(社会比较压力小)
3)外貌:Sigall & E.Aronson,1969
男性看重漂亮女性的评价结果:肯定——对主试喜爱程度最高;否定——对主试喜欢程度最低。询问是否继续参与研究:他们表示非常愿意再与漂亮的主试交往。
4)真诚:Aderson,1961
方法:大学生,555个品质形容词,要求被试按“喜爱程度”排序;最前面词: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最后面:说谎、装假、不诚实、不真实。结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3、相似
相似性决定了被试对别人的喜欢程度以及是否选择别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伙伴。
◆ 能引起人际吸引的“相似”情形:态度、兴趣、信仰、价值观;共同的语言、种族、国
籍、出生地;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居住地;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身体特征
4、互补与补偿
◆ 互补—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双方面)
◆ 补偿—他人某一特点满足了某人的需要,使某人增加了其对他人的喜欢程度。(单方面)
5、爱 情
◆ 喜 欢:1)人际吸引的双方彼此有共同的理解;2)喜欢的主体对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 爱 情:1)依恋——孤独时会高度特异地去寻求自己恋人的伴同和宽慰。2)关怀与奉献—— 非常关怀对方的情感及其他情况;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高度宽容对方的不足; 3)亲密行为——最初的身体(手)接触是泛化的高度依恋需要的反映,是对父母之爱的泛化。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人际交往中交谈的优劣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心理效应。用清新、自然、文雅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受到良好训练的结果,这也包括平时环境的熏染。第七章大众心理——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1、群体(Group):亦称团体——以一定的目的和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相互认同并相互作用、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人群聚合体——没有共同目标、组织结构与角色分化的人群。如电影院里的人群、公共汽车
上的人群。聚合体可以转化为群体
集体——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安德列耶娃,1980),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群体。
2、群体的分类
◆正式群体: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以人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群体,没有表面的社会结构。人们对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主要是基于个人的情感。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3、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个体(individual)即个人,相对于群体的概念。群体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特征和心理现象,如士气、凝聚力、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群体的效能不等于个体成员能力的简单之和。
◆ 群体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中介,社会对个体的作用通过群体实现,个体对社会的作用也需借助群体来实现。
4、群体形成过程研究
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两群人各自独立进行群体合作性活动;第二阶段:两个群体进行对抗性活动;第三阶段:两个群体同时参加相同内容的活动;第四阶段:两个群体参加群体协同活动
5、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1)共同目的
影响人们组成群体的两种情形:◆ 人们意识到不能单独完成一项任务;◆ 人们意识到通过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更顺利地完成任务。
2)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定义: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恐惧水平越高,合群倾向也越强。结论:一个人越缺乏安全感,归属需要也越强烈。
3)共同兴趣
一个群体的吸引力,直接同其所开展的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关。活动越是可以激发人们兴趣,越易于吸引人们参与群体的活动。
4)压力情境
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显示,高压力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5)工具作用
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的目的,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待。此时人们加入群体成了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
6、群体的沟通结构及其功能
◆环式结构、链式与Y式、轮式结构、等级型结构、专制型结构、全通道结构
二、社会影响
1、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的作用
◆ 维系群体整体性——行为、感情和认知的一致性
◆ 认知标准化——群体的共同评判标准
◆ 行为定向——活动范围、行为方式
◆ 惰性作用——规范是多数人意见;它要求成员行为趋于中等水平。
2)群 体 压 力
群体规范和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但对个体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
3)群体压力的作用机制
个体对偏离群体的恐惧。个体必须在维持独立与群体的愿望中做出抉择。无论哪种情形,个体都会强烈地感受到群体压力。
4)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
◆ 辩论——形成多数派与少数派,压力出现。◆ 劝解——压力增大,有人开始放弃原来观点。◆ 攻击——压力极大,出现冲突。◆ 心理隔离——对攻击无效的少数人,多数人开始与其断绝沟通,使其陷于孤立。
5)群体压力的意义
◆约束成员的异端行为◆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有利于群体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成员的一致行为有助于增加个体的安全感◆维护群体的团结
2、从众
1)从众的定义
2)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 ◆权宜从众(顺从):行为与群体一致,认知与情感不一致。现实中从众的主要类型。阿希实验中的从众。◆不从众——行为上不从众;认知、情感与行为均不从众。
3)阿希实验
◆实验的结果——几十名被试,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跟随大家一起判断时,错误判断的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
4)从众的原因
◆行为参照——在不明确的情境中,多数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 对偏离的恐惧
5)影响从众的因素
◆ 群体的一致性
只要群体出现不一致,无论群体规模和不同意见者的权威如何,都会使从众的比例大为下降。
◆ 群体的规模
2人的意见压力明显大于1人,3人的从众压力显著大于2人。
◆ 问题及判断标准的明确程度
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系数:越难从众率越高;女性从众率高于男性
◆ 个 性
被试的自我评价越高,从众程度越低。果断性越强,越倾向于不从众。在中等自我卷入、具体价值取向问题上,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的被试,从众率明显低于场依存的被试
◆ 个人自我卷入水平
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 文化差异
米尔格莱姆,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美国学生的从众性高于日本学生。
3、服从——受外界压力被迫发生的行为。
1)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
◆ 实验前的预测——极少被试会施加240v以上的“强电击”;没有一个人预测会超过300v;
40名精神病专家预计,加至450v的可能性只有0.1%
◆ 实验结果——服从多。40名被试中只有5人到300v拒绝再提高电压
2)服从的原因
◆“合法权力”——社会角色关系决定,战争中人性的丧失,服从命令是士兵的天职
◆“责任转移”——通过电话控制被试时,只有22%的被试一直服从到最高电压。独处增加了被试对行为的自我责任意识。
◆ 归因——没有别人在场,更容易使人将行为责任归于自己本人,从而拒绝服从。
3)影响服从的因素
◆ 他人的支持
◆ 行为后果的反馈(服从%)——间接反馈> 声音反馈 > 身体接触
◆ 个性与道德发展水平
4、依 从
1)依从的定义
2)“登门槛”效应与技术、3)低球技术(low-ball technique)
◆ 登门槛技术与低球技术的作用原理:人需要在同自己发生交往的人面前维持一个一致的社会形象,一旦接受了一个要求,拒绝别人要求的困难也就明显。
4)“留面子效应”——人们在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增加的现象。
5、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由于他人在场或是由于与他人一起活动,而导致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与之相反的情形则称为社会干扰。
6、社会惰化(Social liafing)
1)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称为社会惰化。
2)社会惰化的调查研究
前苏联,1%的自有耕地生产了27%的农产品。匈牙利农民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1/3的农产品。中国改革的起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惰化现象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均存在(D.Myers.1983)
3)社会惰化的原因
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4)减少/避免社会惰化作用
◆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 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能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群体的团队精神,鼓励个人努力;◆ 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象自己一样努力
7、群体极化 Group polarization 1)定义
2)关于群体极化的研究确证
群体讨论明显使法国学生对总理的积极态度得到加强,原来对美国人的消极态度强度变得更大;梅厄斯等,1970,中学生,讨论种族偏见问题后,高偏见组的偏见更大,低偏见组的偏
见更小。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极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学中的亚文化,会显著由于大学内部特征共同的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加强,使学校之间的差异加大。
8、冒险转移 risky shift
1)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
2)冒险转移的原因
“群体鼓励”说、信息充分说、责任分散说、文化价值说(西方文化中的英雄主义);
9、群体思维
1)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致使其他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就称作群体思维。
2)对群体思维的研究
◆ 耶鲁大学,I.Janis,70年代以来对群体心理的案例研究:1941,珍珠港事件中的美军不设防、1961,美国对古巴的猪湾入侵、60年代中期的美越战争升级、80年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错误发射
3)防止群体思维发生的方法,Janis
◆ 使群体成员懂得群体思维现象、原因及后果。◆ 领导者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场,防止形成不成熟倾向 ◆领导者鼓励成员提出反对意见、批评和怀疑。◆指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专提反对意见;◆时常将群体分成小组讨论,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充分研究对手的一切警告性信息及对方可能的行动。◆ 形成预备决定后,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要求每位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决议前,请群体外的专家对群体意见提出挑战。◆成员与群体外的人交换决策意见,并反馈回群体。◆以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讨论,再形成最终决议。
10、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发生在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行为(使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行为。)
◆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行为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如合作、竞争、冲突、调适。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的关系不对等。如暗示、模仿、流行、流言与谣言等。
1)对称性社会互动—— 合作 与 竞争、冲突 与调适
◆ 合作与竞争
合作——两个、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 合作与竞争的原因
原发心理原因——人们试图在社会比较中确定自我价值。
直接动因——利益一致或利益冲突。
◆ 合作与竞争的经典研究
“囚犯困境”实验,1957、“卡车运输”实验,1960、◆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奖励方式对合作/竞争的影响;◇沟通对竞争/合作的影响
◆ 冲 突
人或人群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
◇ 与竞争的相同之处——为了一定的目标而互相排斥和反对。
与竞争的相异之处——冲突以直接打败对方为目的,对方是攻击的直接目标;冲突双方有直接、公开、正面的接触;冲突虽在同一领域,但双方要达到的各自目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 调 适
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或缓和人或群体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调适方式包括:和解、妥协、容忍、调解、仲裁
2)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暗示、模仿、流行、流言与谣言、暗示
◆ 暗示
◇ 暗示与感染、模仿
暗示不是说服,无需讲道理,而只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
暗示是让人接受某种观念,并按这种观念行事。感染只是接受他人的情绪;模仿是产生与他人一样的行为,但不包括对他人心境的体验与仿效。
◇ 暗示分类:直接暗示——将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对方,使人们迅速而无怀疑地加以接受。
◇ 暗示的分类:间接暗示——将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对方,使人们迅速而无怀疑地加以接受。间接暗示的效果往往大于直接暗示。
◇ 暗示的作用与应用
医疗——暗示疗法、体育——心理训练、特种兵与特警训练——心理训练、教育——暗示教学法的三原则:◇ 保持愉快、轻松、注意集中的心理状态;◇ 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统一;
◇ 影响暗示作用的因素
年龄; 性别;心理状态;情境(群体压力与从众);暗示者的影响力; 暗示刺激的特点。
◆ 模 仿
◇下降律: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 流行(fashion)
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方式现象。按流行范围的大小、时间长短、投入程度,流行可分为时髦、时尚和时狂。
◇时髦:种零散、短暂的流行现象,或虽持续较长时间却一直未能普及开来的高雅或怪诞的行为。时尚:一种相对持久且较为稳定的生活或行为模式。时空范围上大于时髦。时狂:一种短暂、狂热、非理性的流行方式。时空范围大,常波及整个社会,影响甚至成为一定时期的社会风气。
◇ 流行的特点与规律
特点:新奇性、(来去)迅速性、周期性、极端性、正态性、作用的双重性(破坏与建设)
◆ 流言与谣言
流言与谣言的特点:信息不确切;传播容易停止难(社会基础、逆反心理)◇ 流言与谣言产生与传播的主客观因素
社会情境——三个条件: 缺乏可靠的信息;不安和忧虑的情况下;社会危机状态下
心理原因——认知错误;特定动机;个性;修养
◇流言与谣言传播的规律——削平;磨尖;同化;
◇流言与谣言的社会控制——行政与司法措施(治标);民主与法制建设(治本);及早扑灭;选择适当渠道向人们披露真情(参见态度转变策略)
第三篇:社会心理学笔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笔记1、1908年,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誔生。
2、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3、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的存在所影响,G.W.奥尔波特认为他人的存在形式包括:现实的存在、想象的存在、隐含的存在。
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G.W.Allport,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他人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5、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公式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情境,f指函数关系。
6、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
7、社会化是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8、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9、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是个体社会的主要载体。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10、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语言社会化。
11、性别角色是社会学范畴,性别是指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是生物学概念。
12、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按获得方式分为先赋角色(先天因素获得,如父母)和成就角色(后天努力获得,如老师)。
(二)按规范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规范程度高,如军警)和开放性角色(规范程度低,如朋友)。
(三)按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追求利益,如银行家、商人)和表现型角色(如教授、学者)。
(四)按承担者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如演员)和不自觉角色(如性别角色)。
13、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包括(ACD);农民(AB);教师(ACD)。
选项:A.成就角色 B.功利性角色 C.表现性角色 D.规定性角色
14、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角色失败
1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称为镜我16、自我概念的功能有: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17、自我概念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18、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罗杰斯的观点。
19、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满足导致自信,遇挫导致自卑。詹姆士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可以提高自尊水平因素有选择参与、正确的社会比较、扬长避短、成功的行为。
20、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不包括(B)等。
选项:A.认知者的兴趣 B.认知者的角色 C.认知者的动机 D.认知者的情绪
21、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在熟悉和亲密的人之间产生,首因效果发生在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22、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23、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印象管理。
24、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作出准确的预测。
25、海德不变性原则、凯利协变原则,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情境的归因。三个都高外归因,刺激客体(小丑),如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则归于行为主体。
26、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观察位置、时间因素。
27、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28、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目标价值)、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29、亲合起源于依恋。影响亲和的因素: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压力大,恐惧感强,亲和动机强;焦虑感强,亲和动机弱,在同一家庭,按出生顺序递减。
30、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的因素构成。侵犯行为与目标受阻、去个性化成正比,预期惩罚则成反比。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一般会增加。
利他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交换,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少。好的气候心境、有内疚感、独自一人、与利他者相似、时间充足等增加利他行为,反之如噪音、时间紧、内疚表白后则减少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利他技能等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31、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美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32、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是一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社交情绪。
33、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才能地位等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到复杂情绪状态。
有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和普遍性特点。
34、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35、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态度。
36、构成态度的基本成分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态度的ABC模型中,A指情感、B指行为倾向、C指认知。
态度的特点包括对象性、内在性、稳定性。态度的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法)。
37、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中,三种关系肯定或两种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38、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适中。
39、身体语言包括:目光、面部表情、姿势、妆饰打扮。目光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身体语言沟通形式,触模是情感体验最深刻的身体语言。一般来说,人在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40、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41、自我暴露的广度、深度是人际关系的敏感的探测器,由浅入深为兴趣、态度、人际关系、隐私。一般关系密切暴露越广、越深。但有一特例陌生人间可完全暴露,因风险体验和羞耻感下降,如网络聊天。
42、良好的人际关系原则:相互、交换、自我价值保护、平等原则。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
43、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44、人际吸引从低到高,依次为亲和、喜欢、爱情(爱情与喜欢的区别是依恋、利他、亲密)。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
45、影响喜欢的因素:熟悉与邻近、相似性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
46、从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模仿是主动的。
47、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寻求行为参照、群体凝聚力、对偏离的恐惧。
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个体人格因素、情境的明确性、性别、智力。
48、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优势反应易于表现,弱势反应会受抑制。
49、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社会助长(促进)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50、“出工不出力”是一种社会懈怠现象。社会懈怠又称社会逍遥、磨洋工。
51、塔尔德模仿律有: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52、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因此动物、幼儿没有爱情。爱情有生理基础(性爱),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53、印度学者古普塔的研究表明,由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爱的情感开始迅速减少。
54、婚姻动机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爱情动机、经济动机、繁衍动机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1、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3、个体社会心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化、态度及其形成。
4、社会心理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史前思想积累阶段):追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用
权威思想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经验描述”阶段(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
“迅速发展”阶段(科学实验):20世纪20年代后。
5、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并专门讨论了这门学科的本质与
范围。
7、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1924年出版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
8、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9、社会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10、社会交换理论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11、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是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12、社会认知的核心:是人们对他人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认知。
13、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①逻辑的违背;②文化价值的冲突;③观念层次的冲突;④新旧经验的矛盾。
14、塔吉菲尔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
15、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区分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
16、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
17、角色冲突: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出现的矛盾心态。
18、角色创造:是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19、角色偏常: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20、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路径有三种类型:①现象揭示研究;②关系解释研究;③因果
联系证实研究。
2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分析与综合原则;③交互作用分析原则;④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2、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学-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23、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以及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24、社会比较: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
25、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
社会背景。
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6、社会化的影响源:①文化;②家庭的特殊作用;③同辈群体;④学校;⑤媒体。
27、社会化的核心是学习,学习的核心是掌握语言。
成人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
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28、角色获得:是指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
与情感。
29、角色改变:人体到成年之后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新问题,随着年龄的变更,社会角色
也在变换。
30、再社会化:成年人在初始社会化基础上步入社会,经过进一步角色学习胜任了社会各种
角色,但有时由于一些原因,原来已经学习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能适应新情况,个
体需要通过吸收新的角色、价值或知识来建立新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生活目标,这就是再社会化。
31、态度的构成要素:认知、情感、行动。
32、态度的特点:①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②态度有具体的指向;③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
性;④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33、态度的维度:指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34、态度的功能:①功能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②自我防御功能;③价值表现功能;④
认识功能;⑤对社会理解的影响;⑥记忆过滤效应;⑦激励作用。
35、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①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②知识;③家庭;④群体参照;⑤
文化因素;⑥遗传因素与性别作用。
36、社会知觉: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印象。其中主要是对人的知
觉。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
37、知觉:对各种负担社会角色并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或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对群体所建
立的最初印象或概念,这种印象通常是关于对象的外表特征的认知。
38、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
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39、个体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往往建立在有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
40、总体印象形成的方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41、社会知觉偏差:
①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
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
②近因效应:在人们回忆旧有信息存在困难,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情境时,人们就
倾向于以新近信息为依据,从而产生近因效应。
③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
影响对他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
点。
④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
变成了现实。
42、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
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3、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对
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44、内隐社会认知的特点:①社会性;②积淀性;③无意识性;④启动性。
45、刻板印象:也称类属性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
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46、刻板印象的社会意义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47、偏见: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
向性态度。
48、社会偏见特点:①偏见以有限的不正确的信息为来源;②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③有过度内化的倾向;④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49、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
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50、行为原因的维度:内因 外因 稳定性 可控性
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寻求规律,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
息来进行归因:刺激、行为主体、背景。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
51、归因偏差的类型:①基本归因偏差;②活动者-观察者效应;③自我服务偏差。
52、自我图式理论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提出的。
53、自我概念的功能(伯恩斯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
理作用):①自我一致性维持 ②经验解释 ③期望定向
54、儿童了解语词中“我”的内涵,用“我”代替“宝宝”,此时自我已经明确分化
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
55、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
56、波普提出自尊体现在五方面:①社会方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
③家庭方面的自尊;④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⑤整体自尊。
57、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
58、习得无助: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
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59、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60、双方的情感联系,是从直接接触开始的.61、人际关系发展阶段:①交往定向阶段;②情感探索阶段;③情感交流阶段;④稳
定交往阶段。
62、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①分歧;②收敛;③冷漠;④逃避;⑤终止。
63、角色扮演: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技术,通过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去体验、了解和
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
技能。
64、人际交往的原则:①真诚原则;②交互原则;③功利原则;④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⑤情境控制原则。
65、助人行为: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66、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
67、助人的决策过程:①帮助需求觉察;②助人意图的确定;③采取有效的措施。
68、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①受助者的特点;②助人者特征;③情境因素。
69、助人行为的培养:①明确责任和增加互动;②示范作用;③主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④助人技能的学习;⑤价值取向的教育。
70、侵犯行为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实际
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71、社会评价和伤害意图是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的两个关键特征。
72、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①文化与侵犯;②媒体暴力③暴力视频游戏。
73、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家庭暴力、校园欺负。
74、如何控制与预防侵犯行为:①移情能力的培养;②成熟个性的培养;③宣泄;④
社会公平的建立。
75、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76、从众的类型:真从众 权宜从众 不从众
77、从众的条件:①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②情境因素;③个体因素④教育和文化倾向。
78、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79、依从行为的原因:①潜在损失危机;②互惠心理;③喜爱和熟悉;④情感。
80、依从诱导策略:①等门槛效应与技术;②低球技术;③留面子效应;④过度理由
效应;⑤最低要求启动策略。
81、典型的逆反心理:①超限心理;②自我价值保护逆反;③禁果逆反。
82、服从:个体与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
为的现象。
83、群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
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84、群体的特征:共同目标、结构和规范、归属感、交互作用。
85、群体的类型:①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②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③成员群体与
参照群体;④面对面群体与虚拟群体。
86、社会助长: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
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87、社会干扰:他人在场非但不能提高行为绩效,反而会降低绩效的现象。
88、社会堕化: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现象。
89、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
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90、群体思维: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91、冒险转移:群体决策时可能会因为群体极化导致决策失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
就是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时决定更倾向于冒险。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
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92、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①社会化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而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②个性化是与社会化相对的概念。个人的社会共同性是通过个性与社会、文化要求相适应的行为体现的,而个人的独特性则通过高度带有个人色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稳定而特殊的个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得到体现;
③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在同一个群体中生活的人们,有着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这种社会生活的共同性带来了人们经验的相似性,由此,人们
发展起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观念、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使社会化的目标得以实现。另一
方面,个体除了有他人相对一致的社会生活之外,还拥有独特的、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这种生活使人们在社会化的同时也获得个性化;
④社会化与个性化是两个伴生的、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从
个体角度来看,社会化使个体能够适应环境,获得发展的基点,个性化则使个体具有超越现
实而又推动现实变革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对社会整体而言,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和
文化的传承,个性化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机制。
第五篇:现代社会心理学笔记
《现代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
一、1、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
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做的反应(包括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规律。
2、①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主体反应得内隐
过程和外显过程)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②要注意社会坏境(或条件)的不断变化和相互作用,研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研究范畴
1、个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这一层次主要研究社会文化因
素对个体行为影响的规律)。主要内容有:人的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等
2、人际关系(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坏境中人与人的相互
作用和关系,包括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主要内容有:社会角色、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
3、群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主要研究某些人数众多的群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反映特征及形成过程)。主要内容有:
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社会运动等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综合性: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直接的理论
来源。
二、独立性: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三、应用性: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目的:解释、预测、控制
2、影响研究方法的两个因素:
A、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个人态度、立场、世界观)
B、社会心理学理论汲取哲学观影响
3、具体研究中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
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B、动态研究与静态研究相统一的原则
C、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统一的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方法:
(一)、实验法
1、定义: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作一个或
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作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
现其中所包含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2、划分:
A、实验室实验(易于控制,普遍性、推广性不强),又分
为一般实验和模拟实验。
B、现场实验(难以使用控制组)
3、实验研究的逻辑:
A、确定变量关系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
B、为证明这一假设,分别做出前前测和后测
C、如果前测后测发生变化就可以认为Y是X的结果,这是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
4、实验研究中三对基本要素以及因果关系的三个要素
A、实验研究中三对基本要素:自变量(X)与因变量(Y);前测和后测;实验组和控制组
B、因果关系三要素:变量X与变量Y存在不对称的相关关系;变量X与变量Y在发生的顺序上有先后之别;变量X与变量Y的关系不是同第三个变量的影响
5、进行实验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A、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假定
B、自变量能够很好的被“孤立”,即实验环境应该能够很好地封闭起来
C、自变量(实验刺激)必须是可以改变的,同时也是易于操作的D、实验程序和操作必须能够重复进行
E、必须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二)、观察法
1、定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将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收集起来,从中分析和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划分:
A、参与观察(观察者以实际行为深入到被观察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进行观察和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根据参入程度,将参与观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半参与观察)
B、非参与观察(要求观察者完全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进行暗中观察)
C、间接观察:包括物质痕迹观察(人们行为留下的迹象)和行为标志观察(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的行为方式及其价值观)
3、观察法的过程
A、选择研究背景(研究者是否选择自己熟悉的地区)
B、获得准入
C、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
D、对观察的记录:观察的对象(谁在场、特征、角色);观察时间;观察内容 注、观察和记录需注意:及时记录;不当面记录;记录客观
事件和主观感受;记录越详细越好。
(三)、调查法
常见的调查法: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1、典型调查:
A、定义:从研究总体中有意识地挑选出少数具有代
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已达到了解总体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B、选择典型对象应遵循的规律:选择相对纯粹的典
型;选择更能代表一般情况的典型;选择有翔实的历史资料的典型;选择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吻合的、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2、个案调查:对少数个人或小型群体的较长时间的全
面调查,研究者容易把研究对象放到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考虑,从而对调查对象进行多层次、综合性的分析。
3、抽样调查:
A、定义: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对象为样本加以调查分析,并以此对全体调查对象的状况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