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社区物业管理模式新思想
对于社区物业管理模式新思想
[摘要]为了加大社区组织的力度,并且能够较好的把社区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模式,实现对基层社会生活水平整体提升。从而使人们对社会组织的活力。实现建设与服务并重的社会化、职业化、职业化社区。
[关键词]管理、新思想、社区
为提高物业社区地管理水平,创新社区服务地管理方式,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地服务需求,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地水平整体提升。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创新社区管理为主题,以“管理无缝隙,服务零距离”为目标,以管理、机制、服务三个创新为重点,围绕居民,围绕社区,高点定位,大胆探索,提升境界,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
一 社区物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是各种群众利益、矛盾、需求的载体和平台。围绕物业管理而引发的诸多矛盾,往往涉及面广、关系复杂,会远超出物业管理所涉及的范畴,仅靠物业管理部门单方面的监管是难以解决的。居民对物业服务不断提升的要求,必须有效而恰当的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并以人为本,提升标准,促进物业管理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多样化需求和各类社会矛盾集中点。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从和谐社区建设人手,寻找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并加强社会管理的切人点。以通过协调社区中各主体间的关系,把各方力量团结在社区上,共同化解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为打造和谐相处的社会共同体奠定基础。
二.社区物业管理创新的原则
社区物业的创新,以充分发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凝聚人心”作用为原则。要从工作载体、组织设嚣、活动阵地、运作机制、联动平台和诉求渠道等方面系统化谋划,要从功能性、拓展力、价值度、辐射面、操作性等方面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制宜的动态化设计,要注重工作手段多样化、运作方式社会化、资源整合集约化,并将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
三.社区物业管理创新的做法
(一)健全组织架构。
构建一个全覆盖,开放型,多层次,动态化组织架构,有利于在全方面部署的基础上,抓重点,分层推进。纵向上,以区、街道、居民区三个级别顺畅联动,横向上,以党组织、社会组织、行政部门、党员群众充分参与。在区级层面的下设四个小区、及5个下属,各部门“做实党组织、做专社工站、做强居委会、做活社会组织”。在居民区党支核心领导下,以物业管理党支部携带支部委员、区长、管理员、楼长、调解员、卫生员、巡逻员等,对不同性质的各条块组织、党员骨干要凝聚在一起。以“区域的不变”应“单位、人员的万变”,更有利于全覆盖,广吸纳,并实现单位党建和行业党建的延伸及补充,设置更科学,更加健全,为各个层面的提供巨大的空间。当然,在构建组织体系使其顺畅运作中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制度的坚强支撑,为了能强有力的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并取得应有实效,需要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基层的一线力量,以各居民区有专职党建工作队伍,实现功能的归位,在繁琐的日常理事中得以脱身,集组
织力量公共服务、强化管理、专业管理、自治组织,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制度办事”。
(二)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1、立足服务,找好工作载体。有了服务才有引领,有了引领才能被认同、参与,从而推进创新。社区服务需求,找好载体和抓手,以实在的服务凝聚人心,以体现党建核心价值的创新成效。可以充分体现党建在其推进中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以为保障民生工作落实践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2、融人渗透。有了实体运作,还要精心设计,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载体,挖掘创新的空间,要真正发挥出党建的各重作用,更有效得推动工作项目的实施。在一方面工作项目上实施要充分考虑到党建融人的结合点,并尽可能的创造党建渗透环节。在另一方面,社区把握机会,巧妙运用和发挥“乘数效应”,以激发活力。为基层党组织深人民群众和推进民主建设搭建平台;需注重让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渗透“党建引领”因子,从而助力党建的不断延伸、传递和拓展,让社区物业的管理联建工作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社区物业管理创新值得关注的地方
社区党组织定位和功能发挥需要明晰、强化。物业管理在社区的领导核心是社区的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协调整合的作用,以成为了解民意,促进实体工作,牵起该区域内其他组织。不仅要树立和发挥党组织指导、整合、协调的权威,还要尊重区域内的其他组织职能和意愿,避免缺位、错位或越位。服务功能上,要抓好主体建设和客体要求两个环节,提升行政社会资源地综合运作效率,要以社会化、品牌化、制度化的运作方式,服务民生以及促进和谐全方位的提供服务。社区物业管理创新要注重价值导向和情感互动。要有区域文化特征,注入不同的文化风格、价值导向和人文内涵,打造出一个有深度的红色文化、为政府的服务文化和社区的邻里文化,共同的理想价值引领组织共建、载体共创、资源共享,从而重视社区成员的互助共进,加强互动的情感模式,巩固社区物业管理党工作的亲和力、传承力、示范力和导向力。
五.社区物业管理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不同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党社联建”模式是较为理想的社区物业管理模式。
“党社联建”的创新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扁平化要求,对现有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体制和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建立“一纵五横、整体联动”的组织体系,使党的核心力、政府主导力、社区自治力、社会参与力、市场运作力在社区建设上形成合力,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完善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形成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社区管理服务站、社区综治办统筹联动、协调运转的格局;社区实行“大党委”制,吸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党委委员,提高社区共驻共建的组织化程度;成立居民议事会,完善居民代表大会和居民议事制度。居民小区建立“党社联建”互融共促制度,按照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架构,组织三方联建,扩大交叉兼职,实现协作联动。
2.加强人才选配
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由县(区)委组织部和乡镇(街道)党委f党工委)双重管理,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委居站办”工作者,加强社区专兼职社工队伍建设。坚持外引内培并举,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快推进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推行“一社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做好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培养工作,动态保持“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
3.完善服务体系
整合服务资源,构建6+X服务体系,即:党组织组团式服务、政府部门一站式服务、社会组织专业式服务、经济组织菜单式服务、党群志愿式服务、居民互助式服务,通过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党群志愿团队和居民这六大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服务,打造10分钟服务圈。
六.结束语
企业安全文化只是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局限于生产领域或生产经营活动领域,但它是安全文化建设十分重要的领域。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以及谋生的主要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创造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由于科技进步,高新技术的应用,制造方法及生产工艺的程序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了安全文明生产,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只有真正依靠先进科技和提高全体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才可能推动火工企业文化的发展,才会有繁荣的安全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蔡兴发.上海市:探索物业党建联建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J】.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2007,(3).
【2】沙红.南通市探索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新模式fJ].中国物业管理
【3】张兵兵.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研究—— 以徐汇区斜土街道为例
【4】.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许召敏.我国社区物业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研究【D】.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2008.
第二篇:学校物业管理模式
学校物业管理模式
就目前物业管理状况而言,学校是物业管理行业的一片净土。那里没有业主“论坛”、那里没有业主委员会的“硝烟”。开拓学校物业管理市场,是物业管理公司发展的又一新契机。
1、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这几年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积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们对知识的欲求也在日益高涨,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这其中预示着需要增加和扩建更多学校来满足学习的需求,传统的学校办社会的后勤运作模式已成了很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严重障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的后勤工作都是学校办社会的运作模式,即学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规模、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讲求管理效率,只要学校存在什么劳务需求,就立即设置一个劳动岗位,工资都是由国家来掏钱。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小社会”,结果是学校办了食堂、木工房、园艺室、水电班,有的学校甚至还办起了托儿所,这种运作模式非常类似于农业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现代化发展趋势是完全相违悖的。所以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专业、规范、个性化的后勤管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学校物业与商住物业的不同之处。
介入学校后勤管理工作,首先应探索我们的客户“教师、学生”,他们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些什么服务?我们应该怎样服务?怎样管理?这些都需要我们确立学校物业管理专业化的服务理念;个性化、科学创新的管理服务模式;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规范化的操作来实现。从而赢得师生的认同。学校物业与常规的商住物业在管理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同:
2.1对象不同:商住型物业中我们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各业,不同职业的人,面对的业主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学校物业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单纯知识型,远没有住宅小区那样人员层次复杂,单一业主。有利于服务的针对性。
2.2管理的模式不尽相同:商住型小区有“业主自治与专业化管理的共管式”模式、有酒店式管理、无人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等管理模式④,使用这些模式显然不完全适用于学校的管理,学校管理面对的单一业主,管理上必须服从学校管理需要——从属性,更强调根据需求提供服务,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的管理模式——有深厚学校特点的“共管式”模式。
2.3管理侧重点不同:商住小区的管理重点是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及大楼安全,管理的侧重点是物(设备、设施、区域),对住户是提供服务,而学校则注重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安全。管理的侧重点包括物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安全的管理(特别是十八岁以下的学生)。在对学生的服务中增加了管理职责。在对学生管理与服务相矛盾时,与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偏重管理。
2.4管理服务的目标不同:商住物业的管理是为了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实现物业的保值和增值。学校管理的目标是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协助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2.5管理服务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商住物业管理的资金来源于多个方面,它包括管理服务费的收取、公共设施专用维护基金、多种经营收入等,服务费收费标准是依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管理服务费指导价格标准⑤,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协商制定,由于地方标准的局限性和市场的规范程度,还达不到按质论价,市场化程度有限,资金的使用接受业委会、业主的监督,特别是专用基金的使用必须获准后方可使用,合理、顺利、及时的使用与业主和业委会的专业能力有直接关系,物业公司需投入精力协调。而学校物业中管理服务费来源较为单一,即学校的经营管理者。物业公司可以采用菜单式来制定服务项目,分项测算费用,经双方协商确定服务内容,以合同契约形式确定资金数额和支付方式,资金使用按合同执行,完全的市场化。为物业公司发挥管理服务优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3、学校物业管理模式特点
通过分析掌握学校物业的不同之处,针对学校物业的管理特点,确定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发挥物业管理在学校的后勤保障作用。3.1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在学校物业中尤其突出。按学校对公共设施、清洁、绿化、人员、车辆、物资的管理要求,量身定制服务。比如按课时安排的时间,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教室的开门、设备维护和安全的管理服务等。
3.2学校物业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追求简练、精干,降低运作成本。学校物业管理从属于学校整体管理,学校物业如按照商住小区管理处分责设立物管员的多层管理,在成本上是物业公司和学校方面都不能承受的,学校物业的从属性决定他无需面对众多业主,在多种经营上发挥的余地不大,也就不需要如小区同样的管理人员配置。3.3重视学校主管领导的领导风格,管理思路,特别是处理好与关键人物的关系,应加强对该类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方式,及时跟进。确保管理的一致性。体现学校特点的共管模式。
3.4在强调本体内在管理的同时应注重本体外表工作,提高直观感受满意度。学校物业比住宅物业更注重直观感受,这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需要。比如在学校内设置各类规范的温馨标识、提示性、警示性和说明性标识,为学校氛围的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5学校物业在接管项目前,必须对接管原有问题或其他涉及面大、影响大的问题进行评估。在此期间应协调处理好各项关系,并尽量在此期间将重大问题予以明确,包括岗位设置、清洁的范围和频度,管理区域和项目,设施、设备的维护责任范围和处理权限、服务费用、支付方式及其它费用承担等,规避管理风险。
3.6物业管理更注重服务的专业化。可提供办公室内植物的养护和指导、节假日环境氛围营造、组织特色活动、教室管理、电教办公设备维护等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提供行政后勤等方面业务的保障。3.7技术含量高,注重设备管理及相关人员的配备。学校物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确定了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是素质高,技术上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3.8顾客意见的调查需关注各个不同层面的意见,还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重要沟通整理成为文件,双方认可,促进管理服务的水平的提高。
4、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优势
4.1后勤社会化在推动学校整体办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学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国家管方针,校长管办学,支部管监督,社会办后勤”,新型社会分工,物业公司在进驻以后,深入、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详尽分析了学校物业与住宅物业的不同,并针对学校管理的特点、难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案,以确保专业化物业管理优势能在学校得到充分发挥,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注重保持双方思想一致性。实行后勤社会化,使学校后勤工作的重心在管理上而不是在提供服务上,学校无须设立专门分管后勤工作的校级干部,行政环节少,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向物业公司提出服务要求,其它学校需要通过召开专门会议或需三令五催才能解决的问题,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妥善的办理。实行后勤社会化,校领导干部不需要在后勤工作花费什么精力,后勤人员与一线教师争待遇或一线教师对后勤人员抱怨不满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师们都把精力集中在本职工作上。校领导重点放在狠抓教学质量上,获得了学校、物业公司双赢结果。
4.2有利于学校降低管理成本。节省工程耗费,获取长期利益。物业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方面的特长,积极为学校做好技术参谋,利用自身多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为学校介绍专业施工公司,确保其最合理的价格,选择施工质量最好的公司来施工,并在工程中进行中全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物业公司对整改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完善学校的整改方案,为学校节省整修费用。学校获得了高质量的专业化后勤服务。实现后勤社会化使学校的管理具有活力、降低了管理成本的同时,学校也获得了较高的后勤服务质量。学校在清洁卫生、环保绿化、校产保卫、校园周边秩序整治等工作都获得了满意的服务。管理工作得到社会认可,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4.3 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为物业管理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空间,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管理创新。在学校物业这种独立产权、单一业主,在物业管理合同和签订中,明确了对各方义务和权利,对各项服务、责任的界限的划分都写入的合同中,为以后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便于物业公司实施服务和管理。比如在学校内的绿化改造、解决学校空调冷凝水的集中排放问题,由物业公司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很快就获准实施。这在商住物业中是完全做不到的。
5、学校物业管理创新——突显“个性化”。
在学校物业中充分挖掘、掌握顾客的个性化的需求基础上,着身为客户“定做”服务模式及服务项目,在专业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更突出个性化服务。
学校环境管理方面:根据校园须适合学生学习、交流的特点,重点放在营造校园内浓厚的学习环境,比如针对外国语学校特点,建议积极策划建成适合外语学校特点的“英语角”,营造学习氛围;绿化养护中,品种选用需适合学校特点(木棉树、刺海棠等容易对运动中学生造成伤害,就不适宜在学校道路两旁种植),将植物的深度修剪养护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清扫时间避开上下班和课间时间,卫生间的清洁频率和时间参照课时安排制定;在每个细节充分考虑学校特点,满足客户对环境的要求。
学校安全管理:作为顾客较为关注的学校安全管理,不仅要制定针对性的车辆、人员、物资进出管理及教室管理制度,还要根据学校特点,积极与校方、政府机关联络配合,维护学校和周边的治安环境。制止了学校周边不良人员勒索学生财物、乱摆卖等严重影响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事件,维护了学校声誉。形成了针对学校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维修养护服务:它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基础服务项目,物业充分发挥在设备维护上专业优势,针对学校特点制定设备设施保养计划,使学校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为客户着想,在养护的同时注重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对学校的水电气实施监控,定期上报《水电气用量分析报告》,提出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实施后为学校节约多项设备运行开销。获得了合作双方“双赢”效果。
6、物业管理公司在学校后勤管理的更高目标——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的后勤服务。
物业管理在全国发展是不均衡的,这几年来物业管理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深圳,物业管理市场在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已由当初的简单式服务,走向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物业管理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科学准确地确定,并切实有效地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效益,已经成为广大物业管理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物业作为物业企业发展的又一新契机,必将受到关注,然而,在物业管理业所面临的现状与行业环境,还承受着诸多的“瓶颈”制约。
从当初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什么服务给业主,业主就只能得到什么服务;发展成为业主需要什么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就能提供什么服务,这一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向市场化转变的必然过程。
促步追求的一体化学校后勤管理——承办学校所有的后勤保障、服务,实现地域性的多所学校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进一步为学校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专业服务,扩大管理规模。作为政府及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优质物业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物业管理正为物业公司的业务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将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的探索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篇:学校物业管理模式
学校物业管理模式
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这几年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积极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们对知识的欲求也在日益高涨,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这其中预示着需要增加和扩建更多学校来满足学习的需求,传统的学校办社会的后勤运作模式已成了很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严重障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的后勤工作都是学校办社会的运作模式,即学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规模、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讲求管理效率,只要学校存在什么劳务需求,就立即设置一个劳动岗位,工资都是由国家来掏钱。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小社会”,结果是学校办了食堂、木工房、园艺室、水电班,有的学校甚至还办起了托儿所,这种运作模式非常类似于农业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现代化发展趋势是完全相违悖的。所以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专业、规范、个性化的后勤管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校物业管理模式特点、通过分析掌握学校物业的不同之处,针对学校物业的管理特点,确定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发挥物业管理在学校的后勤保障作用。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在学校物业中尤其突出。按学校对公共设施、清洁、绿化、人员、车辆、物资的管理要求,量身定制服务。比如按课时安排的时间,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教室的开门、设备维护和安全的管理服务等。
2、学校物业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追求简练、精干,降低运作成本。学校物业管理从属于学校整体管理,学校物业如按照商住小区管理处分责设立物管员的多层管理,在成本上是物业公司和学校方面都不能承受的,学校物业的从属性决定他无需面对众多业主,在多种经营上发挥的余地不大,也就不需要如小区同样的管理人员配置。3.重视学校主管领导的领导风格,管理思路,特别是处理好与关键人物的关系,应加强对该类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方式,及时跟进。确保管理的一致性。体现学校特点的共管模式。
4、在强调本体内在管理的同时应注重本体外表工作,提高直观感受满意度。学校物业比住宅物业更注重直观感受,这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需要。比如在学校内设置各类规范的温馨标识、提示性、警示性和说明性标识,为学校氛围的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校物业在接管项目前,必须对接管原有问题或其他涉及面大、影响大的问题进行评估。在此期间应协调处理好各项关系,并尽量在此期间将重大问题予以明确,包括岗位设置、清洁的范围和频度,管理区域和项目,设施、设备的维护责任范围和处理权限、服务费用、支付方式及其它费用承担等,规避管理风险。
6、物业管理更注重服务的专业化。可提供办公室内植物的养护和指导、节假日环境氛围营造、组织特色活动、教室管理、电教办公设备维护等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提供行政后勤等方面业务的保障。
7、技术含量高,注重设备管理及相关人员的配备。学校物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确定了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是素质高,技术上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8、顾客意见的调查需关注各个不同层面的意见,还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重要沟通整理成为文件,双方认可,促进管理服务的水平的提高。
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优势
4.1后勤社会化在推动学校整体办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学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国家管方针,校长管办学,支部管监督,社会办后勤”,新型社会分工,物业公司在进驻以后,深入、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详尽分析了学校物业与住宅物业的不同,并针对学校管理的特点、难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案,以确保专业化物业管理优势能在学校得到充分发挥,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注重保持双方思想一致性。实行后勤社会化,使学校后勤工作的重心在管理上而不是在提供服务上,学校无须设立专门分管后勤工作的校级干部,行政环节少,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向物业公司提出服务要求,其它学校需要通过召开专门会议或需三令五催才能解决的问题,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妥善的办理。实行后勤社会化,校领导干部不需要在后勤工作花费什么精力,后勤人员与一线教师争待遇或一线教师对后勤人员抱怨不满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师们都把精力集中在本职工作上。校领导重点放在狠抓教学质量上,获得了学校、物业公司双赢结果。
4.2有利于学校降低管理成本。节省工程耗费,获取长期利益。物业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方面的特长,积极为学校做好技术参谋,利用自身多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为学校介绍专业施工公司,确保其最合理的价格,选择施工质量最好的公司来施工,并在工程中进行中全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物业公司对整改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完善学校的整改方案,为学校节省整修费用。学校获得了高质量的专业化后勤服务。实现后勤社会化使学校的管理具有活力、降低了管理成本的同时,学校也获得了较高的后勤服务质量。学校在清洁卫生、环保绿化、校产保卫、校园周边秩序整治等工作都获得了满意的服务。管理工作得到社会认可,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4.3 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为物业管理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空间,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管理创新。在学校物业这种独立产权、单一业主,在物业管理合同和签订中,明确了对各方义务和权利,对各项服务、责任的界限的划分都写入的合同中,为以后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便于物业公司实施服务和管理。比如在学校内的绿化改造、解决学校空调冷凝水的集中排放问题,由物业公司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很快就获准实施。这在商住物业中是完全做不到的。学校物业管理创新——突显“个性化”。在学校物业中充分挖掘、掌握顾客的个性化的需求基础上,着身为客户“定做”服务模式及服务项目,在专业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更突出个性化服务。
学校环境管理方面:根据校园须适合学生学习、交流的特点,重点放在营造校园内浓厚的学习环境,比如针对外国语学校特点,建议积极策划建成适合外语学校特点的“英语角”,营造学习氛围;绿化养护中,品种选用需适合学校特点(木棉树、刺海棠等容易对运动中学生造成伤害,就不适宜在学校道路两旁种植),将植物的深度修剪养护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清扫时间避开上下班和课间时间,卫生间的清洁频率和时间参照课时安排制定;在每个细节充分考虑学校特点,满足客户对环境的要求。
学校安全管理:作为顾客较为关注的学校安全管理,不仅要制定针对性的车辆、人员、物资进出管理及教室管理制度,还要根据学校特点,积极与校方、政府机关联络配合,维护学校和周边的治安环境。制止了学校周边不良人员勒索学生财物、乱摆卖等严重影响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事件,维护了学校声誉。形成了针对学校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
房屋及附属设施设备维修养护服务:它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基础服务项目,物业充分发挥在设备维护上专业优势,针对学校特点制定设备设施保养计划,使学校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为客户着想,在养护的同时注重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对学校的水电气实施监控,定期上报《水电气用量分析报告》,提出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实施后为学校节约多项设备运行开销。获得了合作双方“双赢”效果。
物业管理公司在学校后勤管理的更高目标——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的后勤服务。物业管理在全国发展是不均衡的,这几年来物业管理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深圳,物业管理市场在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已由当初的简单式服务,走向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物业管理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科学准确地确定,并切实有效地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效益,已经成为广大物业管理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物业作为物业企业发展的又一新契机,必将受到关注,然而,在物业管理业所面临的现状与行业环境,还承受着诸多的“瓶颈”制约。
从当初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什么服务给业主,业主就只能得到什么服务;发展成为业主需要什么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就能提供什么服务,这一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向市场化转变的必然过程。
促步追求的一体化学校后勤管理——承办学校所有的后勤保障、服务,实现地域性的多所学校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进一步为学校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专业服务,扩大管理规模。作为政府及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优质物业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物业管理正为物业公司的业务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将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的探索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篇: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模式初探
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当前,企事业单位的物业管理一般是由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后勤部门转变成物业管理部门来管理,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物业管理模式探讨
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区及生活区的物业管理往往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一般都由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后勤部门转变成物业管理部门来管理,但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当前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三种模式
当前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基本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设立后勤编制,对单位办公区及生活区进行谁建设谁使用、谁使用谁管理的分散模式,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单位的行政管理之中;第二种是单位对后勤编制实施改革,成立物业管理部门,由物业管理部门对办公区及生活区进行管理,物业的公共部分的基建、水电、绿化等开支纳入单位的行政开支;第三种是由企事业单位全权委托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单位办公区及生活区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由物业管理企业针对企事业单位办公及职工生活区相关物业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地准备物业管理实施方案,为机关办公用房提供维修、保洁、绿化、综合服务的一体化物业管理。据不完全统计,多数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采用第二种管理模式。
二、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事业单位推行物业管理,其服务职能没有改变,服务对象也没有改变,只是服务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多年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单位机关行政管理行为,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业管理行为。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还有许多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转变困难。机关后勤人员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优越感”,一下子转变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员工,这个角色转换使一些员工思维定势不能及时转变,特别是一些老人留恋于“铁饭碗”,认为物业管理是市场行为,风险大,搞不好就要丢饭碗,因而思想顾虑较大。
二是起步发展困难重重。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成立的物业管理中心,由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转换为“企业单位”以后,情况千差万别,大多是规模小、资金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进入市场发展壮大。
三是行业队伍素质偏低,人才短缺以及缺乏管理经验和技术等。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物业管理作为专业的管理,需要各类高素质的人才。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业务精的行业经营管理队伍,因而,促使管理、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促进职工服务技能全面提高的任务非常紧迫。但目前单位物业管理的职业化队伍尚未形成。物业管理中心的人员主要来自机关后勤和机关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一些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素质状况差异较大,而且员工们还存在着过去那种“坐等服务”、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方式单一等服务质量问题,这样的实体,很难一下子打开市场局面,要使物业管理成为专业化的管理,还需要走较长的一段路。
四是面临着服务保障与增效创收的矛盾。由于机关物业管理中心是面向市场,实行成本核算,有偿服务,所以在服务和效益方面面临矛盾。一方面,本机关一些干部职工对有偿服务不理解,认为物业管理中心是单位后勤工作的一部分,应该无偿优质的为单位提供服务,有多少钱就提供多少服务,很容易发生服务和效益上的矛盾。
五是很难摆脱行政干预和人为干扰。一旦物业管理中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所作为,效益可观,难免使单位其他部门或人员“眼红”,以及进行各种行政干涉和人为干扰。
六是面临着廉洁自律的考验。目前屡禁不止的社会和企业内部以权谋私、大吃大喝、办事不公等腐败现象的存在,使人们对单位物业管理中心这个自主经营实体的廉政建设也普遍关注,担心这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三、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模式探讨
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所属性质也不尽相同,物业管理水平、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都存在较大差异。就目前现状来看,保障机关后勤服务,稳定职工队伍,准确定位单位性质,适当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改进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收费等管理模式是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准确定位机构性质,稳定队伍,树立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职工爱岗敬业、独立生存的理念。
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大多是以单位后勤服务部门代办或对外挂牌,多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管理模式相对老旧,服务收费标准不规范,它的管理既要服从单位的人事管理和业务管理,又要适应现代物业管理要求。如果从现有行政机关中分离出来,完全靠自己走市场化道路,职工心理不平衡,思想负担很重,担心自己将来会没饭吃,而这种担心并非多余。企事业单位的物业管理机构现在要完全从行政机关中剥离出来,以其自身的能力去开创市场,从目前现状来看还有很大的难度,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单位现有物业管理职工群体的特殊性,使其还需要单位明确其机构性质。要从根本上转变现有职工思想,让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职工放下思想包袱,让职工明白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单位物业管理服务中去才是出路。而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稳定职工队伍,增强职工爱岗敬业的理念。一是从工作的效率和提高职工的生存能力考虑,注重职工“多面手”的培训,如:维修员兼焊接工和驾驶员,垃圾清运工既是清洁员还是绿化员,让一个员工身兼数个工种,每个职工都能感觉到自己所处的岗位很重要,在工作中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二是给每个职工平等竞争上岗的机会,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将许多表现优秀的工人聘任到中层管理队伍中来。三是在工资方面,对表现优秀的一线员工可以进行薪酬及物质方面的奖励。
(二)经营服务项目,以专业服务提升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
一是扩大服务项目,实现服务与效益双丰收。
目前一些企事业单位物业小区服务项目单一,服务内容老套,有偿服务水平不高。因此必须提高硬件和软件服务,改革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要制定自己的管理目标、服务目标、经营目标、安全目标,制定相应的反馈机制,聆听业主的声音并完善服务,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不同的服务水准,使服务具有“具体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限时性”。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存在相对住户少、新旧混杂、管理面积小、小区设施老化与不全等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收费低,与服务水平不能成正比,入不敷出。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优势管理资源,通过接管新的小区或服务项目,增大经营面积提高经济效益。比如单位医务室加入社区卫生站体系,对外服务创收,对内为业主提供近便简易的医疗服务;单位食堂增加对外营业方式,既解决了职工和业主就餐问题,也增加了收入;利用现有场地、道路,在不影响交通和业主活动的情况下,对住宅区停放的车辆适当收费;为业主提供诸如电器修理、门窗清洁等有偿服务,甚至帮业主收废品,既防止了外面的闲杂人员进入小区,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是细化服务,深挖服务对象的消费潜力。
物业管理要深挖服务对象的消费潜力,就要有一定的超前服务意识,要对物业服务有一定的预见性,要充分了解“民意”。物业管理部门可以增加一点小设施,如地灯、安全下水井盖,防滑标志等,并且进行人性化宣传,让业主感到温馨。免费为业主提供临时停放车辆场地,免费在社区提供棋牌娱乐和健身场所,增加一个免费服务项目或增加一次服务次数,使
业主始终感到我们留下的服务痕迹,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有偿服务,在业主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有偿收费。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如我们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出租广告位等多种多样方式创收,同时,根据业主的需要,组织运动娱乐活动、办卫生知识讲座、上门收取物业费等,将服务深入细致地做好,让业主认为物业管理的服务专业、贴心,“务”有所值,从而心满意足地有偿消费。
(三)单位物业服务保障是根本,服务是宗旨。
单位物业管理不同于其他社区的物业管理,它首先要求的是保障。比如办公区要求不能停电,因此把供电线路改为双回路线路,保证至少一条回路电线能正常供电,这样就满足了机关办公的特殊需求;又如消防器材每周都要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这样物业服务保障就做到了细而有序。
(四)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确保单位物业管理健康发展。
由于物业管理服务几乎包罗万象,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问题也就很多。面临的是物业管理机构与业主间的法律纠纷,物业管理机构自身内部的法律纠纷,以及物业管理机构与其他部门的法律纠纷。要尽可能地与业主建立相互信任、平等共处的关系,签订必要的协议,约定合法的服务项目或条款,出了问题则有据可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扯皮,分清职责和依法进行理赔。物业管理部门自身的法律纠纷多为劳动合同、工伤、保险等纠纷,这就要求在用工、辞退、保险等方面遵守劳动法,不能因小失大。总之,解读好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是依法办事的保证,也是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维权的保障。
四、结束语
企事业单位物业管理的成效不仅关系到业主的生活品质和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单位后勤改革和发展的成效以及开发物业管理企业化品牌形象的延续。随着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物业管理作为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必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推行。
第五篇:学校物业管理模式
学校物业管理模式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创一流”的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的后勤工作都是学校办社会的 运作模式,即学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规模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讲求管理 效率,只要学校存在什么劳务需求,就立即设置一个劳动岗位,工资都 是由国家来掏钱。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小社会”,结果是学校办了食堂、木工房、园艺室、水电班,有的学校 甚至还办起了托儿所,这种运作模式非常类似于农业时代的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与现代化发展趋势是完全相违悖的。所以专业型物业管理公 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的后勤管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校物业管理模式特点
1、通过分析掌握学校物业的不同之处,针对学校物业的管理特点,确 定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发挥物业管理在学校的后勤保障作用。顾客的需 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在学校物业中尤其突出。按学校对公 共设施、清洁、绿化、人员、车辆、物资的管理要求,量身定制服务。比如按课时安排的时间,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教室的开门、设 备维护和安全的管理服务等。
2、学校物业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追求简练、精干,降低运作成本。学校物业管理从属于学校整体管理,学校物业如按照商住小区管理处分责设立物管员的多层管理,在成本上是物业公司和学校方面都不能承受 的,学校物业的从属性决定他无需面对众多业主,在多种经营 1
上 发挥的余地不大,也就不需要如小区同样的管理人员配置。
3、重视学校主管领导的领导风格,管理思路,特别是处理好与关键人物 的关系,应加强对该类信息的收集,及时调整方式,及时跟进。确保管 理的一致性。体现学校特点的共管模式。
4、在强调本体内在管理的同时应注重本体外表工作,提高直观感受满意度。学校物业比住宅物业更注重直观感受,这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需 要。比如在学校内设置各类规范的温馨标识、提示性、警示性和说明性 标识,为学校氛围的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校物业在接管项目前,必须对接管原有问题或其他涉及面大、影响大的问题进行评估。在此期间应协调处理好各项关系,并尽量在此期间将重大问题予以明确,包括岗位设置、清洁的范围和频度,管理区域和项目,设施、设备的维护责任范围和处理权限、服务费用、支付方式 及其它费用承担等,规避管理风险。
6、物业管理更注重服务的专业化。可提供办公室内植物的养护和指导、节假日环境氛围营造、组织特色活动、教室管理、电教办公设备维护等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提供行政 后勤等方面业务的保障。
7、技术含量高,注重设备管理及相关人员的配备。学校物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确定了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是素质高,技术上一专多能复合 型人才。
8、顾客意见的调查需关注各个不同层面的意见,还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重要沟通整理成为文件,双方认可,促进管理服务的水平的提高。
二、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优势
1、后勤社会化在推动学校整体办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学 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国家管方针,校长管办学,支部管监督,社会办后勤”,新型社会分工,物业公司在进驻以后,深入、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详尽分析了学校物业与住宅物业的不同,2
并针对学校管理的特点、难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案,以确保专业化物业管理优势能在学校得到充分发挥,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注重保持双方思想一致 性。实行后勤社会化,使学校后勤工作的重心在管理上而不是在提供服 务上,学校无须设立专门分管后勤工作的校级干部,行政环节少,学校 完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向物业公司提出服务要求,其它学校需要通 过召开专门会议或需三令五催才能解决的问题,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妥善的办理。实行后勤社会化,校领导干部不需要在后勤工作花费什么精力,后勤人员与一线教师争待遇或一线教师对后勤人员抱怨不满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教师们都把精力集中在本职工作上。校领导重点 放在狠抓教学质量上,获得了学校、物业公司双赢结果。
2、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管理,有利于增强食品安全,减少后勤人员;有利于学校降低管理成本。节省工程耗费,获取长期利益。物业公 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方面的特长,积极为学校做好技术参谋,利用自身 多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经验,为学校介绍专业施工公司,确保其最合理的价格,选择施工质量最好的公司来施工,并在工程中进行中全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根据实际情况,物业公司对整改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的整改方案,为学校节省整修费用。学校获得了高质量的专业 化后勤服务。实现后勤社会化使学校的管理具有活力、降低了管理成本 的同时,学校也获得了较高的后勤服务质量。学校在清洁卫生、环保绿 化、校产保卫、校园周边秩序整治等工作都获得了满意的服务。管理工 作得到社会认可,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
3、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为物业管理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空间,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管理创新。在学校物业这种独立产权、单 一业主,在物业管理合同和签订中,明确了对各方义务和权利,对各项 服务、责任的界限的划分都写入的合同中,为以后的管理 3
提供法律依据,便于物业公司实施服务和管理。
三、经营理念
物业管理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均建立在——“立足本土,以人为本,真诚服务”。要想成为物业管理界的名牌,首先从本土名牌做起。企业只有真正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创新发展,才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更需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理念。才能给予业主有实力、专业踏实的感觉。业主需要的正是我们这些了解他们生活的物业管理公司。
从当初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什么服务给业主,业主就只能得到什么 服务;发展成为业主需要什么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就能提供什么服务,这一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向市场化转变的必然过程。促步追求的一 体化学校后勤管理——承办学校所有的后勤保障、服务,实现地域性的 多所学校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进一步为学校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专 业服务,扩大管理规模。作为政府及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优质物业管理服 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物业管理正为物业公司的业务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将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的探索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海利文餐饮投资管理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