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团建设现状 调研提纲
调研提纲
一、调研目的社团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作用一直被学校及学生看好和关注,但是其成效又为人们所质疑。鉴于社团有利于对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开发和发展,本小组在作业课题中选择了大学社团调查,希望能得到我校社团开展的真实情况,并能从中得到启发,将来能有针对性的对社团的开展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学生如何正确选择社团进行合理建议,让我校社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调研内容
1、现今防灾科技学院社团的数量以及类型
2、社团成立的目的3、社团的组织管理形式
4、社团的规模
5、社团的活动及内容
6、社团已经取得的成效
7、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看法
8、学生参加社团的数量
9、学生参加社团的目的10、学生喜爱的社团类型
11、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2、华北科技学院社团的大致形式以及组织管理模式
三、调研方式
1、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将以问卷调查为重点,通过对大
一、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我校社团的主要情况进行了解,调查校内超过30名学生,最终获得社团的各项情况。
2、我们还将对社团联合会进行实地访问以获取现今防灾科技学院社团的基本信息。
四、调查对象
1、防灾科技学院社团联合会的领导成员
2、防灾科技学院大一及大二的普通大学生
五、调研组组成成员
105023203李亚云
105023204许笑仪
105023212陈哲
105023213王铮
105023216陈凌云
第二篇:现状调研报告提纲
现状调研报告提纲
1.2 规划范围 1.3 区位条件 1.4 规划编制背景 1.5 规划编制依据 1.6 技术路线
2.现状情况
2.1 人口现状 2.2 经济发展现状 2.3 土地使用现状 2.4 建筑质量现状 2.5 公共设施现状 2.6 道路交通
2.7 绿地开敞空间与景观风貌 2.8 市政设施现状
第三篇: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情况
1.人机比:近五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计算机人机比与生机比、城镇中小学人机比与生机比、农村中小学人机比与生机比、全市中学的人机比与生机比、全市小学的人机比与生机比。
2.计算机教室建设:城镇中学、城镇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的计算机教室数量,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数量。
3.校园网建设:建有校园网的学校数,城镇中学、城镇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建有校园网的比例。
4.网络连通情况:城镇中学、城镇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连入互联网的学校数和主要连入方式、带宽(列举)、接入市教育网的学校数、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的学校数。
5.网络安全与监控系统建设:网络安全措施(列出防病毒、入侵等措施与软件名称)、网络运行与应用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
6.教育网利用率评估与主要方式。
7.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解决措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8.区域内城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差距,今后的工作重点,以及对全省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二、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9.门户网站建设:教育网门户建设与访问量。
10.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市统一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哪些(列举),其中基于网络进行信息互操作的有哪些(列举出系统名称及用户范围)。软件自主开发和采购的比例。
11.电子邮件系统建设:市教育网是否建有电子邮件系统,如果有,则说明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量、用户类型、邮箱容量。
12.电子公文系统建设与应用:电子公文系统涉及的业务功能。
13.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名称及其服务对象。对教育部门提供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有何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本地区能够提供哪些优秀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
14.对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向农村学校普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何好的做法、意见和建议。
三、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情况
15.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全市统一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数量、内容、范围、比例及学科覆盖情况。列出免费资源、集中建设资源、采购资源和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源比例。
16.资源库的统一性问题:是否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资源建 — 2 —
设标准/规范。
17.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机制:资源建设(征集)的模式、应用方式、更新机制。
18.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现状:包括主要用户群、应用方式(备课素材、教学课件、案例参考、文献资料、试卷作业、教研培训资料等),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成效。
19.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资源内容在适应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20.对加快资源建设、促进全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与学科应用
21.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年段(最早开设的时间)、课时数,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覆盖率。
22.信息技术教师的编制与责任范围。
23.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和多媒体软件制作大赛的获奖情况。
24.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效果:课程评价方式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25.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学科覆盖率、主要学科(列举)。
26.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成效和典型案例进行评价,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积极性和效果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27.本地区开设网络学习课程的可行性与建议。
28.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实施情况: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数量与所占学校数量的比例,市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建设情况,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的成效、主要问题与建议。
29.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实验的开展情况:“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典型案例(国际、全国或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案例),中央馆、省馆“十一五”课题的立项情况,“十一五”期间课题实验的重点和建议。
五、人员(教师和学生)技能建设
30.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教学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达标情况,城区、县镇、农村的达标情况,若不能达标主要原因是什么。
3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在本地区的实施情况(实施部门、计划、已取得的成效、主要问题)。
32.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培训的主要对象、内容、方式(分学科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类专业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分类列举)。
33.对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何好的意见和 — 4 —
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
34.在解决技术咨询和服务专业人员不足方面的措施、经验与成效。
35.在解决教师培训工学矛盾和不同部门重复培训方面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36.“教师网联”计划在本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突出问题和工作建议。
37.除信息技术课程外,学生的技能培训情况:培训课程与资源的建设状况,家庭绿色上网支持与技术咨询服务情况。
六、管理体制与运行
38.政策与规划制定的情况:政策与规划制定、发布的时间(年月),规划实施的部门与职责。
39.自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情况(逐年列举)与来源说明。
40.在硬件、软件与应用平台、资源库、师资培训、应用课题五个方面的经费投入比例状况。
41.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的评估情况:评估的标准、方式与效益。
42.对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总体评价,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下一阶段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和政策措施。
43.本地区城乡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差距状况,对缩小城乡数字教育鸿沟有什么看法。
第四篇: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研报告提纲
留守孩教育现状调研报告提纲
(前言)当前国内侨乡留守孩教育情况。
一 我县留守孩教育现状。
二 我县留守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成绩处下游
(二)性格心绪易波动
(三)行为自控较薄弱
(四)道德思想缺教育
(五)社会适应极欠缺
三 我县对留守孩教育主要做法
(一)立足学校教育,多种方式帮助留守孩。
1、建好“一个家”。
2、巩固“两个阵地”。
3、落实“三类帮扶”。
4、做好“四项工作”。
5、完善“五个结对”。
6、做到“六个结合”。
(二)强化“监护人”培训,积极发挥“第一任老师”作用。
(三)加强社会教育,全面营造适宜学习环境。
1、广泛宣传。
2、建立机构。
(四)完善沟通机制,合力取得新突破。
1、实施结对帮扶。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构建新型家校关系。
四 下一步对留守孩教育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推进留守孩教育。
(二)加强基础建设,显著改善硬件设施。
1、做好资金预算,推进“留守孩之家建设”
2、完善配套设施,建立“留守孩活动中心”
3、深化科学教育,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第五篇: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共)
附件1: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提纲
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情况
1.人机比:近五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的计算机人机比与生机比。
2.计算机教室建设:学校计算机教室数量,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数量。
3.校园网建设:是否建有校园网及应用情况。
4.网络连通情况:连入互联网主要连入方式、带宽(列举)、是否接入市教育网的学校、是否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的学校。
5.网络安全与监控系统建设:网络安全措施(列出防病毒、入侵等措施与软件名称)、网络运行与应用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情况。
6.教育网利用率评估与主要方式。
7.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与应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解决措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8.区域内城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差距,以及对全省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二、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9.门户网站建设:教育网门户建设与访问量。
10.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所使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列举),其中基于网络进行信息互操作的有哪些(列举出系统名称及用户范围)。软件自主开发和采购的比例。
11.电子邮件系统建设:是否建有电子邮件系统,如果有,则说明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量、用户类型、邮箱容量。
12.电子公文系统建设与应用:电子公文系统涉及的业务功能。
13.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面向社会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名称及其服务对象。对教育部门提供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有何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本单位能够提供哪些优秀的公共教育服务资源。
14.对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效率尤其是向农村学校普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何好的做法、意见和建议。
三、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情况
15.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数量、内容、范围、比例及学科覆盖情况。列出免费资源、集中建设资源、采购资源和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源比例。
16.资源库的统一性问题:是否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资源建设标准/规范。
17.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机制:资源建设(征集)的模式、应用方式、更新机制。
18.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应用现状:包括主要用户群、应用方 — 2 —
式(备课素材、教学课件、案例参考、文献资料、试卷作业、教研培训资料等),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成效。
19.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资源内容在适应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20.对加快资源建设、促进全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与学科应用
21.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年段(最早开设的时间)、课时数,信息技术课程的覆盖率。
22.信息技术教师的编制与责任范围。
23.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和多媒体软件制作大赛的获奖情况。
24.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效果:课程评价方式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
25.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学科覆盖率、主要学科(列举)。
26.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成效和典型案例进行评价,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积极性和效果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27.本地区开设网络学习课程的可行性与建议。— 3 —
28.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实施情况: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工作的成效、主要问题与建议。
29.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实验的开展情况:“十五”期间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典型案例(国际、全国或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案例),中央馆、省馆“十一五”课题的立项情况,“十一五”期间课题实验的重点和建议。
五、人员(教师和学生)技能建设
30.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教学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达标情况,若不能达标主要原因是什么。
31.信息技术技能与应用培训的主要对象、内容、方式(分学科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类专业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分类列举)。
32.对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内容、方式等)。
33.在解决教师培训工学矛盾和不同部门重复培训方面有何好的做法、经验和建议。
34.除信息技术课程外,学生的技能培训情况:培训课程与资源的建设状况,家庭绿色上网支持与技术咨询服务情况。
六、管理体制与运行
35.自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情况(逐年列举)与来源说明。
36.在硬件、软件与应用平台、资源库、师资培训、应用课题五个方面的经费投入比例状况。
37.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的评估情况:评估的标准、方式与效益。
38.本地区城乡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差距状况,对缩小城乡数字教育鸿沟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