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常见的数据总结

时间:2019-05-14 16:5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 常见的数据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 常见的数据总结》。

第一篇:高中生物 常见的数据总结

万分之一: 大量元素的最少含量8:微量元素种类(植物需要的)

8:人体内的必须氨基酸种类数2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2870 KJ:1mol葡萄糖在有氧呼吸下可释放的能量

1161 KJ:1mol葡萄糖可真正被人体利用的能量(有氧呼吸)30.54 KJ:1mol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14:植物所需元素的种类数

23:人体细胞一个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数目 80~120 mg/dl:人体血糖正常含量范围

ml/dl :临床上把空腹时候血糖含量超过的叫做高血糖,160~180 ml/dl:肾糖阙/糖尿

36.7~37.7,平均37.2:人口腔温度

36.0~36.8:腋窝温度

36.9~37.9平均37.5 : 直肠温度

7.4~7.6:微生物最适宜PH值

0.14mol/L,NaCl在此浓度下,DNA溶解度最小 2:n

3n:

(1/2)n:

第二篇: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三)

七、进化中基因频率的计算:

1、由概念来计算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或1-A的基因频率)。

3、已知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或隐性性状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求 A、a的基因频率或求某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方法:先求a的基因频率q= A的基因频率=1-q。各基因型所占的比例:AA:p,Aa:22pq,aa:q.例

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解析:Aa基因型个体占总数的50%,则A的基因频率=30%+1/2×50%=55%;a的基因频率=1-55%=45%。

2、在对某工厂职工进行遗传学调查时发现,在男女各400名职工中,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30人,患者为10人,男性患者为22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A、4.5% B、5.9% C、6% D、9% 解析:X染色体数目=400×2+400=1200,色盲基因数目=30+10×2+22=72,则色盲基因频率为72/1200×100%=6%.所以选C 例

3、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是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9/19 C、1/19 D、1/2 解析:由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可以推出aa(表现正常的)所占的比例是81%,可得出a的基因频率是 =90%,A的基因频率=1-90%=10%;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0%×90%=18%。由此可得出妻子是AA基因型的概率为:1%/(1%+18%)=1/19,是Aa基因型的概率为18/19,所以他们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 = ,所以选A。

八、种群密度的相关计算:

1、样方法求种群密度:适于求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的土壤动物。

方法:(1)一个样方内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用样方内的个体数+相邻两边上的个体数。(2)种群密度为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22、标志重捕法求种群密度的方法:适合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公式:

例: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应采用

法。如果该农田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40只鼠,第二次捕获48只,其中带标记的有15只,则该农田此种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

解析:鼠属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所以可用标志重捕法。依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可求出鼠的种群密度是128只/公顷。

右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00只

B.200只 C、200只 D、400

解析:实验时兔子种群数量为 =200只,由于实验时该种群增长速率处于最大值,故该种群此时的种群数量为K/2值,故该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约为400只。所以选D

九、能量流动中的相关计算

(一)、能量流经某个种群时的示意图

由此图可得出:

1、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包含的能量。

2、用于各营养级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各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总同化量=净积累量+呼吸消耗量=生物体储存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注:①、净积累量=生物体储存的能量=生物体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②、注意下面不同的词:“获得”的能量=“流入”的能量=“同化”的能量

4、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例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狐狸体内

解析:兔子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消化的草中包含的能量,没有被兔子消化吸收。所以选B。例

2、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示意图,其中A~E表示生物成分按营养功能的归类群体,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请分析回答:52(单位:10J∕m∕年)

图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有730.17未被消费者同化;第二营养级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47.64;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3% 解析: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为871.27,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是141.10,所以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有871.27-141.10=730.17;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41.10,用于呼吸消耗的能量是78.13,流向下一营养级的是15.51,所以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为141.10-78.13-15.51=47.64;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141.10,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15.91,所以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91/141.10=11.3% 例

3、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物.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7化的能量为10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为()

A.0kj

B.10kj C.2×10kj D.10~2×10kj 解析: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同化的能量,所以选A

(二)、计算某一生物所获得的能量的最多(最少)的能量计算规律: 设食物链为A→B→C→D:

6例

3、下面是一个生态农业示意图: 若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固定了5×10KJ能

7量,蚯蚓从农作物获得的总能量为1.2×10KJ,KJ。

解析:猪和鸡都是第二营养级,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5×10×20%=1×10KJ.(三)、涉及多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计算时,在不告诉传递效率及食物比例时,其规律如下:

4、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

kg;最多消耗水藻

kg。

解析:若求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的量,按最短的食物链:水藻→小鱼→人,最大的传递效率20%计算,可得到1÷20%÷20%=25kg;最多消耗水藻的量按最长的食物链:水藻→水蚤→虾→小鱼→大鱼→人,最小的传递效率10%计算,5可得到1÷10%÷10%÷10%÷10%÷10%=1×10kg.例5: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质量增加1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A、25kg B、125kg C、625kg D、3125kg 解析:第五营养级生物增加1kg,至少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的量是1÷20%÷20%÷20%÷20%=625kg,所以选C。

(四)、已知某营养级的食物比例及传递效率时:

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kg。解析:解答该题时需注意两条信息:传递效率为10%和一种生物摄食两种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流经丁的食物链有三条,即戊→庚→丁;戊→甲→丁;戊→己→甲→丁,则丁增加10kg体重应消耗2500+500+250=3250kg戊。

式图:

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若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KJ.解析:图中各营养级构成的食物链是A→D→C,图中没有告诉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也没问“最多”或“最少”,所以能量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最少”的值是 ,最大值为 ;所以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

(六)、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

32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10KJ∕(m·y).从此图解读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的是呼吸作用,①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6×10KJ(m×y)C、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5.6%。D、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二者是同时进行,紧密联系。

解析:能量在流经某一营养级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守恒的。肉食动物能量的输出值为2.1+5.1+0.05+0.25=7.5,可见来自植食动物的能量的为2.5,同理可推出植食动物来自生产者的能量

32为14,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9×10KJ/(m·y)。第二营养级传给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2.5/16=15.6%。选B.七、调整食物结构有关的计算

1、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

32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答案:1.96 解析:题目中隐含着的食物网是:

。其中人分别从食物链①和②获取能量的比例为1∶1时,人要同化1kJ则要消耗植物能量: ;此比例调整为1∶4,人要同化1kJ则要消耗植物能量:,所以相同的植物的量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为原来的 倍。

2、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

(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

答案:减少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不部分能量,导致人获

得的能量减少

解析:依题意,理论上该农场供养日人数将减少,因为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3、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 能量传递效率按10% 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 倍

解析:解题时应该从C出发,设当食物比例A:B=1:1时,C的能量为x,需要的A为(1/2)x×10+(1/2)x×10×10=55x。设当食物比例A:B=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2/3)y×10+(1/3)y×10×10=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选B。

第三篇:常见数据恢复问题集锦

1.问: 什么是数据修复?

答:简单地说,数据修复就是将无法正常读取的数据从损坏的存储介质或操作系统中最大限度地还原出来,还原出数据的多少及完整性,要视损坏的程度和故障后的操作而定。现在市场 上有很多成熟的商业数据修复软件,使用得当,它们会成为数据修复的利器,使用不当,则会成为数据彻底丢失的罪魁祸首。专业的数据修复是丢失数据人的最佳选择。2.问: 数据是怎样被恢复的?

答:修复数据的方法很多,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事实上,没有一个固定的修复方法。每一个物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当其他公司对顾客的物件采用检查、再检查的时候,国家信息中心DRS数据修复采用重新组合的方法来复制顾客的数据以减少进一步损坏数据的危险。

3.问: 数据丢失后应该怎样操作?

答:一旦发现数据无法正常读取,不要慌张。应该在不影响其它数据的前提下强行关机,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切忌反复多次开机测试。一定要在保证数据安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系统还原等写入操作。磁盘阵列切记保护好数据后,再修复阵列和操作系统,简单的重新设置阵列,往往是数据完全消失的开始。另外,抓紧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全力给予您帮助和指导。

4.问: 服务器/磁盘阵列数据丢失后准备做数据修复应该带什么?

答:磁盘阵列做数据修复需要准备:阵列柜、硬盘(N个)、专用软件、硬件故障的备件盘、拷数据的硬盘等。

5.问: 数据修复检测是否收费?

答:检测是为了搞清楚数据丢失的原因,同时让客户明白磁介质的故障是什么。磁介质在检测后还没有进入正式修复数据程序,还看不到数据。我们的承诺是:“取不出数据,不收费”。所以,检测是不收费的。

6.问: 磁介质数据丢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很多,包括:软件故障、硬件故障、突然断电、误操作、设备损毁、人为破坏、电击、水淹和火烧等。

7.问: 数据修复是否可以上门服务?

答:数据修复从设备和软件上都不具备上门的条件。当磁介质检测后是硬件故障时需要打开硬盘做进一步的检测时,没有洁净室的环境就无法继续做数据恢复。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在修复的过程中会发生,所以,数据修复暂时无法实现上门服务。

8.问: 所有的数据都能被修复吗?

答:不。当数据的损坏是永久性时(如盘面严重划伤),这些数据是无法修复的。然而,这种情况很少见。通常情况下,DRS能够取回绝大部分数据,我们恢复数据的成功率在80%以上。

9.问: 数据修复需要多长时间呢?

答:每个磁介质的故障和故障后的操作不同,所以修复方案也不相同,不同的故障和处理方法需要不同的时间。当收到客户的磁介质后,工程师对单盘磁介质在半个工作日左右进行检测,对磁盘阵列在1个工作日左右进行检测,检测后出具检测报告,概括说明磁介质和磁盘阵列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特殊的磁介质因为问题复杂,在和客户沟通的情况下,安排数据修复。总的来说,单盘磁介质在2个有效工作日内完成,磁盘阵列在3-5个有效工作日内完成(以上都不包括拷贝数据的时间)。10.问: 取回的数据是以什么样的形式送给顾客呢?

答:DRS 将取回的数据以和以前同样的文件名字、数据格式、特征、甚至同样的变量名字和结构送返给顾客。介质的形式可以是DVD光盘也可以是硬盘(客户自备)。

11.问: 国家涉密数据修复时如何操作?

答:涉密数据送修前要全面了解数据修复单位的背景资质是否具备接触涉密数据的资格并签定保密协议书。送修中按照国家保密法的规定2人护送保密数据。修复数据时,我们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设专人、专机,无关人员不许进入现场,晚上磁介质存放在专门的保险柜中保存。申请修复单位严格按照修复中心的要求准备工作盘和拷贝数据的盘,保证涉密数据不在任何磁介质上留下痕迹。

12.问: 数据丢失可以避免吗? 答:理论上说数据丢失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作好数据备份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保证重要数据的安全。

第四篇:新课标高中生物实验常见方法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中一些常见的方法归纳

1、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或结构的存在:

⑴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⑵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 ⑶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⑷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⑸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⑹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 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⑺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⑻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⑼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同位素示踪法: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②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⑤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4、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 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素完全培养液对照)

5、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

6、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如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7、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⑴样方法,适用于植物。①取样的原则:随机取样。②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③计算方法: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另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可用样方法;土壤小动物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趋光性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注意: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⑶抽样检测法,适用于微生物(如酵母菌)

8、排除法。达尔文运用排除法研究植物表现向光性的原因。

9、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①去雄,套袋。②传粉,套袋

10、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①饲喂法,②切除注射法,③阉割移植法

11、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

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12、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①测交; ②该显性个体自交。

13、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②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14、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现。

15、对比实验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求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6、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17、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18、活体染色法:观察线粒体。

19、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及方法

(1)绿色叶片碘液染色 → 观察有无淀粉形成

(2)黑藻(水生植物)→ 观察气泡(即氧气)的冒出速度

(3)沉水叶圆片上浮法 → 观察叶圆片上浮速度和数量(气体变化)

(4)黑-白瓶法 → 测气体变化(如氧气)

(5)半叶法 → 测定干重变化

(6)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量 → 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速率。(7)同位素示踪→验证光合作用中O、C元素去向 20、光合-呼吸实验中、实验试剂及作用

(1)NaHCO3 → 提供二氧化碳(2)NaOH → 吸收二氧化碳(3)石蜡 → 密封(4)油层 → 密封 ⑸重铬酸钾 → 检验酒精 ⑹开水冷却 → 除去水中的气体

⑺碘液 → 检验淀粉

21、光合、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探究(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如图)①NaHCO3 溶液的作用:玻璃瓶中的 NaHCO3 溶液 保证了容器内 CO2 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的需求。②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净光合速率。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呼吸速率的测定(如上图)① 上图同样可以用于呼吸速率的测定,但要把 NaHCO3 溶液换成 NaOH 溶液,吸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②植物呼吸作用的指标: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 CO2,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水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3)物理误差的校正

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由温度、气压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NaOH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⑷不同生物用上述装置测呼吸的差别

①酵母菌或种子,有光无光均可,自变量: NaOH 与蒸馏水,以氢氧化钠与水作对照。若用含脂肪高的种子如油菜种子做测定实验,则液滴移动更明显(因其耗O2更大 ②动物:有光无光均可,再以氢氧化钠与水作对照,但不能区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③乳酸菌:不适宜,`因不耗O2,也不产生CO2

22、⑴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 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 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途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 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 质壁分离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 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 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⑧胰岛素作用 动物活动状态

⑵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 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 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 Na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 置于黑暗环境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酒精隔水加热

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给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单色光 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23.孟德尔的实验方法(成功原因):⑴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⑵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⑷假说—演绎法: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24.类比推理法。萨顿根据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25.确定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

⑴杂交法: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等位基因的位置,可采用“显性雄体×隐性雌体”作为最佳的杂交亲本组合。实际上,不管是通过某一性状辨别生物雌雄还是通过性别对子代雌雄个体性状的选择的探究题型,还是鉴定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 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的探究题型,还是鉴定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的探究题型,一律都选取“显性雄体×隐性雌体”作为最佳的杂交亲本组合,这就是伴性遗传的万能理论。

⑵调查法:在适当群体中,寻找某性状的个体进行调查,并统计该性状的性别比例。若雌雄数量基本相等,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具有该性状的个体,雌雄数量有明显差别,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全是雄性,则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26.探究性实验题常见错误归纳

⑴不明白实验原理是什么――科学性错误

⑵不会控制变量、观察与测量实验变化 ――缺乏方法性知识。知识上要明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可重复原则,对照原则等,实际操作时先弄清实验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再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那些要做不同处理,那些要做相同处理。⑶不明确实验材料和用具的作用――实验经验不足

⑷结果、结果分析、结论混淆――缺乏方法性知识,结果是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是对结果分析后得出的规律性的东西。

⑸不会书写实验步骤――表达方法不足。实验步骤一般从下面五个方面去考虑:①实验材料的选择、处理或制备②实验分组编号,设置对照③对各组实验进行相同或不同的处理④实验结果的观察与检测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第五篇: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xiexiebang推荐)

几个常见的高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实验内容,意在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这非常好,也非常必要。但在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教材中有些实验在操作过程中不能较好的达到预期效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认真探究,不断摸索,并聆听过很多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所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实验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优化了课堂结构,为原来在课堂45 min难以完成的实验节省了时间,并提高了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实验验证,发现教材中一些实验操作不太合理,需加以改进和创新。现就选取几个常见的教学实验作以简单的改进探讨。

在“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的演示实验”中,教材选用的是一种半透膜一玻璃纸即羊皮纸,这种羊皮纸目前很难找到,备选的替代材料很多,如花生种皮、猪肠衣、鱼鳔及鸡卵的卵表膜,而花生种皮小,易破;不透明,直观性差;猪肠衣要将猪小肠的浆膜剥离才能得到,操作麻烦,不干净;鱼鳔虽好,但很滑,不易与玻璃管捆绑;替代材料鸡卵的卵壳膜效果较好,剥取一个完整的卵壳膜的方法是,将生鸡蛋放在稀盐酸浸泡3~4h,取出后,将鸡蛋的钝端打开一个小洞,去掉蛋清和蛋黄,很容易就剥取到一个又大又有韧性的卵壳膜,实验操作非常方便。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中,脂肪的鉴定需要做切片,要求刀口向内,与花生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如此连续动作,切下一些薄片(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这种操作技术对学生要求很高,即使有些学生动作符合要求,切下来的薄片也很厚。有些学生怕切到手,干脆像切菜一样,切出的薄片就更厚了,实验基本失败。有两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还是做切片,选用的是双片刀片,把两片刀片合并在一起进行切片,这样在两片刀片之间很容易得到薄片,但还是有些学生怕切到手,不敢做。第二个方法改做涂片,学生只需要用刀片在花生断面上轻轻刮取一些粉末,做成涂片,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使得实验能够顺利的。进行。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中,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选用紫色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因为紫色洋葱的细胞液中含有的色素使其呈现为紫色,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影响到实验的效果:(1)每个洋葱的最外一层鳞片叶紫色深,越往里颜色越浅,最里面近似白色。如果想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最好只用外面的一层或两层鳞片叶,但这样做浪费太大。(2)越往里鳞片叶越嫩,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结合越紧密,不容易分离。学生在撕表皮细胞时,往往撕得不完整,将细胞撕破,并且带有很多叶肉细胞,不利于学生观察。

在实验中改进如下,首先把洋葱纵剖,一分为二,把鳞片叶从鳞茎上全部剥离下来,然后放在解剖盘或其他器皿中,让每片鳞片叶的上表皮朝外,放到窗台上晒1~4 d。这样叶片通过蒸腾作用蒸发掉一部分水、分,叶片变软,使得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接合不紧密,便于撕下完整的表皮细胞。再者是通过蒸发水分,液泡中色素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实验效果明显。但在晒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放在太阳底下爆晒;不要晒制的时间过长。如果洋葱表皮细胞失水过多,虽然颜色加深,但已发生了质壁分离,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试验的方法步骤很多,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称量、研磨、过滤,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注意事项很多,时间比较长,且实验很难达到成功率百分之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新的方法,即先将剪好的滤纸条放于桌面(最好下面垫有书本),然后取一片菠菜叶,对折几次,置于滤纸条剪去两角的一侧。然后用载玻片的侧面均匀用力的划两次(注意用力均匀,划线一至),这样就会在滤纸条上留下一道比较清晰的色素带。然后就可以直接放在层析液中进行层析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了时间,免去了研磨、过滤、画滤液细线等步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应用改进的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来达到教学效果的目标达成。

另外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果将滤液直接滴加在圆形滤纸中心,再滴加层析液。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在圆形滤纸上出现四个同心圆环,这样既增强了实验效果又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个比较难于掌握的实验,使教学效果很容易顺利达成。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教材中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在解离这一步骤就将根尖切取2―3 mm,在以后的几个步骤当中都要用镊子取放2~3 mm的根尖,因为根尖太短小给操作带来很多不方便。为此可在解离这一步骤将根剪取长一些,比如1 cm左右到制片这一步,将染过色的1 cm左右的根放到载玻片上,再把它切成2―3mm,加清水。“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过程第四步“制片”的改进。此步骤教材中是盖上盖玻片以后,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以便使细胞分散开来。在做这一步骤时往往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做成功,或者在把盖玻片上再盖的载玻片取下来时,标本移动了,或者细胞分散不好。在做这一步时可以取消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

总之,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在高中课程标准新教材中,探究和实验部分占了很大的篇幅,所以,搞好实验教学是必须的,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够透彻而深度的解决教材的知识,为教育教学服务。中学实验课的设置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要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善于思考和探究的智力倾向和素养。基于此点应该引导学生开发新的实验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对已设置的实验进行操作。

下载高中生物 常见的数据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 常见的数据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物学生常见易错知识

    高中生物学生常见易错知识综合一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 今年,实验人员认真学习了《山西省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和《山西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标准》,认......

    高中生物备课组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高一生物备课组 2018年2月1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

    高中生物教学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总结1 参加工作一年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

    高中生物科学家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总结 19世纪30年代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9世纪末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 1972年......

    高中生物考试总结

    总结 高一上学期马上要结束了,这期间我担任的是1、9班两个普通班,对普通班的教学,我以基础为主,力争让每位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有丝......

    高中生物教研组总结

    高中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年度生物教研组在学校领导下,在教务处、教科室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组教师团结协作、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在加强同伴互助......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沈阳东北电子商城瑞尔帝景豪庭 A区灌注桩工程 交工资料施工单位: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接收单位: 见证单位: 鲲鹏一建 交接人: 接受人: 目录 一、开工报告1 二、桩基础(子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