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规划》实践指导书

时间:2019-05-14 16:4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环境规划》实践指导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环境规划》实践指导书》。

第一篇:《生态环境规划》实践指导书

《生态环境规划》

实践指导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

前言

《生态环境规划》实践课程是在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生态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深化学生对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保护意识,为改善区域生态平衡,开展生态风险评估,进行生态管理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让学生锻炼整体思维能力,使其对生态环境规划方面的知识所涉及到的实际工作领域有所认识。要求学生掌握数据调查、整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规划建议的能力,以及完成实践报告的能力。

目录

1、实践一:福州市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调查分析··················页码

2、实践二:福州市绿地规划设计现状调查分析·························页码、项目一 福州市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自己所熟悉的城市--福州的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使学生:

1、了解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

2、具备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系统分析,综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掌握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一般步骤与方法

5、通过自己熟悉的城市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加深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认识。

二、实践教学内容

1、调查福州市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如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及内河景观改建现状或大气综合治理现状等)

2、根据调查福州市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进行分析。

3、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

三、实践成果提交

1、实践报告书

福州市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现状及相应的图片资料

项目二 福州市绿地规划设计现状调查分析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福州市绿地规划设计现状调查分析,使学生:

1、了解城市生态规划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理论思想

2、熟悉城市生态规划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相关规划法规的内容

3、具备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系统分析,综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掌握城乡生态规划的内容、一般步骤与方法

5、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福州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初步的生态规划分析能力和图纸表现能力。

二、城乡区域规划实践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调查福州市绿地规划现状(如福州城市公园或生活小区或大学校园等的绿地规划调查)

2、根据调查福州市绿地规划现状进行分析。

3、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

4、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并选取小地块为案例进行绿地规划设计的改造尝试。

三、实践成果提交

1、调查实践报告

2、规划设计文本

3、相应的图纸

四、福州市绿地规划设计具体内容

(一)实践步骤

1、城市绿地设计理论概述与规划实例评析——课堂学习

2、规划背景分析与场地踏勘——福州市绿地规划情况调研报告

3、概念设计与规划结构研究——小地块案例模拟规划设计研究

(二)小地块案例模拟规划设计研究任务与设计条件

1、规划设计任务

小地块绿地案例规划设计。

2、目标

综合运用生态环境规划、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与绿化规划设计等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对福州市总体绿地规划情况调研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地块绿

地案例的详细规划设计,处理好地块与周围环境、用地功能、道路与交通组织、景观、建筑形式与风格、自然环境等的辩证关系,既要使设计地块符合生态环境规划及上位规划的要求,又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创建具有福州地域特色城市绿地景观,尝试营造具有现代化生态人居环境。

3、要求

(1)具备现场调查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评估周围自然环境、空间质量的初步能力。

(2)认识建筑单体设计与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掌握建筑与室内外空间、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关联,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和空间要素塑造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

(3)加深理解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4)设计方案有较好的总体构思、布局结构和空间环境,建筑与空间环境有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具有场所意义和认知性。

(5)图面表达正确,清晰,质量较高,达到规定的深度

4、规划设计成果

(1)规划设计

——总平面图

——分析图(功能结构、道路系统、绿地系统、空间形态结构)

——重点节点平面图

——效果图(1整体、2局部)

(2)图纸要求

——图纸统一尺寸为A3和A4

——彩图不少于3张

——可用计算机绘图,提倡手工绘图

(4)绿地规划设计说明书与技术经济指标

(5)实践报告

第二篇:《生态环境规划》课程设计

《生态环境规划》课程设计

1、设计名称:湘潭天易示范区战略发展研究与规划(2012-2022年)

2、包含的主要内容:

(1)湘潭天易示范区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研究

(2)湘潭天易示范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3)湘潭天易示范区环境与生态建设战略研究(重点)

(4)湘潭天易示范区要素与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5)湘潭天易示范区文化、品牌与形象发展战略研究

3、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是从发挥湘潭天易示范区的整体优势出发,结合区域发展新形势,在宏观层面上研究对湘潭天易示范区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若干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为提高湘潭天易示范区的区域竞争力,把握发展机遇,加强区域营销力度,提出推动区域整体良性发展的思路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参考意见。

4、内容要求:

设计报告需包括湘潭天易示范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及说明,并对湘潭天易示范区发展战略提出依据提供充分的资料说明和佐证。设计既要立足现在面临的全球经济调整大环境和创建“两型”社会时期的现实基础,解决目前湘潭天易示范区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还要着眼未来,把握中长期发展趋势,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对示范区工作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意见。设计内容以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整体协调发展策略、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为重点,需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新、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设计。

5、设计说明

(1)概述:“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时代的要求,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长株潭城市群将加快构建区域规划体系,立足“两型”促进“两新”,“两新”带动“两型”,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落实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上,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龙头。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五大示范区之一,湘潭天易示范区承担着打造“两型产业”聚集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重大使命,将为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提出战略研究与规划,在当前区域竞争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意义。

(2)战略规划关注区域发展中具有整体和长远发展影响的问题,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意义的谋划,从而把握区域发展在方向、速度、前景上的主动权。战略规划是控制变化和尽可能创造最佳未来的系统性的行动纲领,是引导区域快速发展、响应外部条件变化的决策依据。天易示范区在消化吸收省、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关精神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定位与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层次开发、高效率改革的原则,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区域战略规划,及时科学地制定并有效实施,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设计规划范围: 湘潭天易示范区是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五大示范区之一,党工委、管委会是湘潭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功能定位为“创新服务基地、生态工业新区”,规划建设范围为西至涓水,北至湘江,东至株洲市界,南至上瑞高速南线,包括湘潭县易俗河镇全境和梅林桥镇部分地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

(4)规划期限:本次设计规划的期限为2012-2022年。

6、设计要求:

(1)两个班人员自由组合,9人/组,共5组;

(2)组长负责制,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要求所有成员必须参与实质性的工作(在设计成果中注明每个人所完成的工作内容,作为记录成绩的依据)。

(3)设计成果要求有数据支撑、图件(区域位置图,产业布局规划图,区

域空间利用现状图、区域空间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图、生态功能区划图)。

(4)设计成果提交截至日期第17周星期五(2012年6月15日)。

第三篇: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分析:

自然概况

气候条件: 大河乡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平均气温1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小时,无霜期长达308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为75.85%,年平均降雨量为1894毫米,给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土壤条件:大河乡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耕作性好,宜发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

动植物资源:

地形地貌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本案地势基本平坦,西侧有风光秀美的漓江从中穿越,东侧有有桂林最高峰、森林茂盛的尧山。

水文条件与水资源: 大河乡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 漓江就从大河乡穿境而过, “百里漓江第一岛”的南洲岛在其中.漓江旁边有大片滩地和湿地.大河乡各村庄零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池塘.存在问题: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 在化肥、农药长期过量施用的影响下,耕地的保水保肥和速氮速磷能力急剧下降,地力明显减弱,呈现“过量施用—污染环境—地力下降—追加施用”的恶性循环。农药的过量施用,还造成了作物体内农药残留量的增加,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也危及到人体健康。

乡镇企业的污染危害: 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分布广、耗能高、规模小、技术条件落后等特点,对农村水环境构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白色”污染: 随着不可降解塑料地膜的大范围使用和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无控制使用,农村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白色”污染主要危害有两个方面:①塑料废弃物随处可见,破坏了周围环境美感;②是塑料废弃物进入环境后,很难降解,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使土壤通透性变差,使农作物减产。

滥用农业资源,造成资源破坏 滥用农业资源,就会导致农业生态失调,农业资源衰竭,产品减少。例如乱砍滥伐,破坏植被,就会导致水土流失。此外,农村建房和兴办企业占用耕地,也是当前影响农村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生活垃圾和废水的污染: 农村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300 kg,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并且,农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之势已成为农村一大“公害”。此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也日趋严重,年排放畜禽粪19亿t ,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的214倍。目前,许多农村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水体和垃圾污染严重破坏农村景观,从而影响投资环境,影响农村改革开放的形象。

作物秸杆的不合理利用: 燃烧作物秸秆做为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用于烧水、做饭、取暖,给秸秆还田带来了很大难度。将作物秸秆用作能源而得不到还田的弊病除了使农田有机质含量减少,加重土壤贫瘠化外,还增加了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及有机复合肥的开发利用 利用发酵后的沼液为载体与无机物质络合,生产出液体复合有机肥,可消除农业生产中单

一、超量施用化肥所出现的环境污染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对畜禽粪便进行多层次的加工与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的回报率,同时有利于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生物修复要向复合污染修复方向发展 很多土壤的污染情况非常复杂,有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也有无机物、有机物复合污染,这时综合利用真菌等微生物及化学螯合剂等多种修复强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使农田庇护率达标。大量陡坡耕地、沙化土壤的退耕还林,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遏制了北部风沙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明显改善。

沼气净化池-生态塘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新型沼气净化池是在我国各类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基础上,采用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精心设计而成,全过程由预处理、厌氧消化、好氧曝气、贮气、生态塘及湿地处理等几大系统组成。新型沼气净化池是用分散方式处理生活污水效果较理想的装置,是将生活污水通过厌氧发酵、生物吸附降解,从而达到就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第四篇: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实践情况

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实践情况

(韩鲲)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05017107)

摘要:总体看来,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时期,大力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紧紧围绕我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形象,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繁荣、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生态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

1*生态环境的理解

1.1生态环境的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 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 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 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 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 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1.2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影响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影响很大。它的主要形式有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类型。在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沙漠地区的荒漠化、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

2*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2.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大约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这必将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cm,到本世纪末将上升65cm,严重威胁到低洼的岛屿和沿海地带。

2.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高空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气层,它能阻碍过多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护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长。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现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原子氯通过连锁反应而实现的。

最近研究表明,南极上空15-20千米间的低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已减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损失可能高达95%。北极的平流层中也发生了臭氧损耗。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增加紫外线β波的辐射强度。据资料统计分析,臭氧浓度降低l%,皮肤癌增加4%,白内障发生则增加0.6%。到本世纪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层已减少了5%-10%,使皮肤癌患者人数增加了26%。

2.3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于人们过渡的放牧、耕作、滥垦滥伐等人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质量下降并逐步沙漠化的过程。全球土地面积的15%已因人类活动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地退化中,水侵蚀占55.7%,风侵蚀占28%,化学现象(盐化、液化、污染)占12.1%,物理现象(水涝、沉陷)占4.2%。土壤侵蚀年平均速度为每公顷约0.5-2吨。全球每年损失灌溉地150万平方公顷。70%的农用干旱地和半干旱地已沙漠化,最为严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亚州。在过去的20年里,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饥饿的难民由4.6亿增加到5.5亿人。

3*生态环境规划

3.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对主要江河岸线、大中型水库、重要湖泊、重要的交通要道、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对高明、三水森林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严禁一切严重破坏森林植被的工程项目建设。改造生态效益较差的林地,加强山区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对乡土树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经济林的生态效益,及时改善土壤肥力,引进新的树种资源。

3.2水环境保护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提出,要转变以往比较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重视不够的局面,要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转变。

3.3大气污染防治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约有6亿多吨。污染源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生活污染源:如家庭、商业服务部门等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废气。交通污染源: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废气。工业污染源: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氮肥厂、烧碱厂及其它各类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粉尘。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两大类: 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氯气等)颗粒态污染物(如烟、雾、粉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订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应该珍惜它。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同时学会保护大气不受污染,保护地球环境,以使我们生活的大气永远洁净,天空永远蔚蓝。

3.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第三,强制回收利用。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

4*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

4..1可持续发展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4.2当代可持续发展实践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世界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谁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上占据优势,谁便能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与保障,创造更大的时空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将成为争取未来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把握决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已有的同时制定新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总体战略目标.4.3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考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需要分析当前该国所拥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撑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变化趋势。关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条件、机制和准则为据,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在国家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各要素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系统分析和评价综合国力及各分力水平,对比分析并找出不足,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实施方案,以期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达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显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5*生态道德教育

5.1环境生态道德的本质环境生态道德是以生态学关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环境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为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和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生态行为规范。

学校环境生态道德与传统社会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第一,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社会道德研究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生态道德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两者的任务不同,社会道德是确立和制定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环境生态道德是确立和制定人与自然“打交道”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第三,两者的目的不同,社会道德通过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求得所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稳与发展,环境生态道德则通过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实现当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还要进一步实现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第四,两者调整的领域不同,社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环境生态道德调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具有阶级性。不管社会上存在多少个阶级、阶层和党派,也不管社会的贫富悬殊多么大,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人们必须遵守环境生态道德。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其一,两者的本质不同,社会道德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环境生态道德虽然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以此为中介,折射出的仍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例如,人为地砍伐森林,虽然对这片森林是不道德的,夺取了森林在大自然的生存权,是对大自然生命的摧残,但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社会中他人和未来社会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因而这种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自然万物作为一种生命形式,与人一样,作为地球生物圈里的重要成员,应该享有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但是,自然万物只有在与人发生关系并为人类所需要时,才有意义。反之,任何自然万物都是中性的,都不会纳入到人类的价值观念中,更不会成为人类关注的对象,所以环境生态道德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中介,揭示现在的人和社会与未来的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其二,两者所凭借的力量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等发挥作用。其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上,人们的行为有善恶之分,在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人们的行为同样有善恶之分。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生态道德是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道德在自然界的扩展和延伸,或者说是一般道德的一个分支。

5.2环境生态道德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环境生态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因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把握住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轨迹,也就能了解环境生态道德的产生、揭示其发展规律。

按照生态学和人类学的一般观点,生命的每一种形式都是独特的。因而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其生命都应当受到尊重,则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标准的支配。世界又是一个由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一方的健康兴旺都依赖另一方的健康存在。尤其是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更依赖于自然系统的不断运转,以从自然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安全和发展,所有的人都有维持生物圈的完整性和生态平衡的生态道德责任。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人是自然的奴隶。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类由于处在和自然浑然一体的蒙昧状态,加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及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为自然所支配,屈从于自然,沦为自然的奴隶。在人为自然的奴隶时代,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上,人类都不可能产生环境生态道德。

第二阶段,人是自然的主人。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从培根的“命令自然”到笛卡尔的“做自然界的主人”,从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出自然,无不使人们产生这样的一个信念,人是宇宙的统治者和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既独立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相对蒙昧时代来讲,这是人的觉醒。按理说,源于自然的人本应该感恩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从而建立人和自然的道德关

总的来说,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我们做好每一步的生态问题的调查,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相信我国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书籍及网址:

海热提·涂尔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

欧阳志云, 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 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03.htm

http:///natu/stbh/js/200211/t20021129_83974.htm

第五篇:生态环境规划实习报告

生态环境规划实习报告

1.大汲店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村,为什么大汲店能成为生态文明村,小城镇规划

(1)小城镇大体位置、村内总的规划布局

.村内建设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状况.村庄生态环境规划的优点.村庄生态环境规划存在问题

2.生态园

.生态园的功能分区.园路的设计.排水的设计.绿化的设计的经典.规划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对策

3.垃圾填埋场

.大体位置(为什么在那个位置).总体规划(现在的规划还适不适合).保护措施(气味、垃圾的处理).存在问题(周围环境、绿化).改进对策

4.白洋淀沿途

.沿途生态环境状况(七一路绿化,南孙村的两条污水渠,唐口).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5.白洋淀湿地

.湿地的功能.特点.保护规划措施.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教学实习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掌握野外调查研究能力及观察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总在实验室看标本、观模型,也不能总在黑板上画系统、搞规划,而要走出实验室和教室,到野外进行现场亲自观察和实践学习,将书本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强理性认识并学会和掌握野外调研方法。所以实习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野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野外实习锻炼学生独立调研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不怕吃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二、实习内容:

(一)大汲店实习内容

1.大汲店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村一方面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生产、生活的平衡发展,增强人们对自然,对客观的认识,从而使村民热爱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村不仅有利于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农村经济达到生活奔小康,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增强各种法律观念,达到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从而达到新的团结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各方面的环境得到优化,村内的绿化良好,拥有清代的遗迹古戏台,后来又修建了观音堂,和真武庙的遗址,故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河北省“精神文明示范村”、河北省“文明生态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2.大汲店的建设及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大汲店村地处南二环、西三环路交汇处内侧,大汲店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两委对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安装了路灯,制定了垃圾清扫制度,专人运输,定点清理,整修河塘近50亩,设计建造小园林5处,积极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为把该村创建成保定农业生态园主景区之一,村内的房屋外墙粉刷整齐,房屋建设整齐有序路边绿化良好,村内河流众多规划整齐。

3.问题及规划对策:

(1).村子整体绿化不错,绿化很容易做,但整体硬化过度,自然生植物无法生长。应在道路两边的路肩上采用眼砖加草式设计,这样有利于地下生物的生长。如图

(2).路边个人摊位的管理有待加强,或者规定地点统一管理。如图

(3).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现象严重,导致河水的污染,如图,应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统一处理,(4).村内小园林建设管理不足,导致村内的形象建设项目给人一种脏乱差的印象,对于村内的小园林建设应有专人负责。

(5).村内排水设施及建设有比较大的问题,排水井口竟然位于路肩上,非常不利于排水甚至是对排水没有作用,如图,应把排水井设置在路旁路面上,下大雨时路上就不会有很多积水了。

四.大汲店生态文明村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及对策

1.街道除了主干道以外都不规范,弯弯曲曲,有宽有窄,房屋犬牙交错,给人混乱的感觉。

虽然说是依水而建的古村落,但房屋多是现代产物,在建设的时候就应当做好规划,房屋应该整齐有序,街道应该笔直畅通。

(二)生态园实习内容

1.生态园的功能分区

保定的生态园主要分为蔬菜园、果树园、中药园、假山,生活区、娱乐休闲场所等。如图

2.生态园园路的设计

生态园中主要分为驾车的路线和步行路线。生态园的驾车路线的设计很方便驾车人士的游玩,生态园的驾车路线从生态园的门口沿生态园生态功能区的外围修建可直接到达生态园的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有超市和停车场,路线方便;生态园的步行路线是围绕各个功能区的外围建设,路的宽度大概可以供三个人并排而行,各个功能区之间的园路的连同很合理自然,从这个功能区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功能区,方便游人的游览,而且不行路线和车行路线有严格的界限,比较宽的步行路会设有路障,严禁车辆的通行,这样保障了游人的安全,而且使游人游览井然有序,不发生冲突。但是各功能区的内部园路的设计不是很理想,内部的道路是石板铺成的小路,石板的铺设密度不均导致在功能区内部游览时很累,需要时刻注意脚下的道路。

3.生态园的排水设计

生态园的排水分为车行路的排水和不行路的排水。车行路的排水和公路的排水很相近;步行路的排水采用中间高两面低的设计,这样使道路上的积水直接进入生态园的功能区进行灌溉,节约了水资源。

4.绿化设计的经典之处

生态园的植物采用北方常见植物作为基础。以农家乐为经营模式,突出民俗特点,更加生活化。主要借助当地特色农产品、果产品等,在花期、采收期开展观光采摘活动。生态园内修建民居或简易餐饮休闲设施,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其中一个经典是停车场草坪,采用草方格设计,既避免了硬化过度,增加了绿化面积,又使得停车场更加美观。

5.规划存在的问题

(1)安全性低,不符合建筑安全以及消防规范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建筑安全、消防规范要求增多,安全已经成为建筑的首要标准。生态园结构简单,工程质量低,曾经就有生态园坍塌事件、吊灯掉落事件等安全问题发生。同时,生态园作为农业项目,建造过程中消防问题突出,对顾客来说安全隐患高。

(2)投资风险大

作为传统的农业项目立项,投资者无房产证,不能以生态园作为资金抵押等使用,而突出的建筑安全问题、消防安全问题也为投资者带来较大投资风险。很多投资者也注意到这样的问题,于是将目光转向了更注重建筑法规和艺术性的花园式酒店。

(3)注重景观而忽视了功能

生态园一味的重视景观,忽略了园区动线混乱、格局不合理的问题。餐饮作为服务性产业,必须在安全的基础上首先满足建筑的功能性,一旦忽视了餐饮建筑的功能性,便意味着逐渐与正规餐饮标准脱节、与市场脱节。

(4)艺术性单一守旧

在生态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园一直以中式古典园林为艺术主题,多年来一直没有革命性的创新。作为对时尚性要求强烈的餐饮产业,保守意味被市场遗忘,不同于花园式酒店的多元化发展,生态园逐渐走向了一条过于偏激的发展方向。

6.改进措施

1.在生态园的建设中要加大对消防建设的投资。

2.对功能区内部道路的规划要细心精致,这样更能体现设计者的用心。

3.在生态园的建设过程中要添加一些新的元素,是生态园既保留了传统的方面又有新的元素加入,是生态园充满活力。

(三)垃圾填埋场

1.大体位置及原因总体规划

保定市无害化处理中心位于保定市东二环东侧,如图,在保定市城市建设初期,该处理中心位于下风口远离居民点远离水源的位置,能满足城市无害化处理的要求,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公路的修建,该处理厂已经被居民点所围绕,周围居民点的环境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所以现在的无害害处理中心已经不在适合现在的位置。

2.保护措施

无害化处理中心周围由内到外的绿化由矮到高层层递进,净化空气,处理厂中用网把垃圾填埋出围起来,里面是土坑,表面用纱网覆盖,这样有利于垃圾的固定,在土层的表面种植植被,有利于土层的固定,埋在下面的垃圾会产生沼气,以前沼气直接排放进入大气,对空气有一定的影响,现在通过管道将沼气收集,输送到发电厂用于发电,这样既将废物利用又有利于环保,保护了环境;垃圾填埋场低层的产生的滤液含有大量的污染元素,这样的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3.存在问题

1.虽然对周围的绿化有了一定的加强,但是垃圾填埋厂的气味还是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的生活。

2.对土地的污染问题,该区域一旦作为垃圾填埋厂对土地的污染是长期的,土地的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

3.垃圾填埋厂的位置问题,现在的垃圾填埋厂被居民点围绕,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垃圾填埋厂的选址。

4.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长期作为垃圾填埋厂,底层的滤液难免要下渗到土地,沿着土壤空隙会到达地下水层,同时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用水。

4.改进对策

1.垃圾填埋厂到了一定的年限应该回填,恢复他的生态功能,将原来的填埋厂的用地恢复成公园,恢复绿化,虽然回填后土地的质量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但是对周围环境以及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好处,多年后污染的影响会得到好转。

2.对垃圾填埋厂的前期建设要做好规划,保护措施要做周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详细分析,后期要做好监督工作。

(四)白洋淀沿途

1.七一路生态环境状况

七一中路的绿化较好,共有三层绿化带,层次关系明显,绿带由外向里依次种植乔木、灌木、模纹植物和草坪,在起伏的地形上布置线条流畅的模纹色带。高低错落、间断的流线形模纹色带结合成片的花灌木统一全线,局部布置有韵律的修剪成球形模纹植物。全路以春季景观为主,碧桃统一全线,局部种植从东至西分为三段,各体现不同的季节特点。乔木品种主要有河南桧、白蜡、楸树、白皮松等,花灌木有春季的碧桃、榆叶梅、连翘、黄刺玫;夏季的紫薇,木槿组成的花带既美化了街景,又阻止了路人任意进出绿地;秋季观果的金银木、观叶的紫叶李,冬季观干的红瑞木。再配以适量常绿的桧柏、白皮松、黄杨球、砂地柏等,同时点缀以宿根花卉植物马蔺,形成郁郁葱葱的复层结构,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如图

2.南孙村的两条污水渠及周边环境和存在问题

以前南孙村周边的田地为污灌区,但是农田无水灌溉标准中氮化物要≤250mg/L,总磷要≤10mg/L,coD总量300mg/L,原来的污水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标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污水灌溉对粮食作物的影响,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之后南孙村的田地是用井水进行灌溉保证粮食作物的安全;南孙村周边环境状况也不是很好,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垃圾等随意堆放在河道的两侧,这样更加剧了河水的污染,从而也会影响地下水的引用。如图

3.唐河污水库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唐河污水库全长17.skm,设计最大调节水量为800义1少m3。目的是为保护白洋淀和给保定市排放污水找个出路,实乃权宜之计,待市内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即行废止。但由于某种原因,污水处理厂始终得不到解决,各工矿排污量有增无减,且污染程度日益聚增。因为它和白洋淀一闸之隔,所以,严重的污染了白洋淀水质,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污水库北侧地下水水质。原来为藕田起到了净化污水的作用,现在为农田主要的种植作物为小麦,但污水库两边的小麦长势良好,中间底部的小麦长势较弱,原因是原来污水的沉淀使底部出现了污染物的沉淀,污染较严重,两边的污染物沉淀较少,污染较轻,所以两边的小麦长势比中间的小麦长势好。

4.改进对策

1.七一中路道路绿化保持问题,虽然七一中路的道路绿化是保定的形象,绿化很好,但是对于绿化的保持工作还有待加强,道路两边好多绿化树木已经枯萎,但是没人管理,政府应该加强对绿化的管理工作。

2.道路绿化的普及问题,不仅要七一中路成为保定的代言,要让保定的大街每处都是保定的特色。

3.村落垃圾处理的问题,村落垃圾的随意丢弃的现象严重,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在村落中形成统一的垃圾处理站,定期处理村落中的垃圾。

4.唐河污水库周边环境问题,虽然唐河污水库大片的谷底土地已经被用作农用地,但是,周边一部分的用地还在闲置,而且部分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的沙漠化的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要积极发动农民的力量,将周边的土地利用起来,避免出现土地闲置现象。

(五)白洋淀湿地

1.湿地的功能:

1、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

2、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

3、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4、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5、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6、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7、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

8、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9、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

0、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1、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2、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3、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湿地的特点:

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湿地生态系统水文、土壤、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

3、生产力高效性。

湿地生态系统同其它任何生态系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高。据报道,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9g/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

4、效益的综合性。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综合效益,它既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也具有为工业、农业、能源、医疗业等提供大量生产原料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作为物种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游等社会效益。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二)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三)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方针

(四)解决水资源危机

(五)积极发挥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1.依法采取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2.积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污染的集中控制,提高治理投资效益和污染防治能力;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定量考核,每年公布结果。

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展跨部门的协作,加强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做好自然保护工作。

4.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积极参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认真贯彻和积极宣传我国政府关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注意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6.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我们要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重点实施有关预防和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科学技术的、工程的、宣传教育的各种措施和活动。

4.存在问题

1.白洋淀养殖的牲畜排放的粪便是白洋淀水体的主要的污染源。如图

2.白洋淀村落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如图

3.游客随意丢弃垃圾。

4.流入白洋淀河流的污染。

5.改进对策

1.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在白洋淀的养殖区的外围依次种植才沉水、浮水、挺水植物,这样牲畜粪便中的N、P会被植物吸收,减小对水体的污染。

2.淀中村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淀中村的污水的排放也是白洋淀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的因素,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从根本处解决,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淀中村的人口迁出,保护白洋淀水体以及环境。

3.周边企业排污的问题,白洋淀上游河流周边区域的工厂的排污直接入河,也导致了白洋淀水体的污染,我们应该控制这些工厂的排污,通过减少污染源排放,从根源处解决问题。

下载《生态环境规划》实践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环境规划》实践指导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环境规划实习报告

    生态环境规划实习报告(一)1.大汲店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村,为什么大汲店能成为生态文明村,小城镇规划(1)小城镇大体位置、(2)村内总的规划布局 (3)。村内建设生态环境规......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1、引言在农村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人们更多地关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如乡镇企业对农村空气及水质的影响,种植业生产中农......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总结

    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课程总结 姓名:蒙俊杰 一、城市生态学概述 最初的城市生态学是对人们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如何受其环境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侧重于对社会生态学的内容......

    环境规划[大全]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环境管理:通过一定的手段,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对从事集团和个体行为实施监督控制,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规划:人类为使社会环境与经......

    环境规划学

    环境规划学 第一章绪论 环境规划的定义 是人类为使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行为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之一 是约束和指导政......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作者 (单位)摘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我们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式,因而有必要大力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并提出了我国......

    最新环境规划重点

    P4,由环境管理定义可以得到什么结论;P5,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是?; P9,环境规划生命力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环境规划的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实质是影响人的行......

    新农村环境规划(最终定稿)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规划 摘要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乡村人居环境的涵义,介绍我国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从规划的角度构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