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小品do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一位名叫福特的大学生,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笔试通过后,面试时,前面几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他觉得没什么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的办公室,发现地上有张纸就弯腰捡了起来,一看是写着“作废”的稿纸,便顺手扔进垃圾桶里。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福特先生,你被我们录用了。”福特很惊讶。董事长说:“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但是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却看不到地上的垃圾,他是不会成功的。而你做的最好。”福特就这样进了公司,这个公司不久扬名天下,后来改为“福特公司”,它使美国的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他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家说,拾起废纸重要不重要?我不得不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优秀的习惯,使福特获得了成功。
第二篇:05. 亚里士多德:属于世界的哲学家
05.亚里士多德:属于世界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是继柏拉图之后最伟大的希腊哲学家。著名的语文学家威廉莫维兹称他“受经院哲学尊敬,却被考生诅咒,因为他们不得不死记硬背他那枯燥的教学大纲”。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或383年生于斯塔吉拉,人们喜欢称他为“斯塔吉拉人”,就像人们喜欢叫谢林为“雷翁贝格人”,尼采是“勒肯人”,费希特为“腊门瑙人”一样。比如,人们习惯说,伟大的腊门瑙人曾在柏林作他著名的“致德意志民族书”的演讲。
我们在此提到亚里士多德的出生地不无道理。斯塔吉拉位于特拉岑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这个小城除了它的哲学家外没有其他值得炫耀的地方。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老师柏拉图是希腊的文化首都雅典的公民,而他本人则是个地道的外省人。
还有一点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不属于贵族阶层,但也不是平头百姓。他的家庭属中产阶级,父亲还兼着马其顿国王的御医。本来亚里士多德最方便的选择就是继承父亲的诊所和一个被古希腊学者称为“摇药片”的药房,但亚里士多德却想去雅典。家里人没有表示反对,但也没忘了去问卜,看他到了雅典最好做什么。结果神的手谕是他应当学哲学。假如占卜的结果是另外的样子,不知西方文化史的发展会是如何。
有钱的父亲为儿子的学业毫不吝啬。亚里士多德尽管要成为哲学家,却一生没有放弃享受舒适的生活、周到的服务、讲究的家用器皿。合理的膳食,等等等等。他不屑以与他同时代的第欧根尼——因住在一只桶里而不是住在房子里著称——为榜样,他对幸福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正如他后来写的,幸福也意味着拥有世界上的好东西。据载他喜欢盛装,手上带满戒指,头发保养得很好。但裹在华丽的包装里的并不是仪表堂堂的身材,古学权威补充说:“他体质瘦弱,眼睛很小”,而且“说话时还有点口齿不清”。
那么,我们的斯塔吉拉人要去雅典献身哲学了,这在当时并不意味着去修一门偏僻古怪的学科,去做一个苦思冥想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知识和科学领域。谁想成为政治家、将军或是教育家,最好先去学习哲学。
当时在雅典能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的就是柏拉图,在他的学院里,在他学院的那神圣的小树林里聚集着一批学生,与他一同探讨哲学问题。十七岁的亚里士多德也加入到这个集体,在那里学习、讨论,一呆就是二十年。他的勤于读书十分引人注目,柏拉图送他一个“书虫”的绰号。亚里士多德一生对自己的老师充满景仰,他曾说,对坏人,连赞扬柏拉图都不能允许,他的溢美之辞发展到:柏拉图是神。
天才的头脑当然不可能长期没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日渐衰老的柏拉图的教义不可能都被他认同。老师对此也有点无可奈何:“亚里士多德就像小马驹对它的妈妈一样踢了我一脚。”
公开的矛盾是在柏拉图死后才出现的。亚里士多德没有被任命为新院长,另外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捷足先登了。亚里士多德一气之下离开学院,在小亚细亚的一个侯爵那里找到了庇护所。这位侯爵是柏拉图哲学的忠实信徒,而且至死捍卫他的哲学观点。当他被波斯人抓起来,判处绞刑之后,还从监狱里捎话给他的朋友们,说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对哲学有所不敬。
这期间亚里士多德离开了侯爵官邪,去完成他在雅典遇到伟大哲学家之后人生的第二次重要会晤。他在马其顿遇到了当时的军事和政治天才亚历山大大帝,不过那时他还不是大帝,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孩。亚里士多德不是做他的顾问,而是给他当老师。哲学家的教学艺术对未来的国王和统帅施加了哪些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权力与思想的最高形式曾多年共处倒是一件稀奇事,一个是未来的国家统治者,另一个是普遍意义上的精神领袖。
亚里士多德的职务不无危险。接替他执教王子的人——此事的真实性已无从可考——因涉嫌谋反被抓起来,关在铁笼子里,浑身爬满虱子,没吃没喝,游街示众之后被扔到山里喂了狮子。古代好事者因了这个悲惨的故事,把给亚历山大大帝下毒的事情也按到亚里士多德身上。即便确有其事,我们也不必为哲学家担心,因为他已经离开王宫,回到了雅典。
他在雅典招募了许多学生,大家聚在一个列枉大厅里讨论问题,一边还在大厅里来回来去地行走。雅典人觉得奇怪,给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弟子们起了个“游荡者”的绰号。哲学史上称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派为“逍遥学派”,这虽然听起来高雅一些,实际上和“游荡者”如出一辙。
和现在的人们一样,他的弟子们非常关注导师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发现他有很多奇怪的习惯,常偷偷躲在一旁观察他。他睡觉时总在肚子上放一个装满热油的袋子,这可能是出于健康的考虑,因为据说他最后死于胃病。更让学生们纳闷的是他缩短睡眠争取时间的方法:他睡觉时手握一只金属球,下面放一个碗,球在他熟睡时掉进容器里,他被响声惊醒,就起来继续搞他的哲学。
当然学生们不可能把精力都耗在这种事情上,亚里士多德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中,这是欧洲思想史上第一次出现有组织的研究小组。
然而学术上的和平时期没有持续多久。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的政治形势也有所改变,它要脱离马其顿的统治,凡是以前与马其顿有染的人都有卖国通敌的嫌疑。要在政治上对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有所动作,证据自然不足,于是雅典人千方百计在其他方面挑毛病,最后以亵读神明的名义指控他。据说亚里士多德以逃跑躲过了对他的审判,他自嘲说他要阻止雅典人继苏格拉底之后第二次对哲学犯下滔天罪行。他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活,并很快死去,享年63岁。临终前他没有忘记留下一份详尽而面面俱到的遗嘱,将下人和妻妾统统考虑在内。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伟大的一生。他一生住所不断变更,在达官贵人的官邪事务缠身,有许多课业的责任,经历了许多迫害和攻击,等等,而他竟然能安心哲学研究,实在令人慨叹。而古希腊哲学家中,像他这样勤勉而镇定地工作的人是少数。他很少考虑个人生活和命运,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有一次他听到别人对他的诽谤时说的话很能说明问题:“如果我不在场,他或许还会用鞭子抽我呢。”他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说,作为一个学者,他属于世界,他所有的兴趣都倾注在万物呈现的千姿百态中。他探讨动物的形态及行为方式,研究日月星辰、国家大法、诗歌艺术。修辞学,但他研究的首先是人,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人的正确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他不仅仅停留在博学的层面上,他探询事物的本质,现实的所依,万物的出处和终结的地方。
他研究的成果是给后人留下了浩瀚的作品。据某位古学权威统计,他的著作逾400册,另一位甚至称有1000余册,第三位是个真正的学者,不吝功夫地遍数亚里士多德留下的文字,结果极其可观:共445270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使他成为西方科学的奠基人。
但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却平平,其中很多观点都是过时的。他和学生们详尽地记录了他们关于动物的知识和实验结果,如动物的身体结构,它们走路和繁殖的方式,会感染哪些疾病。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往往很怪,比如有的动物由泥浆和沙子形成,老鼠舔一舔盐就会怀孕,人轻轻地吹气会使山鹑生育等等。
亚里士多德对人体的解剖学研究也得出一些奇怪的结论,比如大脑只是个次要器官,人的思维由心脏产生,大脑是血液的降温器,“在心脏过热和沸腾的时候调节温度”。不过这怪异中也具有伟大的、对以后的研究非常有价值的思想,那就是,从此往后,人们不再把生物看作器官的堆积、一个机械的机器,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赋予各个器官以意义。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从生命科学又延伸到整个世界,延伸到天空、天体和地球,但最重要的还是他探索自然本质的尝试。他的研究成果对此后尤其是中世纪,包括近代科学,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继续他关于生物本质的研究。生物因其意图和目的而形成一个固有的整体,它们的意图与目的并不是外力所得,而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生物的意图与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尽力实现自我的各种可能性。植物的本质在于努力实现它之为植物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它要完成萌芽、开花、结果的全过程。由此亚里士多德创造了“隐德莱希”这个概念,意思是每个生命体自有意图与目的,根据这一内在的意图与目的展开自我。在个体生物身上的现象被亚里士多德引申到他对整个自然界的看法。一切存在都力图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整个世界充满自我完善的欲望,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就体现在这里。世界被自我完善的愿望所控制,自然界就是这种愿望本身,它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一个巨大事件。这一包罗万象的目的论是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首先适用于人类。亚里士多德又重提希腊思想一直关注的问题:人在私生活和国家事务中应当如何行为,人类存在中重要的是什么?与自然界的情形一样,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人与所有生物具有一样的特征,即追求能给他带来好的、幸福的东西。但什么东西是真正对人有好处的?他的真善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他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和完善他的本质,人应当真正成为人,这是他命定的天职。
这一思想使亚里士多德成为所有人本主义的鼻祖,各种人本主义都以“成为你所是之人”为准则。这样一种伦理只有在人们还具有觉悟、情态基本正常、与整个世界十分契合的时代才有可能存在。随着古代的结束和纪元开始,人类整体觉悟大大流失,情况也就不同了。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世俗任务就是实现他本质上既有的善。
但这一天职只是形式上的。因为现在的问题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基于这样的本质他会成为什么。为了了解这一点,亚里士多德留心观察人与动物的区别。他发现,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是思想和理智,是逻各斯。还有,自然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既然它在创造了其他生命以外又创造了人类,就是为了让他去实现只有人类才能实现的东西,即思想、理智、逻各斯。人类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培养自己特有的理性,真正成为他应当成为的存在——理性的牛命。
既然亚里士多德在逻各斯中看到了人类本质,他自然会不懈地致力于研究逻各斯。使他成为西方逻辑学之父的不是他对某种科学的偶然兴趣,而是因为他发现的事实:关键在于人类以正确的方式实现逻各斯,实现其本质,因此了解逻各斯非常重要。
然而仅仅有了逻各斯的帮忙还不足以界定人类本质,还必须准确理解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逻各斯。答案只能从希腊人对世界和人类的理解中找到。逻各斯对希腊人来说是一种认识事物和解释世界的能力,当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具有逻各斯的生物,他的意思是,人的天职就是认识世界,而不是现代思想认为的统治世界。对亚里士多德和希腊精神来讲,认识世界才是人类此在的意义。
因此,当亚里士多德宣称,人类生存的最高形式乃认知者,而非行为者时,我们可以理解这并非学者的狂妄,而是哲学家对人类深入思索的结果。凌驾于人类一切可能性之上的是认知。如果说今天的我们还多少崇尚科学与纯粹的认知,这首先应当归功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认知在行为领域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理性在这里占主导地位。只有不盲从感情、经过理性思考的行为才是合乎道德的。充满激情的民族之子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是人类不致自我毁灭的保证,只有认知能够提供正确的尺度。
然而在认识事物、人类及其行为的忧虑中,亚里士多德的努力还没有到达他的目标。作为哲学家他最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面前所展现的如此丰富的事物从哪里来?世界与人类真正的本原在哪里?这样亚里士多德碰到了希腊思想开始研究哲学时碰到的同样的问题,即现实的深刻基础的问题。
这时他在现实领域发现的那个无所不在的基本特征——普遍追求——变得重要起未。但支配整个世界的那个巨大而包罗万象的运动又是哪里来的?是什么使世界处于普遍运动之中?亚里士多德追问,难道不存在一个最先的运动者推动所有其他东西运动?他得出的结论是,事实上世界应当被看作建立在初始运动者之上,而这个初始运动者自己是不动的,否则就得继续问它又是靠什么起动,这样它就不可能是初始运动者了。
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由这不动的初始运动者产生,才能准确理解它本身。这是个永不停歇的追求(Streben),这样一种追求如何产生?自然是通过被追求的对象,正如爱情是由被爱对象引起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理解不动的初始运动者,它才是世上所有追求追求到的目标。
亚里士多德还赋予追求一系列其他任务。世界上所有的追求都是为着自我实现的,那么最终的目标只能是现实之中的最现实,最纯粹的现实。世界上一切追求都向着完满,那么最终的目标也只能是最完满。然而什么是最现实的和最完满的?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神”。现实的那一个基本特征,永远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圆满的渴望,基于神也来自神。“一切自然的东西都带有一定的神性。”
清醒的万物研究者,属于世界的亚里士多德,他找到的终极词汇不是世界而也是神。当然他的神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将世界唤入存在的造物主神,而是作为世界内在追求的终极目标的神。路德清晰地体味到了这一概念与基督教神的距离,因而将亚里士多德称为“寓言诗人”和“变了味的哲学家”。尽管如此,因为亚里士多德思考神的方法容易懂,中世纪基督哲学经常引用他的话,有时甚至标榜他为“耶稣基督在自然领域的开路先锋”。他继续追问:应当如何更准确地把握终极目标即神性。答案是:人类无法圆满的世界之最高境界,那必定是圆满的神性,即逻各斯,理性。所以亚里士多德说:“神就是精神甚至超越于精神之上。”
如果神是思考着的精神,其本质在于认知,那么就要问,它认识的是什么。不可能是世界,否则终极目标又要依赖于它的对象——世界,那它就不成其为终极目标了。如果神认识的不是世界月陀认知的对象又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正是它本身。神是对它本身的思虑,一种对自身本质的全神贯注的直观。这一认识使希腊世界对现实本原的思考达到顶峰。
献身世界、思维清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最终回到了宗教本原。生命行将结束时,回顾自己为认识现实所做的不懈努力,亚里士多德说出了下面一段古怪的话:“我越回到自我独处,就越爱神话的世界。”看够了世界的人,最终会满足于对神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正是每个人的职责。他在他的伦理学结束语中写道:“我们不应听从这样的劝告,说人只能思考与人有关的事,会死的只能思考会死的。我们应当更加努力,尽可能成为不朽。”
第三篇:材料作文“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仰望星空”及
材料作文“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仰望星空”及范文4篇
材料作文“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仰望星空”及范文4篇
指导老师:胡高清
作文材料——
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 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一个路人将他救出。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才对泰勒斯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后,说了一句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仰望星空,寄心未来
李鑫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一次因专心仰望星空不慎掉入水坑中,尽管他凭借着细致的观察与渊博的知识成功预测了第二天的天象,但仍被人们以“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东西”为由而鄙夷。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人又能否真正认可甚至选择成为泰勒斯这种潜心所热爱事业,不顾名利,不计得失的人呢?
我想,答案依旧不容乐观,因为,社会似乎仍被某种辨识不清的认知洪流裹挟,太多的人,更愿意选择那些看似能最快捷简便,能创造更多财富的生活方式来获取“成功”,他们以功利的标准将那些不能速成亦不一定会获得最大回报,却需要极大热爱与奉献的事业隔绝在了生命之外。于是,大家再也不会掉入“坑”中,但原因却是如恩格尔所说的“永远躺在坑底,从不仰望高空”,试问,这难道不是时代的悲哀? 央视著名编导王开岭曾说:“紧盯生计,就像是一场紧盯地面的觅食,久而久之,目光就会变得短浅而黏稠,体态也会因贪婪而慵懒。”的确如此,我们的社会,少了如泰勒斯一般的人,却多了太多紧盯地面,过分在意眼前得失的人。他们不自觉地修筑了层层栅栏“圈养”自己,满足于卧躺“坑”中的平稳与吃饱喝足的安适,放弃了对仰望星空的探索,错过了创造更大价值的机会,遗失了研究与创造的能力。但是,如若大家的视线都过多地关注当代截面和地面之上,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又如何开拓创新,继往开来?
当我们在心中依旧否定如泰勒斯一般的人时,不要忘了,正是当时周游列国而不被重视的孔子的思想丰盈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是当年饱受教会讥讽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动了生物学领域的革命,更新了人们的认识。我们既然无时无刻不受着那些为探索未来而做出贡献的人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过分在意现时的好坏,现世的得失,而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仰望星空,寄心未来,为社会与人类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其实,以时间长河为轴,每个人的存在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以宇宙为疆,光明也不过是局促的一隅。所有的以现世享乐为追求的奋斗都难以长久,安逸的时光也转瞬即逝,意义甚微。但是人之为人的伟大,就在于,即便生命有限,我们也可以如泰勒斯一般全身心投入所爱事业的创造,依靠永不磨灭的思想的光芒创造价值。
不如就此看淡这一时一刻的得失,仰望星空,寄心未来,用一生一世的热爱、探索与创造去赢得永不磨灭的生命价值的彰显与留存!
无惧深渊,仰望星空
李晓彤
面对未知的黑暗——是要抬起头来,如泰勒斯一般仰望星空,追逐天际斑点的星光?还是要低下头去,似众人一样呆坐在原地,任凭无限的黑暗将自己吞噬?——“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于是,我们听到黑格尔智慧的声音。的确,因为未知,我们总在前进的路上踟蹰不前;的确,繁星天幕之下,总有数不尽的乱花常乱人眼。但正如帕斯卡所说的那样:“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在种种荆棘面前,人正是凭借着自己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才得以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路再崎岖,只要仰望,总有星光指引我们一路向前;夜再黑暗,只要仰望,总有智慧带领我们重见光明。
乔布斯曾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无疑,于个人而言,乔布斯已拥有旁人艳羡的财富与地位,于社会而言,乔布斯已实现改变世界的理想与诺言。然而,就是这样已经站在制高点的天才,在领先世人千里之遥时,仍旧坚持着仰望,成为了一根不愿就此匍匐的芦苇。仰望,不是一句随声附和的口号,更多的时候,它是面朝成功方向的人们所怀揣的信仰,是不甘愿安逸终生的人们所坚持的倔强。
令人痛心的是,当命运的轮盘将指针转向了这个习惯了俯视地面的时代,再也不见杨涟般的仰望星空——哪怕铁钉入脑血溅奸臣;再也不见布鲁诺般的仰望星空——哪怕绞架于身魂献真理;再也不见苏格拉底般的仰望星空——哪怕做一个痛苦的人也不做一只快乐的猪„„总有人将“家里蹲”当做自己的愿望,总有人做“啃老族”并习以为常,泰勒斯为梦想的专注他们不理睬,他们在乎的只有白岩松口中那“鼓鼓的钱包”和“无主的六神”。一根根曾经挺直的芦苇就这样在岁月的烘干中不见了葱茏,不见了生机,在漫无目的的为欲望吸收膨胀中变成了弯下腰来的空心稻草,一堆堆的堆在了坑底,天真地以为眼前的这角弹丸之地就是全部的生活„„
既然生为人杰,何必俯首折腰?既然星辰头上,何必埋头沮丧?尼采曾说过:“如果阁下长时间盯着深渊,那么,深渊也会同样回望着阁下。”那么我们为何不仰望星空,让浩瀚无垠的星空回以我们一个微笑?
我不再畏惧深渊,因为我的视线停留在头上的星空„„
星空璀璨,何惧深渊?
穆彤
秋日的夜晚,云淡风轻,泰勒斯夜观天象,不慎失足落入深坑。积水没及胸部,未曾淹没他对仰望星空的热情;坚石划破皮肤,也未曾破碎他对璀璨星宿的执念。
淅淅沥沥的秋雨验证了预言,赞叹声不绝于耳,冷嘲热讽亦接踵而至。不以为然的人们,大概是在嘲笑泰勒斯跌入深坑时的狼狈,可这又何妨?他用朴素主义世界观叩开了哲学的大门。自以为是的人们,或许是在讽刺他被救起时的窘迫。可这又何碍?他带领了古代西方人在精神觉醒的道路上飞奔。毕竟,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安然苟活,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永远不会掉进坑里。
若不是古人仰望星空,耀眼璀璨,哪里会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佳话?若不是先民俯瞰大海,波澜壮阔,怎么会有精卫填海的亘古传奇?即便探索的路上,荆棘丛生,足迹深深浅浅;即便是万户飞天实验,顷刻间,变成了一团火球,坠落在地;即便是海军361潜艇全体官兵,前赴后继,为国捐躯,可我们一直都在仰望,不停地在探索,“深坑”也摔过,“浅洼”也跌过,还不是跌跌撞撞,一路走来?还不是依旧促成了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的问鼎辉煌?
总是蛰伏于深渊,自然不会再有坠入坑底的疼痛,却再也看不见广袤无垠的天空;隐匿于象牙之塔,固然躲离了现实生活中狂风暴雨的吹打,却再也无缘,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豁然。戊戌六君子若是惧怕刀口寒光,就不会高呼出“拼将十万头颅血,需将乾坤力挽回”的铮铮誓言;孙文若是惧怕掉落深坑的危险,更不会为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四处奔走呼号自由、平等。终于,璀璨的星空,漫天的星河,为贤人指引了方向,开创了美好的未来。
所以,黑格尔很笃定地预言:“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所以,仰观天河,星空璀璨,为逐光明,何惧深渊?
仰望的苇草
王婉听
仰望星空,夜幕中迷人的未知与遥远的理想在闪烁发光;俯瞰大地,众生渺小如草芥,或仰或伏,姿态各异。作为一根天地间无比脆弱的苇草,我愿意选择如泰勒斯般仰望的姿态,痴迷于星空,向往着苍穹。
仰望,是种美丽的姿态,它象征着人类对于永恒真理的求索,对于未知事物的向往,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那星空是人类渴求的智慧,它可以是泰勒斯的气象知识、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霍金的宇宙本源。实际上,人类的一切进步与文明成果都是接近星空的过程。这星空很美,纵然它如此遥远。
因为遥远,仰望,饱含着种种风险。它有时会让你与生存着的世俗脱节,似泰勒斯般狼狈地落入深坑,面临物质匮乏、境遇惨淡、不被理解的窘况。所以许多人选择了垂下头颅,仅仅专注于脚下那片实际存在的土地。他们生活着,却不询问生命的本原在于什么;他们存在着,却不好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们还往往嘲笑着那些仰望星空的特立独行者落入逆境的坑,却不知自己已然沉醉在平庸无知的沼泽中,一无所成。
正如帕斯卡所言:“人只是一株脆弱的苇草,然而却因会思考而伟大。”仰望的姿态,赋予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怎能为了物质利益而舍弃?可是在当下,有太多人反其道而行之。哲学系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少,经济金融的名额却年年爆满;文学和科研类书籍的读者越来越少,成功学职场学的销量却一路飙升。“那些有什么用呢?”人们问道,眼神迷茫,神色困惑。
是啊,仰望星空、探索未知又有什么用呢?它能让我们吃饱吗?能阻止我们落入困窘的坑洞吗?可是,我们分明看到,康德穷尽一生在他的哥尼斯堡仰望星空的时候,也曾经遭到时人的嘲笑,但是,当康德发表了他的星云学说之后,人们最后都把康德当作星空一样来仰望了;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时候也曾被质问“研究这些有什么用?”他则以“初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作答,几十年后,电动机以铿锵的足音征服了世界„„
是啊,目光短浅者看不到星辰指引着的未来,也看不到内心世界丰盈的快乐。而那些愿意潜心思考,追求智慧,凝练灵魂密度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落入深坑也不改笑颜。他们因为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而快乐,他们因为创造着人类明亮的未来而幸福!
因此,我不惮于落入深坑,因为在最深的绝望里我仍旧可以仰望最美的风景。在浮游般短暂的人生中,我愿意做一株仰望的苇草,向着星空,奋力生长!
第四篇: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课程标准]
1、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2、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3、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思路] 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开始,认识“柏拉图学院的头脑”和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列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才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谈话法和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环境: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思想: 批判理念论、提出逻辑学、法治优于人治、“中庸”理论
行动: 建立吕克昂学园 亚里士多德
(了解)著作: 《政治学》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之后希腊有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并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新课学习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1、家庭出身 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2、生活经历
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
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
④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亚里士多德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⑤前322年,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
二、博学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1、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三、评价亚里士多德:
① 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②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 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① 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五、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本课小结:课标解读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教育亚历山大和在雅典讲学。
(1)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作为医学世家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生
理学素养;17岁时,为寻求智慧,他来到阿卡德学园学习;在阿卡德学园,他博览群书,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他超凡的才华;亚里士多德对他的老师柏拉图敬重而不盲从,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公元前343年,成为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公元前334年,兴建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提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2)、重要思想: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世界的幸福;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是他的唯物论并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3)、主要成就①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问题;②在生物学领域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对动物进行解剖研究;③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④在 逻辑学上提出了三段论。
3.了解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 想文化的贡献。
(1)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人类的导师”。(2)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探索精神: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表现了亚里士多德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的老师柏拉图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尊重他的老师,但不赞同老师的某些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宁可舍弃友情,也要保全真理。[练习反馈]以史实说明亚里斯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作业布置]《导与练》1-13题 [教学后记]
第五篇: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一.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生于马其顿的斯塔吉拉城,这是雅典的一个商业港口。他父亲是马其顿君主的宫廷御医,虽他童年丧父,但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岁时,亚里士多德赴雅典柏拉图学园求学,他博览群书,刻苦用功,据说他每夜手握一只球,球下放一铜制容器,打盹时球便坠入容器,发出叮当声,以此鞭策自己,颇象中国的头悬梁、锥刺股。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批判老师柏拉图的学说,被柏拉图称为“吃足母奶后用蹄子踢母亲的小驹”,尽管如此,亚里士多德始终对老师都非常尊重。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前去小亚细亚的爱索斯办学,公元前342年,接受马其顿王腓力之聘,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亚历山大当时13岁,天资聪慧,雄心勃勃,十分敬重这位素有盛名的老师,他曾对别人说:“生我身者是我的父母,给我智能者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36年,腓力在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广招门徒,他习惯于在宽大的回廊下面边散步边讲学,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他在这里讲学、著述,大部分著作都产生于此时。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染疟疾病死在巴比伦,雅典掀起了反马其顿的风潮,亚里士多德作为统治者的老师,被人刻骨仇恨,雅典人以不敬神的罪名通缉他,他逃到优卑亚岛,准备风潮平息后重返雅典,但第二年就暴病身亡,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当时雅典的民主制逐步瓦解,祸乱频起,希腊的艺术也日渐衰微,思辨哲学却达到高潮,哲学家们在认真地探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问题,受这种思想背景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养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他没有柏拉图那种恢宏的“理想”,也没有柏拉图那种神秘而玄虚的“理式”哲学,他从资料入手,进行冷静、严肃的分析,通过归纳、概括、分类、推理,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在他著作中专门研究文艺理论的有《诗学》和《修辞学》,其他像《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也有涉及文艺问题的。其中,《诗学》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西方“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前世纪末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P124〉
二.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思想
1.文艺本质论 ①摹仿论
在文艺的本质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以及柏拉图的关于文艺是摹仿的说法,但对其涵义做了新的开拓。首先,他在人的摹仿能力方面更强调人的天性和理性。柏拉图把摹仿看成是人在迷狂状态中对先验的理式的一种回忆,但人的摹仿能力呢,在柏拉图看来,则是由后天习惯成自然而形成的人的第二天
性。柏拉图说:“摹仿这玩艺如果从小就开始,一直继续下去,就会变成习惯,成为人的第二天性。”(柏拉图:《理想国》卷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页)亚里士多德则不同意老师的看法,他认为,人天生就有摹仿的本能:“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得到快感。”(《诗学·诗艺》,罗念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而且,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前者知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的,知万物之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页)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艺术家摹仿中的理性,与老师柏拉图陷于迷狂中的摹仿完全不同。
其次,亚里士多德扩大了“摹仿艺术”的范围。柏拉图的“摹仿”不包括颂歌,他把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称作“非摹仿的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摹仿”,颂歌也包括在摹仿艺术之内,他不承认有来自神的灵感的颂歌和摹仿艺术的区别。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是在提高艺术的地位。
再次,摹仿对象不同。关于文艺摹仿对象,在古希腊时期有很大变化。希腊早期哲学家运用自然科学的观点研究文艺,把大自然作为摹仿对象,如赫拉克利特将“火”看作万物本源,到了德谟克利特这里,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从自然科学的观点转向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研究文艺,强调摹仿人的生活。到了苏格拉底,特别是柏拉图这里,完成了摹仿说从自然观点向社会观点的转变,但柏拉图把文艺摹仿人的生活神秘化了,认为文艺摹仿的是虚幻对象的外形,是“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由此得出否定摹仿艺术的结论。到了亚里士多德这里,他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文艺,抛弃了柏拉图虚幻的“理式”说,认为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事物的所谓“理式”,文艺摹仿的对象就是真实的存在,确切地说,就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① 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同时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但他没有就此止步,他还肯定了艺术比现实中存在的个别更真实。在他看来,艺术摹仿的绝不只是现实的外形,还会体现出必然性和普遍性。在《诗学》第九章中,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受到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亚里士多德拿诗与历史作比较,说明历史所写的是个别已发生的事,而诗(其实也就是摹仿的艺术)所写的是可能发生的事,即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带有普遍性的事,那显然,就不再是柏拉图所言 的——迷狂状态下的杰作,而是包含着理性的。亚里士多德这样说:“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所谓有天才的人,就是天生具有摹仿能力的人,这就将艺术天才与非理性的迷狂严格区分开来。既然诗包含着理性、合乎可然律或必然律,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有普遍性,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文艺本质的重要发现。② 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在《诗学》第25章中,亚里士多德说:“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摹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这种描述反映了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希腊文艺现象的总结:第一种是如实地对对象作出描写,缺点是缺乏足够的创造性,偏重于再现;第二种是按神话、传说进行描述,所描写的人和事在社会生活中未必存在,或根本不存在,但人们信以为真。偏重于表现;第三种是在社会生活中不一定真实存在,但是按情理判断,“可能发生的事”,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一定的理想,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三种摹仿对象中,亚里士多德推崇第三种。
关于第二种,摹仿“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实质就是“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写”,对于这一种,亚里士多德也是认可的,在《诗学》第25章中,亚里士多德说:“从诗的要求来看,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合理的可能较好。”这里说的“不可能”是指神话和传说所描写的,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亚里士多德认为,写“不可能的事”是“诗的要求”,因为他强调艺术的“创造”,反对消极的摹写,这就为包括荷马史诗在内的神话传说辩护,实质上也提出了文艺创作理想化问题。
2.悲剧理论
①悲剧的定义
在《诗学》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悲剧定义,从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目的四个方面,揭示了悲剧的性质、特征和功能,被视为经典型的定义。
②悲剧的根源
在悲剧的根源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人物的“过失说”。按他的观点,“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摹仿”,但是好人并不等于完美的人,这种人可能不完全善良,也可能不十分公正,那么他陷于厄运,往往不是因为他为非作恶,而是因为他犯了错误。也就是说,悲剧的根源,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好人犯了错误,但错误不同于罪恶,罪恶是故意为非作歹,而错误则是因为见事不明,无知误犯。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完人和坏人都不是悲剧人物,只有那些比一般人好,同时又有缺点的人,才最适合做悲剧主角。从这个规定来看,大家可以想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悲剧人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有同情心,并且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有大小姐脾气,看不起乡下来的刘姥姥,嘲笑她是母蝗虫;她心胸不宽广,说话也很尖酸刻薄,经常得罪别人,自己还不知道,所以在贾府中的人缘不好,并没有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等人的认可。所以林黛玉有很多缺点,而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除了封建制度摧残之外,不能不说,和她本身的缺点也有很大关系。③悲剧的构成
在悲剧的构成上,亚指出了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属模仿对象)、言词、歌曲(这两者属摹仿媒介)、形象(指演员造型和舞台布景,属摹仿方式)。在六个成分里,亚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它是悲剧的基础和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关于情节的安排,亚提出了“有机整体说”:①情节必须完整。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完整。②情节必须有机统一。既然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各个事件之间必须有必然的联系。③情节必须长短适度。要“以易于记忆为限”,否则,人们就看不出它的“整一性”。
当然,对于悲剧的整个布局来说,必须要有“突转”和“发现”,所谓“突转”是指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原因,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惧的心理,由此达到悲剧的效果。
为什么情节比性格更重要呢?亚在《诗学》第六章中说:“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就是说,如果缺失了故事情节,缺失了演员的行动和由行动带来的不幸,就不成其为悲剧。④悲剧的功能
关于悲剧的的功能,亚的观点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要理解这句话,关键词是理解“陶冶”这个词。陶冶的原文是Katharsis(卡塔西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论界对它一直有不同解释。在中国,朱光潜先生把卡塔西斯译为“净化”,认为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通过宣泄而达到平衡,由此保住心理的健康;罗念生先生将卡塔西斯译为“陶冶”,陶冶就是让人的情感得到锻炼,使太弱的得到增强,使太强的得到减弱,达到感情的适度,经过这样多次锻炼,以后遭受同类事件就有了忍耐性,就能保持适度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不论怎样解释,有一点是明确的:亚里士多德则偏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对悲剧效果持肯定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悲剧的功能方面,亚与老师柏拉图的看法是完全对立的。柏拉图为了维护理智的绝对统治地位,把人的情感、欲望看成是人性中“低劣的部分”,他否定摹仿的艺术,贬低史诗和悲剧,认为这些艺术挑逗人的情欲,不利于城帮保卫者的培养,对理想国的建设起破坏作用。而亚里士多德呢,则认为人是要有理智,也要有情感,情感不仅不能压抑,还应给予一定的满足,通过看悲剧,就能够使人的怜悯或恐惧之情得到舒缓,得到陶冶。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对人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三.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古希腊文创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建立了西方第一个严整的唯物主义文论体系。西方的经验主义文论由他开创,西方现实主义文论和再现说也可以在他那里找到源头。尤其是《诗学》,对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文论、18世纪的启蒙主义文论、19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