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年科举读书报告
《千年科举》读书报告
2013级岭南学院邱临风
一、书名:千年科举
二、作者:李兵
三、出版社:岳麓书社
四、页数:286
五、内容概要:
本书由李兵在湖湘讲堂的讲稿整理而来,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同时穿插作者的见解议论。本书由引言,尾声和九个主要章节构成。
第一章《推荐选才的古今得失》介绍了在科举制诞生之前我国的文官选拔制度,即以推荐为主的选拔方式。与我之前认为的不同,推荐选才并不是在汉代推行察举制才开始的,本章介绍了,早在上古社会,禅让制的选拔中已经包含了推荐和考察两个环节。在推荐选才中,人才选拔缺乏客观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容易滋生徇私舞弊,具有很大弊端。
第二章《报考》介绍了报考的一些相关细节,如是否有身份限制,是否允许外国人报考,是否允许类似于当今“高考移民”的“科举移民”的存在,是否可以终身报考应试等。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了解到和现在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的报考也需要通过一定程序,具有一定限制的。
第三章《科举预备考试》介绍了在正式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如唐宋的解试,明清时期的童试。让读者明白了原来不是所有报考了的童生都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以明清为例,他们必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才能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机会,成为秀才。
第四章《全面而细致的应试准备》从考生和政府两个方面介绍了为科举考试所做的准备。如考生的经费、考试用品准备,政府食宿场所提供等。在面对科举考试这样对人生有重要意义的考试时,政府和考生们的重视程度与当今人们对高考的重视度差不多甚至更高。
第五章《贡院与磨成鬼的应试生活》介绍了贡院内的结构布置和历代变迁。为我们展现了考生们的考场条件,虽然与当今考场相比,贡院提供的条件实在艰苦,但是从古代的现实条件考虑,贡院的条件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六章《八股文的千秋功过》提到科举,很多人就会自然联想起八股文这个在科举考试中地位重要的考试文体。八股文作为明清科举主要的考试形式,一直以来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作者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介绍了八股文的特点和利弊,综合时代背景,作者认为八股文总体是适合科举制度而且有利于人才选拔的。
第七章《严密的试卷处理与阅卷制度》展现了古代科举考试在阅卷中严密的工作程序,有效地保障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糊名誊录的实施,设立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和对读官,从试卷处理的角度而言,科举时代的严密程度完全不亚于我们现在的任何考试。而科举考试的阅卷也是又多名考官共同完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结果的公平性。
第八章《花样百出的舞弊手段和惊天的科场大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生动地展现了科举考试中考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想出的五花八门的作弊方法,同时为我们介绍了科举历史上几次轰动的舞弊大案和朝廷对于科举舞弊的严厉惩罚。古代对于科举舞弊的惩罚力度比如今要重的多。
第九章《分区录取与及第的荣耀》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科举考试分区录取制度建立的始末和科举及第后的无上荣耀。
六、心得体会
读罢《千年科举》,加深了对科举制度,这个实行了千余年的可谓我国古代最出色的文官选拔制度的了解,科举制度不仅仅是从前历史书上简单平面的几句介绍,我了解了它的运行模式,因为它而发生的或扼腕叹息或忍俊不禁的故事,我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科举制度的思考,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些收获简单谈谈。
1.丰富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从本书中我了解到一些有关科举制度的细节。第一个即是科举制度并非我之前认为的简简单单三场考试,即乡试、会试、殿试。整个科举考试是由很多层次很多次考试组成的,仅仅在乡试之前,便有县试、府试、院试等多层考试,才能取得正式科举的资格。而且每次考试都需要进行几次考试,做若干篇文章。相对现在两天内完成的高考,古代科举更为艰苦。另外,古代科举之前还要进行祭祀仪式,将那些找考生报恩的鬼魂聚在红旗下,把那些找考生报仇的鬼魂聚在黑旗下。还有些地区为了祭祀鬼神,还会设立相关庙宇,这些举动,为科举考试蒙上一层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心理,构成了原始的道德评判体系,有效约束了读书人的言行举止。与我原本以为的不同,古代科举不仅仅有笔
试,还有口试,面试环节。不仅多人阅卷,而且还会进行复查。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俗语如“破天荒”、“小三元”究其渊源,竟然源于科举。
而本书中关于科举的很多细节,如灯笼识人(即为了辨认不同地区考生的身份,点名时同一地区的考生需聚集在同一种灯笼后,在考场前可以看见各式各样不同的灯笼)、上下转托(一种方便考生在低狭的空间内答卷、作息的设计)、五级计分法(即不对试卷进行评分,而将试卷分为圈、尖、点、直、叉五个等级)等细节,都体现出古代人利用现有条件的一种智慧
总而言之,通过这本书,我对科举制度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它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摆脱了之前笼统的认识,我逐渐认识到科举制度在千年漫长的发展中,虽然无法避免地存在弊端,但是的确是一个完善科学,适应当时时代特点的制度。
2.了解了科举制度下的古代读书人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喜事,而金榜题名又是其中最大的喜事,在古代确实不为过。对于广大的平民阶层而言,进士及第就意味着获得了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命运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犹如鲤鱼登龙门。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一制度也的确为广大普通群众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因此,科举对于古代的读书人,具有改变命运的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科举,几乎成为古代读书人的一种信仰。“一举成名天下知”,多年寒窗,一朝成名,平步青云,名利双收的魔力,千年科举,“引无数读书人尽折腰”。
在我们一般的意识里,古代的书生,多半是长衫飘飘,文质彬彬的儒雅形象,或者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潇洒气派。然而事实上在古代,读书人在考取功名之前,地位是比较卑微的,特别是没有显赫家境的读书人,因为自己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又没有获取功名得到朝廷的承认,因此生活相对比较困窘。虽然考取秀才已经可以去私塾任教,然而私塾教师的工资报酬是很低的,仅仅只能勉强糊口,无法轻松养家。正所谓“教馆原是最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前的生活境况就是个十分生动的写照。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读书人的形象也难以保持儒雅潇洒。因为参加考试的时候,考生需将考试所需物品以及几天的干粮和生活用品一并带入考场,一人身背肩扛这么多东西,形象难免狼狈。《千年科举》中的一段话形象的表现了这些考生:“肩上扛着一个大褡裢,脖子上挂一个卷袋,手里提着考篮和考凳,可以说是全身负重,他们与大街上的搬运工没有什
么区别。”蒲松龄也在《聊斋志异》里描述这些考生的形象为“白足提篮似丐”。不仅如此,在考试前,考生们还得接受全方位的搜检,包括头发,脚底,内衣内裤,都必须被搜查一遍。可以看出,为了科举考试,所谓的君子风范,书生尊严也不得不妥协。
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几乎是每个读书人毕生的追求,甚至成为他们狂热的信仰。在《儒林外史》里有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老秀才,家庭为他读书应举做出了巨大牺牲,“六个儿子中,死了一个,四个都卖到外地去了,即使家里留了一个最小的,他也想卖掉。”虽然是秀才,但是却没有能力抚养子女,沦为社会最低层的人;还有的考生一直应考到死,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一生的青春都耗在了科举考试上,及至逝世,进士及第仍然是他未了的夙愿。也有考生因为压力太大在考场发疯甚至自杀,命丧考场。每每读到这些读书人为了科举考试而如痴如狂的事例,总让人不由得叹息一句“科举啊!科举!”
然而究竟是什么,使得科举对于读书人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人们步入仕途,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在当今社会,想改变自己命运有多种方法,不一定要通过读书升学才能出人头地,命运供人们选择的途径有很多。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即使成为腰缠万贯的富豪,也依然是地位低下的商,平民想要成为人上人,改变处于社会低层的命运,只有通过科举这一条路。可以说,古代读书人相对我们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唯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当然,通过科举考试后光宗耀祖的荣耀也是吸引万千读书人的重要原因。通过了科举考试,即可以得到做官的资格,名利双收。而一甲三人和翰林院庶吉士更为显赫,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正是这样的吸引力,使得历代读书人前仆后继,参加一次又一次的科举考试。
3.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虽然现如今很多人批判古代的科举考试,认为它局限了人的思维,压抑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真正有才学的人不能被选拔出来。但事实上,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的历史性跨越,科举考试是适应时代潮流,对于当时的时代有着巨大积极意义的制度。
在科举制度之前,中国古代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等选拔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选拔功能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实行了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对政治体制的垄断,将政权向普通知识分子开放,选拔更多普通士人进入官僚阶层,扩大了封建政治的统治基础。历代统治者不断完善科举制度将“取士不问家世”作为科举考试宗旨,为考生提供了相对公平、客观的竞争环境。选拔人才的功能在历代科举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虽然的确有部分考不上科举的人也相当具有真才实学,如唐伯虎、汤显祖、蒲松龄等,但这并不能否认科举考试选拔出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事实,在科举及第者中不乏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人才。如唐朝的张九龄、姚崇、陈子昂、韩愈等;宋代的寇准、晏殊、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素食、文天祥等;明清的于谦、张居正、林则徐、张之洞、曾国藩、龚自珍、蔡元培、徐光启等。这些人才都是通过科举选举出来的。就如同如今也有很多人批评高考存在一些弊端,然而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一样,都是当时时代下最合适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们提供了相对最科学的标准、相对最宽广的平台和相对最公平的机会。
同时,科举具有很强的控制功能。它不仅能加强思想统治,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统治者而言,所有考生都成为了天子门生,科举考试有利于使人才成为统治意志的忠实执行者,从而达到了控制在传统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知识阶层的目的。与此同时,科举制度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对统治者意志的认同,从而夯实其统治基础,如唐太宗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也”。不仅如此,科举考试还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统一。如,为了稳定西北边境,笼络边疆地区的士人,北宋统治者不断增加这些地区府州县解送考试的名额。
我认为,并不是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了中国在明清时期的落后,导致这种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有很多优点的,但是无论是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还是科举制度的建设,实际上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因此,科举考试的弊端,是当时的政治制度所赋予的,科举制度只是一副骨架,填充它的皮肉取决于它所处的时代。正如我们如今的高考也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宣扬主旋律一般,考试制度是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
七、本书评价
1.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
因为本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来的,因此在语言风格上十分平易近人,书中少有学术性的论述,大多是平白易懂的介绍与解说,照顾了不同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感觉内容详尽而又不觉晦涩难懂。
2.生动有趣的细节
本书在写科举制度的时候,没有一味地说教,而是引用了很多事例,展现了许多细节,从小处着眼,让读者有一个细致具体的了解。其中许多小细节都十分有趣,读来让人很有兴趣又印象深刻。如本书第74页,介绍了一位官老爷点名的方法,看见考生有胡须的,就在名字下面标一个“八”,如果下巴有胡须就标注“个”,如果胡须很多就标注为“而”,这样利用汉字的象形来表现胡须的多少,实在是有创意,十分有趣。又如188页,作者介绍了一位专业替人代考的专业枪手——“温八叉”温庭筠。他在考官的密切监视下从容为八位考生写了文章,这种瞒天过海的代考技巧实在令人惊叹。温庭筠速度快、技术硬、心态好,的确是枪手界的业界良心。在本书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有趣的小细节,让人能保持对本书的兴趣不至于感到枯燥。
3.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虽然本书是一部写科举制度比较优秀的读本,老少咸宜,然而我认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点是严谨性不够。在书中有大量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的确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然而当作者将这些故事作为他一些观点的论据时,稍显有些不够严谨。因为本书并不是小说或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虽然风格平易近人,但也应该能归为历史读物一类,须知历史著作中对于论据事例都需要有严谨的考证,而作者所选的大多事例并非出自正史,甚至有些也不是出自野史,而多选自文学作品甚至是一些传说。虽然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然而它们毕竟是经过了加工的,大量引用作为论据,稍显不够严谨。在书中经常可以看到“据传......”“传说.......”“如果属实的话......”等字眼。《明朝那些事儿》也是一部语言风格浅显幽默的作品,然而其中事例多为正史记载,有据可查,更为严谨些。
另外,作者在书中偶有个人情感色彩太浓,忽视了客观性的情况。如写到张謇冒籍参加科举的时候,虽然张謇的确是一名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冒籍参加科举,本身就是违反了科举规则,对其他考生很不公平的行为,张謇的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指责,至少不应被提倡的。然而作者写到举报张謇的那些人的时候用了“勾结”一词,写到彭学政放张謇一马的时候对他用了“正直”一词。张謇犯错,他人举报,怎可以用贬义词语,彭学政面对违规的考生,姑息包庇,虽然出自爱才之心,但怎能称为正直?很明显作者在这里让自己的个人情感倾向过多的影响了叙述,失去了历史著作应该有的客观和中立。
以上为我一人的陋见,多有不足,望多多指教。
第二篇: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7月30日上午,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第一场活动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开启。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海峰教授登上岳麓书院讲坛,纵论“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现场致辞:
尊敬的刘海峰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上午好!我是岳麓书院朱汉民,非常感谢各位冒着炎炎酷暑来到岳麓书院,希望这座千年庭院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清凉和智慧,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来到岳麓书院讲坛的主讲嘉宾刘海峰先生,刘海峰先生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等等,他在教育学和科举领域里面,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作为研究科举史的权威专家和教育部高考改革专家,刘海峰教授将畅谈中国科举的历史兴衰,评解中国国学的历史和出路。出席今天讲座的有凤凰网,电台、电视台,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对大家的到来,一并表示特别的感谢。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大家已经注意到,在7月份以来,我们的岳麓书院讲坛以及整个岳麓书院,正在和凤凰网的一个合作,我们刚才看了一个PPT,我们正在主办一个“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活动,在刘先生讲学之前,我想利用这样一个时间,把大典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华人国学大典,是一项大型国学的推广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首届。7月11号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一个启动仪式和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著名学者李泽厚、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等学者和各界名流,共同见证了这场中华文化史上的国学盛事。
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是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共同提供学术支持。那么这个活动将从7月开始,一直延续到9月底,在这个期间,我们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全球华人国学奖评奖,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头戏;岳麓书院讲坛,就是我们今天开展的这样一个活动,是一个开端;岳麓书院祭孔大典,以及国学盛典的颁奖仪式、典礼,其中还包括全国国学院长高峰论坛等等,这个活动在今年9月29号在岳麓书院举行,届时将现场揭晓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研究成果奖、国学传播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国学大典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设立了这样一个终身成就奖和国学研究成果奖以及传播奖三大奖项,希望通过这三个奖项,表彰在全球范围内,为国学的研究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其中国学终身成就奖的评选对象,为长期从事国学研究,在国学研究领域里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德高望重的健在前辈学者。这两大奖项,我们邀请了国内外200多名在国学领域的,或在汉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一个推举委员会,我们已经把推荐信发出去了,而且正在陆陆续续收到这些专家的推荐。
国学传播奖的对象是在公共传播领域或者基层讲学领域,为传播国学作出重要贡献的政府、单位和个人,单位包括媒体、企业、公益组织,采取推委会提名+网友提名+表决的形式,评选出这样一个大奖,我们将共同期待在9月29号,这样一个颁奖的典礼。应该说这种大规模的国学评奖,在过去还没有过,官方也没有过,民间也极少见,但是我们认为国学是我们当代,非常重要的学术领域,因为它要承担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建设这样一个重大使命。一个民族只有文化自信,才能雄视于世界之林。现在中国的崛起,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但是我们认为,在文化上、在价值观念上,这些伴随着我们整个中华崛起,只有中华文明的崛起,才是我们整个中华崛起的完成,国学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所以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上提出来的,我们希望秉承人文和道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国际上最具知名度、华人世界最有公信力的文化盛典,所以我们弘扬国学,就是要唤起国人对国学的崇敬感,凤凰网总裁李亚先生和我们提出:致敬国学,就是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摇旗呐喊,就是要向全社会乃至全球华人,续接我们的文化,为我们躁动的心灵找寻精神家园,为我们的世界留下一片纯净的天空,一个民族只有对传统文化充满温情、心生敬意,才能够接续文化血脉,才能够提升文化生活的品质,继而加强整体社会的凝聚力。今天我们举办的岳麓书院讲坛,将会在长沙、北京、上海继续举办,我们是一个流动式的讲坛,今天是第一讲,那么从今天开始到年底,我们将会邀请国内外的一批著名学者,面向大众开坛布道,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问,除了分享精彩思想以外,我们还会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话题,尽可能地让国学走进生活、走近大众,真正让国学落地,让不同年龄的人群,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生根发芽。希望有更多的同道、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共同参与国学,延续我们的文化血脉,呵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这次岳麓书院讲坛,得到了国家电网的特约支持,我代表主办方向他们表示我们的衷心感谢。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海峰院长为我们做精彩讲座,他演讲的题目是《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海峰教授。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第一讲: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全文)
一、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教授现场致辞:尊敬的刘海峰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上午好!我是岳麓书院朱汉民,非常感谢各位冒着炎炎酷暑来到岳麓书
二、国学大典岳麓讲坛第一讲 主讲人:刘海峰教授
内容: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科举制选择了中国1300多年人才 今天很荣幸能够来到岳麓书院,参加我们首届全球华人大典,我有幸来做第一讲,汉民院长和岳麓书院对我的信任,其实我跟岳麓书院,是有非常深的渊源的,以前也多次来过岳麓书院、来过湖南大学,你看我这个PPT里面,这里面首张就是湖南大学报,2003年发表过我的一篇随笔《岳麓之会感怀》,因为我在1994年以后就陆陆续续来过岳麓书院多次,曾任岳麓书院的兼职教授,1996年年底来岳麓书院,受教育部之命,来论证湖南大学的校史,当时有两个专家来参加,也就是在岳麓书院这里开会,后来陆陆续续还来几次,所以我在这篇文章的最末谈到,我终于意识到岳麓书院已经成为自己精神的一处文化家园,所以我很高兴能够再次来到岳麓书院,来做这期讲座。我和凤凰卫视集团也有一定的特殊关系,除了接受过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些采访和一些陆陆续续的,零星的采访、访谈以外,还在2006年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世纪大讲坛,做了一次专题演讲,也就是在当时的6月份,也是高考或者说招生考试的季节做了一场讲座,我们今天这个讲坛,实际上给我出的命题就是《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岳麓书院这样一个千年庭院、千年学府来讲千年科举,我觉得有特别的意义,讲讲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我们的国学有最直接的关联。
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反映了中国整个帝制社会后期文化的主要特征,因为科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同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又产生了非常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或者说科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壤中的生成物,反过来它又改造了中国这个传统文化之地,使中国的文化更具特色。那我今天谈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谈一下,我认为科举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第二是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是谈废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样三个问题。
先谈第一个问题,科举制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创造之物,有人把它称之为四大文明礼仪中的一个重要发明,我曾经把它概括为,它实际上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在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明。科举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制度,为什么在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产生这种制度,当然像韩国、越南也曾经仿照中国。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我们中国文化环境里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生成有特定的文化积淀,实际上已经奠定了科举制度产生的思想、文化。这种制度产生了“举贤才”的理念,特别是儒家的文化、儒家的理论产生精英治国,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论语·子张》,讲到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典型地反映了孔门师生主张贤能治国的理想,按中国古代最通俗的(理解),学就是学习,仕就是当官,对于学习好的人应该去做官,反过来做官的人必须要经过教育,这个“仕而优则学”在其他国家里面没有这种,至少在近代以前就没有,而我们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现在当官有局限性,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世袭制的体制下,或者我们说在“学而优则仕”的情况,所以它不靠跑官、买官,不靠其他的手段,靠学习来当官,这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就是说不在于出身的高贵与否,而是看自己的学问、能力、高下,来决定是否能够从政,这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孔子也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学也,禄在其中矣。”禄在其中,这个理念跟仕而优则学实际上是一码事。在孔子之后其他的一些儒家代表人物,比如孟子、荀子这些人也还提倡,跟我讲的“学而优则仕”的理念是相同的一些看法,比如说《荀子·王霸》里面就讲道:一个人的出身,不管你出身高贵与否,如果你懂得礼仪、即文学,就是说品学兼优的人,他就应该做,也就是说应该给他高位,但是如果卿相士大夫的孩子,如果你没有学好,品行不够好,就不能再读。(《荀子·王霸》:“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阶层,上下是可以流动的,这些理论实际上跟科举制度是完全相符的,中国传统社会遵孔子为圣人,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其他诸子百家理念,有部分也涉及到“学而优则仕”的概念,比如《墨子·尚贤》篇,还有百家的学者提到这个观点,特别是墨子提到“古者圣王之为政,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他有能力就应该给他提出来,他特别提出来,他特别提到“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官,有能力的人就应该上来,没能力的人就应该下去,这个在当时是很直截了当的提到,社会阶层流动的理念,等于说是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谁生来就是应该当官的,应该根据人的才学、才能的高下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准,这个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贤能制”,我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出现了,它实际上有前面的理论文化基础。人们生来就有为官、当老百姓的各种可能,根据一个人的才学。也就是说科举制度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正是因为有举贤才、尚贤这些观念,所以到汉代开始才出现“察举制”,体现在他的笔试,来测他是否能当官,后来在地方的察举中,也加入了考试的因素,从魏晋到南北朝逐渐加大,后来到隋代的时候才加大到科举。这个考试制度为什么会产生?科举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证明依据,那么它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也是和我们中国社会的特性相关,就是中国人向来讲究人际关系的协和,有中华制度的背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人向来重视人情、关系,中国社会从古代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实际上到现在还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面子。在东晋的时候,葛洪在《抱朴子》中说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产生,就是体现在考试举制,就是跟我们的人情有关,他必须要用刚性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考试的因素逐渐加大,到隋代才出现了科举制。如果从隋炀帝公元605年开始设立进士科算起,严格意义的科举是从605年开始,科举制度在中国经过了1300多年,它的完善到了宋代以后,制度化完善以后,特别是到明清进入鼎盛以后,科举制已经成为“至公”的。从明代开始,各个省的贡院,包括我们以前湖南的贡院,人们认为用科举这种选拔人才的办法,是最公平的方法,在明代甚至有人这么说,“我朝二百年公道,赖有科场一事。”甚至有人说“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科举变为天下最公平的事,就像我们现在,像今年高考出现个别省份的舞弊现象,有很多人认为高考差不多是我们现在中国,最公平的制度之一,跟几百年前人们谈的话题类似,如果大家都作弊,科举就没什么制度可言,科举是通过公开报名、公开竞争,虽然它有一定弊端,但是在1300年间,选择了我们民族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或者是学者,包括我们岳麓书院在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大部分都是通过科举制度,包括朱熹也是进士,岳麓书院大部分都是进士,科举制选择了我们历史上1300多年大部分的人才。
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一书,在谈到中国的科举制时说:“这些官员是经由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所选举出来的,这个方法柏拉图会很感兴趣,虽然这个方法已经失败,今天已不再采用,但是柏拉图一定会因为中国这套办法而喜爱中国。就理论上来说,这个方法最能调和贵族政治和平民政治:人人皆有平等作官的机会,但只有那些适合做官的人才有机会作官。事实上,这个方法实施一千多年来,给中国带来好多好处。”他还认为“这个制度是有缺点的,凡由人类所构想和推行的政府机构,有哪个是没有缺点的?所以这个制度的缺点是人为的,而不是制度本身的,至于世界其他各国,则比中国还差!”因为在传统社会,其他西方国家或者其他各大洲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这种通过考试公平竞争的制度,这是我谈第一个问题,就是科举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一个环境里面产生的。
第三篇:《千年一叹》读书报告
千年一叹
作品简介:《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苦中带甜。本书采用游记的形式,但给人的感觉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日记,在读书的同时,本书时时给读者传递这样一些问题,希腊、埃及、约旦、印度等古国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古文明,从辉煌到势微,从势微到衰败,到没落,而我们中华文明却避免了整体性的衰落,如何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我们读者对此应持有何种观点,我们读者应该如何去面对等等。
内容概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感受:读完这本书,感觉这不是一本日记,而是文明的记录,它写的是在千年之交,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考察人类文明遗迹的经历。一个柔弱的学者、书生,数万公里的越野行程,何等的不易?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执着追求、谑诚朝拜。沿着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前行,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战壕密布、荒草迷离、盗匪出没!人类正在慢慢亲手毁掉自己的文明。
或许是对余秋雨先生的尊敬,我对这本书的感觉颇为良好,读书的同时既领略了沿途的奇闻轶事、还有余先生思辩的精神、对文明衰落的厚重情感;对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的痛惜;以及对当地人的愚昧、麻木的痛恨所感动。心里不禁的为余秋雨先生的此行叫好,一本在世界最危险、最有人类文明仓桑感的地方写成的日记,大大的解决了我的饥渴。
“千禧之旅”的首站是希腊。
我不了解希腊的文化背景,也不知道希腊文化有过怎样的宏伟历史;初识希腊是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欺骗宙斯开始的,还有就是希腊国家男子足球队曾拿过2004年的欧洲杯的冠军。希腊是一个神话般的国度——这是我对希腊仅有的了解。随着余先生的笔迹慢慢的游,让我知道希腊竟然有如此浓厚的 文化气息!遗憾的是这里的文化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没落。谈到希腊衰落的原因,余先生认为有两点:一是雅典斯巴达人旷日持久的内耗;二是内忧外患,又不断远征,希腊始终没有成立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国家。
古老的埃及文明也不容乐观,她已经没落了,却还在沉醉于自负的神秘,余先生认为:“埃及以庞大的雄姿切断了被外部世界充分理解的可能,其实也切断了自己的延续使命。”过于沉湎于对死后世界的憧憬,使他们不重今生,只顾来世。神秘、古老的埃及最后在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的轮番讨伐下,终于没落了,只剩下卢克索一带的所谓的“法老人”后代还在不断叮叮当当地修复着祖先陵墓,供人参观。这是埃及法老的悲剧。
两河文明以商业与法律著称。而现在,在余先生的眼里、在镜头下,文化二字竟会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在了,古老的巴比伦文明被践踏了!
一个伟大的波斯统治者——大流士,他消除了由居鲁士儿子的残暴变态和版权者的宗教阴谋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带领500佣兵起家,大小1000多战,战无不胜,终于创建了空前强大的波斯帝国,把版图和实力在居鲁士大帝的基础上继续扩充。而现在......谈到印度河-恒河文明的衰落,余先生认为与宗教有关。这里也如同耶路撒冷一般,是多宗教聚集、冲突的地方,宗教仇杀很严重。战争、杀戮又把这千年的文明消磨了。
文明在铁戟长刀下衰落了。
极度的贫穷与落后,极度的愚昧与无知,文明与野蛮只有一步之差。文明的发源地,是最早开始使用文字的地方,现在却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真是绝妙的讽刺。
波斯文明;希伯来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现在只剩下了一堆堆废墟,废墟伴随着他们的文明一起埋葬。
一路走来,冷眼相看,站在这千年之交的浪尖,串忆这一个个文明无一例外的凋残,甚是心痛。古文明的发祥地现在确实如此贫穷,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只有中华文明从未停止过传承。我们中华文明与现在的西方文明是有差距,所以我们以前只是一味的否定我们华夏文明,但现在想一想古文明只有我们还在发扬光大,我们是不是感到几丝欣慰,为我们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中华文明何以保存至今正是因为儒家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与“中庸之道的平衡原则”。这种精神与原则使我们不再偏激,让我们的文化有了澈明理性的基石。这也正是与其他古文明的差别所在。
总结:在本书中,作者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生活和游历的细节中展示了人性的魅力。从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因为世界是精彩的,同时也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因为我们拥有的是宝贵的。我们的人生相对于人类的发展是短暂的,有些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消失,而有些人却留下了痕迹,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现在的经历可能会很快被淹没,后人可能不在会记起我们,但我们的确应该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珍惜,应该努力,无论后人是否能记得我们,我们都将为自己骄傲。也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参考书目:
《新理性精神:《千年一叹》的文化品格》黄亚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邓沁
第四篇:科举讲座
科举讲座
在这紧张、热烈的时刻,让一向有文化的捞娱儿带着你穿越一把,来点儿历史上关于考试的“冷知识”,放松一下心情。
不得不说的科举历史沿革
在我国,早期的人才选拔主要采取的是举荐制,魏晋南北朝奉行的“九品中正制”是为典型。
由于“九品中正”举荐制被世家大族把持,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仕途垄断,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朝廷为更好地选拔人才,实行开科取士,每年各州荐举贡士入京考试,不论贫贵,一律以成绩定胜负。是为科举考试的初始。
科举制正式确立是在开皇十八年(598年)。当时,实行分科考试,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隋炀帝即位后,将考试科目扩大为包括文才、武艺、品德、治能等方面十科,规定有一艺可取即应采录,且随才升擢,同时设进士科,以诗赋、试策为考试内容。从这方面看,历史上残暴荒淫的隋炀帝并不是草包一个,还是很有才能滴。
唐承隋制,将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唐初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岁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势需要临时下令举行,名目常见的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科。从这些名目上看,制科更注重实用。
宋朝科举进一步完备,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
个人认为,宋代对科举考试的另一贡献是考录的公平公正——考试时“锁院”,严禁出入,防止内外串通舞弊;同时在唐朝“糊名”(密封考卷上姓名)的基础上,实行“誊录”,即另派抄书手将试卷用正楷誉录,使考官无法辨认考生笔迹,保证公正阅卷。
宋代科举还有一个创新——三年一考,允许落第举子复试。
明代是一个君主集权的时代,表现在科举考试中,仅设进士一科,并规定试卷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股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
“八股文”应该说是明代对科举制的一个“贡献”。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初步考试和正式考试两个阶段。
初步考试有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正式考试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取得做官资格,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会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到京城考试,又叫“春试”,考中者称为贡士。会试考完的第二个月,大概4月份前后是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直接做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清廷被迫“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古代科举考试考场
历代科举名衔及待遇
古代殿试图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但每个朝代状元的含义有所不同。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探花原本与登第名次无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便在曲江设“探花宴”,举行盛大宴游活动,宴席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郎只是一个戏称。南宋后期,将殿试一甲第三名改称为探花。元、明、清三代沿袭宋制。
贡士: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习惯上被人称为“老爷”。
科举考试的题目
隋朝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后,《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论语》、《大学》以及《中庸》等儒家经典以及从隋唐开始的诗赋等为考试内容,此后少有变化。
类型上,主要是帖经和策问,诗赋和杂文,经义和墨义,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诗赋。
帖经:简单地说就是主考官任意选择经书中的一页,用两张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开一行,另裁纸为贴,帖盖数字,让考试者写出读出,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
策问:大部分涉及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吏治等方面的问题,命题形式和现代语文考试中的论述题或命题作文。
杂文:是以封建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论、赞为体裁,让考生作文,类似今天的应用文写作。
经义:以儒家经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今天的读后感。
墨义:取儒家经典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
这是一份清末光绪年间凤阳府寿州文童胡敏修的乡试卷,黄宣纸,高26厘米,统卷无隙,全长2米余。右上角钤有“初复”和“第叁图名”字样,中间有竖长方格双线蓝框,内写“寿州”二字,其下有两个双线蓝圆圈,内注“文童”二字,再其下便是一贴糊于卷上并钤压有“关防换坐”四字的蓝框印戳记及考生姓名的一张糊名纸。在糊名上同时又钤压一枚凤阳府的朱墨厚边四方官印。从这份“文童”试卷的对策题上看,该试卷具有清末废科举制时改“试史论”为“时务论”的革新特点,并以“糊名法”与“誉录法”两种办法防弊。使该卷又极具文物价值。
关于科举制度的成语故事
独占鳖头:唐宋时期,皇宫前面石阶的正中铺有一大块雕刻巨鳌的长方形巨石,象征皇帝的宫殿如同被巨鳌支撑着,永远巍然屹立。殿试结束后宣布名次时,及第者要站在皇宫前石阶下面的两侧恭候。名次宣布完毕后,状元要站到雕有巨鳌的石阶上,迎接殿试榜。因此,把中状元称为”独占鳌头”。现在泛指名列第一或居于首位。
蟾宫折桂:古代传说,月亮中不仅有桂树,还有一只金蟾,因此月亮也称蟾宫。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称登蟾宫,于是,有了“蟾宫折桂”这个成语,比喻应试得中。
古代科举钦定榜
金榜题名:“金榜”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排名榜,因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后人们把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称为“金榜题名”。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时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皇宫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沆瀣一气:据北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僖宗时,科考主考官崔沆发现有个叫崔瀣的考生,认为是本家人,尽管崔瀣的考试成绩很差,仍然把他取为进士。于是被考生嘲笑说,这场考试“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本来是夜间的水气,夜间的水气是在黑暗中飘荡的,考生们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的本意相扣,比喻暗中勾结,臭味相投。后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名落孙山:据宋朝范公《过庭录》记载: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乡试,考中最后一名。回乡后,一位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委婉地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说他落选了。后来就用“名落孙山”作为没有考取的委婉说法。
科举故事
“状元”一词始于唐代
唐代,凡举人进京会试,须先到礼部投状报到,故当时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又称状头。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朝廷开办贡举,考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唐代状元没有特殊荣耀,因为当时状元既不像宋代那样由皇帝经殿试“钦点”,也不是全凭考场上的答卷定名次,通常是由考官决定。而考官受人请托和接受推荐,取谁为状元都属正常现象。
宋朝状元最“拉风”
相比唐代,宋代更加重视科举,不仅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而且给予新科进士各种荣耀——皇帝亲自接见并赐宴,就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琼林宴等;另外,皇帝还诏令宫中卫士为状元清道开路,打马御街,招摇过市,全民观礼,荣耀无比。
最大的状元和最年轻的状元
据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92岁才寿终正寝。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丁显中状元颇有戏剧性——据说当年殿试前,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认为与梦境相合,于是将丁显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历史上真有一个女状元
黄梅戏《女驸马》中,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被渲染得活色生香,其实,这并不完全是虚构,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1853年定鼎南京后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当时专门设立女科,19岁的傅善祥一举夺魁,成为女状元。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第五篇:千年一叹_读书心得
《千年一叹》读书心得
长兴电大李景一
最近看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感慨很多。很想沿着他行走的路线,到世界各地去看看,那也就不枉此生了
“在如此艰难危险的长途上见缝插针地涂几句,既做不成文章也做不了学术,剩下的只是一个稍有知识贮备的当代中国文人面对古域文明时的赞叹、惊叹、感叹和悲叹。”白底红字,显目地印在封面,四种叹息抓住了我的好奇,更不禁要想:难怪书名题做千年一「叹」。余秋雨在旅程中所受的震撼与感动,文字虽无法完完整整地表现,却仍是带来不小冲击,即使阖上书,心中依旧澎湃不已,久久不能平息。文中有一段余秋雨形容世界的文明有如运动场上竞争的对手,过去中华文明与其它古文明进行着生命力的竞赛,其周期须千年为度;如今赛场转进入百米短跑,起步不久的运动员们健步如飞,而裁判也依此计分,于是令远途而来的选手们略感委屈。一直很喜欢这部分,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的脚步,中国也走向转型,过去不合时宜的观念、认知,是该被拋开、改变;但在一味盲从追随流行,急急舍去旧有的一切时,是不是变得太过独断,甚至本末倒置?不应只是为改变而改变,而是要有个准则、依归,和最起码的基本。此刻,所有中华子民们,已经是该思考的时候,思考过去、思考未来,思考整个中国!
由书中所述,我看到了希腊的悠闲,过去虽曾听人耳述,但文字的描写又是别有一番感受。希腊曾经承受了太多太大的痛苦,而现在他们选择悠闲来生活,乍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悠闲已过度、精神已懒散,这一切便又太令人难过。“悠闲是痛苦的终结,痛苦是悠闲的代价。”这让我不禁想起那些在公园的游民,他们因为失去工作而流落街头,久而久之却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习惯了靠乞讨过日子;于是,忘记该如何拚命、如何工作,从此一蹶不振!这也好比我们读书,初时兢兢业业、不敢偷懒,可若有一两次马虎,便容易成为习惯,而习惯一养成就难以改变了。“闲散是曾经健康的结果,但过分闲散则会损害健康。”
“站在金字塔前,所有人都面对着一连串巨大的问号。”或许正因如此,在众多古文明中我独钟爱埃及,众多的疑问成了神秘,交织成一丝薄纱呼唤着我们。“不要草率地把问号删去,急急地换上赞美的感叹号或判断的句号,人类文明史还远远没到可以爽然读解的时候。”于此,想起现在多数人们的自以为是,不过看到片面便大声
嚷嚷起来,却不想想这在他人眼里,是如何笑话及可悲。有时我不禁疑惑他们如此急于定论,为的是什么?急于发表自己那既不周全又好笑的看法,求的是什么?可谓班门弄斧、自取其辱之事,无时无刻都上演着。“我对埃及文化的最大感慨是: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埃及的祖先留下太多太多的问号,它漠然无声不多说当时历史,这对后代的我们,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我想只有我们的后代才看得见吧!
翻到了耶路撒冷那段,又是另外不同的感触,在现今国际情势中,那里集合三大重要宗教,集合许多不同的文明,虽然像美国这大熔炉也聚集众多的文明;但在耶路撒冷,那些文明太终端、太极致,一旦碰撞便酿成了悲剧。“世界上没有另一座城市遭受到过这么多次的灾难。它曾在战争中毁灭过八次,即便已经成了废墟,毁灭者还要用犁再铲一遍,不留任何让人怀念的痕迹。”能够集三大宗教于一地,是种光荣,但也因此承受诸多磨难。
人类,喜欢相信文字,喜欢相信由别人发现的事实,尽管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还是舍弃亲身探讨而选择只需“接受”的简单过程,所以我们才那么容易被操纵、利用,因而希罗多德也说:“我有纪录的责任却没有相信的义务。”在约旦部分末节,余秋雨描写了令人尊敬的胡笙国王。在这,我不禁想说:“国王,您真的太伟大了!”从未看过一位领导者之陵寝这般朴素(注一)、未加修饰,“胡笙国王生前并不拒绝豪华,却让生命的终点归于素净和清真。”如此充满智能的终结,如何不令人佩服!
最后,余秋雨做了一些旅程的心得与结论:“任何军事远征,都是一种文化终结。”特别是当统治者害怕对方拥有太多思想时,便会进行种种毁灭性摧残,这在巴比伦、耶路撒冷等都可看到。于此,余秋雨也引出杜甫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茍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古人早已看透并留下讯息,可后代的我们却多半不懂记取教训,一再重蹈覆辙。我想,前人们看了也会哭泣;后人们见了也会汗颜吧!
在余秋雨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中国,踩着熟悉的土地,望着熟悉的山川,他不禁说:“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注二)是的,我们太愚蠢、太无知;所以敢“放声大说”。持着自以为是的“骄傲”,犹不知一切像场闹剧;不过发现所陌生的事实,便慌张地急欲抹灭,也同时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历史之于我们,是如此
相连无法分离,正所谓历史能够“鉴古知来”,实在不应被任意篡改、玩弄;但事情总有“物极比反”之道,太过“钻研”历史,太“沉湎”于过去的伤痛与仇恨,这又成为一把利刃,斩着彼此,使伤口愈加扩大,终至难以愈合。这众多问题,并非皆是历史学者们的责任;而是属于全体人类所思考…得到判断、后再归纳出结论!
能在这次有幸一赏这番见识,随情节内容而起伏,更增添诸多感触,一言难尽。若说“千禧之旅”令余秋雨发出“千年一叹”,那么,“千年一叹”便是令我“众叹满心”呀!
201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