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离职管理 防“动”于未然
员工离职管理 防“动”于未然
如何保留和储备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但大多数人的关注焦点仍然集中在招聘和培养环节,而员工的离职管理,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离职管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离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效率、成本及未来发展。
《2009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07年和2008年的企业离职率分别达到了22.3%和23.1%,也就是企业平均每5名员工当中,就会有1名在当年离职。虽然2009年的企业离职率下降到15.9%,但随着招聘的松动,业内专家预计2010年高端人才主动离职率将会大幅回升。德勤中国人力资本咨询主管合伙人王大威在2009年年底的人力资本论坛上就表示,在经济复苏的时候,企业离职率通常都会比以前竞争激烈的时候还要高。
德勤在2009年做了一份关于“哪些员工会在经济复苏期离开”的调查。结果显示,被企业管理层视为最不会离开的60、70后将成为离开的主力人群,而这部分人群通常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或是高层决策者。可以想见,这些核心人才的离职将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
专家建言,对于HR管理者来说,一方面要通过构建良性组织文化等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进而降低离职率;另一方面,在离职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要能及早捕捉到员工主动离职的信号,从而准备相应对策,或是挽留,或是尽早准备后备人选,以免措手不及。总之,防“动”于未然应该是员工离职管理的核心要义。
第二篇:消防安全作文:防范于未然
消防安全作文:防范于未然
火灾,是可怕的灾难。一场大火,常常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然而,这一场场大火常是在人们缺乏消防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了解消防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关键。
俗话说的好防范于未然,火灾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有防火意识,多了解有关的消防知识,生活中做到科学用电,用汽,不玩火,多留心身边的易燃物,尽量做到火种,火源与易燃物分开,确保室内空气对流,这样火灾是可以避免的。
此外,在平时里,我们要时常检查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问题,一旦发现消防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身边的人要多宣传消防知识,对消防器材不能随便挪用,相反还要多加保护,正确合理的使用,还要时刻铭记火警电话119。
然而,当发生火灾时,我们要镇定,要及时使用消防器材灭火。如:马上报警,灭火,救人,疏散物资,防爆,防塌,排烟,警戒,救人。而在我们报警时,应该注意讲清楚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去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尽量将大火扑灭,把损失降到最低。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遇到火灾时用已了解的消防知识进行自救。当时,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在做作业,突然闻道煤气的味道。当她顺着煤气的味道检查后发现,厨房着火了,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在浴室被煤气熏晕了。就在火烧眉毛之时,她果断地打开窗户通风,并拨打了报警电话,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救了自己的父母。设想,当时如果小女孩根本不了解消防知识,稍为的举动,比如开关电灯,就很可能触发出一场火灾,造成一个悲剧,而家破人亡了!然而,正是了解了消防的知识,知道了发生这样的事情后该怎样做,而有这么可喜的结果。
祸在一瞬,防在平时,让我们从平时做起,珍爱生命,做好防火工作,增进消防知识,以避免灾难的发生,维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进消防知识,以避免灾难的发生,维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第三篇:员工离职管理
规避辞退员工的法律风险
南方网讯辞退员工,不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辞退员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辞退员工是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处理,又是最难处理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当,很容
易引发劳动纠纷对簿公堂甚至威胁到个人安全,对公司正常运营造成很大的影响。
解除劳动合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违法的辞退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情形:
1、辞退员工事实依据不充分;
2、辞退员工法律依据不准确;
3、辞退员工操作程序不合法。
上述三种违法的辞退,往往会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法律风险。
如何做到正确辞退员工,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要正确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必须把握“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
2、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3、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针对种种问题,为使大家预先把握劳动合同订立、解除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员工在试用期间存在的法律
风险、企业在制订规章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特邀请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
处室领导和资深专家主讲,课程设计包括政策法规要点讲解、典型案例分析、企业疑难问题现场解答等。1.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要正确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必须把握“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用人单位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同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知何为录用条件,或无法证明该录用条件就贸然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是用人单位在实践中的典型错误做法。维权意识强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此时公司往往在管理上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
2.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对于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并非可以一概辞退。劳动法规定必须是严重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方可辞退。因此,何谓严重违纪,对于
用人单位而言就至关重要了。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最好对严重违纪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并且注意保留员工严重违纪的事实依据。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单位也可随时辞退,但同样要注意举证尤其是对何谓“重大损害”的举证问题(最好还是有制度依据,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对重大损害的标准作明确规定)。此外,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被劳动教养的,单位也可以随时辞退。
3.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
辞退无过错的员工仅限于以下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本人,并根据其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4.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所谓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员工。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克服经营困难的内在需要的通常作法,法律予以允许。但是,裁员同时也涉及被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保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的有效平衡,法律对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作了一些适度的限制:首先,对于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的用人单位必须是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企业。
第四篇:员工离职管理
离职管理办法
1.目的作用
根据目前企业人事管理对员工正常流动的机制情况下,企业离职管理的工作量增长加快,需要对该项管理予以制度化、规范化,以保障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员工离职、资遣、免职、留职停薪、调职等作业办理,均需依本办法完成离职与移交手续。
三、管理职责
员工离职的管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部应正确贯彻公司的政策,按不同的情况进行解决和办理,并确认申请人与各部门办妥移交清册及相关手续。
四、作业内容
1、离职区分:自动离职、解雇、资遣、停薪留职、开除等。
2、管理程序
(1)辞职管理:离职申请的提出,应提前一个月向直接主管提交《离职申请单》(附件二),辞职人员由本人提出辞职报告申请,由人力资源部安排离职面谈,了解详细原因。如本人执意离职,应填写《离职申请表》,并按要求由相关负责人签署完毕后,由人力资源部发给《员工离职移交清册》(附件三)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清册结束后,由人力资源核算最后工作日的工资,完成辞职程序后,将资料交人力资源部归档。(2)解雇管理:
a、试用不合格解雇:由用人单位对试用期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技能起来进行评价,不能够达到要求的予以解雇,并由人力资源部提前三天通知试用期员工,按规定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b、合同期满解雇:合同期满的员工,应公司发展或因个人原因不适合继续在公司任职的,合同期满前一个月由人力资源部发放解聘通知,并按规定办理相关离职手续。
c、在职解雇:由犯过失员工或不适合继续工作员工所在部门主管填报过失情况、处罚、解雇意见,提交部门主管、总经理审批后,由人力资源部与当事人面谈,说明解雇理由并做好思想工作,并按规定办理相关工作移交手续,完成离职手续。
d、解雇手续:由部门主管提出解雇名单,人力资源部出具《解雇人员计划单》(附件四),提交分管领导、副总/总经理签署意见后,核准后由人力资源部发《解雇通知书》(附件五)于被解雇人员,各部门协助办理相关解雇手续。
(3)资遣
a、资遣因素: 公司歇业或转让; 公司亏损或业务紧缩;
公司因不可抗拒事故需停业一个月以上时;
公司因业务范围、生产技术等性质变更,需减少员工时; 员工患有严重疾病,经医院证明不能继续工作的。
b、资遣手续:由单位主管提出资遣人员名单,人力资源部出具《资遣计划单》(附件六)呈总经理核准,经核准后的签呈,发《资遣通知单》(附件七)于被资遣人员,并协助办理相关资遣手续。
c、资遣费用:依照劳动法规定,每工作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费。
(7)停薪留职
a、留职停薪的申请对象:
住院病假期已满,但未痊愈者;其他特殊情况,经总经理核准者。应征入伍者;
出国进修一年以上三年以下者;
b、留职停薪办理程序:办理留职停薪手续者,应提前15天提出申请,《留职停薪申请表》(附件八)经核准后,办理相关移交事项,完成后经部门主管签核后,方可离开。
c、留职停薪期到限,应立即办理复职手续,未办理相关手续者,视自动离职。留职停薪期间年资不计;社保保费需自付。员工在停薪留职期间,在外不得从事一切违法和一切损害公司利益及破坏公司形象的活动,一经发现,公司即给予辞退除名处理,其后果概由本人负责。
3、操作程序
(1)面谈:员工申请离职后,由人事部门组织离职申请人及有关主管进行面谈,面谈的主要内容为:
a、了解员工离职原因; b、听取员工对本公司的意见; c、征询员工对本公司的建议; d.、提出对该员工的评价和希望。
面谈内容应记入《离职人员面谈记录表》(附件九)(2)审批
a、主管接到所属员工辞职申请后应签署意见,并及时逐级上报; b、一般员工辞职的批准权属副总; c、副总经理以上人员辞职的批准权属总经理或董事会。(3)办理移交
a、工作移交:工作移交由主管主持,移交给指定的接替人或有关单位,并将各项事项交代清楚。工作移交的内容为:
本人经办的工作,特别是在办或待办工作;
应收款交接,经办人应收款在经欠款方,面确认后办理移交;
文件资料交接。包括:公司规章、公文、各类合同、技术资料、图样等。本人经办的未付款项。
b、图书资料移交:图书资料由本人向档案管理人员归还。c、经济结算:
个人欠款由本人向财务部归还;
财务部负责向离职人员落实经济担保责任; 薪资结算发放按公司规定办理。
d、归还领用物品:离职人员向公司归还各类领用的个人用品包括
办公用品;
通讯设备; 宿舍用品; 工具器械类; 其他公物。
e、人事资料:离职人员应向人事部门归还下列物品
员工手册;
服务证件(包括名片、工卡等); 授权文件(包括委托书)。
(4)移交记录:“员工离职移交清册”作为移交记录文件,经会签后存档备查。
(5)办理终止劳动合同手续:离职人员在办妥移交后,到人事部门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6)出具离职证明:当离职人员办妥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后,人力资源部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附件九)。
(7)资料归档:将离职人员的人事资料、离职资料做统一归档。
第五篇:员工离职管理
陕西龙马投资有限公司文件
第一条员工离职的形式
员工的离职形式包括员工辞职、辞退、正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裁员等。
1、员工辞职:员工本人不适应本职工作或本人不愿意继续在公司工作而主动提出终止劳动关系。
(1)试用期员工辞职:在试用期内要求提出离职的员工,需提前3天以书面形式向所属部门主管提交《辞职申请表》,部门主管接到申请表后按照各部门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并在该员工离职前上交行政人事部备案归档。
(2)正式员工辞职:正式员工辞职需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所属部门主管提交《辞职申请表》,各部门主管接到申请表后按照各部门相关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并在员工离职前上交行政人事部备案归档。
2、辞退
(1)因员工在工作期间被证明符合以下条件者公司将给予辞退:
①员工在试用期内明显不胜任工作;
②严重违反公司或部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利益损失的;
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认为其不适合继续从事工作的。
(2)试用期员工辞退:试用期员工的辞退,由用人部门予以辞退。部门须汇总其相关材料上交行政人事部,行政人事部核实材料并出具初步处理意见上报总
经理审批,批准后3日之内办理离职手续。
(3)正式员工辞退:正式员工的辞退,由用人部门予以辞退。部门须汇总其
相关资料上交行政人事部,行政人事部核实并出具相关处理意见,上报总经理审
批,批准后原则上30天内办理离职手续。
3、正常解除劳动合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或执行劳动合同的条件发生
巨大变化使合同不能正常执行的,用人部门按照规定报总经理审批后与员工解除
劳动合同。
4、裁员:在公司战略调整、公司生产经营困难或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
据的客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下,公司由于岗位冗余、组织结构调
整,将以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为企业服务年限为取舍标准实施裁员。
第二条员工离职管理
1、员工辞职应提前30个(试用期员工提前3天)工作日以书面形式向所在部门领导提出辞职申请,所在部门领导签署意见。
2、离职员工应做好工作交接,离职交接工作必须由所在部门领导安排,在专人监督下进行,交接双方必须对所交接的内容或事项列出清单逐一核实并签
字。
3、所在部门领导对交接工作审核无异议后方可在《陕西龙马投资公司员工
离职会签表》中所在部门意见栏签字确认。
4、员工持所在部门领导批准同意后的《辞职申请表》到行政人事部办理相
关手续,行政人事部根据需要进行员工离职面谈,对于员工离职原因和对公司的建议、意见予以整理,以便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不足的地方改进。
第三条离职手续的办理流程
员工离职、辞退、正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裁员流程按《陕西龙马投资公司
员工离职会签表》的栏目顺序、说明走流程,最后将《离职会签表》交行政人事
部备案;
第四条离职员工的工资结算
根据国家劳动合同法和公司的有关规定,离职员工工资结算按以下原则执行:
1、员工自动离职的,不予工资结算;
2、员工辞职、正常解除劳动合同的,办理完离职手续后方可依据考勤结算
工资及相关补贴;
3、员工没有按规定时间办理交接手续和提出离职申请的,不予工资结算;
4、员工因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者,办理完离职手续后方可依据考勤结算工
资及相关补贴;其他正常形式的离职补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员工因严重违
反公司规章制度或者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者,根据实际损失的多
少给予赔偿;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员工离职办理流程
本人申请本部门工作交接直接主管意见本部门主管副总意见行政人事部意见财务部工资结算
行政人事部、财务部备案(具体见离职会签表)
第六条员工离职责任追究
1、所在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在员工离职时依据工作交接单仔细盘点办公用
品、公共财产及所借财务等其它资产,造成损坏的应按折旧标准赔偿,否则由所
在部门或工作被移交人承担责任;
2、员工离职时应交回公司的相关管理制度手册,业务资料等不得外带,一
旦发现,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及经济责任;
3、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过程中,审批人未按公司有关规定履行职责,给公
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将追究双方相关责任;
4、离职员工必须本人办理离职手续,不得由他人代办(特殊情况委托他人
办理的须写出授权书)。离职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所有的手续,过期
后公司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
5、离职员工必须认真办理工作交接工作,工作交接过程中设立监督员(监交人),若因工作交接影响工作进度或给公司及部门造成重大损失的,对双方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条附则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生效,公司原有相关制度即行作废,其解释权和修订权归行政人事部。
本制度自2013年11月08日开始执行。
行政人事部: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