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卫生院“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时间:2019-05-14 16:5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桥卫生院“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桥卫生院“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第一篇:马桥卫生院“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马桥中心卫生院“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龚铁军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副组长:彭长坤院党支部支委、副院长黄政斌院党支部支委、副院长张贵彬副院长

成员:陈科斗院办秘书

张祥明住院部主任

杨光华门诊部主任

陶臣典后勤科主任

赵忠彩护士长

张永才功能科主任

唐妮合管医保科主任毛彩卉药剂科主任

杨秀廑防保科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黄政斌兼任办公室主任。

2010年5月20日

第二篇:新疆教育学院_十二五_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分项工作小组及分工安排

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嘉麒、赛依散·萨迪克

副组长:米吉提·艾拜甫、闫科培、多里坤·乌斯曼江、任凯翔、胡绍强、田永清

成员:李月、李国良、赵天、张晋鲁、李魁铭、姚英鹏、王建保、吴和敏、李双玲、吕青、康斌、魏勇、赵万杰、刘笑非、焦其和、居来提(理学)、李亚军、陈建华、卡满别克、郭建荣、刘斌、王鹏、尤努斯、曾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田永清,成员:康斌、魏勇、许崇富、苗青、吴彤、孙建梅、朱新吉、杨永清、周瑾、石咏歌、冯锰

二、分项工作小组

(一)学科专业建设小组

组长:胡绍强

成员:教务处、各教学单位

负责内容:

1、组织制订《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专项建设规划》

2、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情况”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学科专业建设”部分

(二)人才队伍建设小组

组长:赵嘉麒

成员:组织人事部

负责内容:

1、组织制订《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专项建设规划》

2、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师资队伍建设”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部分

(三)人才培养建设小组

组长:赛依散·萨迪克,副组长:胡绍强

成员:教务处、招办、各教学单位

负责内容:

1、组织制订《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专项建设规划》

2、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办学层次与规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教学改革情况”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教学改革、条件建设”部分

(四)科研工作建设小组

组长:多里坤·乌斯曼江

成员:科研处、各教学单位

负责内容:

1、组织制订《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专项建设规划》

2、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科研工作情况”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科研工作建设”部分

(五)校园基础能力建设小组

组长:任凯翔

成员:后勤管理处、财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

负责内容:

1、组织制订《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校园基础能力专项建设规划》

2、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 办学条件”、“公共服务体系”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部分

(3)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中“经费保障”部分

(六)培训工作建设小组

组长:赛依散·萨迪克,副组长:米吉提·艾拜甫

成员:培训处、双语学院、各教学单位

负责内容:

1、组织制订《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继续教育专项建设规划》

2、组织制订《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期间双语基地专项建设规划》

3、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继续教育培训情况”、“ 双语基地建设情况”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继续教育培训建设”、“双语基地建设”部分

(七)党建与思政工作建设小组

组长:闫科培

成员:组织人事部、院办公室(宣传部)、思政部、团委、学工部

负责内容: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党建与思政工作情况”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党建与思政工作”部分

(八)管理工作建设小组

组长:赵嘉麒

成员:院办公室、组织人事部

负责内容:负责《新疆教育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关内容的撰写:

1、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现状”中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近五年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情况”部分

2、第二部分“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部分

第三篇:梅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

关于印发梅州市“十二五”

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梅市府办〔2010〕5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和中央、省属驻梅各单位:

《梅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实施。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年四月三十日

梅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结合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面推进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事关我市未来长远发展。为确保圆满完成编制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9〕119号)精神和省发展改革委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编制原则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科学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抓住战略重点,把握前进方向,探索有效途径,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争当全省山区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编制“十二五”规划要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按照统筹兼顾原则,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按照创新驱动的要求,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坚持先行先试。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为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围绕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形成市场配置资源、企业自主发展、政府宏观调控的良好格局。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社会管理、财税投资、统筹城乡发展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合作,充分借鉴香港的国际化经验,创新与港澳紧密合作的思路和方式,创新外经贸发展方式。

三要坚持协调发展。要把规划编制工作与破解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结合起来,全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定位,贯彻落实配套区域政策,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辐射、服务、示范能力,带动城乡加快发展。实施“双转移”战略,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转移承接,解决制约山区发展的短板问题。

四要坚持民生优先。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为民、安民上,实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致力于形成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满足社会成员的就业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五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坚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关系,认真总结我市积极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成果,做好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的衔接,体现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一批重大规划相衔接。

二、编制任务、程序和时间安排

(一)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即总体规划)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参加,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2009年底至2010年初,市有关部门按照市府办《关于印发梅州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的通知》(梅市府办〔2009〕76号)要求,完成“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市发展改革局根据前期研究成果,于2010年5月底前提出“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报市政府审定。二是2010年6月起,市发展改革局组织开展规划纲要的研究起草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各部门研究提出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举措等,于8月底前形成规划纲要初稿。9月底前形成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三是2010年10月起,市发展改革局将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印发,广泛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完善后,于12月底前报市委、市政府审定。2011年初由市政府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二)市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市专项规划分重点专项和一般专项两类。重点专项规划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环保生态、经济体制改革、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质量和安全等需要政府主导的重点领域,以及

涉及国民经济重要布局的一些重要行业。市重点专项规划由市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同编制,县(市、区)政府参与,报市政府审定。编制工作分阶段进行:一是2010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牵头部门会同参与单位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写作提纲。二是2010年9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完成初稿,并报送市发展改革局。市发展改革局就重点专项规划初稿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将重要的内容纳入到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三是2010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将规划广泛征求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专家等各方面意见后,形成送审稿,并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衔接后,会同市发展改革局联合上报市政府审定。

市一般专项规划(含部门规划)由市有关部门根据省相关部门的要求及工作需要提出,并由各部门自行组织编制和印发,报市发展改革局备案。

(三)各县(市、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各县(市、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县(市、区)政府提出,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各县(市、区)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符合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并与省有关区域规划、省市重点专项规划及相邻地区的规划相衔接。各县(市、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进度,应尽可能与省、市同步。各县(市、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经同级人民大表大会审议批准后,报送市发展改革局备案。各县(市、区)的专项规划可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安排自行确定。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对本县(市、区)、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同时,要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改进规划编制工作方式方法。

(二)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大背景下,要把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促进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要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大工程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政策措施。要突出规划重点,切实加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规划工作。

(三)加强规划目标的研究和测算。要根据“十一五”发展情况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地区、本部门“十二五”发展的主要指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以更好地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指标的设置和测算要做到四个兼顾:一是兼顾全面和重点,在全面反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的同时,突出对促进科学发展、加强薄弱环节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目标和指标;二是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既要对“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继承,又要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有机衔接;三是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四是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适当设置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又要突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要求,尽可能研究设置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

(四)加强重大项目的研究和论证。重大项目是规划实施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政府的规划中,重大项目主要包括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质量和安全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涉及国民经济重要布局的重要产业大型项目。要研究提出一批“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并做好重大项目特别是需由财政安排建设资金的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

(五)加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采取座谈会、协调会、公布规划草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制度等。

(六)加强规划间的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增强规划在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规划衔接要遵循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需要衔接的内容包括主要指标、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布局、重大政策等。同时,要加强各重点专项规划与国家、省有关规划的衔接,争取所提出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相应规划。

四、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县(市、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编制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所需经费由市政府安排;重点专项规划所需经费视具体情况由市财政局核拨;一般专项规划的编制经费在市各部门预算经费中统筹解决。各县(市、区)编制规划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篇:XX卫生院十二五规划

福安市XX卫生院“十二五”规划

为了进一步促进全镇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和省

“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总体部署,市卫生局启动全市卫生系统“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有关要求,我院积极倡导科技兴院,十分重视医院的内涵建设,突出基层卫生院的特色,抓好人才培养,推动医院各科室的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溪潭卫生院建设和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溪潭卫生院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方面,要科学规划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近期发展目标要合理改善人才、技术和设备,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医疗服务;远期目标应着眼于人才、技术和设备的长期效益,科学可持续合理地发展,满足未来的服务群体的医疗要求。近年来我院在为溪潭镇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农村居民对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这与做好溪潭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发展,服务,管理水平,特制定溪潭卫生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单位基本情况

溪潭卫生院成立于1955年,为了方便群众和服务的需要于2009年搬迁至国道旁边(溪潭中学对面)。单位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编制21人,现有职工17人,其中卫技人员13人,后勤管理人员4人,病床8张。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发展这个主题,认真分析国内卫生发展趋势,在国内大背景下,准确把握镇情和卫生发展阶段特征,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创业发展,坚持生态发展,坚持和谐发展,明确“十二五”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镇未来五年卫生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三、存在的问题

1、我院由于规模较小业务收入有限,底子较薄,建筑后负债累累等问题是严重制约我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人才技术力量上相对较为薄弱,在医资力量上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医疗设备上这几年得到了上级卫生部门不断加强,但会使用的医务人员比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也是制约我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工作目标

以农村基本公共卫生为中心,着力抓好农村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各项工作,做好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增添新设备,改善旧设施,并以优质高效的人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为溪潭镇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

1、加强重点科室建设,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加强医院的重点科室建设,逐步形成优势和特色,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确立了检验、X光、B超、妇产科、中药房强化建设为重点建设科室。根据卫生院目前现有的设备情况,需投资5万元改造X光室;投资27万元改造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需投资3万元购置妇产科有关设备同时开设妇产科和辅助科室,共需政府配套设备专款30万元。拟输送2-3名医技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B超、X光、心电图、检验等。单位安排闽东医院进修全科的医生1人,检验士1人,进修时间分别为3至4个月,邀请上级医院来我院指导会诊。搞好人员梯队建设,招收2-3名医护人员充实临床科室。

2、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职工生活用房6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00万元,要求政府配套建设资金80万元,本院自筹资金20万元。并将项目建设安排在2011年,同时将本院列入城西组团建设。(因原综合大楼只能作为医疗用房,溪潭卫生院至今无职工生活用房)

3、积极培养人才,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人才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市场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兴院,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积极为科技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和提高全员素质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注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医院各级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作。我们将根据我院卫技人员的现状和业务特点,分层次地制定全院继续教育实施规划。每年安排2-3名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对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卫技人员重点安排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参观考察,对于中青年业务骨干则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由医院承担外出进修人员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卫技人员,医院鼓励他们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2)抓好业务人员的基础培训。对中青年卫技人员从抓基本素质入手,通过举办基础授课,专题讲座、操作练习、书面考试等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护理部门每年组织护士进行护理知识技术训练,定期组织“三基本”考试,通过组

织“三基本”学习,训练和考核,巩固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较快地提高中青年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4、加强医院产科建设。今后五年,单位计划将现有产科手术室

进一步提升,计划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为当地孕产妇提供廉价便捷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全面推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五年之

内辖区内所有城乡居民实现建立健康档案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城乡居民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居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保障辖区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使辖区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辖区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6、进一步规划好村卫生室和培养乡村医生。目前我镇12个村都有3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计划在5年内,全乡村卫生室再次修建、扩建面积40平方米以上,其计需要村卫生室建设资金20多万元,计划在5年内全镇乡村医生22名均取得乡医中专文凭。根据村级卫生工作需要,努力提高乡医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村级医疗、防疫、保健工作服务。拟投资10万元协调解决好磻溪门诊的改造工作,同时抓好4个空白点村卫生所建设。

7、继续巩固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德政工程,能够缓解老百姓因病还贫、因病致贫的现象。计划在5年内,我镇

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100%,真正做到政府得政绩,病人得实惠。

8、进一步提高辖区内防疫保健及突出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做好防疫保健工作是预防重大传染病发生和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的措施。计划在5年内我镇十一苗、二十二针,特别是十一苗接种率达98%。各种传染病报告率达100%,初始结核病转阴率98%以上,传染病发病率低于393/10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小时内处置率10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8/10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10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5%,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8%,新生儿防视率达到95%。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防治艾滋病工作。

9、加强干部业务管理素质培养。

1、一个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干部是关键,干部集决策权、支配权、管理权、执行权如一身,用好人定好决策是关键。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形象。

3、各项规章制度干部要率先执行,重大决策权监督权要提交职代会听证、论证。

4、干部要以单位的职能工作为中心和

民生工程为中心身先士卒,不搞数字工程和政绩工程。

5、干部要自我制订任期工作目标责任书,接受群众的监督。

10、落实医改政策。积极主动配合各级有关部门建设好四个体系,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管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深入,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不断的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认真贯彻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乡镇卫生院,为溪潭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福安市XX卫生院

2011年12月16日

第五篇:潜江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潜江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十二五”时期,是潜江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好“十二五”发展思路,编制好、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意义十分重大。下面,就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加快推进“一区两带三极”战略格局的形成,按照资源接续渐替、产业循序渐转的思路,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努力建设中部县域经济强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成为联接鄂西旅游圈与武汉城市圈、承载纽带功能的新兴城市;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成具有水乡园林特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生态宜居城市。

(一)经济发展方面

“十二五”时期,初步考虑地区生产总值按年均增长12%把握,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超过4500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0家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

(二)结构调整方面 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12:50:38,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6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就业比重。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率。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稳步提升城镇化率。

(三)自主创新方面

到2015年,全市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增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左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占GDP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四)资源环保方面

到201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0600.00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9170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稳步下降。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高。

(五)民生改善方面

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达到5万人,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城镇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幅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主要措施

(一)实施“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优化市域经济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统筹、优化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要求和潜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们提出了建设“一区两带三极”的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作为“十二五”期间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

1.建设以中心城区为重点,辐射周边的城矿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重点推进示范区规划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做好示范区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农民公寓建设。探索推进示范区内失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就业安置、养老保险等工作,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财税、土地、社会保障等制度。鼓励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吸纳就业。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序推进集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建设两条产业集聚发展带。

一是着力打造以潜监线为主轴的沿线新型工业、高新技术和循环经济带。以加快推进潜江城市转型、建设湖北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为重点,以沿潜监线的潜江经济开发区、园林经济开发区、杨市工业园等园区为载体,突出循环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在全省有影响的特色产业集群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是着力打造以襄岳线为主轴的沿线水利工程景观、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带。大力推动曹禺文化、龙湾遗址等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加快兴隆枢纽现代水利工程景观、田园景观和休闲观光农业等自然资源开发,重点推动“中国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和旅游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襄岳线文化旅游产业带。3.加快建设三个经济增长极。

一是积极服务江汉油田发展。按照“共建矿区,共建园区,共建城区,共抓转型,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服务油田发展。稳步发展油气勘探开发,通过加大勘探投入和提高油田开发采收率,努力实现稳油增气。加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力度,通过装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发展特色技术,提高服务水平,扩大外部市场份额。进一步做大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业,通过产品研发和发展特色产品,建设百亿石油装备制造基地。

二是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电网改造、道路等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采取统一规划、严格控管、项目对接、迁村腾地、基础设施配套、创新体制机制的办法,逐步将现有的园林、杨市、总口三个园区连接起来,打造大园区。完善工业园区服务体系,以金融、行政等服务体系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园区的服务层次和服务质量。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产业引导政策,促进工业园区规范管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三是大力推进国有农场发展。充分发挥国有农场在土地资源、产业基础、综合发展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农场经济特色板块发展。力争“十二五”期末,农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农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农场经济在全市比重达到20%左右。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按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思路,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全面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1.努力构建优势工业体系,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坚持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走整合、创新发展之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精心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工业结构,拓展产业间的相互融合,扩大市场主体规模,构建产业结构相对完整的优势工业体系。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原则,围绕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加强产学研联合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升产品技术档次,使医药、纺织服装、油气勘探与开发、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以及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尽快步入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增长方式的轨道上来。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小龙虾特色产业融合互动,积极发展特色生物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建设技术水平一流、生产和销售规模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甲壳素产业基地,打造中国甲壳素之都。全力支持江汉油田所属江汉机械制造、江钻股份,以技术含量高的优势产品引导和占领市场,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机械制造企业。

三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在五大产业的基础上,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家具制造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项目,重点建设华中家具产业园,支持发展九龙工贸环保型粉沫涂料项目、泉文公司年产万吨商品质活性炭项目、金铃汽配汽车内饰材料项目等新材料产业;围绕武汉新友泰、光华电子、巨特电子等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支持耐高温远程测温系统工程项目、高纯石英玻璃等离子项目、航天透玻材料项目、高硅纤维项目建设。

四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加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百亿元产业工程”和“支柱产业倍增计划”。扩大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支持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十二五”末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翻一番。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继续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高技能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努力培育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2.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潜江地处湖北承东启西桥梁城市、“两圈一带”战略中圈与圈节点城市的区域优势和交通优势,优先发展文化旅游、物流、商贸、房地产、金融、中介、信息等重点行业,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业、物流业和商贸业发展,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引导和促进其他新兴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试点工作,逐步将潜江建设成为区域的水乡文化旅游中心和江汉平原的物流中心。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曹禺文化产业园”建设,做好曹禺文化品牌文章。发挥“中国小龙虾之乡”优势,办好龙虾节,大力发展会展业。加快楚文化游、名人文化游、现代水利工程体验游、乡村休闲游相结合的四大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构建以襄岳线为主轴的水利工程景观、“水乡园林”风光和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带,形成文化和生态相辅相成的旅游线路。加快建设中国戏剧家协会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龙湾遗址、返湾湖、两李故居、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和借粮湖等7个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龙湾镇、积玉口镇2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二是突破发展物流业。以引江济汉工程为依托,建设以煤、原油和化工产品物流为主,具备汉江航运物流信息调度功能的潜江港(泽口)物流园区;利用“一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荆岳线至潜江的铁路线和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以化工产品、纺织与服装、百货、建材和铝制品物流为主的潜江火车站物流园区;依托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建设以农产品、水产品物流为主的后湖物流园区。三是提升传统商贸业。以建设枢纽综合物流商贸基地为目标,完善商贸业空间布局。重点发展以片区商业生活中心为载体,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的大型综合超市;充分发挥供销社网点作用,不断培育新的农村流通组织,形成以大型商贸企业为核心、中小商业网点相配套的综合性商贸中心区。打造以“五七油焖大虾”为特色、汉江水产品菜系为主导的餐饮业。创建潜江小龙虾美食品牌,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餐饮企业加快发展,开展连锁经营,将潜江小龙虾推向全国市场;规范发展“农家乐”;积极引进武汉城市圈知名餐饮企业进驻潜江,带动潜江餐饮业发展。

四是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充分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发展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面向城镇中等收入家庭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适当建设部分高档商品房;以建设农民公寓、公共租赁房等方式,妥善解决新城区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通过棚户区改造重点解决城镇老居民区、国有工矿企业、农垦区、林区职工的住房问题。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农产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着力发展以绿色农业、高新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观光农业、订单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油菜、棉花、蔬菜和瓜果等优势传统产业发展,逐步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

二是加快生态型农产品种养基地建设。依托优质棉、“双低”油菜、名优蔬菜、三元猪、江汉鸡、优质水禽、小龙虾、速生杨等优势农产品,建设一批生态型农产品种养基地。

三是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帮助解决龙头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紧紧抓住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契机,加快华山水产、莱克水产、巨源油业等国家、省和市级龙头企业发展。通过改制创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一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以潜监线循环经济示范带建设为主轴,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产业带,引导新项目和搬迁项目向这一工业带集聚。实施总量控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强化节能、节水和资源回收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综合效率,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打造循环型企业。搭建园区循环经济平台,完善园区的物料系统、水系统、能量系统集成,加快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创新,努力构建“企业内部循环”、“ 企业之间循环”、“产业配套循环”、“潜江与城市圈内外循环”四维循环体系。

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按节能减排要求,严格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提高潜江经济开发区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张金经济开发区和江汉盐化工业园清洁生产准入门槛,控制入园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在园林经济开发区和杨市工业园实行淘汰高耗低效企业制度。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以保障水资源承载和保持水环境容量为目标,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大力推进汉江流域和四湖流域生态环境整治;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四项补偿工程建设。实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破解资金瓶颈,实现改善水生态环境、塑造水乡园林城市的目的。以高效、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采取严格、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强化节水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基本普及先进的灌溉技术,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二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优化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配置,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占地少的行业,按照土地级差地租的要求,合理确定城市不同地区的开发强度,提高土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调整现有村镇的数量和布局,重点向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村镇倾斜,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结合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求,加大农田整理力度,适当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转型。

一是加强城镇污染治理。重点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和完善污水、垃圾收费制度,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二是进一步削减工业污染。以化工行业水污染治理为主攻方向,在潜江经济开发区、江汉盐化工业园集中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缓解工业污水对环境的压力。三是加快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控与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城市大气监测、噪声监测、水环境监测等生态安全监控与预警体系。

(四)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1.强化中心城区集聚功能。

统筹兼顾产业配合、空间配置、设施配套等各个方面,实现城区利益最大化;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提升中心城市的区域带动力和辐射力。以潜监线、襄岳线为市域重点发展轴,引导人口与产业向发展带集聚,以轴带面推动市域城镇体系发展。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拓展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完善道路网络,连接东西城区,建成环形道路”的思路,完成主要道路的建设以及扩宽改造和整体改造。加强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主干道及支路的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推进行政中心、农民公寓、部分文体设施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和垃圾处理建设。

3.积极引导人口城镇化。

以产业发展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城镇就业,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和城镇转移。开展城镇户籍制度试点,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主城区和小城镇定居,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渐转为城镇居民。4.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立足现有交通基础,加大投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多式联运、高效率、多功能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提高对外交通辐射能力。

(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最大限度地聚合各种发展资源,加快城市圈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建设、生态环保“五个一体化”建设进程。二是实施开发带动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出口比重与优化出口结构并重、引进资金技术与引进人才并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做好开放工作。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加自有品牌、自主技术及标准出口比重,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出口,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努力促进出口稳步提升。

(六)推进社会转型发展,促进和谐潜江建设

实施民生保障工程、人居环境工程、平安城市建设工程和“城乡一体化”工程等四个工程。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市农村全覆盖。

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各类中、小学校及学前教育设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提升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办学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镇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加强卫生医疗服务、监督和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到“十二五”末,建立起适应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繁荣文体事业。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抓紧规划筹建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

(七)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成立“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按照规划要求,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扎实推进规划实施。在规划实施中,加强组织协调,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组织落实重大项目,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注重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监控分析,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价,适时对规划目标和措施按程序进行修订调整,以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

三、建议

(一)恳请省委、省政府帮助争取国家增加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额度,并延长期限5—10年。同时,恳请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给予政策支持。一是在土地利用上给予政策扶持。二是接续替代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涉及居民搬迁的任务非常重,仅靠我市财力难以解决,恳请省政府将我市园区居民搬迁纳入棚户区改造范畴,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三是继续在转型专项项目上给予支持,重点支持体现转型特点、充分吸纳就业及接续替代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推动我市接续替代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恳请省委、省政府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我市纳入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三)由于武汉等地的区域优势,圈内各城市的部分企业迁入到区位优势城市,目前,我市已迁出多家企业(江钻股份、东方汽车零部件公司、潜江制药、油田设计院等)。为保障迁出地的既得利益,带动圈内各地经济发展,建议省政府对此类企业完成的税收按基数保留给迁出地,新增部分按迁出地与迁入地各50%的比例予以分配。

(四)鉴于江汉油田和国有农场剥离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险、社会建设、职工安置移交给地方,造成地方财政压力增大,经初步估算,上述四个方面的资金缺口达8亿元左右。我们建议省政府继续实行税收省级集中增量返还政策。

(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在各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确定上,对我市给予一定倾斜。

2010年9月8日

下载马桥卫生院“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桥卫生院“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丰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

    西丰县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 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西丰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12月启动至2011年5月,历经一年半的时间圆满完成。《西丰县国民经济和......

    “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说明1

    灵宝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 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水库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是确保库区和移民长期发展与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国家安排库区......

    长治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治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 《长治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人......

    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记

    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记 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票获得通过。 从《......

    某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时期,也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

    南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南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南府办〔2009〕4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 《南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

    _十二五_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 —资兴市“十二五”规划办 自“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以及相关单位大力协助下,市“十二五”规......

    团风县林业局十二五规划编制

    团风县林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根据团政办发[2009]115号文件精神,为了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期间团风林业生态发展规划》,我局在总结“十一五”规划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本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