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小结

时间:2019-05-14 16:5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小结》。

第一篇: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小结

2011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总结

根据肥城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山东省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精神要求,工作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精神要求,为确保我镇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由防保站站长阴文华同志具体负责本镇 2011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1、2010年 9 月 25 日前对初中 1996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的在校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学生和1996 年1 月1 日至 2001 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未完成3针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并统计上报《汇总表》到市疾控中心。

2、2010年10月10日至2010年10月20日利用标语、板报、宣传画到学校、市场、人流集聚处张贴,多次到学校集会时进行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在卫生院悬挂一副宣传标语横幅等宣传活动;

3、2010年9月7日对卫生院接种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工作;

4、全镇在卫生院设置一个接种点。

二、接种情况

本镇实行加强宣传后自愿接种方式,即接种结果是:需补种1针儿童应种数52人,实种数52人,需补种2针

儿童应种数43人,实种数43人,需补种3针儿童应种数153人,实种数153人;

1995年需补种1针儿童应种数0人,实种数0人,需补种2针儿童应种数0人,实种数0 人,需补种3针儿童应种数0人,实种数0人;

1996年需补种1针儿童应种数1 人,实种数1 人,需补种2针儿童应种数0人,实种数0 人,需补种3针儿童应种数2人,实种数2 人;

1997年需补种1针儿童应种数2人,实种数2人,需补种2针儿童应种数3人,实种数3 人,需补种3针儿童应种数12人,实种数12人。

三、下一步打算

加强宣传工作,使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使工作全面规范开展,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桃园中心卫生院2011年5月 25 日

第二篇: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总结

北林区秦家镇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年)》要求,按照《黑龙江省卫生厅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黑卫疾发[2009]465号)文件精神,以及《绥化市北林区卫生局、绥化市北林区教育局关于下发<绥化市北林区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北卫教联发[2009]5号)确定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我镇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2009-2011年在全镇范围内实施补种乙肝疫苗项目。根据2009年工作任务和北林区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接种对象

在全镇范围内对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儿童实施接种。使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进一步降低1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二)接种原则

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对既往未完成免疫剂次的人群,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三)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按照0、1、6月的免疫程序实施接种,即: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次;既往接种不足3针者,补足3针;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须接种3针次疫苗。

(三)项目实施内容 1、2009年开展社会宣传动员、人员培训以及接种对象摸底调查,对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2、2010年开展接种对象补充摸底调查,并对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3、2011年开展接种对象补充摸底调查,并对1998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

以乡镇为单位,确保该年龄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在98%以上。

二、项目组织实施

1、社会动员和宣传

要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接种实施氛围。宣传活动重点为告知接种活动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等,采取当地群众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文字,使受种者获取准确的信息。可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社区通知等方式开展宣传,在学校、车站、市场、农村集市

等人口密集地区可设立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画、宣传单等。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2、人员培训

镇级负责培训各村防疫医生。免疫接种活动的培训应于接种工作开展前1至2个月完成,所有参加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应于该工作的宣传和摸底前完成,使每一位参加乙肝疫苗补种项目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掌握各项技术措施。

3、目标人群摸底(1)摸底人员组成

在校目标人群的调查摸底工作由教育部门负责;其他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由辖区的村(居)民委员会、乡村医生负责;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室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

(2)摸底时间

2009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开展摸底登记工作,摸底结果汇总后层层上报,于10月22日前上报区疾控中心。

(3)摸底登记

在校目标人群由学校负责摸底登记,对学生下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表》;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再由学校发放《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接种的针次、时间和地点。

校外目标人群由乡村医生等摸底人员挨门逐户调查,填写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表;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应接种对象,再由当地村(居)民委员会乡村医生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接种的针次、时间和地点。

预防接种门诊负责统计《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摸底调查及接种登记表》,填写《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汇总表》中“总摸底人数”和“应接种人数”;逐级汇总后报区疾控中心。

(4)摸底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史应结合接种证、接种卡以及家长回忆情况综合判断。首先以接种证为准,无接种证者以接种卡为准,无证无卡者以家长回忆为准,家长能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者视为接种,否则视为未接种。

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儿童的登记工作。

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在摸底登记表中明确注明,不予接种。①既往有乙肝病史;②既往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检测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阳性(如既往无血清学检测结果,可按自愿原则自费检测;如不愿检测,即视为全部阴性);③有接种乙肝疫苗禁忌证。

4、疫苗和注射器使用量估算

按照“计划供应、避免浪费”的原则,估算乙肝疫苗和注射器使用量。

疫苗需求总量(人份)=(需接种1针儿童数+需接种2针儿童数×2+需接种3针儿童数×3)÷3。自毁型注射器需求总量(支)=疫苗需求总量(人份)×3(支)。

5、疫苗和注射器管理(1)分发

镇卫生院做好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避免浪费。

(2)领取

镇卫生院要建立真实、完整的免疫接种用乙肝疫苗和注射器的分发、供应记录,各接种单位均要设立专账管理,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6、接种实施

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为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和登记等工作,并正确掌握接种禁忌证。

免疫接种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法规规范规定,及时报告并开展调查、诊断和处理工作。

三、督导检查

政府要对本辖区内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进行督导,督导内容要覆盖当地免疫接种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

镇卫生院应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督导涵盖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

四、项目评估和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按照规定时限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组织动员、经费保障、宣传发动、培训、疫苗供应、冷链运转、摸底登记、现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督导评价、接种率调查、接种数据汇总等各个方面,总结报告与汇总表同时上报区疾控中心;同时将本次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进行整理存档。2010年6月25日前,镇接种单位完成乙肝疫苗补种项目工作总结并上报区疾控中心。

2009年10月18日

北林区秦家镇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活动总结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年)》要求,按照《黑龙江省卫生厅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黑卫疾发[2009]465号)文件精神,以及《绥化市北林区卫生局、绥化市北林区教育局关于下发<绥化市北林区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北卫教联发[2009]5号)确定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我镇乙型肝炎的预

防和控制,我镇开展了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活动。为了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上一段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使各单位明确以下各项内容: 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接种对象

在全镇范围内对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儿童实施接种。使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进一步降低1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二)接种原则

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对既往未完成免疫剂次的人群,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三)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按照0、1、6月的免疫程序实施接种,即: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次;既往接种不足3针者,补足3针;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须接种3针次疫苗。

(三)项目实施内容 1、2009年开展社会宣传动员、人员培训以及接种对象摸底调查,对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2、2010年开展接种对象补充摸底调查,并对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3、2011年开展接种对象补充摸底调查,并对1998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

以乡镇为单位,确保该年龄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在98%以上。项目组织实施:

1、社会动员和宣传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接种实施氛围。宣传活动重点为告知接种活动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等,采取当地群众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文字,使受种者获取准确的信息。利用广播、社区通知等方式开展宣传,在学校、车站、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设立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画、宣传单等。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2、人员培训

镇级负责培训各村防疫医生。所有参加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于10月15日完成,使每一位参加乙肝疫苗补种项目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掌握各项技术措施。

3、目标人群摸底

(1)摸底人员组成

在校目标人群的调查摸底工作由教育部门负责;其他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由辖区的村(居)民委员会、乡村医生负责;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室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2)摸底时间

2009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开展摸底登记工作,摸底结果汇总后层层上报,于10月22日前上报区疾控中心。(3)摸底登记

在校目标人群由学校负责摸底登记,对学生下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表》;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再由学校发放《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接种的针次、时间和地点。

校外目标人群由乡村医生等摸底人员挨门逐户调查,填写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表;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应接种对象,再由当地村(居)民委员会乡村医生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接种的针次、时间和地点。

预防接种门诊负责统计《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摸底调查及接种登记表》,填写《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汇总表》中“总摸底人数”和“应接种人数”;逐级汇总后报区疾控中心。(4)摸底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史结合接种证、接种卡以及家长回忆情况综合判断。首先以接种证为准,无接种证者以接种卡为准,无证无卡者以家长回忆为准,家长能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者视为接种,否则视为未接种。

摸底调查特别重视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儿童的登记工作。

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在摸底登记表中予以明确注明,不予接种。①既往有乙肝病史;②既往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检测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阳性(如既往无血清学检测结果,可按自愿原则自费检测;如不愿检测,即视为全部阴性);③有接种乙肝疫苗禁忌证。

4、疫苗和注射器管理(1)分发

镇卫生院做好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避免浪费。(2)领取

镇卫生院建立了真实、完整的免疫接种用乙肝疫苗和注射器的分发、供应记录,各接种单位均设立了专账管理,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5、接种实施

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为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和登记等工作,并正确掌握接种禁忌证。

免疫接种过程中,未出现一场反映。

本次活动共调查摸底适龄儿童1587人,应种368人,实种368人,接种率100%。

三、督导检查

镇政府对本辖区内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导,督导内容覆盖了当地免疫接种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

镇卫生院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督导涵盖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

四、项目评估和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按照规定时限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组织动员、宣传发动、培训、疫苗供应、冷链运转、摸底登记、现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督导评价、接种率调查、接种数据汇总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总结报告与汇总表同时上报区疾控中心;同时将本次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进行了整理存档。

2009年12月5日

北林区秦家镇2009-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

第二针接种总结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年)》要求,按照《黑龙江省卫生厅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黑卫疾发[2009]465号)文件精神,以及《绥化市北林区卫生局、绥化市北林区教育局关于下发<绥化市北林区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北卫教联发[2009]5号)确定的重点工作,切实加强我镇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我镇在第一针接种的基础上,顺利开展了第二针的接种工作。为了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上一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接种对象

在全镇范围内对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儿童实施接种。使未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98%以上得到补种,进一步降低1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本轮接种对象是在以上年龄段中只接种过一针或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接种(需排除禁忌症)。

(二)接种原则

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对既往未完成免疫剂次的人群,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三)接种时间

2010年1月5日、1月6日两天。

(四)项目组织实施:

1、接种点人员配备:

现场组织员1人,现场接种员2人,由取得预防接种资格的卫生院医生、护士担任。负责对应种儿童进行补种,接种期间冰排更换和温度记录,接种后疫苗、注射器的清理、回收处置及登记上报工作;

现场预检记录员1人:由取得预防接种合格证的乡村医生或医院防保科医生担任。负责询问检查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应种儿童进行核实,漏登儿童进行补登,对现场接种进行记录,填写预防接种证,当天接种结束后负责接种人数的统计上报。

副反应观察处置员1人: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担任,负责对接种后儿童留观20-30分钟,及时处置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协助做好接种后资料、器材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2、准备接种器械和急救药品

预检、接种器械:75%乙醇、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体温表、注射器、压舌板、血压计、听诊器;

急救药品和器械:治疗盘、听诊器、5ml~10ml注射器及其它常规急救器材;糖水、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

3、接种技术要求

①接种方法: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肌内注射0.5ml乙肝疫苗。

②接种禁忌症:患有肝炎者;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对酵母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③疫苗在使用前要充分摇匀,避免阳光照射; ④冻结过的乙肝疫苗不得使用;

⑤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

⑥接种时应在原始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上登记,不要反复记录、整理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表;

⑦维持好接种现场秩序,接种儿童应从不同的门依次进出;

⑧儿童接种后应休息观察30分钟,告诉儿童家长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⑨安全注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

本次补种工作使用的均为一次性自毁性注射器,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都统一回收并交由本地指定单位处理。

4、疫苗和注射器管理(1)分发

镇卫生院做好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避免浪费。(2)领取

镇卫生院建立了真实、完整的免疫接种用乙肝疫苗和注射器的分发、供应记录,各接种单位均设立了专账管理,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5、接种实施

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为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和登记等工作,并正确掌握接种禁忌证。

免疫接种过程中,未出现异常反映。

本次活动应种366人,实种366人,接种率100%。

(五)督导检查

镇政府对本辖区内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导,督导内容覆盖了当地免疫接种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

镇卫生院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督导涵盖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

(六)项目评估和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按照规定时限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组织动员、宣传发动、培训、疫苗供应、冷链运转、摸底登记、现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督导评价、接种率调查、接种数据汇总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总结报告与汇总表同时上报区疾控中心;同时将本次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进行了整理存档。

秦家镇卫生院

2010年1月9日

北林区秦家镇2009-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

第三针接种总结

按照《黑龙江省卫生厅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黑卫疾发[2009]465号),以及《绥化市北林区卫生局、绥化市北林区教育局关于下发<绥化市北林区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北卫教联发[2009]5号)的要求,切实加强我镇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我镇在前两针接种的基础上,顺利开展了第三针的接种工作。现将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接种对象

在全镇范围内对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儿童实施接种。本轮接种对象是在以上年龄段中接种过两针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接种(需排除禁忌症)。

(二)接种时间

2010年6月5日、6月6日两天。

(三)项目组织实施:

1、配齐接种人员,接种点人员配备如下:

现场组织员1人,现场接种员2人,由取得预防接种资格的卫生院医生、护士担任。负责对应种儿童进行补种,接种期间冰排更换和温度记录,接种后疫苗、注射器的清理、回收处置及登记上报工作;

现场预检记录员1人:由取得预防接种合格证的乡村医生或医院防保科医生担任。负责询问检查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应种儿童进行核实,漏登儿童进行补登,对现场接种进行记录,填写预防接种证,当天接种结束后负责接种人数的统计上报。

副反应观察处置员1人: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担任,负责对接种后儿童留观20-30分钟,及时处置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协助做好接种后资料、器材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2、准备了接种器械和急救药品:

预检、接种器械:75%乙醇、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体温表、注射器、压舌板、血压计、听诊器;

急救药品和器械:治疗盘、听诊器、5ml~10ml注射器及其它常规急救器材;糖水、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

3、接种技术要求:

①接种方法: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肌内注射0.5ml乙肝疫苗。②排除接种禁忌症:患有肝炎者;患有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对酵母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③疫苗在使用前充分摇匀,避免阳光照射; ④冻结过的乙肝疫苗不在使用;

⑤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 ⑥接种时在原始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上进行认真登记;

⑦接种现场秩序良好;

⑧儿童接种后休息观察30分钟,告诉儿童家长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⑨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实现安全注射。

本次补种工作使用的均为一次性自毁性注射器,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都统一回收并交由卫生院统一处理。

4、疫苗和注射器管理(1)分发:

镇卫生院做好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避免浪费。

(2)领取:

镇卫生院建立了真实、完整的免疫接种用乙肝疫苗和注射器的分发、供应记录,各接种单位均设立了专账管理,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5、接种实施

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为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和登记等工作,并正确掌握接种禁忌证。

免疫接种过程中,未出现异常反映。

本次活动应种366人,实种366人,接种率100%。

(五)督导检查

镇政府对本辖区内乙肝疫苗补种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导,督导内容覆盖了当地免疫接种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以及现场接种质量等。

镇卫生院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督导涵盖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

(六)项目评估和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按照规定时限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组织动员、宣传发动、培训、疫苗供应、冷链运转、摸底登记、现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督导评价、接种率调查、接种数据汇总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总结报告与汇总表同时上报区疾控中心;同时将本次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进行了整理存档。

秦家镇卫生院

2010年6月9日

第三篇:2010年灌云县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

2010年灌云县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预防控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确定于2009-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为加快完成我县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任务,根据卫生部印发的《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管理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鉴于我县已于2007年、2009年分别完成了200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人群及1994年至1995年出生人群的乙肝疫苗补种工作,本项目定于2010年在全县范围内对1996年至1999年出生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项目覆盖全县19个乡镇及3个农盐场。

(二)项目内容与实施进度

为1996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该年龄段人群主要为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儿童(包括常住儿童和暂住时间在2个月及以上的流动儿童)进行接种。

(三)免疫程序和接种原则

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0、1、6月的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既往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次;免疫史不全者,接种时间距离第1针次间隔在一年内的,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超过一年的和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须接种3针次疫苗。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财政、宣传、药监等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并组织落实。开展项目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项目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技术指导。

(二)相关部门职责

根据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通知》(苏卫疾控〔2008〕12号)确定的免疫规划工作协调机制相关部门职责,卫生部门负责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与指导,督导和评估;教育部门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学校学生摸底调查、登记、报告、通知发放及接种组织工作;财政部门保障开展免疫接种项目的经费,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药监部门对疫苗流通进行监管,保证疫苗质量。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及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等工作,并组织居民、村民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县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负责乙肝疫苗、注射器材分发和各种工作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开展乡、村两级专业人员培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社区、乡镇预防保健组织负责实施现场接种。

(三)实施步骤

1、社会动员和宣传: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项目实施氛围。宣传活动重点为告知接种活动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等,采取当地群众最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使受种者获取准确的信息。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社区通知等方式开展宣传,在学校、车站、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可设立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画、宣传单等。各地要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2、人员培训: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县培训到乡、村两级。2010年8月底前完成对所有参加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业务培训应就适龄儿童摸底登记、接种点设置、接种准备、接种技术和异常反应处理、安全注射、注射器管理、相关表格填写、汇总等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讲解,以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3、目标人群摸底:2010年9月,利用全县集中开展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活动之机,对乙肝疫苗补种对象进行摸底调查和登记。

在校目标人群的调查摸底工作由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再由学校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乙肝疫苗接种的针次、接种的时间和地点。

校外其他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由辖区的居委会、村委会负责,应挨门逐户进行调查。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再由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乙肝疫苗接种的针次、接种的时间和地点。

目标人群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史应结合接种证、接种卡以及家长回忆情况综合判断。首先以接种证为准,无接种证者以接种卡为准,无证无卡者以家长回忆为准,家长能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史者视为接种,否则视为未接种。

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登记工作。

对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在摸底登记表中明确注明,不予接种:①既往有乙肝病史;②既往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检测指标中有1项及以上阳性(如既往无血清学检测结果,可按自愿原则自费检测;如不愿检测,即视为全部阴性);③有接种乙肝疫苗禁忌证。

4、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乡镇预防接种单位负责做好乙肝疫苗、注射器等各种物资的分配计划,建立完整的分发、供应记录,加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归档,保证疫苗、注射器和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使用,避免浪费。

5、接种实施:为保证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接种质量和较高的全程接种率,接种方式以定点接种为主,同时辅以巡回接种、入户接种等方式。本次补种的目标人群大部分是学生,各地应在学校设立符合规范的临时接种点,统一安排接种时间,由卫生部门选派经验丰富、具有预防接种人员资质的专业人员上门接种。其他儿童可在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特殊情况可采取巡回、入户等方式接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好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和登记等工作,并正确掌握接种禁忌证。

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和《监测方案》等法规规范规定,及时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理。

免疫接种时间统一确定为:2010年10月15~20日接种第1针次,2010年11月15~20日接种第2针次,2011年4月15~20日接种第3针次。

6、督导检查:县级应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督导涵盖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各单位要成立督导组,采取巡回督导和定点督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免疫接种活动进行督导,以确保工作质量。督导组在督导活动过程中,应将督导结果及时反馈被督导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四)信息收集与管理

在免疫接种活动结束后,各单位按规定时限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内容包括组织动员、经费保障、宣传发动、人员培训、疫苗供应、冷链运转、摸底登记、现场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督导评估、接种率调查、接种数据汇总等各个方面,总结报告与汇总表同时上报上级单位;并对本次活动所有相关资料包括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进行整理存档。

(五)经费保障

项目实施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疫苗、注射器购置等。县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地方财政部门,落实乡村医生和其他预防保健人员的接种补助,落实培训、摸底调查、宣传动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异常反应补偿和联合督导检查等相关配套资金,并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

四、项目监督和评估

要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在实施现场接种前,应对前期摸底登记情况进行审核,参考人口统计数及既往开展强化免疫儿童摸底数对摸底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每轮免疫接种工作完成后,县卫生、教育部门对接种情况进行评估。接种工作完成后,县卫生局应及时将项目工作总结上报市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定量评价。县卫生局将对各地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考核情况将作为县财政安排专项补助经费的依据。

第四篇:某区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方案

某区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工作方案

为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预防控制,国家确定于-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出生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为加快完成我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任务,根据省卫生厅、教育厅印发《2010年省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苏卫疾控〔2010〕15 号)和市卫

生局、教育局印发《2010年南京市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宁卫疾控201036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

我区已于、分别完成了1月1日以后出生人群及1994年至1995年出生人群的乙肝疫苗补种工作,本项目定于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对1996年至1999年出生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进一步降低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覆盖全区6个街道。

(二)项目内容:为1996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该年龄段人群主要为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儿童(包括常住儿童和暂住时间在2个月及以上的流动儿童)进行接种。

(三)免疫程序和接种原则:根据既往接种史,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0、1、6月的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既往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接种3针次;免疫史不全者,接种时间距离第1针次间隔在一年内的,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超过一年的和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须接种3针次疫苗。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卫生局会同教育、财政、宣传、药监等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并组织落实。开展项目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项目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区疾控中心加强技术指导。

(二)相关部门职责:根据市卫生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通知》(宁卫疾控〔〕25号)确定的免疫规划工作协调机制相关部门职责:

卫生部门负责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与指导,督导和评估。

教育部门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学校学生摸底调查、登记、报告、通知发放及接种组织工作。

财政部门保障开展免疫接种项目的经费,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药监部门对疫苗流通进行监管,保证疫苗质量。

社委会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教育及接种对象的摸底调查等工作,并组织居民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区疾控中心承担全区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负责乙肝疫苗、注射器材分发和各种工作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开展区、街道两级专业人员培训,并负责辖区内乙肝疫苗补种项目的督导检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实施现场接种。

(三)实施步骤:

1、社会动员和宣传: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项目实施氛围。宣传活动重点为告知接种活动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地点等,采取群众最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使受种者获取准确的信息。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社区通知等方式开展宣传,在学校、车站、市场等人口密集地区可设立宣传专栏,张贴标语,发放宣传画、宣传单等。要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全市统一咨询电话为12320。

2、人员培训: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0年8月底前完成对所有参加免疫接种工作人员的培训。业务培训应就适龄儿童摸底登记、接种点设置、接种准备、接种技术和异常反应处理、安全注射、注射器管理、相关表格填写、汇总等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讲解,以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3、目标人群摸底:2010年9月,利用全区集中开展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活动之机,对乙肝疫苗补种对象进行摸底调查和登记。摸底调查结果汇总后于9月下旬上报区卫生局,并抄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校目标人群的调查摸底工作由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再由学校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乙肝疫苗接种的针次、接种的时间和地点。

校外其他适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由辖区的社委会负责,应挨门逐户进行调查。接种单位根据摸底情况确定接种对象,再由当地社委会发放《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知单》,告知乙肝疫苗接种的针次、接种的时间和地点。

目标人群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史应结合接种

第五篇:钻探项目工作小结

孙家沟钻孔2401项目施工总结

一 项目简介

孙家沟钻孔2401项目位于略阳县以南的煎茶岭镇,海拔1050m左右,该地区地层上部以白云岩为主,下部以板岩为主,地层空隙发育、透水性强、结构松散、强度较低、稳定性差,可钻性等级6-8级。设计钻孔深度400m,方位330°,倾角88°,实际钻孔深度366m。我井队使用XY-4钻机,BW-125水泵,于2012年8月13日开孔,2012年9月9日顺利完孔,共施工28天。

二 费用

甲方为略阳县某小企业,修筑机场、便道、搬迁等费用均由甲方承担。当地关系协调也由甲方负责。

三 施工准备

该地区为山地地貌,地势较为陡峭,在设备的搬迁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注意绷绳和塔的角度不应小于45度。如果处于多雨季节,应防止山体滑坡,滚石。鉴于该地区地层状况,开孔前必须准备泥浆材料及堵漏材料,主要有:膨润土(白泥粉),植物胶,纤维素(高粘),护壁剂,堵漏剂,润滑剂,锯沫等。除准备钻探施工的必备设备器材外,还准备Φ108套管20m。Φ89套管120m,新接手若干。水源条件较差,一山涧小溪,距离机场较远,且水量不足,故应准备充足的水管,并且在泥浆坑附近预备一个蓄水坑(2×3×1.7m³),以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

三 施工工序开孔设备安装完成后,所用材料都准备就需,等待地质人员调整方位,倾角后用Φ108合金钻头开孔。下孔口套管在9.27m处下第一阶Φ108套管。换径钻进换Φ89金刚石钻头继续钻进。下2阶套管在121.36m处下第二阶Φ89套管。换径钻进换Φ75金刚石钻头。

6泥浆的调配0-121.36m,对泥浆粘度,以及堵漏性能要求较高,无固相冲洗液不能很好的起到堵漏作用,故应加入膨润土,使井壁形成泥皮护壁堵漏。121.36m-366.0m,地层较完整,上部有套管护壁,可以用无固相冲洗液施工。钻进参数钻压7-15KN, 钻速400-850r/min,泵量40-65L/min。

四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9.28m处下第一阶Φ108套管,在121.36m处下第二阶Φ89套管。在0m-121.36m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漏失水较大,分别在39.20m、59.29m、68.32m、83.31m、99.77m、106.01m、108.81m处漏水严重,采用将锯沫、膨润土、植物胶加水混合后灌入井内堵漏,效果一般,返水量不足2/3, 每班必须连续搅拌泥浆,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泥浆材料耗费较多。尤其是在解决108.80m处的完全漏水情况,用投石子方法估算水位在45m左右,确定漏水处在45m左右,采用灌入锯沫等惰性材料的方法不凑效,后又采用大量灌入锯沫等惰性材料将孔封闭后泥浆泵继续给压,试图用其将孔内漏水空隙添堵,也以失败告终。经过领导的分析,最终采用

将钻杆表面涂满黄油,顶漏钻进的方法。在钻进到121.36m处发现下部岩层较已较稳定,基本符合下二阶套管的要求,下套管后漏水问题得以解决。

在上部裂隙发育的地层钻进时,泥浆大量漏失,流进山下老百姓的地里,机长和甲方共同解决了该问题。

五 施工注意事项

由于地层较复杂,对冲洗液性能要求较高,每班有专人管理冲洗液,不合格应及时调整或更换。及时做好循环系统清理和除砂工作,保持孔底清洁。

钻进中如遇岩心轻微堵塞时,可以略微增大卡簧内径(一般小于钻头内径0.1mm-0.2mm),适当调小卡簧底端离钻头内台阶的距离。还要调整钻压、钻速,处理无效应及时提钻。正常钻进时,不要随意提动钻具。

岩层发生变化时,应调整钻进参数。岩层由硬变软时,进尺速度过快,应减小钻压,不应盲目追求高进尺;岩层由软变硬,钻速变慢时,不要任意增大压力,以免损坏钻头或造成斜孔。

该段道路遇到下雨天,难以行车,所以应该提前准备充足的施工所需材料及食物,防止材料供应不足而造成误工。

六小结

在该地区施工的近一个月中,明显发现上部0-120m左右的地层,是很难施工的,不单漏失水严重,而且我们使用Φ89金刚石钻头,进尺也很慢,平均班平均进尺不足5m,我们全机组人员齐心协

力,用20天时间顺利穿透上部白云岩层,将套管坐落在下部较稳定的板岩上,为接下来的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今后的施工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

1第二阶Φ89套管必须下方到120m左右,才能保证下部施工的正常进行。

2在上部地层(主要是0-120m)钻进过程中,以堵漏为主,准备好锯末,秸秆等惰性堵漏材料。可能漏水点较多,一经发现漏水,应及时堵漏。并准备充足的泥浆材料。

3该地区一遇大雨,道路不通,可能会影响材料及食物的供给,应提前准备。

4由于当地裂隙发育,泥浆易从井内漏出地表,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多加注意。

总结人:胡红波

2012.10

下载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乙肝疫苗项目工作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项目助理工作小结

    工作小结 不知不觉到XXXX已有2个月的时间了,从刚开始的陌生,到慢慢的了解,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也渐渐的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对于一个初涉职场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

    中医院党建项目工作小结

    平顶山市中医院党建项目建设活动工作小结 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

    项目安全环保工作小结

    四川路桥329大榭叉口2标项目部 安全环保工作小结 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近期环保工作相关要求,项目部针对相关内容精心组织,积极落实,现将具体工作小结......

    高血压项目工作督导小结

    高血压项目工作督导小结 为了解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采取改进措施,督促、指导开展高血压项目工作......

    项目小结

    项目小结 通过短暂的“童装项目教学”学习使我对童装的认识又有了新的了解。 首先,童装面料和款式要求比成人更严格:面料和辅料越来越强调天然、环保,针对儿童皮肤和身体特点,多......

    项目小结

    项目工作小结上海汽轮机厂军工车间实验站改造的主要工程有:1、 原有的桥架、电缆、仪表的拆除2、 新的桥架的铺设(包括焊接固定桥架的支架)3、 固定压力变送器的支架焊接及固定......

    项目小结

    项目小结 (日常管理项目) 项目执行人: 方阳洋随着日常管理项目的逐渐完善,我感到焦虑和压抑也离我而去。 在一开始,项目刚布置下来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项目,自己可以很轻松的......

    项目小结

    CNAS咨询项目小结一、概述 (1)项目进程 1. 启动时间,大概三月份,4-5月份启动方案,6月份确定体系文件,7月份准备材料;计划7月底首次递交 2. 9月份正式递交,之后在11月底收到文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