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4 16:2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船借箭》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第一篇:《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 船 借 箭》课堂实录

作者单位:四川省蓬溪县下河街小学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课文写谁借箭?

生:诸葛亮借箭。

师:诸葛亮跟谁借箭?

生:诸葛亮跟曹操借箭。

师:借多少?

生:借10万支。

师:他用什么方式借箭?

生:利用草船借箭。

师:结果呢?

生:大获全胜。

师:谁能把以上的答案连起来说说?

生: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10万支箭,获得成功。

生:诸葛亮成功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万支箭。

师:我还想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板书:为何借?]

生:老师,我认为不是诸葛亮要借箭,而是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师:噢?你说是周瑜要陷害诸葛亮?有根据吗?

生:有。周瑜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可是给诸葛亮的造箭期限长达10天,这与军情紧急自相矛盾。由此可见,让诸葛亮造箭并不是周瑜的真实目的。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说:“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

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这番话的确使周瑜的害人之心暴露无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应该读出阴险的语气。

生:周瑜自以为诸葛亮在劫难逃,因此要读出得意的语气。

师:[抽读、范读、齐读]我明白了。周瑜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支箭,不是他的目的,而是——

生:而是陷害诸葛亮的借口。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

生: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师: [板书“妒忌”]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曾质问苍天:既生瑜,何生亮啊!

“妒忌”是什意思?

生: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师:这是背词典里的解释。我想弄明白在这儿的意思。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本事比周瑜大,周瑜心里怨恨他。

师:造箭是假,害人是真。可是,聪明能干的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 生: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没有退路了。师:明明是火坑啊,诸葛亮就敢往里边跳?

生:因为诸葛亮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新鲜!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如果诸葛亮没有把握,决不会主动把10天降为3天。

生: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就明确地告诉周瑜“第三天,就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

来搬箭”。可见他已经想到了利用草船借箭的办法。

师:有道理。假如你是诸葛亮,读读他对周瑜的承诺。

生:[胸有成竹地读]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就请派五百个军士到

江边来搬箭。

师:读得很自信。假如你是诸葛亮,在做出这样的承诺之前可能会怎么想? 生:周瑜啊,周瑜,你怎么这么糊涂?大敌当前,你怎么不想办法对付敌人,倒

把矛头对准了我?

生:10万支箭,要我10天造好?你这不是小瞧我诸葛亮吗?昨夜我夜观天象,三天后必有大雾。既然你非跟我过不去,一不做,二不休,我就干脆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师:好个诸葛亮!掌声送给她!周瑜步步紧逼,诸葛亮将计就计。结果怎么样呢? 生:诸葛亮满载而归。[展示课件]

师:而周瑜——

生: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大屏幕显示此句文字

课件并板书“神机妙算”]

师:周瑜为什么长叹?

生: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而长叹。

生:因为自己再次败在诸葛亮的手下而长叹。

师:“长叹”可以换个什么词语?

生:感叹。

师:还不能表达周瑜的心情。

生:哀叹。

师:行。你认为周瑜会以怎样的语气说出这句话?[抽3人读]

师::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确令人信服。在这个故事中,他又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反复研究,比比看,谁的答案更丰富。[生一边读,一边分析研究。]

师: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这样吧,我们先分组交流交流,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分组讨论]

师: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有的甚至展开了争论,我感觉到同学们的研究兴趣很浓。

现在我也想听听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诸葛亮算到周瑜是在设计陷害自己。

师:对。我们刚才研究过了。

生:他算到了鲁肃不会向周瑜告密。

生:他不但算到了鲁肃不会告密,还算到了鲁肃一定会帮自己准备借箭所需的船只、军士和草把子等。

师:[板书“算人]诸葛亮很了解鲁肃这个人。

生:诸葛亮还算到了周瑜一定看不出自己的计策。

生:曹操不仅不会出兵,而且一定会放箭,这也是诸葛亮事先估计到的。师:诸葛亮称得上知人知面又知心。再从其它角度想想。

生:他算到了三天后一定有大雾。

师:[板书“算天”] 如果他算到两天后就有大雾——

生:周瑜问需要几天时,他就会说两天。

师:应该如此。除了准确预测大雾,诸葛亮还预测到——

生:船队返航时正好是顺风顺水而行。

师:顺水是算到的吗?

生:不是。江水的流向是不需要算的自然现象。

师:那诸葛亮算到顺风重要吗?

生:我认为很重要,因为船是顺风顺水行驶,曹军即使想追也追不上,才能确保

借箭万无一失。

师:万无一失用得好!其他同学还有新发现吗?

生:诸葛亮算到了二十条船、一千多个草把子就能就能装满10万支箭。[板书“算

物”]

生:草把子两面受箭也是诸葛亮事先计划好的。

师:算天,算地,算人,算物。诸葛亮果真是——

齐:神机妙算!

师:就算周瑜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也不得不长叹一声。谁是周瑜?长叹一声,我们

听听。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他长叹一声了吗?应该怎么读?

生: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周瑜都叹服了,你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生:诸葛亮真神人也!

师:有点《三国演义》的味道。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果真名不虚传!

生:诸葛亮善于观察天象,能够摸清人心,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师:看来,你们对《草船借箭》的研究是很有成效的。我们还要研究一个问题:

诸葛亮是借箭还是骗箭?[板书“能算借?”]你要寻求的答案不一定就在课文里,所以,我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研究研究。行吗?

齐:行!

师:很好。我等着欣赏你们的研究成果。[下课。]

(写于2003年10月)

第二篇: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教学重点

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2.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生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教师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师: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

师:谁知道这篇文章里有哪些主人公呢? 生:诸葛亮、周瑜、鲁肃。

师:谁能说说他们的性格呢?为什么会有草船借箭呢? 生: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知识渊博。生:周瑜嫉妒心强、心胸狭窄。生:鲁肃遵守承诺。

生: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智所以要害诸葛亮。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欣赏诸葛亮是如何草船借箭的。师:板书:草船借箭

师: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生:用草人绑在船上称为草船、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师: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生:诸葛亮——攻打曹操——草船借箭——借到了

师: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生:草船借箭:原因——经过——结果。

师:给文章分段:一(1~2)原因、二(3~5)经过、三(6~9)经过、四(10)结果。这是()顺序给课文分段

生: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第2至第5自然段,小组: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道第五自然段。读时要求: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师:比一比哪组读的最好 小组:展示朗读。师:读第6~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小组:合作读、说、议。生:(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不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这时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师: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一定是──“自叹不如”。

第三篇:《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

二、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文章有所改动。

这篇课文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及展开故事情节是其一大特色。同时,学生能在体会人物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品质,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所在。

三、学情分析

对于这种情节曲折起伏、扣人心弦;人物活灵活现、丰富多彩的白话文式的历史小说,学生特别感兴趣。而对于“算”准天象和地利,仍需要老师较为详细的引导、讲解。特别是当时三国的地理位置,学生对于一开始的“头西尾东”和后来的“头东尾西”较难理解,因此,老师要借助坐标加以讲解。

四、设计理念

1、《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①“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②“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这一点最适合学习历史性题材的文章时使用,要了解文章大意,必须了解其历史背景,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就应该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等人的资料,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草船借箭”这一故事的历史背景。

五、设计特色

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

六、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学会课文中的7个生字。

2、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一定的历史常识。

(二)过程和方法

1、明确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知道其前因后果。

2、通过分析前因后果,知道“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2、体会我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

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弄清“草船借箭”的起因及经过,紧扣课文语言感悟人物形象,深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形象,深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八、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预习:

1、查出“神机妙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发生的背景。

2、初步想一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九·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请杨济清同学给大家讲个故事,仔细听哦,看谁能听出她讲的是什么故事?(生完整连贯地讲故事)

生:这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师:你听得真仔细!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生齐答)诸葛亮和周瑜!根据你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你想如何来评价他们?

生:周瑜心胸狭窄、小肚鸡肠。

师:这两个词用得真好!

生:周瑜妒忌心强,但据我了解他也是个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人。

师:你能一分为二地评价一个人物,很好!

生: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者的化身。

生:他智慧超群、精明能干。生: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师:看来大家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还真不少,你知道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哪本古典文学名著吗?

生齐答:《三国演义》!

2、师:对!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又一个精彩故事。(板书:草船借箭)你想怎样读这个课题?

生:我想重读“借”这个字,这样可以强调是诸葛亮在向曹操“借箭”。

师: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你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课题吧!(生读)

师: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我们常常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洞悉它的中心内容,读课题时你完全可以带上自己的理解,大家也来试着读读课题吧!(生齐读)

3、师介绍“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采用图示,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评析]:通过讲“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评价“诸葛亮”“周瑜” 两个人物,为学习课文内容做了准备。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为下面体会“借”字的精妙用法做了铺垫。此环节意在把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课外资源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由“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自然过渡到“草船借箭”,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

1、师: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注意把句子读准确、通顺。(生认真读文)

2、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3、理解词义,师:“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 生: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怨恨。

师:理解得很准确!谁能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再来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生读第1自然段)

生:我觉得“妒忌”就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比自己有才干就心生怨恨。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段?(生读,注意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

师:让我们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生齐读)师:因为妒忌,所以周瑜才会———— 生:想办法来刁难诸葛亮。

生: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生: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诸葛亮的罪,没想到他承诺三天就能造好(师相机板书)

师:文中两人是如何对话的?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

师总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

4、师: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草船借箭”的经过?(一生详细具体地进行介绍)

师:内容介绍得具体又条理,但老师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谁能讲得更简洁?

(一生简明扼要地讲述)

师:嗯,这次就好多了,既简洁又完整!

[评析]: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及经过。我将重点放在了理解“起因”上,结合对“妒忌”一词的理解,比较轻松地处理了课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对“经过”只是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讲讲,下一步重点进行研读。

三、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一)抓住中心句,理解体会:

1、师:整个故事是围绕哪句话讲的?请你画出全文的中心句。谁来读一读?(生读)

(出示句子: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你怎么理解“长叹”一词?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

生:“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自己强。所以,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应该比较诚恳。

生:我的看法和她恰恰相反,我认为周瑜会更加嫉妒诸葛亮,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是忌恨的语气。

生:我想周瑜会非常无奈地说这句话,因为诸葛亮确实比他聪明,虽然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仰天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说了这句话。

师:大家各有自己的理解,最后这位同学不仅体会到了周瑜当时的语气,还想象了他的动作,非常好!那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读这句话吧!注意要读出周瑜的语气,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生声情并茂地读:或仰天长叹,或紧缩双眉,或捶胸跺足……)

[评析]:从课文中心句入手,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周瑜的“长叹”,体会他当时的心情。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2、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师:对词语的理解非常准确,结合课文,围绕这个词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我想问周瑜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生:我想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

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师:大家提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通过读书求得解决,现在我们集中研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点出中心问题)

[评析]: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环节我启发学生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自由质疑,逐步归纳、提炼出中心问题,下一步引导学生重点去体会、感悟。

(二)、体会诸葛亮的“知天文”

师:我们常称赞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知天文”主要体现在哪里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用心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

生:我觉得他的“知天文”主要体现在“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中(出示句子)

师: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导学生读出雾之大)

师:诸葛亮在大雾漫天之时向曹操借箭,会不会是凑巧赶上这样的天气呢?谁能联系课文说说? 生:我觉得不是巧合,因为文中说“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生:这说明诸葛亮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天气。

生:这说明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大雾漫天,才不急不慌、镇定自若。

师:“镇定自若”这个词用得真好!诸葛亮是什么时候决定在这个时间出发的?

生:三天前立军令状的时候。

师:也就是说,早在三天前立军令状时他就已经料到三天后的四更时候会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所以坐在船中的他才会笑着说——(生接读:“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从“笑着”一词你读出了什么? 生:诸葛亮信心十足。生:他非常有把握。

生: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师:“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多得会像下雨一样;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师:你能“笑着”读读诸葛亮的话吗?(生读)

师:此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坐在船中,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怎么想? 生:他会感到害怕,心里很着急:雾这么大,要是误入曹军的水寨怎么办?

生:他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会有这么大的雾啊!

生:他会连声佩服:诸葛亮这是神算啊!

师:不止鲁肃会佩服,假如周瑜知道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算准了会有大雾,他一定会长叹一声,说——(生接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评析]:此环节我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体会,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同时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拓展,学生不再是停留在课文文字的表面,而是谈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最后落脚到全文的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的体会加深了一层。

(三)、体会诸葛亮的“懂地理”

1、师: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就把船靠近了曹军水寨,他是怎样布船的?

(生读,出示两个句子: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你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一开始先要“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吗?

生:我觉得他是想让船的一侧受满了箭,再让另一侧来受箭。师:天亮时,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找一个词来概括。生:顺风顺水

师:你怎么理解“顺风顺水”? 生:就是顺着风向和水流的方向。

师: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标注)

师:长江水由西向东流,受满箭的二十条船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优势,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他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

生:不是,这都是因为他事先做好了周密的安排。生:这是因为他懂得利用地理优势。

师:是啊,假如周瑜知道诸葛亮早就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巧妙地安排好了,他一定会长叹一声,说——(生接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评析]:此环节抓住关键词句,借助示意图让学生理解了“顺风顺水”一词,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诸葛亮之所以能“顺风顺水”是与他事先的周密安排、巧用地势分不开的,最后又落脚到全文的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体会又加深了一层,朗读更有感情。

(四)、体会诸葛亮的“识人心”

1、师:周瑜、曹操、鲁肃三人性格各不相同,这一切均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他巧妙进行利用才使得“草船借箭”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展开对这三人性格的探究,看看他们的性格分别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巧妙利用的?(三个小组分别展开讨论、交流)

师:下面把你们交流讨论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吧!

生:我觉得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他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中提到:“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师:诸葛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敢大张旗鼓,趁大雾天气假装进攻曹营。

生: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老实、守信、懂得顾全大局,特地向他借船,还让鲁肃事先帮他准备好一切。师:他是如何准备的?(生读第4自然段)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东西了吗?

生:这些都是“借箭”时必不可少的。

生: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生:他还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自己、给自己设下了圈套,可他将计就计,不仅成功借得十万支箭,还让周瑜心服口服。

师:看来大家对文中几个人物理解已非常透彻了!假如此时周瑜知道一切,包括他自己都在诸葛亮的胜算中,他一定会长叹一声,说——(生接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评析]:此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老师只作点拨指导,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学生学得还有实效,最后又一次落脚到全文的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体会更深了,朗读更有感情了。

四、拓展延伸:

1、师:“草船借箭”实际上是诸葛亮从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万枝箭,为什么课题却用“借”字?你觉得这个字用得合适吗?为什么?

2、师:《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或人物还有许多,你还知道哪些?

五、作业布置:

讲讲“草船借箭”的故事,继续读《三国演义》中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故事。

[评析]:一堂语文课虽然结束了,但“读名著”远远没有结束,我鼓励学生将“读名著”进行到底!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

一、从题入手,因题质疑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思考,设疑。

师:看了《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说是“借”箭而不是“取”箭,“骗”箭等等。这一目的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会学生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疑。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各抒己见表现个体思维等方面的差异。

三、发散思维,勇于探索

教学中选择有思维含量的“发散点”是有效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关键。课堂上学生质疑:如果三天内江面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落空了会怎样呢 ?问题一提出,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肯定大难临头中计了,有的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定会有化险为夷的计策,有的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一回诸葛亮很可能凶多吉少……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命运的预测,学生的看法虽然不同,但言之有据。教师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肯定学生的思维,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继续探究。

四、教学中存有不足之处

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第四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草船借箭》的课堂实录点评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

紧 扣 重 点

循 法 导 学

深 入 研 读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辽宁省东港市马家店镇中心小学

张娟

《草船借箭》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在这节课教学中,教师找到了感悟文章的最佳支点,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课堂中,以“抓住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分析人物形象”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又不膜拜文本,大胆地、自由地超越了文本,创新中进一步感悟,加深理解。同时教学中紧扣重点,渗透学法,步步导学,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实录

一、激情导入 创设情境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了中华千古英雄,也淘出了一部辉煌的智慧之书,谋略之书。今天,我们将再度走进三国,领略智慧中的精华__草船借箭。(生齐读课题)

(点评:教师的激情导入简洁而又意韵深远)

二、创意读文 分析品味

师:谁能结合上节课所学,说说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巧设妙计,只用三天便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的事。

师:文中涉及到了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文章中涉及到四个人物,分别是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诸葛亮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足智多谋。

生:我也喜欢诸葛亮,他心胸开阔,会神机妙算。生:周瑜的忌妒心强。

生:周瑜想害诸葛亮,他居心不良。生:我认为曹操比较谨慎、小心。生:我补充一点:曹操的疑心大。

生:文章中还有一个人物是鲁肃,他比较老实厚道。生:他挺讲信用的。

师:大家能够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体会出人物的不同特点,这就叫“会读书”,“会读书”才能“读好书”,接下来请打开书,我们要在阅读中继续享受书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下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仔细细地阅读课文,注意:找出人物的语言,抓住这些语言,进一步揣摩人物内心,分析人物形象。你可以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议一议。开始读书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点评:《草船借箭》有着复杂的内蕴。怎样使学生对“人物繁多、事理丰富”的本文获得深刻的整体性感知?教师另僻蹊径,从人物形象入手,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对不同人物的初步印象,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抓住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进一步加深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感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

师:谁能来结合人物的语言,猜想猜想他的内心,进一步分析人物的特点?请你按照“朗读__分析__概括”的.顺序来汇报。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我先读一下;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想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他是因忌妒诸葛亮的才干而想陷害诸葛亮,在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出十万支箭的时候,他又让诸葛亮立军令状,可见是想置诸葛亮于死地。而诸葛亮痛快答应周瑜的要求,说明他心中有数。

生:周瑜请来诸葛亮,还故意卖乖子,以为诸葛亮这下子完了。生:诸葛亮在来之前肯定算到周瑜的鬼把戏,所以一点都不害怕。师:你们能高度概括一下周瑜和诸葛亮的不同性格特点吗? 生:周瑜心胸狭窄、忌妒心重。生:周瑜阴险狡诈。

师: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生:诸葛亮胸有成竹。生:诸葛亮谋略过人。

生:诸葛亮足智多谋、胸怀大略。

师:概括的很好,你也把这两个词写到黑板上。

师:一个阴险狡诈,一个胸有成竹,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他们的语言该怎样读?老师给大家读一下怎样?注意从老师的朗读中再次体会人物的不同形象。(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生动吗?带上这生动的感觉,赶紧读读吧!(生自读,提问读)

(点评:对学生的汇报提出要求,实则是学法的渗透,思维的训练,语言的积累。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读,进一步加深理解。)

师:读了这么多遍,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一部分写得的确很精彩,只是提示语太单调了,因此,我想了个好办法使它生动起来。

大屏幕出示: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只见他正襟危坐,眨了眨眼睛,故弄玄虚地)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微微扬了扬眉毛,捋了捋胡须,开口就)说:“用弓箭最好。”周瑜(一听,眼睛一亮,欢喜地)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师:(声情并茂地读)师:你也能学学老师,把诸葛亮和周瑜的其他几处对话的提示语前加上动作表情读一读吗?试一试吧!

(生饶有兴趣地试加动作表情读)师:刚才看同学们兴致这么高,老师也想听听你们的高见,试着说说吧!生:诸葛亮(转了转眼睛,从容镇定地)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生:周瑜(身子向前一探,试探地)问:“十天造得好吗?” 生:诸葛亮(一摇扶扇,胸有成竹地)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生:周瑜(侧过脑袋,疑惑地)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生:诸葛亮(亮出三个手指,不紧不慢地)说:“只要三天。” 生:周瑜(眼睛一瞪,佯装严肃地)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生:诸葛亮(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生:诸葛亮(佯装着急地)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师:这样一来,人物形象更生动起来了!让我们把这些表情动作带入到课文中,再分角色读一次吧!(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课堂掀起朗读的高潮)。

师:我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揣摩出了人物的内心,生动的刻画了人物形象,那么演员们又是怎样出色地进行表演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放周瑜和诸葛亮对话的一段录像,生观看)

(点评:课堂因创造而精彩。抓住周瑜和诸葛亮不同的语言中表达的不同内心世界,展示的不同人物形象,步步深入,既立足于课文,又跳出课文之外,引导学生大胆的对提示语进行内容添加,更加深了对人物形象地理解,彰显了学生不同的个性体验,课堂上可谓神采飞扬,思维灵动,学生内驱力得以调动,语言积累得以释放,思想感情得以熏陶和升华)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总结出了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而课文中还有两个人物你也能按这种方法来分析一下吗?

生:文中还写了鲁肃,关于他的语言和做法有这样几处,我读一下。(生读)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肃这个人忠厚老实。

师:你认为从哪一处最能看出鲁肃忠厚老实? 生:从诸葛亮让鲁肃不要把情况告诉周瑜,鲁肃“果然”不说能看出来。师:你确实独具慧眼!

生:第八自然段曹操的语言和做法证明他做事小心谨慎,而且多疑。师:曹操做事一向多疑谨慎,对此诸葛亮早有所料,所以在第七自然段里有这样一段话:(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师:你从这一“笑”和“一定”中体会出了什么?

生:体会出诸葛亮算到曹操不敢贸然出兵,草船借箭会成功。

师:是啊,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本事,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谈笑风生,轻松取胜。因为他知周瑜,知鲁肃,知曹操,一句话,他__知人心,这是他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那么你知道他借箭成功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生: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还在于他算到三天之内有大雾。师:这说明他晓天时。(板书:知天)生:借箭成功的原因还有诸葛亮通观地理,知道借箭的船会一路顺风顺水。

师:(板书:知地)

师:知天,大雾弥漫,造成假象;知地,顺风顺水,刹那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看来,这一计策确实妙,诸葛亮确实高。难怪周瑜最后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板书__神机妙算)

(点评:《草船借箭》的故事性很强,教师并不因此离开读书而去搞情节分析,在对人物形象理解的基础上,只一点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跃然纸上。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读书能力得到提高。)

三、概括总结 教给学法

师:你能借助板书说说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生:因为诸葛亮神机妙算,知天,知地,知人。

师:很好,你能把一篇1200多字的文章用一句话给概括出来了,说明你是聪明的人,因为,聪明的人善于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而聪明的人还善于把一本薄书读成厚书__我们刚才对于第二自然段的处理就是把薄书读成了厚书。

2、你能再结合板书说说周瑜哪儿比不上诸葛亮? 生:周瑜的气度不如诸葛亮大。生:周瑜的才能也不如诸葛亮。

四、升华情感 拓展读书

不同的历史人物,演绎着不同的历史故事,一段故事,一座丰碑。在这里,老师要告诉你,“草船借箭”只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三气周瑜”中的“一气”,还有“二气”更是智高一筹,使得周瑜最终只能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壮志未酬就气绝身亡……想看吗?赶紧到三国演义的浩瀚书海中遨游去吧,你一定会得到醇美的艺术享受。

(课堂教学是戛然而止,但读书方法的有效渗透却超越了课堂之外,激情拓展又使学生对《三国演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把阅读教学放在课内,更有效的延伸到课外。)

总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从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规律和方法,促成学生的语言向高一级层次发展。本节课教师有步骤的抓住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实践,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由于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是深厚的。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方法的有机渗透,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扩展和延伸。相信,只要我们抓住语文学习的根不变,课堂教学定会异彩纷呈,语文教育定会不断创新。

第五篇:第5课《草船借箭》(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5课

《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上课之前呢,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的名著是什么呢?说一说你们的理由吧!

师∶举手最快的同学,快站起来吧。

师∶你说最喜欢的名著作品是《水浒传》,因为里面的人物性格都特别的鲜明,尤其是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片段十分精彩,让你沉浸其中。

师∶你有不同的看法

?来说说看。

师∶你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你印象深刻,作者海伦失明和失聪后仍然热爱生活的态度令你钦佩不已。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大家不仅说出了情节,还谈到了自己的感受,看来同学们都很会读书!

师∶名著作品值得我们去研读,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三国演义》,让我们看看其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

二、初读

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同时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师∶好,快开始你们的朗读吧!

师∶老师看大家已经坐好了,那现在老师就要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了。

师∶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老师已经将本节课的字词整理到PPT上了,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

师∶你的眼睛最闪亮,就请你来吧。大家说她读的怎么样?

师∶嗯,读的声音非常清脆啊,真像一个小播音员。这里呢,老师要给大家强调一个字的书写,来一起看黑板吧。

师∶妒忌的“妒“,是女字旁,右边一个户口的户,同学们能不能把它的部首换一换,让它变成新的字呀

?

师∶你说可以把它的偏旁换成火字旁,就变成了火炬的炬。

师∶你也想来说一说?

师∶哦?你说还可以把它的偏旁变成提手旁,这个字就变成了爱护的护。

师∶看来啊,一个字稍微换一换偏旁就能够变成新的字,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分辨。

师∶好了,攻克了字词难关,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谁能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

师∶你的眼睛最闪亮,就请你来说一说吧。

师∶哦?你说本文讲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概括的很准确,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同桌有补充的,快站起来吧!

师∶你认为是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顺利地借得十万支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的故事。师∶这次就更为完整了,老师要为你们点个赞。

三.析读

师∶现在呢,老师就再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从哪里能够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稍后呢,老师会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师∶看第一小组的同学跃跃欲试的样子,那就请你们先来做分享。

师∶你们说从他知天文,晓天象能看出来他的神机妙算,因为他选择了大雾弥漫的天气实施计划。

师∶那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呢?看看能不能猜到诸葛亮的心思。

师∶没错,因为这样的天气大雾弥漫,江上的人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更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射箭了。

师∶那老师又想考考你们了,谁能猜出来诸葛亮让船“一字摆开“的用意呢?

∶已经有聪明的同学猜到了,快说吧。

师∶是的,“一字摆开“便于统一行动,又不留空当,这样可以使受箭面积增大。

师∶诸葛亮果然考虑充分,老师还有一点疑问想问问大家,为什么他还要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

师∶刚刚的讨论中,你十分的认真,就请你来说出答案吧。

师∶看来啊,你们都是小诸葛亮,聪明的很呢!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就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还有吗

?

师∶诶,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成功借到箭。

师∶说到这里,你们想对诸葛亮说些什么呢

?

师∶你说啊,诸葛先生可真是聪明绝顶,你太崇拜他了。同桌也想来补充?

师∶你说你想要学习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对他敬佩不已呢!

师∶说的可真好,感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请坐。

师∶第三小组的同学已经等不及了,抓紧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分享吧。师∶你们说从他识人心,了解曹操这一点能看到他的神机妙算。正是很了解曹操的性格,才成功的借到箭。师∶那曹操上当了吗

?

师∶哦,你说曹操上当了,你还找到了相关句子,“雾很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射箭便是了“。

师∶从这里你们能发现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看你有话想说,这个问题交给你来回答吧。

师∶没错,从曹操的反应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一个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人。

师∶那如果你是诸葛亮,你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

?

师∶我看大家的眉头都皱起来了,这个问题啊,我们就留在课下去思考,没准我们班也会出现几个小诸葛呢。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现在啊,就请大家带着对他的钦佩之情再次朗读这一部分吧。

四、品读

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我们都钦佩不已,那同学们想象一下,诸葛亮草船借箭之后,曹操、鲁肃、周瑜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可以和同桌小声的交流一下。

师∶看大家讨论的多认真,谁来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师∶你说周瑜和鲁肃经过草船借箭这一件事,一定会对诸葛亮钦佩不已,心服口服。

师∶你说啊,曹操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箭,一定会勃然大怒,想尽方法要一雪前耻。

师∶你们的回答都很好,可以看出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五、小结作业

师∶不知不觉又到下课的时间,我们的语文课堂之旅就要结束啦。谁能来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

师∶没错,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明确了主要内容,体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课后就请同学们再次回顾课文,完成这样一份作业∶

文中周瑜嘴上悦自己比不过诸葛亮,但他对诸葛亮真的心服口服了吗

?请大家课下去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你们的体会。

∶好了,同学们,下课。

下载《草船借箭》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船借箭》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一、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在讲新课前谁能说出我国的四大名著有哪些? 生:《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师:好,现在我们在增加点难度,谁能说出四......

    草船借箭读后感

    草船借箭读后感1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这个故事写的是: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三天就造好十万支箭,我愿意立下军......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杨通小学:徐相成 一、教学内容说明: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

    《草船借箭》缩写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并立下了军令状。事后,他请鲁肃帮他借船、草把子等受箭用的东西。 直到第......

    草船借箭读后感

    篇一:草船借箭读后感读了《草船借箭》这骗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诸葛......

    《草船借箭》读后感

    新学期开始了,我学到第十九课时,发现这是根据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这个故事写的是:周瑜由于嫉妒诸葛......

    《草船借箭》课本剧

    《草船借箭》课本剧第一幕时间:黄昏,阴雨绵绵 地点:周瑜营帐中 人物诸葛亮 周瑜(旁白) 话说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周瑜:(故装疑惑,请诸葛亮做......

    草船借箭读后感范文大全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读后感范文,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