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国产大片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国国产大片的调研报告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一系列好莱坞电影的引进,“大片”这个词汇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实际上,中国从好莱坞引进“大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参照与学习的过程。在引进后的几年里,中国电影经过体制、政策和市场等一系列的调整和建设后,中国电影市场上也出现了国产式大片。
可是国产大片却并不受广大群众的热爱,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外国引进的大片。和普通观众相比,青春朝气、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对于中国电影的特殊性在于,这群在未来几年内经济上即将独立并走上主流的大学生,是中国电影最可预期的和数量庞大的潜在观众。另外,大学生对于国产大片的态度和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青年观众、知识分子的心声。
一、产业链断层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除了故事本身缺乏吸引力之外,市场运作手段的匮乏也成为阻碍动画形象顺利进入流通领域的一块“绊脚石”。按照国际惯例,动画片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动画片本身的播出市场;第二个层次是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卡通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包括服装、玩具、饮料、儿童用品等。而且,后一个层次比前一个层次的收入要大、周期要长。以日本动画片《变形金刚》为例,它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是完全免费提供给电视台播放的,但之后就因为动画片带动的相关产品而收益50个亿!
“动画制作项目收回成本的途径不是电视播放,而是音像制品及其衍
生产品。动画产业70%的利润是通过衍生产品实现的。”三辰“蓝猫”的有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援引日、美等国的实例说,“即使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国产大片《宝莲灯》和新近推出的《梁祝》等,都谈不上较好地开发了相关衍生产品。”这一观点得到了《科园月刊-梦幻总动员》杂志社执行主编朱辰磊的认同,他介绍,日本东映集团等公司在投入制作一部动画片之前,已做好周边产品的开发规划;动画片放送之际,相关产品也开始热卖,资金回收、市场开拓、卡通形象推广等系列工作都同时开展。所谓“产业链”并不神秘,无非是精心策划的产物。可惜,“这种广告意识还没有得到中国动画界的共识。”
二、中国票房的快速增长
“2011年的情况,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如果以后有导演来找你,要你出大钱投资一部大电影,并且说这才是唯一赚钱的办法。你大可以朝他脸上吐一口口水,然后让他走出去。”1月12日,一电影投资人士耸耸肩,如此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他说这句话时,中国电影的全年总票房刚刚突破了130亿这个历史性的数字。
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地区的票房总数达到了131.15亿元,相较2010年全年仅100亿的数字,增长达到了近30%。其中,国产影片全年票房超过了总份额的50%。
同时,电影圈外的资金也十分活跃。随着金融机构、PE等多股力量的进入,电影业正在逐渐多元化。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
1年,中国影视制作与发行行业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9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数为8起,投资金额总额达1.36亿美金。
三、票房的背后
然而,在票房总数快速增长的背后,仍有潜在的问题尚待解决。“电影院的平均上座率下降,票房的增长仅仅是由电影屏幕数量增长拉动。同时,电影投资混乱,大片的盈利能力开始下降。”上述电影投资人士表示,这两个问题,让2011年成为电影投资的十字路口之年。
“未来数年,电影行业将进入精耕的时期。”清科研究院的分析师张亚男表示,“电影的发展速度将依然很快,但钱就没有以往那么好赚了。”
四、130亿的背后
2011年的电影业,是众多行业中的一抹春色。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公布2011年全年电影票房的统计结果,2011年全年,电影总票房数达到了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同时,国产电影也保持了高票房,全年国产影片票房为70.31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61%。
具体到单部电影方面,美国大片《变形金刚3》成为全年最卖座的电影,其国内的总票房数超过了11亿,紧随其后的是票房6亿的《功夫熊猫2》和票房4.6亿的《加勒比海盗4》。截至2011年底,贺岁档上映的《金陵十三钗》票房总数接近4.5亿,成为国产片中的票房冠军。
“30%增长的数据显示,国内电影市场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未来几年的超高增长依然值得期待。”张亚男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依然坚持预计,到2012年,中国的票房总数将超过200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世界第一电影大国——美国2011全年的票房总额达到了101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日本,而中国将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的电影市场。
然而,对于这些靓丽的数字,却并不都是好的解读。
与电影票房数据同期公布的电影屏幕增长数据:2011年全年,全国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增长8.3块银幕。截至年终统计,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在新建影院和新增影厅中,数字化技术得到普遍应用,90%影院都已具备数字放映条件。
“电影票房仅仅增加30%,而电影屏幕总数却增加了近50%。”张亚男认为,这显示电影的平均上座率出现了滑坡。”
“随着国内电影的发展,院线都在加大建设影院的步伐,电影院都已经开到了四五线城市,这是电影平均上座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上述电影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一线
城市电影院投资出现过热的现象,而三、四线城市的影院,面临着上座率不足的挑战,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未来几年电影院投资的主要话题。”
五、国产大片的冬天
总投资高达6亿元的《金陵十三钗》,需达到13亿的票房才能收回投
资,目前国内票房总数尚在5亿左右
有点痛苦的,还有国产大片的投资方们。
尽管全年票房完成了30%的增长,但国产大片则几乎都是以亏损、持平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即便是最终赚了的,数量也并不高。一个可能潜在的票房失败,是2011年国产片票房冠军《金陵十三钗》。根据《金陵十三钗》制作方公布的数据,该片的总投资高达6亿元。如果按照现有的国内分账比例进行粗略计算,《金陵十三钗》需达到13亿的票房才能收回投资。而截至发稿,该片国内票房总数尚在5亿左右,尽管该片尚未在海外大规模上映,但距离最终收回票房投资,依然有着不小的难度。
同时,还有诸多在2011年被投资人寄予厚望的大片,都以亏损作为最终的结局。如,投资1.5亿的《战国》总票房不到8000万,投资浮亏接近1亿;投资1.5亿的《关云长》总票房仅为1.6亿,投资浮亏也超过了5000万;号称制作费高达2亿的《倩女幽魂》总票房不到1.5亿,投资浮亏也超过了亿元。被业内人士认为可能亏损的影片还包括《武侠》、《画壁》、《白蛇传说》等,几乎都是同一个时期的国产大片。
“2011年的国产大片,几乎就是全军覆没。”张亚男士如此总结。不过,也有一批小制作的电影,出奇制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失恋33天》。投资仅900万元的《失恋33天》,累计票房高达3.5亿元,获得了近17倍的投资收益。而另一部中小成本影片《孤岛惊魂》,也用500万元的投资博回了8935万元的票房,投资
收益率达到了近7倍。
对于这种现象,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保持了赞许的态度,他表示,“重要的是,随着中小成本影片的逐渐进步,中国电影单独依靠商业大片支撑票房的局面正在被改变”。
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一个明显的信号——在观影人群日渐多元化的现在,粗放式的大投资电影,已经无法获得原先的回报。
“2011年后,再没有导演能够理直气壮地提出‘大制作才能赚大钱’的想法了。”上述电影投资人士表示,“唯有精耕细作的诚意电影,才能保证不亏钱。”
第二篇:国产大片的迷惘
国产大片的迷惘:低口碑,高票房
——以《天机.富春山居图》为例
筹备三年的《富春山居图》在千呼万唤中,于2013年6月9日在影院上映。大家在耐心而又焦虑的等待中,终于看到这部国产大片的真面目,看完之后却不免失望,可能因为电影前期的大力宣传以及强大的明星阵容都使大家对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号称中国版的007,但大家看到的却只是“群魔乱舞”,顿时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于是《富春山居图》陷入了全民“吐槽”的困境中。但就是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富春》票房却一路飘红,创造了上映两天就过亿的国内票房奇迹。由此我们又联想到之前的《英雄》《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国产大片也是在一片骂声中创造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国产大片到底怎么了?“低口碑,高票房”悖论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解析。
根据调查显示,自2003年中国电影进行全面的产业化改革以来,在近10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从不到1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31.15亿元,影院数量猛增,观众的观影热情持续高涨,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喜人。然而,在这些成绩背后,却时有业内人士、观众对当前电影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的批评,高票房、低口碑,重数量、轻质量,商业有力、艺术乏力是我国电影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富春》还是之前的《无极》《黄金甲》无一例外经历了“炒作宣传—票房飘红—观众诟病”这样一个流程。深深懂得观众逆反心理学的制作方容易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电影拍摄当做纯粹的生意投资,而不愿承担艺术之美。运用商业化的营销学去营销电影,刻意制造话题,在观众的唾沫中捞钱,将娱乐当做资本,而忽视电影的本质,没有承担起对观众审美、观影的真正引导,失去了电影的应有的社会价值。
电影的艺术力缺乏,具体表现:(1)注重视觉效果,忽视叙事完整性。在《富春》这部电影中我看到最多的是镜头在迪拜、杭州、台北、东京之间换来换去,从华丽外景切到奢华场所,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的处理无疑使整个画面更完美、精致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与冲击,但同时因为叙事情节占比重过少、叙事断裂,会给人一种看旅游视频的错觉,仅仅是景点的堆砌,不知道影片想说什么,例如,我看完这部影片后,到现在都没弄明林志玲在里面扑朔迷离的身份每次到底是怎么转换的;还有林语嫣在最后的打斗高潮突然化身女超人,杀敌无数、英勇无比,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所以电影看完后只留下一些炫目的画面,却难以对影片有整体的认知与感受。(2)故事情节缺乏逻辑性、人物形象不饱满。《富春》中,有一段是肖锦汉因为害怕儿子受到山本俊雄的威胁,将儿子转移到自己之前藏身的地方,却因忽略儿子手中所拿的鸟笼上所安装的追踪器而导致儿子被山本俊雄抓走。这让人不禁怀疑身为特工的肖锦汉竟然这样一个小把戏都无法识破,这他此前所表现的聪明机智非常不符,而也就是他的这个小失误将电影开始推向一个小高潮,这样的戏剧化的而非逻辑紧密、丝丝入扣的情节走向,总让观众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吐槽”就在所难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影片中百变的林志玲,因为身份多变,反而淡化了人物性格特征,电影拍得像她的个人时装秀,衣服不断变换,却无法感受到她所塑造的人物给观众所传递的情感。
(3)特效技术的滥用以及人文精神的贫乏。据片方介绍,片子上映档期之所以一推再推,最终定到6月9日,是因为所需特技太多,全片1000多个特效镜头,其中300个属于高难度特效,以至于制作周期不断延长。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无
论是肖锦汉所使用的虚拟电脑,还是他抱着丽莎从高楼上跳下,都是电脑特效的杰作。电脑特效虽然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奇观,但这种奇观也往往消解了影片本来就潜藏影像背后的思想内容从而导致影片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损伤。与此相反,我们发现好莱坞大片《2012》就将电脑特效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很好,在强烈的视觉冲击过后,我们会对人类的生存等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对人性进行深层次反思。
另外,影片中大量的植入式广告,中国人保、手机、汽车、酒店几乎都有大特写;电影市场的不成熟,影片市场混乱;观影群众的不理性,肆意借助网络发泄情绪等因素都是造成以《富春》为代表的国产大片的口碑低的重要原因。
低口碑,高票房。在对影片“低口碑”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后,我们来解构影片高票房的各种影响因素。不仅是《富春》,最近新播的《不二神探》、《小时代》也纷纷在一片骂声中票房飘红。其根本原因在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仍然没有走出经济低迷期,也有很多专家预测中国会在近期再次爆发危机,股市、金价近期也持续暴跌,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经济持续低迷,人们需要心里的安慰,电影的具备疗伤治愈的作用。中国电影行业从中获益,票房提升。然而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要满足几个条件:
一、商品除了本身实用价值外,还要有附加的意义即安慰疗伤的作用;
二、商品的价格要低。于是就有了中国“烂片”高票房的现象。这种经济环境状态让我们联想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那时美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电影却开始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
此外,中国团购行业的成熟也有力的推动了电影票房的增长,抱团、折扣无不牵动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在经济低迷、不稳定的情况下,人们宁愿将消费转向低廉的电影消费上。当然,电影制片方成熟的营销策略,观众的猎奇心理也无不推动者票房的走高。
低口碑,高票房,暴露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很多问题。过度追求商业化,忽视影片的艺术性以及其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使影片无法深入人心。其实,中国也不乏有成功的电影。如张艺谋早期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无论从色彩的应运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代表性,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引发人们对特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小人物在历史的碾压中挣扎的同情与惋惜。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是从历史的洪流中折射小人物的曲折的命运,同性恋的主题引发人们对人性该何去何从的深入思考、探求。这些成功的影片中所散发的人文关怀,在今天不应该被随意抹杀掉,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中国电影改制以来,学习西方电影商业化运作,但因为学习的太肤浅,本名族的特色不突出,加之电影市场不完善,导致国产大片陷入:低口碑,高票房的迷惘之中。但应该肯定的是我国电影最起码开始向科幻、冒险等领域涉足,虽然问题不断,但也开始有大片的雏形。后续国产大片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电影市场的成熟,观影群众的理性化;另一方面,还是要求制作方承担起电影的艺术使命,投放多一些关注在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上,不要总是为了商业利润而不断愚弄观众,这样只会使真正爱电影、懂电影的观众对国产电影失去信心,最终导致无可挽回的观众的流失。期待国产大片早日从:低口碑、高票房的迷惘中走出来,拍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大片。
第三篇:,《建国大业》是国产最牛的献礼大片
,《建国大业》是国产最牛的献礼大片。究竟“牛”在何处?且听在下道来。一是影片主题牛。
《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二是主创阵容牛。
《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明星众多令导演在后期制作中十分为难 “由于参演的明星太多了,有些人的戏份会被删除,可我们真是下不了手。”众多大牌明星难导演为难的同时,多至8位执行导演也有时令众明星无所适从。三是剧情牛。
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四是表现手法牛。《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毛泽东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
五是人物刻画牛。
在刻画领袖人物的性格上敢于突破禁区、暴露他们的“另一面”。如毛泽东在西柏坡刚入睡就突遭空袭,对叫醒他转移的警卫人员大发脾气、被强行扛到安全地方的场面;如一向宽厚大度的周恩来当知道冯玉祥被军统特务谋害消息,气急败坏地责骂我隐蔽战线有关人员保护不力的场面;如当淮海战役大捷捷报传到西柏坡,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喝酒庆贺,酒后抱成一团、发狂高唱国际歌的狂态,都是首次出现在银幕上。这对些展现了领袖人物是人而不是神的丰富性格特征。六是跑龙套的阵容牛。
影片中所有的配角无一不是一流当红影星。而且明星们争相甘愿不拿报酬到剧中演一个小角色。我认为,《建国大业》历史真实性强于艺术性,尚欠历史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统一的史诗性,给人有一种大事记的感觉。可能,这也是主创人员的为再现历史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或许这也是《建国大业》的另一个“牛气”的特点吧。
《建国大业》主旋律奇观效应
整部《建国大业》135分钟,篇幅不短,但叙事是一件事接一件事,也确实是因为这改天换地的4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从重庆谈判到弃守延安到三大战役到开国大典,《建国大业》几乎可以作为解放战争的历史教材读本来看了,出场人物如走马灯一般目不暇接,这也为众多的明星客串提供了机会,其实看过之后仔细一想,也亏得都是大家熟悉的明星来演的,要不很多人物第二次出场的时候观众可能会忘记这是谁了。
其实只要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那几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那样的波澜壮阔,远非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局部战争可比。而《建国大业》并不是以表现战争本身为侧重点的,而是要证明这场人民战争的必要性和进步性,所以我们看到在影片中战争场面少之又少,点缀而已,而定义战争的性质是主要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标准的,所以《建国大业》更多地采用了第三方即国民党进步将领和民主党派的视角来对对立的两党进行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如冯玉祥、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在尽量避免口号式和传道式宣传的基础上增加说服力,至少在当时的情境下,毕竟这些社会精英的选择是更能代表人心向背和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的。在中国,怎么把主旋律电影拍好看了是个难题。即使是美国也有主旋律味道很重的电影,《黑鹰降落》、《光荣》、《拯救大兵瑞恩》、《阿波罗13号》、《我们曾经是战士》、《空军一号》等等等等,莫不如此,甚至是《变形金刚》这样的科幻大片也不回避炫耀美军作战实力的成分,而大量的常规商业电影中都渗透着邪不压正、助人为乐、回归亲情等主流价值观,至少他们在影片中可以将意识形态与商业元素做更加完美的融合。《建国大业》作为中国主旋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登峰造极之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当今主旋律电影创作水平的文本。《建国大业》很好地把握了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坚持独立艺术追求之间的关系,导演在这里通过尽量冷静客观地罗列着导致双方力量日益失衡的事件和人物心理变化,来论证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灭亡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洪流这一历史事实的必然性,而且江河日下的国军方面阴郁冷酷的色调与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红色政权方面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值得注意的是,《建国大业》全片几乎是将写意性的背景音乐铺满的,而且并没有简单地用正反方不同风格的主题音乐来简单地表明创作者的倾向性,这一方面保持了情绪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对立方做脸谱化的政治图解。最华彩的音乐段落出现在政协会议召开之后,不过很明显是在模仿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在《战火浮生》中的音乐,不仅风格和曲调相似,连配器都是一样的,人声加单簧管,但确实好听。
其实对于《建国大业》这样的电影,国军方面的戏拍得好不好是关键,因为在这场争斗中国军作为失败一方具有更浓重的悲剧色彩,而悲剧人物往往更具有人性的力量。我注意到一个事实,大凡扮演我党我军领导人的,多是特型演员,而扮演蒋介石的,都是绝对的演技派高手,这里比较著名的有孙飞虎、陈道明,还有《建国大业》里的张国立,这里的蒋介石也是被赋予了最多性格层次和细节的人物,印象最深的是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的一场戏,票选前的冷语相讥,公布结果后李宗仁主动前来与蒋介石握手,蒋伸出手却转而鼓掌将李晾在了一边,这一系列的动作很清晰地勾勒出了蒋介石作为一个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暗流汹涌的内心世界。这个蒋介石与以前中国银幕上出现的色厉内荏的蒋总裁完全不同,而是更加深入到一个逐渐远离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失意老人的内心世界,片中的国军溃败前夕,蒋介石坐车穿过总统府空荡荡的甬道,而眼前依稀所见却是当年当选民国总统百官朝贺的场面,这种心境的落差不禁令人唏嘘。
在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即使是主旋律电影,首先要能够做到吸引观众去关注才能达到自己的最终教化目标。《建国大业》的噱头是大量明星的客串加盟,从实际效果来看,明星多也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确实是大幅度地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和话题性,另方面也弱化了电影本体的表现力,剧情杂乱,有些人物跳戏很严重,观众对明星的期待同时也冲淡了对影片内容的深入体会,但这些是创作方法上的问题,相比起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来说,利弊的权衡不应该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不过看《建国大业》的过程确实是一个有发现乐趣的体验,明星毕竟是明星,每个人的三言两语所收获的戏剧效果都不可小觑,累积起来更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让你不得不认真对待银幕上出现的每一个人和每一句话。
如何写好影评的标题
影评的标题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里略举要由单一的一句话组成的标题叫单行题,一般情况下,都能点明信息;两行或两行以上句子组成的标题称为复合标题。常见的影评文章的复合式标题多是主题+副题。主题以简洁话语交代文章主要观点,或向读者传达最主要的东西。副题居于主题之后,用来标明主题的指向、事实。由表意程度划分,标题可有实题与虚题二种。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影评内容,虚题则是虚化、抽象的标题。
常见的标题大抵有下述种类:
1、赞誉题。如《大兵电影——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3、论战题。如《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问题》《清算刘呐鸥的观点》。
4、批评题。如《何时梦醒?写在〈粉红色的梦〉后》《〈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白障了的“生意眼”》。
5、比较题。如《从东西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张艺谋的“点金式”――〈菊豆〉与〈末代皇帝〉之比较》、《电影艺术中的几泡尿》。
6、设问题。如《扩张?传播?交流?——从文化角度感受〈泰坦尼克号〉》《恶耶?善耶?喜耶?悲耶?――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端盘子”的出路在哪儿?》。
7、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劲与雅气》。
8、转折题。如《一个太阳,两种感受》《〈皆大欢喜〉看后皆不欢喜》《“西瓜地”不如“裤料”》。
9、浅议题。如《浅论〈红高粱〉中的颠轿》《对〈幽谷恋歌〉的一点看法》《小议〈陌生的朋友〉》《“艺术情趣”小议》。
10、杂感题。如《“老演少”可以休矣!――看〈第二次握手〉有感》《从一场戏谈起》《银幕拾零(六则)》《是否过分了点――影片〈锅碗瓢盆交响曲〉观后随感》。
11、推介题。如《推荐两部教科书》《该看一看〈活着〉》。
12、新闻题。如《〈南郭先生〉有新意》《〈红色恋人〉的路子非常新鲜》。
13、综合题。如《当代影坛四大时弊》《说当代纪录电影》《怎样拍电影?!――“电影拍摄公式”小辑》。
14、拟人题。如《生活在叹息》《道具的抗议》。
15、比喻题。如《硬吞香蕉皮》《家:苦海方舟――〈红西服〉印象》。
16、哲理题。如《美,是性格和表现》《立异方能出新――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反色彩效果》。
17、反问题。如《请教》《两个想不通》。
18、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19、格言题。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怎样看待影片〈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
爱情悲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略谈〈大桥下面〉的含蓄美》。20、评书题。如《话说〈红高粱〉》《话说“做”电影》。
21、“关于”题。如《关于〈拯救大兵瑞恩〉的话》《关于影片〈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关于〈红色恋人〉的定位》。
22、介绍题。如《卡赞的〈欲望号街车〉》《有什么话好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
23、自介题。如《〈菊豆〉――跨文化电影的阐释学读解》《〈风雨故园〉:从文学构想到银幕呈现》《〈霸王别姬〉――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历史、情节和观念》《〈海和毒药〉的小说、剧本与电影》。
24、诠释题。如《Quatsi就是生活――论戈德弗莱?雷吉奥的影片》。
25、散文题。如《黑色的太阳……》《……时明时暗》《于无声处……》。
标题写作如同广告,它的写作应加以特别之注意。要题文相符;要有分寸感,不可太满;尽可能别致;要生动感人;简洁、精粹;要有读者意识,易于接受;注意修辞之巧用;注意形式上尽可能美化。
影评标题的举例
1、《真实的理想永远如此多情——电影〈可可西里〉的胶片诉说》
2、《碎片式的记忆和后现代情感表达——评〈2046〉》
3、《青春·彼岸——评〈孔雀〉》
4、《时间、空间和记忆中的爱情——评〈美人草〉》
5、《迷失在“世界”中——评〈世界〉》
6、《冬天的绽放——评〈孔雀〉》
7、《从一秒钟的动心到一辈子的倾心——解读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情感展现》
8、《女性眼中的现实偶然与未来必然——评影片〈20·30·40〉》
9、《一曲生命的赞歌——从叙事学角度评〈可可西里〉》
10、《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评电影〈盲井〉》
11、《穿越时代隧道的青春祭奠——评〈青红〉》
12、《羞怯与自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中国式表达》
13、《生命咏叹调——评〈孔雀〉》
14、《沉沦中的微芒——评〈2046〉》
15、《双重人格:无处逃逸的矛盾——评〈朗朗星空〉》
16、《边缘处境中的老人世界——评〈安居〉》
17、《平民话语与表述真实——评〈没事偷着乐〉》
18、《城市碎片下的平民真实——评〈没事偷着乐〉》
19、《在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评〈黄河绝恋〉》 20、《一个小人物的生命和尊严——评〈黄河绝恋〉中的三炮形象》
21、《自然美、质朴美、色泽美——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22、《更完善的散文诗电影——评〈草房子〉的叙述方式》
23、《爱国情结的另一种歌咏——评电影〈我的1919〉》
24、《战争的悲剧与崇高的美丽——评〈紫日〉的电影意境》
25、《忽名忽灭的传说——评〈花样年画〉的影片气氛》
26、《悖论中的情与理——评〈刮痧〉》
27、《犹在镜中的现代都市——评影片〈玻璃是透明的〉》
28、《那一脉历史的容颜——评电影〈紫日〉》
29、《在情感和文化之间的失衡——从另一个角度看〈刮痧〉》 30、《挚爱与真情:一部散文诗式的电影——评〈那山那人;那狗〉》
31、《空灵境界 纯朴心灵——评电影〈那山那人 那狗〉》
32、《此中有真意;与辩已忘言——评〈那山;那人;那狗〉》
33、《新浪漫城市童话——评〈美丽新世界〉》
34、《对青春梦幻的现实化理解——评〈伴你高飞〉》
第四篇:国产PE管行星锯调研报告
国产PE管行星锯调研报告
随着我厂的生产能力和制造管径的不断提高和增大,我厂现有切割设备的功能和技术要求已无法满足项目的履约和产品交付。
我厂原有的丹麦PE管行星锯只能切割φ400~φ900mm范围,并且年代久远,性能严重退化,总出现故障,现已不能保证正常生产。对于大管径PE管,我厂现采用带锯切割机,最大管径只能切割到φ1372,已经不能满足我厂制造大管径的需求,由于设计原理与行星锯不同,造成操作没有行星锯操作方便,并且锯条易断,更换费时费力,无法保证正常项目的履约和交付。经过厂务委员会的研究,决定对进口和国产PE管行星锯进行调研。
经认真详细的调研和考查,进口丹麦行星锯造价高、制作周期长,无法满足我厂现有生产的需要。国产行星锯全国只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可以制造,且他们生产的φ600~φ1400mm行星锯在津能供热设备有限公司使用已有两年,使用情况良好,能满足我厂生产的需要。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根据我厂要求,对原有产品的改进如下:
1、行星锯中心降低到最低,便于工人操作。
2、将托管滑道改为可升降式,满足不同直径管材对中。
3、外套管在滑道实现机械拖动前移。
4、增加管材装置提高切割转速。
旋转行星及其选配部件造价见附件1。
第五篇:国产大口径质量流量计应用的调研报告
国产大口径质量流量计应用的调研报告
分公司领导:
根据上级会议精神,今年拟对原油6#线质量流量计进行更新,为了把好计量仪表选型关,确保采购的计量设备满足我厂生产需要,2009年4月23日,我单位同使用车间相关技术人员到武汉石化对国产大口径(DN150)质量流量计的应用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武汉石化在用国产大口径质量流量计共七台:2#加氢装置柴油进、出装置各1台;2#蒸馏装置冷蜡、热蜡各1台,渣油1台,原油进装置2台。我们重点对2#蒸馏装置的2台原油质量流量计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其型号为LZLG-8-11000/LZLG-1020,生产厂家为山西太航仪表厂。使用现场工作压力为0.8MPa,测量流量为240T/H左右。维护单位计量站和管理单位计量办反映,DN150国产质量流量计的使用情况较好。仪表运行稳定,故障率低,计量精度高(0.2级),计量数据真实可信。使用单位2#蒸馏装置工艺主任,根据其装置物料平衡,认为该表计量效果能满足武汉石化的生产需要。
根据上述情况,以及从其它渠道了解到的情况,我们认为国产质量流量计,山西太航仪表厂生产的质量流量计,质量过关,测量精度高,仪表运行稳定,能满足我厂原油6#线的计量要求。
特此报告。
计量中心
二00九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