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料加工业务出口免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来料加工业务出口免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1.税收调整计算公式
应免税的工缴费收入=已免税工缴费收入X(同一手册项下的审核通过的出口人民币金额÷(同一手册项下的海关电子信息出口人民币金额)
依据《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免除加工环节所负担的税金。
2.会计处理
外贸企业对外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而收到的原材料、零件等,应单独设置“受托加工来料”备查科目和有关的材料明细账,核算其收发结存数量、数额,不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1)外贸公司收到外商不计价原辅料时,应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加盖“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连同外商交来的进口单证,通过备查账簿在表外借记“外商来料”科目核算数量。
(2)将外商来料拨给加工厂时,应凭储运及业务部门开具的加盖“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及加工厂开具的收据,无价的通过备查账簿在表外做借记“拨出来料”科目核算数量,贷记“外商来料”科目的数量。
(3)加工厂交来产品时,应按合同规定的耗用原料定额验收入库,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通过备查账簿做借记“代管物资”(数量),贷记“拨出来料”数量。
(4)办理对外出口托运时,应凭业务部门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通过备查账簿贷记“代管物资”。
(5)收到业务或储运部门交来的产品已出运的有关出库单证及向银行交单的联系单时,应根据出口发票做如下分录:借:应收账款——×X外商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付账款——×X加工厂(加工费)
(6)收到国外客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加工费金额)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一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上期留抵进项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一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1)当期应纳税额<0,且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一当期应退税额
(2)当期应纳税额<0,且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一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现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0时”,应理解为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3)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出口货物离岸价应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出口合同和出口收汇核销单上列明的离岸价为准;如上述单证记载的离岸价不一致,应以最低的价格为计算依据。
第二篇: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及相关会计处理
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及相关会计处理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退还或者免征间接税的税收措施。由于这项制度比较公平合理,因此它已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出口货物实行了退(免)税政策,此后出口退税政策适时而变几经调整,形成了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货物只有在适用既免税又退税的政策时,才会涉及如何计算退税的问题。由于各类出口企业对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办法不同,有对出口货物单独核算的,有对出口和内销的货物统一核算成本的。为了与出口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相一致,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了两种退税计算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种办法是“先征后退”办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下面笔者对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及相关会计处理作一探讨。
一.“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其中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一)具体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其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免抵退税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1)出口货物离岸价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二)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实例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说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5%。2002年8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为34万元,货已验收入库。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100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17%-15%)=2(万元)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200×(17%-15%)-2=2(万元)
(3)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2)-6=-21(万元)
(4)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15%=15(万元)
(5)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5%-15=15(万元)
(6)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应退税额=15万元
(7)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15-15=0(万元)
(8)8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21-15)万元。
(三)相关会计处理
1.企业按出口货物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计算出口产品本期应分摊计入产品成本的进项税额,从本期应抵扣的进项税额中剔除,其会计处理为: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2.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出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时,其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注:本题此数值为0 3.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的退回的税款时,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月份终了,企业将已交的待扣增值税自“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其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
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二.“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及会计处理
(一)外贸企业“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
1.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免征;其收购货物的成本部分,因外贸企业在支付收购货款的同时也支付了生产经营该类商品的企业已纳的增值税款,因此,在货物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计算退税退还给外贸企业,征、退税之差计入企业成本。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进项税额和退税率计算。
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2.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规定
(1)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普通发票特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同样实行销售出口货物的收入免税,并退还出口货物进项税额的办法。
其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1+征收率)×6%或5%(2)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按以下公式计算退税:
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6%或5% 3.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出口货物的退税规定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按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计算原辅材料应退税额。支付的加工费,凭受托方开具货物的退税率,计算加工费的应退税额。
(二)外贸企业“先征后退”的计算实例
例1.某进出口公司2002年3月出口美国平纹布2000米,进货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单价20元/平方米,计税金额为40000元,退税率15%,其应退税额:
2000×20×15%=6000(元)
例2.某进出口公司2002年4月购进某小规模纳税人抽纱工艺品2000打全部出口,普通发票注明金额6000元;购进另一小规模纳税人西服500套全部出口,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金额5000元,该企业的应退税额:
6000÷(1+6%)×6%+5000×6%=639.62(元)
(三)会计处理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内资生产企业增值税进出口退税计算详解
2009-1-19 10:20:00
文章来源:网络
打印 | 复制链接 | 本文Pdf下载 | 本文Word下载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2)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
当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
(1)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
当期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
(2)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时:
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二、生产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 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按如下公式计算“免、抵、退”税:
(1)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 ×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
公式所列的“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原则上以核销时海关计算免征增值税的价格掌握。
(2)其余“免、抵、退”税公式按前述公式执行。
上述公式中的“本期”是指“本半年(季、月)”或“本年”,“上期”是指“上半年(季、月)”或“上年”。
三、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
(1)当期出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征税税率-退税税率)
(2)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外 销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全部货物销售额)
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应退税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退税部分)
四、对外修理修配的出口退税计算(外贸企业)
应退税额=修理修配金额×退税率。
五、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退税计算
应退税额=(购买加工货物的原材料等发票进项金额+工缴费发票金额)×退税率
六、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计算
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
七、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进项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的)
销售金额
= ——×退税率
税额(1+征收率)
一、有关说明 * c' }: {+ O(w)g/ L, z/ L 6 u ?/ X: K, t& d0 ?8 K8 l/ `
此次在设置与增值税核算有关的报表时,发现部分企业增值税核算不是很规范,为了规范增值税相关业务的核算,保证报表的正常取数,现将与增值税核算相关的业务要点列示如下,有增值税业务的单位从2008年1月1日起务必按照如下的要求对增值税进行核算。
二、增值税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账务处理
为了核算增值税的应交、抵扣、已交、退税及转出等情况,我们在EAS新系统中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在“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又设置了“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新系统中新增的科目)等专栏。
~$ F-R7 j-L)O.p, D7 p0 A8 l' B7 {
其中:一般纳税人单位(目前的非电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火电企业在进行增值税核算时,需要使用”应交税费”下的“应交增值税”(含该科目下的专栏科目)和“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按6%缴纳增值税的水电企业在进行增值税核算时,只需要使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9 O& a, c3 v(v1 W
(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各会计科目(专栏)核算的内容和要求列示如下: 9 S0 k;H3!y# S.B: V' B
1、“销项税额”专栏,平时核算(年末抵冲时除外,下同)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在贷方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负数)在贷方登记。
2、“出口退税”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办理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在贷方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增值税款,用红字(负数)在贷方登记。)h(s!I9 K$ @, I' y2 u
3、“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进项税额外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比如出口退税税率差引起的转出)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2 B# C5 z.J(v* e-V6 x)y“ {
4、“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记录企业月终将当月多交的增值税的转出额。
5、“进项税额”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进项税额”主要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实务操作中应是反映已经在税局认证通过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4 U;c-`* g& s6 b!]
6、“已交税金”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企业本月预缴本月增值税额(该科目原来是预留给出口企业按4%预交增值税用的,因该法规目前已经取消,所以目前的实务操作中大多数企业该专栏已经不使用)。
7、“减免税款”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减免税款”专栏记录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实际减免的增值税额。h6 C3 i3 P, }-Q1 z0 n!z8 g1 e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 q6 E7 b.M(O# I4 j
贷:银行存款
三、月末及年末各科目余额的处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的各专栏(“待抵扣进项税”专栏除外)累积形成的余额年末如何处理,是否需要结转清零,因这一块目前正规的教材上都没有讲到这一点,所以这里我只是结合纳税申报处理的一些实务的实际情况,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 I& P)s& |1 f;S# T, x8 q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的各专栏平时业务处理累积形成的余额在月末(12月除外)不需做处理。
2、年末时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 _2 C' n+ [, s.A
(1)截止12月末若有留抵税额,除开“进项税额”专栏保留留抵税额的余额外,其他专栏采用应交增值税下各专栏互相抵冲的形式,将余额冲为0,也就是说结转到第2年年初,只有“进项税额”专栏有留抵的余额,其他专栏年初余额为0。$ A)4 ^!H3 l4 f$ l0 z
例子:12月末应交增值税各专栏的本年累积的余额如下: * B& Z(X!x' Z!k, s
“销项税额”专栏贷方余额 200000
“进项税额”专栏借方余额 180000
“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借方余额40000 : I M2 c, s8 m% a6 [
“待抵扣进项税”专栏借方余额500-V“ M# s' ?4 q8 G' W
其他专栏余额为0 + r, c4 @# F* ~' c.d2 n
那在12月末建议做如下抵冲分录(与平时业务处理的借贷方向刚好相反): : [ d0 ^: i% A1 b5 q# y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0000.j){$ ?4 I# ^” Q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40000!b: k3 l2 Q1 n& A+ T I
最后结转到下一年的有余额的科目及余额如下: ' S0 w)P0 c9 F4 W% D2 e
进项税额”专栏借方余额 20000(留抵下期抵扣): h/ B7 v7 K* w0 Z)B(W |' O
“待抵扣进项税”专栏借方余额500
(2)截止12月末若是需要缴纳增值税,那正常的月末处理后,再采用应交增值税下各专栏互相抵冲的形式,全部将各专栏余额冲为0。
(3)特别说明:“待抵扣进项税”专栏余额不参与上述(1)、(2)的抵冲,按正常结转到下年初即可。
第三篇:会计业务处理
收款
1、收到管理费---“应缴财政专户款/管理费,应交税金(营业、城建、教育费、地方教育)”
2、收中专学费、住宿费、技能鉴定费---“应缴财政专户/学费/住宿费/技能鉴定费”
3、收到成人大专学费---“其他应付款/农大/理工大”
4、收大专、中专教材费---“其他应付款/成大书费/中专教材 ”
5、收损坏公物赔偿金---“商品/维修费(借方用红字冲销)”
6、收理工大、农大拨入办学经费---“应缴财政专户”
7、收外单位捐赠款、收银行利息---“应缴财政专户/捐赠收入/利息收入”
代扣代缴费
1、发工资代扣公积金、医保、失保、工伤、生育、养保---“其他应收款(贷)”
2、缴交管理费所属税金及印花税---“应交税金”、“商品/其他(印花税)”
工资、薪金支出
1、外聘管理员工资、外请教师工资---“工资福利/基本工资”
2、加班工资、班主任津贴、零星加班费---“工资福利/其他”
3、工作量酬金(岗位工资)、成人函授教师岗位工资、临时聘用人员、钟点工、稿费、翻译费、评审费、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奖、教学论文评比酬金、招生奖、全国统考监考考务费---商品/劳务费
职工福利
1、转食堂职工误餐补助---“对个人和家庭/生活补助”
2、付中石化职工油卡费---“商品/交通费”
3、教工节日费、疗养补助费---“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4、付“八一节复转军人慰问金”、“离退休干部住院护理费”、“遗属生活补助”---“对个人和家庭/生活补助”
公务支出
1、付教育学会会费、劳动局技能鉴定分成费及会员单位会费、行政赔偿和诉讼费、会员费、广告宣传费、离休人员特需费---“商品/其他”
2、付陆良等联合办学点办学经费、教材费---“商品/委托业务费”
3、教工、外聘管理员商业附加险、工伤、生育、养老保险单位部分---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缴费
4、卫生用品费---“商品/物业管理费”
5、发给学生的零星小工工资、班团干部奖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勤工助学奖等---“对个人/助学金”
6、付外单位开业揭牌赞助费、退学生学费---“商品/其他”
7、付律师顾问费---“商品/咨询费”
8、购入图书费---借:“事业/基本/其他资本性支出/图书资料购置费” 贷:现或银
借:“固定资产/图书资料”贷:“固定基金”
离退休
1、医保中心转来住院补助款---“其他应收款/退休享受政策补助费”
离休门诊费---“其他应收款/离休门诊费
2、财政代发离退休工资---“财政补助收入/离退休(按应发数)”
3、收到财政转入代扣离退休房租---“商品/物管(借方用红字冲销)”
单位账户往来
1、基本户转基建户基建款---“结转自筹基建 ”
第四篇:一、来料加工企业的会计处理
一、来料加工企业的会计处理
来料加工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大部分辅料及生产用的机械设备、办公设备,一般都是由外商提供的,对于这部分资产不必进行会计核算,只要按时间先后登记进出口数量和结余量,作为备查账即可。另外,来料加工企业没有注册资金,也不用进行实收资本的核算。因此,来料加工企业会计核算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把相关的费用、工缴费收入、往来款等内容搞清楚就可以了。
(一)收入的核算
首先,根据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收入确认原则,来料加工企业在报关出口后就应确认收入。因为此时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外方,加工企业对商品已不拥有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不再对已出口的商品实施控制,同时与交易相关的加工费收入已转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已能够可靠地计量。
其次,对内外加工业务收入应分别核算。目前,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可能既做进出口贸易,又做生产、加工业务。这就要求企业要分清业务的主次,主营业务在“营业收入”中核算,而兼营业务则在“其他业务收入”中核算。来料加工企业也有类似问题,比如来料加工企业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既从事对外加工业务,又搞国内加工,这时就应分别核算对内、对外加工业务。外加工费收入免征增值税,而内加工费收入则要征税,如果划分不清,就不能享受免税待遇。另外,企业出售废料的收入,应在“营业外收入”中核算,因为它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
第三,境外委托方代支的费用应如实计入收入。目前,国内来料加工企业加工费收入定得普遍较低,境外委托方往往与国内来料加工企业签订某些协议,代支部分费用(如厂租、报关费等大额支出),例如某制衣厂,1997、1998年两年亏损总额高达899万元,其中1998年的加工费收入为72万元,费用成本总额为445万元,收入仅占费用的16%,而仅工资一项开支就达312万元。该厂付出312万元的工资却只取得72万元的收入,且该厂成立10年来,一直处于这种状况,却能经营下去。究其原因,原来境外委托方经常付给该厂现金(是人民币而非外汇)以供日常开支,这部分现金则挂在“其他应付款”账上,而不在收入科目中反映,这就变相转移了企业加工费收入,从而转移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同时由于加工费收入过低,也减少了国家外汇收入。对于外商代支的此类费用可理解为价外补贴收入,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费用的核算
首先,费用核算应细化。一般地,大的来料加工企业可将费用分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用于生产方面的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用于办公管理方面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而对于小的来料加工企业来讲,也可将所有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对于出口方面的费用,如监管费、商检费、卫检费、打单费、场检费、招待费、补助费等,大部分企业都把它们放入“报关费”。其实,这样做不利于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最好的办法是分项单列。比如说,有的来料加工企业每月报关费有几十万元,但具体是什么开支却不清楚,而分开列记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同时,卫检费、场检费等是按车次收取的,监管费、商检费是按材料价值来计算的,如果实际支出金额偏差较大,就可检查是否有不正常开支,从而促进企业做好财务分析。
其次,购进原材料和辅料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而应单独核算并计入成本费用。来料加工企业主要原材料和大部分辅料是通过海关进口的,也有小部分辅料是从国内采购的。在国内采购的材料,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而只能计入成本费用。这是因为,按照现行税收政策,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律实行“出口免税”管理办法,即进项税额(包括进口料件和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最后生产加工环节不征税,出口也不退税。这与进料加工贸易不同,进料加工企业使用的国产料件可办理出口退税(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对从事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为生产或加工复出口的免税货物而购进的已税原材料、辅料等,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和办理退税,而应单独核算并转入来料加工经营成本中。若不能单独核算应税和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的,按销售比例分摊其耗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二、来料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
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后,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持此证明向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免征其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及其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货物出口后,出口企业应凭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和海关已核销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收汇凭证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核销手续,对逾期未核销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将会同海关和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及时予以补税和处罚。
从以上规定我们知道,承接来料加工业务的出口企业在料件进口后,可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而无须等来料加工手册核销后再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来料加工企业办理免税证明须报送的资料有: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对外加工装配合同、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出口成品申请备案清单、出口制成品及对应进口料消耗备案清单、合同基本情况(含封面)、税务登记副本复印件、申请免税报告、上一批货物的合同销案申请表
三、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的具体操作企业在报关出口后即要确认收入,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交税金”、“加工费收入”,在记账凭证后附上“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收汇核销单”复印件。出口货物报关单必须是加工完工向海关办理销案时提供的出口货物报关单,而不是报送给外管局的报关单(报外管局的没有记录工缴费收入)。企业收到代理进出口商的结汇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并提供与该笔结汇相关的“银行进账单”、“银行外汇兑换证明”复印件。企业进行纳税申报时,除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纳税申报表外,还要提供主管其出口退税机关签发的“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签发的“免税通知书”复印件。例如,某服装加工厂属小规模纳税人,6月份发生以下业务:(1)6月10日进口全棉梳织布400000米,价值220000HKD,拉链、钮扣等辅料750公斤,价值3700HKD;(2)6月20日出口全棉童装裤20000条,单价8HKD,总价160000HKD,工缴费收入每条2.75HKD,总计55000HKD(按当年固定市场汇率1∶1.1),报关出口时支付的场检费60元,卫检费40元、打单费35元、动检费40元。(3)6月28日支付工人工资25000元,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工资当月计提当月支付),支付餐费860元,差旅费650元,职工药费470元,水电费5000元,设备维修费2780元,厂租15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6月10日进口原材料时不作账务处理,只记原材料备查账,登记进口货物日期,进口数量结余数。(2)6月20日,出口成品报关后借:应收账款——外方 60500(55000HKD×1.1)贷:应交税金——增值税 3424.53 加工费收入——外加工 57075.47(附出口报关单及外汇核销单)每出口一批货物耗用的原材料,要在原材料备查账上按日期登记数量,出口成品也要做备查账记录。(3)6月20日报关出口支付的费用:借:制造费用——场检费 60 ——卫检费 40 ——打单费 35 ——动检费 40 贷:现金 175(4)6月28日支付车间费用借:制造费用——水电费 5000 ——维修费 2780 ——厂租 15000 贷:现金 22780(5)6月28日支付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餐费 860 ——差旅费 650 贷:现金 1510(6)6月28日支付福利费借:应付福利费——药费 470 贷:现金 470(7)6月28日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 5000 制造费用 25000 贷:应付工资 30000 支付工资:借:应付工资 30000 贷:现金 30000(8)月末计提福利费、工会会费、教育费附加 借:制造费用 4375 管理费用 875 贷:应付福利费 4200 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600 教育经费 450(9)月末计提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42.45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239.72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102.73(10)结转制造费用 借:委托加工成本 52330 贷:制造费用 52330(11)月末结转收入 借:加工费收入——外加工 57075.47 贷:本年利润 57075.47(12)月末结转支出借:本年利润 60057.45 贷:委托加工成本 52330 管理费用 7358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42.45 这是一个仅涉及外加工业务的实例,下面看看既有外加工又有内加工情况下,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接上例,7月份该服装厂发生以下业务:(1)7月8日申报6月份的加工费收入;(2)7月10日国内甲厂提供棉布价值100000元,委托该加工厂加工童装衣。该服装厂购进价值1300元的辅料,支付增值税221元(当月购进当月全部领用);(3)7月20日为甲厂加工成品童装衣9500件,单价20元,总价190000元,每件加工费3.5元,应收加工费33250元;(4)7月26日报送出口童装裤15000条,单价9HKD,总价.135000HKD,工缴费收入每条3HKD,计收入45000HKD(当年固定市场汇率1:1.1);(5)7月28日收到上月工缴费收入59400元。(当日汇率1:1.08);(6)本月支付管理费用25000元,制造费用48000元;(7)7月30日处理上半年废料,收入3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7月8日进行纳税申报时,应附上《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免税通知书》的复印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424.53 ——城建税 239.72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102.73 贷:补贴收入 3766.98(2)7月10日为加工国内童装购进辅料借:原材料 1521 贷:现金 1521 生产车间领用时借:委托加工成本——辅料 1521 贷:原材料 1521(3)7月20日为甲厂加工成品童装衣收取加工费收入借:应收账款——甲厂 333609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 1968.17 加工费收入——内加工 31367.92 1968.17=(33250+1521)/(1+6%)×6% 31367=33250/(1+6%)计提税金及附加: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196.82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137.77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59.05 下月申报时,应缴纳内加工应计的 税金及附加。(4)7月26日报关出口童装裤借:应收账款——外方 49500(45000HKD×1.1)贷:应交税金——增值税 2801.89 加工费收入——外加工 46698.11(附出口报关单、外汇结汇单复印件)计提税金及附加: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280.19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196.13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84.06 下月纳税申报时,免缴外加工应计税金及附加,将其转入补贴收入。(5)7月28日收到上月工缴费收入:借:银行存款 59400(55000HKD×1.08)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100 贷:应收账款——外方 60 500(附银行进账单原件,银行外汇兑换证明复印件)(6)本月支出费用:借:管理费用 25000 制造费用 48000 贷:现金 73000(7)处理废料收入:借:现金 3000 贷:营业外收入——废料收入 2830.19 应交税金——增值税 169.81(8)计提税金及附加:借:营业外支出 16.98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11.89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5.09 应计的税金及附加在下月申报时要缴纳,不可免税。(9)月末结转制造费用借:委托加工成本 48000 贷:制造费用 48000(10)月末结转收入借:加工费收入 78066.03 营业外收入 2830.19 被贴收入 3766.98 贷:本年利润 84663.20(11)月末结转支出借:本年利润 76114.99 贷:管理费用 25000 委托加工成本 49521 营业外支出 16.98 财务费用 1100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477.01
第五篇:第6章 出口退免税会计习题
第六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不予退(免)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是()。
A.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B.无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C.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D.无出口经营权的一般商贸企业
2.下列不能办理出口退税的企业是()。
A.没有出口经营权,但国家税务总局特准出口退税的企业 B.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
C.在国内采购货物运往境外作为国外投资的企业D.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有普通发票货物的外贸企业
3.下列适用增值税出口免税不退税政策的货物是()。
A.军品B.原油C.天然牛黄D.糖
4.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的,如果该应税消费品是属于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其退税公式为()。
A.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离岸价×消费税税率
B.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出口价×消费税税率
C.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到岸价×消费税税率
D.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工厂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5.企业出口货物先征后退收到增值税退款时,应贷记()账户。
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应收款C.营业外收入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申请消费税退税时,分录为:()。
A.借:其他应收款贷:主营业务成本
B.借:其他应收款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C.借:其他应收款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D.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贷:主营业务成本
7.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给予()。
A.免税并退税B.免税不退税C.不免税也不退税D.以上方法都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以办理出口退还消费税的有()。
A.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B.外贸企业委托其他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
C.商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D.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
2.“免、抵、退”税方法适用于()。
A.有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自营出口B.无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自营出口
C.外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D.非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
3.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有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允许办理退还增值税的货物有()。
A.工艺品B.生漆C.山货D.纸制品
4.下列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可在出口时办理退还消费税的有()。
A.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从生产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的B.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的C.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的D.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的5.下列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税并退税的企业有()。
A.来料加工复出口的企业B.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
C.在国内采购货物运往境外作为国外投资的企业
D.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有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的外贸企业
三、判断题
1.目前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实行的是“免、抵、退”税法。
2.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有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一律免税但不予退税。
3.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退税率(或单位税额)与其征税率相同,即出口货物的消费税能够做到彻底退税。
4.只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其增值税才适用“免抵退”税办法。
5.“先征后退”法是对出口货物先按内销方法缴纳增值税,再按出口货物离岸价和退税率计算应退税额。
6.属于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按出口货物的购进成本和消费税税率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7.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收出口退税款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
8.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应税消费品或通过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应由生产企业先计算缴纳消费税。
四、实务题
1.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某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6年3月份和4月份分别发生以下几笔购销业务:
(1)2006年3月份:
① 报关离境出口一批货物,离岸价30万美元(当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1∶8.20);
② 内销一批货物,销售额为300万元;
③ 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购货额为500万元。
(2)2006年4月份:
① 报关离境出口一批货物,离岸价是60万美元(当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1∶8.30);
② 内销一批货物,销售额为250万元;
③ 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购货额为450万元。已知上述购销货物增值税税率均为17%,上述购销额均为不含税价,该企业办理出口退税适用“免、抵、退”办法,增值税退税率为15%。
计算该企业2006年3月份和4月份应纳或应退增值税税额。
2.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自营出口业务,购进甲商品一批,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400 000元,增值税68 000元。该批商品均已报关出口,并已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手续。收到外销款项86 000美元,报关出口当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为1∶8.30。甲商品增值税退税率为13%。购销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支。要求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3.A化妆品厂将自产化妆品(消费税率30%)一批销售给B外贸公司,不含税售价700 000元,生产成本550 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结清。B公司将该批化妆品出口,离岸价格110 000美元,当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为1∶8.30。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为17%。要求编制A化妆品厂和B外贸公司各自相应会计分录。
4.某外贸公司购进供出口的商品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20 000元,增值税为37 400元,该批商品的一半已办理了出口报关手续,并已收到销货款USD15 000,当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为1∶8.30,出口商品增值税退税率为9%。要求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五、综合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增值税退税率15%。2007年1、2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1月份。外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50万元,增值税144.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外购动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50万元,增值税25.5万元,其中20%用于企业基建工程;以外购原材料80万元委托某公司加工货物,支付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增值税5.1万元;支付加工货物的运输费用10万元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支付销售货物运输费用18万元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元。
(2)2月份。出口货物销售取得销售额600万元;内销货物600件,开具普通发票销售额140.4万元;将与内销货物相同的自产货物200件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货物已移送。
要求:采用“免、抵、退”法计算企业2007年1月份和2月份应纳(或应退)的增值税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