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税务论文
摘要
在我国,随着税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建立起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体系,并随之颁布了一些税收法律法规,税法体系得到初步确立。但是,与市场
经济发展尤其是公共财政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不仅现行税收法律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完
整的税法体系也尚未建立。鉴于此,尽快完善我国现行税法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税法体系就显得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公共财政
体制的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实现以法治税目标的需要。
[关键词]税法体系;个人所得税,立法权限;税收基本法;实体法;程序法
第一章 税法概论
一 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固定地、无偿地参与社
会产品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根据征税的对象不同税收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所得税。根据税收管
理权和税收收益权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根据计
税依据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根据税负能否转嫁税收可分为直接税
和间接税。根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根据计税标准是否
具有依附性税收可分为独立税和附加税。
二税法的概念与分类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形成的权力
按照税法的内容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按照税法效力的不
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务规章。按照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以
将税法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三税法的构成要
税收实体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 税地
点、减税与免税、附加与加成。税收程序法要素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
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1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最早于1799年在英
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这一税种,有近40多个国家以其
为主体税种,由于个人所得税在世界税收史上具有税基广,弹性大,调节收入分配和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促进经济增长等诸多优点,因而正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发展,不仅成为许多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几乎与每个公民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2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中的地位,主要是指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主要有: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二、构 建 我 国 税 法 体 系 的 路 径
一)
二)确 立 我 国 税 法 体 系 的 原 则 和 总 体 框 架
1·科学构建我国税法体系的原则。我国的税收改革基本上是采用渐进方式进行的,即哪一部分内容最需要,改革就从哪里开始,并没有总的立法规划。所以我国税法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法律性原则。一方面要强调税法是被赋予法律形式的国家经济分配手段,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家经济政策或行政管理制度。既然税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就必须以法律的语言、规范、体例来立法,税法必须遵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能使税法成为独立于国家法律体系之外的特殊法律。另一方面要表明应有一定的层次,税法的主要部分须采用法律而不是行政法规或者行政规章的形式。(2)和谐性原则。和谐性是一个系统有效率的基本要求。税法的规定牵涉到国家和纳税人及各级政府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这种和谐性应当分为很多层次,要求也应当是非常高的。所以将税法置于整个法律体系中去研究,应成为税收立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思维方法。(3)可操作性原则。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是我国税法的一大弊端。税法可操作性差,法的指导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税收法定主义、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执行必然大打折扣,税法的威信下降,其稳定性也会受到破坏。增进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税法的程序性建设。因为没有健全的法定程序,法律的公正与效率就无从保证。(4)超前性原则。具有预见性是保证法律相对稳定的需要。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税收越来越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税收立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客观上要求我们的税收立法必须具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 会 经 济 生 活.2·未来中国税法体系的总体蓝图。从我国目前税法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我国未来税法体系的总体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以宪法为指导、税收基本法统率下税收
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并行的税法体系。宪法具有最高法律位阶,税 收基本法主要是就税法的基本问题作出的对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定。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税制必然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断变革。而制定税收基本法一方面可以对税制改革的实践提出最基本的法律准则,使之沿着既定的普遍适用的原则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即使现实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也只需制定、修改和废除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基本法的稳定性仍可以得到保证。(2)建立以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为主体的复合实体税法体系。复合税制是与单一税制相对的税收模式,是对课税对象采取多税种多层次征税的体制。复合税制既包括对不同征税对象课征不同的税,又包括对同一层次的征税对象课征若干种税。在主体税种的选择上,既要立足于实际经济状况,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流转税因其征税面广,税源稳定,是我国第一大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得税的地位将逐步得到加强,并将上升为第一大税种。因此,税收立法应将所得税列为主体税法之一。[3](3)完善我国多层次、配套齐全的税法体系,提高效力层次以及税收法律在整个税法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保证税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我国目前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税收法律为辅,这种做法存在不少弊端。鉴于此,我国税收立法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税收法律为主、税收行政法规为辅的税法体系,以确保税法的稳定性 和 权 威 性。
(二)税 收 入 宪 并 确 立 税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1·税收入宪。税收入宪是指在宪法中对有关税收的根本事项予以明确规定。按照公共选择学派的观点,也就是对税收予以根本规则的约束,即在制宪或立宪阶段,就对有关税制的最基本的问题予以预先决定和宣布。[4]税收牵涉到人民的基本财产权与自由权,不得不加以宪法约束。世界各国宪法均有关于税收的条款,在有些国家,税收条款甚至是宪法中最重要的条款之一。其中,不少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税收法定原则。在我国,税收与人民的基本财产权和自由权的关系也日益紧密,但宪法仅在公民基本义务一节中规定“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税收法定主义在宪法中未得到明确的肯定。因为它未说明公民的纳税义务要依照法律产生和履行,也未说明征税主体应依照法律的规定征税。为了弥补这一立法上的缺失,《税收征管法》特别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这一规定使税收法定主义只是在法律上而不是在宪法上得到了确立,尽管其积极意义也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位阶低,其效力受到局限。与此同时,这也不是税收法定原则的完整表述。在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已占据绝对的主要地位,这表明我国已成为税收国家。“传统体制下那种国家给公民提供就业和福利,公民向国家提供义理性支持的社会契约已经过时。一种新的社会契约亟待建立。国家将向我们提供的是良好的产权保护和足量的公共产品,而我们则向国家纳税”。[5]宪法的目的在于对国家权力的控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应由宪法对征税权与公民基本权利的界限予以明确的规定,从而为保障国家权力的正常行使,避免国家征税权的不当行使损害公民的财产权利提供宪
法性基础。[6]关于税收入宪的内容,可首先考虑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收入宪的基本标志,没有这一条,就不能算真正的税收入宪。公平是税收合理性的基础,公平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宪法中规定税收公平原则具有示范作用。另外,在宪法中应当加入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内容.2·确立税法基本原则。我国构建完善的税法体系时,应当确立以下税法基本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它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法律仅限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规。[2]征税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税收法定原则具体包括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以及征税合法三项内容。(3)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不仅是有关纳税人之间分配税收负担的法律原则,而且也是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及不同的国家机构之间分配税收权利义务与税收利益的法律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主要包括税收权力的分配公平、税收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公平和税收负担的分配公平这三个方面。(4)税收社会政策原则。它是指税法是国家用以推行各种社会政策,主要是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其实质就是税收经济职能的法律化。[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许多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国家依据税法通过税收杠杆予以协调,税收的社会政策原则确立以后,税法的其他基本原则特别是税收公平原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如 何衡量税收公平,不仅要看各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还要考虑社会全局和整体利益。
(三)制 定 税 收 基 本 法
税收基本法是税收领域的宪法性法律,它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国家较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战略目标,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的税收基本法律。它是国家税法体系的主体,对国家其他税收立法起着主导作用。税收基本法决定和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根本税收制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和体制。税收基本法通过其统一性和稳定性,有益于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贯彻法律原则;同时也避免了每个税种各自发展自己特殊的程序和解释规则。税收基本法的制定有利于结束税收法律体系上的混乱和内容上的矛盾,为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税法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国进行税收基本法立法时,可以考虑将其结构安排为: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税收基本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目的;税收的定义;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基本制度。第二章“税收管理体制”。主要规定我国已经开征和即将开征的税种种类,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划分的原则;征管机构的分设等。第三章“税收管辖权”。主要规定我国的税收管辖权以及确立税收管辖权的原则,解决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和区际税收管辖权冲突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第四章“税务主管机关”。主要规定税务主管机关的地位、职权与职责,税务主管机关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第五章“纳税人”。主要规定纳税人资格的认定,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纳税人的保护。第六章“税收征管”。这里只需概略地规定税收征管的基本内容,具体规则适用《税收征管法》。第七章“税收监察”。主要规定税务主管机关对
纳税人纳税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有关机构的设置、职权、责任以及监察程序。第八章“法律责任”。主要规定认定税收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和税收法律责任的基本形式。
第九章“附则”。主要对一些基本术语进行解释;规 定 税 收 基 本 法 的 适 用 范 围 等。
(四)完 善 税 收 实 体 法、提 高 税 收 立 法 水平
1·完善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是税法的基本构成部分,我国税收实体法主要是确立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适时增开一些新的税种,有步骤地完成各税种的立法程序,提高各实体税法的法律级次,维护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1)进一步完善现行实体税法。第一,完善增值税法。增值税是我国目前的主体税种,具有税源广、税额大的特点,对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这样就产生了重复征税,就必然存在税负不公;由于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中固定资产所占比例一般高于其他产业,势必增加这些产业的税赋负担,不利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逐渐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意味着对本期购进的固定资产已纳税金可以在本期凭发票全部抵扣,这样就彻底消除了生产型增值税重复征税的弊端。[2]当然,这将对财政收入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慎重和循序渐进。第二,完善个人所得税法。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这是为实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社会政策的必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政策目标也会发生变化,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如果个人所得税仍然作为地方税,届时恐怕国家财政难承重负。另外,我国个人所得税以个人为纳税主体,完全是从个人收入角度来设计的,而没有考虑到整个家庭的支出。在我国,目前有相当的失业人口存在,这种不考虑整个家庭收入的做法是与税法的社会政策原则相背的。因此建议:一是将个人所得税由地方税改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二是将纳税主体由个人改为家庭。此外,对于消费税,要适当调整税率,扩大征税范围;对于营业税设置过粗的税目和过于笼统的减免,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对于关税,需要强化国民待遇和税负公平,优化关税结构。[3]改进现 行 财产税法,资源税等涉及资源要素的税率应有所提高;制定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种直接因入世而制定的极为重要的税法,尽管有国务院的条例以备急需,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采用法律的形式。(3)适时制定一些新的税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需要根据新的国情适时开设一些新的税种,其中社会保障税、环境 保 护 税 和 遗 产 税 最 为 迫 切。2·完善税收程序法。2001年经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在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整的制度,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尚缺乏税收管辖方面的规定,对于不同区域间的管辖权争议没有规定法律解决途径;对于应纳税款的核定、调整、税收减免等,还缺少必要的程序来规范,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缺乏税务机关行使税收代位权、税收撤销权的具体程序等,因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4}在税务救济法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税务争议的双重前置,即按照《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规定:缴纳税款(或提供担保)前置于复议,复议前置于诉讼。税务机关在双重前置下,很容易导致侵犯纳税人的权利;这种双重前置也是不经济的,它使纳税人保护自己权利的成本加大,不利于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纳税人无钱或不足以交付全部有争议的税款,那么他不仅不具备提起税 收 行 政 复 议 的 资 格,同 时 也 彻 底 丧失提起税收诉讼的权利,所以应当取消。在税务代理法方面,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税务代理暂行办法》,确立了税务代理制度。税务代理对维护纳税人权利、减轻税务机关负担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税务代理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税务机关办代理的问题。必须明确税务代理是一种服务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具有独立的地位。另外,需要进一步健全税务代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改变目前我国有关税务代理的法律规范多是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低的状况.3·提高税收立法的技术水平。要解决我国税法体系的混乱局面,除了理顺税收立法权以外,还必须加强对税收立法技术的研究,提高立法水平。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统一税法名称设计;二是规范税法结构的设计;三是严格法律 语 言 的 使 用。
[参 考 文 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8·[2]中国税收科研代表团·巴西、阿根廷税法体系及借鉴[J]·涉外税务,2005,(11)·[3]刘 剑 文·财 政 税 收 法[M]·北 京:法 律 出 版 社,2003:191·[4]翟继光·税收立宪的主要课题与研究方法[M]//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2·[5]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的财政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
社,1998:157·[6]汤洁茵·经济体制变迁与税收立宪的必要性[M]//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4:42
第二篇:税务筹划论文
浅谈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依据 所涉及的税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规避涉税风险,控制或减轻税负,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他是税务代理机构可以从事的不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内容之一。(筹划的主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税务代理人;税务筹划的前提:不得违反法律;税务筹划的过程:企业经营始终;税务筹划的目标:减轻税负)
税务筹划的内容有节税、避税、税负转嫁。节税是在税法规定范围内,当存在着多种税收政策、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税负最低为目的,对企业经营、投资、筹建等经济活动 进行的涉税选择行为。(特点:合法性、符合政府政策导向、普遍性、多样性)。比如企业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我国对公司和合伙企业实行不同的那纳税规定,企业处于税务动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进入一个立法者所不希望去控制或不认为是与财政有关避税应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境的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疏漏、模糊之处,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涉税事项的精心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目的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分析,避税行为分为顺法意识避税和逆法意识避税两种类型。
税务筹划的积极意义表现在有助于增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提高
纳税人的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有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会计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投资方向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税法建设,抑制偷税漏税的行为;有助于强化企业法律意识。
我国开展税务筹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企业税务筹划要避免的六大误区:不能只重视战术筹划、轻视战略筹划,随让就事论事对单个项目、单笔业务或单个环节可以进行筹划,但还应构建整体的筹划思路和方案,免得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有前瞻性筹划发展。不应接受了教训走了弯路以后才想到税务筹划,结果筹划只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并且常常因为生米被煮成熟饭而效果不佳。要重视规范性筹划,万不可只重投机。一些企业领导人片面的认为税收筹划就是钻法律的漏洞,挖空心思在“允许不允许”“应该不应该”上做文章,结果很有可能在税收法制的不断完善下栽跟头,聪明反被聪明误。要通过税务筹划的效果分析推动整体经营成本的筹划分析。单纯的追求通过税收筹划来增加受益,却被同样增加的经营成本消耗殆尽,可以说得不偿失。对税收政策的筹划也要考虑配套经济政策。关注地方给企业的优惠政策,做出对企业整体发展有利的选择。集中外脑的策划,轻内脑的策划。一些企业过于看重外聘税务顾问的咨询意见,而忽视了内部管理专家的意见,外部的专车与内部的经验无法有机结合,使结果看起来很理想的筹划方案往往实施不下去
以上所述问题都是亟待解决却又不是短时间能收到效果的。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环境还不利于理想税收制度的生成,制度形成过程一些不和谐因素还在发挥着影响,致使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距离理想的税收制度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针对现行税收制度的不均衡状态,对现行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以更优化的税收制度来代替现行的税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我国目前的税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不能与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相适应,我们应认真研究当前的问题及形式,从而致使有效地完善我国想阶段的税收制度。
第三篇:税务信息化论文
税收信息化问题研究
税务0901王志远140209024
4摘 要: 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20 多年的历程,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支撑税收工作的坚强依托,但在应用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仅从管理的角度谈谈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金税工程开始拉开了中国税务大规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序幕,各期工程的开展也成为税务信息化应用的主线,期间取得令人了瞩目的成绩。但在税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应用等。如何分析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快税务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基础数据质量不高。一方面表现为数据不全面,部分相关信息未能纳入系统管理, 从而削弱了应用软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数据不准确。供纳税人提供的信息有误、工作人员操作错误或系统技术问题引起的数据错误以及数据采集的标准不统一都会导致垃圾数据的产生,进而影响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应用的准确度,业务系统难以发挥出正常功能。
(二)对数据的利用能力较差,基于业务数据的增值应用有待进一步开发。一方面基层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数据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目前的监控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功能较简单,且应用面不够广泛,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人员素质不适应,缺乏相应培训、考核、奖惩机制。目前,各级税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不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应用系统,成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仅以网上报税为例,网上报税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纳税人,降低了征纳双方的成本,但如果税务人员不能在系统中做好正确的签约、纳税辅导工作,纳税人就不能顺利完成税款的缴纳,网上报税系统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建立起一套税务应用系统并不等于实现了税务信息化,只有应用系统的使用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税务信息化绝不是仅仅将原来的手工办税流程简单电子化,而是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中的全面应用,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水平,进而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管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却又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管理是管理者协调人及其他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税务信息化而言,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务信息化,而实现这一目标要通过管理者通过有效协调人力、财力、时间、信息、技术等资源来实现。只有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与技术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单纯强调技术更新,而忽视相应的管理,就会出现高技术和低效益并存,高投入和低产出共生的怪现象。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数据的管理
税务信息化应用关键取决于基础数据采集的完整和准确及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随着税务信息系统各项应用的逐步深入,收集和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强化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尤为重要。
(一)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和管理制度,加强数据质量的管理。数据质量是数据的价值所在。
只有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才能更好的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水平,促进征管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想提高数据质量,可以实行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制度:
1、加强对数据采集、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确保各个系统的数据口径和标准一致,便于进一步整合利用;保证数据录入的质量,加强对数据的系统内数据的逻辑性审核和合理性审核,严把数据入口关,减少人为差错, 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
2、建立信息采集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实施信息准确性的审查,进一步提高系统信息的质量。
3、拓宽基础数据采集面,全方位严密税源监控,尽快实现与相关部门数据的实时交换与共享。与工商、银行、土地管理、车管部门交流纳税人登记情况,提供金融资产、固定资产等信息,即可避免纳税人在各个职能部门重复申报资料,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也可以掌握纳税人实际经营状况及资产状况等第一手资料,为税务管理、稽查选案、税收保全等提供相应参考。
(二)促进对数据的有效利用
在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这些数据如何才能在税收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呢? 在当前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下,发掘、利用好税收数据成为了重中之重。对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就是要逐步建立以收入质量、征管质量、地区税收质量、行业税收质量等评价指标体系和税收预警指标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系统的税收质量评价体系,这是税收工作的竞争力和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具体体现在查询、分析、决策三个层面的功能
1、建立综合数据查询系统,实现快速灵活的查询和报表生成应用,满足各级的业务需求,也可以缓解征收管理系统集中后查询压力;
2、利用数据仓库技术,通过数据的抽取、转换和加载,对各类数据全面分析和监控,实现对税收收入的分析以及对纳税人的信用等级评定等功能。用数据挖掘技术、数理统计分析技术、联机分析技术等信息技术和决策科学,建立并不断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对税收负担、收入构成、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评估,为税收业务决策和战略发展提供辅助支持。
二、加强对使用人员的管理
信息化在税务系统应用已经无处不在,同各个工作岗位人员均息息相关,需要税务干部的全员参与。只有所有的人员都参与到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信息化应用工作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体现出信息化的优势。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做到:
(一)完善培训制度,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制作简明、易懂的培训教材及辅助课件,建立仿真培训环境,分岗位、分批次地对干部职工进行软件应用专业技能的培训,每次培训后都要对参训人员严格测试,要求各单位对各岗位人员的培训、考试情况予以记录,必须掌握本岗位所需操作技能才可上岗。
(二)从信息化角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等进行评估。绩效考核是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或方法,在各种评价要素中,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赋予各个指标以 权重,以此来鉴定一定职位上员工的工作结果,评估员工对组织的贡献以及表现的能力的过程。绩效考核关键是找准切入点,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税务干部的信息化工作做出合乎实际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作进行改进和提高。可以结合自动过错追究系统及对所负责业务的抽查进行考核,公布结果并分析问题原因,给出解决办法。
(三)引入激励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现代人事管理学理论,奖励与激励是激发人的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的有效途径。一个人如果工作积极性很高,可以发挥他的80 %~90 %的潜能;反之,如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只能发挥其潜能的20 %~30 %。而奖励是对良好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是对人行为的正强化。公平的客观的奖励是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对能够熟练运用本岗位所需操作技能,在相关绩效评估中成绩突出,在信息化工作中有创新突破的人员予以奖励,必能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人都能担负起自己的岗位职责,保证税务信息化各系统均能发挥出应有功效。
第四篇:税务文化建设论文
税务文化建设论文
税务文化建设论文
**市地税局自成立至今,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地税精神、地税文化、地税风貌,形成了具有**地税特色的税务文化。这种先进的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地税机关的独特风格;这种税务文化,凝聚着、引领着、感染着、陶冶着、鼓舞着**地税这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且人民满意的执法队伍;这种税务文化,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地税这个连续三届“全国文明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辉煌成果。
现在,结合我们**市地税局税务文化建设的工作实际,浅谈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税务文化产生的必然性
作为税务机关,我们深刻的理解了税收的重要意义,税收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共和国经济的血液,任何一个国体、政体都不可能离开以及忽视税收的作用,可以说税收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政府职能,它具有前瞻性、目的性等一系列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关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使税务系统着力推进税务文化建设,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税务文化建设也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客观的、内在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税深入推进,税制改革稳步进行,税收征管不断加强,税收收入大幅增长,税务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税收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级税务机关已经具备了全面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大力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方位提升税收管理和加强税务机关内部建设的必然选择。所以,就具体的税收工作而言,税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配合性很强的工程,它需要长久的努力和不懈的操作,即使是适时的改变操作的方式手段,即使是适时的改变目标方向,也是为了实现最终宗旨,就社会主义税收而言,那就是实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因此,在实现税收宗旨的过程中,离不开队伍建设、政治思想建设、反腐倡廉、征管文化建设等工作,所有这些工作都是税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同时,地税成立至今,也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了任何税收工作的努力,都有着从萌芽到成熟的收获,这也使税务文化在税收过程中逐渐从无到有并日臻完善,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体现其从税收中来,到税收中去,发挥其对税收的积极能动作用,这也说明税务文化的产生是一种必然。
**市地税局税务文化的产生是经历了一个从无意到有意,从无形到有形,从朦胧到清晰,从自然孳生到有序发展的过程,它昭示着税务文化的形成是一种必然,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因为**地税一贯注重队伍建设,注重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保证了地税税务文化的产生以及能长久的根植并反哺于**地税这片肥沃的土壤,在这一点上可以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证明。建局至今,全局已累计实现税费收入1,656,956万元。1994年地税刚成立之年,全局税收收入仅为7663万元,至2013年,征收税费总额达到365,355万元。组织全口径税收收入 266,105万元,同比增收48,717万元,增长22.4%,税收质量为建局以来最好,税收总额、增量、增长率均为建局以来最高;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7,812万元,同比增收45,680万元,增长22.6%,地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5%。为**进入百强县60强做出居功至伟的贡献,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在抓好税费收入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其它工作也硕果累累、全面收获,综合治理、信访、档案管理、党建以及机关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处于全市以及系统内优秀行列,政风、行风建设在**市连年第一,实现八连冠,被辽宁省授予“行风建设先进基层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局各基层单位的文明创建工作全部进入县级以上先进行列,其中六个单位连续两届进入丹东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行列,全局连续4届获省级文明单位,1999年获得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2002年获得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获得首届全国文明单位,2009年蝉联第二届全国文明单位,2011年**市地税局在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评比中又榜上有名。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市地税局不断整理挖掘税务文化,于2009年,就已经推出**市地税局税务文化基本理念,并出版《**市地税局税务文化基本理念》一书向社会推广。所有的这些事实,都雄证了税务文化产生于税收,又作用于税收实际的过程。而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地税今天这样的“三个文明”具丰的局面,也保障了包括税务文化在内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系统的前列,特别是保障了**地税能在如今全系统大张旗鼓的开展和完善税务文化的建设中,更有时间对税务文化进行总结和斟酌,为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地税文化建设,促进全系统税务文化的交流和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税务文化存在以及发展的必要意义和作用
对于税务文化的必要意义,我们认为应该将税务文化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来分析: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和巩固,但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德和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但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论时有出现;热爱祖国、改革创新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流,但崇洋媚外,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知荣明辱、敬业守法是大多数人的追求,但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媚俗低俗等消极面还不可低估。在这种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越发显得尤为重要。税务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从其在税收中整体意义和作用而言,税务文化有其无可比拟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优势,它有着重要的必要意义。税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税务部门肩负着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需要充分运用税务文化的力量,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先进的管理理论、共同的发展愿景凝聚精神力量,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科学发展,激发税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税务人员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税务部门的共同价值取向充分展现,税务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进而形成推动税收事业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因此,税务文化对于整个税收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必要意义是无法漠视或取代的。
针对**市地税局建局以来的实际,我们认为,税收实践必然形成税务文化,税务文化又具有指导税收实践的意义。税务文化作用主要体现于:一是上佳的税务文化氛围使地税干部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都得到极大提升。二是有实质意义的税务文化活动保证了税务人员主观能动性极大焕发。三是成熟的税务文化体系保证了税务机关各项工作得到极大规范。四是务实的税务文化落实保证了争创和谐税收环境的极大改善。
三、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我们**市地税局在多年的税收文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税务文化建设必须首先确定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促进税务人员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大力加强税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态文化建设,为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
二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税务文化体系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培育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团结协作的税务队伍;形成规范有序、严密高效、运转协调、纪律严明的税务管理体系;建设法治、文明、和谐、规范的税收工作环境;树立依法治税、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廉洁高效、奉献社会的税务形象。
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原则,打牢税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务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税务文化建设全过程,在税务系统倡导一切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不断满足税务人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坚持税收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税务特色、坚持与时俱进,要善于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地税文化之内涵以及税务文化主要内容
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层面。我们**市地税局经过系统、认真的研究,总结出我局税务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税务精神文化是税务人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观念及精神追求,是税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税务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二)税务制度文化建设是税务机关在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税收征收过程中运用制度进行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共识。是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税收各项法律法规中,在税收制度中体现科学发展、和谐税收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三)税务行为文化建设是指税务人员从事税收工作以及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活动文化,是税务机关工作作风、税务人员精神风貌、素质修养的动态体现,也是核心价值观、税务精神的最终折射。
(四)税务物态文化建设是与长期税收实践活动相关的一切物质形式的总和,是保证税收活动得以实施、税务文化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市地税局正是在深刻挖掘税务文化的基础上,认真归纳出**市地税税务文化的主要内容,希望我局关于税务文化的这些主要内容能够对全系统的税务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是人人爱岗敬业、个个立功受奖团队愿景。团队愿景是税务建设的愿望和目标。人人爱岗敬业:指税务人员要热爱岗位和事业,争做贡献。个个立功受奖:指税务人员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有集体荣誉感,建功立业,受到表彰。
二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法律、忠诚于纳税人价值理念。忠诚于国家:税务人员以国家利益为重,发挥才智,为国聚财。忠诚于法律:税务人员应掌握税收政策,依法征税。忠诚于纳税人:税务人员应全心全意服务于纳税人。
三是公正执法、诚信服务的职业道德。公正执法:要求税务人员一要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原则;二要坚持依法公正进行税收征收管理;三要坚持公正实施税收行政处罚。诚信服务:要求税务人员自觉履职,遵守规则,忠于操守。
四是团结、奉献、拼搏、争先精神风貌。团结:指领导间、干群间心畅无隔。奉献:要求税务人员有上佳政治和道德素质,不计得失,个人服从组织。拼搏:指不畏艰难,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争先:要求税务人员树立争先创优意识,为地税争光彩。
五是一言一行都代表地方税务机关的公共关系。一要语言文明,行为端正,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二要态度和蔼,讲究原则。三要不徇私情,秉公执法,文明征税,服务周到。
六是学以致用、终身学习的学习风气。学以致用: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创新业绩。终身学习:就是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税务业务、岗位技能素质。
七是务实创新、精益求精工作作风。务实创新:一方面要求扎扎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为纳税人解难题,办实事,服好务;另一方面要求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再做新贡献。精益求精:要求工作质量要好中求好,优中求优。
八是纳税人满意、干群满意、自己满意工作标准。纳税人满意:要求在征税中,要公正执法,文明征税,又要优质服务,赢得纳税人满意。干群满意:要求税务人员热爱税收事业,成绩优异,得到领导和群众赞扬。自己满意:指在本职岗位,实现了新目标,做出了新贡献,自己要有成就感。
九是科学、民主、法制、效能机关管理。科学:要求税收征管措施人性化、精细化、科技化。民主:要求政务公开,使税收实行社会民主管理。法制:要求税收执法落实责任制,增强法制观念。效能:要求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是服务全方位、满意在地税纳税服务。服务全方位:要求税务人员牢记宗旨,多形式、多渠道为纳税人服务。满意在地税:要求提供优质的纳税环境,让纳税人感受到温馨。
十一是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组织纪律。令行禁止:要求落实任务安排时,要行得通,止得住,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政令畅通:要求在落实工作任务时,要畅通无阻,做到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纵向到底不能“中梗阻”。
十二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廉政戒训。廉洁奉公它包含着廉政和勤政两方面含义。税务人员廉洁奉公包括自觉加强廉政修养、自觉遵守廉政行为规范、自觉接受廉政监督三个方面。
十三是率先垂范、创新睿智、善于运筹、关心群众领导艺术。率先垂范:要求领导以身作则,作学习、遵纪守法、公正执法、勤俭节约和转变工作作风的模范。创新睿智:要求领导开拓创新,有新思路、新方法。善于运筹:要求领导具有高瞻远瞩的才能和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特长。关心群众:要求领导关心干部职工的疾苦,动真情,办实事,排忧解难。
十四是坦诚、支持、多予、少取人际关系。坦诚:要求税务人员交往要说实话,办实事,光明磊落。支持:要求税务人员要互相关心、帮助,助人为乐。多予:要团结友爱,把关爱变成无私行动,多给对方好处。少取:要求税务人员在荣誉和利益面前,高风格,做善良、高尚人。
十五是高洁、自爱、诚信、仁和的品格品德。高洁:要求税务人员高尚纯洁。自爱:要求税务人员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荣誉。诚信:要求税务人员要诚实守信。仁和:要求税务人员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仁爱和谐。
十六是广泛、健康、高雅志趣志向。广泛:要求税务人员爱好多样,多才多艺。健康:要求税务人员要按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要求办事。高雅:要求税务人员娱乐活动内容要健康。
十七是静思、慎独、谦逊、诚信自身修养。静思:要求税务人员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慎独:要求税务人员处理事情要认真谨慎。谦逊:要求税务人员获得荣誉要不骄不躁,再立新功。诚信:要求税务人员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取人,信任他人。
十八是胸怀全局、宽容大度个人胸怀。胸怀全局:要求税务人员在职务晋升、立功受奖和工作分配时,要不计得失,识大体,顾大局,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宽容大度:要求税务人员在处理矛盾时,要包容别人缺点,多看自己不足。
另外,我们**市地税局将“物态文化”建设作为地税税务文化的中的重要一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扬帆中国梦”、“静以修身,廉以养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读书孕育文明,文明与你同行”、“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服务,争一流业绩”„„无论您在**市地税局的机关大楼还是在**市地税局的基层分局、所的办公场所,无论是办税厅宣传用的电子显示屏还是服务纳税人的触摸屏,无论是在那洁净的走廊,还是在楼梯间的缓步台,即便是在平时不引人注目的暖气罩上,到处都有反映现代机关理念和哲人智慧的名言警句,到处都有催人向上的轩昂字画,庄严而亲和,规范而鲜明,体现**地税人的独具匠心,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地税文化气息,这就是**市地税局物态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市地税局的物态文化建设,真正起步于2013年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强同志带领班子成员,深刻领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地税实际,把地税文化建设与地税事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地税文化体系,唱响地税文化建设主旋律,有力地促进了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拉开了**市地税局物态文化建设的序幕。特别是在物态文化建设上,紧紧围绕地税物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从细节入手,全面打造庄重威严、宽敞整洁、布局规范、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地税机关,营造浓厚的地税文化氛围,实现了“文化兴局”。在物态文化建设中,**市地税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把局机关办公楼、办税服务大厅的物态文化建设和基层分局、所办公楼、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进行统筹考虑,在多方征求意见、结合各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逐步进行实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定制、统一实施。
二是细化硬件设施。物态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办公楼门厅、楼道、办税服务大厅、楼层之间的缓步台等。局机关结合两基建设的要求,将两基建设的提档升位与物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将原来开放式的机关前院进行了封闭式设计,设立了大理石院落正门,安装了自动开合大门和铁栅栏,使**市地税局第一次拥有了独立的机关大院,同时,对机关大院进行了平整,科学设置了停车位,满足前来办税的纳税人的停车需要也保证了车辆的安全;重新改扩建了食堂,将机关后院地面进行了重新平整,并设置了三个露天羽毛球运动场,干部职工闲暇之余可以在这里进行健身活动;将原机关大楼的东厢房进行了修缮,使其焕然一新,将其作为稽查局独立的办公场所。完善了监控设施的配置,达到了监控对机关办公楼及办税服务厅内外的全覆盖。
三是在完善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对机关办公楼、办税大厅、基层分局、所的物态文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规范上墙文字、宣传画的建设,结合实际与时俱进的采用积极向上饱含哲理的文字条幅和宣传画,并突出丹东地税系统统一标识,悬挂在办公场所和办税厅的空闲位置;规范政务公开栏目建设,统一制作全新的政务公开板,就纳税人权利义务、地方税收税目税率、丹东市地方税务局“十条”禁令、纳税服务及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规范服务设施建设,在办税服务厅悬挂LED电子公告屏、纳税服务触摸屏、办公楼导向板、饮水机等设施;由局里出资为每一个办税服务厅配备一台连接外网的计算机,便于办税人员网上申报;规范着装,全系统干部职工全部着税装挂牌上岗。
**市地税局在物态文化建设中,改变了以往文化建设只重机关轻基层的做法,对基层单位,按照物态文化建设即统一又有特色的原则,通过突出北井子分局和前阳分局物态文化建设,带动全局五个分局和四个城镇所的物态文化建设,所有分局都对办公楼进行室内整体粉刷,定制了统一的暖气罩,全部在办税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由市局投资新置了带有丹东地税系统标识但又内容各有特色的宣传板。所有的分局、所都与市局机关一样,悬挂了统一样式,统一标识的《丹东市地税系统文化基本理念》展板和政务公开展板,各个单位又八仙过海,发动干部职工养花养鱼,美化办公场所和办税厅,并对各自的活动室、阅览室、食堂等进行了物态文化建设。其中,前阳分局投资了6万余元,北井子分局投资了5.9万元。特别令人感慨的是,十字街分局,这个管辖**市相对经济欠发达乡镇的,一直被认为是“家底最薄”的分局,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多方筹措,投入了2.1万元资金,对分局进行办公楼特别是办税服务厅的改造,安装了电子显示屏以及物态文化展板,使这个以往老旧的分局焕发了新姿,宣示了地区偏远但是为纳税人服务不打折扣的地税精神。
据统计,**市地税局在物态文化及两基建设提档升位工作中,共投入资金31.3万元,彻底改变了基层分局、所“脏、乱、差”的局面,更加与之获得的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相匹配。
**市地税局的物态文化建设,使每一位同志都感觉身心愉悦、内心向上,有强烈的自豪感,归宿感,认同感,**市地税局全体干部职工深信:虽然物态文化处于地税文化的表层,是其他文化层次的前提和载体,但它是有形的、直观的,折射出丰富的地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在物态文化建设上,**市地税局将继续坚持整体规划,整体推进,逐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努力塑造地税良好社会形象,真正实现心齐、业旺、劲足的地税工作新局面。
五、从我局税务文化建设中发现的问题
税务文化建设来源于税收事业的实践,是在税收过程中经过全体税务人员的努力、孳生并最终成型,它又反作用于税收事业,支撑和推动着税收事业的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税收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仍差强人意,部分人员存在着对税务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税务文化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内容和标准,发
展程度参差不齐;缺少新形势下税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创新,人才短缺,等等。具体表现为:一是领导重视、普通干部重视不够。某些征收单位在税务文化的建设中,将税务文化只看成领导讲话中体现的一种概念上的要求,虽然领导再三强调,但是普通干部对税务文化只看成是场面上走过场的事,与己无关,某些干部甚至是对于税务文化为何物都不知晓,更何谈重视运用了。二是机关重视、基层重视不够。这样的情况在基层征收单位表现尤为明显,表现为基层某些干部将税务文化的研究以及整理都看成是机关科室的事,基层只管税收征管,忽视了他们优良的执法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地税文化的体现,税务文化意识淡漠。三是综合性部门重视、业务性部门重视不够。有相当多干部将税务文化的各项提高性工作只看成是机关人事监察、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往往将地税文化当成是所谓的“文人”笔墨功夫,是不入流的工作,他们忽视了税务文化来源于税务实践而且对税务工作的指导意义,割裂了税务文化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四是对税务文化的总结不够。税务文化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它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转变,如果说地税工作者是蜜蜂,那税务文化就如蜂蜜,是地税人辛勤工作的精髓所在。但是实际工作中,不少科室、所和分局忽视了对税务文化意义的总结,没有总结何谈提高。五是对税务文化的弘扬不够。税务文化包含了很多地税人的工作经验,是地税各项工作精华所在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了很多具有辩证意义的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论,而很多单位忽视了对历史经验包括各种方法手段、荣誉、全宗介绍等宣传,部分人员将税务文化看成是一些精神文明建设的附属品,这都是及其错误、令人扼腕的。六是对税务文化实质性挖掘不够。表现为图形式走过场。税务文化扎根于税收实践,渗透在地税工作的方方面面,地税文化也是一项体现地税各项工作以及成果的重要文化,它不是一种表面化现象,而是有深刻的内涵和实质性的内容,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所以,地税文化的研究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责任意识,不能只作表面文章,不能走形式,挂两块宣传板了事。要将地税文化视为完成中心工作的基础性保障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综合性文化,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挖掘实质,突出作用。七是重视业务、轻视税务文化。税务文化绝非政治和业务学习那样简单,它涵盖了地税工作的全部,是三个文明建设在地税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包含了业务、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成果,是全体地税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很多税务工作者认为自己干好征管工作就行了,因此,很大程度上存在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将税务文化看成政治学习一部分而不加重视,将税务文化只当成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注重提炼和提高。
六、我局地税文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在当前税收事业不断发展、各级税务部门越来越重视税务文化建设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在全系统深入推进税务文化建设,满足广大税务人员对进一步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强烈要求,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实践内涵的税务文化体系。因此,我们**市地税局必须加大重视地税文化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地税文化引导人、塑造人、激励人和凝聚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把地税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地税干部思想境界,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有效载体,努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上下功夫,为推动和谐地税创建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税收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坚持发挥税务文化的引导作用,形成充实人们的精神食粮。通过税务文化,培养地税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形成学习风气,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创先争优等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确立进取文化理念。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激发人们自我充实的欲望,发挥税务文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注重强化法治意识与优化服务结合起来,做到执法与服务并重,实现执法与服务结合。注重创新与求真务实,坚持创新与务实的结合,把抓好工作的衡量标准体现在对工作的提高完善上。二是坚持发挥税务文化的塑造作用,形成一流的和谐税收环境。坚持税务文化教育、培养、规范作用,熏陶情操,提高素质,塑造形象。注重在税务文化建设中始终贯穿依法治税的理念,善于从文化这一特殊视角进行依法治税的理念思考。注重在地税文化建设中始终贯穿诚信服务的理念,把诚信服务作为地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注重在税务文化建设中始终贯穿管理创新的理念,按照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要求,形成上佳的税收环境。三是坚持发挥税务文化激励作用,形成税务人员坚无不催的战斗力。以税务文化为指引,引导税务人员建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激发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每名干部发挥最大能力。要注重创新机制,用税务文化促能力提高。注重搭建平台,用税务文化促文明创建。注重营造氛围,用税务文化促廉政建设。四是坚持发挥税务文化凝聚作用,形成团结向上干部队伍。要总结税务文化的经验,重视学习的意义,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业务学习。通过培训,强化素质,提高技能。要为干部学习提供时间、环境和资金等的支持和便利。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结合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各类比赛等,以增强凝聚力,激发热情,增强参与意识、团体意识和纪律观念。同时,在税务文化向更高层次迈进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意识,加强领导。要加强税务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将税务文化当成是完成中心任务、承前启后的重要工作来抓。一名称职的领导必须重视税务文化工作,积极采纳关于税务文化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在税务文化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要优先予以培养;要为税务文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积极营造良好的税务文化环境。二是完善制度,注重落实。对于税务文化在全局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要在制度保障上提供依据,进一步改进、完善和落实文化工作制度,用税务文化的作用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形成机制、奖优罚劣。税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反哺税收工作的,要将这种服务发挥到极致,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和长效机制,确保税务文化发挥作用。四是搭建平台、形成常态。既要建好相应的文化设施和活动队伍并坚持持久,只有为税务文化活动提供必要活动场所,通过开展有益文化活动,将人的潜力发挥到工作中去,就可以创造出现实的生产力。五是力求和谐,形成氛围。和谐是必须追求的主旋律,通过文化建设,实现制度和谐、管理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构建和谐领导班子、和谐干部队伍、和谐制度体系、和谐征纳关系、和谐征管关系,营造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爱岗敬业、敬业奉献的氛围、一种和谐高效的税收征管环境。我们认为,在全面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税务文化也是一项有决定意义的工程,它是全新的、积极的,向上的,它的作用是现实而深远的,它具有税收指导功能、思想行为的自律功能、人际关系的润滑功能、机关管理的协调改善功能、干部队伍的凝聚功能、全员士气的激励功能、三个文明建设的推动功能、面向纳税人的全方位服务功能。税务文化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地税事业发展壮大的灵魂。因此,**市地税局始终倡导全体人员,一定要在全新税务文化建设中,遵循“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法律、忠诚于纳税人”的价值观和“人人爱岗敬业,个个建功立业”的团队愿景,在“依法征收,文明服务”中唱主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做出应有贡献。
第五篇:财务论文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变革趋势分析
摘 要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各种企业,在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财务管理中心地位的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新问题中的关键。本文从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出发,结合现状, 重点从理论基础建立、理财手段与方法、财务风险与安全管理、财务制度的多样性、财务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进行论述。科学地分析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的探讨了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变革趋势,并从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指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现代财务管理存在的差距,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经济条件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现代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对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变化,可从宏观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从宏观环境来看,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从微观环境分析,表现为公司内部的机构重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而每一方面都对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提出了挑战。
1.1 经济全球化浪潮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扩大,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广泛应用,在现代可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大行其道;二是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三是多边组织、非政府组织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通过全球资源的整合,在本国不赢利的价值链环节,通过区域转移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资源整合者同样可以获得不匪的收益。这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样,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1.1.1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
金融已经成了改变我们生活的关键性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未来不是信息时代,而是金融时代。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选择权是有价值的,所以说,金融全球化客观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如何寻找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1.1.2 我国企业理财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的世界,我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外资机构纷纷涌入,利率开放和市场化,外汇管制解除,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逐步开放,但与此同时也派生出了各种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这些使我国企业的融资环境面临更大的机遇与风险。
从企业外部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发展的速度也将更快。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速度将加快,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全面可兑换将指日可待。这是因为,当今世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利率放开和外汇管制解除、货币实现自由兑换,是为许多国家经验证明过了的一条必然发展道路。利率市场化和货币自由兑换,意味着企业外部金融风险的加剧。如何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带进许多先进的金融服务项目,包括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是各种新型金融服务产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的出现,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意味着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理财活动的需要,这也意味着企业财务管理将面临更多选择。如何利用这些金融工具将成为我国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企业内部来看,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将迫使企业调整和转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我国企业在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时,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服从企业的这种战略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也应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其次,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必然要求财务管理要谨慎控制财务风险、恰当选择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上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使企业财务状况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以增强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再次,企业生存压力的加大,必然要求降低各项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同时,为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还可能运用多种财务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例如,企业向顾客提供各种信贷以促进产品销售。因此,如何充分运用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最后,为接受国际挑战,企业必然加强内部各项管理,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和评价工作必将大大加强[2].1.2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以促使产业不断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近10年来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3 电子商务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企业主体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贸易伙伴间商业运作效率为目标,将交易过程中的数据、资料用电子方式实现,在商业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实现交易无纸化和直接化的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实时报告(real-timereporting),企业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发展前景是诱人的,但它引起的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2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冲击,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在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方面捉襟见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
2.当代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势在必行。
3.当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范围狭窄,仅限于财务风险,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管理很少论及。
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
5.现行财务评价体系主要限于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知识资产等缺乏适当的指标加以考核评价。
另外,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还有两个显著问题。第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如资金筹集方式更加多样化,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保险管理和税金管理等陆续出现。第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主要工作上比较薄弱,日常财务管理一直是以资金管理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与企业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有关外,可能与认为投资、筹资以及收益分配等是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大事,单单依靠财务部门很难完成有关。另外,也可能与有些人把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混淆起来有关。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针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财务管理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3.1理论基础的建立
理论基础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既重视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即传统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又重视无形的知识资本管理,即知识资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对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进行企业剩余分配。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企业的物质资本越雄厚,其发展就越有优势,所以在企业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就占据统治地位,其利益高于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并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企业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变化将引起财务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3.1.1 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将从“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甚至政府等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企业的财富比做一块蛋糕,这块蛋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属于企业契约关系的各方———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那么,当企业财富总额一定时,各方的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企业的财富增加后,各种契约关系人的利益都会较好地得到满足。
3.1.2 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主导地位的形成,必然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
3.1.3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担企业的风险,同时也分享企业的税后利润。目前,国内外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进行送“红股”,以及一些传统产业对企业经理实行“股票期权制”,都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形式,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3.2公司理财手段与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
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INTRENET、内部网IN TRANAT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网络财务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与方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从空间看,企业的财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便于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时间看,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2)在网络财务环境下,对于拥有许多下属机构,而这些下属机构又呈复杂结构且行业多种多样的集团型企业来说,可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包括与企业内部部门的协同,与供应链的协同和与社会部门的协同,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3)在网络财务环境下,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将得到普遍使用。电子单据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从而促进财务流程速度和效率的提高。而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也是网络财务的重要基础。货币的电子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网上支付、网上结算,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
但是网络财务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不能等同于也不能代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已从20世纪60~70年代的物料需求规划(MRP),发展到80年代的制造资源规划(MRPⅡ),再进一步演化到90年代的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和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由此可见,网络财务的发展趋势是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的。
3.3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并重,风险投资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企业所面临的金融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等财务环境的变化,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了。金融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网上银行”及“电子货币”将使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更快捷,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这使货币的形式及本质发生变化,从有形形态演化成无形形态,从直接价值演化成间接价值。知识经济将使信息传播、处理、反馈以及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些新变化既给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同时,往往忽视财务安全管理,无意中为经济犯罪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电子商务业务的拓展,特别是金融性业务的拓展,往往容易出现
一种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就是业务发展与有效监督机制不能同步进行,业务和技术有新的发展,而有效的监督跟不上,从而严重威胁企业的财务安全。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财务软件的“防火墙”技术等。
“创新”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承担知识与技术创新主体之一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比大中型企业要大得多,所以它们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风险资本市场,吸收风险投资。所谓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公司为有发展潜力但缺少资金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最初的风险资本投入,待被投资企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通过股票上市或转让方式收回投资,获取利润。处于初创和成长阶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如何才能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争取到风险资本注入,随后又如何使用好风险资金,如何偿还风险资金等问题,将成为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3.4财务制度更加灵活多样,既降低现代企业的代理成本,又增加企业的亲和力
财务制度作为一种公开的“财务合约”用来规范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激励与约束机制又是为了降低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一般包括顾客与公司、债权人与股东、股东与经理以及经理与雇员等多种关系。在组成和约集的众多关系中,都会出现代理难题和代理成本,而和约集又构成了现代公司。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有多次利益背离,委托人为了确保代理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进行激励、约束、惩罚和监督,而这些强制措施都会带来代理成本。财务危机使情况更加复杂,它加剧了大多数的代理难题和成本。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可以预见,企业将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利润分成、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以及灵活的福利制度等,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另外,对于财务和约中的债务和约、管理和约等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从而建立健全约束机制。现代企业的约束机制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政府法规、债券条款、债券评级、财务报表审计、维持良好声誉等等。激励与约束是相对应的,缺一不可。
3.5财务评价体系创新
现代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二是对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价比重增加。现代企业在评价企业经营绩效方面,除采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外,近年来又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自由现金流量(FCF)和市场附加值(MVA)等财务指标。经济附加值等于企业税后利润与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差额,它是一个静态指标,测算的是一个公司过去的经营成果,可用以分析经营者经营企业的得与失,促使经营者千方百计用较少的资本做更多的事。自由现金流量等于一个营业周期内(例如一年)债权人获得的利息和股东获得的运营现金流减去企业当期的投资总额,它是一个动态指标,反映企业在经营期间实际的资金实力。它与经济附加值相结合能较好地评价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有助于围绕资本增值,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市场附加值等于企业价值(市场上公司股价总值)与全部投入资本的差额,它主要用来衡量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公司账面价值的差额,反映出市场对公司前景的评价。启示与对策
研究未来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也同样是为了进一步改进与创新当前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财务管理实务。我国理论界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报刊杂志中,多见有关环境变革对于宏观经济、企业组织以及对会计的影响,少见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这主要因为我国一向以“大会计”论点为主流,认为财务管理包括在会计之中,再加上目前会计准则建设引人瞩目,理论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研究上,较少顾及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因此,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财务管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附属于会计理论研究,财务管理实务几乎处于一种无序状态;(2)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刚刚设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极度缺乏;(3)我国目前企业组织结构正处于大变革阶段,至今没有比较成熟规范的企业改制、公司改组、兼并与收购、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从无序走向有序,财务管理必将越来越受重视,企业管理必将由原来的“生产导向型”或“市场导向型”为中心,转移到以“财务管理导向型”为中心。有关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问题,无论是对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企业如何面对和适应新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革,关系着它们的生死存亡。
比较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和现代新的环境对财务管理提出的要求不难发现,两者间的差距还较大。前面的分析是以我国的优秀企业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现状研究为基点的,由此可以推想,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发展的一般水平还远未能达到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但是,这也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应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在知识和人才上进行必要的积累
财务管理观念的变化和新技能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入世”后我国金融市场以及产品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管理在许多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如金融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等。同时,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国际化,给了财务管理较大选择空间。从我国实务发展现状来看,这方面工作在有些企业已开始了,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还都显得非常“稚嫩”。因此,企业从现在开始注意进行这方面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要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研究队伍,创办专门的财务管理刊物,倡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要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加快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进行科研攻关,加强对企业改制、公司改组、兼并与收购、跨国经营等财务管理专题研究。
4.2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我国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是以营运资金管理为主的日常性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筹资和投资、企业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所占比例较低,使人感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层次较低,不能从大局上把握。然而,“入世”后的环境却要求财务管理特别注重以上几方面,因此,从现在开始,注重财务管理的大局,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是很有必要的。理论界要与实务界合作,开展企业财务管理调查研究工作,进行案例研究,将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传授给企业,共同促进财务管理发展。
4.3夯实财务管理工作基础
从发展现状看,涉及现金、应收应付、存货等的营运资金管理是目前企业财务管理的“主旋律”。然而,尽管如此,这些工作在目前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一些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例如,存货管理中“压储”是一种常见的方法,ABC分类和经济定货量等较为科学的方法运用反倒不多。另外,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催收”方法很常见,但信用分析、账龄分析却很少。这说明,虽然日常工作比重大,但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否则,要想在“入世”后的环境中做到防范财务风险、控制现金流量、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将会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