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处2014年工作计划
陕理工科[2014]1号
科技处
科技处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科技处将继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陕西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2-2020年)》,贯彻和落实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全国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实施《陕西理工学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陕西理工学院贯彻、落实中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实施细则》和科技强校战略为重点,全面落实学校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安排的工作任务和创大工作年度责任目标任务,积极谋划、主动工作、创新措施、整合全校科技资源,推动我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逐步推进“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政策激励效率与效果
以学校实施《陕西理工学院贯彻、落实中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实施细则》和修订科研管理制度为契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陕西省的科技与创新政策,落实学校科技计划目标和创大科技工作任务,把学校科
技工作任务要求与科研激励政策分解到各二级学院、各研究基地(中心),扩大科研资源、科技平台和科研优惠政策的共享、分享与惠及范围,提高
学校科技政策的落实效率与投入产出效率。
继续执行“激励高端、打造精品、塑造特色、均衡发展、培育力量、服务地方”的科研工作思路,进一步塑造和激励高端成果、标志性成果,加大奖励和推介力度,扶优扶强,争取省内学术话语权;扶持文科发展,推进学校文、理、工学科的协调发展;培植科研后备力量,加大对中青年
学术骨干的培育力度;加强科技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政产学研用科技合作机制。
加强科技处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为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
者服好务;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提高科技处的办事效率和管理协调能力;加强与学科办、人事处、人才办的合作,强化
学科-科研-人才工作的协调性,为学科建设服好务。
二、全力推动我校科研项目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大项目申报和指导力度,推进学校项目层次、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的全面增长。本年度力争实现:校级科研立项50项;厅局级科研立项80
项;省部级立项25项;国家级各类立项10-12项;各类科研经费稳定在5000
万元左右。
加大项目的筹划、预研、储备、申报、评审跟踪等过程管理,加强立
项项目的进度督查,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与结题率,做好结题项目的申报、评审与归档等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成果的质量
加强科研成果质量管理和学术道德监督,引导学校产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本年度力争实现:力争使专著出版数、核心论文发表
数、SCI等四大检索及重要文摘收录(或复印)数增幅达到10%;获得专利
200项;技术成果转化5项;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4-5项,厅局级科
研成果奖8-10项。
四、加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
加强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汉水文化省级重点
研究基地、陕西理工学院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陕西理工学院技术
转移中心、陕西省社科科普基地、汉中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管理、督促、检查与指导工作,提高省市级科研平台的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和研究所(中心)的建设力度,使其在科学
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秦巴山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秦岭与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等校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的培育工作,为申报省
级人文社科基金做好铺垫。力争在2年内获批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申报成功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在校级科技创新团队三年建设期满检查的基础上,遴选出高水平建设
团队8~10个,全力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力争申报成功1个陕西省科
技创新团队。新增5-6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五、加强学术术氛围营造工作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举办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举办
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学术交流。2014年组织好2-4场座谈交流会,举
办高质量学术报告会100场,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2-3场。
六、加强社会科技服务
进一步加强首席工程师管理,促进科技人才对企业的直接服务;加大
对调研报告和科普作品、科普活动的支持力度,为提高地方民众科学素养、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做出地方院校应有的贡献;积极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引到学校科技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造出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4年是我校创建特色鲜明的省内外知名大学的关键之年,科技处将
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密切与各部门的配合协调,全力开展和推进各项年
度工作。
科技处
2014年1月1日
陕西理工学院科技处2013年1月1日印发
第二篇:科技处
提升创新能力 服务地方需求 彰显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工作特色
——科技处近三年工作总结
近三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和支持下,科技处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深入贯彻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坚持面向地方需求,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应用研究为重点,以领军人才和团队建设为关键,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完善管理机制为保障,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研发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和服务基础
高水平研发平台是学校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是学科的重要支撑,是汇聚优秀人才的基地,更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根据学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的实际,科技处高度重视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提出了每个校一级重点学科建设点有一个省级创新平台,每个校二级重点学科建设点有一个市级创新平台的目标,着力打造各类平台,强化平台管理,提高平台的内涵建设水平。
1、加强科研平台的运行管理。
坚持平台建设“为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服务”的定位,在学校各级平台建设过程中,及时传达、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建设要求,向学校反应各级平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协助解决平台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经过三年的建设,“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以优异的建设业绩顺利通过科技厅的验收,同时,“凹土高质化利用研发团队”获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协助“江苏省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完成了每年一次的“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年报” 工作和学术委员会会议及“江苏省并联装备与机器人技术学术研讨会”的组织工作,2011年,该实验室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经费500万元和淮安市滚动支持项目建设经费30万元。经过科技处长时间的协商和运作,与清河区政府合作共建淮安市大学科技园工作取得实质性进 1
展,前期引进建设资金300万以上,并于2011年获得江苏省科技厅的立项,建设“江苏省淮安市大学科技园”。根据立项部门的要求,按时组织了市级研究机构的绩效考核、工作总结等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平台建设工作总结。每年督促学校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工作总结,听取各平台建设经验、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2012年6月召开了“省市级研发机构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与交流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听取了学校各研究机构建设情况汇报。科技处还不定期走访研究平台,认真听取教师特别是各研究平台科技人员对学校科技条件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积极培育组建新的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乘国家和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东风,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淮安大力发展的盐化工等支柱、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省市科技创新平台。2010年获批省科技厅“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该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科技厅中期考核和财政厅的经费使用检查,该实验室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2010年申报获批省发改委“江苏省盐化工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成立二年多来,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产学研一体化,以基础研究带动工程开发,实现工程技术的原始创新; 2011年申报获批“江苏省生物质转化与集成工程实验室”。另外,与企业联合共建了“江苏省软件测试及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发动机汽缸摩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快速制造工程技术中心”。除上述省级研究平台之外,近三年获批建设了 “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和服务中心、院士工作站。
3、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为促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科技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淮阴工学院科研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淮阴工学院省级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条例》、《关于鼓励我校师生进入大学科技园创办科技企业的若干规定》、《淮阴工学院科研机构岗位编制管理试行办法》等4个文件,提交学校第三次科技工作大会讨论,以明确各类平台的建设要求,规范各类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又好又快开展。
目前,我校拥有5个省级实验室,6个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检测)技术研 2
究(服务)中心、20多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工程(服务)中心,实现了平台建设的多学科化和多层次化,高层次科技基础设施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上述平台已成为我校科技创新人才汇聚、科学研究开展和服务地方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校企密切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的基地,充分发挥了其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二、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产学研合作既是学校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的整体水平,必须走出围墙,融入地方。科技处在扎实推进“双百”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协同创新。
1、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在继续深入开展“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名博士进百企”活动,确保“双百”活动取得新成效的同时,按照优势学科和县(区)主导产业双向多点对接的原则,科技处积极组织教师以学院为主体与本地及周边县(区)全面建立了紧密型合作联盟,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靖江市人民政府、阜宁县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校第三次科技工作大会上,组织教师与淮安市9个县区签订了全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互动共赢合作机制,促进了学校与政府、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联盟。与淮安先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深蓝公司等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实现双方在联合科技创新、培养人才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根据科技创新的需要积极与企业采取灵活方式共建研发平台、合作申报项目、联合技术攻关。
2、着力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应用性强的优势,科技处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大学科技园、工业设计创意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服务载体建设的力度,大力推进研发设计、创业服务、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工作,努力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教师、学生入驻园区从事科技创新创业。为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科技处多次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赴金湖、阜宁等地进行校企对接,与多家企业签订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目前学校已与
100余家企业建立了产学联盟,近三年校企合作项目达400余项,其中联合申报获批省级科技攻关、苏北计划、中小企业创新等各类项目近20项,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
3、延展科技合作与交流。
通过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组织,参与学术活动,鼓励各学院承办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开拓学术视野,增强业内影响力。近三年经科技处主办或协办学术报告100余次,学校的学术氛围近一步浓厚。
加大与国内外高层次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引进大院、大所在淮设立分支机构,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促进我校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近三年,我们将“江苏省生物质转化与集成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进了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将“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建到了盐化工园区,并正在与淮安市政府和园区合作筹建“江苏省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同时我们邀请清河区政府进入学校共建三园一体的“淮安大学科技园·清河区工业设计创意园·淮阴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合作共建“中科院盱眙凹土工程技术与成果转化中心”。2011年由淮安市科技局牵头的“驻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在我校成立,有力促进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淮安日报等中央、省市地方重要媒体多次对我校科技工作服务地方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我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淮安市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在省教育厅公布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统计中,我校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三、着力培育项目,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项目和成果是学校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标志,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校融入社会、服务地方、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能力,体现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近三年来,科技处采取措施,在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中提炼升华和不断拓宽项目争取渠道,获得了一批高层次项目,拓展了承担项目的层次和范围。
1、着力培育高层次项目。在科研立项上,紧紧围绕地方科技需求和主导产业发展,坚持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在
承担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研究项目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升华,将申报承接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专项和技术支撑计划等省级以上项目作为主要着力点。同时进一步挖掘社会科技资源,拓宽项目立项渠道,促进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全面发展,高层次项目立项数量和科研经费到款额逐年大幅增长。
2、着力打造高水平成果。在科技成果的培育上,号召每位教师在项目立项之初就强化成果意识,不能满足于项目结题,必须全力以赴获得高水平成果;对创新点多、应用前景广阔的项目,学校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保障,助其取得标志性成果;在成果转化应用的同时,继续深化或拓展研究,注重成果的凝练、整合、集成,冲击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提升我校在相应领域的影响力。
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星火计划项目5项);纵向项目来源由省科技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等扩展到包括教育部、商务部、建设部、国家统计局等多个部门;与企业合作研发的横向课题329项;项目经费到款额3200余万元。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46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560篇;申请发明专利97项,获授权49项;软件著作权163项。与合作单位联合获省科学技术奖等4项,市科技奖励137项。
四、完善管理机制,激发科技创新和服务活力
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动力,三年来,科技处根据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实际,及时修订、出台科研管理制度,健全了与校情相适应、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机制。
1、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2009年,根据学校统一部署,修订了《淮阴工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与管理办法》,新的办法加大了对于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奖励力度,补充了对艺术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体现了学校对文理科科研项目的重视和支持。2011年,修订了《淮阴工学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变科研经费配套为科研奖励,引导教师申报高级别或重大科研项目、密切产学合作争取横向项目。结合学校第三次科技工作大会的召开,科技处针对学校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调研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起草了《淮阴工学院科技成果管理办法》,修订了《淮阴工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
(团队)评选办法(修订)》等。
2、改革管理方式。在科研管理上,从立项管理为主转向立项管理与实施过程管理并重,强化对项目执行过程的检查、督导和服务。确定了校级科研项目以及通过学校向外推荐科研项目的三级评定程序。及时修订完善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制定科技成果管理制度,规范科技成果申报与管理,鼓励教职工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3、优化学术环境。大力倡导并弘扬科学精神,营造恪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强化学术诚信在教师学术评价中的权重,对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先后出台了《淮阴工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暂行规定》和《淮阴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规范了师生的学术活动;成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专门处理学校师生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2011年11月,组织教师观看《全国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参加《恪守学术道德 捍卫学术尊严——致全省高校师生倡议书》签名活动,邀请校外专家举办学术规范讲座,学校师生自觉努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学校对获批重大项目、取得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在服务地方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在表彰奖励的同时,利用校内外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努力发挥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典型的示范与带头作用。
五、集聚优秀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和服务团队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科技队伍特别是创新团队的整体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此,科技处与学校人事部门配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切实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把科技队伍特别是创新团队建设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为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处以重大研发机构作为载体,充分利用重大研发机构在汇集人才方面的作用,利用学校制定的柔性人才引进制度,积极引进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
1、依托平台资源,组建创新团队。
依托现有平台资源和学科团队,面向地方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需求,按照“围绕一个产业,依托一个基地,组建一支团队”的科技工作思路,集中力量攻克地方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整合相关省级科研平台资源,打造面向地方产业的科技创新团队。在做强凹土科技创新团队的同时,在盐化工
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生物转化、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初步组建了若干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已经成为引领我校科技创新的“领头雁”、承接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力军。
2、以创新平台为载体,积极引进领军人才。
根据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需要,积极参与江苏省组织实施的“双创”人才工程,通过柔性引进机制,加大我校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对重点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重要科研岗位,逐步实行公开招聘。近年来学校以提升重大研发机构的内涵建设水平为目标的聘用方式,先后引进了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王爱勤教授和江苏省“双创”人才梁栋科博士作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以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先后引进了熊鹏和陈峰两名知名专家来校合作科研,2011年王爱勤教授被列为江苏省“双创”人才,2012年积极推荐陈峰教授为江苏省“双创”人才,目前已进入现场考察和答辩程序。
3、服务苏北经济建设,组建科技服务团队。
近年来,科技处在组织教师积极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以“双百”活动为抓手,组织教授、博士组成科技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合作开发产品、转化技术成果等活动,目前,学校科技人员与当地100多个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建立了一批科技服务团队,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人才的瓶颈问题,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研发水平的提高,我校的科研、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研发、生产实现了无缝对接。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经验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做好科技管理和服务
科技处全体成员克服人员少,工作繁琐的困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做好科技管理和服务工作。
1、做好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申报管理。
近三年,科技处组织办理了200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检查、结题工作,项目类别近30个。各类项目申报要求、报送时间和方式均不相同,时间跨度大,申报量大,工作繁重,导致申报受理工作任务异常艰巨。为了按时报送,我处有关工作人员牺牲了大量的业余休息时间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为保证国家自然基金等高级别项目的申报质量,科技处早动员、早组织,并多次聘请专家指导,及时将专家意见反馈给申请人,教师申报材料质量明显提高。对于限项项目和校级项目的申报,采用了校内专家、校外专家、学校学术委员会三级评审,并及时公开评审结果,力求评审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办理了3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结题手序,编制了《横向项目管理流程》。协助教师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200余项,申报各类奖励近100项。
2、坚持原则,做好科技审核评审工作。
三年中,科技处组织了第二、三次“校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工作,科技处坚持评审标准,做到评选标准、评选办法、评选结果三公开,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每年审核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审材料、学科建设材料等近万份,始终坚持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有问必答,有错必纠,遇到新问题及时反应,做到既保护教师的利益不受损害,又坚持原则不放松。
3、精益求精,做好各级各类科技统计工作。
随着各级部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科技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宽。三年来,科技处按照上级要求,高质量完成教育厅、科技厅每年一次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统计》、《高校研发活动统计》、《国家技术市场统计》、《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统计》、《地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和《高校科普统计》等统计工作,科技处刘连妹同志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科技统计工作先进个人”。除此之外,每年完成市科研管理部门、高教园区等部门的科技统计工作多次。服从学校工作大局,向其他部门提供科技数据多次。
4、以人为本,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科技处的各项工作,直接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平均每天接待电话咨询10次以上,在项目、成果申报和材料审核等工作中,更是电话不断,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学校或上级的科技政策,科技处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规定,耐心解答教师的疑问,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少走弯路。为了解学校科技平台建设情况,科技处有关工作人员不定期走访研究平台或召开科研平台工作会议,了解建设进展,协 8
调解决平台建设遇到的问题。根据学校对学术报告管理的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办理学校报告宣作工作。三年来,科技处主办或参与组织学术报告5次,协助办理学术海报宣传等工作100余次。科技档案是经常用到的材料,科技处根据部门、学科和教师的需要,平均每年接待档案查阅100余次,为教师提供了方便。
七、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自身队伍素质
1、坚持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党支部思想政治水平的关键环节来抓,认真落实学校规定的理论学习制度;结合工作需要,加强科研管理有关知识学习,全面提高党支部整体素质。科技处一名党员参加了省委党校的学习,另有一名同志发展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2、认真落实公开承诺制度。
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科技处工作实际,科技处制定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创先争优的目标和工作要求,所有党员根据日常工作签订了创先争优承诺书。全体党员根据承诺的内容,做好本职工作。
3、继续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按照进一步规范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定动作”,特别是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结合科技工作实际,科学设计以人为本的科研工作流程,充分体现方便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科研项目申报中早动员、早组织、及时发布有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耐心解答教师疑问,认真进行形式审查;努力搞好校内外沟通,协调解决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方便;科研成果审核认定中,坚持原则,讲究方法,工作认真,反馈及时,有问必答,有错必改,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环境。妥善处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热情服务,帮助老教师解决困难,提高服务质量。
八、积极筹备、精心组织,成功召开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
2011年,根据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的安排,科技处充分酝酿和精心筹备校第三次科技工作大会。起草了校长报告初稿;组织了学术交流月和各学院的校企对接活动;与地方和县区政府及科技部门深度接洽,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了全校 的科技成果展,编制了学校科技人员信息手册; 12月24日,学校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上学校与淮安市各县区负责人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与企业代表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对全校优秀科技工作者和高层次科技项目获得者进行了表彰奖励,讨论了学校拟出台的科研管理文件。通过本次会议,浓厚了学校科研氛围,彰显了学校的实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明确了学校下一步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省教育厅网站、《淮安新闻联播》和《淮安日报》报道了会议的消息,宣传我校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九、坚持学科引领,助推我校办学层次的新跨越
科技创新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工作坚持以学科为引领,三年来,学校科技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绩和明显的进步,提升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为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人才需求”专业硕士试点、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以上是科技处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三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各单位、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但与兄弟院校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距离学校快速发展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仍然有许多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机制,深入贯彻国家和省科技创新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11计划”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按照校“十二五”科技工作规划和第三次科技工作大会提出的思路、举措,不断提升我校科技创新水平,为学校下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科技处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日
第三篇:科技处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
科技处2012年工作计划要点
2012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整体提高,把我校建成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和科技文化信息中心,根据学校总体安排部署,特制定2012年学校科技与学位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加快转型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扎扎实实办好本科教育,务实进取做好地方文章,凝心聚力提升办学水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民满意的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
二、工作思路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健全科研工作制度。新制定的办法8个,分别是《河西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河西学院科研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河西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河西学院研究所管理办法》、《河西学院科研助理管理办法(暂行)》、结合人事处绩效工资改革的相关办法,制定《河西学院科研基础工作量及津贴计
算暂行办法》、《河西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河西学院校地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修订的办法有2个,分别是《河西学院(重点学科)硕士点预备学科建设“十五规划”》、《河西学院(重点学科)硕士点预备学科遴选办法》;
2.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加大科研项目经费的配套力度,在2011年科研配套经费的基础上,再增加20万;加大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及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的资助力度;
3.加大对科研和学术骨干培养的力度,努力培育有特色、有影响的科研团队;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争取高规格、高水平科研课题的立项;
4.争取承办国内、省内有影响的大型学术会议,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5.积极探索学校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效模式,初步理顺服务机制,拓宽校地合作领域;
6.积极准备新增本科专业的学位审核工作,并通过省学位办的评审。
三、具体任务和措施
1.把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与人文社科基地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和虚设研究机构的整合规范,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形成以河西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梯队,基本覆盖全校8个学科门类,再培养1-2名左右的省级学术技术带
头人,积极申报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和省上有关人才扶持计划。
2.加强科研立项和管理工作。为全校教职员工做好科研服务工作,及时发布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信息,开展教师项目申报的培训,做好国家、省级纵向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全力组织教师投标各级政府各类科研项目和企业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争取国家级项目立项3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12-16项,教育厅项目20项左右。做好学校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及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按照项目是否对学校建设发展有利,是否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是否形成科研团队等原则进行审批立项。切实做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中期评估检查工作,保证科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督促到期科研项目及时结项。严把科研经费使用关口,做到合理开支。
3.积极探索校地科技合作渠道,拓宽校地合作领域。合理利用学校智库优势,大力提倡课程任务较轻的教师,积极争取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技术推广项目,提高技术研究与发展人员的地位,创造更为宽松的科技开发环境。同时特别重视渗透着学术思想的文艺创作成果,支持各类文艺创作活动,促进文学艺术各学科的发展。积极协调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制定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人事管理及津贴分配等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下基层开展支农帮教等实践工作机制。全面深入落实各项校校、校院、校地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与省社科院等合作
单位的深度合作,督促二级学院与地方科技部门及企业单位签订的科技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高层次学术活动,邀请40名左右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支持鼓励校内学者专家外出讲学、交流。争取承办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一次全省性学术研讨会。承办5-10场校内青年教师学术报告会,举办学术月活动,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使教师、学生更及时、更有效、更直接的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激发教师学生的研究与学习动机,提升教学、科研、学习的质量。
5.认真做好学位工作。2012年保证新增本科专业顺利通过省学位办的评估并获得学位授权。进一步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以学位授予标准作为调控学生学习质量的杠杆和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将毕业论文、英语四六级成绩和学位授予紧密挂钩,不授予学位的毕业生将控制在毕业生总数的5%左右。
6.做好学术馆的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学术馆功能,为更多的学术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服务,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
7.加强校内研究机构管理。制定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研究机构考核管理办法,开展研究机构评估考核工作。以此促进研究机构稳步、有序发展。鼓励各研究机构立足自身优势,有效整合校内各类资源,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努力促进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8.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为全院教师提供科研优质服务。全体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
知识的学习,以适应科研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科技处网站、学位办网站,发布有关项目申报、奖励申报等信息,及时报道有关的学术活动、学术动态,提高办公效率,为学校科研及校地合作做好基础工作。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四篇:2009科技处工作总结
2009科技处工作总结
根据校党委2009年工作要点,在主管校长的指导下,科技处及时制定了工作计划,结合国家、河南省以及水利部等的科技发展方略和我校实际,多次进行研究分析,组织全处人员学习讨论,理清了新的一年整体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围绕学校博士点建设目标,外引内联,搭建平台,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加大改革与建设的力度,促进学校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科技处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采取有力措施,强化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为提高学校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立项成功率,科技处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讨论,结合我校博士单位建设目标要求,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资助办法(暂行)》(华水政[2009]186号),采取了项目申报资助的“一次校内审查、修改,两次校外专家审查、修改和申报”四个过程的分阶段跟踪管理,切实加强各级各类重要纵向课题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2009年我校重要纵向科研项目立项工作取得良好发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获得水利部公益性科研项目1项,水利部“948”项目2项,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支持计划1项,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项,获得郑州市创新型科技团队支持计划1项,郑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
计划1项。截止12月10日,科研项目立项合同额达5747.5万元,其中纵向项目合同额1115.9万元。
二、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奖励的考核制度,努力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为进一步促进我校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签定以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的申报等工作,科技处采取主动创新的工作思路,提出了“项目培育、项目申报、项目监管、成果培育、成果申报”的五阶段分目标管理,每项目标均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其顺利实施。今年,已出台相关的文件,对科技成果的鉴定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的申报过程予以一定的资金资助。通过积极调研、分析,结合学校博士单位建设目标要求,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科研成果资助与奖励办法(暂行)》(华水政[2010]03号),以超常规的方式力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脱颖而出,实现高水平标志性科研奖励的产生。
据统计,2009年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通过省级鉴定的科技成果26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4项;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及人文社会科研学研究成果奖共计17项;以合作完成单位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三、积极筹划落实省部共建协议,拓宽科学研究的平台建设
科技工作是一项对外联系广泛且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作,科技处紧紧抓住省部共建的时机,以我校的水利特色为突破口,主动与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希望通过构建与水利行业科研及企业单位的合作平台,力求使我校在参与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横向科研课题、联合申报重大攻关项目以及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今后,科技处仍把积极主动搭建外联科技研究平台作为一项主要工作,进一步加强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河务局、河南省水利厅等重点水利单位的联系与交流,在科技领域方面争取更广泛的合作。
四、努力打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升广大教师的科学素养
学术活动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学术水平的无形标尺,今年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包括多名两院院士、国内外专家在内的各层次学术报告会30余场;同时,我校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组织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积极筹备宣传材料参加了第四届水博览会,并且获得由中国水利学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证书。这些活动使广大师生了解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前沿,开阔了学术视野,促进了知识交流,对提高我校整体科研素质,增强科研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科技管理整体水平
为提高我校科研管理整体水平,暑假期间通过招标购置一套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并利用周末时间对科技处工作人员、各单位科研秘书按权限分别进行了培训。目前,2009各单位及个人完成的各类科研项目数据已经完成了录入,根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内津贴分配实施方案(试行)》文件有关条款,科技处工作人员在不断理解和领会文件精神的前提下,按照“精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审核。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要逐步实现由科技处——二级学院(部)和校属科研院
所——科技人员三位一体的科技统计和项目申报管理信息网络,实现对科研项目及成果源实时跟踪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工作平台,推进和规范二级管理体制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院系、科研机构的科研主体作用。
六、规范日常管理,营造高效、和谐、服务型的工作环境
科技处自身的建设是做好为全校教师提供良好服务的基本保证,随着我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更加要求团结有序、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我们制定了多项处内工作制度,以人性化、制度化的管理为原则,在工作中努力营造和谐型环境、服务型环境、效率型环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提高服务质量,一年中全体同志做到了秉公办事,廉洁奉公。领导班子及全处同志团结协作,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我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科技处内部管理体系需要改革,虽然按科室管理的模式已基本成型,但在工作职责及各科形成主动的创造性工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九年十二月
第五篇:科技处工作总结
科技处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处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工作为契机,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外引内联,搭建平台,集中资源,突破重点,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现将科技处的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
1.加大国家基金申报力度,标志性项目立项再获新增长
一年来,科技处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仍坚持“加强组织引导,扩大申请数量,优化申请结构,提高申请质量”为工作方针,以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为重点,科学谋划,积极动员,悉心服务,强化效果,把项目申报各阶段组织工作做实做细;同时为提高申请书质量,积极邀请专家来校作项目申报专题辅导报告,组织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教师申报书进行评审和指导,使项目申请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全年共组织申报28个类别共计500余项课题,其中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0项,省人文社科基金60项。全年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1项,国家级二类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三类科研项目42项。获批科研项目(课题)数量和资助经费均创历史新高,仅国家科学基金的科研经费就达563.5万元,较上增长29%;全年纵向总经费比去年增加67.5%。这些项目的获批,不仅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凝练了一批科研团队,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学校科研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2.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显著增加
科技处继续加强科研项目规范管理,从项目的申报、推荐、立项、研究过程到项目的结题,实行规范化管理。科技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和完善了科研管理和考核文件,制定了《安徽工程大学科研奖励办法》和《安徽工程大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完善了科研项目校内评审管理体制,在项目校内限额推荐过程中,为杜绝人为干扰,开始实施聘请评审专家对材料进行匿名评审,评审全程邀请纪委监督,专家独立评分。此举虽然增加了评审材料加工的工作量,但真正做到评审“公正、公开、公平”。在国家基金申请过程中,推行学院和学校二级管理制度,分阶段、按目标推进国家基金申请工作。全年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5项。我校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3.加强在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的结项率大幅提升
加大项目的过程管理,对多年来到期和逾期的未结题项目进行了梳理,根据项目来源,分9个批次进行了整理,并对各类项目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检查。组织已经完成研究任务的项目,按归口管理部门要求结题,对委托学校验收和学校自主验收的项目,聘请专家进行验收,并对结题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对未完成研究任务的,鼓励和督促主持人积极进行研究工作,并办理项目研究变更手续。2012年共办理各级各类项目结题验收1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社科规划项目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软科学研究项目3项,其它各类项目结题101项。各类项目中期进展检查70余项。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在注重项目工作的同时,科技处还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工作,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卢强教授等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开阔了教师的科研视野,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学校的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深度融合地方经济,促进专利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1.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服务区域经济
一是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区域化范围,合作领域逐步从XX市辐射到周边县区,从皖南辐射到皖北,从安徽辐射到长三角,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先后参加了“XX县产学研合作论坛暨2012年经贸洽谈会”和“XX市第四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多次组织教师深入XX市、XX市、XX县、XX县等10余个市(县)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进一步提高师生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全年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00余项,参与的教师达200余人次,现有10余位教授、博士作为“双休日工程师”受聘于周边县市企业的,50多位科技特派员服务于芜湖企业的各个行业。全年签订横向项目50余项,合同认证率达100%;同时为使项目实施顺利进行,科技开发部从合同洽谈、签订,到项目实施、结题,都给与了耐心指导,完善了横向项目管理办法,致使横向合作项目到帐经费比2011年增长近10%。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学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上大胆创新,通过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中心)及实验室,联合企业组织解决关键技术的重大项目,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今年由我校牵头,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清华大学院士工作站、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公司、海螺川崎装备、安徽埃夫特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成立了“皖江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中心的成立不仅得到了XX市政府、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而且也为我校科技创新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此外我校还与清华大学在XX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同成立“卢强院士工作站”。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了在全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科研潜能和创新能力,今年科技处组织开展校首届大学生专利发明与创新大赛。在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参赛人数近600人,收到作品近400件,受到全校万余师生的关注;并将学校大赛中优秀作品229件推荐参加XX市首届专利创新大赛,XX市大赛设置的100名奖项中,我校获得47名,位居全市高校首位,学校也因此荣获优秀组织奖,并取得下一届大赛承办权;在知识产权科组织下,大部分大赛作品已完成专利申报工作,申报数量达268件。
今年我校作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验收,且获优秀等级,这也是省内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校。今年我校共获得授权专利51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35件,外观专利14件,专利结构得到了优化。
我校科技开发部承担建设“技术转移中心”为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全年共承担各类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项目百余项。2012年我校科技开发部被授予了“安徽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品化和市场化,我校今年成立了“安徽工程大学科技园”,并已成功获得“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孵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深化办刊改革,广开稿源,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
学报编辑部始终遵循“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扩大影响”的办刊宗旨,增强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意识,全年顺利地完成了编辑出版任务。2012年学报在继被“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外,又顺利加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数据库,使学报的影响力得到了扩大。
为规范编辑部稿件收发流程,进一步完善了学报运行机制,对每篇录用稿件均通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审核,确保论文学术严谨性;完善稿件修改反馈流程,运用多种手段缩短了审稿周期,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来稿的学科范围和课题研究的前沿性,编辑部及时地动态调整审稿专家的数据库。
2012年学报编辑部共出版发行4期学报,一年中处理稿件111篇,刊出98篇,其中研究生论文53篇,各类基金资助论文56篇,且占所发论文数的57.1%,提高了基金论文刊载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报的学术水平。为了扩大我刊的影响面,编辑部今年非常重视网络来稿,全年共收到400余篇网络稿件,并细致地做着稿件的审查、回复等工作。继续做好与兄弟院校学报编辑部和图书馆的交流工作,扩大信息的来源,全年共寄送发行学报2800余册。
四、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协助配合各部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科技处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每周一次的处务会制度,做好每周工作周历表,加强服务意识,日常工作规范化,高效完成相关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大量细致工作,如配合人事处完成了2012高级、中级职称评审材料及各类人才工程申报相关材料的审核工作;配合研究生部完成校学术骨干材料审核;与校工会完成优秀学术论文审核和填报,与团委完成挑战杯的评审推荐工作。
今年在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积极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和创先争优及示范岗等工作。
今后科技处将本着“强化服务、优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努力改正不足,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共同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