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实现了科技与经济互动“双赢”,县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称号。一是高新产业发展迅速。“十五”以来,全县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
项目50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0多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各2个、省名牌产品15个、省著名商标9个;国家重点新产品8项,省高新技术产品24项。200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制鞋业和石油机械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发展星火支柱产业。二是知识产权效应凸显。我县是江苏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县,2005年申请各类专利166件。石油机械产业形成了液压动力钳、钻井井口装置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集群,成为江苏省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全国油田井口装置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特达、信得等21家石油机械企业通过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液压油管钳、环型防喷器等产品占全国出口份额的20以上。三是平台建设步伐较快。建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7个。启动建设以县开发区为载体的建湖科技创业基地,森达、克胜等40家科技型企业进区发展。今年5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县开发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望成为吸纳尖端科技人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四是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107家企业与19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0多项,先后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轻通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杉木小径材制造单板层积材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克胜集团投入2000万元,买断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国家863项目“新烟碱类杀虫剂I技术”。日月照明公司投资近300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氮化镓半导体元器件,并与复旦大学共同投资开发绿色节能型科技产品,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今后一阶段,我们将以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以建设创新型县份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教兴县战略,把加快自主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实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狠抓关键环节,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大投入。注重发挥政府投入导向作用。在安排财政支出时,优先保证科技三项费用的拨付,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占有率高、拉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着力提高科技三项经费的匹配比例,并拨付专款奖励省重点技术改造、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贴息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企业投入主体作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5,重点骨干企业不低于2,一般中小企业不低于1,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注重发挥社会投入吸聚作用。坚持“多条腿走路”,吸纳各类资本投入科技项目。一方面,把吸引外资作为主攻点,充分发挥我县的人文、产业等比较优势,全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大开放促进大投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从项目推荐、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等环节入手,吸引金融资金,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以上。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势推进科技创新大发展。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把医药化工、绿色乳胶、新型材料、数控机械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攻点,突出抓好新烟碱类杀虫剂I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断增强高新产业发展的后劲和整体竞争力。集中政策资源扶持裕安绿色乳胶工业园建设,通过3-5年的努力,将我县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乳胶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通过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子,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纺织服装、花炮等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和应用转化高新技术项目,“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家、高新技术产品4-5个,致力把皮鞋及鞋材、石油机械、绿色照明等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使其逐步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的制造中心、集散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行业标准制定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加快推进科技兴农。把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代,使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围绕提高劳动力科技素质,多层次、多渠
第二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实现了科技与经济互动“双赢”,县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增长,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称号。一是高新产业发展迅速。“十五”以来,全县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0多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各2个、省名牌产品15个、省著名商标9个;国家重点新产品8项,省高新技术产品24项。200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制鞋业和石油机械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发展星火支柱产业。二是知识产权效应凸显。我县是江苏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县,2005年申请各类专利166件。石油机械产业形成了液压动力钳、钻井井口装置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集群,成为江苏省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全国油田井口装置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特达、信得等21家石油机械企业通过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液压油管钳、环型防喷器等产品占全国出口份额的20%以上。三是平台建设步伐较快。建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7个。启动建设以县开发区为载体的建湖科技创业基地,森达、克胜等40家科技型企业进区发展。今年5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县开发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望成为吸纳尖端科技人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四是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107家企业与19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0多项,先后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轻通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杉木小径材制造单板层积材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克胜集团投入2000万元,买断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国家863项目“新烟碱类杀虫剂Ipp技术”。日月照明公司投资近300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氮化镓半导体元器件,并与复旦大学共同投资开发绿色节能型科技产品,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
今后一阶段,我们将以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以建设创新型县份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教兴县战略,把加快自主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实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狠抓关键环节,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大投入。注重发挥政府投入导向作用。在安排财政支出时,优先保证科技三项费用的拨付,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占有率高、拉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着力提高科技三项经费的匹配比例,并拨付专款奖励省重点技术改造、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贴息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企业投入主体作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5%,重点骨干企业不低于2%,一般中小企业不低于1%,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注重发挥社会投入吸聚作用。坚持“多条腿走路”,吸纳各类资本投入科技项目。一方面,把吸引外资作为主攻点,充分发挥我县的人文、产业等比较优势,全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大开放促进大投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从项目推荐、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等环节入手,吸引金融资金,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以上。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势推进科技创新大发展。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把医药化工、绿色乳胶、新型材料、数控机械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攻点,突出抓好新烟碱类杀虫剂Ipp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断增强高新产业发展的后劲和整体竞争力。集中政策资源扶持裕安绿色乳胶工业园建设,通过35年的努力,将我县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乳胶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通过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子,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纺织服装、花炮等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和应用转化高新技术项目,“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家、高新技术产品45个,致力把皮鞋及鞋材、石油机械、绿色照明等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使其逐步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的制造中心、集散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行业标准制定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加快推进科技兴农。把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代,使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围绕提高劳动力科技素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制种产业,着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快培育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星火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恒通果菜、今日草业、方圆禽业、红梅乳业等骨干企业,使其成为助农增收的示范基地。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大力培育专利申请骨干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发挥科技人员聪明才智,深化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促使相关成果“专利化”,全县年内专利申请量超10件的企业力争10家以上,专利申请量力达300件。积极实施“名牌兴企、质量兴县”战略,加快培育名品牌、名商标,“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各3个,省著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各15个以上,森达成为国际名牌。
三、注重载体建设,精心构建科技创新大平台。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以石油机械、花炮、绿色照明等行业商会为龙头,积极组织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形成企业之间科技资源共享、技术难题共克、技术优势互补的集聚效应,促进主导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依托,吸引国内外科技领军性人物,强化机电仪一体化、生物化工、绿色照明等重点领域的科技研发,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和规模效益,推动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做优。构建创新研发平台。进一步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与欧美、日韩等工业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项目、成果、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本着“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企业与名校名院名所的合作,使80%以上的规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由单纯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向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联合科研开发和人才培训等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全县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争取新增15个以上,其中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23个、省级技术中心810个。构建科技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产业化评价机制,发展壮大成果孵化、科技评估、科技咨询、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检测等专业化科技中介机构30家以上,逐步建立一支科学素质高、市场意识好、专业知识博、信息渠道宽、公关能力强的科技中介队伍,努力提高我县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率,为吸引、集聚和激发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提供服务支撑。
四、提高组织程度,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大环境。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全面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科技进步是建湖倍增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第一经济增长点、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第一资源和“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全社会努力形成珍惜科技人才、重用科技人才、善待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严格执行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规定,从县情实际出发,制定完善全县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引进、专利项目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科技工作更好地为建湖经济发展服务。优化服务环境。加强科技项目服务,建立健全重大科技项目会办制度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定期分析全县重大科技项目投资建设情况,集中会办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投入超500万元的重点科技项目,分别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程跟踪,全程服务,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达产达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创建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为契机,切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切实保护创新成果。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科技进步主要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并与各级干部的奖惩、任用挂钩,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的创新活力,真正使科技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动力源”,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支撑”。
第三篇: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全力创建教育强镇
——端州区睦岗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一、基本概况(略)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党政高度重视,履行政府职责
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镇委镇政府倾力为学校排忧解难,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每年我镇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两次以上专门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逢节假日,镇领导关心慰问教师,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指导,解决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如2009年出资为原逸夫小学教师临时宿舍因南广铁路建设拆迁而重建;协调镇人大及有关部门解决睦岗中心小学和市八中路口交通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创强期间,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的领导更是经常深入学校,解决创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深入睦岗中心小学调研解决运动场建设问题;到百花园小学调研解决与周边木材市场合作扩建校舍问题;到地质中学调研解决学校改建后的场室配臵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多次到学校了解教学硬件设施情况、校园安全情况,优先投入资金进行学校安保建设。
(二)保障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发展
我镇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始终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发展全镇教育为己任,把发展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统筹教育与经济及其他社
会事业发展中,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
1、确保义务教育“三个增长”。随着端州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财政坚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近3年我镇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185.79元、2649.45元、2916.55元;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393.49元、437.71元、483.76元;我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分别为2221.23万元、2564.77万元、2932.91万元,分别增长了15.47%、14.35%,切实做到了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三个增长”。我镇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补助金全部用于农村学校建设,确保免费对象都能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同时,我镇每年对农村困难家庭学生的生活补助达两万多元。
我镇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健全,账目清楚,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没有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没有向学校非法收取或乱摊派现象;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实施阳光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学校的财务管理依法、规范。
2、大力推进校舍新建扩建。我镇为适应城市化建设的发展,2006年扩建了睦岗中心小学教学楼;2009年,把破旧简陋、仅有12个教学班的地质中学进行彻底拆建改造,建成了可容纳36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的规范化学校。目前正在兴建的百花中学,2011年9月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该校是按36个教学班规模建设的一所设备先进的完全中学。此外,2010年投入了830多万元对其他公办学校进行了维修改造。目前仍在努力推进市八中、铁路学校、百花园小学、市八小的校舍改造和扩建工程。
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先进学校。我镇各个村委会对教育大力支持,如大龙和兰龙村委会一同建立了“双龙奖学金”,每个学期表彰品德兼优的学生。各村委会也分别设立了奖教奖学机制。
2、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我镇教师工资纳入我区财政统一发放保障体系,按时足额发放;每年增拨专项资金,增加教师岗位津贴及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对全镇农村学校教师实行郊区补贴制度,每人每月补贴50—400元。全镇教师实施了绩效工资机制;全镇教师与公务员一样享受节日津贴。2007—2009年教师人均年收入分别是39964元、44692元、48453元,实现了教师工资福利“两相当”。教师的社保、医保和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落实有保障,2007—2009年分别为67.8万、88.3万、97.08万。我们协同区教育局为46名教师做好“代转公”工作,全部解决了代课教师“代转公”问题。
3、加强队伍师德建设。根据端州区的统一部署,我镇大力实施强师振教工程。配合区教育系统大力开展每年一主题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笃学善教、敬业爱生的高尚师德。2007年,城区学校的一位教师主动申请调到我镇睦岗中心小学工作,区教育局为此组织全区老师开展了“对一份调动申请书的大讨论”师德活动,带动了大批农村学校的老师安教乐教。为稳定教师队伍,除了对在农村学校任教教师实行郊区补贴外,还对到我镇支教的老师每年给予交通、生活补贴500元。多项举措稳定了我镇教师队伍。
4、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我镇大力协同区教育局鼓励和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区本”、“校本”、“师本”三级培训,形成了三维立体培训网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每年有900多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全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经过了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公办中小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摆摊、违章占用及售卖非法低俗刊物和音像制品等现象,依法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加大力度对全镇中小学校园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学校周边安全隐患;为各学校配备了安保器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及110报警系统;要求学校和幼儿园配臵安保设施和人员;各村委治安联防队组织专人到学校门口护送学生安全往返。广泛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百花园小学成为全区安全应急演练的示范单位。各项措施有效地确保了校园安全、文明、有序,全镇学校没有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
3、全面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我们鼓励和支持校长积极参加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校长岗位培训学习,促校长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把百花园小学、睦岗中心小学等先进管理经验在全镇学校推广;大力推广市八中对学生进行禁毒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及监管的成功经验。我镇各校都有明确的办学方向、明晰的发展思路,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我们协同区教育局实施中小学校综合评价方案,有效地增强了学校的质量意识。全镇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学生勤奋好学,老师安教乐教。
4、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镇各学校认真抓好教学工作,促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近3年,我镇小学毕业考试合格率均在96%以上;初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镇有教师153人次和学生275人次获全国和省级各学科奖。大龙学校、铁路中学在2008—2009年连续两年获区中考教学成绩达标一等奖;市八中获2009年区中考教学成绩达标二等奖。市八中老师麦少雄是广东省优秀辅导员;另有7人获2010年省“五羊杯”数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1人获市青年教师优秀课件竞赛二等奖;百花园小学张叶老师获得省第一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二等奖。
“两基”、落实“两全”工作中,我镇结合本地实际,把巩固和提升普九成果作为重点,其中以“防流控辍”为难点狠抓落实。我镇实施学籍规范管理,设立了流动生月报制度,掌握、跟踪学生的流动情况,指导学校及时做好控流工作。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我镇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我们妥善安臵流动人口子女4874人在我镇学校就读,其中有3000多人安排到我镇公办学校,与本地学生享有平等教育机会。
切实有效的“防流控辍”措施攻克了“普九”工作的难点,使我镇“普九”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2010年我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年辍学率为0;15周岁完成率为99.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42.6%,年辍学率为0.32%,17周岁完成率为99.2%,毕业率为98.9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3%。
我镇还积极做好普高送生工作,把高中阶段招生任务分解到学校、班级、个人,层层抓落实,有效提高了我镇初中毕业生报考率,也有效提高了初中学校向高中送生的数量,为端州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出了贡献。
2、加强规范管理,扶持民办教育。我镇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抓管理促规范、抓质量促提升等方面着手,把民校纳入公办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年审、收费公示、招生广告监督和备案等制度,使民办学校得到生存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我镇领导经常深入辖区民办学校,为民校帮助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如多次到肇庆加美学校调研指导,使该校不断发展壮大,教学成绩连年攀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镇17所幼儿园均为民办幼儿园,在市、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民办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符合优质幼儿园
第四篇: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推进全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兴市之本”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人才工作的与时俱进,为实现全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要立足人才总量不足的实际,坚持多措并举,下大力培养经济建设急需人才;实施中高级人才继续培训教育工程;实施高级技工培训工程;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人才注入工程;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要立足人才吸引力相对较弱的实际,遵循人才规律,多渠道引进人才。遵循人才工作规律,突出“三个围绕”,围绕加快发展引人才,围绕优化环境引人才,围绕改进方法引人才。要立足加快发展实际,抓住关键环节,千方百计用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能论才,知人善任,量才使用,大才厚禄。
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领导。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工作。以抓“第一要务”的力度抓“第一资源”。正确处理“第一要务”和“第一资源”的关系,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战略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作为大事来抓。做到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政策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认真研究、编制、执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着重把握“一个面向,两个坚持”。一个面向就是面向全市改革开放主战场,把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两个引导,就是注意引导人才向基层包括条件艰苦的地方流动,引导人才向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流动。认真抓好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实。切实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
人才工作的活力在于创新,抓人才工作的关键也在于创新。首先要在机制上创,新努力消除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体制性障碍,加快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遵循人才开发的新规律,建立和健全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推进人才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其次,是要在方法上创新。积极吸收和借鉴发达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有效途径。最后,要在服务上创新。要把优化环境作为服务人才的主要途径,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的舆论环境。
我市在人才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人才存量没有盘活,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尚未形成,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现有人才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 当前的困难与不足,就我县人才情况来讲,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四多四少”:人才总量不足,人口多、人才少。人才素质偏低,中档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人才结构不合理,党政教卫人才多,经济建设一线人才少。人才形势严峻,高中级人才流失多、高学历毕业生回承少。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我县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使我县人才环境、创业空间、生活待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大,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才观念陈旧,尊才、爱才、育才、用才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并不断强化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使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的观念深入人心。
要实现人才工作的新突破,首要的任务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使人才工作更加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是用好用活现有人才,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15人,高技能人才87名,专业技术人才645名,高技能人才87名,企业管理人才47名,由于现行管理部门,职能重复交叉,缺乏统一协调,人才资源得不到及时交流和共享。要认真研究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政策激励的作用,通过有效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充分调动企业、科研事业单位和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真正把我县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应采取的措施: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人才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紧紧围绕“矿业兴工、绿色兴农,山地兴林,旅游兴商、特色兴城”发展思路,遵循市场规律,本着“用好现在的、培养自己的、留住关键的、引进急需的、储备未来的”人才工作整体思路,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用好三个环节,重点抓好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努力
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我市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全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五篇: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取得实效
文章标题: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取得实效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__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5,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确保了农民增收。该县连续三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并被
省政府授予“河北省科教兴县先进单位”称号。
一、确立“科教兴县”战略,打造科技型政府
科学技术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培植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和依托,是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助推器。因此,该县把科技创新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此牵引县域经济发展。一是确立“科教兴县”主体战略。这县先后出台《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把“科教兴县”确定为__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确保科技工作不因人事变动而发生“偏移”,以实现工作的连续、规范和健康发展。二是全力打造科技型政府。按照领导班子知识化的要求,对在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积极向上级推荐,建议提拔重用;注重培养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把德才兼备的科技人员选拔到乡局级领导岗位。县四大班子领导中,有7位是由从事科研或科技管理等工作的中青年干部中提拔任用的。全县17个乡镇都配有专职科技副乡镇长。三是实行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科教兴县”工作考核奖惩措施,将科技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年终目标考核,实行科技工作“一票否决”制,该项工作考核不达标的,不得被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二、构建科技创新网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该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构建科技创新网络。几年来,实施科技型项目120多项,总投资达11亿多元,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技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一是搭建科技信息平台。先后建成了河北省燕山科学试验站,成立了省内第一家区域性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该县以此为契机,建成河北__板栗技术传播站,通过中国__板栗网、燕山科技信息网、光彩农信网,实现科研单位、专家、技术成果与农民之间技术信息“零距离”传播,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同时,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28项,其中国家级研发课题3项,推广应用技术成果88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7个,引进和推广农、林、畜新特优品种30多个,直接创经济效益5亿元。二是健全科技推广组织网络。全县建立县级科技服务中心6个、乡级技术服务组织17个,其中有5个乡镇技术服务组织发展成为技工贸一体化、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产供销一条龙的技术经济实体。各行政村也建有科技服务组织,有各类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75个、协会32个、科普示范户3800多户。目前,全县有1500多名农民技术人员评定了技术职称,每100名农业人口中就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三是建立创新示范基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聘请省果研所专家为顾问,以建设北观板栗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推广幼树优种嫁接、密植早丰技术,使板栗单株产量提高了4.3倍,幼树结果期普遍提前3—5年。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果品、畜牧水产3个县级科技示范园区和17个乡级科技示范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96以上。
三、实施“借脑工程”,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一是和院士交朋友。先后聘请刘更另、任继周、沈国舫、张子仪、冯宗炜、卢良恕等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县政府经济顾问,进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应对措施”等讲座,参与制定__农业发展规划,为__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原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刘更另院士先后来__主持省山区开发试验区等项目,其中,“栗蘑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列入国家星火项目,并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全县栗蘑年产量已达100万公斤,创产值5000万元,__已成为中国食用菌十大商品基地县之一。二是与院校联姻。采取提供实验室、场地和资金等方式,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__成为新技术试验基地和新品种的生产、示范基地,实现“借鸡生蛋”。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等38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目前,燕山科学试验站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正在进行植物染色体加倍、转基因和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大花蕙兰快繁,丹参、马铃薯脱毒,优种板栗、多倍体大叶槐的组培试验。三是开展科技交流活动。该县先后三次承办河北省科教兴县工作会议、全省县级科技工作会议、河北省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启动仪式暨全省星火计划工作座谈会等省级科技工作会议。期间,以召开新技术发布会、项目推介会等方式,广泛开展科技项目洽谈活动,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借力发展。
四、建立多元投资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该县
通过综合运用政策、项目、市场等手段,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科技创新资金保障体系。一是财政拨款。保证“科技三项费”专款专用,并以不低于财政收入增幅的速度逐年递增。每年县财政还拿出100万元作为技术创新基金,专门用于科技创新机构的建立和创新项目的研发。二是信贷支持。通过县政府积极协调,县农行、建行等金融部门每年提供1亿元以上的信贷资金,用于科技型新产品开发和扶持科技型企业。三是企业投入。该县按照“打基础、抓重点、求突破”的思路,重点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办好技术开发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利润的50用于技术创新,该企业已从建厂之初固定资产不足400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为跻身全国企业500强的知名大企业。四是社会参与。随着科技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力量,尝到科技创新的甜头,纷纷投资科技新产品的开发。据统计,全县每年社会化技术创新投入达200万元。
《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取得实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