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出经营施工企业所得税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明确: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管证》。主管税务机关一般是指办理具体涉税事项的税务机关,依照设置权限的规定,具体涉税事项应由哪级办理的,哪级税务机关就是主管税务机关。
纳税人到外县(市)从事经营活动累计不超过180天,且合法取得由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开具的《外管证》的,除企业所得税回其机构所在地缴纳外,其他应缴纳的地方税收应在经营地缴纳(从事交通运输业的除外);没有合法取得《外管证》的,或者在同一地累计经营超过180天的,纳税人应缴纳的全部地方税收应在经营地缴纳。
根据新征管法规定,贵公司可凭《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向其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企业所得税。
建筑安装企业离开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简称所在地)到本区以外地区施工的,应向其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凭《证明单》到工程所在地办理报验登记,其经营所得,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并计征企业所得税;否则,其经营所得由工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就地征收企业所得
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企业利润征收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18%、27%。应纳税所得额(即税务机关认可的利润)在十万以上33%的税率,三万以下18%税率,三至十万27%。企业所得税有两种征收方式:核定征收与查帐征收,查帐征收是根据企业的申报的收入减去相关的成本、费用算出利润后再根据利润多少乘以相应的税率,算出应纳税金。核定征收就是不考虑你的成本费用,税务机关直接用收入乘以一个固定比率(根据行业不同),得出的数就作为你的利润,然后再根据多少,乘以相应税率。核定征收一般适合核算不健全的小型企业。2002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在国税缴纳。(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在地税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般都是开了外经证后,施工地的税局就不能征收你们的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就是在你的公司注册地交的。
1.未由注册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证明的情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227号)规定,对没有取得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其经营所得由项目施工地就地征收,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项目施工地就地征收企业所得税时,对不能提供完整准确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等情况,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具体核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38号)规定执行。
2.对于已经按规定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这部分工程承包收入应与注册经营地的其他经营收入合并计算企业所得税,并向注册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如果办理了外经证,就可以和总部企业合并核算,当地税务部门看到你外经证后就不会要你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他非企业所得税还是要在工程地缴纳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5]227号
颁布时间:1995-12-6发文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对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筑安装企业离开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以下简称所在地)到本县(区)以外地区施工的,应向其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出经营证),其经营所得,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并计征所得税。否则,其经营所得由企业项目施工地(以下简称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就地征收所得税。
二、建筑安装企业申请开具外出经营证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中标通知书;
(二)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
(三)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
(四)本系统的施工队伍。所在地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申请后,经审核无误应及时填发外出经营证。
三、持有外出经营证的建筑安装企业到达施工地后,应向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递交税务登记证件(副本)和外出经营证,并陆续提供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据以计算应缴纳所得税的完税证明。施工地税务机关接到上述资料后,经核实无误予以登记,不再核发税务登记证,企业持有所在地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副本)进行经营活动。企业经营活动结束后,应向施工地税务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外出经营证交原填发税务机关。
四、对外出施工的建筑安装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应主动与施工地税务机关加强联系,做好外出企业纳税的认定工作。施工地税务机关应积极配合所在地税务机关的工作,避免企业所得税税款的流失。
五、外出经营证由县(含县)级以上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编号管理,县(市)税务机关要定期对下级征收单位填开的外出经营证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对外出经营证的使用管理,保证税款及时入库。
六、建筑安装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税收的有关规定设置账簿,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缴纳所得税。未按规定设置账簿或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资料残缺不全,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建筑安装企业,税务机关可依照有关规定,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七、本通知自1995年度起执行。
第二篇:建筑企业外出经营如何缴纳所得税
建筑企业外出经营如何缴纳所得税
建筑企业外出经营,包括跨地区(既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跨地(即省内跨地市、县区)等。
一、建筑企业外出(跨地区)经营要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建筑企业外出(跨地区)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10]156号《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按月或按季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同时,依照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57号公告《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就地预缴是建筑企业外出(跨地区)经营需要关注的问题,预缴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建筑企业只设跨地区项目部的,由项目部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就地预缴。总机构扣除已由项目部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后,按照“汇总清算”原则,就其余额缴纳。缴纳方式是:
按照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按照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比率预征企业所得税,这一部分税款将会减少总机构所在地实际的预缴税款。
二是建筑企业跨地区设立二级分支机构的,二级机构应汇总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包括与项目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所发生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由二级分支机构向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汇总预缴。建筑企业所属二级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以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等,不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二级分支机构预缴时,先由总机构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税额,再确定二级分支机构应预缴的所得税额。方法是:
1、按照规定的比例,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税额,总机构应将本期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50%部分,按照各分支机构应分摊的比例,在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分摊,各分支机构应在每月或季度,就其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就地申报预缴。
2、按照规定计算分支机构的分摊比例,分摊依据是:由总机构按上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个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除撤销二级分支机构、重组情形外,分摊比例当年不作调整。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二级分支机构,是指汇总纳税企业依法设立并领取非法人营业执照(登记证书),且总机构对其财务、业务、人员等直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的分支机构。并不是所有的二级机构都要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对符合以下六种情形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既:
1、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汇总纳税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分支机构。
2、上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二级分支机构。
3、当年新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
4、当年撤销的二级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所属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间起。
5、汇总纳税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分支机构。
6、总机构亏损或当期没有实现应所得税额。
三是建筑企业跨地区既有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又有跨地区二级分支机构的,总机构先扣除已由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再按规定计算由二级分支机构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后,就其余额缴纳。
实际上,跨地区汇总清算企业有直接管理所在地项目部,又有直接管理跨地区项目部,还有跨地区二级分支机构,是多种情况并存的预缴情况的汇总。例如:资中建筑总公司2014年实现计税所得额300万元,公司总机构设在四川资中,公司在广州设立的项目部收入1000万元,在上海、深圳设有两个二级分支机构。其中,上海分支机构上收入、工资、资产三项分别是1000万元、60万元、400万元;深圳分支机构上收入、工资、资产三项分别是500万元、80万元、20万元。那么:
广州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需要预缴企业所得税1000×0.2%=2万元,上海分支机构应分摊比例=0.35×1000/(1000+500)+0.35×60/(60+80)+0.3×400/(400+20)=66.9%;
应预缴企业所得税=(300×25%-2)×50%×66.9%=24.4185(万元);
深圳分支机构应分摊比例=0.35×500/(1000+500)+0.35×80/(60+80)+0.3×20/(400+20)=33.1%,应预缴企业所得税=(300×25%-2)×50%×33.1%=12.0815(万元)。总机构应缴企业所得税=300×25%-2-24.4184-12.0815=36.5 提示:当总机构直接管理跨地区项目部时,跨地区项目部实现的所得税额绝大部分部分税源分额向总机构所在地转移;当总机构所在地有直接管理项目部,又有直接管理跨地区项目部,还有跨地区二级分支机构,总机构实现的所得税额大于或小于二级分支机构实现的所得税额时,总机构应缴纳的所得税额与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预缴的所得税额,税源分额发生相向转移。
四是建筑企业总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在办理汇算清缴(包括预缴)时,应附送其所直接管理的跨地区经营项目部就地预缴税款的完税证明。总机构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和项目部不再进行汇算清缴。总机构年终汇算清缴后应纳所得税额小于已预缴的税款时,由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抵扣以后的应缴企业所得税。
假如,资中建筑总公司2014汇算清缴在总机构进行,当亏损100万元,在内总机构所在地预缴税款20万元,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预缴税款8万元,跨地区项目部预缴税款2万元,应当退税30万元,这30万元就只能向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办理抵扣手续。
二、建筑企业外出经营需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建筑企业外出经营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附予纳税人临时外出经营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所谓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就是固定工商业户到外地经营,凭税务机关的外销证明回所在地纳税的一种稽征管理制度。固定工商业户到外地经营需持外销证明向经营地税务机关进行登记,接受税务捡查监督,并按规定回所在地税务机关计算缴纳税款;没有外销证明的,经营地税务机关可以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就地征税并对其处罚。
1、建筑企业实行外出经营申办证明管理 建筑企业外出经营的项目部、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税收管理证明的,由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能提供税收管理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办理外出经营管理证明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有效期限一般为30天,最长不得超过180天。二是如实提供证明资料。
①如实填写《外出经营活动情况说明》,需加盖公章;
②如实提供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并写明“与原件一致,原件存放何处”字样;
③如实提供建筑安装工程合同或协议原件及复印件,需加盖骑缝公章并写明“与原件一致,原件存放何处”字样;合同需缴纳印花税,如已申报印花税的需附印花税票复印件。
2、建筑企业实行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管理
建筑企业外出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第36号令《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验登记:
一是应当按照《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注明的经营地,在进行生产经营前向经营地税务机关进行报验登记,并提交税务登记证件副本、《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等证件、以及建筑企业外出经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等证明、资料。
二是在经营地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查验,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征收管理。三是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缴销手续。
四是外出经营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办理税务登记证后,可以不再适用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管理。
三、建筑企业省内到外县(区、市)提供建筑劳务,各地税收征管有新措施 对于建筑企业外出经营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的跨地(市、县)项目部,是否实施预缴、预缴的比例及方式如何确定,以及如何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等征收管理办法,要遵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制定的规定。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2014年第5号公告对省内建筑企业到外县(区、市)提供建筑劳务,有关所得税事项的规定就具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是对设立二级分支机构从事经营的仍然实行总机构应纳所得税额的50%部分,在各二级分支机构间进行分摊,由各二级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预缴。二是对未设立分支机构而以项目部形式经营(或虽未设立项目部但实质上构成提供建筑劳务项目)的,实行“首次报验登记,企业自营业务承诺”征管制度。要求项目所在地向主管税务机关依法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且要在首次报验登记时同时提供《企业自营业务承诺书》,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不对该项目征收企业所得税和经营性质的个人所得税。
项目部虽然能够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但不能在首次报验登记时提供《企业自营业务承诺书》的,则视为企业非自营业务。建筑企业应就该项目全部收入并入其收入总额在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企业所得税。项目实际经营者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在项目所在地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项目实际经营者,采取查帐征收或核定征收方式确认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为查账征收的,以实际经营者实际分得的所得为依据;建筑企业为定率方式核定征收的,以该项目收入总额扣除建筑企业从该项目取得的收益(管理费等)及实际负担的企业所得税额后的余额为依据。
三是省内建筑企业跨地区经营,不能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限期其补办《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逾期仍不能提供《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由项目部作为独立纳税人在项目所在地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经营者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在项目所在地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篇: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所得税征管问题剖析
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所得税征管问题剖析
汪 炎
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税收管理的源泉源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行政法规)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002]362号)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 第7号)第六章规定:
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
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下列证件、资料:
(一)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二)•外管证‣。
纳税人在•外管证‣注明地销售货物的,除提交以上证件、资料外,应如实填写•外出经营货物报验单‣,申报查验货物。
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结清税款、缴销发票。
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外管证‣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外管证‣缴销手续。
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必须按照以上规定开具•外管证‣,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核心问题是应纳税种的缴纳地点和方法问题。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涉及缴纳的地方税(费)种主要有:营业税、企业(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与营业税同时缴纳。根据•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1994‟2号)和•财政部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1986)财税字第120号]的规定,教育费附加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征收教育费附加的环节和地点,原则上与征收营业税的规 定一致。也就是说,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营业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纳税地点是明确的,都应该在应税劳务发生地缴纳。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所得税的征管问题。
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所得税纳税执行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227号)文件。该文件第一条规定,建筑安装企业离开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到本县(区)以外地区施工的,应向其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经营所得,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并计征所得税。否则,其经营所得由企业项目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就地征收所得税。在执行这个文件时,有的建筑业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为了管理方便和税收任务的需要,自行规定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在开具外经证时提前预征税款或采取按开具外管证金额比例征收税款,致使企业外出经营所得税税收管理比较混乱。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由于建筑业税收管理的特殊性和新的相关税收政策出台滞后,新政策管理上要求较高,不少税务机关还在执行原来的管理政策,这说明我们进一步规范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税收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就目前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企业所得税征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39号)规定,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地区经营建筑企 业应严格执行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建筑企业跨地区设立的不符合二级分支机构条件的项目经理部(包括与项目经理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也应汇总到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统一计算,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各地税务机关自行制定的与本通知相抵触的征管文件,一律停止执行并予以纠正;对按照规定不应就地预缴而征收了企业所得税的,要及时将税款返还给企业。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该居民企业为汇总纳税企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因此,非法人单位不成为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建筑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非法人分支机构,也就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但考虑到跨省经营涉及财政利益分配的特殊情况,税法制定了在经营地预缴税款,总机构汇算清缴的征税政策。统一计算,是指企业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分级管理,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 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就地预缴,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汇总清算,是指在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财政调库,是指财政部定期将缴入中央国库的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待分配收入,按照核定的系数调整至地方金库。具体办法是: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50%由总机构预缴。总机构预缴的部分,其中25%就地入库,25%预缴入中央国库。分支机构分配依据是:由总机构按照以前(1-6月份按上上,7-12月份按上)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计算公式如下: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0.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工资总额/各分支机构工资总额之和)+0.30×(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
企业应根据当期实际利润额,按照以上规定的预缴分摊方法计算总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企业所得税预缴额,分别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月或者分季就地预缴。
在规定期限内按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经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认可,可以按照上一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由总机构、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预缴方式一经确定,当不得变更。
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以下外出分支机构可以不在经营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上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撤销的分支机构,撤销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21号)就二级分支机构的判定问题规定如下:二级分支机构是指总机构对其财务、业务、人员等直接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的领取非法人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总机构应及时将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名单报送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并向其所属二级分支机构及时出具有效证明(支持证明的材料包括总机构拨款证明、总分机构协议或合同、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二级分支机构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非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由总机 构出具的二级分支机构的有效证明。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二级分支机构进行审核鉴定,督促其及时预缴企业所得税。
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二级及二级以下分支机构身份的,应视同独立纳税人计算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不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的相关规定。
居民企业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跨地、市(区、县)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场所的,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参照•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联合制定。•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装企业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赣地税发„2009‟27号)文件规定:
建筑安装企业在所在地之外的县(市、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在施工前应按规定向施工地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办理报验登记和项目登记。
办理项目登记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二)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三)建筑业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
(四)建筑业工程施工合同;
(五)中标通知书等建筑业工程项目证书。对无项目证书的工程项目,纳税人应提供书面材料,材料内容包括工程施工地点、工程总造价、参建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六)如实行承包的,需提供工程承包合同(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七)所有银行账号证明,并注明收入结算账户;
(八)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资料,建立项目登记管理制度。
对外来建筑安装企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其在施工地的应税所得,由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征收企业所得税,施工地税务机关一律不得征收。
(一)依法取得•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二)提供与所建项目相符的建筑业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
(三)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的;
(四)提供经营收支全部纳入企业所在地账户统一核算的证明;
(五)施工管理人员(指项目经理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属于企业职工,并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企业已为施工管理人员缴纳了国家规定的各项基本保险等。对未同时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施工地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可按开具发票金额,按10%的应税所得率预征企业所得税,终了后,由建筑安装企业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统一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进行施工地业务调查时,施工地企业和主管税务机关有义务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对以承包方式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以承包人为所得税的纳税人;以分包方式提供劳务的,总承包人和分包人为所得税的纳税人。
根据承包人的经济类型,分别征收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对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如其账务不健全,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会计核算资料,实行核定征收的,可按开具发票金额,按10%的应税所得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终了后,汇算清缴;对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6‟127号)的要求,区别不同情况计征个人所得税。如其未设立会计账簿,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的,施工地地税机关可以按照工程价款的2.5%核定征收其个人所得税,终了后,汇算清缴。
综上所述,建筑业企业外出经营,其税收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或跨地区设立的不符合二级分支机构条件的项目经理部(包括与项目经理部性质相 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主要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在我省境内跨地、市(区、县)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场所,主要应按照•江西省地方税务局 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安装企业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赣地税发„2009‟27号)文件规定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作者单位:武宁县地方税务局)
第四篇:施工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推荐)
施工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这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项目地在你的公司注册地以外的地区,需在项目所在地国税进行预缴0.2%的企业所得税,然后在你公司进行企业所得税进行季度或者申报的时候进行抵扣。
第二种是,项目地和你的公司注册地相同,则只要在季度或者申报企业所得税就行了。
对于怎么计算,企业所得税目前有两种征收方式:
查帐征收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查帐征收:适用财务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按收入减成本费用后的利润找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对能够正确核算收入而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的企业适用。
查帐征收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关键是看你的利润率与核定应税所得率谁高,如果是利润率高,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就会少缴税,否则就会多缴税。
比如:你经营收入100万元,成本费用50万元,流转环节税金10万元,利润率为40%,假如核定应税所得率为25%:(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33%)
查帐征收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成本费用-流转环节税金)*税率=(100-50-10)*33%=13.2万元;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核定应税所得率*税率=100*25%*33%=8.25万元;
两者相差4.95万元,主要就是取决于你的利润率40%高于核定应税所得率25%的原因。
如果你们财务核算制度不键全,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的,税务部门肯定是要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征收。如果你们的利润率低于核定应税所得率的话,建议按规定做好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争取查帐征收(可以少缴税),否则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征收对你们有利。
第五篇:如何加强跨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管理
如何加强跨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管理
十堰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熊文汇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以来,不仅对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推进税制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企业所得税管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新税法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尤其是跨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所得税管理仍是管理的难点,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下面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跨地区经营企业情况及管理现状
根据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第二条 规定,汇总纳税企业是指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以下称分支机构)的,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办法。按照该规定,目前所管辖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总机构所在地划分。分为:总机构在本地,分支机构在外地和总机构在外地,分支机构在本地。
2、按企业经济类型划分。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3、按行业性质划分。分为:工业、商业、金融、保险、证券、餐饮、运输等。
4、按级次划分。分为:二级分支机构在和二级以下分支机构。
以上企业既有既征增值税又征所得税的企业,也有只征所得税的企业,既有既申报又就地预缴所得税的企业,也有只申报不交税的企业。面对复杂的局面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难度,就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两年来的情况
看,跨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总机构在本地的,侧重于总机构管理;二是既征增值税又征所得税的企业,侧重于增值税管理;三是二级分支机构,侧重于税款管理;四是二级以下分支机构,侧重于申报管理。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导致管理偏移。自分税制以来,国税部门把税收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向增值税纳税人和专用发票的管理上,对于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从思想认识上没有提高到相应高度,管理力度不够,日常管理存在疏漏,企业所得税的税源管理上“缺位”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2、理论与实际管理之间差异,影响管理深度。《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二级分支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均由二级分支机构集中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该条在理论上虽然明确了管理权限,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定难度。对二级分支机构及其下属机构管理,只能按照分配表进行催报催缴,督促就地预缴所分配的企业所得税,而分配比例由总机构计算产生,监管上存在困难。对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管理,只督促其按期申报。由此可见,在管理深度与就地纳税企业管理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
3、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管理质量。就所得税管理而言,它要求税收管理员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税收政策及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所得税管理上台阶。而从目前的管理员队伍看,业务水平差距较大,甚至有的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多年,连简单的商业企业的帐务都无法看懂,更谈不上跨区经营企业的复杂帐务,所得税管理将无从谈起。
4、企业办事程序不清增加管理难度。在所管辖跨区经营的企业中,有部分大企业在遇到相关涉税问题时,不是直接与税收管理员进行协商处理,而是程序
倒臵,跨过税收管理员找到上级,自上而下解决问题,虽然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使得管理员在日常管理中“望户兴叹”。
三、管理建议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当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工作。
1、转变认识,加大管理力度。要以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为指导,转变思想,将企业所得税管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方面不仅要管好就地纳税企业,同时也管好跨区经营的企业,力争使管理服务辐射每一户企业,不留管理漏洞;另一方面既要抓好有税企业管理,又要抓好三级及以下企业管理。实施全面管理,既保证了收入任务的完成,又促进了管理质量的提高。
2、用好税法,将管理落到实处。要严格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一是对总机构在本地分支机构在外地的企业,进行汇算清缴,同时还要定期对分支机构经营核算及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检查,以保证税基的准确性;二是对二级分支机构在本地的企业,要加强与总机构所在税务机关联系,强化监督,确保分配比例真实准确。
3、加强评估,提升管理质量。对跨地区经营企业的所得税管理,国家税务总局虽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在实际管理中仍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只有所得税税种的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他们在经营所在地国税机关只办理纳税申报,不就地预缴税款,管理上多半是监督多管理少。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对这类企业开展纳税评估,是提升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纳税评估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检验企业执行税收政策准确度,起到纠正执法偏差作用,维护了税法的正确实施。
4、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大对税收管理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综合业务水平,是提升所得税管理的重要途径。一是系统地开展新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同时还要针对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和管理制度及时开展专题培训,在日常管理中做到知法、懂法、用法;二是要开展财务会计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整体管理素质。应在培训与实践的结合中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着力培养精通企业所得税业务、财务会计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又具有一定征管经验的企业所得税复合型管理人才。
报:省局办公室税收科研所税务学会秘书处市委政研室
《湖北国税》编辑部
送:局领导 局内各单位
发: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 稽查局
编、校:袁学顺审:尤勇共印十八份
文章录入:yjh责任编辑:y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