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4 17:2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第一篇: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秘书职业化”一个非常富有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的命题。秘书职业化问题是目前中国秘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曾有专家呼吁,并发表文章专门讨论这一问题,但是令我们无法改变的是,秘书职业化问题,依然未被提上日程,职业化进程缓慢。导致职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较为复杂。本文试图对秘书职业化进程问题再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大家讨论。

一、传统秘书观念的秘书等级职务,等同于领导,而并非是一种终生职业。
在美国教育协会确立的职业化的标准中认为,职业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应该属于永久化的职业。在我们传统观念当中,对秘书的角色定位依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秘书职业的看法。在传统的观念看来,秘书人员是 “领导”是“干部”,尤其是,传统观念的秘书,更多的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秘书,这些秘书人员,在人们的眼中相当于未来的领导者,准官员。秘书的职业化色彩非常淡漠。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大多数人员来讲,他们也不是把自己所从事的秘书工作,当作终身所追求和献身的职业,而是等待机会脱离秘书这一职业,等待升官。秘书岗位不过是向领导职务过渡的一个跳板,秘书的发展空间很小。
在美国,秘书这个职业则是越老越吃香。比尔·盖茨在创业之初就聘请了42岁的女秘书露宝,她为比尔·盖茨微软帝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露宝稳重细致,几乎成为公司的灵魂人物,她和盖茨的无间配合成为微软公司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美国的大公司里,很难看到年轻的女秘书,越是级别高的部门,秘书的年龄就越大,多是40多岁、有教养、有经验的职业女性。从公司用人的角度来看,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缜密、周到的优点就越发突出,她们比年轻人更善于应变周旋,也更有耐心,用“长袖善舞”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通常一个成功的秘书是没有年龄上限的,干一辈子都没有问题。
此外,秘书人员承载的社会和职业使命与行政官员相同的地方太多而相异的地方大少。秘书职业与其他任何职业一样,尽职尽份、理想崇高,是自己安身立命、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在人们眼里,秘书的工作太简单、太程式化,似乎可归纳为 “收发打存”,更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吃 “青春饭”。一位女性在秘书职位干上一年两年,即便在很好的外企公司,她也会千方百计地要求转工,要么做人事、行政,要么做市场、销售,去实现别人眼中的人生价值。所以在中国的外企公司里,能找到一个从事秘书工作3年以上的职业秘书己经很难了,传统观念阻碍中国女性把自己培养成为职业秘书。

二、职业物质保障的薄弱。
秘书人员的主要流向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小型私人企业和私人秘书,不管进入哪个单位,秘书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相应的福利都相对较低,而且来自职业内外的压力也常常很大,影响秘书人员升迁的非职业性因素复杂,比如人际关系等,由此导致秘书职业的风险系数偏高,缺乏一定的稳定因素,高薪秘书的人数比例相对其它行业较低,职业性的奖励性项目相对较少,对秘书工作的经济上吸引力和刺激力很小,经济保障的动力整体减弱。由此而导致真正的秘书人员无法安心秘书工作,导致利用和领导的特殊关系,而获得非法收入。李真腐败事件充分说明了秘书人员的待遇较低是引发秘书人员腐败的因素之一。秘书职业化后,秘书人员相应的劳动报酬有待改善,以职业化的方式来推进经济收益。职业化要求提高秘书人员的待遇,而这应该以分化和同质化为前提,这是一个动态实现的过程。待遇提高后,就会产生一种品质上自我净化和提升的机制,社会有这个要求,职业内部也有这个要求,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而制度上的可确定性就变成了生活中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机会的可预计性,类似行为能够得到类似对待。波斯纳说过,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未必只会导致利欲熏心,它也可能使得一个职业追求良好的行为和“产品”。美国秘书的收入尽管因行业、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但是总体水平却高出

很多其他职业。从地区来看,南部城市秘书收人普遍较低,而北部及西部城市较高。从行业看,运输、司法及公共服务业秘书收入较高,而贸易、金融及房地产业的秘书收入较低。一般而言,行政秘书的平均年薪为3·1万美元,而司法秘书的收入可高达3·4万美元。至于政府秘书,根据2001年的统计,在联邦政府工作的秘书起薪为1·7万美元,平均年薪为3.3万美元。物质保障的健全,使美国的秘书队伍比任何一个职业队伍都更庞大。而反观我国的现实情况,尽管今年的4月27日是 “国际秘书节”,而根据智联招聘网和新浪伊人风采频道的联合调查显示,秘书们在秘书节里会照常上班的多达82.75%;将得到休假奖励的只有7·14%,得到老板或同事恭贺的只有5.47%;有幸得到奖金/奖品的只有4·64%。将近5000名调查参与者中有43%的人不知道这个节月;30·19%的人认为秘书节的设置恰恰说明了秘书的待遇是不公平的。这项调查充分说明了秘书职业物质保障的缺乏。
以职业化的方式来推进经济收益。秘书职业化以后,通过建立秘书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可将秘书分成若千级别,每个级别对秘书都有明确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秘书级别享受相应的待遇。

三、秘书职业社会声望的缺失。
在传统的秘书观念当中,秘书不过是收收发发、抄抄写写的简单劳动,是一种青春饭荷花瓶职业;秘书要两袖清风,一贫如洗;秘书人员要做老黄牛,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然而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观念需要改进,提倡秘书人员要淡泊名利,无可厚非,但是要实现秘书的职业化,给与秘书人员相应的名利是必要的。任何职业,都是社会需求满足的一种表现。都具有交换价值,即使是公益事业,也应该给与相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秘书职业是非常典型的社会行为,正如其他职业一样,秘书职业也应该享有和其他职业一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既然付出了职业化的劳动,就应该享有适当的、与付出成正比的名誉上的回报。当前的社会环境虽然对秘书职业化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认识,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对秘书职业化有了一定的推动,但是从事秘书职业难求名利依然是一个问题。调查表明,很多人不愿意从事秘书这个行业。这是导致秘书职业进程缓慢的又一个动力因素。美国是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秘书也毫无例外地实现了高度职业化。在美国,秘书是个既严肃又体面的职业,不仅从业者众多,而且很受尊重。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美国全国秘书从业者约为300万,秘书是美国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为了肯定秘书的贡献,1952年经两位美国资探秘书提议,美国宣布设立秘书周和秘书日。1955年,正式将秘书周定在每年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而这周的星期三为秘书日。每年的秘书节,美国总统都会致信祝贺。秘书节一到,贸易公司的罗伯特先生除了要给公司所有的秘书放假外,还会送上鲜花和贺卡表示慰问。另外,他还鼓励每一位秘书的直属上司加送一份额外的礼物,因为他自己每年都会给贴身秘书送上一包上等的咖啡或有异国风味的坐垫来表达感激之情,这是对秘书职业的尊重和认可。

四、可操作性模式的缺乏。
秘书职业化问题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理论,不能局限于理论框架的构建,而更应该建立一些可操作的实践模式。从学理的角度上讲,秘书职业化乃是理论之必然,从实践的层面上讲,秘书职业化却缺乏成功的模式和标准,秘书职业化的道路缺乏可资借鉴的实践依据。人们的保守心态在成功模式和可操作实践出现之前,显得更为突出。希望通过时间来检验职业化的可行性,尽管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已经看到秘书职业的光明前景,但是无论是秘书理论界、秘书从业者,还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促进社会其它相应部门、环节的同步配合上,在具体的运作上,在政策的支持上,缺乏示范性和应有的力度,由此而导致人们对秘书职业化的感性认识上的滞后与迷茫。中国社会的秘书职业如何体现中国自己的特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可以分解地加以回答的。所谓的中国特色,它应该是一种实践的感觉,是一个不断界定、不断定义的一个过程。当然秘书职业化的理论,它是西方来的,西方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的经验的一种总结和升华。而秘书职业化实践,更要去西方取经,然而令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时,我们不知道依照这样的一套现成的理论和实践往前推进是否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国的问题。秘书职业化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我在研究秘书职业化的“中国语境”时,的确比较多地考虑了向现实妥协。而目前符合中国秘书职业化特点的实践,还尚未出现。象深圳华为公司,这样能够接近秘书职业化的实践目前还是凤毛麟角。目前,秘书职业化的大趋势,呼唤更多类似华为的秘书职业行为模式的出现。而符合目前中国秘书实际情况的可以借鉴的模式,目前基本上一片空白,由此造成了人们的一种观望的态度。没人敢去下决心“吃螃蟹”。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秘书职业化执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导致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秘书学科缺乏系统而明确的知识体系,高等院校秘书专业面临萎缩等。客观上,目前不少企业组织规模很小,企业组织扁平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职能划分的变化使企业中的秘书人员很难再有大的职位提升,对此本文就不再详述。基于对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加速秘书职业化进程必须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完善秘书行业的准入制度,提高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严格职业准入
秘书职业化的核心是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由于秘书的选拔程序不规范,造成领导者可以随意任用秘书,致使秘书人员素质高低差距很大,工作质量不稳定,腐败现象屡反不止。职业的准人,最重要的是看专业水平是否符合秘书职业的要求,是否具有必要的职业训练。我国目前对秘书选拔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99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7年8月劳动部颁发的《秘书职业技能》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规范(秘书)》等行政法规。但这些规定并没有对秘书的工作性质、任职资格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使得秘书的任职资格和工作性质不明确;又加上社会对秘书专业认识不足,导致了秘书的选拔极不规范。例如,在专业方面从秘书专业到“相关专业”,甚至没有专业要求;在学历方面从高中生到硕士生。因此,至今还有很多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根本没有接受过秘书专业教育。而秘书专业要求不高的结果,是使秘书工作质量总体水平偏低。秘书工作质量的低下,严重阻碍了秘书的职业进程。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从其工作性质来看,必须是具备相应的秘书职业技能的专业人员,与一般的从事国家行政管理的公务员相此有其特殊性。通过种种秘书职业化措施,使秘书成为一种专业化很高的职业。通过对秘书人员的行业准人制度的完善,提高整体的秘书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可以进一步促进秘书的职业化。我国目前有关部门已引进英国的忧LCCIEB及PETMAN秘书资格水平考试和美国IAAP”特许职业秘书“资格考试,目前国内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已经设立了培训点和考点。这些考试在国际上有较好的声誉,但由于完全采用国外的标准,其适用范围比较狭窄,目前主要应用于一些涉外单位。我国应该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秘书资格能力考核体系,这是秘书工作职业化的根本保证。对秘书资格考试可以参照我国的律师资格考试。秘书认证是秘书职业准人很重要的一部分,尽管认证并不能完全解决职业化的问题,确立秘书任职资格,秘书认证的内容、方法、效度、信度也很重要。所以我强调知识要更新,增加有用知识的数量,并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内容。职业标准不仅包括技术标准,还应包括与职业相关的非任职要求。同时,如何让职业标准体现行为而不是知识,以及评价的方法也需要研究与完善。
秘书任职资格是指从事秘书活动的主体应具备的身份和条件。虽然过去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国的各个具体任用秘书的机构对秘书的任职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标准和考核方法,但都是些”零散"的选考办法,未能形成全社会统一的标尺,当社会进人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后,西方发达国家才率先对秘书任职资格实行了统一的认证制度,使秘书任职资格真正规范起来。我国也必须通过秘书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加以规范,建立起秘书资格考试制度,提高职业壁垒。由国家指定的机构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每一年或二年进行一次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储备一批优秀的秘书人才,为秘书职业化奠定基础。通过职业资格的准入,向社会论证其职业是独特的,加大没有进人这个职业的人对本职业的依赖。比如医生、律师、注册会计师就需要执照,就是质量的保证。职业壁

垒越高,而使得职业供给有限,从业者从这个壁垒中得到的收益就越高。
有了一支职业秘书队伍,建立严格的秘书选拔程序才有可能成为现实。选拔的方式和程序可以通过立法加以规范,领导者不能加以干涉。选拔和任用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确保人才选拔的公开、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不具备条件和资格的人凭借关系进入秘书队伍,从而有效提高秘书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二篇:秘书职业化

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长治学院中文系文秘教育专业,长治

摘要:秘书职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秘书行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究现代秘书职业化新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秘书职业化的发展成果以及阻碍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同时,有针对性的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对促进我国秘书职业化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秘书职业化;新特点;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一、绪论

职业化已经成为国际职场通行的规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性、技能型职业人才已被写入国家教育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的教师、公务员、会计、律师等行业都形成了相当程度的职业化。由于受传统“官本位”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秘书职业化程度低,社会要求专业秘书的呼声愈来愈高。我国秘书行业在职业化进程中遇到了发展瓶颈,其原因复杂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思想层面。深入挖掘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瓶颈以及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我国秘书行业走向国际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秘书职业化的内涵

秘书就是直接为领导、主管或雇主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人员[1]。职业化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专业性工作,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等特点。有了职业并不等于就有了职业化,一个职业实现职业化必须要有较为明确的职责范围,有系统的管理体系,有完善的用人机制和培训制度等。秘书职业化是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的必然结果。所谓秘书职业化就是秘书职业行为形成了完善的管理系统,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其运行,职业性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秘书的职业化首先是秘书身份的职业化:是指秘书作为一类专业人员,依法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依法享有各种待遇和保障;其次是秘书职能的专业化:是对秘书职权、任务的明确界定;再次是秘书知识的专业化:所有秘书从业人员必须经过科学、规范的培训后取得相关执业资质方可从事秘书工作。

在西方国家,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化秘书工作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194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秘书协会,规范了秘书职业的行业标准,标志着美国秘书工作开始走上职业化轨道。1981年4 月,美国国家秘书协会改名为“国际职业秘书协会”,共有30多个国家的秘书组织加入该协会。该协会早在1955年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秘书周”,并将该周的星期三定为“秘书节”。此举大大推进了国际秘书职业化的进程。在我国,秘书

[2]

职业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1997年8月,《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和国家《秘书职业技能鉴定规范》颁布试行;1998年6月,原国家劳动部颁发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之后北京、上海、重庆等10 多个省区市开始了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试点工作,中国秘书职业化才迈出了第一步。职业化是秘书工作的新发展,职业化的秘书将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和壮大自己的队伍,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容,从而突破公务秘书和公有秘书的窠臼,打破传统秘书队伍格局。

[3]

三、现代秘书职业化的新特点

现代秘书工作与传统秘书工作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它成为我国秘书职业化过程中应重点培养的内容。

1、秘书职能外延扩大

秘书总的职能是当好助手、提供信息、搞好服务等,在外延上通常是办文、办事。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职能外延不断扩大。例如有些人聘请秘书从事翻译、保镖以及私务性生活服务工作等。秘书逐渐由“助手”向“准负责人”方向发展。例如许多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要求秘书有“独立处理事务之能力”,有些企业的秘书甚至还兼任人事部经理,这都说明了秘书职能外延扩大。

2、秘书工作的社会化和国际化

秘书工作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主要包括两重意思:一是指秘书服务对象已遍及社会各方面,包括各类老板、医生、社会名流、自由职业者等;二是指秘书队伍服务内容将根据市场的需要实行灵活性服务。例如充当中外翻译、国际谈判手。其中现代秘书服务范畴的国际化现象已日趋明显。

3、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使秘书的办公手段从原始的“一支笔、一张纸”中解脱出来而进入电子世界。电脑几乎可以做所有办公事务:打字、印刷、邮递信函、传真、电话会议等等。此外诸如复印机、照相机、传真机的普遍应用都表明秘书行业已全面进入现代自动化办公时代,新的办公革命已正在兴起。

四、新形势下推行秘书职业化的原因

(一)秘书职业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秘书人才的国际化流通也将成为必然,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备国际交往的相关技能,即对秘书人员国际化素质的要求,如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熟知本行业国际执行标准和操作程序,掌握国际交往礼仪等等。而要实现这些,必须要对秘书人员进行严格的信息化、专业化培训,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化”。我国的秘书工作者只有抓住这一机遇进行全面革新,实行与国际秘书职业全面接轨,才能让我国的秘书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而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又为秘书职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扶持力度。秘书作为拥有专业化知识的社会紧缺型人才,将赢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二)秘书职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相对稳定,需要行业工作人员的稳定,秘书工作也毫不例外。社会经济发展拓展了秘书工作的内容,秘书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管理中来;秘书工作的手段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复印机、传真机、计算机等现代化产品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秘书工作的效率;秘书工作的侧重点也从“事务性”向“参谋型”转变[5]。这些变化需要秘书工作者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技能,提升“职业化”程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给秘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细致,从而促使秘书工作细化分工,要求的技术含量也就更高。从低层次的秘书到专职秘书,再到管理阶层的秘书,形成规范化的职业体系。秘书职业化强调秘书工作的层次化,将秘书工作者按层次等级进行分类,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秘书职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现代秘书职业化

秘书职业是近代工商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行业。在西方国家,秘书职业化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为了适应工商社会追逐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秘书职业迅速兴起,秘书人员成为各类企事业机构各级主管以及各类专业人才诸如企业老板、医生等自由职业者不可缺少的助手。而在中国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职业竞争机制的出现,秘书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在中国得以兴起,秘书开始从行政职位走向职业化道路。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秘书职业化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起步晚的中国秘书跟国际形势毕竟有一段距离,这就要求我国秘书人行业必须尽快实现秘书职业化以适应国际社会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的全面接轨。

(四)秘书职业化是规范秘书升迁、防治腐败的重要保障

领导秘书自古以来就是升迁捷径:虽然不任实职,却拥有隐性权力。最近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足球打假案”主角之一谢亚龙就是从原国家体委主任秘书的职位上,一路青云地

[4]

被提拔成了中国足球掌门人。所以群众中流传“只要当秘书,人人有进步”的说法,就是不满意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用人路线的表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秘书选用基本由领导个人好恶决定,而当上领导秘书后,再被提拔的概率也极大。由于提拔路径不规范,使一些缺乏领导能力或带“病”的秘书被提拔重用,这已成为现行组织人事制度的灰色带。贪污腐化等不法行为也就随之产生。秘书职业规范带来秘书工作的公正化,规范化。秘书职位的等级高低有了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秘书的提升不再是领导一人说了算,而要更多的考虑秘书的职业化水平和行业知名度。因此可以说,推进秘书职业化进程是防止腐败现象的有力武器。

五、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原因解析

(一)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改革不断推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秘书职业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秘书从业人员迅猛增长,秘书性服务机构大量涌现。

中国入世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对各类秘书的需求数量急剧上升,秘书职位的需求连续数年在招聘排行榜上位居前列。随着社会的发展,秘书职业化服务也逐渐走向多元化,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就诞生了商务秘书服务公司,为秘书行业带来了新的热点。深圳、上海等地出现“电召计时钟点秘书”[6]。这是指一些商务单位因业务需要,用电话、电传、上网等方式,聘请文秘人员在网上或来到公司计时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前景日益被看好。

2、秘书知识技能走向专业化,秘书资格认证走向规范化。

许多高等院校单独设置了秘书专业,培养高层次的秘书人才。也有的地方办了秘书专科学校或秘书职业学校,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各类秘书人才。1998年6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全国颁发《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使我国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3、秘书队伍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商务秘书主流化的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发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商务秘书人员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活跃于商业领域,卓有成效的为企业经理层服务,高标准、高效率的完成本职工作。而且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使党政机关的秘书也逐渐脱离“官”的职衔,向商务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商务秘书的迅速崛起,标志着中国秘书开始从行政职位走向职业化的道路。

4、秘书劳动价值商品化,在秘书职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面广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个体秘书或商务秘书,劳动价值的商品化特征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秘书劳动价值实现商品化,就等于秘书人员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金饭碗”,可以把秘书专业技能作为谋生的手段,从而推动秘书走向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来看,秘书职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1、秘书职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全国现有2000多万在职秘书,其中只有10%是秘书专业毕业生,半路出家的秘书人员占很大比重[7],他们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支持,缺乏规范化训练,秘书工作能力和专用水平很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错,或者工作缺乏计划,或者不懂办事程序等等。

2、秘书缺乏职业意识。在工作中通常表现为服务不到位,没有超前意识,没有发挥好参谋辅助作用等。

3、秘书行业人才流失严重。有许多秘书人员在从事一段时间的秘书工作后,具有了较为丰富的秘书实际工作经验,却因种种原因而转岗,去从事其他工作。

4、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实行的秘书等级评定制度,从根本上说不属于职业准入制度。社会人员从事秘书职业,缺乏相关资质的约束,门槛较低,影响了秘书从业人员的整体质量。

(三)原因解析

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仍存在许多不足,滞后于世界潮流。追溯其原因可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进行解读。

1、我国秘书职业化滞后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纵观整个秘书发展史,我们也曾经一度辉煌。如果从为黄帝记言、记行的两位左右史算起,已约有5千年的光辉历史,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秘书史料。但是到了近代,我国却没有跟上世界先进潮流,秘书职业化水平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秘书向职业化迈进的时候,我国仍处在封闭落后的农业经济时代,还不存在职业秘书诞生的条件,因此也只有官僚性秘书和幕僚性秘书,他们不具备职业秘书的条件,没有蜕变为职业秘书,也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被社会所认同,更不用说推动秘书职

业化的发展了。

2、我国秘书职业化滞后的现实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严重束缚了秘书职业化发展。由于理论方面的欠缺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们对秘书职业化的认识和具体操做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

(1)传统秘书观念影响了秘书职业的正确定位。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秘书的角色定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秘书把自己当作一个职业秘书来对待。一是受我国“官本位”文化传统的影响。许多人认为秘书是未来的领导者,即准官员,是“后备干部”,秘书工作是通向仕途和管理层的一块跳板,如此就使秘书工作失去了职业的独立性。我国现代的秘书制度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秘书的职能更多的体现在参与市场计划的制定、落实和管理等官员责任上,因此一直被当作一种行政职务。1999 年版的《辞海》中对秘书一词的释义仍然是“职务名称:掌管文件并协助领导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旧的秘书制度的特征是人员构成中党政机关的秘书占有较大的比例,升迁渠道是行政级别的晋升,秘书人员的前途和目标也是定位于进入官员序列。因此,老百姓常对某些职业素养较差、经常越权参与、擅做主张的秘书斥为“二领导”。二是秘书工作成果的隐匿性特征,使得许多人对秘书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秘书被当作是领导的管家,或者是领导的传声筒、“跟屁虫”,没有什么大的价值。三是目前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些秘书人员甚至违法违纪,严重损害了秘书职业的社会形象,使一些群众对秘书缺乏好感。四是秘书职业缺乏必要的社会制度保障。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秘书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等的缺失或执行不力,使得秘书不安心秘书职业,流动性大,很少有人把它作为终身职业。

(2)秘书职业专业化程度低。

社会上对秘书职业往往存在误解,以为秘书职业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只是收发和整理文件、接待来访、跟着领导开会、做记录等,只要会使用电脑、打印机就可以做秘书了。这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秘书职业化的发展。造成秘书职业专业性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目前我国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秘书学学科体系。秘书学科的不成熟直接影响到秘书学科的专业地位和秘书的教育培养层次,进而影响到社会对秘书职业专 业化的认识。二是我国目前的秘书教育和培训工作还不完善。重秘书理论教学,轻秘书职业技能训练和智能训练,缺少不易为人取代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让人感到秘书职业缺乏专业性。三是由于社会组织机构的层次和规模不同,秘书工作的内容、规范及其要求的职业水平不同,这也使得人们对秘书职业专业性的认知千差万别。

(3)职业物质保障薄弱。

秘书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相对较低,而来自职业内外的压力却很大。影响秘书人员升迁的非职业性因素复杂,比如人际关系等,导致秘书职业的风险系数偏高,职业稳定性降低。秘书职业中的高薪人群比例相对其他行业较低,对于秘书职业的奖励性投入较少,缺乏经济上的吸引力和刺激力,由此导致秘书人员无法安心本职工作。

导致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的因素还有很多,如高等院校秘书专业面临萎缩等。客观上,目前不少企业组织规模很小,企业组织扁平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职能划分的变化使企业中的秘书人员很难再有大的职位提升。

六、对策分析

针对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以解决。

(一)加大对秘书职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秘书职业化重要性的认识 社会之所以对秘书职业产生偏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对秘书职业的认识,对秘书职业缺少深入了解。要像每年庆祝教师节一样,在国际秘书周和秘书节由政府部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秘书职业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了解秘书职业的特点、作用等,消除成见,理解支持秘书职业化工作的推进。

(二)强化秘书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近年来,党政机关中的“秘书腐败”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话题。秘书在领导身边,是重要的参谋和助手,可以说是“人微言重、官小权大”。一些不能自律的人往往会借机牟取私利而走向腐败。企业秘书中也经常发生不遵守行业规则,泄露甚至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这种情况的时有发生,已经在社会群体心目中形成了秘书职业的负面形象,进而严重影响到了秘书职业社会地位的确立。虽然党政机关的秘书腐败往往是领导腐败的伴生现象,与某些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关。但无论是党政机关的秘书,还是企事业单位秘书,如果仅仅靠社会监督而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个人操守,是远不足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

因此说,确立秘书这一特殊社会职业的道德和纪律底线,并保证所有从业人员持守,已经成为决定秘书职业化进程是否顺利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要提高全民素质和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外,还应在秘书从业者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发起建立行业协会,制定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业道德标准,形成行业自律和自新机制,使职业道德 的好坏成为决定职业准入和淘汰的重要指标,从而实现行业内的自我约束和管理,从根本上杜绝秘书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建立和完善职业准入制度

随着我国秘书工作职业化的进程,职业准入的条件是否合理、考核程序是否科学、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已经是摆在秘书学界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也是秘书工作能否走上科学规范轨道的一个重要条件。

我国实行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和秘书资格认定制度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严格意义上讲,它只是一种等级评定,还不是完全的职业准入。职业准入应侧重于一个求职者有 没有资格从事该职业,其考试内容应是对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及可塑性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水平测量。因此,当前必须改革现有的等级认定制度,变等级评定为资格评审,并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增加职业道德在其中的权重。具体做法可以在保留现行秘书等级考试的同时,对非秘书专业学校毕业生仿效公务员招考的模式设计考试内容,首先确认其是否具备加入秘书行业的资格。而对于秘书专业的合格毕业生,则在保证学科设置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前提下,直接授予职业准入证书。

(四)提高秘书工作人员精神和物质保障。

秘书工作不仅量大、强度大、难度大、报酬少、风险高,而且还必须做名副其实的幕后工作者,秘书工作的社会价值只能间接地体现出来。只有提高物质和精神保障,才能稳定人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秘书犯罪。为秘书职业化发展提供源动力。

(五)树立秘书从业人员的职业角色意识。

实现秘书职业化的关键是,秘书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一方面,秘书人员要增强自身业角色意识,这是推进秘书职业化的前提。学校培养秘书人员,要先从培养职业化意识开始,树立职业化意识以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另一方面,秘书从业人员要切实掌握职业技能和大力培养职业精神,这是提高秘书职业化水平的基础。秘书从业者在掌握专门的秘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努力培养职业精神,致力于社会福祉,服务于社会大众。

(六)建立健全秘书职业立法

秘书身处决策者身边,处于决策与执行的核心,秘书工作服务与辅助的直接性与综合性,决定了秘书职业的特殊性。因此要通过立法,明确秘书的岗位职责、职业道德、从业规范、任职资格等,规范秘书的行为,充分保障秘书的权利与义务,杜绝秘书腐败,促进秘书职业走向成熟,营造竞争有序、积极向上的秘书职业环境。同时,也要转变社会长期对秘书职业

[9]

[8] 的偏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七)深化秘书学理论研究

秘书学理论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秘书的职业性质与职业特征,是秘书职业化的坚实基础 和强劲动力。秘书学科发展历经30年,学科理论研究有长足发展。对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和 规律等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入精准的认识。但作为应用性学科,秘书学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存 在脱节现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不足,职业化研究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深化秘书学理论研究,把秘书教育与秘书职业研究作为秘书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对秘书教育体系、机制、教学模式和秘书职业发展体系等问题的研究,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许多认识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职业实际的秘书职业化发展道路。

七、结论

秘书职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历史和现实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发展缓慢,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摆脱困境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需要制度的完善与更新,需要秘书人员增强自我职业意识,当然还涉及秘书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建构和完善、秘书职业技能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精细化、秘书学学科体系的进一步高层次化[10]。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营造有利于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环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秘书职业化,我们才能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发挥秘书职业在国际商务中的巨大优势,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树森.秘书学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2] 卜文军.秘书职业化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8(2):321-322.[3] 王春华.秘书职业化进程之我见[J].秘书之友,2010.[4] 武香兰.全面推进职业化势在必行—谈现代秘书的发展[J].科教文汇,2010(8):190-200.[5] 刘秋言.论秘书职业化发展趋势[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4):67-68.[6] 孙立新.论述我国现代秘书职业化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7] 谢世洋等.秘书学科定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秘书杂志,2008.[8] 艾洪涛.我国秘书工作职业化的现状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9] 杨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进秘书职业化发展[J].秘书,2011.[10] 张宏亮.秘书职业化进程障碍及对策分析[J].秘书之友,2005.

第三篇:浅析消费者维权障碍分析及对策

浅析消费者维权障碍分析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消费者 经营者 法律制度

论文:摘要本文从消费者、经营者和法律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消费者维权障碍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其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将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对消费者维权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一、消费者维权的障碍分析

(一)从消费者来说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其维权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维权意识不足。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然而广大的消费者对这些法律知之不多,积极主动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还很薄弱,加之消费者长期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抱着 “遇事忍为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通常会选择放弃维权。第二,维权成本过高。一是维权所支出的费用、时间、人力、精神损耗等成本过高;二是消费者得到的赔偿十分低,我国法律未健全惩罚性赔偿制度,使得消费者获得的赔偿十分低,且间接和无形损失得不到赔偿,即便是在胜诉的情况下,其赔偿金还不足以支付维权费用,消费者往往是“得不偿失”。尤其是在面对小额的争议时,大部分人会因维权成本过高而放弃维权。

(二)从经营者来说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消费者维权的障碍主要有:第一,极低的违约成本。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概率低,不健全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和信用记录制度等的缺失致使经营者的违约成本十分低,面对此种利益的驱使,经营者毫不犹豫的选择违约而放弃守法。第二,经营者的强势地位。经营者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制定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的格式合同和霸王条款束缚、妨碍消费者依法进行维权,同时经营者故意隐瞒有关商品的信息,使消费者获得的信息不对称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从法律制度来说

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第一,小额诉讼制度的缺失,致使消费者只能适用繁琐的普通诉讼程序,使得救济总是姗姗来迟而得不到真正的救济。第二,择一赔偿范围的限制。我国在“违约—侵权”两分法民事责任的体系下,发生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采取的是择一的方式,这种择一的方式因赔偿范围的限制会导致消费者的损失无法得到周全的法律救济。第三,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近年来在食品、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常发生大规模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而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使相关受害的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救济。

二、消费者维权的的对策

(一)净化消费维权环境

消费者维权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消费维权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加强消费维权意识教育,消费者在权益遭到侵害时,敢于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同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选择;其次,要求经营者树立 “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尊重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也要杜绝格式合同和霸王条款的制定,不滥用其强势地位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最后,加大消费维权执法力度。执法者要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对消费者的投诉和诉讼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并最终落实到最后的执行环节,从程序上和最终结果上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二)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违法成本

小额诉讼程序是与简易程序相分离的单独的一种审理程序。它具有比简易程序更加简便、诉讼标的额更小、案情更简单的特点。当今美国、英国、日本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建立了独立小额诉讼程序,大幅度地降低了消费者的诉讼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司法救济。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降低消费者诉讼维权的成本,消除维权成本障碍,激励消费者积极主动维权。目前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只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有规定,但其制度还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其补偿、制裁、威慑和鼓励的功能。通过扩大惩罚性赔偿范围,增加惩罚力度等措施来完善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增加经营者违约成本,迫使其最大限度地履行义务。

(三)重构侵权和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

我国采取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择一方式,无论是选择违约之诉还是侵权之诉都无法完全弥补消费者的损害,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符合公平的精神。面对此种维权困境,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消费者在选择违约之诉时,将其赔偿范围扩大到因违约造成的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同时增加消费者因维权而支出合理费用的赔偿;消费者在选择侵权之诉时,赔偿范围增加毁损标的物本身,这样消费者的损失才能够得到全面的赔偿,从而切实有效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四)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公益诉讼是指特定国家机关、团体、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面对越来越多的大规模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传统的一对一式的诉讼模式已经不足以保护众多的受害者,惩罚致害者。面对此情形,世界各国都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消费者群体受害的保护,发展了公益诉讼,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在我国的实践中,应尽快建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公益诉讼制度,在公共利益受到侵犯时,允许特定的机关、组织甚至任何人提起公益诉讼,充分发挥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范大平.陈蓉浅谈提高违约成本降低维权成本的必要性及措施.民商法,2007(1).[2]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法律出版社,74-75.[3]蔡彦敏,洪浩.正当程序法律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宁国斌.消费维权困难的法律原因及改善.商场现代化,2009(3).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

关键字

中小企业利润率不足百分之三

工信部负责人目前透露今年1到7月,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百分之三,只及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的一半,地狱贷款利率,调研现实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的困境。中小企业表示上下游共同挤压是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称,下半年国内存量中小企业的百分之四十将会停产,将停产甚至倒闭。据悉,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在即,届时,将进一步扶持政策将出台。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遭遇钱荒的中小企业解燃眉之急的同时,其高利率也常常成为压倒企业经营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其中一环资金链断裂,其负面影响将迅速波及民间借贷的所有环节。银监会近日向银行业机构发布了人人贷风险提示,称此类民间信贷服务中介公司存在非法放贷,非法集资等七大风险,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风险预警监测与防范。另外人人贷中介公司为促进交易获得中介费用,可能有意高估房地产价格,严重影响抵押权实现。据悉,对于人人贷中的非法行为主体,银监会并未给出明确的处理办法。业内人士称呼,民间借贷市场的监管缺位,将使得潜在风险不断扩大和蔓延,国家应尽早加强该领域的立法和治理。

温州民间借贷数据

“十一”长假期间,不少温州中小企业主为民间借贷的资金链危机而忧心忡忡。受访者普遍表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难,“逼迫”企业不得不选择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而温州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如今已经牵连了当地的家家户户。

近期温州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跑路”已经引发了高层的关注。随着政府的最终介入和多项扶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阴霾的生存困境或将迎来曙光。

“十一”长假期间的温州,气温骤降,阴雨笼罩着城市上空。不少温州中小企业主的心情和天气一样阴沉,越来越多老板“跑路”的消息和对整个资金链或将断裂的忧虑搅得一些人人心惶惶,熟人见了面都会私下议论着各处听来的最新消息。

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并明确提出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以及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措施。至此,已持续半年的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和跳楼情况引起了高层关注。

中小企业主跑路成潮

自今年4月以来,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有媒体报道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企业主仅9月以来就高达25人。他们要么借了高利贷,但营业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或者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

“跑路企业主和停工企业的数据没有办法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都是比较大的企业,那些小微企业根本不在统计范围内。”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记者表示,加上小微

企业,跑路、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远不止上述数字。

“我从今年1月份就开始呼吁政府部门关注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周德文介绍说,“上半年已经有一些企业处于停工或者半停工的状态,但这些都是没有名气的小企业,所以没人理他们。”周德文一直向记者重复说,如果早点开始采取措施或许就不会蔓延成现在这种形势。

银行利息高昂融资无门

东信集团董事长王崇焕对本报记者表示,温州中小企业资金链危机波及的范围很广,从东信集团的感受来看,企业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过高的银行贷款利率。

“目前企业实际的贷款利息已经达到了15%-20%,而一个正常企业的回报率在10%左右,这就等于所有的利润都不够给银行的,温州企业主为什么不想做实业了?就是因为做实业总是亏损。”王崇焕称尽管不难从银行中贷到款,但是如此高的利息却令企业难以承受。他算了一笔账,一个企业若贷款20多亿,按照现在实际的利息算,每年就有3亿左右的利息要交给银行。

“企业的资金越来越紧张,我们这些搞实业的信心都不是很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对记者表示,目前他的企业从银行中贷款仍然较难,即使贷到款,企业也没有那么高的利润支付利息。

周德文指出,目前大部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主要是由于银行和民间借贷对企业的逼迫。他介绍,“我们有一个会员企业也倒了,他的事例非常典型。这个企业主欠银行5000万元,银行承诺先还钱然后再贷给他。因为没有那么多现金,他就先借了短期民间高利贷来还给银行,结果还款后银行变脸不再贷款给他,民间高利贷还不上,他只有跑路了。”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主任邱世枝认为,除2008年金融危机余震的影响外,4万亿救市政策对中小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亦是不可推卸的影响因素。“4万亿下来后,政府加快投资、银行也不计风险地贷款,有些企业经不住诱惑,贷款几个亿投资房地产和太阳能,现在来看这两个行业都一落千丈,信贷用完了,又不能让企业倒闭,只能转向民间借贷市场,高利贷由此进来,也就是毒药进来了。”

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

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便转向温州发达的民间借贷市场,而跑路或跳楼的企业主或多或少都与民间借贷市场有些瓜葛。温州模式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同时也自身具备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性。随着今年以来国家控制通胀、流动性不断收紧的影响下,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借贷利息一路疯涨。周德文称,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则高达1角,甚至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

受访者介绍,温州“全民借贷”绝非夸张。有数据显示,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邱世枝指出,民间借贷市场都是地下操作,很难做准确的统计,在温州有一部分人自己没有钱,募集到钱后以高利息放出去;另一些人本身有做工业的平台,在温州有很大的厂房就比较容易拿到银行贷款,工业利润下降后,为了补贴工业的亏损就把从银行贷出来的钱以

更高的利息放出去。这种现象在温州普遍存在。“温州的服装业、打火机、眼镜、皮革等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所以他们就发展非主营业务,倒卖人民币搞个差价也算是非主营业务之

一。”邱世枝说。

“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复杂。”周德文称,由于过高的利润,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各路资金,其中有人专门长期从事民间借贷;上市公司的资金;也有国企和公务员的资金。民间借贷的过程也非常简单。

多项扶持政策将出台

目前,温州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终于引发各级政府关注。9月29日,温州市政府出台了多项解决中小企业债务危机问题的措施,其中包括要求银行业机构不抽资、当地政府抽调25个工作组进驻市内各银行,防止银行抽资压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断链。温州市银监局也已要求当地各家银行调低贷款利率,最高上浮不能超过30%;如企业财务危机牵涉多家银行贷款,银行间要“同进同退”,不得单独抽资。

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国庆节长假中赴温州考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他表示,“跑路”和“跳楼”在温州毕竟是极少数。他要求政府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加强对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监管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次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轰动一时的跑路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于10月5日回到国内,谈判企业重组事宜。业内人士预言的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潮因政府的最终介入而渐显曙光。

温州民间借贷形式

■ 案例二则

“温州人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C小姐的家人在温州经营一家低压电器制造企业。由于经营需要,公司经常需要从外面借钱。她表示,借贷在温州是一种很正常的经营需求,地下钱庄、标会等二十几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最近几年由于资金规模迅速膨胀、各个行业间的资金壁垒被打通,而且外地资金也开始源源不断流入温州,民间借贷问题才逐渐被外界所关注。

据C小姐介绍,在温州的生意人一般不会把鸡蛋全放到一个篮子里,在经营某一项主业的同时往往还经营其他副业。如果企业按照正常经营,一般不会在资金方面出现太大的问题,就算周转不灵也只是局限在某一项业务中。她家人经营的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以较低成本获得贷款,经营状况也不错。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外部环境恶化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期困扰,使得温州民间借贷成本飙升,于是出现了“老板跑路”事件。她表示,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摊子铺得太大,除实业之外的房地产、股票、黄金等投资全面崩盘,要么就是企业老板拿着大量现金赌六合彩、赌马,有时甚至不惜借高利贷去赌,希望能通过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迅速致富。

“高利贷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融资难‟才是背后的症结”,她表示。以前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要求特别严苛,不仅贷款流程繁琐,还会经常要求企业提前还款。再加上温州企业普遍技术含量低,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和企业转型,利润率会不断走低,经营状况更加困难。内忧外困迫使部分企业只能寻求高利贷,但这非但不能使他们走出经营困境,还使其债务负担更

“幸亏当时没有抵押房子”

温州民间借贷市场之火爆,连在北京工作的温州人倪先生也感受到了。

去年下半年,倪先生接到一个在温州的朋友的电话,说要给他指一条“轻松赚钱”的明路。原来这位朋友鼓动倪先生与他合伙,将已买下的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再将这笔资金放入担保公司中,由担保公司出面放贷,再到年底将本息一并归还。朋友向倪先生保证,他在这家贷款公司里面“有熟人”,且公司贷款记录一直良好,叫他放心,基本不会有风险。事实上,此前温州不少人都在通过这种方式赚钱。倪先生有个朋友照着上述方法,将200万房产抵押贷款交给担保公司放贷,年终获得利息30多万元,扣除银行贷款利息后,剩下的纯利能超过总利息的一半,回报相当诱人。不过,行事向来谨慎的倪先生思前想后,还是觉得风险太大。“如果担保公司收不回来钱,也跟着„跑路‟了,我的房子就要被银行收回去,那就得不偿失了。”他说。

倪先生最终没有答应朋友。而今年开始,一批温州企业老板因为借高利贷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出现逃跑甚至自杀的现象,倪先生越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涉足民间借贷。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出逃事件发生后,倪先生特意致电上述朋友,“我跟他说,„你看,出问题了吧,幸亏当时没听你的‟。但他还坚称,那家担保公司特别看重借贷企业的信誉,没有出现过违约的问题”。

而在和其他一些涉足借贷的朋友们聊天时,倪先生也明显感觉到了他们的紧张情绪,不过所幸至今无人出现资金方面的问题。而从今年开始,温州的银行已经不再接受个人房产抵押贷款,他有一些原本打算这么做但未能获得批准的朋友们也都长舒了一口气。■ 专家看法

应将借贷由卖方向买方市场转变

长期关注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的原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认为,部分温州企业家心态浮躁,在前几年赚取了足够多的利润后,放弃了原有的实业,转而投资虚拟经济,贸然进入到自己并不熟悉的房地产、股票等市场。“如果那些资金出了问题的老板是因为投资这些领域失败而„跑路‟,那么他们不值得同情”,他说。

但陈乃醒同时指出,国家应该对民间借贷实行规范和监督,赞成将大量地下钱庄“阳光化”,同时大力发展银行业,形成市场竞争,将借贷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此外,他还建议政府部门从减轻中小企业税负负担、提供优惠等政策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因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经营困境。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何伟文表示,解决企业“民间借贷依赖症”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使中小企业从银行能够更容易地借到钱,这就需要国家对银行借贷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改革。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在美国,就有专门的联邦政府小企业管理局。该部门经国会授权拨款,可以向小企业提供贷款。而小企业能否获得贷款,与其信用评级直接挂钩。贷款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贷款,二是和金融机构、发展公司等为小企业提供联合贷款;三是担保贷款,由该部门向贷款机构担保,如果该企业逾期不还,则由小企业局归还所欠部分的90%。

民间借贷链

在温州的民间借贷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中间人”,一种是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就是由公司出面放贷,然后将每年的利息交给出资人的借贷形式。

“中间人”则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中间人”依靠私人关系放贷。“中间人”一般是在朋友圈中比较活跃的女性,人际关系广,而且在长期的“从业经历”中被证明比较“靠谱”,有能力将亲戚朋友手中的闲钱聚拢起来,然后通过借贷赚取稳定的收益。每位出资人出资的金额不会太大,但经过“中间人”之手后聚沙成塔,总的资金量并不比专业的担保公司少。据记者了解,在温州到处都活跃着这样大大小小的“中间人”,他们得到的利息在保证出资人收益的前提下,会留下一部分当做中介费,中介费的高低根据资金额度、投资方向、借贷时间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第二种“中间人”一般是银行职员、政府官员,或者大型企业的老板。他们利用自己资信较高、比一般中小企业更能获得银行贷款的优势,将从银行拿到的钱再以更高的利率借给其他人,从中赚取利差。这些人放出的每笔贷款往往数额较大,因为要确保借款人一定能按时还钱,他们往往对其还款能力、信誉度、投资项目的风险等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察。

齐鲁银行事件就是承兑汇票造成银行巨额损失,现在,齐鲁银行事件未了,温州银行业也来这么干,也真敢。

牛刀:有消息说,温州银监局用票贷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可在温州银行业松动资金1000亿,以解决中小企业实际是投机资金的链条问题。此举对温州银行将造成灭顶之灾。所谓票贷,是指以支付工具代替信贷工具,通俗的解释就是以承兑汇票借款出去,而承兑汇票是要有合约作为依据,企业将被迫作假合同拿到钱。

今天 20:25 来自腾讯微博 全部转播和评论(473)

第五篇: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和对策

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和对策

目 次 引言 „„„„„„„„„„„„„„„„„„„„„„„„„„„„„„„„ 1 2农民工城市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 1 2.1劳务门槛过高,进城农民工求职关卡多

„„„„„„„„„„„„„„„„„ 1 2.2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进城定居难

„„„„„„„„„„„„„„„„„ 1 2.3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农民工参保率低

„„„„„„„„„„„ 2 2.4执法力度不大,法律法规难落实

„„„„„„„„„„„„„„„„„„ 2 2.5清欠农民工工资,政府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

„„„„„„„„„„„„„ 2 3 应对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对策 „„„„„„„„„„„„„„„„„„„ 3 3.1取消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3.2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向城市转移

„„„„„„„„„„„„3 3.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 4 3.4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 4 3.5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治理欠薪的社会合力 „„„„„„„„„„„„„„„„„5 结论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8

摘要: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如今在中国,农民工已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是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作为城市化先头兵的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市民化也必然成为城市化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还面临诸多障碍,本文试图就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作出阐述,并就此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化 障碍 对策 引言

农民工,是“农民”和“工人”的结合,是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据有关方面测算,2009年末我国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已达1.4亿人,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一股主力军,城市的社会财富、高楼大厦都凝聚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扎实推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农民工困境的现实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才能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才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农民工市民化工作任重而道远,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对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地位、管理理念、行为方式以及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也亟需作出相应变革和调整。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

2.1 劳务门槛过高,进城农民工求职关卡多

户口决定了人的身份,城里人和乡下人在一些城市里显得格外泾渭分明,进城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无法取得与城市人同等的劳动资格,城市人所从事的许多工作,尽管农民工也能干好,但就是不让干。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只看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就业上的竞争性,而看不到彼此互补性。为保证城市居民就业,有的城市对进城农民工在总量上进行控制,提供就业岗位“本地户口优先”,有的还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等等,使农民工为了谋到一个职位往往要付出城里人多许多的努力。

2.2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进城定居难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进城农民工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在就业单位里只能是临时工,没有提薪和晋升的机会,在城市居民眼中他们只是外来者,农民工能够获得的仅限于工资和奖金,而市民则可以获得社会福利、医疗补贴、住房补贴、养老金等等,户籍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制度。许多城市还设有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限制农民进入的障碍,“城门紧闭”或“城门

半开”现象仍然很普遍。实际上,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相对稳定,具备条件在城市安家落户,但由于城市户口身份的不同,致使他们仍然被城市排挤在外,在工作地和户口所在地两头奔波,他们因为受身份所限、在婚嫁、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

2.3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农民工参保率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不足10%,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80多万,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均不足15%,之所以造成农民工参保率低,一方面,有些地区出台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如对待不同的企业执行不同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费率、按比例参保等;有少数单位大量使用以实习生的名义的民工或劳务派遣人员,以达到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目的;一些企业强调农民工流动性大、民工自己不愿意参加或不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为由拒绝为民工参保。另一方面,国家社会保障政策只考虑到城市职工,对城市职工进行了强制性保险,在制度安排上没有把农民考虑进去。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障,生活无后顾之忧;而工作更辛苦的农民工却无法享受社会保险,甚至连保障人的生命健康的工伤保险,一些企业都不愿意办,出现工伤事故伤害而又没有办理工伤保险的进城民工,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有的人财两空,有的终生残疾,生活无保障。

2.4 执法力度不大,法律法规难落实

应该说,国家和各级政府在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法规,但总的来看,一些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够配套,执行难;有的在处罚标准上过轻,对违规当事人威慑作用不大。比如,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处50元罚款。对用人单位来说,50元根本不算什么。又比如,按规定,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逾期不支付的,劳动监察部门可对用人单位处以1000元至5000元罚款。相对于几万元的欠薪来说,这点罚款又算得了什么?

2.5 清欠农民工工资,政府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

提高农民工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对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更多的现实情况是农民工在付出艰苦的 2

劳动之后其合理合法的应得的工资有时却竟然没有着落,种种迹象表明,农民工的讨薪成本往往比他们实际要得到的要高出许多,为什么出现了讨薪难、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主要反映在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着“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的现象比较严重。当出现侵犯农民工权益时,有关部门没有积极履行查处职责,听之任之,惩罚力度不大,刚性不足。更没有建立健全预防机制,甚至有些政府机关还在带头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据了解,当前拖欠农民工工资最严重的是建筑工程领域,首先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其次是政府投资工程,二者分别占拖欠总额的40%和25%左右,政府投资工程竟然成为“欠款大户”,这不仅使政府形象受损,而且在拖欠现象中起到某种“示范效应”。应对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的对策

应该说,“农民工”属于法律上的“劳动者”的范畴,《宪法》和《劳动法》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障有明确规定,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问题并不存在明显的法律空白。因此,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真正为农民工提供包括收入、福利、住房、医疗和人文关怀在内的平等待遇,关键在于狠抓制度落实。

3.1 取消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取消对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的不合理的规定,对走出乡村在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用人单位要在应聘机会、工资待遇等方面一视同仁,只要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所有人口,都可都应享受同一城市均等和公平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要通过发挥市场在调节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以便为他们在职业、城市意识等其他方面与原有城市居民差距的逐渐缩小奠定基础,增进农民工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3.2 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向城市转移

任何社会群体活动的盲目性和合法权益被长期侵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管理方面的漏洞。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外出属于自发状态,基本上是以同村、同族或亲朋为伍,自找门路。政府和社会要在多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的同时,按照商品生产、销售的内在规律去经营“劳务”这个特 3

殊商品,实行有组织地输出,减少农民工流动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工的外出成本。特别要加强与流入地政府的联系与沟通,共同解决好务工人员的卫生保健、人身安全、子女就学、工资待遇、计划生育、法律服务和治安管理等服务管理工作,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全程服务。

3.3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持之以恒地对他们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整合教育资源,立足现有培训设施,提供质量较高、有特色的职业中学等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以实现招生、培训、就业输送有机衔接,增强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建成一批农民工就业综合服务基地。突出政策法规、安全生产、城市生活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培训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生活,引导农民工提高法律意识,更好地融入城市。

3.4 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

要依托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系统、法律援助系统、劳动争议仲裁系统,加大安全生产监察力度,严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生产事故要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保证在事故中受到损害的农民工依法享有各项权益。探索农民工参加保险等项工作的具体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务工就业期间的医疗等特殊困难,严惩随意延长劳动时间、侵害农民工人身权益等违法行为。

在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同时,尽可能为农民工提供包括法律咨询、政策解答、督促查处等在内的服务,尽可能给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待遇,首先在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分配上,健全以养老、医疗、伤残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鉴于农民工数量大、素质相异、农民工的情况大不相同的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建立有差别的又具有发展性、长远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是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制度,从当前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看,住房保障制度除住房公积金外,主要通过经济适用房来体现,农民工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不享有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农民工作为低收入阶层,其住房问题正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如 4

果仅仅在市场的调节下,绝大多数农民工很难解决其自身的住房问题,政府应对农民工的住房供应提供多种方式的支持,要通过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规划建设一批相对低廉但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住房,使广大进城农民工住得起买得起,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构建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才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市民化。

3.5 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治理欠薪的社会合力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直是社会呼声很高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按说,买东西要付钱,雇劳动力要给报酬,为什么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反倒成了年年清、年年欠的“老大难”问题?这里固然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不仅包括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信用缺失,而且也包括深刻的社会根源,如长期形成的对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自身保护意识不强和行政不作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进行综合综合治理,除了运用法律武器追讨外,关键在于政府主导条件下具有社会关系协调功能和各类社会组织共同承担起职责,形成清欠的社会合力。比如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事实也证明,工会在维护城市职工各项合法权益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工会”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因此,当务之急应当在广大农民工之中建立起工会组织,由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个别劳动关系转变为工会与用人单位的集体劳动关系,使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解决劳动争议、依法追讨欠薪以及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等方面紧紧依靠组织,实现包括治理欠薪在风的农民工权益的制度性维护。在整个清欠过程中,政府部门责无旁贷,政府部门只有将法律法规“硬”起来,站在根治欠薪的第一线,以机制来捍卫法律尊严和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攻克欠薪顽症,才能让农民工更好地享受城市生活,提高他们的城市归属感。

结 论

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这无疑为农民工城市化带来了福音。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农民工权益,让农民工真正获得城市身份和公平的待遇,让农民工获得真正城市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势必会大大加快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致 谢

写作本论文的期间,我的老师、同学、同事、家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参 考 文 献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人民日报,2006年3月28日 2 周长征.劳动法原理.科学出版社,2004 3 赵立航.社会和谐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人口与经济,2006 4 刘白红.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问题.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下载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秘书职业化进程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大陆秘书现状及对策分析

    《管理秘书》平时作业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号:姓名:茆福丽时间: 041504159 2007年10月 1 中国大陆秘书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详细说明了现今我国秘书整体现状,即客观情......

    西部旅游障碍分析

    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分析[摘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西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则成为了这一战......

    浅谈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其对策

    论文题目:浅谈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__汪专 业:__英语教育___年 级:___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 【摘 要】 森___09秋____ 英语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方面,但对于中学生来说......

    【毕业论文】行政沟通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引言„„„„„„„„„„„„„„„„„„„„„„„„„1 二、行政沟通的含义和方式„„„„„„„„„„„„„„„„„2 (一)行政沟通的含义„„„„„„„„„......

    初中物理学习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

    初中物理学习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 傅彦 摘要: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除教材分析外,还要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物理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思维......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柳政榕(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08)摘要: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有超过80%的中小企业由于各......

    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作者:胡啸威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5期 摘 要: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政府职权划分模糊......

    城市化进程分析

    城市化进程分析 王建康201***1工商4班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