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区教育局XX年11月份出台的船营区教育科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充分了解我区各中小学校(园)科研工作现状,以便更好地改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培训和管理模式,使教育科研工作更加务实,贴近学校工作实际,从而推动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计划安排,由进修学校主管教育科研工作的邰秀丽副校长带队,教育科研部全体同志于10月11日至11月15日,分别对全区34所中小学校(园)进行了全面调研指导工作。现将调研总体情况综述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区自“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启动以来,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并重新调整科研工作思路与做法。重点加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船营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增设了船营区教育科研办公室;2.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船营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评选办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组织管理制度》;3.加强规范化管理。编制下发了《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目录》、《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和《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4.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立项课题必须是围绕我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避免课题求大、求多等弊端;5.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对各项研究课题的开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研究材料的积累进行全面监控管理;6.加强调研指导。深入基层一线,真正沉下去,了解课题进展现状,提出改进措施;7.加强研究成果的征集、评选及转化。以上这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及各种措施的保障,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为我区科研工作整体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通过调研指导,我们欣慰地看到各校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完善。
全区各中小学校(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船营区教育科研“一个意见”、“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校校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下设专、兼职科研主任,并建立、健全了相关的教育科研各项工作制度。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逐渐形成。多数学校还专门设置了科研办公室,做到制度上墙,“十一五”立项课题及校本重点研究课题上墙。从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上给予学校科研工作以充分保障。
2.科研工作走下神坛,群众性科研活动蓬勃展开。
通过调研我们欣喜的发现,多数学校淡化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神秘感,能够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科研理念与学校的具体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以行动研究(关注问题→拟定策略→采取行动→反省评析→再度关注)为手段的螺旋式上升的研究模式。
群众性校本科研活动蓬勃展开。各校积极开展以学年、学科等不同形式的小组为单位,组成校本小课题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各自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困惑及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确立研究课题,极大地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走出了科研是少数教师的事情,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的,仅限于有经验,有兴趣的教师,把教科研看成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事情的误区。
多数领导与教师已经尝到了教育科研带来的甜头,有的校长提出“科研是太阳”,“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在科研实践中他们逐渐感觉到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二者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侧面:教学是做的过程,科研是反思的过程。科学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有研究的教学,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不是任凭经验和惯性的教学,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视觉效果上,或者是简单的经验上,而是能够上升到抽象升华、揭示教学规律的理论层面上,进而再次指导教学。
3.课题管理过程规范,确保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
课题的过程管理问题,是确保我区“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各校都能按《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规范课题开题,积累课题研究过程材料,认真、详细填写统一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课题过程研究实录》。按时进行形式多样的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交流活动等。由于加强了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从扎实搞科研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彻底克服了过去那种片面追求科研课题证书,而不注重扎实搞课题研究的务虚倾向。
各校都能按区里下发的《船营区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目录》内容要求,建立起富有本校特点的形式多样的科研档案。从调研的情况看,有80%以上的学校达到科研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提升了我区科研工作管理水平。
4.评价激励机制健全,教师交流与展示平台宽广。
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能够形成有利于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浓郁的学术空气。如,经常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论坛活动,在研讨与争鸣中碰撞教育思想的火花,从而出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通过让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深度叙事、经验论文等形式,为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如推荐期刊发表,为教师出集子,出版教育教学专著等,实现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多数学校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措施,调动并保护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如:目标激励,奖励激励,成就激励等。定期评比教育科研成果,把教师的科研绩效与评优晋升挂钩,设立教师科研奖,形成制度规范化,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5.阶段研究成果显著,内容丰富与呈现形式多样。
多数学校无论是立项课题还是校本小课题研究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成果内涵丰富,有分量,比以往任何时期阶段成果都显得厚重。成果的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及案例集;教育教学深度叙事及叙事集;课题研究经验论文;阶段研究报告;课件、教案、教材及专著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存在严重失衡现象。
从调研的整体情况看,目前我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小学好于中学。但小学中也存在严重失衡现象,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课题,即没有立项课题也没有校本课题,教育科研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似乎教育科研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不发生任何关系。
2.个别校长还没有走出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误区。
部分校长对教育科研存在认识偏差,有主观认识障碍。尤其在中学,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制约,致使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还存在认识误区,感到教育科研十分深奥、神秘莫测、对教师来说高不可攀、深不可测,望尘莫及;教育科研是专业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依然认为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的,无暇去考虑如何搞教育科研的问题。“科研兴教”与“科研兴校”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其重要性还没有转化为广大领导和教师自觉的行动要求。
3.科研主任素质亟待提高。
有些学校对科研工作不重视,为了应付了事临时抓人,没有固定的科研主任负责此项工作;个别科研主任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对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敷衍了事。上级科研部门的工作得不到原汁原味的落实,给全区整体教育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在某种程度上科研主任应该是基层学校的主要培训者,承担着对广大教师的科研培训任务。因此,基层学校应当选拔具有一定工作热情、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培训能力的人做科研主任,进而使基层学校的科研工作较顺畅地展开。
4.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我区校本科研中的小课题研究虽然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了,但整体看来,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教师选题盲目,问题过大,选点不准,还不能完全把教育科研与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结合紧密起来,使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小课题研究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个别学校还是处于松散型管理。这些都有待于逐渐规范管理、培训提高,使教师逐渐走上教育科研的科学轨道。
5.教育科研经费短缺。
多数学校提到教育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开展科研活动或者派教师外出学习有很大困难。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1.继续提高认识,避免科研工作出现失衡现象。
各中小学校长应该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母机,是培养教师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领导和教师应形成共识,没有学术性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性的领导;仅仅会教课而不会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合格的教师。营造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拓展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定会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部分领导消除教育科研惯有的四种错误观念:恐惧感、神秘感、名利观、无用观;要树立四种新的教育科研观念:科研兴教;科研提质;科研促改;科研兴师。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培树一批科研骨干力量。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是振兴船营基础教育的百年大计。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科研骨干教师(含科研主任)队伍建设,加大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实行市、区、校三级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有效培训模式。努力通过科研活动聚合一批人、引领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提高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3.加强对全区教育科研的调研指导工作。
进修学校教育科研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与指导工作。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基层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排疑解惑。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培训会议或撰写调研报告的形式认真加以总结分析,从而不断推进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4.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评估中的权重。
虽然教育科研工作早已纳入到我区教育督导检查的范畴,但建议加大教育科研在督导检查中的权重,以便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5.建议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专项经费用于科研培训与成果表彰等。
总之,我区“十一五”教育科研总体形式大大好于“十五”期间,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拓宽视野,明确我们教育者前行的方向,看清前行的路。美国著名教育家戈尔曼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用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看教育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就会感到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快改革。”
第二篇: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研培中心教科所对全县乡镇中心学校、直属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现将这次调研中的个人认识、体会和发现汇报于下。
一、如何认识教育科研
1、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研就是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教学规律,以解决新的问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科研的集中表现形式就是课题研究。
2、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简单地说,开展教育科研,就是为了更好、更优、更省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体地说:时代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科研,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可以达成:
(1)深化认识;(2)改善行为;(3)提高研究者素养;(4)服务学生成长;(5)促进学校发展。
二、怎样建设科研队伍
1、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要用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和固定。要制定工作职责,切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2、建立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形成教育科研团队,完善教育科研网络。
3、县教育分管领导徐同烈,研培中心分管教科所郑宽学,具体经营教育科研——教科所。
三、科学建立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制度。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制度,引导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2、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把参加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同教师考核挂钩,同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对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同志,给予表彰、奖励;落实科研课题研究经费,制定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对研究出成果的教师实施奖励,调查报告《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3、《宜宾县教育科研工作常规制度(试行)》几经修改,多方征求意见,现已形成教育局正式文件下发。如何来学习这个制度,实施这制度,基层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以人为本,在日常工作中落实,不要加重教师负担。
4、《宜宾县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四、切实做好科研规划
1、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对照教育局的考核目标,明确乡镇中心学校、直属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目标。
2、确定教育科研工作重点。即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在一段时间内重点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不同类别的学校都应确定一个研究重点,学科组、小学校也应有研究的重点。
3、分层次开展课题研究。直属学校:学校层面研究什么、学科组层面研究什么、教师个体研究什么;乡镇中心学校:中心学校研究什么、片区学校研究什么、教师个体研究什么,应有相对统一的宏观的规划,有指导性意见,以期达到解决不同层面的实际问题的目的。
五、重点落实课题研究
1、课题清理及处理。对过去的立项课题分乡镇、直属学校进行清理,清理以后作如下处理:
(1)继续研究。就要立即落实研究人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过程研究。
(2)结题总结。提出结题申请,准备结题材料,进入结题鉴定程序。
(3)终止研究。如果开了一些研究,可形成一些经验文章,交教科所存档或评奖。
2、课题立项。
(1)凡是申报子课题的,按子课题申报的要求,具备相关材料。
(2)凡是申报县级课题的,完善两类材料:一是研究方案,要细致、具体、规范,供课题立项评审使用;二是申请书,浓缩研究方案的内容,供课题研究存档用。两类材料均一式五份,交教科所。
(3)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立项?一是为了宣传课题研究情况;二是为了争取不同级别专家的指导;三是为了接受监督和管理,促进课题研究取得成果。
六、积极进行成果总结
1、加强立项课题的阶段成果、终结成果的提炼总结,力争成果得以宣传和推广。比如发表、交流、出版等。
2、加强教师教育教学个体经验总结和推广,有计划有目的地锻炼和培养骨干教师。
3、善于总结群体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管理经验,促进学校整体水平提升。
4、把教师推广运用研究成果作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重要工作之一。
第三篇: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1、你校在践行“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哪些主要问题与困惑?对于今后深入推行该模式,你有哪些深度的思考与清晰的思路?
——【主要问题与困惑】
1.常态教学节奏比公开教学慢很多;2.学生发展不平衡,欣赏个别学生的精彩“展示”,忽略多数学生的深度思考;3.教师的主导性的“度”把握不准,要么该说不说,要么说个没完,成了“主角”;4.学生思维训练强度不够,不能合理地科学地自主建构知识体系;5.对教学活动的过程预设不到位;6.对学生的作业书写要求有所降低。
——【今后设想与措施】
1.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性修改的关系;
2.充分预设,促进生成;
3.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班级全面发展的关系;
4.进一步学习理论并摆正确教师的位置;
5.关注课堂教学节奏和阶段教学进度;
6.围绕活动单课堂教学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2、你校开展了哪些具体的读书活动?(总结成功的经验)今后如何深入推进师生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
1.利用宣传阵地,广兴读书之风。利用红领巾广播台、黑板报、学校墙壁、橱窗、班级晨、周会、读书课、“图书角”、家校通(或告家长书)营造读书的氛围,宣传读书的意义,发布读书的内容,传授读书的方法,通知读书的各项活动。
2.组织“读书周(月)”活动,突出读书主题,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1)精心筹备组织校级读书周(月)活动启动仪式,含主题讲话、宣读读书活动倡议书、各读书活动安排、要求及时间布署、赠书仪式、学生代表发言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如读书名言征集、读书手抄报评比、书签制作比赛、读书摘记交流、读书心得和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校级读书汇报会、阅读知识竞赛、“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比及表彰等。
(3)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陶冶性情。除学校集中安排的读书时间要充分利用好外,还
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好日常闲暇时间尤其是在家时间,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表彰,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3.强化管理,为学生的读书提供指导与服务。
(1)加强班级管理,责任到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要求期初制定好班级读书活动计划;认真上好阅读课、指导课、交流课,备课、方案作为“月检”必查项目;办好班级“图书角”或“读书园地”,班藏图书有登记、借还流通有记载、整理保管有专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读书活动,及时收存读书活动原始资料;写好学期读书活动总结。期末教科室组织班级读书活动专项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教师相关考核、评先的一项依据。
(2)加强校图书馆建设。为迎接省、市、县级教育装备工作情况专项检查,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图书馆的馆舍建设、人员培训;新增并整理了图书,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为全校师生制作了电子“借书证”,并已经正常运作。
——【今后打算】
将学生读书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起来,扩大读书活动的“显性”成果;加强读书兴趣小组建设,以主题(科普、自然、艺术、文学等)阅读打造学科特色。
加强教师读书活动与个人专业发展实践研究,向先进兄弟学校学习,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3、你校在教育科研工作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微型课题研究,转化科研成果?
——【教科研工作】
行政驱动得力本校教师百人以上,队伍庞大,我们能能认真落实教育局《2010“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推进计划》。行政组人员蹲点到年级、到备课组、到相关班级,参与各层次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每人每学期不少于40节,日常巡查督查有定性评价、交流要点和跟进措施等记录;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完善,组织健全,活动正常。教导处根据计划安排有“每周教研课”、“每月公开课”、“学期示范课”,此外还组织举办一些“达标过关课”、“新教师汇报课”、“中层以上干部优秀课”、“名师展示课”等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听评课、外出培训学习的活动,校级活动有记载有公示,普通教师学期人均听课30节,外出培训的老师做好回校“二轮培训”的工作,全员发动、全程参与、全面提高。
管理引导到位调动科研“内需”——将科研能力成果与教师晋级评优结合起来,作为教师每年评优评先、申报高一级职务、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的必备条件。压力产生动力,“内需”激发内驱。细化科研任务——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分
年龄、分年级、分学科、分特长,细化每次的论文写作任务,既面向全体,又保证重点,既平衡老师“负担”,又保证科研质量。宣传科研成绩——每当教师有论文发表或获奖,学校能第一时间进行宣传通报表彰,每学期教科室对年级组及教师个人教科研情况进行统计表彰,评选“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每学年绩效考核时进行奖励。2009——2010学,我校教师论文发表59篇,获奖57篇,竞赛比武23人次获奖,学生习作发表47篇,获奖80人次。
——【微型课题研究今后打算】
1.结合实际,定好课题。根据教师实际、班级实际、工作实际选报能力胜任、有价值、有特色,能解决现实“问题”,对实际教育教学有帮助和作用的课题申报。
2.加强过程管理,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有计划地分层次、分阶段召开课题组成员会,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责任到人。要求课题主持人将工作认真计划,序时到周到日。教科室做好相关业务培训和协调工作,落实“月查制度”,杜绝平时不主动,临时打突击,拼凑材料应付检查的现象。
3.将微型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介,使之服务于教学,让师生收益。
第四篇:逸夫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逸夫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每一所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逸夫小学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教改要深化,科研是先导”的教育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教学特色在课改中再次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一、我校科研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以转变理念为重点,切实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科研工作源于实践,然后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和应用于实践。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为此,我们加强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教师培训工作。
我们实施了“富脑”工程。组织教师们学习了《如何成长为科研型教师》、《走进新课程》、《多元智能理论》、《走进理想的课堂》等教育论著,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使教师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的老师们无论是谁,只要外出听课,回来后都要把自己所学、所感、所获向全体老师汇报。这样,不但使走出去的教师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没有走出去的教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迪,使“走出去”的效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还定期进行校本培训,执教教师按指定课题充分备课,然后面对领导和老师上课,课后全体人员进行参与式评课,教师根据指导性建议再次修改教案,第二天再讲同样的课题,保证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使老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快速走上了轨道。
我校的教师不仅走出去学,还走出去教。自04年以来,学校有多名教师在镇、县、市乃至省级教研活动中执教示范课,同时,在市组织的新课程教师技能“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活动中,我校杨岩峰老师还承担了培训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检验了自己,也完善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二)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探索教育科研的方法与途径。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领导便深入课堂听课,根据学校制定的《逸夫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指导性建议。特别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是否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主,是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否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在实践中学习,是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研讨中,我们力求使新课程导引下的课堂成为“演讲席”、“创造室”、“阅览室”,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大平台,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我们的课堂逐步向生命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生本的课堂发展。所以,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力求别有洞天。
老师们善于学习,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所以取得了显著成绩。我校有4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能手。5名县级骨干教师;3市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有一名教师的数学录像课获国家级一等奖,两位教师为省级教研活动做示范课受到与会领导老师的好评;20多人次分别获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及教研教改论文一等奖。30多篇科研成果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三)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积极构建教育科研活动的创新体系。
1、以校本教研为重点,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认为,教育科研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研组为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设计--行动--总结为研究线路,努力营造求真、务实、严谨、高效的教研氛围,使教研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共同体和学习型组织,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此学校出台了《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及《教研组长岗位职责》。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课题化。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科研兴校”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校在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下,认真做好了“十一.五”期间一个省级课题,四个市级课题,一个县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完善了科研的工作档案,整理了科研结题的相关材料,圆满结束了科研结题论证阶段:主要是深化研究成果,全面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完善与课题相关的补充材料。现已经顺利结题,共有六位教师获得省、市级课题的结题证书。
2009年11月根据省市县有关部门对教育科研工作要求,我校又开始进行了“十二·五”(2009——2015年)科研课题申报工作。我们抓住这一契机,结合我校“主体性教育”这一办学特色,申报了两个科研课题,分别是:由现任副校长杜巍负责的《小学课堂主题活动学习的研究》,由政教主任门秀云负责的《关于德育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现在富裕县教育学会的指导下,等待着 “研究任务下达书”。本学期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申报了五个国家级“写字创新研究”的子课题,现已研究中。另外,李取玲、郭敬芝正在申报2个国家级子课题,前期工作已做好,正等待研究任务书的下达。为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增加了新的亮点。
(四)实施“青蓝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成长需要有表演的舞台,锻炼的机会。不同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我们采取有效途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一是师徒结对。通过结对,给双方明确任务和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帮助他们更快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落实好骨干教师与教研组联系制度,骨干教师必须参加联系组的一切教研活动。师徒活动,使青年教师学有所赶。既发挥了本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我校坚持每学期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科教研组成员的教学示范作用,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参与式评课,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师德演讲、学生作品、学生能力展示等方式,全方位地展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素质,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能力。我们还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案例研究。实践证明,这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科研与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量有冲突。众所周知,我们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很大,除了上好课外,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家访、课后辅导等,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更是繁忙,这些因素导致我校教师对教育科研力不从心。
(二)、信息闭塞,教育资源短缺,科研条件差。
我校资金匮乏,设备落后,网络资源有限。信息的闭塞阻碍了我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热情,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也阻碍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
三、对上级主管部门的建议
为基层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科研环境能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教育科研,而不是靠学校领导来下死命令。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可适当拨付给基层学校一定的科研经费,确保教育科研经费到位。其次,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 条件,保证其从事教育科研必须的调查、实验、写作等活动的时间。对于潜心科研的教师,可适当给予生活补贴,以保证其能安心工作。
第五篇:第八届教育科研工作报告
教 育 科 研 工 作 报 告
鸡西实验中学
各位领导、全体教职员工: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鸡西实验中学第八届科研年会,旨在对2013年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下一年的教育科研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科研成果等进行表彰和奖励。一年来,在市教育局、教科所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学校班子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处立足我校实际,扎实工作,工作中始终秉承着“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遵循着“强化队伍建设,优化课题管理”的工作思路和“重创新、重过程、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学科课堂教学为基地,将课题研究与学科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不断推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更高方向发展。
一、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回顾
2013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校按照市教科所的部署和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进行了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成效。
第一,两个国家级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姜育孝校长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已进入课题研究的后期阶段。按开题报告书的时间要求,本阶段的课题研究任务基本完成,即各实验班根据实施方案试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个案研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制定措施,并撰写实验报告。各课题组成员在学校科研处的组织和推进下,形成了阶段性成果。每个子课题组提交了大量的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案例,目前科研处正在整理总结这些课题材料,为明年结题做准备。
中国教育学会一般规划课题《“设疑探究、互动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现已进入总结提高阶段,这一课题课改办做了大量工作,一年来,通过新课模督导组的划区负责,实验教师的研究实验,通过各种赛课活动,新授课课模常态化基本实施,复习课、习题课新课模已拿出初稿,待明年实践完善后,预计2014年5月份完成最后的模式框架。同时还将对班级小组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下一步要做的是对课题优秀研究个案、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设疑探究、互动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第二,“十二五”市级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推进
我校除两项国家级课题处,还有23项市级课题,对于市级课题由各课题负责人主抓,科研处监管。一年来,各项市级课题在各负责人的带领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3年4月28日,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来到我校进行“十二五”课题研究中期调研。在调研中听取了初中的吕杰老师和高中张薇薇老师的两节课题汇报课,承担市级课题的徐爽、刘立伟、孙境阳、刘淑云和杨自生等五位课题组长代表针对课题的界定,开题以来课题组的
研究情况及存在的困惑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计划向专家组作了汇报。调研结束后,市教科所的曹所长对我校高度重视科研、全面严谨地开展教研工作给予肯定,认为我校科研机制完备,科研制度健全,科研档案细致到位,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同时,也指出了我校部分市级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在我校已立项的23项市级课题中,部分课题已到了结题阶段,其中,市级规划课题《初中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研究》完成了结题工作,现已将材料报市教科所审批,参加市十二五优秀科研成果评选。
第三,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更为规范、扎实、有效,科研处按照“学校——科研处——课题组——实验教师”四级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一年来,学校科研处加大了对“十二五”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工作。每学期两次的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除了对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通报,对过去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更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布置。“十二五”以来,我们本着简便、有效、服务的原则,指导实验教师撰写科研个案和研究日志。一年来,实验教师共撰写了近四百篇科研日志和研究个案,实验教师范志平、王晨明、高舒睿、刘晓雨、侯俞向、孙仲焘、王海春、宁芳清、姜丽秋、于雪、刘佳、王艳霞、杨尚琴等撰写的典型个案在阶段性成果交流会上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这些个案大多记录了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所观、所感、所思。科研处通过课题推进会,促使课题组深入细致、有序高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每学期对各课题组 的阶段性材料的评估和检查,与课题组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诊断课题研究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每学期两次的成果交流会,能及时掌握课题的研究进程和成果的生成情况。有了这些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绝大部分课题组都能按照计划方案稳步扎实的实施研究。
在课题管理中,我们坚持制度化管理,对不按时参加课题交流会,上交材料不及时的老师在年终评优中予取予以一票否决。在研究材料要求上重注档案是否健全、研究过程是否科学规范、研究成果是否丰富成型、装订是否规范,过程材料是否翔实。特别是课题档案,按照立项卷、过程卷、成果卷分类管理,统一装订。
第四,以科研为主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学期科研处继续坚持“用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聚焦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科研促教师专业提升。一是我们坚持用个案的方式,把老师工作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再通过个案的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二是通过各种赛课活动,把老师在科研中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如:今年4月9日至26日,科研处举办了第七届“把握新课改 推进常态课”课堂教学大赛。初中7人、高中14人共有21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大赛。通过比赛,各参赛选手更是获得了难得的体验,在个人的专业成长道路上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5月份组织教师参加 “2013年鸡西市总工会优质课大赛”的初选工作。初中部的张伟老师、高中部的苑秀英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复赛。
5月15日至31日,科研处协助学校工会组织鸡西市教师教学课件大赛的初赛评选工作。参加比赛教师现场进行演示,说明课件的教学目的、制
作思路,参赛的作品将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平台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课件辅助教学的功能,通过评比,初中部孙佰鸣老师,高中部的孙艳杰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复赛。三是每月一次的科研培训,整体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第五,积极推进课改,落实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改,落实我校三届三次教工代表大会上通过的《鸡西实验中学新课模常态化的决定》,科研处积极与初、高中教务处配合,加大推行新课模常态化的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实施新课模常态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其中,初中部组织的课改引领课、组内循环课和“同课异构”课堂观察等活动,授课教师50余人,听课人数多达六百多人次;高中部在今年6月4日举办的全市高中课改研讨会,出课28节,参会人员来自全市各高中300多人,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课改工作。每学期高中部组织的课改引领课、展示课、竞赛课、抽签课等,出课教师达40%,听课人数多达七百多人次。通过对典型引领课和骨干教师示范课的精雕细琢,让这些教师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本学科的课改;通过备课组内部循环公开课,实现组内互助、共同提高;通过随机推门听课,进一步推进新模式在常态课上的实施。
第六、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随着我校课改的深入,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质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如何让科研成果为教育教学服务,科研处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一是让优秀科研成果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召开成果交流会,把已成型的经验做法,介绍给大家,以便于大家在实践中应用。二是为教师搭建平台,积极向各级刊物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本,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二十九次优秀科研成果评审中我校有26篇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科研成果,13篇论文被市教科所评为市级优秀科研成果,9篇教学设计被市教科所评为市级优秀教学设计。本学期向省教育学会推荐论文17篇,向市教科所推荐科研成果和科研案例11项,申请成果鉴定28项。为龙东南七校联合体共同主办的刊物《教改论坛》推荐优秀稿件12篇;完成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师范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师专业化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和鸡西市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的推荐工作。基于对研究意义的高度认识,对课题方向的准确把握,对研究过程的科学管理,一年来,我校教师的优秀论文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出现了质的飞跃,有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教师们创造的累累硕果,也反映了我校教师的研究水平在逐渐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反思2013年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虽然学校对教育科研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我们也在不断的努力,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有待加强。
二是虽然我们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办学思想,但很多老师还没有与学校达成共识。有些参研人员甚至课题负责人对课题重视不够,召开课题负责人会议迟到、甚至不参加,不按照计划实施研究,检查前突击拼凑材料,布置的任务不能及时完成。
三是存在科研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部分教师参与教科研过于急功近利,只是为了评职、晋级、评优。有的教师在晋职称之前对科研工作热情十足,职称晋完后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懈怠思想,认为科研工作是额外负担,工作不积极,甚至有人晋完职称就提出退出课题组。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科研是教师走向成功必经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告诉我们,科研决不是评职晋级的手段,而是引领你走向幸福教育之路的最好路径。
四是教育科研总体质量不够高,科研成果缺乏独创性,科学性,工作中存在着推着干,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强。
五是科研工作的监督约束机制尚待健全。这些问题和不足都有待我们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去解决,所以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管理力度,使我校的科研工作走更规范、更科学,真正做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
三、2014年的教育科研工作安排 总体思路:
以科研课题为牵动、以师资培训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线、以一本校刊为园地,以一会一赛为平台,坚持继承与创新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科研与师资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和科研与课改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课题引领 全面推进
1、抓课题:2014年是两个国家级课题都将进入最后收尾阶段,一方面我们按工作计划定期召开阶段性成果交流会,科研处将继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组织、推进、督促、检查,我们将杜绝只挂名,不研究、不实验现象。将各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和心得进行交流与展示,旨在达到集思广益,将课题研究推向深入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将着手进行最后的结题准备。收集整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材料,按照课题实施报告中的时间表,确保课题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最后的研究任务。
2、抓论文:各级各类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的发表和参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有所提高。
3、抓学习:通过教师自学、外请专家和校本培训等活动,加强对教师有关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教师培训方面,科研处与教务处相配合,要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列入考核的范围,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二)围绕中心,突出实践
1、四项落实:我们计划在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加强对各级已立项的科研课题的流程管理,力求做到“四个落实”,即:计划落实、实验落实、资料落实和评价落实,注重各课题组过程资料的积累,要求所有参研人员,要建立科研工作日志,定期写出研究个案,形成研究材料袋,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文字能力,又能杜绝“两头忙、中间空”的现象发生,使
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促进成果转化:到2014年我们的两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基本结束,下一步我们将转入成果转化这一工作阶段。如在班级管理中大面积地推广学生民主自治管理。为我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3、加强服务:科研处将力求办好校刊《科研之路》,为教师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得与失,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搭建一个平台。
(三)关注发展,突出实效
1、以活动为载体,突显科研的实效性。明年,科研处将继续聚焦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举办教学技能大赛,旨在通过大赛促进教师专业上的快速成长;同时,通过一年一度的科研年会,进一步浓厚学校的科研氛围,扩大学校科研工作的影响力。
2、积极参加教科所主办的科研联片展示活动,取长补短,实现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也为我校举办科研成果展示现场会获取经验。
(四)深化课改,完善课模
完善我校初、高中的教学模式是我校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处将协同初中教务处、高中课改办立足实际,将课改进行到底。
1、理清思路,完善制度
为了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在有序中稳步进行,帮助教师克服畏难情绪,使教师们由适应课改尽快过渡到自觉课改。科研处配合初、高中进一步理清思路,研究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改制度,让一线教师在课改中不但有章可循,还要有法可依,特别是要完善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来具体指
导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2、把握精髓,完善课模
明年,科研处将协同初、高中教务处课改办指导全体教师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实际,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在完善新授课课模的基础上,建构复习课、习题课的课模。形成学校总模式基础上的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模式群,确保课改扎实有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研究创新。2014年,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将明确思路和任务,继续发扬“朴实、务实、求实”的研究作风,发挥“服务、引领、提升”的研究功能,秉承“实践、深思、增效”的研究宗旨,进一步贴近教育教学实践,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与全体教师共同奋斗,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3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