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及笔记总结
l.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
地理信息系统即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些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GIS与机助制图系统
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GIS与CAD系统
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
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GIS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以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GIS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按重要性进行排队和比较其异同点。
GIS 主要有以下五部分:
(1)系统硬件: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系统或空间数据
(2)系统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GIS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图形用户界面等。
(3)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实践特征。
(4)应用人员:GIS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技术的最终用户,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是GIS 工程及其应用成败的关键。
(5)应用模型:GIS 应用模型的构件和选择也是系统应用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GIS 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其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3.根据你的了解,阐述GIS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GIS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问题,发表你的意见和观点。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
(1)GIS与 地图学
GIS 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其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因此它与地图有着极密切的关系。GIS 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GIS与地图学一脉相承,它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学科,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而GIS 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地图学与GIS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地图可视化工具与他们的潜力来增强GIS 的数据综合和分析能力。
(2)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
GIS 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主要通过属性来管理和检索,但一般没有空间概念,GIS 恩能够处理空间数据。
(3)GIS 与计算机地图制图
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对GIS的产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GIS的出现又反过来为地图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IS的表达形式,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
(4)GIS 与计算机辅助制图(CAD)
GIS 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GIS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
4.GIS可应用于哪些领域?试结合你的专业论述GlS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在市政工作中的决策支持
城市发展的宏观决策中
宏观经济社会信息统计
公共安全、道路建设、税收管理、财政、工商行政、建筑物审批、水利、农业、环境、土地管理、矿业、国土绿化、医疗卫、人民防空、防震减灾
(2)在社会公共事业中
城市供水、公共交通、铁路、邮电通讯、电力供应、煤气燃气供应
(3)在第三产业中
物业估价、房地产管理、中介服务、广告宣传、金融保险、商业服务
(4)在军事中
作战指挥、后方管理
5.你对GIS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是怎么理解的?
GIS的社会化有一些的同义语,如“全球化”、“大众化”等等,他们实际上描述了GIS社会化的不同侧面。
“大众化”是社会化的主要方面,它是指GIS 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迁移默化的改变着生活的方式:将地图存储在计算机中,使以往利用地图提供的定位、定向、导航功能可以通过GIS实现,而3S集成技术,可以使定位导航功能更加自动化和准确。利用GIS 可以将信息按照其空间坐标组织起来,进行查询检索,进而可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决策支持。汽车导航、野外探险和旅游、银行信用卡管理、商家经营分析、保险赔偿分析等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GIS 都可以在其发挥作用。“数字地球“是GIS 应用的极致,也是GIS社会化的顶点。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地理信息系统,可是他不需要了解任何GIS 的知识。GIS 应用和其他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正如一些学者所预测的“GIS 发展的将来就是没有GIS。”
从应用角度来看,GIS 的社会化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可以方便的使用GIS功能,而从应用开发角度来看,GIS 社会化的标志是GIS产业的形成与分化,形成专门的数据生产厂商,GIS平台/构件开发商,GIS集成商,GIS 服务提供商以及GIS 工程监理等等;相关GIS 技术标准的确立,对于GIS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6.给出“Geomatics”一词的定义。如何理解“Geo”和“matics”的含义?“Geomatics”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1990年Gagnon将“Geomatics”定义为“利用各种手段,通过一切途径来获取和管理有关空间基础信息的空间数据部分的科学技术领域。” “Geo” 是地理的意思,“Matics”是数据的意思,他们只是从地理学科来考虑地理信息系统,从“Geomatics”一词出现的过程可以看出,“Geomatics” 反映了现在测绘科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御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集成,以满足对空间信息要求的发展趋势。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的各种改变而改变。信息具有如下的特点:①信息的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物紧密相联系的;②信息的适用性。信息对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因而信息具有适用性;③信息的传输性。信息可以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传输,既包括系统把有用信息送至终端设备(包括远程终端),和以一定形式提供给有关用户,也包括信息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传输和交换。④信息的共享性。信息与实物不同,它可以传输给多个用户,为多个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信息的这些特点,使信息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
数据(Data)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和图像也是数据。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
第二篇:地理信息系统答案
一名词解释.1、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态特征三部分。
2、DTM: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
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3、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它应尽可能多地反映数据集自身的特征规律,以便于用户对数
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元数据的内容包括对数据集的描述、对数据质量的描述、对数
据处理信息的说明、对数据转换方法的描述、对数据库的更新、集成等的说明。
二、填空题
1、地理信息数据的主要特征有:地域性、多维性、时序性。
2、空间数据的主要特征有:空间特征、非结构化特征、空间关系特征、分类编码特征、海量数据特征。
3、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源的类型有:地图资料、影像数据、遥感数据、实测数据、文本资料、统计数据、多媒体数据、其它已有的非系统化的数据。
4、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的数据输入方法有:手工键盘输入、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输入、扫描数字化仪输入、解析测图法输入、已有数字化形式数据转换。
三、选择题
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B)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是(D)
A.属于属性信息 B.属于共享信息 C.属于社会经济信息 D.属于空间信息
3.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A)
A.大 B.小 C.相当 D.无法比较
4.“二值化”是处理何种数据的一个技术步骤:(A)
A. 扫描数据 B.矢量数据 C.关系数据 D.属性数据 5.“3S”技术指的是:
(A)
A.GIS、RS、GPS B.GIS、DSS、GPS C.GIS、GPS、OS D.GIS、DSS、RS 6.地理决策问题属于:(B)
A. 结构化决策 B.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 D.以上都不是 7.对数据文件操作,进行数据记录的交换都要经过:(D)
A.软盘 B.用户区 C.GIS软件 D.缓冲区 8.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C)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 D.人工读取坐标法 9.矢量结构的特点是:(A)A. 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10.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D)A.直接栅格编码 B.链码
C.游程编码 D.四叉树编码
四、问答题
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 GIS 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
理操作人员。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空间数据反映 GIS 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
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1)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是 GIS 的物
理外壳。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向提供信息、保存数据、返回信息给用户。(2)计算
机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必需的各种程序。对于 GIS 应用而言,通常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
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持软件、应用分析程序。(3)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应包括负
责系统设计和执行的项目经理、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系统用户化的应用工程师以及最终运行系统的用户。地理信
息系统专业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4)空间数据:它是由系统的建立者输入 GIS,是系统程序作用 的对象,是 GIS 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主要包括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属性等。
2、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转换算法。对于点状实体,每个实体仅由一个坐标对表示,其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的相互转换基本上只是坐标精度变换问题。
线实体的矢量结构由一系列坐标对表示,在变为栅格结构时,除把序列中坐标对变为栅格行列坐标外,还需根据
栅格精度要求,在坐标点之间插满一系列栅格点,这可以由两点式直线方程得到。线实体由栅格结构变为矢量结
构与将多边形边界表示为矢量结构相似。(1)矢量向栅格转换,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又称为多边形填充,就是在矢量表示的多边形边界内部的所有栅格点上赋以相应的多边形编码,从而形成栅格数据阵列。(2)栅格
格式向矢量格式的转换,多边形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转换就是提取以相同的编号的栅格集合表示的多边形区域的
边界和边界的拓扑关系,并表示由多个小直线段组成的矢量格式边界线的过程。
五、分析题
1.为了完成城市道路拓宽改建分析,论述需要那些空间数据,并描述在GIS支持下的分析流程。
利用建立缓冲区、拓扑叠加和特征提取,计算一条道路拓宽改建过程中的拆迁指标。
(1)明确分析的目的和标准,目的是计算由于道路拓宽而需拆迁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和房产价值,道路拓宽改建 的标准是:a)道路从原有的20m拓宽至60m;b)拓宽道路应尽量保持直线;c)部分位于拆迁区内的10层以上的建 筑不拆除。
(2)准备进行分析的数据,需要涉及两类信息,一类是现状道路图;另一类为分析区域内建筑物分布图及相关信 息。
(3)进行空间操作,首先选择拟拓宽的道路,根据拓宽半径,建立道路的缓冲区。然后将此缓冲区与建筑物层数
据进行拓扑叠加,产生一幅新图,此图包括所有部分或全部位于拓宽区内的建筑物信息。(4)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全部或部分位于拆迁区内的建筑物进行选择,凡部分落入拆迁区且楼层高于10层以上 的建筑物,将其从选择组中去掉,并对道路的拓宽边界进行局部调整。然后对所有需拆迁的建筑物进行拆迁指标计 算。
(5)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和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第三篇:材料化学课后题答案
一.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化学课后题答案 二. 应用化学专业1166129108 三. 什么是纳米材料 ?
四. 试阐述纳米效应及其对纳米材料性质的影响?
答: 1.小尺寸效应;使纳米材料较宏观块体材料熔点有显著降低,并使纳米材料呈现出全新的声,光,电磁和热力学特性。
2.表面与界面效应;使纳米颗粒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和极强的吸附性。
3.量子尺寸效应;使纳米微粒的磁,光,热,电以及超导电性与宏观特性有着显著不同。
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纳米电子器件不能无限制缩小,即存在微型化的极限。
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答:1.将宏观材料分裂成纳米颗粒。
2.通过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聚集形成微粒,并控制微粒的生长,使其维持在纳米尺寸。
四.1.玻璃体: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形成不结晶且没有固定的化学组成硅酸盐材料。
2.陶瓷: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黏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叫陶瓷。
3.P-型半导体:参杂元素的价电子小于纯元素的价电子的半导体。4.黑色金属:是指铁,铬,锰金属及它们的合金。5.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以外的金属称为有色金属。6.金属固溶体:一种金属进入到另一种金属的晶格内,对外表现的是溶剂的晶格类型的合金。
7.超导体:具有超低温下失去电阻性质的物质。
五.1.简述传统陶瓷制造的主要原料?
答:黏土,长石,石英矿是制造传统陶瓷的主要原料。
2.陶瓷是否一定含有玻璃相?
答:并非所有的陶瓷材料都含有玻璃相,某些非氧特种陶瓷材料可以近乎100%的晶相形式存在。
3.试讨论超导体性质的形成原理及超导状态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现象?
答:电子同晶格相互作用,在常温下形成导体的电阻,但在超低温下,这种相互作用是产生超导电子对的原因。温度越低所产生的这种电子对越多,超导电子对不能相互独立地运动,只能以关联的形式做集体运动。于是整个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电子对在动量上彼此关联成为有序的整体,超导电子对运动时,不像正常电子那样被晶体缺陷和晶格振动散射而产生电阻,从而呈现无电阻的超导现象。物质处于超导状态时会表现出电阻消失和完全抗磁性现象。
4.简述形状记忆合金原理?
答:所谓纳米材料,是指微观结构至少在一维方向上受纳米尺度调制的各种固体超细材料,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答: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源于某些特殊结构的合金在特定温度下发生马氏体相-奥氏体相组织结构相互转换。热金属降温过程中,面心立方的奥氏体相逐渐变成体心立方或体心四方结构的马氏体相,这种马氏体一旦形成,就会随着温度下降而继续生长,如果温度上升,它又会减少,已完全相反的过程消失。
5.介绍储氢合金类别,并说明其储氢,释氢化学过程?
答:类别;主要有钛系储氢合金,锆系储氢合金,铁系储氢合金及稀土系储氢合金。
化学过程;金属储氢材料中一个金属原子能与两个,三个甚至更多氢原子结合,生成稳定的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等将其稍稍加热,氢化物又会发生分解,将吸收的氢释放出来,同时吸收热量。
6.一般金属材料是否为单晶态金属结构?
答:不是,金属材料一般为多晶体材料,多晶体材料是指整块金属材料包含着许多小晶体,每个小晶体的晶格位相是一致的,而各小晶体之间彼此方位不同。六.1.提拉法中控制晶体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生长速率,晶转速率以及溶体的流体效应。
2.单晶硅棒和厚度为1微米的薄膜分别可用什么方法制备?
答:提拉法,真空蒸镀法。
3.液相外延法和气相沉淀法都可以制备薄膜,如果要制备纳米厚度薄膜,应该采用哪种方法?
答:气相沉淀法;气相沉淀法制得的薄膜厚度可由数百埃至数微米,而液相外延法,由于薄膜生长速率较快,难得到纳米厚度的外延材料。
4.CVD法(化学气相沉淀法)沉积SiO2可通过那些反应实现?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答:烷氧化物热分解;
氧化反应;
水解反应;
5.用什么方法可以对Cu 和Cu2O进行分离,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答:利用做运输气体可以对Cu 和Cu2O进行分离;
由于从Cu2O生成CuCl为放热反应,而从Cu 生成CuCl为吸热反应,因此Cu2O在较高温度处沉积,而Cu 则在较低温度处沉积。
6.溶胶--凝胶法制备纤维材料,应采用怎样的条件较合适?
答:在拉纤阶段控制溶胶粘度为10~100Pa·S;应使用酸催化使形成的缩聚中间体为线形分子链。
7.怎样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硫化锌颗粒,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8.有两种活化能分别为Q1=83.7KJ/mol 和Q2=251KJ/mol 的扩散反应,观察在温度从25摄氏度升高到600摄氏度时对两种扩散反应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出评述?
答:温度从25摄氏度升高到600摄氏度的过程中,两种扩散反应的速率均增大,且Q2=251KJ/mol 的扩散反应速率增加的更快。结论;温度变化对活化能大的反应的速率影响
更大。
9.简述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
答:反应物化学组成与结构;
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 反应温度,压力与气氛; 是否有矿化剂。
10.简述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的原理?
答;外部热源将原料粉或预先压制成一定密度的坯件进行局部或整体加热,当温度达到点燃温度时,撤掉外部热源,利用原料颗粒发生的固体与固体反应或固体与气体反应放出的大量反应热,使反应得以继续进行,最后所有原料反应完毕原位生成所需材料。
七 1.用固体能带理论说明什么是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答:导体;价带是未满带或价带是满带,但禁带宽度为零,价带与较高的空带相交叠,满带中的电子能占据空带。
半导体;价带是满带,价带与空带之间存在禁带,禁带宽度在0.1~3eV。
绝缘体;价带是满带,价带与空带之间存在禁带,禁带宽度大于5eV。
2.有一长为5m ,直径为3mm 的铝线,已知铝的弹性模量为70GPa ,求在200N的拉力作用下,此线的总长度?
3.是解释为何铝不易生锈,而铁则较易生锈?
答: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但快速生成的氧化膜很致密,氧分子不能穿过氧化膜,阻止了金属进一步被氧化。而铁在空气中易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发生电化学锈蚀,因此铁较易被氧化。4.为什么碱式滴定管不采用玻璃活塞?
答:因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阻塞滴定管。5.何种结构的材料具有高硬度,如何提高金属的硬度?
答:原子之间以共价键和离子键结合的材料具有较高硬度如金刚石;金属材料的硬度主要受金属晶体结构的影响,形成固熔体或合金可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6.什么是材料的疲劳,有哪些指标反应材料的疲劳性能?
答:材料疲劳是指材料在循环受力下,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
应力水平和疲劳寿命反应材料的疲劳性能。
7.热膨胀受什么因素影响,试用势能图进行解释? 答:材料原子间键合力的强弱;材料的组织结构。8.压电体有什么用途?
答:压电体可以把应力转化成容易测量的电压值,因此压电体可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对压电体薄膜施加交变电流,则薄膜产生振动并发出声音,因此压电体可用于制作音频发生器。八.1.固溶体与溶液有何异同,固溶体有几种类型?
答:相同点;固溶体可看成是晶态固体下的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为多组元体系。和溶液一样固溶体中溶质含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存在一定的溶解性。
不同点;固溶体组元间以原子尺度相混合,所以固溶体一定是均相的。而溶液,若组元间能够互溶则为均相,不能互溶则为多相。固溶体是固体,溶液是流体可以流动。
2.试阐述影响置换型固溶体的固溶度的因素?
答:原子或离子尺寸差;要形成置换型固溶体,必要条件是溶质与溶剂的原子或离子半径相近。
电价因素;对于离子置换型固溶体,需满足两种固体的离子价相同或同号离子的离子价总和相同。
键性影响;化学键性质相似,取代前后离子周围离子间键性相近,容易形成置换型固溶体。
晶体结构因素;形成置换型固溶体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晶体结构类型相同。3.说明为什么只有置换型固溶体的两个组分之间才能相互完全溶解,而填隙型固溶体则不能?
答:置换型固溶体,溶质与溶剂的原子或离子半径相近,离子价相同,化学键性质相似,晶体结构类型相同,所以置换型固溶体两组分间可以完全互溶,是一种无限固溶体;填隙型固溶体,由于晶体中的空隙有限,能填入的异质原子或离子的数目也有限,所以填隙型固溶体两组分间不能完全互溶,是一种有限固溶体。九.1.什么是材料化学,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化学结合的产物,它是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化学。特点;跨学科性,实践性。
2.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答:陶器和农业的出现。
3.什么是材料,材料与试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材料是可以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的物质
材料是具有使其能够用于机械,结构,设备和产品的性质的物质。材料与化学试剂不同,后者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消耗并转化为别的物质,而材料一般可重复,持续使用除了正常的损耗外它不会不可逆的转化为别的物质。
4.材料按其组成和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
5.材料按尺度角度可分为哪几类?
答:一维材料纤维、晶须等.,二维材料薄膜、涂层等,三维材料,块体材料
6.我国对材料怎样分类?
答: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
7.材料的发展历程?
答:天然材料---烧炼材料---合成材料---可设计材料---智能材料。
8.晶体,非晶体,液晶之间的区别?
答:本质区别:晶体具有长程有序的点阵结构,且也有短程有序的点阵结构;非晶体具有短程有序的点阵结构而无长程有序的点阵结构;液晶具有长程有序的点阵结构而无短程有序的点阵结构。
宏观区别:晶体在宏观上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面角恒定,有固定的溶沸点,和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非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外形,无固定的溶沸点以及物理性质上的各向同性。
9.什么是理想晶体?
答:理想晶体是由全同的称为基元的结构单元在空间无限重复而构成。
10.液体如何形成晶体,和非晶体?
答:液体在缓慢降温过程中形成晶体;在急冷过程中形成非晶体。
第四篇:包装材料学课后题答案范文
第一篇 纸包装材料与制品(习题集)
第一章 概论 思考题:
1.纸包装为什么在包装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答: a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 b保护性能优良; c加工储运方便; d印刷装潢适性好; e安全卫生; f绿色环保,易于回收处理; g复合加工性能好。
2.为什么提倡绿色包装?
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重视。包装材料作为原料和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保护带来的重大压力。使人们在开发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同时,要将包装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绿色包装是实现包装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即在使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制品时,要考虑到包装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和再生(Recover),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Degradable),减少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
3.简述纸包装种类及主要性能。
答: 包装纸和纸板的种类繁多,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包装纸、包装纸板、加工纸和纸板等大类。作为包装材料,纸和纸板应该具备各种包装适性,以满足不同商品包装的要求,如外观性能、强度性能、抗弯曲及压缩性能、表面性能、透气与吸收性能、光学性能、适印性能、卫生和化学性能。
第二章 包装纸和纸板 思考题:
1.简述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物理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及其主要性能。
答: 纤维是造纸原料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植物细胞,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和结构方面的差异,细胞壁可以分为胞间层(ML)、初生壁(P)和次生壁(S)三个部分。根据形成顺序,次生壁可分为外层(S1)、中层(S2)和内层(S3)。次生壁是细胞(纤维)的主体。化学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和其他化学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纤维原料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增加纸和纸板的强度;保留较高的半纤维素含量,对于提高纸张的裂断长、耐折度、吸收性和不透明性是有利的;保留少量木素可提高纸和纸板的挺度,过多则使纸张发脆,影响白度;其他成分为树脂、果胶质等,它们在纸和纸板中保留较少。
2.简述纸和纸板的生产工艺。
答: 原料――料片――纸浆――打浆――调料――抄造――纸张
3.怎样才能制造出质量良好的纸和纸板?
答: 首先制浆过程中保留适量的木素,在保证纸张挺度的同时使纤维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其次适度打浆,提高纸张强度的同时保证纤维具有一定长度。调料要适当,适度施胶、加填、加入化学助剂。抄造时,控制流浆箱的速度,使纸页质量均匀,网部速度决定纸页厚度和定量均匀,控制压榨部压力,使纸幅脱水均匀,在干燥初期要避免高温造成水分蒸发过快,否则要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成纸出现强度差、松软、施胶度低、收缩不均匀、翘曲等纸病。压光,使纸页紧密、表面平整,尽量消除两面差。
4.试样测试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答: 纸和纸板的含水量对其物理性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和比较各种纸包装材料的性能,除了测试纸和纸板的水分外,其它性能指标的测试一般都要在恒温恒湿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5.总结纸和纸板物理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答: 纸和纸板的物理性能包括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度、耐折度、挺度、环压强度等。他们分别可用拉力机、耐破度仪、撕裂度仪、耐折度仪、挺度仪和环压机等。
6.怎样评价纸和纸板质量的优劣?
答:评价纸和纸板质量主要通过纸张横幅定量差、厚度差,纸张水分、抗张强度、撕裂度、耐破度、耐折度、挺度、施胶度、平滑度等性能优劣来衡量。
第三章 加工纸 思考题:
1.部分用于包装的纸和纸板为什么要进行加工?
答: 满足产品包装的防潮、防水、热封、阻隔、防锈、高强度、高印刷适性和装潢、装饰效果及其它功能性要求。
2.简述颜料、树脂涂布纸的加工原理、主要性能与产品、用途。
答:颜料涂布纸 原理:将颜料、粘合剂和辅助材料制成涂料,通过专门设备将其涂布在纸和纸板表面,经干燥、压光后在纸面形成光洁、致密的涂层,获得表面性能和印刷性能优良的颜料涂布纸。用途:主要用途:用于商标标签、烟盒、化妆品、药品、小家电、高档小百货包装及画报、日历印制。树脂涂布纸 原理:树脂涂布纸是将树脂分散溶解在不同溶剂中,或直接熔融成涂料涂于原纸表面,以提高纸的防油、防水、不透气等能力,或为了提高纸的绝缘性,改善纸的外观性能等。用途:胶带、标签纸基、吸潮粉末、化学药品、医药品包装、冷冻食品、肉制品包装。
3.简述药剂涂布加工纸、真空镀膜张的生产工艺、产品特点与用途。
答:药剂涂布纸: 将不同药剂分散在一定浓度的粘合剂或溶剂中,然后涂布在纸面上,获得功能不同的包装纸,有时为了不使药剂有效成分穿过纸页逸散,涂布药剂前先在纸的另一面进行涂蜡或树脂涂布处理。可用来生产防锈纸、抗菌防霉纸、防虫纸和防鼠纸等。真空镀膜纸:在高真空下蒸发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等,使之在纸面形成均匀镀膜,提高阻隔性能。广泛用于防潮、防水、装饰性包装,尤其在香烟、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高级脂和包装方面。
4.浸渍加工对原纸有哪些要求?
答:浸渍原纸对浸渍液要有良好的吸收性,纸页组织均匀,不能施胶,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保证在浸渍过程中不断裂。5.简述浸渍加工原理、工艺、产品性能与用途。
答:浸渍加工纸是用树脂、油类、沥青、蜡质、化学药剂等对原纸进行浸渍处理,使之具有防由、防水、防潮、耐磨等性能,可用于商品的防护性包装,保证内装商品在某些特殊恶劣环境下不受损坏。同时一些功能型浸渍液还能改变纸和纸板的耐酸碱性、耐化学腐蚀性能等,或者经浸渍后的纸和纸板具有防火阻燃、果蔬保鲜等功能。浸渍加工工艺一种是将原纸浸没在浸渍液内,纸页在浸渍液内运行过程中被浸透饱和,因此这种方法也成为饱和浸渍法,它适合于某些吸收量大的生产要求;另一种是使纸在浸渍液面运行,保持一定的间隙,在浸渍液与原纸接触后,借助于浸渍液与纸页间的粘附力形成一个浸渍液的接触层,使纸页吸收一定量的浸渍液,这种方法又称为珠式浸渍法,改变运行车速可调整浸渍量大小,它适合于药剂浸渍。树脂浸渍纸浸渍处理后的纸具有防油、防水、透明、耐腐、绝缘等性能,耐稀酸但一般不耐碱。胶乳浸渍纸浸渍加工后可大大提高纸页的内部结合强度,具有较高的耐磨及抗撕强度,表面平滑,耐酸碱,但大都不耐醇、脂酮、醚等有机溶剂。主要用来包装金属制品、刀具、工具,食物油浸渍纸可用来包装水果、肉类及冷冻商品等。蜡纸主要用来包装面包、糖果、饼干、冷冻食品等。防火纸用于易爆、易燃物品包装,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其储存和运输时的安全系数。
6.简述变性、复合加工原理、工艺、产品性能与用途。
答: 变性加工纸是将原纸进行化学处理,使纸页发生润胀、胶化、降解或纤维素再生,结果使纸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性能,满足各种包装的要求,用于包装的变性加工纸主要有植物羊皮纸、钢纸、玻璃纸等。用粘合剂将纸、纸板与其它塑料、铝箔、布等层合起来,得到复合加工纸。复合加工不仅能改善纸和纸板的外观性能和强度,更主要的是提高了防水、防潮、耐油、气密、保香等性能,同时还会获得热封型、阻光性、耐热性等,可用于特殊要求的包装。大量的复合纸板还是用于制作包装液体、糊状、膏状商品的纸容器。
第四章 瓦楞纸板 思考题:
1.瓦楞纸板是怎样分类的?各种瓦楞有何特征、性能与用途?
答:根据瓦楞的齿形,瓦楞纸板可以分成V、U、UV型三种类型。V型瓦楞挺力好,用纸量少。但楞顶面与面纸板粘结面窄,故粘合剂用量少,粘结强度也低。在压制时,芯纸的波纹顶面容易压溃破裂。现在几乎不用。U型瓦楞楞峰圆弧半经较大,富有弹性,在弹性限度内,还原性能较好。在受压变形过程中能吸收较高的能量,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粘结强度高。UV型瓦楞的齿型弧度较V型瓦楞大,较U型瓦楞小,从而综合了二者的优点。它的抗压强度高,弹性好,恢复力强,粘结强度好。目前各种瓦楞机经常采用这种齿型的瓦楞辊。根据瓦楞楞型分类分为A、B、C、E四种。A型瓦楞高而宽,富有弹性,缓冲性好,垂直耐压强度高,但平压性能不好。一般利用其的缓冲保护性包装容易破裂的玻璃制品、水果、玩具、洗衣粉等,另外也用作衬垫隔板。B型瓦楞低而密,单位长度上瓦楞个数多,使之具有光滑的印刷表面。平压和平行压缩强度高,但缓冲性稍差,垂直支承力低,故适合于包装自身具有一定强度和支撑力的电器、罐头等商品。C型瓦楞性能介于A、B型瓦楞之间,既具有良好的缓冲保护性能,又具有一定的刚性,许多工厂喜欢用它来代替A型瓦楞使用,适合于包装各种商品。E型瓦楞纸板较薄,挺度好,一般用于制做纸盒作为销售包装;也可以单独使用E型瓦楞纸作为安瓿缓冲隔纸。根据瓦楞的层数分为单楞双层瓦楞纸板、单楞双面瓦楞纸板、双楞双面(五层)瓦楞纸板、三楞双面(七层)瓦楞纸板。单楞双层瓦楞纸板,即在一层瓦楞芯纸表面粘上一层纸板而形成。一般用做玻璃、陶瓷器皿、灯管、灯泡的缓冲保护性包装。单楞双面瓦楞纸板,由一层瓦楞芯纸和两层面纸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瓦楞纸板,故亦称三层瓦楞纸板。它适合于作内箱、展销包装和一般运输包装。双楞双面(五层)瓦楞纸板由两层瓦楞芯纸、一层夹层和两层面纸组成,中央层可以用纸板、也可以用瓦楞原纸和质量、定量较低的薄纸板。一般用它来制作包装较重、体积较大的物品的纸箱,主要用于运输包装、其特点是强度高,能承担重物的各向作用力。三楞双面(七层)瓦楞纸板由三层芯纸、二层夹层和二层面纸贴合而形成的瓦楞纸板,用于制做重型商品包装箱,包装大型电器、小型机床及塑料原料等。
2.瓦楞原纸和箱纸板怎样选配才能生产出优质瓦楞纸板?说明理由。
答: 为了使生产的瓦楞纸板不仅满足使用质量要求,而且成本合理,就必须正确选配瓦楞原纸和箱纸板。(1)质量选配 一般应选用质量等级近似的瓦楞原纸和箱纸板来生产瓦楞纸板,如A、B级箱纸板应尽量选用A级瓦楞原纸;D、E级箱纸板则可选用C、D级瓦楞原纸。选用强度高的箱纸板与等级低的瓦楞原纸制成的瓦楞纸板容易塌楞,平压强度低。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时,会造成原材料浪费,或成本不合理。(2)定量选配 提高瓦楞原纸的定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在保持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瓦楞原纸定量每增加1g/m2,箱纸板可以同时降低1g/m2,因此国际上目前出现了采用高定量瓦楞原纸来生产瓦楞纸板的趋势;但瓦楞原纸定量过高,瓦楞纸板会出现表面不平整,产生明显的瓦楞条纹,影响外观质量和印刷效果。因此一般箱纸板与瓦楞原纸的定量比维持在2:1的范围内比较好。如果选用瓦楞原纸定量过低,贴合后会使瓦楞的齿形变形,由圆弧形变成矩形结构,影响瓦楞纸板的厚度、边压强度及缓冲性能。
3.简述单面机的作用及构造。
答: 单面机的主要作用是借助瓦楞辊的作用将瓦楞原纸压制成瓦楞,并与一层箱纸板粘结在一起,形成单楞单面瓦楞纸板。单面机是由原纸架、预热辊、水分调整辊、瓦楞辊、涂胶装置、导纸爪、贴压辊和输送桥架等组成。
4.什么是无导纸爪技术?它有何优点? 答:导纸爪作用固然很大,但在涂胶过程中会由于其本身的厚度而使瓦楞峰面出现一条条无粘合剂的白线,使该处起不到粘结作用,导纸爪的消耗及更新费时费料。目前较先进的瓦楞纸板机都应用了无导纸爪技术。无导纸爪单面机采用真空式、抽真空罩式和加压气垫式等方法来完成瓦楞芯的转移与贴压工作。应用无导纸爪技术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生产速度,而且对于保证瓦楞纸板的质量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5.怎样减少压楞时楞峰破裂及瓦楞原纸断裂等故障?
答:调整好上、下瓦楞辊之间啮合的配合压力;保持上、下瓦楞辊轴线的平行度;平行度不好,生产出来的瓦楞纸板厚薄不匀,性能恶化。控制好瓦楞辊的中高;调整好齿面包角。
6.简述瓦楞纸板机的组成及其作用。
答:瓦楞纸板机主要是由单面机系统和多面机系统组成的。单面机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压制瓦楞芯并使其与一层面纸贴合,双面机系统的作用是给单面单楞的瓦楞纸板贴合另一层面纸或者是利用单面单楞的瓦楞纸板生产出成五层、七层甚至更多层的瓦楞纸板来。7.某瓦楞纸板机宽度2m,工作速度180m/min,请给它选择一套锅炉。答:瓦楞原纸――预热――润湿――压塄――涂胶――贴压 箱纸板――预热 所用设备为瓦楞纸板生产线,包括单面机、双面机系统。
8.怎样评价瓦楞纸板的质量?
答:Q=0.011WV+0.1=0.011×2×180+0.1=4.06(t/h)
9.简述功能型瓦楞纸板的加工技术、产品特点及用途。
答: 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价瓦楞纸板的质量: 外观质量、定量、厚度、耐破强度、边压强度、平压强度、戳穿强度、粘结强度等 10.功能型瓦楞纸板主要有防水瓦楞纸板、保鲜瓦楞纸板、防静电瓦楞纸板。防水瓦楞纸板主要是通过涂布、浸渍等方法提高纸板的防水性能。主要用来包装干燥粉状物品、盐腌制品、冷冻食品和果蔬类产品。保鲜瓦楞纸板可以保持水果、蔬菜新鲜的方法是减少失水、抑制生物呼吸和细菌生长,同时除去促使它们老化、熟化的乙烯气体。主要处理方法有夹塑、复合等。
第五章 瓦楞纸箱
思考题:
1.瓦楞纸箱是如何分类的?举例说明。
答:(1)国际纸箱规程:瓦楞纸箱有各种规格与型号,国外对瓦楞纸箱分类方法较多,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国际纸箱规程来分类,即由ASSCO和EFECO提出、经国际瓦楞纸板协会(Internation Corrugated Case Association)批准的纸箱分类办法,规定将纸箱分成如表1-39所示的六类基本箱型,另外还有09××一类,包括44种箱内隔衬附件。(2)国家标准 我国对瓦楞纸箱的分类,主要根据箱型和制造纸箱原材料等级来进行区分。a.根据箱型结构分类 九种纸箱型号(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310、0325和0402)及09××类隔板衬垫等内容。b.根据生产原材料分类 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2.瓦楞纸箱印刷设计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1).印刷图文应尽可能设计简洁。(2)避免多次印刷(即套印次数)。一般纸箱单色或双色印刷即可符合要求。(3)箱角在堆码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时要避免在箱角印刷图文;也不要设计环周长的印刷直线,因为它很可能使纸箱受压时沿此线弯折。
3.简述瓦楞纸箱生产工艺,并介绍相关设备的作用。
答:单机生产工艺: 瓦楞纸板——分纸——印刷——压线——开缝切角——钉箱——配套附件——捆扎——瓦楞纸箱 分纸压线机作用是切边、纵横向压线。切角开槽机作用是将箱盖之间的连接部分切开,并切出箱体接舌。模切机生产工艺: 瓦楞纸板——印刷——模切——钉箱或粘结成箱——配套附件——捆扎——瓦楞纸箱 模切机首先要制造模切板,根据纸箱展开图,在胶合板上相当于瓦楞纸板需要切口开槽的位置装设钢质切刀,在压痕处装圆刃压线,然后将模板安装在模压机上,制造箱坯。可同时完成压线、切角、冲切提手和透气孔,尤其适合制作异型纸箱 自动制箱工艺: 瓦楞纸板——印刷、切角、开缝、压线、冲孔——自动钉箱或粘箱——自动捆扎——配套附件——瓦楞纸箱 自动上料机将纸板生产线送过来的纸板堆放到送纸台上,并使其印刷面朝上。印刷装置完成双色印刷。压线装置完成纵向压线。切角开缝装置完成纸箱的切角开缝。4.比较瓦楞纸箱接合方法及特点。
答:将箱坯接合成纸箱,根据使用材料不同分为钉接、粘接和胶带粘接3种接合方式。钉接成箱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适合小厂使用。粘接成箱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印刷开槽机联合在一起,构成印刷、压线、切角、开槽、成箱一体化的自动制箱机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胶带接合成箱时箱坯不需要设制搭接舌,将箱体对接后,用强度较高的增强胶带粘贴即可。箱内、外表面平整,密封性好。
5.某纸箱(0201型)规格为50×30×32cm,包装商品净重17.3 kg,仓贮堆码最大高度为3.5m。如果取安全系数为2.8,请选合适原料、楞型来制造这种纸箱。答: 解:①、该纸箱应具备的抗压强度 K=2.8 H=3.5m=350cm h=32cm W=17.3Kgf=169.54N 取n=10层 ∴P=2.8×(10-1)×169.54=4272.41(N)②确定制造方案并估算纸箱抗压强度 方案Ⅰ 里、面纸:优等品挂面牛皮箱纸板,280g/m2 芯纸:A级瓦楞原纸,140g/m2 A楞:查知r1=r2=10.6N·m/g Rm=7.1N·m/g α=1.58 又根据:Z=(50+30)×2=160㎝ 查得:F=62㎝ =76.4(N/cm)∵P=Px×F =76.4×62 =4736.8(N)>4256N ∴强度符合要求 方案Ⅱ 里、面纸:合格品普通箱纸板,320g/㎡ 芯、夹纸:D级瓦楞纸板,160g/㎡ AB楞 查知:r1=r2=7.0N·m/g r3=rm3.5N·m/g 又根据:Z=160cm α1=1.58 α2=1.38 查得:F=78 =67(N/㎝)∵P=Px×F =67×78 =5226(N)>4256N ∴强度符合要求
6.影响瓦楞纸箱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减少它们的不良作用?
答:(1)原材料质量 原纸是决定纸箱压缩强度的决定因素,由Kellicutt公式即可看出。然而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其它条件的影响也不允许忽视,如粘合剂用量、楞高变化、浸渍、涂布、复合加工处理等。(2)水分 纸箱用含水量过高的瓦楞纸板制造,或者长时间贮存在潮湿的环境中,都会降低其耐压强度。当纸箱水分从10%提高到14%时纸箱强度下降30%以上。因此对于在潮湿环境下流通的纸箱,最好进行防潮加工。(3)箱型 箱型是指箱的类型(02类、03类、04类等)和同等类型箱的尺寸(长、宽、高)比例,它们对抗压强度也有明显的影响。有的纸箱箱体为双层瓦楞纸板构成,耐压强度较同种规格的单层箱明显提高;在相同条件下,箱体越高,稳定性就差,耐压强度降低。(4)印刷与开孔 印刷会降低纸箱抗压强度。包装有透气要求的商品在箱面开孔,或在箱侧冲切提手孔,都会降低纸箱强度,尤其开孔面积大,偏向某一侧等,影响更为明显。(5)加工工艺偏差 在制箱过程中压线不当(过深或过浅),开槽过深,接合不牢等,也会降低成箱耐压强度。
第六章 纸盒、纸袋和其它纸包装制品 思考题:
1.简述纸盒生产原料、结构特征和生产工艺、设备。
答:纸盒的生产原料有白纸板、黄纸板、复合纸板和一些铸涂纸板、茶纸板、厚纸板、灰纸板、瓦楞纸板等。纸盒按结构可分成折叠式、组合式和固定式纸盒,按成盒方式可分为粘接式、钉接式和插接自锁式。固定纸盒生产工艺:纸板―分切―切角压痕―裱糊成盒―干燥―固定纸盒 胶纸板―印刷―分切―标签纸 折叠纸盒生产工艺:纸板―分切―印刷―模切―接合―折叠纸盒 设备:双色印刷机、模切机、糊盒机或钉盒机。
2.简述纸袋的种类、生产原料、工艺及设备,并指出它们的用途。
答:纸袋通常可分为销售包装纸袋和运输包装纸袋。常用生产原料有牛皮纸、纸袋纸、涂布胶印纸和普通包装纸等。销售包装纸袋工艺:纸袋纸――印刷――涂胶――折叠――纵向粘接――切断――成型粘底 运输包装纸袋工艺:纸袋坯片――涂胶――折合中缝――粘接压贴――转向――底舌涂胶――折合底封舌――粘合压贴――干燥――纸袋 一般纸袋所用制袋设备有印刷机和制袋机。销售包装纸袋常用来包装纺织品、衣帽、日用品、小商品、小食品、像纸、唱片等结构简单的小型包装纸袋。运输包装纸袋一般指用于水泥、农药、化肥、砂糖、食盐和豆类等的大包装纸袋。
3.简述复合罐的生产原料与工艺。
答:复合罐的生产原料有纸和纸板、铝箔、塑料薄膜、粘合剂与涂料等。生产工艺按桶体成型方法可分为螺旋式卷绕法和回旋式卷绕法两种。然后套底粘接,上盖既可。
4.简述纸浆模包装制品生产原料、工艺及设备。
答:纸浆模的原料一般为废纸或纸制品加工后的边角余料,但是纸浆模餐具的原料要求较高,一般为漂白植物纤维原浆(如稻麦草、芦苇、蔗渣、竹、木浆),然后添加部分化学药品。纸浆模生产工艺:浆料制备、模塑成型、干燥。常用设备有水力碎浆机、模具和烘道。
5.为什么提倡发展蜂窝纸板?简述蜂窝纸板的生产材料与工艺。
答:提倡发展蜂窝纸板,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1)材质消耗少,比强度、比刚度高,且易于调节,重量轻。(2)优异的缓冲隔震性能,同时隔音隔热。(3)稳定性好,各向性能接近,易于防潮、防霉、增强处理。(4)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符合出口包装要求。蜂窝纸板主要包括蜂窝芯和面纸,另外还要有粘合剂。蜂窝纸板生产工艺:蜂窝芯--拉伸--润湿--干燥定型--涂胶--覆面--干燥--切断--蜂窝纸板
第五篇:中南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总结
一,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有哪些以及获取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分类,及空间数据质量包括哪些方面及不确定性的来源、处理方法,列举一些常见的地图数据质量问题,用简图表示
空间数据获取的主要方法:
1,野外数据采集;主要手段有:1平板测量 2全站仪测量 3 GPS测量
2,地图数字化,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数字化仪的手扶跟踪数字化 2地图扫描矢量化 3,空间数据转换 其内容包括:空间定位信息,属性数据,空间关系等。4,摄影测量,包括1航空摄影测量 2地面摄影测量 5,遥感图像处理等。
获取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1、数据搜集。
1、野外测量数据误差;1仪器误差 2操作误差 3记录误差 4环境因素等造成的空间数据的位置误差
2、地图数据误差;1 地图固有误差2 材料变形产生的误差 3图像数字化误差。
3、遥感数据误差;1 遥感仪器的观测过程,如辐射误差、几何误差2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过程。
2、数据输入.;数字化误差、不同系统格式转换误差。
3、数据存储;数值精度不够、空间精度不够。
4、数据处理;分类间隔不合理、多层数据叠合引起的误差传播。
5、数据输出;输出设备不精确引起的误差、输出的媒介不稳定造成的误差。
6、数据使用;对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误差、对数据信息使用不当。
空间数据误差的类型有: 几何误差2 属性误差 3时间误差 4逻辑误差。
空间数据质量或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
1、从空间数据的形式表达到空间数据的生成2、从空间数据的处理到空间数据的应用 具体有:
1、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包括空间特征和过程在空间、专题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2、空间现象的表达,数据采集中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精度的选择等受到人类自身认识和表达的影响,这对数据的生成会产生误差。
3、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包括:1 投影变换2地图数字化和扫描后的矢量处理3数据格式转换4数据抽象5建立拓扑关系6与主控数据层的匹配7数据叠加操作和更新8数据集成处理9数据的可视化表达10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的传递和扩散。
4、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数据的解释过程、缺少文档。
空间数据误差或不确定性的处理(控制)方法: 数据质量的控制是个复杂的过程,要控制数据质量应从数据质量的产生和扩散的所有过程和环节入手,分别用一定的方法减少误差。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1传统的收工方法,主要是将数字化数据与数据源进行比较。2元数据方法,数据及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关数据质量的信息,通过它可以检查数据质量。3地理相关法,用空间数据的地理特征要素自身的相关性来分析数据的质量。其它基本的控制方法:1尽可能使用可靠的数据源2做好数据的预先处理3提高数字化操作人员的素质4选用精度高的数字化设备5数据精度检查6做好人工逐一比较检查。
数据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1、准确性,即一个记录值与它的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2、精度,即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
3、空间分辨率,是两个可测量数值之间最小的可辨识的差异。
4、比例尺,是地图上一个记录的距离和它的真实距离之间的比例。
5、误差,即一个记录的测量和和它的事实之间的差异。
6、不确定性,包括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性,属性不确定性和数据不完整性等。
常见的地图数据质量问题及见图表示:
1、地图固有误差,是指用于数字化的地图本身所带有的误差,如控制点误差、投影误差等。
2、材料变形产生的误差,这类误差是由图纸的大小受湿度和温度的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3、图像数字化误差,主要有跟踪数字化仪和扫描矢量化两种。影响前者的数据质量因素主要有:数字化要素对象、数字化操作人员、数字化仪和数字化操作,影响后者数据质量的因素有:原图质量、扫描精度、扫描分辨率、配准精度和校准精度等。
在数字化后的地图上错误的具体表现有:1伪节点。2悬挂节点包括:多边形不封闭、节点不重合、不及和过头。3碎屑多边形或条带多边形。4不正规多边形。如图:
二、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与性质,并结合具体应用或实例进行说明。
空间数据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属性特征,表示实际现象或特征,例如变量、级别、数量特征和名称等。
2、空间特征,表示空间现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又称几何特征或定为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如笛卡尔坐标系等。
3、时间特征,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周期有超短期的、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等。
空间数据除了具有一般数据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数据的特性。主要有:
1、空间性,空间型数据描述了空间物体的位置、形态以及空间拓扑关系,是区别于其他数据的标志特征。例如:描述一条河流,一般数据侧重于河流的流域面积、水流量、枯水期等,而空间数据侧重于和流动位置、长度、发源地以及河流与流域内城市间的距离、方位等空间信息。
2、抽象性,空间数据描述的是现实世界中的地物和地貌特征,非常的复杂,必须经过抽象性以及人为的取舍数据。抽象性可以使数据产生多语义,如河流既可以被抽象为水系要素,也可以被抽象为行政边界,如省界、县界等。
3、多尺度与多态性,不同的观察尺度具有不同的比例尺和不同的精度,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就会有形态差异。Gis会根据系统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尺度进行表达,这样就造成了地理空间的多尺度与多态性。
4、时空性,由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都有很强的时空特征,所以描述现实世界物体的地理数据也具有很强的时空特性。
三、简述当前的空间数据类型有哪些,并进行简要描述和比较分析。空间数据按照其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空间特征数据,记录的是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物体的拓扑关系。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志。
2、专题属性特征数据,描述地理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地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土地酸碱类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程度等。专题属性特征通常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3、时间特征数据,时间属性是指地理实体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采集的到或计算产生的。
按照空间数据的组织方法可以分为:
1、矢量数据结构,在矢量模型中,现实世界的要素位置和范围可以采用点、线或面表达,与它们在地图上表示相似,每一个实体的位置是用他们在坐标参考系统中的空间坐标定义。
2、栅格数据结构,在栅格模型中,空间被规则的划分为栅格,地理实体的位置和状态使用它们占据的栅格的行、列来定义的,每个栅格的大小代表了定义的空间分辨率。
两者的比较分析:
矢量结构的优点:1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2有利于网络和检索分析3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缺点:1数据结构复杂2多边形叠加分析及邻域搜索比较困难。栅格结构的优点:1数据结构简单2便于空间分析和地表模拟3现势性较强4易于与遥感结合及信息共享。缺点:1数据量大2投影转换比较复杂 或
1、栅格结构“属性明显、位置隐含”,而矢量结构“位置明显、属性隐含”。
2、栅格数据操作总的来说比较容易实现,尤其是作为斑块图件的表示更易于为人们接受,而矢量数据操作则比较复杂,许多操作如两张图的覆盖操作用矢量结构实现十分困难。
3、矢量结构表达线状地物是比较直观的,而面状地物则是通过对边界的描述表达。
4、栅格结构易于与遥感相结合且易于信息共享。
5、对于这两种结构,数据精度和数据量都是一对矛盾,要提高精度,栅格结构需要更多的栅格单元,而矢量结构需要记录更多的线段结点。
四、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数据的类型以及它们的区分方法。
属性数据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前者包括名称、类型、特性等,后者包括数量和等级等。数据的测量尺度其本质是对属性数据而言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命名量,命名式的测量尺度也称为类型测量尺度,只对待定现象进行标识,赋予一定的数值或符号而不进行定量描述。
2、次序量,线性坐标上不按值的大小,而是按顺序排列的数。次序量尺度是基于对现象进行排序来标识的,不同次序之间的间隔大小可以不同。
3、间隔量,不参照某个固定点,而是按间隔表示相对位置的数。按间隔量测的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值是有意义的。
4、比率量,比测量尺度的测量值指那些有真零值而且测量单位的间隔是相等的数据,比例测量尺度与使用的测量单位无关。
区分方法:
1、命名量,定性而非定量,不能进行任何算术运算,其逻辑运算只有等于或不等于。
2、序数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对次序之间的逻辑运算除了等于与不等于之外,还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大于或小于。
3、间隔测量尺度与比例测量尺度相似,但是间隔尺度的测量值无真的零值,比例数据和间隔数据可用加、减、乘除等运算,而且可以求算术平均值。
4、比率测量尺度支持多种算术操作,如加、减、乘、除等。
5、比例数据或间隔数据可以比较容易的被转变成次序或命名数据,而命名数据很难被转化成次序、间隔数据或比例数据。
五、是列出空间数据编辑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并简要描述它们,及叙述相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有:
1、伪节点,伪节点使一条完整的线变成两段,造成为节点的原因常常是没有一次录入完毕一条线。
2、悬挂节点、如果一个节点只与一条线相连接,那么该节点称为悬挂节点。悬挂节点有多边形不封闭、不及和过头、节点不重合等几种情形。
3、碎屑多边形或条带多边形,碎屑多边形一般是由于重复录入引起的,由于前后两次录入同一条线的位置不可能完全一致,造成了碎屑多边形。另外,由于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进行数据更新,也可能产生碎屑多边形。
4、不正规多边形,是由于输入线时,点的次序倒置或者位置不准确引起的,在拓扑生成时也会产生碎屑多边形。处理方法:
1、一些错误,如悬挂节点,可以在编辑的同时,有软件自动修改,通常的实现办法是设置一个捕获距离,当节点之间或节点与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此数值后,即自动连接。
2、其他的错误需要进行手工编辑修改。错误类型如图所示:
六、在接边处理时,接边原则包括那些,用图形分别表示接边原则和处理结果。接边原则
几种常用的地图接边方法
1、平均法:平均法是取图边两边待接点的坐标均值作为接边后的点的坐标,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接边误差在精度允许范围内的各种直线、多义线类的接边处理,容易实现接边的全自动批量处理。如图1
2、强制法: 强制法是把一条待接边的待接点强制附和到另一条待接边的待接点上,该方法主要用于用户能明显判断出哪一条待接边比另一条待接边更准确、可靠,适合交互式的接边处理。如图2
3、优化法:, 无论采用了平均法还是强制法在边界处都要产生一个拐点,如果测图无错误,此拐角应很小。但是如果待接边明显是一条直线边的话(如建筑物、直线道路、围墙等),这个很小的拐角也影响图形的美观,因此我们不但要在图边线上把两个点接在一起,还要考虑到接边后的图边两端线段要在一条直线上,既要共点,也要共线。这种方法就叫优化法 首先找出两个待接点 p1和p2以及它们的前一点 p1 和p2 ,由这两个点连线与边界线求出一个交点p0 ,用此交点p0 的坐标分别替换原来的待接点坐标。如图 3
接边原则:
1、同图层、同线型优先: 数字地图都是按分类编码分层存储的,同一图形元素在相邻的两幅图中应放在同一图层,具有相同的线型,所以自动接边时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精度允许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同图层、同线型的实体;
2、精度原则: 接边点的匹配要本着误差最小原则,假设图A 接边点的集合{ pt 1 , pt 2 , pt 3 , „, ptn} ,图B 的接边点的集合为{ pt'1 , pt'2 , pt'3 , …, pt'm} ,最终匹配的点是 pt i 和pt'j ,则两点的距离在所有的接边点中距离最短。
七、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相互转换算法,分别以一个算法为例,说明其实现的基本过程。
(1、简述基于多边形数据的栅格化方法、简述点在多边形内的基本判断方法并用简图表示。)
多边形数据的栅格化即矢量格式相栅格格式转换,又称多边形填充,其方法主要有:
1、内部点扩散算法,该算法有每个多边形一个内部点开始,向其八个方向的邻点扩散,判断各个新加入点是否在多边形边界上,如过是边界上,则该新加入点不作为种子点,否则把非边界点的邻点作为新的种子点与原种子点一起进行新的扩散运算,并将该种子点赋予该多边形编号。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种子点填满该多边形并遇到边界停止。
2、复数积分算法,对全部删格阵列逐个栅格单元判断该栅格归属的多边形编码。判断方法是待判点对每个多边形的封闭边界计算复数积分,对某个多边形,如果积分值为2πR则该待判点属于此多边形,赋予多边形编号,否则在此多边形外部,不属于该多边形。
1、射线法,射线法可逐点判断数据栅格点在某多边形之外或在多边形内。有判断点向图外某点引射线,判断该射线与某多边形所有边界相交的总次数,如相交偶数次,则待判点在多边形外部,如为奇数次,则待判点在该多边形内部。它的有优点是过程简单,缺点是当射线经过多边形的拐点或一条边时判断失效。
2、扫描算法,扫描算法是射线算法的改进,将射线改为沿栅格阵列列或行方向扫描线,判断与射线算法相似。扫描算法省去了计算射线与多边形边界交点的大量运算,大大提高了效率。
3、弧长法,主要是判断点与多边形各顶点连线的最小夹角之和的值,当各角之和为360度时,点在多边形内,夹角之和为0度或小于360度时,点在多边形之外。其优点是判断准确不受条件限制,缺点是判断过称复杂。(点在多边形内的判断方法)
4、边界代数算法,边界代数多边形填充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的算法。
栅格格式向矢量格式的转换:
1、多边形边界提取
2、多边形边界追踪
3、拓扑关系生产
4、去除多余点及曲线圆滑
5、多边形栅格转矢量的双边界搜索算法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边界提取,将左右多边形信息保存在边界点上,每条边界弧段有两个并行的边界链组成,分别记录该边界弧段的左右多边形编号。步骤如下:
1、边界点和节点提取,采用2*2栅格窗口顺序沿行、列方向对栅格图像全图扫描,如果窗口内四个栅格仅有两个不同的编号,则该四个栅格表示为边界点;如果窗口内四个栅格有三个以上不同编号,则标识为节点,保持各栅格原多边形编号信息。
2、边界线搜索与左右多边形信息记录,边界线搜索是逐个弧段进行的,对每个弧段有一组已标识的四个节点开始,选定与之相邻的任意一组四个边界点和节点都必定属于某一窗口的四个标识点之一。首先记录开边界点的四个多边形编号,作为该弧段的左右多边形,下一点组的搜索方向则有进入当前点的搜索方向和该点组的可能走向决定,每个边界点只能有两个走向,一个是前点组进入的方向,另一个则可确定为将要搜索后续点组的方向。
3、多余点去除,在一个边界弧段上的连续的三个点,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在一条直线上,则三个点中间一点可以被认定是多余的,予以去除。
八、简述常用的空间距离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空间量算有:
1、几何量算,包括:1线长度计算2面状地物面积计算
2、形状量算,面状地物面积计算的两个基本问题:1空间一致性问题,即有孔多边形和破碎多边形的处理。2多边形边界特征描述问题。
3、质心量算,通常情况下,质心描述的是一个多边形的几何质心,但某些情况下描述的是分布质心而不是绝对几何质心,质心量算通常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和市场区位选择。
4、距离量算,最常用的距离概念是欧氏距离,考虑到阻力的影响计算的距离叫耗费距离。计算方法:
1、欧氏距离:d=[(xi-xj)2+(yi-yj)2]1/2
2、非标准欧氏距离:d=[(xi-xj)k+(yi-yj)k]1/k
3、曼哈顿距离:d=▏xi-xj ▏+ ▏yi-yj ▏
它们在空间查询中的应用,如查询满足下列条件的城市:
1、在京沪线的东部(顺序关系)
2、距离京沪线不超过50m(空间距离关系)
3、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属性信息)
4、城市选择区域是特定的多边形(空间拓扑关系)其中体现空间距离关系的是:距离京沪线不超过50m。
九、空间关系的类型,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空间查询或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可抽象为点、线、多边形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空间关系包括三种基本类型:
1、拓扑关系,拓扑属性描述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又称为拓扑关系,拓扑关系的类型有:面-面关系、面线关系、面点关系、线-线关系、线点关系等,他们都是基本数据类型的空间关系数据。离散对象的拓扑关系可以用九交模型来描述。
2、方向关系,方向关系又称方位关系、延伸关系,他定义了地物对象之间的方位。两个点之间的方位关系可以用一个点在另一个点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中关系来描述。
3、度量关系,基本空间对象度量关系包含点点、点线、点面、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距离。其内容有:1空间指标量算,包括:几何指标、自然地理参数、人文地理指标。2地理空间的距离度量,包括:大地测量距离(即沿着地球大圆经过两个城市中心的距离)、曼哈顿距离(经度差加上维度差)、旅行时间距离(两地之间花费最短时间的距离)、词典距离(一个固定的地名册中一系列城市中它们位置之间的绝对差值)。
它们在空间查询中的应用,如查询满足下列条件的城市:
1、在京沪线的东部(顺序关系)
2、距离京沪线不超过50m(空间距离关系)
3、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属性信息)
4、城市选择区域是特定的多边形(空间拓扑关系)
十、简述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有哪些,并分别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实现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管理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1、空间查询,图形与属性互查是最常用的的查询,主要有:1图形查属性(按照属性信息的要求查询定位空间信息)2属性查图形(根据对象的空间位置查询有关属性信息)。
2、空间量算,包括:几何量算、形状量算、质心量算、距离量算。
3、空间变换,指为了满足特定空间分析的需要,对原始图层及其属性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或代数运算,以产生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图层及其属性的过程。
4、再分类,指对原数据进行再次分类组织,并通过分类找出隐藏的信息。
5、缓冲区分析,它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所谓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从数学角度看,就是给定一个空间对象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邻域大小由邻域半径决定。)
6、叠加分析。就是将有关主体层组成新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包括:1视觉信息叠加2点与多边形叠加3线与多边形叠加4多边形叠加5栅格图层叠加
7、网络分析,最常用的分析是最短路径分析,经常运用在线路查询时的最少换乘、最少不行、最少时间等。(另外,网络分析中资源分配的实际应用案例:消防站点分布,救援区划分,学校选址,垃圾站点分布等。)
8、空间插值,就是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与其他空间现象的分布进行比较,包括空间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空间插值方法有:整体插值1边界内插法2趋势面分析法3变换函数插值。局部插值1泰森多边形法2距离倒数法3样条函数法
9、空间统计类分析,主要包括:1主成分分析2层次分析3系统聚类分析4判别分析。
十一、简述常用的空间差值方法及基本过程、适用情况,并分析两者的应用优势。
空间插值,就是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与其他空间现象的分布进行比较,包括空间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空间插值方法有: 整体插值:
1、边界内插法,其假设任何重要的变化都发生在边界上,边界内的变化是均匀的同质的,及在各个方向都是相同的。
2、趋势面分析,先用已知采样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平滑的数学平面方程,再根据该方程计算无测量值的点上的数据。
3、变换函数值法,根据一个或多个空间参量的经验方程进行整体空间插值,也是经常使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局部插值:
1、最邻近点法—泰森多边形法,按数据点位置将区域分割成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包涵一个数据点,各自区域到其内数据点的距离小于任何到其他数据点的距离,并对其内数据点进行赋值。
2、移动平均插值法---距离倒数插值,其综合了邻近点法和趋势面分析法的渐变方法的长处,它假设未知点出属性值是在局部邻域内中所有数据点的距离加权平均值。
3、样条函数插值法,在实际应用中常用B样条函数,B样条常用于数字化的线划在显示之前进行平滑处理。如土壤、地质图上的各种边界,传统的制图总希望绘出较平滑的曲线。适用情况及应用优势:
1、整体插值法用研究区所有采样点的数据进行全区特征拟合,局部插值法仅仅用邻近数据点来估计未知的点的值。
2、整体插值法通常不直接用于空间插值,而是用来检测不同总趋势的最大偏离部分,在去除了宏观地物特征后可用剩余残差进行局部插值。
3、由于整体插值法将短尺度、局部的变化看作是随机的非结构的噪声,从而丢失了这一部分信息,局部插值法恰好能弥补整体插值法的缺陷,可用于局部异常值,且不受插值表面上其他点的内插值影响。(683)
十二、简述高程模型常用的表示方法(内插方法)(用简图表示)比较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并以某种方法为例说明实现过程。
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主要表示方法:
1、DEM的数学表示方法:整体拟合法、局部拟合法。
2、DEM的图形表示方法:点模式、线模式。主要表示模型:
1、规则格网模型,规则格网将区域空间切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值。每个格网的数值有两种解释:1认为是其内所有点的高程值,即格网单元对应的高程是均一的高度。2认为是格网中心或格网单元的平均高程。计算任何不适网格中心的数据点的高程值,使用周围4个中心点的高程值,可采用距离加权平均法、样条函数或克里金插值法进行插值。
2、等高线模型,等高线模型表示高程,高程值的集合是已知的,每一条等高线对应一个已知的高程值。这样一系列等高线集合和她们的高程值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地面高程模型。
3、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它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或节点的位置和密度。它可以减少规则格网法带来的数据冗余,同时在计算效率方面又优于纯粹基于等高线的方法。
4、层次地形模型,它是一种表达多种不同精度水平的数字高程模型。大多数层次模型是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的,通常不规则三角网的数据点越多精度越高。(532)
十三、写出图中不规则三角网的存储结构。
十四、简述地图的分类方法及相应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型或内容分类: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1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说明某个要素。2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地图。
2、按地比例尺分类: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1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万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2比例尺小于1:10万而大于1:100万的地图为中比例尺地图。3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3、按制图区域分类:按制图区域分类一般是按区域大小、专业分区、星球不同为标志划分的。1按政区大小不同:世界地图、大洲地图。2按专业分区或局部区域不同:海域图、海湾图、流域图等。3按星球不同:地球图、火星图、其他星球图等。
4、按地图功能和用途分类:通用地图、专用地图和特种地图。
5、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可分为实地图与虚地图。实地图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地图,包括纸质地图和屏幕地图。
6、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可分为静态图和动态图。静态图都是以常规方法印制的,它所表示的内容都是被固化的,动态图是连续快速呈现的一组随时间变化的地图。
7、按地图维数分类:可分为平面图(二维地图)和立体图(三维地图)。
8、按其他指标分类:1按语言种类:汉语地图、少数民族语地图、外文地图等。2按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图、屏幕地图、地图集等。3按感受方式:视觉图(线划图、影像图)、触觉图(盲文地图)、多感觉地图(多媒体地图)等4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等。(627)
十五、地图投影的分类有哪些,并列出投影类型。
地图投影就是指简历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它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地图投影变形的种类:1长度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变形 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1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良县段夹角相等,即角度变形为零。等角投影在一点上任意方向的长度比都相等,但在不同地点长度比是不同的,及不同地点上的变形椭圆大小不同。2等积投影某一微分面投影前后保持相等,亦即面积比为一,即投影面上任意一块面积与椭球面上相应的面积相等,及面积变形等于零。3等距投影:定义为沿某一特定方向的距离,投影前后保持不变,即沿该特定方向长度比为一。
2、按构成方法分类:1几何投影:是把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几何面上,然后将几何面展为平面而得到,可分为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2非几何投影:不借助几何面,根据某些条件用数学解析法确定球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可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3、按投影面积与地球相割或相切分类:1割投影:以几何面作为投影面,使投影面与球面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圆柱面上或圆锥面上,然后将该投影面展为平面而成。
2、切投影:以平面,圆柱面或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投影面与球面像相切,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圆柱面上或圆锥面上,然后将该投影面展为平面而成。地图投影的选择:
选择地图投影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地图的用途,出版方式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等。其中,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是主要因素。
从地图符号的结构角度,列出专题地图的划分类型,进一步阐述面状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用简图表示)。
地图符号是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和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注记实地图符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和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
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照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定位符号、说明符号。2按照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分布状况分类:面状符号、线状符号、点状符号。符号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形状、尺寸、颜色。
符号的感受效果:整体感、立体感、差异感。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觉变量如尺寸、形状、灰度、纹理、方向和颜色等来实现。专题地图的分类:
专题地图是突出地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社会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专题地图大多都是有地理基础和专题内容组成。面状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1、等值线法,等值线指在地图上通过表示一种现象的数量指标的一些等值点的曲线,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值线法宜用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现象,并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强度。表示如图:
2、质底法,又名底色法,用于将区域划分为质量相同的地段。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表示连续的面状现象(如气象)、大面积分布现象或大量分布现象(如人口)。如图:
3、范围法,又名区域法,用于表示某种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可分为精确范围法和概略范围法。如图:
4、点值法,它是在图上用小点表示现象的分布和数量,它适用于表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可分为均匀布点法和定位布点法。如图:
5、符号法,用各种不同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符号表示现象的分布及其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可分为个体符号法和线状符号法。如图:
6、动线法,一般是用箭形符号表示现象的运动路线方向,如人口迁移路线、洋流和货运路线等。
7、统计图法,一般根据编图区域内各区划单位或典型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地图形式表达出来,可分为图形统计图法、分级统计图法和定位统计图法三种。如图
从几何方面(或以面状符号为例)阐述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用简图表示不同方法的作用效果)
制图综合是对制图区域客观事物的取舍和简化,影响制图综合的主要因素有:地图的比例尺、用途和主题、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及符号的图形尺寸等。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1、内容的取舍,指选取较大的、主要的内容而舍去较小的、次要的或与地图主体无关的内容。
选取主要表现在:1选取主要类别2选取主要类别中的主要事物。舍去主要表现在:1舍去次要类别2舍去已选取的类别中的次要事物。
地图内容的选取顺序:1从整体到局部。2从主要到次要。3从高级到低级4从大到小。
2、质量特征化简,就是减少一定范围内事物的质量差别,用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即按事物的性质合并类型或等级相近的事物。
3、数量特征化简,就是减少事物的数量差别,增大数量指标内部变化的间距,对于数量指标低于规定等级的事物表示不予表示。进行数量特征化简时不仅要考虑地图比例尺和用途而且要特别注意考虑事物数量分布的特点及保持具有质量意义的分级界限。
4、形状化简,用于呈线状和面状分布的事物,其目的在于保留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典型的特征。化简的方法有:删除夸大和合并。对某些事物化简时,要考虑到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使彼此之间能协调一致。不同方法的作用效果如图:
简述尺度电子地图生产的关键技术。
论述建设一个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过程。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GIS技术、CAD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设全市范围内准确、动态、高效和标准化的共享性基础空间数据库,使之成为城市的空间定位基础,成为数字城市的空间基础平台,从而为规划和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理空间信息。建设的基本过程:
一、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原则,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数据库建设、硬件网络设计、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多项工作,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先进性2使用性3可靠性4安全性5可扩展性6阶段性
2、系统平台选择,为了满足城市基础地理数据管理、动态更新、编辑以及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的要求,在系统建设中可以采用以客户端方式为主、浏览器方式为辅的混合结构体系。
3、系统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数据层、逻辑层、应用层的建设。
二、数据库设计:
1、数据空间参考,选择合适的投影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长度单位、角度单位、中央子午线等。
2、空间数据组织结构,可将数据库的逻辑层次结构划分为五级:1总库2分库3子库4逻辑层5物理层
3、空间数据分层,在矢量数据集中按照地理要素的分类进行物理分层。
4、空间数据数据存储:基础矢量数据采用分层要素的整体存储、独立要素存储方式,以便数据的提取和更新。
5、数据库安全,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存储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三、系统的主要应用功能
包括:
1、基础地理数据管理与更新系统。
2、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3系统维护功能。
四、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
1、CAD数据与GIS数据相互之间的无缝转换。
2、基于业务的数据库动态更新。
论述建立一个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法。
校园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缩影,具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数据的组织方法:
1、矢量数据:按图幅比例尺分别存放。
2、栅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