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口退税企业账务处理讲义
出口退税企业账务处理讲义【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在实务上,出口退税在“销项税额”方面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一种“超低税率”,即征税率(17%、13%)与退税率(各货物不同)之差,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率。借:原材料42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3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关税700000
②出口的会计分录与前2个月类似,不再赘述。
③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20×(17%-13%)=16.8(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16.8=7.2(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72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72000
④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
应纳税额=0-(0-7.2)-8.5=-1.3(万元)
⑤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420×13%=54.6(万元)
免抵退税额=600×13%-54.6=23.4(万元)
⑥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应退税额=1.3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3.4-1.3=22.1(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1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21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34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85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5000
(二)进料(来料)加工企业
案例:某公司从事对外加工业务(以及国内销售业务),对外加工出口A产品,发生国内成本: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工资、折旧等无进项税金)42,800,000元。
1.该业务采取进料加工方式
A、进料加工的核算
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核算大致相同,只是在计算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和应退税额上限时,对免税进口的保税料件视同已征税款计算模拟抵扣税款。即:本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本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应退税额上限=本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免税进口料件的退税率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准。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即: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作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B、进料加工方式效果计算:
A产品当年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外汇兑换率)170,000,000元,加工A产品进口材料成本(当年海关核销免税组成计税价格)100,000,000元,当年应退税额1,500,000元。
适用“免、抵、退”出口退税政策,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的增值税不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A产品税率17%、退税率13%,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费率3%。
(1)销售收入:170,000,000元
(2)销售成本:150,000,000元,其中:进口材料成本:100,000,000元;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40,000,000元;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170,000,000元×(17%-13%)-100,000,000元×(17%-13%)=2,800,000元
(3)应交增值税:-免、抵税额=-〔(出口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退税率-应退税额〕=-〔(170,000,000元-100,000,000元)×13%-1,500,000元〕=-7,600,000元
(4)销售税金及附加:-免、抵税额×(7%+3%)=-760,000元
(5)利润=(1)-(2)-(4)=20,760,000元
2.该业务采取来料加工方式
A、来料加工的核算
(1)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不作价的,只核算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来料加工
(2)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作价的,核算进口原辅料款和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来料加工(原辅料款及加工费)
(3)外商投资企业转加工收回复出口
a、销售收入同(1)、(2)
b、进口料件外商不作价,在发出加工时作如下:
借: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只核算数量)
贷:外商来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只核算数量)
凭加工企业加工费发票,支付工厂加工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委托加工的成品验收入库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代管物资——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称)(只核算数量)
贷: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称)
c、进口料件外商要作价。在发出加工时,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按原材料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
贷:原材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
加工厂交成品时,按合约价格及耗用原料,以及规定的加工费,根据业务部门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
贷: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按规定应耗用的原料成本)
应付账款——来料加工厂(加工费,如外币按入库日汇率)
(4)对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金进行转出
原则上按销售比例分摊
借: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加工费免征增值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金不得抵扣计入成本,A产品当年来料加工费65,000,000元。
B、来料加工方式效果计算:
(1)销售收入(来料加工费):65,000,000元
(2)销售成本:51,700,000元,其中: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40,000,000元;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10,000,000元×17%=1,700,000元
(3)应交增值税:0元
(4)销售税金及附加:0元
(5)利润=(1)-(2)-(4)=13,300,000元
3.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比较及选择
按照现行税收政策,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律实行“出口免税”管理办法,即进项税额(包括进口料件和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最后生产加工环节不征税,出口也不退税(即只免不退)。进料加工贸易则不同,进料加工企业不但生产加工环节不征税,而且使用的国产料件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可办理出口退税(即又免又退)。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加工利润计算如下:
加工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中,A、进料加工:
销售成本=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 ;销售税金及附加=-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
进料加工利润=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
B、来料加工:
销售成本=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金;销售税金及附加=0元,因而:来料加工利润=来料加工费-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
根据这两个公式,对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进行比较、选择:
一般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发生的“国内成本”相同,企业选用进料加工方式还是来料加工方式利润大,只需比较进料加工的“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差额与“来料加工费-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差额大小,选择差额大的加工方式。
本文案例中,进料加工的“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差额(67,960,000元)>来料加工的“来料加工费-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差额(63,300,000元),进料加工利润(17,960,000元)>来料加工利润(13,300,000元),该公司应选择进料加工方式。
本文所述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比较及选择是在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的增值税不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规定基础上进行的,实际上我国有的省市规定(如山东省地税局)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的增值税要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在这种规定下:
进料加工利润=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
来料加工利润=来料加工费-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
在实务上,出口退税在“销项税额”方面并非执行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一种“超低税率”,即
征税率(17%、13%)与退税率(各货物不同)之差,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率。借:原材料42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3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关税700000
②出口的会计分录与前2个月类似,不再赘述。
③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20×(17%-13%)=16.8(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16.8=7.2(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72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72000
④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
应纳税额=0-(0-7.2)-8.5=-1.3(万元)
⑤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420×13%=54.6(万元)
免抵退税额=600×13%-54.6=23.4(万元)
⑥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应退税额=1.3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3.4-1.3=22.1(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1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21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34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85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85000
(二)进料(来料)加工企业
案例:某公司从事对外加工业务(以及国内销售业务),对外加工出口A产品,发生国内成本: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工资、折旧等无进项税金)42,800,000元。
1.该业务采取进料加工方式
A、进料加工的核算
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核算大致相同,只是在计算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和应退税额上限时,对免税进口的保税料件视同已征税款计算模拟抵扣税款。即:本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本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应退税额上限=本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退税率。免税进口料件的退税率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准。
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即:本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作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B、进料加工方式效果计算:
A产品当年出口销售收入(离岸价×外汇兑换率)170,000,000元,加工A产品进口材料成本(当年海关核销免税组成计税价格)100,000,000元,当年应退税额1,500,000元。
适用“免、抵、退”出口退税政策,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的增值税不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A产品税率17%、退税率13%,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费率3%。
(1)销售收入:170,000,000元
(2)销售成本:150,000,000元,其中:进口材料成本:100,000,000元;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40,000,000元;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170,000,000元×(17%-13%)-100,000,000元×(17%-13%)=2,800,000元
(3)应交增值税:-免、抵税额=-〔(出口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退税率-应退税额〕=-〔(170,000,000元-100,000,000元)×13%-1,500,000元〕=-7,600,000元
(4)销售税金及附加:-免、抵税额×(7%+3%)=-760,000元
(5)利润=(1)-(2)-(4)=20,760,000元
2.该业务采取来料加工方式
A、来料加工的核算
(1)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不作价的,只核算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来料加工
(2)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作价的,核算进口原辅料款和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来料加工(原辅料款及加工费)
(3)外商投资企业转加工收回复出口
a、销售收入同(1)、(2)
b、进口料件外商不作价,在发出加工时作如下:
借: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只核算数量)
贷:外商来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只核算数量)
凭加工企业加工费发票,支付工厂加工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委托加工的成品验收入库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代管物资——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称)(只核算数量)
贷:拨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称)
c、进口料件外商要作价。在发出加工时,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按原材料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
贷:原材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
加工厂交成品时,按合约价格及耗用原料,以及规定的加工费,根据业务部门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
贷: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按规定应耗用的原料成本)
应付账款——来料加工厂(加工费,如外币按入库日汇率)
(4)对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金进行转出
原则上按销售比例分摊
借: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加工费免征增值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金不得抵扣计入成本,A产品当年来
料加工费65,000,000元。
B、来料加工方式效果计算:
(1)销售收入(来料加工费):65,000,000元
(2)销售成本:51,700,000元,其中:国内材料成本:10,000,000元;国内其他成本:40,000,000元;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10,000,000元×17%=1,700,000元
(3)应交增值税:0元
(4)销售税金及附加:0元
(5)利润=(1)-(2)-(4)=13,300,000元
3.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比较及选择
按照现行税收政策,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律实行“出口免税”管理办法,即进项税额(包括进口料件和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最后生产加工环节不征税,出口也不退税(即只免不退)。进料加工贸易则不同,进料加工企业不但生产加工环节不征税,而且使用的国产料件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可办理出口退税(即又免又退)。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加工利润计算如下:
加工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中,A、进料加工:
销售成本=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 ;销售税金及附加=-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
进料加工利润=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
B、来料加工:
销售成本=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金;销售税金及附加=0元,因而:来料加工利润=来料加工费-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
根据这两个公式,对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进行比较、选择:
一般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发生的“国内成本”相同,企业选用进料加工方式还是来料加工方式利润大,只需比较进料加工的“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差额与“来料加工费-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差额大小,选择差额大的加工方式。
本文案例中,进料加工的“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差额(67,960,000元)>来料加工的“来料加工费-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差额(63,300,000元),进料加工利润(17,960,000元)>来料加工利润(13,300,000元),该公司应选择进料加工方式。
本文所述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比较及选择是在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的增值税不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规定基础上进行的,实际上我国有的省市规定(如山东省地税局)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的增值税要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在这种规定下:
进料加工利润=销售收入-进口材料成本-国内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税进项税额-免、抵税额×(城建税税率+3%);
来料加工利润=来料加工费-国内成本-耗用国内材料进项税额。
第二篇: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计算方法——免、退税
免:免征最后环节增值部分应纳税款;退:按购进金额计算退还应退税款。
应退税额=购进货物的购进金额×退税率
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政策与账务处理
自产货物的范围:1.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且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的产品;2.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3.收购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认可的集团公司(或总厂)成员企业(或分厂)产品;4.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
(一)免税
含义: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账务处理:
1.销售时
(1)一般贸易、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根据外销出口发票上注明的出口额折合人民币后作如下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进料加工贸易出口、来料加工贸易出口)
对经审核确认不予退税的货物,应按规定征税率计征销项税额。
(2)委托代理出口:收到受托方(外贸企业)送交的“代理出口结算清单”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等
销售费用(代理手续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
2.收到外汇时,财会部门根据结汇水单
借: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
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
(二)抵税
含义: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1.抵税体现在应纳税额的计算中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如果为负数,则为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外销货物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对账务处理的影响:外销货物所用购进材料的账务处理与内销货物所用材料的账务处理一样,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2.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货物不予退还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税收政策: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货物的征税税率与退税税率之间存在差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为标准,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若以到岸价格成交,则应按运保佣的金额与征退税率之差冲减“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用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用红字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例题】某货物征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1%。以到岸价格成交,成交价为10 000元,其中运保佣为1 000元。(即离岸价格为9 000元)
账务处理过程: 『正确答案』
借:应收外汇账款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00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0
冲减运保佣:(与内销不同)
借:主营业务收入000
贷:银行存款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
(2)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与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有关。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账务处理:
用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用红字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的销售额和计划分配率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贸易海关核销后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
a.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b.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对补开部分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对多开的部分,通过核销冲回,以蓝字登记以上会计分录。
总结: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其他成交价格-运保佣-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3)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额进行转出
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额原则上按销售比例分摊,转出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例:某企业本月内销货物销售额300万元,外销销售额700万元,其中来料加工销售额200万元,本月共发生进项税额85万元。『正确答案』
来料加工应转出进项税额=85万×200÷(300+700)=17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
17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万
(4)当期应纳税额的会计核算
①如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月末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②如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如果是由于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则属于留抵税额,不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是由于预缴税款形成的,则月末按照预缴税款与应纳税额中的较小数,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三)退税
含义: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1.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额是退税的最高限额。
在账务处理中的作用:按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进行比较,哪个小按哪个退。
退税的前提:当期期末有留抵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按期末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较小的一方记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金额等于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金额等于免抵退税额)
(1)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退税的账务处理:
①期末有留抵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金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金额等于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金额等于免抵退税额)②期末无留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金额等于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金额等于免抵退税额)(2)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金额相当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金额相当于免抵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之间的差额留待下期继续抵扣。
出口企业免抵税额、应退税额的核算有两种处理方法:(1)根据批准数作会计处理;(2)根据申报数作会计处理。3.收到出口退税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四)销售退回
1.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产品的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2.已确认收入的销售产品退回
一般情况下直接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对已申报免税或退税的还要进行相应的“免抵退”税调整:
(1)业务部门在收到对方提运单并由储运部门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后,财会部门应凭退货通知单按原出口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
贷:应收外汇账款
(2)退货货物的原运保佣,以及退货费用的处理,由对方承担的: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原运保佣部分)
由我方承担的,先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原运保佣部分)
银行存款(退货发生的一切国内外费用)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例题】
1.某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生产的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1%。2009年1季度生产销售情况为:
(1)采购一批原材料,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面注明价款为1 600 000元,增值税款为272 000元,材料已入库,款项已经支付。
借:原材料
6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 000
贷:银行存款872 000
(2)生产过程从略。
(3)本月内销不含增值税销售额为273411.76元。款项已经收到。
借:银行存款
319 891.76
贷:主营业务收入
273 411.7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 480
结转成本分录略。
(4)本月外销销售额为1 436 000元(出口货物到岸价格),其中运保佣为10 000元,款项未收。
借:应收外汇账款
436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36 000
以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并将其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6 160
支付运保佣,冲减运保佣:
借:主营业务收入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00
结转生产成本分录略。(5)月份结束时,申报出口退税
第一,计算应退税额:
①算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 436 000-10 000)×(17%-11%)=85 560(元)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273 411.76×17%-(272 000-85 560)=-139 960(元)
即留抵税额为139 960元
由于该留抵税额是由于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形成,而非预缴税款形成的,因此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②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 426 000×11%=156 860(元)③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39 960≤当期免抵退税额156 860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39 960(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56 860-139 960=16 900(元)
第二,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9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6 9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56 860
第三,收到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96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960 2.某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核算采用按《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的申报数进行会计处理。2009年3月该企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有关数据为:当期免抵税额80 000元;应退税额为10 000元。其中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A.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000
B.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l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8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000
C.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000
D.借: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l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000 『正确答案』B。当期的免抵税额为80 000元,应退税额是10 000元,则当期的免抵退税额是90 000元。
第三篇: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一、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帐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上期《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三、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销售收入是免税的,不计提销项税额,用于来料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直接计入成本。应税和免税共用的进项税额要作进项转出处理。
四、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的会计核算
(一)本年出口货物,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1、一般贸易方式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两种贸易方式下视同内销征税帐务处理不同,但以下处理方式相同:
(1)对于本年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2)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货物销售额乘以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生产企业免抵退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上年出口货物,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一般贸易方式下视同内销征税
1、计提销项税额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视同内销征税按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冲减进项税额转出
借:以前损益调整(红字)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1)对于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2)在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3)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数。
五、退关退运货物的会计核算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帐务处理:
(一)本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1、用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等科目)(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红字)
2、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贷:库存商品(红字)
(二)以前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
1、按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记入“以前损益调整”
借:应付账款(或银存等科目)(红字)贷:以前损益调整(红字)
2、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销售成本
借:以前损益调整(红字)贷:库存商品(红字)
3、按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银存(红字)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红字)
六、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业务的会计核算
1、生产企业发出货物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贷:库存商品
2、报关出口后
(1)销售收入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某外贸企业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
(2)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委托代销商品
(3)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支付代理费的帐务处理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某外贸企业
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
一、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的帐务处理
(一)自营出口帐务处理
1、商品托运出口
(1)出口交单时
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
(2)结转销售进价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xx商品 贷:库存商品
(3)出口收汇时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汇兑损益时记红字)
银存
贷:应收账款——客户名称
2、支付国外费用
外贸企业出口商品支付的国外运费、保险费、佣金:
(1)在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CIF价做帐处理时,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贷方)
贷:银存
(2)当出口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采用FOB价做帐处理时,支付的国外费用在往来帐中记载: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存
3、支付国内费用
出口商品在托运以后,发生的出仓运输、装船等费用,包括有关商品自所在地发运至边境、口岸的各项运杂费,均应凭各项原始单据支付,并按费用不同性质,分别以有关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科目做账务处理:
借:经营费用
管理费用
贷:银存
4、出口销售退回
(1)对已同意全部退回的商品,业务部门在收到对方装运提单时,应即交友储运部门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财会部门应凭退货通知单,帐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客户名称(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红字)或 应付账款(货款已收回)同时冲销原已结转的销售成本,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以红字登记在该帐户借方)
已申报办理退税的出口货物到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补交时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消费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
银存
(2)如归回调换商品,不论部分或全部,除应先按上述(1)作冲转销售成本分录外,在重新发货时,应按自营出口同样做销售收入及成本的账务处理。有时如调换的出口货物不变更品种、数量,对原销售进价影响不大,也可以简化帐务处理。
对已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到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帐务处理同上。更换的货物重新报关出口后,在按规定办理申报退税手续。
(3)如退回的出口货物转作内销处理,出口企业除作冲转销售成本帐务处理外,对已申报退税的应按规定持有关证明到其主管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同时申请《出口转内销证明单》。补交应退的税款时,账务处理同上。
出口企业取得《出口转内销证明单》后,按有关金额计算内销货物的进项税额,账务处理:
①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②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出口退税)(红字)
③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内销(进项税额转出)(以红字登记在该账户“进项税额转出”栏)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进项税额转出)
(二)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相关帐务处理
1、进口原辅料件的核算
(1)根据全套进口单据,账务处理:
借:材料采购——进口——材料名称 贷:应付账款——xx外商
(2)实际根据银行单据支付货款,账务处理:
借:应付账款——xx外商 贷:银存
借:财务费用(承兑手续费或T/T电汇手续费)贷:银存
(3)因为进料复出口贸易海关实行减免进口关税及进口增值税制度,本处无需核算税金。<
第四篇: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账务处理
一般来说,“免、抵、退”是各有含义的,①、“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②、“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③、“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符合一定标准时,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成的部分予以退税。
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已两年多了,但有一些出口生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免、抵、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仍不能很好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抵、退”工作的进行。笔者现将“免、抵、退”税计算方法简介如下并举例说明。
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即:
本期不得免抵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价格-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即货物到岸价和海关实征关税及消费税)×(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国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抵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即: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价格-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即货物到岸价和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率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相当于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即:若当期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若当期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现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
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3%,2003年1—3月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一月份,期初增值税留抵5万元,购进原材料等货物5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1200万元。
①外购原材料、备件、能耗等,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5850000
②产品外销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1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00
③内销产品,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④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0×(17%-13%)=48(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 ⑤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51-(85-48)-5=9(万元)>0,仍应交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4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40000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2、二月份,外购原材料、燃料等支付价款85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44.5万元;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元。
①采购原料、出口及内销的会计分录与1月份类似,不再赘述。②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3%)=20(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000 ③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应纳税额=300×17%-(144.5-20)=-73.5(万元)
④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免抵退税额=500×13%=65(万元)<73.5(万元),可全部申请退税 ⑤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应退税额=65万元 免抵税额=0
期末留抵税额=73.5-65=8.5(万元)借:应收补贴款 6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50000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85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85000
3、三月份,免税进口料件一批,支付国外买价300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保管费和装卸费用50万元,该料件进口关税税率20%,料件已验收入库;出口货物销售取得销售额600万元;本月无内销。
①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300+50)×(1+20%)=420(万元)借:原材料 420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3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关税 700000
②出口的会计分录与前2个月类似,不再赘述。③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剔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20×(17%-13%)=16.8(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16.8=7.2(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72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72000 ④计算应纳税额(即抵税)应纳税额=0-(0-7.2)-8.5=-1.3(万元)
⑤计算免抵退税额(即算尺度)免抵退税额抵减额=420×13%=54.6(万元)免抵退税额=600×13%-54.6=23.4(万元)
⑥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应退税额=1.3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3.4-1.3=22.1(万元)借:应收补贴款 1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21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34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85000 【把上月分录反向注销】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85000
通过实务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因为当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
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第五篇: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等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 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2)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在实际结算时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可以在结算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企业已经申报的数据发现错误的,不能够直接调整原申报数据,而应在以后月份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
对于出口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不一致,产生差额的,须在下期进行帐务调整,相应的应同时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由于以上原因需进行帐务调整的,其会计处理为:(一)对本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前期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蓝字或红字)当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注意事项:
① 出现上述情况进行帐务调整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为在出口明细表中录入一条调整记录(正数或负数)。
② 对于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调整过的销售收入,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调整数据,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笔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调整“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对本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对于前期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通过红蓝字调整法进行调整,根据申报系统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等在月末一次性入账,无须对调整数据进行单独的会计处理。
(三)对上出口销售收入的调整
(1)对于上年多报或少报出口,或用错汇率,导致出口销售收入错误的,在本期发现时,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以前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借:以前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2)对于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扣除的运费、保险费和佣金,与原预估入帐(上)金额有差额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
借: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蓝字或红字)贷:以前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
借:以前损益调整(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根据销售收入调整额乘以退税率: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前期少报收入的为蓝字,前期多报收入的为红字)--------------------------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3)当上12月份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c栏“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不等于0时,须在本1月份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免抵退出口货物销售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差额):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贷:以前损益调整(差额大于0时为蓝字,小于0时为红字)注意事项:
①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②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四)对上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的调整
对于上出口货物高报或低报征税税率、退税率,在本期发现的,须在本期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根据销售收入乘以征退税率之差的调整额: 借:以前损益调整(蓝字或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蓝字或红字)根据销售收入乘以退税率的调整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蓝字或红字)--------------------------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蓝字或红字)注意事项:
① 出现上述情况时,只进行帐务调整,不对“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数据调整。②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调整的“进项税额转出”。
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在货物 报关出口 后,发生退关退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一)本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根据退关退运货物调整已结转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贷:库存商品(红字)注意事项:
①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冲减的销售收入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销售额确定。
②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③ 发生退关退运业务,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④ 对于退关退运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退关退运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退关退运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以前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记入“以前损益调整”: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调整已结转的退关退运货物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损益调整
根据退关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乘原出口退税率计算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① 当出口货物发生部分退运时,应按照该部分退运货物的原始出口销售额计算补税。② 对于货物出口时与退运时汇率发生变化的,应以货物出口时的汇率为准。③ 据以计算补税的税率,应以货物出口时的出口退税率为准。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④ 与本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不同,对于以前出口货物在当年发生退关退运时,不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冲减。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逾期没有收齐相关 单证 的,须视同内销征税。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一)本年出口货物 单证 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按照 单证 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注意事项:
① 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② 对于单证不齐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已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负数申报的,由于申报系统在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已包含该货物,所以在帐务处理上可以不对该货物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单独冲减“主营业务成本”,而是在月末将汇总计算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一次性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中。
(二)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税税率计提销项税额。借:以前损益调整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冲减进项税额转出。借:以前损益调整(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按照单证不齐出口销售额乘以退税率冲减免抵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红字)注意事项:
① 对于上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的出口货物,在帐务上不进行收入的调整,在“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也不进行调整。
② 注意在填报《增值税纳税人报表》(附表二)时,不要将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与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混在一起,应分别体现。
③ 在录入“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的〈增值税申报表项目录入〉中的“不得抵扣税额”时,只录入本年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不考虑上年单证不齐出口货物应冲减的“进项税额转出”。
“免、抵、退”税会计核算举例
例1:某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12月出口销售额(CIF 价)110万美元,其中有40万美元(FOB 价)未拿到出口 报关单(退税专用联),预估运保费10万美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8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17%,退税率适用13%,美元汇率为8.27。则当期会计处理如下: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根据实现的出口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XX公司(美元)9,09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8,270,000 其他应付款--运保费 827,000(2)根据实现的内销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XX公司(人民币)2,3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0(3)根据采购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4,705,88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000 贷:应付帐款 5,505,882(4)根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100,000-100,000)×8.27×(17%-13%)=330,8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30,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30,800(5)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期末留抵税额=-(340,000-(800,000-330,800))=129,200--------------------------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免抵退税额=(1,100,000-100,000-400,000)×8.27×13%=645,060 由于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所以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129,200 免抵税额=645,060-129,200=515,860 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129,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29,200 根据计算的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515,86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15,860 例2:若该企业2005年1月出口销售额(FOB 价)80万美元,其中当月出口有30万美元未拿到出口 报关单(退税专用联),当月收到2004年12月出口货物的 报关单(退税专用联)20万美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80万元人民币,当月发生一笔退运业务,退运货物是在2004年12月出口的,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FOB价)为5万美元,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17%,退税率适用13%,美元汇率为8.27。则当期会计处理如下:
(1)根据实现的出口销售收入:800,000×8.27=6,616,000 借:应收账款--XX公司(美元)6,61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6,616,000(2)根据实现的内销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XX公司(人民币)2,340,000--------------------------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0(3)根据采购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4,705,88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000 贷:应付帐款 5,505,882(4)根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00,000×8.27×(17%-13%)=264,6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64,64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64,640(5)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期末留抵税额=-(340,000-(800,000-264,640))=195,360 免抵退税额=(800,000-300,000+200,000)×8.27×13%=752,570 由于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所以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195,360 免抵税额=752,570-195,360=557,210 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195,36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95,360--------------------------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根据计算的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557,21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57,210(6)根据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 借:以前损益调整 413,500 贷:应收账款--XX公司(美元)413,500(7)根据退运货物原出口销售额乘以退税率补交免抵退税款: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53,755 贷:银行存款 53,755 例3:若该企业2005年3月出口销售额(FOB价)80万美元,其中当月出口有30万美元未拿到出口报关单(退税专用联),当月收到2004年12月出口货物的报关单(退税专用联)10万美元,2005年1月出口货物的报关单(退税专用联)30万美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80万元人民币,当月支付2004年12月出口货物的运保费8万美元,当月发生一笔退运业务,退运货物是在2005年1月出口的,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FOB价)为6万美元,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17%,退税率适用13%,美元汇率为8.27。则当期会计处理如下:
(1)根据实现的出口销售收入:800,000×8.27=6,616,000 借:应收账款--XX公司(美元)6,61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6,616,000(2)根据实现的内销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XX公司(人民币)2,340,000--------------------------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0(3)根据采购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4,705,88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000 贷:应付帐款 5,505,882(4)根据退运货物的原出口销售额冲减当期出口销售收入:60,000×8.27=496,200 借: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496,200 贷:应收账款--XX公司(美元)496,200(5)根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00,000-60,000)×8.27×(17%-13%)=244,792 借:主营业务成本 244,792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44,792(6)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期末留抵税额=-(340,000-(800,000-244,792))=215,208 免抵退税额=(800,000-300,000+100,000+300,000)×8.27×13%=967,590 由于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所以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215,208 免抵税额=967,590-215,208=752,382--------------------------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215,208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15,208 根据计算的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752,382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752,382(7)根据支付的2004年12月的运保费: 借:其他应付款--运保费 661,600 贷:银行存款 661,600(8)调整2004年12月预估运保费的差额:
调整出口销售收入=(100,000-80,000)×8.27=165,400 借:其他应付款--运保费 165,4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165,400 调整主营业务成本=(100,000-80,000)×8.27×(17%-13%)=6,616 借:以前损益调整 6,616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616 调整免抵退税额=(100,000-80,000)×8.27×13%=21,502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21,502--------------------------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1,502(9)对2004年12月出口,到期仍未收齐出口报关单(退税专用联)的10万美元视同内销征税:
对逾期单证不齐出口货物计提销项税额:100,000×8.27×17%=140,590 借:以前损益调整 140,59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0,590 冲减已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100,000×8.27×(17%-13%)=33,080 借:以前损益调整-33,08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3,080 调整已办理的免抵退税额:100,000×8.27×13%=107,51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107,51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07,510
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处理收入和费用时的原则是不同的,所以同一会计事项按不同的会计处理基础进行处理,其结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值5 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这项经济业务不管采用应计基础或现金收付基础,5O00元货款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因为一方面它是本期获得的收入,应当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现款也已收到,亦应当列作本期收入,这时就表现为两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况下两者则是不一致的,例如,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现金收付基础,这笔货款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因为现款是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应计基础,则此项收入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因为它不是本期获得的。
综上所述可知,采用应计基础和现金收付基础有以下不同:
① 因为在应计基础上存在费用的待摊和预提问题等,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上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在进行核算时他们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完全相同。
② 因为应计基础和现金收付基础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原则不同,因此,它们即使是在同一时--------------------------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期同一业务计算的收入和费用总额也可能相同。
③ 由于在应计基础上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作收入和费用的归属、配比,因此,计算出来的盈亏较为准确。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下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作收入和费用的归属、配比,因此,计算出来的盈亏不够准确。
④ 在应计基础上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之后才能计算盈亏,所以手续比较麻烦,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上期末不要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即可计算盈亏,所以手续比较简单。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