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普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一、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职能
1.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院质量控制办公室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常规检查、分析、汇总、整改。
2.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指导质控小组成员负责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质量管理目标、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等并组织实施。
3.检查本科室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包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病案质量管理、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等,责任落实到人。
4.依据检查情况提出缺陷改进措施,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将质量目标管理、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评比的依据。
5.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医疗质量问题,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讨论内容写入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本,内容包括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院质量控制办公室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控制的意见和建议。
7.按时参加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组织的会议,反映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二、诊疗小组质量管理职能
1.在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本诊疗小组医疗质量进
行常规检查和落实具体改进措施。
2.对本诊疗小组诊疗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开展监督检查,负责对各项诊疗、操作常规、病案质量、医疗核心制度、医院规章制度等的落实进行检查,并监督具体整改措施的落实。
3.定期召开诊疗小组质量控制会议,讨论本组存在的问题、落实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提出的各项改进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科室质控小组提出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合理建议。
三、每位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能各级医师严格按照相关岗位职责要求、遵循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及措施的正确实施。
第二篇:2013普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2013普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11天;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2013普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11天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一类切口抗菌素使用率≤50%
15、手术100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1月份: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2月份:“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3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行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4月份: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前申请、备血情况、化验
项目、申请单书写全面;输血前签署患方输血同意书;合理用血,输血前后的病程分析记录。检查第一季度的各种种讨论病历(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5月份:抽查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等。
6月份:落实术前病情评估制度与术前讨论制度
1、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的评估。
2、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的重点范围
3、手术风险评估
4、术前准备
5、临床诊断、实施手术方式
6、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
7、检查病历记录情况
8、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及培训记录。
7月份:①谈话制度方面。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谈话制度,植入病例的谈话,非手术病人72小时谈话,患方签字的及时性、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的谈话;病情危重告知;被授权于病案签名的一致。②第二季度讨论病例(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8月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准备切开皮肤前的核查,规范书写手术安全核查书。9月份:病程记录方面。包括三级查房制度、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内容。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书写的检查。会诊及转诊记录及时性、完整性。10月份:①归档病历的评分;②讨论病历的书写。11月份:手术分级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等
12月份:一年来医疗质量与管理总结,巩固成绩,改正缺点,持续改进。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
第三篇:2013普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2013普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11天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一类切口抗菌素使用率≤50%
15、手术100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1月份: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2月份:“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3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行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
4月份:输血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前申请、备血情况、化验项目、申请单书写全面;输血前签署患方输血同意书;合理用血,输血前后的病程分析记录。检查第一季度的各种种讨论病历(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5月份:抽查危重病人的上级查房记录,值班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书,抢救记录等。
6月份:落实术前病情评估制度与术前讨论制度
1、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的评估。
2、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的重点范围
3、手术风险评估
4、术前准备
5、临床诊断、实施手术方式
6、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
7、检查病历记录情况
8、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及培训记录。
7月份:①谈话制度方面。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谈话制度,植入病例的谈话,非手术病人72小时谈话,患方签字的及时性、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的谈话;病情危重告知;被授权于病案签名的一致。
②第二季度讨论病例(疑难、死亡、术前、出院病例讨论记录)。
8月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准备切开皮肤前的核查,规范书写手术安全核查书。
9月份:病程记录方面。包括三级查房制度、病程记录记载要求对检查、化验的分析并合理用药、处置等。加强首次病程录的内涵。重点检查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的内容。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书写的检查。会诊及转诊记录及时性、完整性。10月份:①归档病历的评分;②讨论病历的书写。11月份:手术分级动态管理、考核、授权等
12月份:一年来医疗质量与管理总结,巩固成绩,改正缺点,持续改进。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
第四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妇产科一病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
小组人员
组长:王丽鸽
成员: 辛宇红 齐慧一 秦凤丽 刘晓媛 房妮 小组人员分工
组长王丽鸽:全盘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情况,检查和监督质控小组的工作落实和实施情况。
辛宇红 :参与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具体落实,及时听取医院质量控制小组的检查及反馈意见,并上报科主任,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措施。
秦凤丽 :负责检查医疗组的质量:病例质量及完成情况,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指导下级医生日常的医疗工作,职责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把存在问题上报科内质量控制小组。
房妮:负责护理质量及个人职责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在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时把存在问题上报科内质量控制小组。
妇产科一病区科 2017年01月20日
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是在医院党政领导下的一个科室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科内组织,负责对科室的医疗、科研、教学、医德医风等工作质量进行指导、检查、咨询和监督,组长由科主任兼任,全面负责质量工作的决定和决议。
2.根据医院工作实际,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采取依靠技术进步和通过引进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从而加强对全科工作的管理。3.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加强政策导向,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各项工作质量。
4.科室或个人,若发生质量上的差错、事故应主动及时地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报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查,并限期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院质量控制小组,以便对处理意见作出裁决。
5.定期或不定期地在职工中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对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按质量标准进行工作。对质量工作做得好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差的个人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
医疗质量指标
一、住院病历的甲级率≥95%,无丙级病历,从2008年9月1日起各临床科室全面实施电子病历,加强一级质控,健全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及时检查科室归档病历质量检查登记,督导床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运行情况,将检查结果纳入评价及奖罚。完善病历质量控制;强化培训、检查及奖罚,定期对的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情况进行检查;
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术前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医生交接班记录、科室归档病历质量检查情况登记登记合格率为100%,定期检查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选出表现突出者进行表扬;
三、合理用药率目标≥95%,定期对科室临床医师规范用药进行检查和培训、专题讲座,定期对于合理用药掌握不到位的医师进行缺陷培训等。使用高档贵重药品要听取临床药师的会诊意见,力争达到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50%。
四、门诊处方合格率≥95%
所有医师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保证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终末质控;培训与处罚相结合等。开展评选“处方书写评比”活动,定期检查、评选处方书,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以便扬长避短。
五、门诊登记率100%。要求门诊医师详细登记就诊病人资料,门诊工作量大,科室采取增加门诊专家、实习及进修医师陪同专家出门诊等措施保证门诊工作服务质量;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等。
为保证方案深入落到实处,要求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定期进行检查,根据方案制定的标准对实行奖罚。
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10)按专科收治病人。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
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
②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重点监督检查内容
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
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 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 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 ⑸医嘱制度 ⑹会诊制度 ⑺值班及交班制度
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⑼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 ⑽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⑾业务学习制度 ⑿查对制度等
妇产科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1、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
2、主管医生为首诊疫情报告人。
3、遇有法定传染病时,应及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有医嘱。
4、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及时填写疫卡;定期核查门诊日志,确保每位就诊病人信息的完整,对核查出的漏报、误报病例应及时补报和订正;病人出院时,如果与入院诊断病名不符,主管医生需及时填写传染病更正卡。
5、报告的时限、方式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执行。(即 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依法执业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管理及考核
(1)、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定期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2)科室质控小组要及时听取医院质量控制小组的检查及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3)、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科室先进的医疗控制和整改计划,不断完善科室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改进,确保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4)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
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第五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目录
第一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
第一节 十四项核心制度 第十二节 科室诊疗流程规范 第十三节 转院、转科、出院制度
第十四节 科室患者转入、转出优先诊疗程序与原则 第十五节 120及急诊科、手术室监管制度 第十六节 科室普通患者诊治方案确认的流程 第十七节 科室疑难患者诊治方案确认的流程
第十八节 住院患者诊疗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 第十九节 临时改变治疗方案或更改手术方式报告授权程序 第二十节 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第二十一节 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第二十二节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节 危重患者报告访视制度 第二十四节 抢救工作制度
第二十五节 异常医疗信息请示报告制度
第二十六节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第二十七节 关于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程序
第二十八节 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 第二十九节 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处理程序
第三十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员工教育措施 第三十一节 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第三十二节 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节 第三十四节 第三十五节 第三十六节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第三十七节 专家门诊管理制度
第三十八节 关于病案环节 质量管理的职责规定
第三十九节 关于加强心肺脑复苏工作的规定
第四十节 医师基本规范
第四十一节 临床住院医师工作规范
第四十二节 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
第四十三节 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第四十四节 抗菌药物管理与应用规范
第四十五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第四十六节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 第四十七节 临床输血指征
第四十八节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第四十九节 临床研究、试验、调查管理规定 第二章 医疗质量应急预案与流程
第一节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节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第三节 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抢救应急预案
第五节 突发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
第六节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第七节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第九节 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节 医院火灾应急预案
第十一节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第十二节 职业中毒的应急处理预案
第十三节 放射事故和核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第三章 常见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程序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程序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程序
第四节 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抢救程序 第五节 严重心律失常抢救程序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四章 休克抢救程序
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程序
急性中毒抢救程序
急危重症诊治规范
第一节 心脏骤停
第二节 心律失常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四节 急性左心衰竭
第五节 高血压危象
第六节 休克
第七节 呼吸衰竭
第八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九节 重症支气管哮喘
第十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三节 糖尿病昏迷
第十四节 甲亢危象
第十五节 脑血管意外(中风)
第十六节 癫持续状态
第五章 急性中毒及其他因素所致急症诊治规范
第一节 急性中毒抢救程序
第二节 中暑
第三节 电击伤
第四节 溺水
第六章 创伤急救诊治规范
第一节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第二节 脑损伤
第三节 胸部损伤
第四节 腹腔内脏器损伤
第五节 泌尿系损伤
第六节 烧(烫)伤
第七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一节 内/外科系统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二节 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
第三节 ICU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四节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五节 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六节 检验、放免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七节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八节 病理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九节 药学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十节 血液净化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十一节 医学影像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附录F: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