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1-6医政工作小结
田心院区2013年1-5医政工作小结
一、总体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门诊人次:36217
急诊人次:8420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例数:75人
住院病人总出院数:1648人
住院手术人次:287
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99.6 %
三日确诊率10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9.2%
门诊处方合格率 97%;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5%
住院病历甲级率96%
院内感染发生率:4.12%
医疗纠纷投诉数:35例;医疗事故发生数:0起
二、医政管理工作
1、指导并监督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医疗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三级查房制度》、《术前手术审批制度》等14项核心制度的执行,确保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医政科人员定期每周经常下科室查房、检查工作,参加会诊、病历讨论以及组织院内大会诊等,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病人动态、掌握急危重病人情况、了解科室工作情况,及时现场处理问题、现场协调科室工作,力保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针对上半年节假日多、时间长,我院医务人员人手紧张的状况,制定了我院节假日医疗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内专家、骨干、以及关键岗位人员为主的节假日医疗工作应急小组,保证我院节假日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4、临床路径
5、加强临床年轻医师的培训工作,制定了计划,对年轻医师进行临床科室轮训,扩展年轻医师的业务知识面,提高业务知识技能。向总部选派21人。
6、组织医政科人员、药剂科人员、部分专家在每周四下午对架上病历和归档病历开展病历质量、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检查并进行考核,每月度下发“医政管理信息通报”和“药事管理信息通报”,将检查的问题向科室反馈,促进-1-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提高。
7、针对临床科室出现病历质量、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平均住院费用、药占比等方面的问题,组织临床科室人员,召开科室专题会议,讨论并分析病历质量、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促进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提高。
8、召开医疗质量安全分析会4次,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及投诉进行讨论分析,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召集发生医疗纠纷及投诉的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4人次)。
三、医疗质控工作1、2013年1月--5月底
院控病历数692份,甲级率96%,丙级率 0 %.院控架上病历数份573,甲级率92%,抽查门诊病历份150,合格率95%,药占比:42.96%抗菌药物使用率51.8%DDD:472、按新的病历质量书写质量要求,组织医政科人员及院内专家,每周对架上病历及归档病历进行抽查,考核结果并及时与各科经济考核挂钩。
四、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1-5月共接待、登记投诉纠纷35起,其中投诉34起,纠纷1起;按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2013年下半年医政科工作计划
一、医政
1、继续严格执行医疗方面的卫生部及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14项核心制度,指导并监督临床科室严格执行,确保我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定期每周医政科人员下科室查房、检查工作,参加会诊、病历讨论以及组织院内大会诊等,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病人动态、掌握急危重病人情况、了解科室工作情况。
3、配备专职病历质控人员负责病历质控和临床路径管理。
4、每月召开医疗质量安全分析会,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及投诉进行讨论分析,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每月下发“医政管理信息通报”和“药事管理信息通报”,将检查的问题向科室反馈,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提高。
5、完善我院对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的考核指标和方案。
6、继续执行对年轻医师的临床科室轮训计划,制定方案选派业务骨干去本部进行进修、轮训。
7、支持、协调、配合临床科室全面推行优质护理病房。
8、继续推行临床路径在我院的试点工作,并进行评估、完善、总结。
9、把抓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病历书写质量等方面作为2013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三、安全
1、强化维权意识
(1)通过正常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纠正“私了”思想倾向,既使医疗机构要给患者减免医疗费用,也必须让患者写出书面申请并公证。
(2)纠正息事宁人错误思想。不要认为发生医疗纠纷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故意隐匿,要敢于揭丑亮短,从纠纷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那些不想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写大字报,请媒体曝光,或无理取闹,向上级乱告状等行为患者,要协调有关部门加以制止。
(3)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纠纷事件,医院后勤防保要及时向公安通报情况,医政科向为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从而得到协助,防止矛盾激化。
2、建立有效防范机制
(1)增加医务科医疗纠纷处理的力量,选拔年轻有为、精明强干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医疗纠纷处理岗位,以便适时对纠纷案件进行讨论、分析、处理。
(2)与本部共同配置专职、常年法律顾问,咨询医疗纠纷法律方面的问题。
(3)在医院购买医疗责任险的同时为医务人员购买医疗责任险。既可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由保险公司解决赔偿事宜,又可解除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3、坚持从严治医
(1)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严格执行医院管理的14项核心制度,明确严格的奖罚措施。
(2)建立医疗纠纷定期通报制度。在调查处理完毕后,适时全院通报,这样做,从近期看可能使一些科室或个人脸面不好看,但从长远和全局看,能起到推动全院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3)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立院、科和个人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对监控指标进行量化,定期考评,将考评结果与科室的绩效挂钩。
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医务科
2013.05.31
第二篇:政工科、医调办工作小结[定稿]
政工科、医调办工作小结
政工科立足医院发展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很好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县文明办、纠风办部署的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阶段性工作。加大了新闻报道力度,全年撰写新闻稿件54篇,其中3篇被县委信息中心《玉田快报》采用,无论是投稿数量,还是被采用数量在同组的32个单位中均名列前茅,覆盖全院各方面的新闻报道全面反映了医院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工作亮点,宣传了医院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充分利用媒体以广告形式及时向社会通报医院业务开展,设备更新等信息类广告13部,同步配合了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为我院连年保持市、县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日常工作中,政工科曹岩同志结合医院实际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先后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无烟医院创建”、“道德大讲堂”等行活动,同时该同志还被评为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通过重新整合,加大了依法依规调处医疗纠纷力度,进一步健全了医疗纠纷调解组织,规范了医疗纠纷调解程序和制度。按照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尽快办结的思路,采取主动干预,温情沟通,依法依规调处的措施,保证了纠纷积案逐一办结,新的矛盾及时化解。2012年我院医疗纠纷立案36件,除3件积案正在调初中,其中33件全部办结。在医疗纠纷调解工作中,刘敏同志主动深入一线科室,调查了解一手资料,协助科室调处矛盾,如实向主管领导汇报案情,提出合理化建议,认真整理归档资料,为矛盾化解,医院秩序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篇:2012医政工作要点
2012医政工作要点
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二制定医疗工作计划,组织落实与实施检查,完成定期总结评价。
三、组织院医疗,护理、病案、院内感染、药事等管理委员会完成其质量控制的制度制定、技术指导、病例讨论、监控检查等医疗指导性工作。
四、协调院外、院内日常医疗工作的完成,主要包括:医疗政务一般性管理如重大抢救的实施,疑难病例讨论、各类会诊安排以及门诊、病房工作的日常检查等。
五、承担院内医疗纠纷事故的调查与协调、讨论与鉴定等工作。
六、每月召开全院医疗科室各层次管理人员会议,了解医疗动态,及时协调科室间工作关系,调整工作重点,保证日常医疗工作有序进行。要有每月的会议记录。
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规定,认真做好每医师,护
士资格考试和职称晋升考试。执业医师注册以及医疗机构执业注册等工作。做好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八、做好全院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学分培训管理及登记制度,保
证人人都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九、每月完成全院医疗质量分析、通报及实施奖惩。包括处方质量,病历质量,护理质量等。
十、每月行政查房工作。
十一、每月认真组织并完成医疗统计信息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价格等与
医疗直接相关的工作。
十二、其他院部和卫生局布置的工作。
第四篇: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附件:
2012年全区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2年全区医政医管工作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中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监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抓手,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改善医疗服务监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稳步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一)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以探索取消县级医院药品加成为突破口,彻底革除以药补医的趋利机制,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建立补偿机制,理顺补偿渠道,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二)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以银川市和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为重点,继续积极探索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各其他公立医院积极大胆探索;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国家和省级重点联系县医院工作,推动县级医院加快发展,今年力争有所突破。
(三)大力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结合全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落实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和远程会诊医疗项目,落实《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功能规范》,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年底全区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实现电子病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四)推动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建立以二、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其它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立专家定期坐诊、巡回指导、双向转诊等制度,对大型检查检验仪器设备实行开放共享,形成各级医疗机构间功能互补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五)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继续推进以常见病种、重大疾病为主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分别不少于50个和30个,试点病种中符合入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六)丰富医院便民服务措施。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创新预约方式,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急诊诊疗流程,设立方便门诊,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探索推进住院流程再造,积极实施预约出院结算。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医院服务模式。
(七)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提供高端医疗服务和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管理培训,促进社会资本办医规范健康发展。
(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出台《宁夏医师多地点执业管理办法》,引导医师到基层服务。
二、落实四项“工程”和四个“活动”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程。按照卫生部的安排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落实我区5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任务,保证项目实施效果,有效提高我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自治区级优势专科建设工程。按照《自治区医疗机构省级优势专科发展规划(2009-2013年)》,启动第二批自治区级医学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工作。
(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临床科室护理服务要充分体现专科特色,探索开展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建立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三级甲等医院、三级乙等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分别达到80%、60%和40%以上。
(四)“健康快车”复明手术工程。实施“健康快车”复明手术项目,为我区1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五)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活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指导意见》,有效控制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医药费用相关监控指标,落实“三个挂钩”,充分调两个积极性,实现监控指标“六降六升一规范”,力争到2012年底,我区医疗费用增长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增 长水平。
(六)“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工作机制。
(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
(八)“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在全区医疗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医院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疗机构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各类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快建设自治区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建立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区医疗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
(二)继续开展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按照《宁夏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评审办法》和《宁夏县以上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预警机制。落实重大医疗事故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开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信息和临床用药安全信息报告、收集和分析工作,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四)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工作,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手术和麻醉技术管理制度。继续组织做好介入诊疗、人工关节植入、内镜诊疗等重点医疗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规范诊疗行为。
(五)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引导医院和医师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投保率达到90%以上,完善调处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努力将各类医患矛盾纠纷的处理引入合法化渠道。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落实“首诉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
(六)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组织做好重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重大事件医疗保障工作。
四、强化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管理。落实区域卫生规划,严格医疗机构的准入,加强医疗机构审批、校验管理;健全日常监管和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监管的有效手段。加强对民营医院执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执业行为信息公示制度
(二)加强医疗服务体系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病理科、急诊科、手术室和血液透析室等关键科室的建设。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三)加强医师队伍管理。组织做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推进专科医师准入管理,落实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管。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监测网络,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加大对相关事件的处理力度。
(五)加强临床药事监管。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推行《国家处方集》,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开展合理用药监测,规范临床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学水平。
(六)加强病案监管。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规范,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甲级病历率达95%以上。
(七)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管理,执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制度,促进医疗美容服务健康发展,保证医 疗安全。
(八)开展“优质医院”创建活动和三级医院巡查工作。积极组织参与国家创建优质医院活动。按照卫生部大型医院巡查工作要求,加强对全区三级医院医疗服务监管,不断提高医院运行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五、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一)加强护士队伍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护士执业管理。加大依法监督力度,促进医疗机构加强护士队伍管理,落实护士配备标准,保障护士合法权利,规范护理执业行为。进一步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急诊、手术室等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制定区域护理事业发展规划,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内涵、扩展服务领域,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推进区域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血液管理,保证血液安全
(一)深入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优化无偿献血人员结构,加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推动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建立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二)健全采供血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采血屋和采血点的设置,以血液供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完善储备点网络建设。完善采供血机构、用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血液采供监管。以质量为核心,加强采供血(浆)机构质量体系建设,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实行采供全过程监管,加强督导检查,保障采供血(浆)安全、规范。
(四)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1版)》,开展合理用血培训及点评工作,加强病员自体输血,提高自体输血比例,最大限度节约血液资源。做好血友病诊疗工作。
七、统筹做好其它各项工作
(一)积极推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继续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的落实,加强管理、考核,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支援医院、受援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开展巡回医疗,发挥城市三级医院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实施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
(二)配合做好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
(三)继续做好卫生“三下乡”活动,做好征兵体检、戒毒等其他工作。
(四)加强医政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组织全区医政干部学习新的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医政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五篇:医政工作要点总论
附件:
2011年全市医政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医改近期重点任务和目标的攻坚之年。今年我市的医政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卫生部和省、市的有关部署,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大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力度,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全面落实惠民便民医疗服务举措,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努力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一)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边试边推、分阶段、有重点、依条件”的策略,以落实惠民便民措施为抓手,以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大力度,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优化公立医院布局。按照《徐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和布局,采取新建、改扩建、迁建、整合、转型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重点加强新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区等薄弱区域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2、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和职责分工。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在联系、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分工协作机制政策措施。
3、深化运行机制改革。以人事用工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建立适岗评价制度,让合适的人流动到合适的岗位,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聘任和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逐步建立公立医院及其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人员工资总额和内部分配与其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维护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群众满意度等绩效挂钩制度,实现评聘分开、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重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已确定睢宁县人民医院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要改革医院投入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从解决医院离退休人员费用起步,逐步落实国家财政投入政策。改革新农合及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医院主动规范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非
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专项行动的成果,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将人性化服务渗透到医院服务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在改善门诊服务方面,要落实窗口服务规范,改革服务流程。开设简易门诊,开展门诊适宜手术、开设日间病房。推进二、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服务。进一步减少预约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实行专家“全日制”门诊,让患者得到连续完整的诊断和治疗。在改善急救医疗服务方面,要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要强化院内急诊服务,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结算。今年,我市二、三级医院都要组建24小时生命救援队,对住院危重患者和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及时实施救治。在改善住院服务方面,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住院保障条件,杜绝拒收病人问题,推行住院服务中心化。全面落实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二、三级医院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随访率要达到100%。在推进大医院延伸服务方面,要建立城市三级综合医院和县级医院派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定期坐诊的制度,普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专业康复机构协调配合机制。
7、坚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控制单病种成本,降低患者费用负担。要建立并落实费用控制责任制,将医疗费用控制纳入对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考
比达到1:0.55,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5,二、三级医院病区平均护患比达到1:0.35。深化护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护理垂直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分层级使用护士,实施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
9、努力改善医患关系。以平安医院创建、医院投诉管理、医患沟通为三大重点,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继续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努力形成部门协作合力。继续抓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健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各项制度,统一工作模式、工作流程。扩大“医疗责任保险互助基金会”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县均可推行这一模式。下大力气整治医院周边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提高人防、技防、设施防水平。落实住院患者陪护管理的相关规定,为患者创造安静有序的诊疗环境。严格规范医院投诉管理,落实“首诉负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对待患者的各项关切。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等各项权益。努力将各类医患矛盾纠纷的处理引入合法化渠道。加强对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指导,确保公平公正和鉴定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
种管理信息化为手段,加强对住院运行病历的质量监控,推进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和“三合理”规范的自动监控系统的开发应用。突出抓好首诊负责制、院内会诊、交接班、病房值班、重症和危重病人监护等制度的落实。将质量安全纳入医师定期考核、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范围,完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各岗位医疗质量安全责任。
12、严把关键科室质量。进一步加强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全面达到、县级综合医院大部分达到省厅制定的建设管理规范要求。要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实现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无缝衔接,提高抢救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成功率。二级以上医院要重点加强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与功能任务和需求相适应,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提高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加强手术病人管理和手术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完善手术室工作流程,完善重大手术审批和患者知情同意制度,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严格落实手术分级和手术类别、术式、部位核对制度和其他各项工作制度。贯彻落实《江苏省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规范临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强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减少和杜绝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医院消毒供应、血液净化、介入诊疗、放射治疗科室等其他关键科室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测为重点,规范医院目标性监测,逐步夯实目标性监测工作基础。继续加强血液净化机构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强化人员培训,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和《江苏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程序(试行)》的要求,规范处置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切实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所有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都应将医疗废物交给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各环节管理,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16、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和省厅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及试点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2011年,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都要规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将临床路径管理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制度改革有机结合,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标准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路径,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医疗费用。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相关疾病诊疗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和省厅相关医政管理规范,抓好门诊处方质量管理,以处方质量促进门诊单病种规范化诊疗。
17、确保血液质量安全。认真实施《献血法》、《江苏省献血条例》、《血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规范,0提高我市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今年将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进行重新评审,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水平。按照“淮海经济区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要求,严格标准,从严把握,结合实际,高标准建设市级专科(病)诊疗中心。依托市医学会建立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平台,努力形成新技术、新项目共享机制。
19、大力促进县级医院建设发展。要按照省“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为县医院发展打造新的平台,努力做到“大病不出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管理,提高对口支援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切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年内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分别在对口支援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10个以上新技术、新项目。
20、促进薄弱临床专科发展。进一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老龄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大力加强儿童、传染病、精神病、康复、老年护理、妇产等相关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市级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各县(市)都要按规定要求建设好传染病分院或病区。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各县(市)可将有条件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转建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按照规范
2和《江苏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严把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校验、日常监督、依法查处关,创造规范有序的医疗市场环境。依据《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无规划、不审批”的原则,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实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公示制。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管理。医疗执业登记必须实行现场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准确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规范核定医疗机构类别,规范医疗机构命名。依法规范医疗机构执业变更、校验等工作。认真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医疗机构日常执业行为的监管。加强医疗机构档案和信息化管理,统一使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校验、变更工作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准确性。坚决查处超范围执业、命名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
23、严格人员队伍监管。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加强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和执业管理。依法严格把好医师资格考试关、注册关。组织实施《江苏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加强对见习、实习、进修医师执业行为的管理。依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医师会诊管理,规范医师会诊行为。加强医师多定点执业备案管理,依法依规查处无证执业、超范围执业等
4工作。将继续组织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和医疗服务情况的暗访以及医政管理相关规范标准执行情况的抽查活动,通过这些专项检查,促进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落实。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务必要按照我局部署,积极开展各专项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明确整改要求,促进医疗机构整改落实,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