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税收的认识
我对税收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在国民收入总量中,一部分要归国家占有,以便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分配和使用。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它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利,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形成国家掌控的收入,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这就是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而进行的社会分配,即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是税、利、债、费的总和。而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就是税收收入,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马克思曾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所谓税收就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在我国,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都属于主要税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国家政府机构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把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集中起来,不论是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还是用于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列宁说:“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也就要求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也是税收有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利而强制征收的,无偿性是国家取得的财政收入,固定性是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税收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动。其中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而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它必须具有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但是,有些人会觉得自己辛苦劳动所得,凭什么要上缴给国家呢?所以,时常在新闻媒体中听到有人偷税漏税的报道,把税收这片天空给污染了。假设一下,如果大家和他们一样,国家没有税收会怎样?也许你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了,但是你的儿女无法正常入学,因为政府没有钱来支持学校的财政,学校就会被迫被关闭,儿女将无法入学无法接受教育,无法挣钱养家。如果没有税收,政府没有钱投入,道路会年久失修,犯罪横行,国家安宁没有保障等等。社会将混乱不堪,人民不得安定。可见没有税收是多么可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必须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凭借国家政权赋予权利,以国家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税款。如果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税务机关就要追缴税款、滞纳金,依法处以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予以刑事处罚。
在我国,税收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所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纳税人,应该为国纳税引以自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各种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做物质保证。依法纳税,更应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税收收入,只有更多的税收收入才能有强大的财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税收“这个名词也走进每个人的心中,“纳税光荣,偷税犯法”已成为人民的共识,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未来的纳税人,为了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我们把税收装在心中,让税收这片天空更加纯净、美好。
第二篇:对税收学的认识
简介
财政学分支阶段
税收学在理论上是财政学的分支。20世纪80年代之前,税收问题一般都是在财政学中加以研究。财政学专业或财经类专业通常开设一门《国家税收》课程讲授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等内容。成为独立学科
改革开放以后,全社会对税收问题越来越重视,税收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税收学》也逐渐形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随着高等学校本科税务专业的设置,税收课程的设置也相对细化。这样,各种以《税收学》命名的教材内容各异,有的是专门的税收基础理论课程教材,有的不仅有税收基础理论,还有税收制度,甚至还有税收管理的内容。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
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税收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一般认为,微观主体依据价格信号独立做出决策,并通过价格对行为进行协调,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价格的协调作用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于此,西方经济学从家政学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理论等在内的庞大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税收在多处都有体现,如国民收入决定税收与产品价格、消费者行为等。但税收最显著的位置出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中,税收作为政府的有力工具被视为财政政策的中坚之一,被用于实现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目标。税收多以政府的、宏观的形象出现,税收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税收学。然而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描述,以期找出税收学在其中的准确方位。
而税收学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学)的组成部分位于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交界处,是连接企业与政府的纽带。从企业角度来看,税收是企业向公共部门购买公共产品的必要支出,降低税收支出对企业造成的效率损失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从政府角度来看,固然要向企业征税,但征税的目的是为了 向企业提高必要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当一方面尽量减少征税,一方面尽量提供好的公共产品。
研究领域
考察国内税收学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税收经济学。侧重研究税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关注税收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及其评价。(2)税制工程学。侧重现行税制的经济效应分析及政策评价,同时涉及对国际税收问题的研究。(3)税收法学。从法学+经济学角度出发,侧重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注税收法律关系、税法原则、立法体制和纳税人权利等问题。(4)税收管理。从政治学+管理学角度出发,将税收管理纳入公共管理的范畴进行研究,关注税收行政效率的提高。(5)税收筹划。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纳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探讨合理降低税负的途径。然而,从前面的探讨可以发现,税收研究仍然存在很大拓展空间。
第三篇:对税收数据管理的几点认识
关于税收数据管理的几点基本认识
税收数据在税收管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对发挥信息化对税收管理的支撑能力,促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不断深化的关键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都将陷于困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数据信息情报管理专业化,制定严密的涉税信息法律制度,设置专门机构,设置首席情报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等。
税收数据管理具有其内在规律性。把握规律性,探索数据信息专业化管理路径,必须基于对税收数据管理基本点的把握,为此,提出以下一些基本认识:
税收征管数据是指由税务机关用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各种数据、信息、情报以及知识等,包括:税务机关各项征管活动形成的内部数据,以及对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有一定作用的外部数据。税收征管数据管理是税务机关依托信息技术,按照税收征管数据运行的内在规律,围绕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全过程,形成的管理体制、机制,运用的管理技术、方式、手段,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总和。
按照税收征管数据管理的不同阶段划分,税收征管数据管理包括:税收征管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税收征管信息分析、加工管理,税收征管数据信息的情报化及税收情报交换管理,税收数据信息应用成果的知识管理等。按照税收征管数据管理的不同层面划分,税收征管数据管理包括:税收征管数据的岗责管理、税收征管数据的质量管理、税收征管数据的口径及标准管理、税收征管数据的保密管理、税收数据应用的技术工具管理、税收征管数据的运维管理等。
税收征管数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纳税遵从。征管数据管理工作要体现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在规律性;要充分发挥信息、通讯等技术的支撑作用,与时俱进,逐步引入新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数据管理的能力;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管理。
1、数据管理应时刻关注最终目标,而不是过微的关注细节。现在一个纳税人电话号码是7位而不是8位也成了数据差错。
2、数据管理过程中应科学考核,上级机关应关注任何一个微小的考核项目对下的放大影响作用。工作流不能退回,催报操作不能单户进行必须通过催报统计,说这是考核过错都是无稽之谈。
3、税务机关应关注对纳税人数据质量的管理,而不是闭门“苦练内功”。纳税人精心编制的假报表、出口企业离岸公司的关联交易不是靠税务机关分析下自己手头的数据就能看出端倪的(纳税人现在甚至精明到知道将自己的税负做到本行业预警税负指标以上)。
4、加强税务机关的权威性,依法获取第三方数据并入征管数据一起管理。现在的税务机关一年能依法检查几户纳税人的存款账户?我们官对官想获取个社保数据碰一鼻子灰的感受如何?有几个税务局能强制执行?(现在很多人连走一般处罚程序都怕麻烦怕出错被考核)
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数据质量管理来讲,用“细节决定成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并不为过,数据质量管理关注的恰恰是细节,这些细节甚至可以是良好的操作习惯。如果说这个也无所谓,那个也可以容忍,那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记住哪些可以错?如果规定了哪些可以错,那为什么还要去做?每一个字段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谈数据质量管理之前,请首先尊重数据的价值。
2、纳税人编造虚假的计税依据并不属于数据管理的范畴,纳税人想申报1录成了10,那是数据问题;纳税人应该录1却故意录10,那是遵从问题;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都是数据管理的范畴,数据管理不能无限拓展。
第四篇: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一点认识
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一点认识
——庐阳区国税局
税收管理专业化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也不再是税源管理部门单枪匹马,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而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从而实现执法规范、降低风险、强化征管、纳税人满意的目标。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税收管理的最大效能。在这三者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群体的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管理对象的明显差异,要求税务部门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准确把握管理规律,分别制订
有效管理办法,合理调配管理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极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等现象。例如,针对个体工商户,可以委托地方政府和街道进行代征。
再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纳税户数不断增多,税收管理员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涉税事务日趋繁杂,不少税收管理员因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开展税收分析、经验交流,进而不能准确把握户型特点,影响了税源管理质量;此外,同类企业分散管理,极易出现“力度不同、标准不
一、效果各异”的现象。如近期开展的减免税调查,基本上所有税收管理员都要集中精力忙于这一工作,影响了其他工作,最终也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效果,容易出现“人人都来做、最终做不好”的现象。因此,在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提高征管效率,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二、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必须提高纳税服务
一是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多元化申报服务。申报服务是纳税服务中最基础的服务。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由于受科技手段的限制,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基本上采取的是上门申报,这种单一的申报方式给纳税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办税厅往往人满为患,纳税人常常要排长
队等候。随着税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征管改革的深化,以电子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申报势在必行,通过推广网络自助申报、电话申报、银行网点申报、税务代理申报等多种申报方式,可以为纳税人提供多渠道的申报服务。每位纳税人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为便利的方式进行申报纳税,极大地缩短了办税时间,提高了办税效率,方便了纳税户办税。
二是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税收征管法》中明确规定,税务机关有无偿为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的义务。由于我国公民税法知识相对缺乏,不太关注税制改革和政策变动,致使难于及时掌握税制变化和征管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避免遭受额外的税收负担和经济损失,纳税人迫切希望得到税务机关的及时帮助。因此,尽快建立完备的税收咨询体系,让纳税人随时随地能了解纳税有关情况。如电话咨询、声讯台咨询、税务网上在线咨询、电子邮箱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纳税人提供免税服务。
三是主动开展政务公开。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有权知道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执法是否公正公平,监督税务执法。税务机关应实行定期公示制度,让纳税人充分了解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及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保证所有“主动公开”文件都能及时让纳税人知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此外为特定的纳税群体提供免费服务。纳税服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那些行动不方便的纳税人,如年老体弱者、残疾人等确有困难的,可以
由税务机关或社会中介组织提供上门服务,切实为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专业化管理队伍。这是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关键。要更加注重税收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仅要普及税收业务知识,更要掌握各行业、各类别专业管理技能,加强行业性税收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尽快提高干部的专业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队伍精干、类别齐全的税收专业人才队伍。
三、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税务代理是税收专业化服务的必要补充,也是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衍伸。规范和扩大税务代理制度,对于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前税务代理制度已初步形成,但其发挥的作用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远远不够。要加大对纳税人的宣传和引导,规范税务代理行为,使纳税人对税务代理由不认同到认同,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扩大税务代理面,提高征管质量。
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降低税收风险、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区局一贯重视纳税评估工作,但仍发现该项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估力量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效果不够突出。因此,单靠税务机关的力量,对纳税人进行深层次的纳税评估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税源管理部门自行开展纳税评估也存在内部制约性不强的弊端。在这种背景下,区局借助了社会资源实施专业化纳税评估。通过与税务师事务所签订合同,委托其对企业进行专业
化纳税评估,以此提高征管质效。引进专业中介机构进行纳税评估后,为纳税人提供了及时贴近式纳税服务。
以上是我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点粗浅认识。
二〇一一年一月七日
第五篇: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一点认识
对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一点认识
——庐阳区国税局
税收管理专业化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也不再是税源管理部门单枪匹马,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而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从而实现执法规范、降低风险、强化征管、纳税人满意的目标。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税收管理的最大效能。在这三者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群体的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管理对象的明显差异,要求税务部门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划分管理对象,准确把握管理规律,分别制订有效管理办法,合理调配管理力量,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极易出现“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等现象。例如,针对个体工商户,可以委托地方政府和街道进行代征。
再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纳税户数不断增多,税收管理员工作量明显加大;同时,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涉税事务日趋繁杂,不少税收管理员因事务性工作缠身,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开展税收分析、经验交流,进而不能准确把握户型特点,影响了税源管理质量;此外,同类企业分散管理,极易出现“力度不同、标准不
一、效果各异”的现象。如近期开展的减免税调查,基本上所有税收管理员都要集中精力忙于这一工作,影响了其他工作,最终也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效果,容易出现“人人都来做、最终做不好”的现象。因此,在人少事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提高征管效率,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二、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必须提高纳税服务
一是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多元化申报服务。申报服务是纳税服务中最基础的服务。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由于受科技手段的限制,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基本上采取的是上门申报,这种单一的申报方式给纳税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办税厅往往人满为患,纳税人常常要排长队等候。随着税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征管改革的深化,以电子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申报势在必行,通过推广网络自助申报、电话申报、银行网点申报、税务代理申报等多种申报方式,可以为纳税人提供多渠道的申报服务。每位纳税人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为便利的方式进行申报纳税,极大地缩短了办税时间,提高了办税效率,方便了纳税户办税。
关有无偿为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的义务。由于我国公民税法知识相对缺乏,不太关注税制改革和政策变动,致使难于及时掌握税制变化和征管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避免遭受额外的税收负担和经济损失,纳税人迫切希望得到税务机关的及时帮助。因此,尽快建立完备的税收咨询体系,让纳税人随时随地能了解纳税有关情况。如电话咨询、声讯台咨询、税务网上在线咨询、电子邮箱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纳税人提供免税服务。
三是主动开展政务公开。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有权知道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执法是否公正公平,监督税务执法。税务机关应实行定期公示制度,让纳税人充分了解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及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保证所有“主动公开”文件都能及时让纳税人知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此外为特定的纳税群体提供免费服务。纳税服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那些行动不方便的纳税人,如年老体弱者、残疾人等确有困难的,可以由税务机关或社会中介组织提供上门服务,切实为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专业化管理队伍。这是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关键。要更加注重税收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仅要普及税收业务知识,更要掌握各行业、各类别专业管理技能,加强行业性税收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尽快提高干部的专业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队伍精干、类别齐全的税收专业人才队伍。
三、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税务代理是税收专业化服务的必要补充,也是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衍伸。规范和扩大税务代理制度,对于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至关重要。目前税务代理制度已初步形成,但其发挥的作用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远远不够。要加大对纳税人的宣传和引导,规范税务代理行为,使纳税人对税务代理由不认同到认同,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扩大税务代理面,提高征管质量。
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降低税收风险、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区局一贯重视纳税评估工作,但仍发现该项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估力量薄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效果不够突出。因此,单靠税务机关的力量,对纳税人进行深层次的纳税评估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税源管理部门自行开展纳税评估也存在内部制约性不强的弊端。在这种背景下,区局借助了社会资源实施专业化纳税评估。通过与税务师事务所签订合同,委托其对企业进行专业化纳税评估,以此提高征管质效。引进专业中介机构进行纳税评估后,为纳税人提供了及时贴近式纳税服务。
以上是我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一点粗浅认识。
二〇一一年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