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正确方法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正确方法
在当前税收增速下滑,收支矛盾更趋紧张的背景下,作为企业财税主管,将面临严峻的 税务稽查形势和企业经营压力。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负责税务稽查的执法部门除税务局外,还包括海关、财政部驻各省市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审计署驻各省市的特派办都有监督检查税务局是否依法征税的权力。要检查税务局时,就会延伸检查到纳税人。
无论上述哪个执法部门开展检查,企业都应该积极配合工作。配合税务稽查的方法,包括稽查地点的选择、稽查后勤保障、稽查争议处理等。
1、稽查地点的选择-争取不被调账
稽查地点,可以在企业现场稽查,也可以把纳税人账簿调到执法机关。企业应尽量争取执法人员同意到企业现场稽查,既便于执法人员工作,又便于纳税人与执法人员及时有效地沟通,避免误判造成损失和不必要的麻烦。
2、稽查后勤保障-充分体现尊重和诚意
如果能征得执法人员同意现场检查,在后勤保障方面,要体现对稽查人员应有的尊重和诚意。比如安排专门的车辆、办公室、企业负责人与稽查人员见面等。
3、稽查争议处理-委婉表达异议
在稽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可能会就某些问题与企业沟通,出现不同看法在所难免。由于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执法人员意见缺乏法规支持甚至明显不正确的情况下,纳税人也应在对执法人意见表示理解的同时,委婉表达不同意见,切忌导致对立,甚至将业务问题变化面子问题,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果确实被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应诚恳说明客观理由,不是故意为之,争取执法人员的理解。
纳税人处理税务稽查风险,应该是防控并举。“防”,不是想办法不被稽查,而是想办法把税务风险清灭在日常工作中。防止税务风险的发生和积累。“控”,指风险发生时,控制风险蔓延。对纳税人而言,防止税务风险的发生和积累比控制税务蔓延更中重要。
第二篇:企业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企业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1.应对日常基础工作
规范经营,税收筹划;资料存档,规范管理;单独办公,资料分档。这是事前做好基本功,对公司现有业务运用扎实的财务知识,做好税务方面的筹划,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财务办公室应单独办公,即使是财务资料,也要根据需求及所面对部门放置,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上下班清理好桌面、抽屉的文件,不要把重要的东西乱放。
2.稽查接待准备
如果某天稽查人员通知过来查账,怎么办?
了解原因,有的放矢(了解来者为什么性质而来,是普通的过来看看,还是来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检查的重点又是什么),如果是税务稽查,应及时报告给企业负责人,由他出面先跟相关领导打打招呼,哪些方面可以查,哪些方面可以带过的。并且提前将相关资料准备好,不要等稽查人员来了再搬这搬那,不小心将其他一些文件混进去被看到就不好了,千万不要等到问题被查出来才想到要跟上级领导汇报,这样被动的去找人会更加难办。
了解来的是什么级别的人是稽查员还是局长?他与那些人有关系,就是“查户口”,平时也要多积累点,以便做出神速应对
当稽查人员到了之后最好能在门口迎接,让他们受到尊重,并且将他们安排在接待室,端茶倒水,拿一些新品给他们品尝,聊聊天,问问他们此行的目的,重点稽查方向,稽查力度如何,好做相应的对策。
4.接待稽查人员注意事项
对等原则: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总监与稽查人员接待。(对于稽查进程,财务人员应及时汇报给企业负责人,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接待过程中一定要热情,耐心,多交流,千万不要让稽查人员觉得你态度不好,不耐烦。千万不要和他们争执,以和为贵,不然可能没什么问题也给整出问题出来。
陪同:税务稽查人员提出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尽量不要带他们随便走动,比如员工宿舍,上面安装的空调不得抵税,但你入的制造费用,就抵税了,人家一看就看出数目不对,本来不是查账重点的就变成查账重点了,还有车间跟仓库,应为账务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稽查人员一看,存货不一样,又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一定要四处看看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各部门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税务机关人员的问题,先请财务人员解释,非财务人员只能含糊回答(这是因为财务负责人知道那些是有问题的,处罚力度如何等)。在税局检查账簿的时候,财务人员最好要全程陪同,当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及时解答,如果自己拿捏不准,千万不要随便回答,要汇报给财务负责人,大家统一口径之后再做回答。
如果被查出问题,应与稽查人员积极沟通,当时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原因,后面可以怎么调整,以后应该要多注意。一些可罚可不罚的科目,最好能与稽查人员好好沟通,如果他们要看某些资料,但我们又没有准备,可以说资料被外带或者放在总部,要过段时间才能拿到,比如税局需要看某些客户合同,但其实没有,那我们可以说这些合同都是放在总部保管,寄过来可能要花些时间等等理由,看能不能带过去,如果不能,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完善好工作,如果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如果不能,就要及时通知企业负责人,由他出面找人协商。
5.稽查资料提供技巧
财务资料,有限提供(谨慎提供各项资料);非财务部门,适当规避(业务部门资料,不得适时提供);电脑资料,及时备份(电脑资料的保密性管理,不能被看到的资料可以先删除)。稽查人员在查看账簿时可能会复印某些凭证,我们也要注意留底,将他们复印的凭证好好看看,有什么问题,该怎么解释更合理,能避免处罚,要及时了解稽查进度现在到了那一步,在稽查过程中多与稽查人员沟通交流,便于好打点打点有关人员。不要等到稽查工作都上报给税局领导才想到要找关系,那时候就晚了。
一定要了解稽查进程,快速做出反映,不然,再好的关系都没用......企业无法回避税局机关的正常检查,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照各种税收法律和条例,将每一个经营项目涉及的税种逐个进行排列;对照适用税收法律和条例的税率,尽可能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税法和条例规定按时申报,及时清缴入库。同时,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税法和条例,特别要注意容易疏漏的环节,比如折旧年限及摊销年限在税法和条例上是如何规定的等等;若遇特殊税务问
题,最好能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确保税法和条例得到认真执行。
第三篇: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1.应对日常基础工作
规范经营,税收筹划
资料存档,规范管理
单独办公,资料分档
这是事前做好基本功,对公司现有业务运用扎实的财务知识,做好税务方面的筹划,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财务办公室应单独办公,特别是集团各公司财务不要放在一起办公,资料保存也应分开存档,也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上下班清理好桌面、抽屉的文件,不要把重要的东西乱放。俗话说:“不要把一筐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这里同样实用,不然人家会一锅端哦!
2.稽查接待心理准备
未经批准,拖延稽查
摆正位置,不得争执
面对举报,大度宽容
相信自己,沉着冷静
如果某天稽查人员出现在你办公桌面前,请问该怎么办?
首先,给他们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等等,如果叫不要动,把凭证等拿出来的话,这时告诉他,我们公司有规定,未经某领导同意,任何人不能调阅资料。东西都在这里,不能拿,如果我给你看了,公司会辞退我的。要不马上打电话给某总请示一下,这时你打打打。。就是打不通或是关机,给检查留点回旋余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检查、法院才有搜查权,并且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所以不给他看他也不能强求)千万不要和他们争执,中国人嘛,以和为贵,人家也是奉命行事,让他们休息等等,通过其他方法说不定就有转机。
有人举报说明人家看得起你,不要打击报复。
3、稽查前的准备事项
了解原因,有的放矢(了解来者为什么性质而来,参照上图)
对方实力,心中有数(来者是什么来头,有什么喜好、家住那里、家庭情况、他与那些
人有关系,就是“查户口”,平时也要多积累点,以便做出神速应对)
重大遗漏,补缺补差
账面库存,是否一致
存款往来,对应收入
准备材料,以备查询
相关文档,入屉入柜
接待地点,远离账册(接待地点要求干净、整洁,远离财务科、档案室)
接待人员,礼貌谦逊(懂财务而非主办会计接待,一般副总接待等)
4.接待技巧
对等原则: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总监与稽查人员接待。老板要当作稽查人员对财务总监说:要全面配合稽查工作,要什么拿什么,然后说还有什么会议要开等等,离开一会儿!(恐怕怎么配合应该早就知道吧,老板在背后周旋其他的东西,财务总监随时告诉老板情况)
陪同:税务稽查人员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一定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各部门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税务机关人员的问题,先请财务人员解释,非财务人员只能含糊回答(这是因为财务负责人知道那些是有问题的,处罚力度如何等)
热情、多交流、大度
5.稽查资料提供技巧
依旧权限,有限配合(对检查权的正确理解,检查权不是搜查权)
财务资料,有限提供(谨慎提供各项资料)
非财务部门,适当规避(业务部门资料,不得适时提供)
电脑资料,及时备份(电脑资料的保密性管理)
6.稽查底稿核对方法
底稿要复印
核对要认真
应对要及时
措施要得当
稽查底稿是税务稽查的依据,带走之前应复印一份留着分析,好作准备应对,核对要逐条逐句逐字认真核对应对要及时措施要得当对稽查底稿加以分析后,如果发现与实际不符,3天内应及时作出书面反馈,了解稽查进度现在到了那一步,便于好打点打点有关人员。举个例子,通过了解发现,稽查底稿还在稽查组长手中,稽查组长住在××别墅,爱好是名烟名酒名茶等等,用个适当的方法,买点大中华、法国的路易十几啊什么的,带点上等的普洱茶啊,如果还不够加点RMB,总之要找对人、送对路。临走的时候,把你写好的反馈报告交给他说:“老大啊,稽查底稿有些与实际不相符,抽个时间看看”。让你走后,他抽着大中华,喝着普洱茶,带着愉快的心情认真的看完,在他这一环节尽量减少对公司不利的,说不定重写稽查底稿,你重新签个字,然后流到下一环节。(使处罚在你撑控之内)
一定要了解稽查进程,快速做出反映,不然,再好的关系都没用,人家也是流程管理啊......反馈时千万千万不要大吵大闹,本来10万可以搞定事情,你一闹说不定就变成100万了,反映一定是书面而非口头
7.稽查意见反馈技巧
认真研究,逐条核对
书面报告,口头反映
协调配合,进退有序
有礼有节,有理有据
第四篇: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如何应对税务稽查?【税务风险控制】
2010-10-20 20:18: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liangzi
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获悉,今年税务机关将加强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对房地产业、娱乐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煤炭生产及运销企业、废旧物资经营企业、涉外企业税收和个人所得税进行专项检查,同时选择一些发案率高、税收秩序比较混乱的地区开展专项整治,并加大涉税违法案件处罚力度和查补税款追缴力度。
今年税务机关将加强税务检查力度的消息一经媒体传播开来,被列为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对象的大多数行业或企业无不积极应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然而,仍有不少企业害怕税务机关上门查帐,虽然说身正不怕影斜,但税法知识太多太杂,外行看不懂,内行记不住,特别企业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处理办法存在着诸多差异,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所以每次检查之后,总有一些财务主管或是会计人员免不了要挨公司主管的批评,甚至被扣发奖金。
按道理说,税务机关到企业检查纳税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查出来不就补税罚款吗?吃一堑长一智,从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可不少企业就是担心对税务人员招待不周,怕检查人员故意挑刺,即使是企业无意识的出错,也要说是主观故意,给定个偷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什么的。企业怎么说也说不清,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他们的过错并非故意。因此,每次税务机关开展专项检查,不少企业都是诚惶诚恐,唯恐招待不周,不管检查时间再长、工作再忙也要细心陪着。
诚然,企业是无法回避税务机关的正常检查。那么,企业该如何正确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如何减少不必要的税务上的麻烦,降低税务成本和风险?
正确应对税务稽查,首先得对税务稽查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寻找或者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所谓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代扣代缴义务及其他税法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的全部活动。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是法律赋予各级税务稽查局的神圣职责。纳税人有法律规定接受税务检查的义务,同时对违法的税务稽查也有拒绝的权利,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税务稽查作为税务机关单方面的一种执法行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纳税人,并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税务稽查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法律约束或控制。一方面,税务稽查行为是基于税务检查权而发生。税务检查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经税法特别的列举规定。税务人员实施税务稽查,其行为超过规定的权限范围,即属于违法的行政行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纳税人有权拒绝接受稽查。例如,税务稽查人员实施稽查,要对纳税人的身体或者住宅进行检查,其行为已超出税法规定的职权范围,纳税人有权予以拒绝。另一方面,实施税务稽查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履行法定的手续,否则,同样属于违法的行政行为,如
税务稽查人员实施税务稽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件,否则,被查对象有权拒绝接受检查。查核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存款账户,应当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未经批准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有权予以拒绝。
一般情况下,在实施税务稽查之前,税务机关会提前发出《税务检查通知书》并附《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通知给被查纳税人。那么,企业就要充分利用纳税检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从年初开始对企业上一的纳税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自查。如有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纠正过来,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
企业点多面广、涉及税种多项目计算繁杂,该如何进行自查自纠呢?首先,企业要详细对照各种税收法律和条例,将每一个经营项目涉及的税种逐个进行排列;对照适用税收法律和条例的税率,尽可能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税法和条例规定按时申报,及时清缴入库。同时,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税法和条例,特别要注意容易疏漏的环节,比如印花税轻税重罚,折旧年限及摊销年限在税法和条例上是如何规定的等等;若遇特殊税务问题,最好能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确保税法和条例得到认真执行。其次,企业要认真整理涉税资料,自觉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的检查,是正常的执法行为,是不付咨询费的极好咨询机会。作为被检查单位,积极支持和配合检查是企业应履行的义务。第三,在接受检查中,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抓好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申报纳税资料的整理、装订、标识、保管等基础工作特别重要,它们是税务检查人员的主要检查内容。即使在处理日常工作,也要重视抓好以上工作,这样既节约了检查时间,又提高了检查质量,同时提高了企业财务人对税收业务的处理能力。
试以建筑行业为例,谈谈企业自查自纠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建筑安装企业的应税营业额包括工程结算价款和其他业务收入。工程结算价款应通过“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来核算,其贷方反映向建设单位收取的已完工工程的价款,借方反映月终结转“本年利润”的工程价款,施工企业计算应交税金,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为计税依据的,计提税金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金一应交营业税”、“应交税金一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等科目。因此,税务机关对建筑业的检查,一般是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损益类账户和“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往来账户来发现问题。而检查的重点则是企业有无少报工程进度,漏报工程项目;有无将工程项目的收入转入往来账户的贷方,将支出记人往来账户的借方,完工后余额长期挂账,或者直接结转“本年利润”的情况。
企业在接受税务机关检查之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自查自纠:一是主营业务收入的自查。企业要对“主营业务收入”等收入类明细账与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有关发票、收款单据、工程决算书等原始凭证进行详细核对,检查一下己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是否及时足额纳税;二是往来账户的自查。企业要详细检查有没有将已完工工程的收入挂在“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账上,而不结转“主营业务收入”,低报工程进度或漏报工程项目;三是纳税义务时间的自查。企业应结合税法中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检查一下有没有推迟确认纳税义务,自查时,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明细账与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对照审核,看看有没有不按工程合同规定的价款结算办法确认收入实现时间,延迟缴纳税款的问题;四是包工不包料建筑工程的自查。企业有没有只按人工费、管理费收入作为工程价款,而将所耗的材料价款剔除在外的情况。对这类问题的自查要重点核对“主营业务收
入”账户;五是提供劳务换取货物的自查。要是企业发生了以提供劳务换取货物,应审查有没有不通过正常的“主营业务收入”申报纳税的现象;六是价外费用的自查。要是企业有收取价外费用,可通过核对结算单据和有关账户进行自查,看是否存在将收取的价外费用直接冲减了“财务费用”账而不计入营业收入的问题,如有,就及时纠正过来;七是其它业务收入的自查。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劳务收入、机械作业收入、材料转让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人、多种经营收入等。对其他业务收入的自查应注意企业有没有因错划征税范围而导致计税依据和税率运用错误的问题,如取得房屋出租收人按“建筑业”3%税率缴纳营业税,而未按“服务业一租赁业”5%税率缴纳营业税;其次,要注意企业有没有以收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的问题,如在取得其他业务收人时,不通过“其他业务收人”科目核算,而是直接冲减成本类账户;第三,要注意企业有没有取得收入不申报纳税问题,如取得其他业务收人时通过“其他业务收人”账户,只按“工程结算收入”申报缴纳税款,而对“其他业务收入”不履行纳税义务。八是印花税的自查。企业签定的不动产转移书据、租赁合同、购销合同、建安合同以及视同合同的有关票据、帐簿资金等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印花税。等等。
当然,要是属于在群众举报或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税务违法行为,或者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税务机关可能在书面通知的同时实施检查。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在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做好纳税检查的同时,要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纳税人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一、实施税务检查时,稽查人员应当2人以上并出示税务检查证,同时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填制文书送达回证。要是检查金融、军工、尖端科学等保密单位时,还应出示《税务检查专用证明》。
二、实施税务检查时,需到被查单位开户银行查询被查对象存款帐户时,稽查人员应凭县以上税务局局长审批的《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帐户储蓄存款许可证明》,到银行支行级会计部门办理签字手续后办理有关手续。需查询税务违法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须经设区的市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
三、实施税务检查时采取询问方式的,必须有2名以上稽查人员参加,稽查人员询问当事人、证人和利害关系人,要事先向被询问人送达《询问通知书》,同时填制文书送达回证,询问过程中不得对当事人和证人引供、诱供或逼供。询问调查时,应有专人记录,并制作《询问(调查)笔录》,并在询问前告知被询问人不如实提供情况、做伪证、假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询问调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当事人就有关涉税事宜填写《税务案件当事人自述材料》并由其在自述材料中签章、押印。调查询问结束后,《询问(调查)笔录》应交被询问人核对,被询问人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被询问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签章、押印,被询问人拒绝的,应当注明。如果笔录有差错、遗漏,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补充,核对无误后,再由被询问人在改动和补充处签章、押印。
四、实施帐务检查时,原则上应在纳税人的业务场所进行,当然也可以责成纳税人将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携带到稽查局接受检查。必要时可采取调帐检查,由稽查人员持局长审批的《调取帐薄资料通知书》送达被查单位,填制文书送达回证,将被查对象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调回稽查局检查。调取帐薄资料时,必须向纳税人开具《调取帐簿资料清单》。调取被查对象以前的涉税资料,应在三个月内退还。调取被查对象当年涉税资料的,须经设区的市以上的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0日内退还。
五、调查取证过程中,需要取得证据原件的可向当事人开具《提取证据专用收据》;不能取得原件的,可以复印、复制或照像,但必需注明原件的保存单位(个人)和出处,由原件保存单位和个人签注“此件由我单位(个人)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并由其签字、押印。要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使用局长审批的《调取空白发票收据》;确需对已使用的发票进行查验并作为重要证据材料使用时,凭局长审批的《发票换票证》办理相关手续。
六、如纳税人存在拒绝检查人员检查、税务稽查实施部门发出《限期提供资料通知书》后拒绝提供财
务资料、税务稽查实施部门发出《询问通知书》后拒绝接受询问情况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后,税务稽查实施部门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检查。
同时,被税务稽查的纳税人也要弄清楚自己拥有的法律权利。现实中还有相当一部份企业,对自己享有的权利知之甚少。由于他们不能或者没有全面了解税法、认真研究税法,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寄托于执法的公平、公正。他们认为,只要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就不怕自己的合法权利受侵犯。正因为纳税人对税法了解不多,对自己拥有的权利知之甚少,所以就出现了“一碰到税收问题,不管税务机关执行税法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得当,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都一味言听计从,连最起码的陈述、申辩权也都自动放弃”的现象。
那么,纳税人到底拥有哪些法律权利呢?总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15项:一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二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三是如果稽查人员到企业检查不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或人数少于二人以上的,纳税人可以拒绝检查。四是税务稽查人员与被查纳税人有利害关系或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被查纳税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五是税务稽查人员调取账簿及有关资料时应当填写《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并要在三个月内完整退还。六是税务稽查人员取证过程中,不得对当事人和证人引供、诱供和迫供。七是属于金融、部队、尖端科学等保密单位的,必须要求税务稽查人员提供《税务检查专用证明》。八是税务稽查人员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时,未能提供有效的《查封(扣押)证》、《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的,纳税人可以拒绝查封。九是税务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依法有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的义务,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十是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的罚款(含本数),或对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上的罚款(含本数),当事人依法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在接到《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3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辩,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税务机关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要在15日内举行听证。十一是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委托代理的应向其代理人出具委托书,并经税务机关或听证主持人审核确认。十二是当事人认为听证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回避申请应当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并说明理由。十三是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可以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的缴款凭证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十四是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或者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税收保全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和诉讼期间,强制执行措施和税收保全措施不停止执行。十五是税务机关使用或损毁扣押的财物、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执行措施,给纳税人造成损失的,纳税人依法有权提出赔偿。
当然,被税务稽查的纳税人也必须清楚这是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一是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8218;如实反映情况#8218;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8218;不得拒绝、隐瞒。二是依法提供协助。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向税务机关如实反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的与纳税或者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及证
明材料。三是依法解缴税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8218;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四是依法结清税款或提供担保。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8218;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欠缴税款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前#8218;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五是依法取得法律救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与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8218;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8218;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8218;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六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纳税人唯有全面了解税务稽查,弄清楚自己的法定权利与义务,做到“知彼知己”,方能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减少不必要的税务上的麻烦,尽最大限度地降低税务成本和风险。
第五篇:企业所得税税务稽查方法
《企业所得税税务稽查方法》
《特殊业务稽查方法》辅导
邯郸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杨 芳
2009年3月14日
注册税务师,邯郸市地税局稽查局检查三科副科长。联系电话:0310-3018303
***
一、调整账务简明知识 ?
二、收入检查重点问题
三、扣除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四、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为什么要调整账务?
保持会计核算的真实、防止税款明补暗退。
同时《税务稽查管理》税务处理决定的执行中“被执行人应按照税务处理决定的要求,将缴库凭证的复印件连同税务稽查调整账务记录复印件报送执行部门”
考试中要注意审题,看属于哪一年的业务,考虑用当年适用的税收政策;答题要求是否要求调整账务。
什么情况下要调整账务?如何调整?
存在属于会计差错的情况。要按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调整账务。
检查以前,使用的重要会计科目“以前损益调整”。原则:错什么、调什么,差什么、补什么。
查获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流转税、印花税处理也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一并调整。
最后将“以前损益调整”全部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什么情况下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属于影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事项,包括:
1、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会计差错;
2、税法与会计规定不一致情形,3、本次检查应补缴的可以税前扣除的流转税。
二、收入检查重点问题回顾 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的构成:
企业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会计核算对企业总收入的划分:
1、营业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会计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税前扣除限额的基数。
2、资本利得,包括转让财产收入和政府补助、接受捐赠收入等。对应会计科目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
3、投资持有收益,包括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的股息红利,对应的会计科目是投资收益。
4、其他收入中,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确认为收入。二已作坏账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账款和汇兑收益,分别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和财务费用。一般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例外规定:
1、对于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按照合同约定。
2、对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3、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4、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1、对于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举例:
例:甲公司向乙公司出租房产一处,租期三年,每年租金100万元,合同约定甲公司于租赁开始日一次性收取300万元。收取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00万
第一年作:借:递延收益100万
贷:递延收益300万,贷:其他业务收入100万。
其余两年结转收入分录同上。税收处理:于合同约定的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确认计税收入300万元,以后两年每年各纳税调减100万元。
2、分期收款销售举例:
2008年7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机械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分5次于次年开始每年底等额收取。该大型设备成本为156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大型设备的销售价格为1600万元。(1)2008年7月1日销售实现 借:长期应收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
4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60
贷:库存商品
1560(2)2009年底收取货款: 借:银行存款
468(2340/5)
贷:长期应收款
468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26
贷:财务费用
企业的所得税处理为:
(1)2008年税收不确认收入的实现,应当调整减少当期的收入1600万元。应当调整减少当期的成本1560万元,2009年税收确认实现收入400万元(468/1.17),应当调整增加当期的收入400万元,应当调整增加当期的成本312万元(1560/5),确认的融资收益应当调整减少当期的利息收入。
检查收入总的原则:检查收入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主要涉税问题是:收入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以及确认计量错误。收入确认有关文件: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
对于销售折扣,仍执行国税函发【1997】 472号文件规定。要求在一张发票上注明折扣额。
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关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规定与收入会计准则规定相比较:少了“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关于销售货物多了“销售合同已经签订”。原因:企业的经营风险国家不承担!主要问题举例
一、隐匿收入。部分或全部收入计入账外账、计入往来、计入资本公积、计入盈余公积、计入利润分配等。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
如果属于营业收入,注意流转税(全国考试,没有地方教育附加!)。如房屋租赁收入,涉及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如果给定了合同,注意印花税。等。
调整账务:
借: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
贷:以前损益调整 例如:
2008年8月31日:188号凭证 会计摘要:收房屋出租租金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其他应付款-蓝天公司
120,000 原始附件:
银行进账单(现金交款书一张),银行存款120,000元。开具自制收据一张,标明:“房屋租金120,000元”。2008年8月签署的“房屋租赁合同”一份。核查备注:
出租房屋系某市南方广告公司08年6月购入的写字楼,并自2008年8起出租给蓝天房屋中介公司使用,租期2年,年租金60,000元,公司在租赁开始时预收两年租金120,000元。核查有关账户,发现该房产已按规定提取折旧。自公司取得该房屋产权后,未缴纳任何税金 检查分析:根据会计准则,属经营租赁,出租人应按照直线法将租金费用分摊至租赁期内的每一期,确认每一期的租金收入。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租金收入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承租人应付租金日期确认收入。根据财税【2003】16号文规定,预收收入按照财务会计确认收入时间为准,因此营业税应当分期确认收入,缴纳营业税。2008年应确认的营业税营业额为60000/12×5=25000元。应补营业税=25000×5%=1250元 应补城建税=1250×7%=87.5元 应补教育费附加=1250×3%=37.5元 应补房产税=25000×12%=3000元
应补租赁合同印花税=12万×10元/万=120元。以上合计4495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495元。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000元。账务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蓝天公司25,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25,000 借:以前损益调整449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250
-应交城建税87.5
-应交印花税120
-应交房产税3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37.5
二、取得收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或以冲减了成本的收入记账。主要表现: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注意:收入、费用都少计,不用调账了!但应注意如果涉及流转税的收入少计,应补营业税及附加。
三、视同销售检查
视同销售是指会计上不做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记缴税金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一)、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按照是否有商业性质,分两种情况:
1、不具有商业性质的,成本转账,售价计税,不需要确认相应的会计收入、成本和损益。(如对外捐赠、非广告性的赞助、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2、具有商业性质的,如债务重组、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薪酬等,需要确认相应的损益:
(1)、视同销售的标的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2)、视同销售的标的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在此要注意营业税问题)。
(3)、视同销售的标的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二)视同销售的税收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25条: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投资呢?已经包含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了。
(三)比较:执行新税法和新准则下的视同销售,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基本一致了。重要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1、不具有商业性质的视同销售(不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1)自产自用。
某水泥企业将成本为100万元、不含税销售价格为150万元的水泥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如果不考虑增值税外的其他税费,会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1255,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0 如果是2008年以前业务,需纳税调整。
如果是2008年及以后的业务,只能是增值税规定下的视同销售了,企业所得税法上不再视同销售了。不需纳税调整。
思考:各自形成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是多少?(2)对外捐赠赞助、广告样品: ①用于捐赠赞助
对于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财务制度及新准则均没有视同销售的规定。会计处理一般按产品的账面价值及应缴流转税借计营业外支出,而新法规定上述行为应作视同销售处理,一方面将不含流转税的产品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另一方面,上述会计核算的营业外支出可能不得全额在税前扣除,从而形成永久性差异。
用于捐赠或赞助举例:
企业自产货物成本为17万,对外售价20万,用于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20.4
贷:库存商品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分析:
(1)增值税,销项税额=20×17%=3.4万元(2)所得税:
①(20-17)×25%→视同销售,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
②营业外支出:17+3.4=20.4→捐赠
直接捐赠和赞助支出:不得扣除,可能产生永久性差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4万元。
间接捐赠:限额(以会计利润×12%)②对于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广告、样品 财务制度及新准则均没有视同销售的规定。会计处理一般根据具体用途,按产品的账面价值及应缴流转税借计“营业费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科目,而新税法规定上述行为应作视同销售处理,一方面将不含流转税的产品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另一方面,上述营业费用在税前扣除时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15%。企业以外购资产作为广告、样品时,也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认视同销售收入。
税法要求视同销售的样品,应该是在宣传促销中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商品,企业内部样品室陈列的样品不存在所有权转移问题,会计核算仍为库存商品账户余额,不做视同销售。
2、具有商业性质的视同销售
如:用于职工福利、交际应酬、股利分配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职工福利)
应付股利(股利分配)
管理费用(交际应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意的是:
如果会计处理错误,应调整账务,按照: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注意: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还应该注意营业税及附加。
四、视同销售-商品抵债业务检查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总局6号令)
分解理论!后面单独举例。
正确的处理:甲企业2008年2月与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甲以一批库存商品抵偿所欠乙公司一年前发生的债务180.8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30万元,市场不含税销售价为140万元,该批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算甲企业该笔业务应纳企业所得税。
【答案】视同销售收益=140(视同销售收入)-130(视同销售成本)=10万元
债务重组收益=(180.8(应收款项)-140(公允价值)-140×17%(额外负担税费))=17(万元)
甲企业的该项重组业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7×25%=6.75(万元)
例如:2008年3月5日,记帐凭证18号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A公司
600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销项税额)85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50,000(经查,该笔业务属于债务重组,同类商品售价5000,000元)
分析:该企业用非现金资产进行债务重组,未按照税法规定将此业务分解成公允价值销售货物和抵偿债务两项业务。
销售货物所得=5000000-4000000
=1000,000元;
债务重组所得=6000000-5000000-850000
=150,000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50,000元。调整帐务:借:资本公积1150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1150000 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400
贷: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50 000
预计负债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4 400 这种情况下,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0元。预计负债税法上不承认。
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根据《非货币行资产交换准则》,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高于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收入准则等相关规定。
1、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不具有商业实质。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即便会计处理正确,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还应该注意营业税及附加。例如:12月31日257号凭证
摘要:用闲置房产换取设备分录: 借:固定资产216,000
累计折旧
24,000 贷:固定资产
240,000 后附凭证: 转让合同一份,载明用闲置房产换取关联企业顺发机械厂生产设备两台,合同没有列明价格。经职业判断,该交易没有商业实质。该房产系2006年建造。
12月转让闲置房产,房产公允价格为28万元。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重置成本为30万元,九成新。
问题分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根据税法规定应当视同销售。转让房产应当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计算分析:
印花税:购进和销售都应纳税 280000×(5+3)/10000=224元 营业税=280000×5%=14000元 城建税=14000×7%=980元 教育费附加=14000×3%=420元
地方教育附加=14000×1%=140元 注意:全国考试没有地方教育附加 以上税费合计:15764元
扣除项目合计300000×90%+15764=285764元
扣除项目金额大于销售额,没有增值额,不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80000-216000=64000元。
换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应为280000+15764=295764元。固定资产会计基础为216000+15764=231764 固定资产会计基础小于计税基础64000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账务调整:
与转让资产有关的税金计入购进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15764 贷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4000
-应交城建税980
-应交教育费附加420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140
-应交印花税224
例如:某稽查局对某机床制造有限公司2008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工程物资
250,000 贷:库存商品-抛光机
250,000 记账凭证所附出库单一份和货物交换协议书一份。出库单反映3月8日发出××机床一台,收货方是某铝制品有限公司。协议书签订的内容是该公司以成本为250,000元的××机床一台交换某铝制品有限公司的作价351,000元的铝合金门窗一批。再采用审阅法检查该公司的销售发票,获知当月××机床的平均销售价格为300,000元(不含税)。分析:
该公司以××机床交换铝合金门窗,为具备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够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应补增值税51000元(300000×17%);应补企业所得税12500元〔(300000-250000)×25%〕。
应补的增值税应计入工程物资中。
六、技术转让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所称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注意转让的是所有权!
营业税规定:对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注意:这里是所得超过500万元,不是收入。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免)
营业外收入(或借:营业外支出)
例如:2008年12月22日,记帐凭证23号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000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300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7000,000 经查该企业转让的专利技术收入中包含技术培训收入300,000元。
分析:企业技术转让所得=(10000,000-300,000-3000,000)=6700,000元,因此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850000元(其中5000,000元免税,850,000元((6700,000-5000,000)×50%))属减半。
如果是使用权,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企业所得税)转让无形资产(营业税),会计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无形资产的出租
1、应当按照有关收入确认原则确认所取得的转让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将发生的与该转让有关的相关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
3、发生的相关税费(营业税免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另外注意: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所书立的合同,适用于“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适用于技术合同征收印花税。
七、建造合同收入 完工百分比法的运用
(1)完工进度的确定
①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②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③根据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确定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
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当期确认的合同总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 对于建造合同问题的归纳,应记住以下五笔会计分录。(1)已发生的工程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2)结算金额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3)实际收到工程款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4)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通常在借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5)将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合同毛利
若某年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了合同总收入的金额,则当年确认收入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如果年末合同预计总成本大于合同总收入,应将剩余的为完成工程预计损失确认为当前费用=预计总损失×(1-完工程度)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完工时: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八、其他收入
注意预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认和计量 举例:
注意要将增值税剔除。
2008年2月份取得包装物的押金收入11.7万元,3个月后逾期,则逾期的押金收入增加应税收入应该是11.7/(1+17%)=10万元,当然,也是用10万元计算销项税额。
实行新准则的企业,对盘盈资产作为前期会计差错处理,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处理,在计税时,应对盘盈资产价值作纳税调增,其未来成本或折旧也可在税前扣除。
九、不征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注意是否符合!重要文件:《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
政府补助会计准则有两种会计处理:收益法和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
税法规定计入收到当期收入总额中!对递延收益,先调增后调减。
企业自政府取得的各类补助,以应税为原则、免税为例外!
先征后返的流转税,在实际收到时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除非税法明文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其他都应作为应税收入。
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退还得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税【2008】38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核力发电企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款,专项用于换本付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不包括转让收入)
注意: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当年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利息收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在到期前转让,不可以将转让收益中包含的利息收入剔除,国债利息收入的免税待遇,应归属于国债到期的持有兑现人。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2、3中,该收益都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例如:2008年投资收益全年贷方发生额950000元。其中,从上海浦东的联营公司(适用税率15%)分回利润850000元;2007年1月购买金融债券1000000元,利率10%,三年后一次还本付息,本年确认收益100000元。税务处理:
从上海浦东的联营公司分回利润符合居民企业间股息红利免税政策,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50000元。
购买的金融债券按照合同约定三年后还本付息,当年不确认所得,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0000元。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8项)
十一、关于债券投资
指企业购入并准备持有到期的各种债券,如国债等。反映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科目中。(如果不准备持有到期,准备近期出售,则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如果不准备持有到期,但准备持有一年以上,反映在“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会计上对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坚持的是权责发生制,不考虑是否实际收到,税法规定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因此对于此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来说,会计上确认的利息收入,应纳税调减。在约定再全额确认所得额。“先调减,再调增”。
企业2008年1月1日购买5年期国债,准备持有到期,面值10万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4万元。
购买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年末: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8000
贷:投资收益8000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000元。如:2年后将尚未到期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国债对外处置,取得转让收入12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应计利息16000
投资收益
4000 税法上确认的转让所得为12万-10万=2万元,纳税调增16000元,并且不得享受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的待遇。
国债利息收入的免税待遇,应归属于国债到期的持有兑现人!
十二、关于股权投资收益 由于:
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免税; 注意事项:免税的投资收益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投资的对象必须是居民企业;
2、投资方式应当是直接投资或投资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持有时间在12个月以上。不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投资收益,不能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2、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转让损失当年不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转让所得的才可以扣除。因此建议:
①在题中出现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收益为负数的情况,直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为正数,直接全部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②再看有无股权投资转让情况,若有,再计算股权转让所得: 转让所得= 转让收入-投资计税基础。
因为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转让所得的处理:若大于零,则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若小于零,不调减了,因为已经前面调减了。
A公司2008年利润表中“投资收益”-1650万元构成如下:
(1)对B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年末根据B公司2008年亏损额计算的分担额:
借:投资收益45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0万元(2)转让对C公司投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万元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00万元
投资收益
12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800万元
-损益调整
300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
200万元 经查:投资成本1800万元均为现金出资。针对此类问题:
(1)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0万元。(2)先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0万元。
涉及投资转让:
转让所得=1000万元(收入)-1800万元(计税基础)=-800万元。
转让当期没有其他投资收益和转让所得,因此该转让损失当期不能扣除。因此共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50万元。
(向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
十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财税【2007】80号文件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情况下:
计税基础=会计成本+购入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购入时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交易费用
例如: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上市公司股票,2007年4月购买价款1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收盘价1200万元,在2008年2月以700万元卖出(相关税费略)企业已经做出如下会计处理: 2007年4月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0 2007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00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000
贷:本年利润2000,000
年末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2008年2月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7000000
投资收益5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2000000
同时:借:本年利润5000,000
贷:投资收益5000,000 2008年税收上确认处置损失为300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十四、清算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五条所称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参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注释。
企业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注意:这里的资产净值与税法实施条例第74条规定不同。74条规定: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某居民企业因经营不善,已严重亏损多年,于2008年6月底被法院宣布破产,实施破产清算。经过清算后,账面存货和固定资产变现收入1850万元,变现时收取各类债权实际收到150万元,没有收到债权损失50万元;清算资产盘盈50万元全部变现50万元,无法偿还的债务5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40万元,计算该企业清算时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清算前企业资产负债表如下: 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1850账面固定资产存货变现+150实收应收款项+50盘盈资产变现)-(100+180+100+200-50无法偿还的债务)=1520万元;
资产净值=资产总额-全部债务=1500资产总值-(100+180+100+200)所有债务=920万元; 企业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1520-920-40=560万元。
二、扣除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1、超限额扣除。属于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不一致,调整应纳所得额,不用调账。
2、重复扣除。
3、会计差错。要调整账务。
4、提前或滞后扣除费用。
5、税法与会计规定不一致。关于扣除主要问题举例
一、工资薪金扣除。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关键是合理的判定。
重要文件: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二、职工福利费扣除。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重要文件: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2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首先应当冲减以前的结余金额,不足部分才能在当期所得税前扣除
三、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
工会经费。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不超过工资总额2%,强调实际支付。
教育经费。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不超过工资总额2.5%,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期初余额的处理:2008年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部分冲减期初余额。
有关文件:
财建【2006】317号(用途)
特殊规定: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比率,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财税【2008】1号:支出的培训费全额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
对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才可以扣除。超支部分允许向以后结转扣除。例如:2009年6月检查发现:
2008年,应付工资账户,全年贷方发生额15000,000元,借方发生额10000,000元。
应付福利费贷方期初余额1200,000元,借方发生额2100,000元。期末贷方余额为0元。
工会经费借方发生额180,000元,附有工会组织的专用收据。职工教育经费借方发生额为500,000元。分析:
应付工资借方发生额10000000元,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000000-10000000=5000,000元;
应付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10000000×14%=1400000元,企业期初贷方有余额1200000元。企业当年发生2100000元,超过期初贷方余额900000元,应届定为当年的福利费支出,同时其小于福利费扣除限额1400000元,因此允许扣除的福利费支出为900,000元。
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限额=10000000×2%=200000元,企业上交了180000元,没有超过限额,可以全额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允许扣除=10000000×2.5%=250000元,企业实际发生50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00-250000=250000元,余额在以后结转扣除。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产生应纳税暂时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0×25%=625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2500
贷:以前损益调整62500
四、业务招待费扣除。会计中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税法规定:实施条例4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注意1:销售(营业收入)包括税法中的视同销售收入。申报表-收入明细表中,“销售(营业)收入合计”:金额为本表第2+13行。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第2行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第13行视同销售收入,包括(1)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3)其他视同销售收入。
其中,营业收入中: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指让渡无形资产(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营业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注意2:
先计算扣除限额。实际发生数×60%与限额比,取小者作为可以扣除数。计算出可以扣除的金额后,用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以扣除数=调增数。
?销售(营业)收入是企业申报表中收入,还是经调整会计差错后的收入呢??? :调整后的销售(营业)收入数!例如:
2008年“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累计发生额150000元,全部计入营业成本,经查,年末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未作任何调整。
另:基本资料中给定的营业收入总额1000万元。参考答案: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000万元×0.5%=5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数=15万元×60%=9万元>5万元 实际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5万元
应当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5万—5=10万元
五、广告宣传费
会计上在销售费用中核算。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产生递延所得税。
注意:销售(营业)收入包括税法中的视同销售收入。
销售(营业)收入是企业申报表中收入,还是经调整会计差错后的收入呢?同样是后者!注意广告宣传费与非广告性赞助支出的区别,后者不允许扣除。
广告性质 的赞助支出作为业务宣传费。非法广告和宣传费用不得扣除!
六、公益性捐赠扣除
会计处理: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核算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重要文件:财税[2008]160号
利润>0!
首先是否属于公益性捐赠。计算扣除限额,比较。注意2008年可以全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分别是:向四川地震灾区公益性捐赠可以全额扣除。文件:财税[2008]104号
这里的利润是申报表中的利润,还是经本次检查调整账务后的利润的?调整后的!2008年5月26日:47号凭证 凭证摘要: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公益救济捐赠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原始凭证:
南方市民政局收款收据一张,表明款项500000元。转账支票存根一张,票面金额为500,000元。核查备注:
核查企业“营业外支出”账,累计发生捐赠支出600,000元,其中公益捐赠为500,000元,非公益捐赠为100,000元。
核查,企业的所有捐赠支出均在税前扣除,未作税前扣除调整。参考答案:
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可以全额扣除。非公益捐赠1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100,000元
七、产品质量保证金
会计上提取的质量保证金税前不能扣除,税法与会计有差异。借:销售费用-产品质量保证
500,000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500,000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500,000元。
八、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通过设置“研发支出”科目来核算,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
账务处理如下:
(1)发生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2)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借: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注意:擅自扩大列支范围
文件:国税发〔2008〕116号
例:2008年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全年借方发生额7000,000元;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800,000元(此项摊销费用为开发新产品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分析: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允许加计扣除,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7000000×50%=3500,000元。
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形成资产的,摊销额允许加计扣除,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00000×50%=400,000元。
九、借款费用
税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相关文件:财税〔2007〕80号
因此税法与会计规定一致了。必须掌握《借款费用准则》关于利息资本化的基本知识。会计中在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中核算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一)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基本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银行存款(应收利息)
贷:应付利息
例如:检查2008年,财务费用-利息全年借方发生额1375000元。共两笔工行借款。借款合同1显示,向工商银行借款,2008年3月1日,借款10000000元用于生产经营,借款期限1年,年利率为4.5%;借款合同2显示,3月1日借款20000000元,购置设备A,(该设备5月31日投入使用),借款期限5年,年利率6%,每年年末付息。
税务处理:生产经营借款利息=10000000×4.5=375,000元,允许税前扣除。设备借款利息=20000000×6%×106%×10/12=1000000元,其中3月-5月的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予以资本化,不允许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20000000×6%×3/12=300,000元。
同时,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增加300,000元。
折旧少扣除300000/10×7/12=17500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7500元。
十、利息费用
会计上在财务费用中核算
税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一)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二)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注意:
1、利息费用是按照占用的月份计算的。
2、如果没有明确给定金融企业利率,可能隐含在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与本金、时间中了。
3、如果存在向关联企业借款,存在资本弱化问题,要特别纳税调整。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相关文件:财税〔2008〕121号 2008年3月3日:20号凭证
凭证摘要:向大中华集团借款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00,000
贷:长期借款
1200,000 原始凭证:
银行进账单一张,表明款项收到,存入银行
借款合同一份,合同内容为:向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60%)借款12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借款利率为10%。借款日为3月1日。核查备注:
核查公司“财务费用”账,全年共累计支付利息120000元。核查公司“管理费用”账,该合同未计算印花税。核查公司“股本”总账,公司股本总额为100万元。核查商业银行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8%。
另基本情况中给定相关内容: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大中华集团为控股大股东,控股比例60%,其余为自然人股东。公司会计核算自2007年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正确答案应为:
公司股本100万元,从大中华集团接受的权益性投资为100×60%=60万元。从大中华集团接受的债权性投资超过60×2=120万元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该单位实际从大中华公司接受债权性投资(借款)120万元,没有超过该比例。可以扣除的利息费用=1200000×8%×10/12=80000元。
超过规定扣除标准的利息费用=120000-80000=4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000元。注意: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不属于税法列举的应税合同!
十一、租金支出的扣除问题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例:2008年4月9日,记帐凭证3号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租赁费240000
贷:银行存款240000 租赁合同说明,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期2年,一次性支付租金。
分析: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要按照租赁期分期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0000-240000/2/12×9=150000元。
十二、长期待摊费的扣除问题 重点关注固定资产大修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该项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例如:2008年4月3号凭证: 借:管理费用-修理费720000
贷:银行存款
720000 经查,对已使用的A设备发生的修理费,该设备取得时计税基础1200000元,剩余折旧年限为2年,估计维修后还可以延长使用3年。
分析:符合大修理支出的标准,应属于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尚可使用年限内摊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20000-720000/5/12×8=624000元。
十三、上交的管理费扣除问题
会计上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税法第四十九条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重要文件:国税发〔2008〕86号
十四、应当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
常见问题:购入固定资产等,以修理费、配件名义一次扣除。将基建、福利等部门耗用的料工费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等以及对外投资发出的货物,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主要表现形式:
借:管理费用(购入固定资产以配件修理列账等)
财务费用(应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费用化)
贷:银行存款等
涉及账务调整和纳税调整,应当将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扣除数减去固定资产的可以在当期扣除的折旧、摊销额后的余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以前损益调整(差额)
例如:12月11日购入传真机1台,对方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一张,发票注明价税合计金额为1500元。
借:低值易耗品-传真机 1500 贷:库存现金
1500 借:管理费用-办公用品1500
贷:低值易耗品-传真机1500 分析:根据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应为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不正确: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
如果是以前月份,还应扣除相应的折旧。3年?
十五、开办费扣除
2008年以后,按照税法与会计一致理解,会计上计入管理费用,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管理费用。税法上应该一次扣除,不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了。
十六、资产折旧、摊销。
常见问题:
1、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短于税法规定年限,2、多提折旧摊销未调整。
3、计提折旧范围不准确。
4、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及分配不准确。
5、固定资产处置所得未并入应纳税所得。
不用调账,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固定资产不符合。注意:折旧的期间、年限、计税基础与会计价值不同。暂时性差异的处理,递延所得税处理。
十七、财产损失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总局13号令
常见问题:虚列财产损失,已做损失处理的资产,又部分或全部收回时,未作纳税调整。例如:2月10日45号凭证
摘要:收回欠款分录: 借:银行存款7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75000 后附凭证:说明1张,证明收回以前已经核销的坏账,该坏账共10万元,已经在2006年做坏账损失处理。本次经业务员当面催收,收到7.5万元。
问题分析:收回已做坏账处理的债权应当计入应税收入-其他收入处理。该单位计入应付福利费处理,属于少列收入。
计算分析: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5000元。
账务调整: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75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75000
十八、费用没有按照规定核算,提前或滞后列支。
1、补提以前的费用、税金直接税前扣除。会计上属于会计差错处理。税收上也按照此处理。
例如:2008年1月10日:6号凭证
凭证摘要:补提2007年职工效益奖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其他
3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提取
32000 原始凭证:《07年职工效益奖发放表》,显示全公司计55人领取职工效益奖,累计32000元。参考答案:(1)6号凭证补提2007年效益奖32000元,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应追缴个人所得税
2、将下的费用在本年扣除。
例如:2008年10月25日:165号凭证
凭证摘要:付财产保险费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原始附件:保险公司专用收据,标明财产保险费15万元;银行转帐支票一张,支出金额15万元。保险合同一份,标明2009年财产保险(具体内容略)核查备注:未缴纳印花税。参考答案:存在问题:企业支付下一保险费列入当年管理费用,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签订保险合同未纳印花税。
(1)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50 000元。(2)应补纳印花税=150 000×1‰=150
十九、查获的所得额弥补以前亏损。
属程序性规定仍然有效。
文件:国税函【2009】55号文件。
二十、不得扣除的的支出。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例8月31日124号凭证
摘要:付罚款分录: 借:管理费用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后附凭证:区工商局罚款收据1张,金额5万元。问题分析:行政罚款不能扣除
计算分析: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账务调整:不用调账。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例如:2月18日99号凭证
摘要:付市书法协会借:营业外支出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后附凭证:市书法协会收款收据1张,收顺达公司赞助款3万元。问题分析:赞助支出税法不允许扣除。计算分析: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00元。账务调整:不用调整。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坏账准备金余额
1、企业在以前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增的坏账准备金,由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可减少企业坏账准备金余额。2、2008年及以后冲回的坏账准备金,并入应纳税所得额。3、2008年及以后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余额;冲减不足的,在税前扣除。4、2008年增提的坏账准备,作纳税调增。
例如:2008年“应收帐款” 帐年初借方余额为800万元,年末余额设为0,“坏账准备”年初余额6万,包含了2万元以前已经调增所得额的部分(如果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可减少企业坏账准备金余额,则余额为4万元),1、2008年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会计上应为0,应冲回6万元,则6万元会计上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利润6万元,不用调整;如果企业能证明,则计入所得的是4万元。
2、假如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7万元,应冲减年初坏账准备6万元(如果能证明,减4万元),余额1万元(能证明的按3万元)作为当期损失申报扣除。如果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假如坏账准备年末余额应为会计估计为13万,会计上增提的7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包括: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担保支出、承担关联企业利息、个人所得税、贿赂支出等 11月30日257号凭证
摘要:支付利息分录: 借:财务费用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后附凭证:
A、担保协议一份,为大华服装厂提供贷款担保。
B、情况说明1份:因大华服装厂亏损倒闭,而由顺达公司承担贷款利息20000元。问题分析:担保支出属于与生产经营无关费用,不能扣除。借额调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
账务调整:不用调账 二
十一、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检查
例:经查某企业年末“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为24万元,无借方发生额。1—12月制造部门耗用各种材料450万元(其他部门未领用),库存材料期初160万元,期末150万元,期末在产品、库存产品、已出售产品成本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分析:材料成本差异结转不正确。材料成本差异:
本年购进材料=45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44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率=24万元÷(440万元+160万元)×100%=-4%; 本年应分摊差异=450万元×-4%=-18万元;
在产品应分摊差异=18万元÷(200+300+500)万元×200万元=-3.6万元
库存商品应分摊差异=18万元÷(200+300+500)万元×400万元=-5.4万元
已销产品应分摊差异=18万元÷(200+300+500)万元×500万元=-9万元 借:材料成本差异180000 贷:生产成本36000 库存商品54000 以前损益调整 90000 二
十二、多转完工产品成本纳税调整金额的确认 对查出的多转完工产品成本,不能直接调增当期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与多转发出材料成本一样,亦应视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而定。如确知该批产品已全部销售,且多转完工产品成本对以后各期完工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影响不多大的,可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确知该批产品未销售,不影响当期利润,只调整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余额;如前两种情况都不易确定,应按以下方法调整利润及库存商品金额:
分摊率= 多转完工产品成本/(库存商品期末余额+本期销售产品成本)×100%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本期已销产品成本×分摊率
二十三、纳税人确认预计负债,少计的债务重组收益未申报纳税
例如:某稽查局对A公司2008年纳税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账簿审查和询问有关人员得知,2008年7月1日与B公司发生了债务重组业务。稽查人员调取债务重组合同进行审查,2008年1月1日A公司因向B公司购进材料签发了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金额为70200元、年利率为4%、到期还本付息的商业承兑汇票。2008年7月1日由于A公司财务困难,无法偿还票据本息,经双方协定,进行债务重组:(1)免除积欠利息;(2)将剩余债务的偿还期限延长至2008年12月31日,并且如果A公司2008年盈利,延长期间按2%收取利息;如果A公司2008年亏损,延长期间则不加收利息。稽查人员采用抽查法审核债务重组的记账凭证: 借:应付票据
71604
贷:预计负债
702(70200×2%/2)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702
应付账款
70200 审核A公司2008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债务重组收益按702元申报纳税。分析:按照税法规定A公司应确认债务重组收益为1404元(71604-70200),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2元。
二十四、关于国税发【2000】118号、国税发【2000】119号、国税发【2003】45号文件。
1、应税改组(纳税、公允计价)
一般或通常情况下,应当按照转让、置换、被合并、被分立资产的公允价值转让(销售)相关资产,计算相关资产转让、置换、被合并、被分立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应的,按照公允价值(评估价)确认有关取得资产的计税价值。
2、免税改组条件:(1)整体资产置换中:补价/换入总资产公允价值<或=25%;
(2)整体资产转让、企业合并、企业分立中:非股权支付额/支付股权票面价值<或=20%。三者条件相同!
待遇(1)置换双方、转让方、被合并方、被分立方都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不计算企业所得税。
(2)取得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的企业,应将所转让或处置资产中包含的与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增值,确认为当期应纳税所得。
当期应确认的所得=补价(非股权支付额)×总增值/总资产评估价
(3)除整体资产转让改组,接受企业取得的转让企业的资产的成本,可以按评估确认价值确定外,其他方式下均按照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认资产的入账价值。
事实上免税改组并不是免税,而是递延纳税的概念,主要考虑交易没有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缴纳评估增值产生的企业所得税,而税收的制定不能影响改组的正常进行。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例:某稽查局对甲企业2008纳税情况进行税务检查,稽查人员采用询问、审核法发现甲企业于2008年2月以整体实物资产与乙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置换。经检查双方签订的合同,核实甲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的账面净值为540万元,市场公允价值为600万元;乙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的账面净值为420万元,市场公允价值为480万元,乙企业需要补给甲企业现金120万元。稽查人员经对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复核发现甲企业对此项整体资产置换业务未在2008年申报纳税。分析:甲企业以整体实物资产与乙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置换,甲企业收到补价的货币资金占换入总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20%(120÷600×100%),不高于25%,按照国税发〔2000〕118号文规定,甲企业不确认资产转让的所得,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即甲企业公允价值600万元与资产账面净值540万元之间的差额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由于甲企业收到了乙企业支付的120万元补价,按照国税发〔2003〕45号文规定,取得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的企业,应将所转让或处置资产中包含的与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增值,确认为当期应纳税所得。因此,要计算取得补价的甲企业所转让或处置资产中包含的与补价相对应的增值,确认为当期应纳税所得。甲企业资产的账面净值54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增值60万元,补价相对应的所得为:60÷600×120=12(万元)。甲企业应将12万元作为当期资产置换所得申报纳税。
甲企业该项整体资产置换应补缴的所得税=12×25%=3(万元)二
十五、被合并方未按税法规定确认所得,偷逃企业所得税 相关文件:国税发【2000】119号
因此该类涉税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1.故意混淆应税合并与免税合并的界限,应税合并业务不确认资产的转让(处置)所得,少交企业所得税;
2.符合免税合并条件时,与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增值不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如:世纪公司与中天公司新设合并为集团公司,合并前世纪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10000万元,资产净值9000万元,负债4000万元,允许弥补亏损是9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是15%;中天公司的公允价值8000万元,资产净值是7500万元,负债4000万元,允许弥补的亏损是3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问:
1、两公司合并后,若当年集团公司盈利1000万元,则集团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2、企业合并后,集团公司资产未来在税前可以扣除折旧或摊销数额是多少? 某一纳税可弥补被合并企业亏损的所得额=合并企业某一纳税未弥补亏损前的所得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合并后合并企业全部净资产公允价值)。
集团公司本可以弥补世纪公司亏损的所得额=1000×6000/(6000+4000)=600万元。可弥补600万。
集团公司本可以弥补中天公司亏损的所得额=1000×4000/(6000+4000)=400万元。可弥补300万。共可弥补900万元。
免税改组,按照原账面价值确定资产成本。为9000+7500=16500万元。
例如:某稽查局对A公司的2008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稽查人员审查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了解到该公司发生了企业合并业务。采用审核法对A公司提供的企业合并合同协议的相关条款进行审核,得知B公司于2008年1月3日以增发股票和支付存款方式吸收合并A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认定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后A公司仍具有法人资格。稽查人员对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进行审核,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B公司为吸收合并增发股票3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3元),支付银行存款900万元。稽查人员抽查A公司企业合并业务的有关记账凭证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有关报表项目,企业合并业务未确认转让所得申报纳税。分析:(1)A公司被B公司吸收合并后仍具有法人资格,仍旧为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向公司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非股份支付额的比例=900/3000×1×100%=30%>20%,为应税合并业务。A公司按税法规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3)A公司全部资产转让所得为450万元〔(6400+2500)-(6000+2450)〕,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12.5万元(450×25%)。
二十六、多计股息红利收入,少计股权投资转让所得
相关文件:国税发【2000】118号、国税函【2004】390号 【问题描述】
1.转让持股95%以下(不含)长期股权投资,虚计股息红利收入,少计股权投资转让所得; 2.转让持股95%以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因被投资方清算收回长期股权投资,多计股息红利收入,少计股权投资转让所得。
二十六、税收抵免问题
税法24条、条例80条
例如中国居民企业A拥有设在甲国的B企业50%的有表决权的股份,08年A企业本部取得应纳税所得额2000万元,收到B企业分回股息90万元(预提所得税税率10%),A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B企业本部实现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已按照20%税率缴纳了所得税,08年A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万元?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计算的抵免限额为()万元? 2008年A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
A企业应缴纳的预提税90÷(1-10)×10%=10 A企业分回股息所承担的所得税税额=500×20%×100/(500×(1-20%))=25 A企业还原后所得=100+25=125 抵免限额=125×25%=31.25 A企业在甲国共纳税款10+25=35>抵免限额31.25 A企业2008年应纳税额=(2000+125)×25%-31.25=500 第四部分 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计划统筹时间:当拿到试卷后,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分布,各题型的题量、分值、要求,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是不值得的,即使做对了,也是得不偿失的。要合理的分配时间。
(二)、读准题目,弄清题意:注意仔细审题,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一些人拿到题目就开始做题,迫不及待,这样容易答非所问。
对于选择题,分单选题和多选题,必须将选择题题干读完,弄清楚问什么,条件是什么,备选答案是什么,注意迷糊信息的干扰。
对于判断题,要注意逐句逐字读一遍,有时特别绝对的描述是有问题的的。学习较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反之亦然。
对于改错题,要正确找到错误的字句,按要求改正。对于综合理论题和计算题,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将题目分析得很透彻,可以先将题目浏览一遍,将重点信息形成印象,然后结合题目设问的要求快速确定答题思路,再按要求答题。防止花费了很多时间,再从头开始。
注意考题涉及的(2008年2007年?)、地区(城市、县城?),对应相应的税收规定。
(一)选择题(1)、运用排除法。如果不能一眼看出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选题,基干项(设问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摘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靠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所写出的备选答案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而得分的几率。
(2)、运用猜测法。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因为单选题不存在倒扣分,所以不能放弃任何题目。对于需要复杂计算的单选题,如果实在不会或没时间,建议选后两个选项。(3)、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二)判断题和判断改错题。
(1)命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2)命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3)只要试题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
(4)酌情猜测。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建议选择“X”。
(三)案例分析题,要找准题眼,分别分析解答。建议宁多勿缺,切勿空白太多。
(四)计算分析题,计算与分析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
(l)详细阅读试题。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经验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
(2)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岂不很可惜吗?
(3)注意解题步骤。计算与分析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多数题是按步给分。(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有时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确,只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就变得有关系了。因为写出了计算公式,判卷人认为你知道该如何做,怎么会不酌情给分呢?
(五)模拟查账实务题,应该是考试中分值较大的题了。要读通基本资料和答题要求。检查所属时间、单位性质、行业、注册地点、主要业务、关联企业等内容都要注意。答题要求分析计算,调整所得额,还是否要求调整账务? 如果既涉及凭证,又涉及报表和明细账的:
⑴建议从凭证检查开始,然后再对照情况说明、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账簿资料进行检查。⑵建议在对某一凭证或资料进行检查时,将涉及各税种的有关问题全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