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简介(写写帮推荐)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简介
2006-03-1
3“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旨在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创新,勤奋学习,投身实践,努力成为新世纪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创业计划大赛在美国高校中由来已久,它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策划一份符合市场规律、可以实际运行的商业计划。
在1983年,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成功地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计划竞赛,这构成了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商业计划竞赛的起源。到今天,整个美国已经有35所高校在举办这种商业计划竞赛。MIT、Stanford、Harvard等著名高校纷纷先后创办了自己的商业计划竞赛。其中以MIT的商业计划竞赛最为成功。蓬勃兴起的创业计划竞赛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意图通过此项竞赛而寻求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创业活动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增长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实际上,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就是在Stanford校园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团队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这些由创业计划竞赛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在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年营业额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
在中国,自1998年起一系列创业计划大赛的成功举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包括美国时代周刊、香港大公报、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在内的近60家国内外媒体对各项赛事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2004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了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2000年,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则将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一部分学生创业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2002年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活动在全国高校的开展,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创新,勤奋学习,奋发成才,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于2006年在山东大学举办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已经走过了数个年头,在这样的一股大潮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弄潮儿。中国,需要创业者;中国的未来,将属于这些勇于创新的人!
第二篇: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附件4
南京财经大学“挑战杯”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计划书参考框架
一、概述
公司的业务和目标及其他
二、产品/服务分析(黄经纬)
用途、好处
竞争优势所在专利权、著作权、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
三、市场分析(吴函素)
市场状况、变化趋势及潜力
调研数据
细分目标市场及客户描述
四、竞争分析(钟选凯)
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分析
竞争优势和战胜对手的方法
五、营销分析(郭绍俊)
针对每个细分市场的营销计划
如何保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运作分析(欧阳)
原材料、工艺、人力安排等
七、管理层分析(吴欣倪)
每个人的经验、能力和专长
组成营销、财务和行政、生产、技术
八、财务预测(陈璐)
营业收入和费用、现金流量
前两年月报、后三年年报
九、附录
支持上述信息的材料
第三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简介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以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活动。它借助风险投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就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比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最热门最受关注的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该比赛是全国目前最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代表性的全国竞赛活动。1基本信息
奖项名称:“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办时间:1998年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全国学联 地方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国内著名大学
2奖项介绍
在美国,它不仅催生了闻名世界的“硅谷”,而且在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了不少高科技公司,使创业计划竞赛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竞赛坚持育人宗旨,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课外学术科技创作基础上,围绕一项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小组,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参加培训和比赛,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吸引风险投资介入,进而催生高新科技创业公司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 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杯名,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由国内著名大学承办,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两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为“大挑”,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为“小挑”,每两年一届间隔举办,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圣会”。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成功举办。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 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必将在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了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2000年,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成为主办方,则将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一部分学生创业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
3竞赛的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4竞赛的目的:
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创业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5赛制与赛段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6大挑与小挑的区别: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两者在比赛侧重点不同,大挑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而小挑更注重市场与技术服务的完美结合,商业性更强,小挑奖项设置为金奖、银奖、铜奖,而大挑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大挑发起高校可报六件作品,其中三件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与省赛组织方协商推荐,而小挑只能推荐三件作品进国赛,大挑有学历限制而小挑没有,大挑分为专本科组、硕士组、博士组分开评审,大挑国赛最多可以报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报十人,大挑比赛证书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证书只盖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的章。
7“挑战杯”系列专项竞赛
网络虚拟运营专项比赛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挑战杯”竞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从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之后,将网络虚拟运营比赛单独出来。网络虚拟运营竞赛由全国“挑战杯”竞赛组委会举办,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章,每年两季,竞赛流程为校赛选拔初赛、全国预赛、全国复赛、全国决赛。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100名),另外国赛入围了现场决赛的团队,网络虚拟运营直接入围全国决赛,入围团队可以选择参与或不参与网络虚拟运营专项决赛,若选择参加,必须保证网络虚拟运营参加成员与国赛答辩成员一致。特色项目奖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除了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专门设置了项目特色奖,对进入了国赛现场决赛的团队并参与公开答辩的团队,秉着好中选优,精益求精的原则评选了项目特色奖及最具潜力投资奖等,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章。
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期间,为扩大挑战杯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全国挑战杯组委会专门举办了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该项目由学校团委重新推选3个项目,前提是不与已经入围国赛的作品重复,盖全国“挑战杯”组委会章。
累进创新奖
根据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安排,本届竞赛增设了“累进创新奖”和“交叉创新奖”各若干项,为顺应交叉学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趋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吸收融合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丰富知识和研究能力体系,1.申报作品须为已参加过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竞赛的作品。
2.作品经评审委员会认定,符合下列一条或几条:(1)较之前参赛时有重要研究进展;(2)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显成果;(3)学校通过设立累进支持基金、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对较长周期的参赛项目提供持续支持,对参赛队员进行跟踪培养;(4)参赛项目被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机构采纳并结合实践加以完善,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累进创新奖每个高校只能选报一件作品。
交叉创新奖
(一)申报条件
1.参评作品须入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竞赛。
2.参评作品须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指“国家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突出体现作者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交叉创新奖每个高校只能选报一件作品。
8历届竞赛介绍
第一届·1999·北京·清华大学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和讯网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由和讯网赞助,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使“创业”的热浪从清华园向全国扩散,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二届·200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万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成功举办,竞赛由万维投资网赞助。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第三届·2002·杭州·浙江大学
2002年,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竞赛,并提供了全部经费支持。竞赛成为2002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创业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永远留在杭州。
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竞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部分参赛作品开赛前就吸引了部分风险投资,金额达10400万元,其中签订合同的项目6件,签约金额4640万元。决赛期间,正式签约项目4件,金额达5760万元。其中,南京大学的“格霖新一代绿色环保空气净化器”商业计划获得了高达2595万元的风险投资。
第四届·2004·厦门·厦门大学
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则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竞赛由中国银行和亚礼得集团赞助,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参加了竞赛,其中100件作品进入了终审决赛。
台湾省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参加观摩的媒体、企业、投资等各界人士近2000余人,使“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短短4届、5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第五届·2006·济南·山东大学
2006年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部分作品在赛前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赛前共有13个参赛项目与2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获得了5921.35万元的风险投资。在终审决赛期间的投资意向洽谈会上,共有3个项目与4家企业正式签约,风险投资达2225万元。
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次作为比赛所在地主办单位出现在挑战杯竞赛中,充分体现了省级地方政府对挑战杯活动的开展的重视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飞利浦中国有限公司对该届比赛大力赞助,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2个赛区的129件作品进行了评审。该届“挑战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加大服务参赛团队创业的力度,主办单位邀请了国内12个高新技术园区作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园”。为更好地指导“挑战杯”获奖团队进行创业,主办单位还邀请了包括柳传志,刘永好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中国大学生创业导师。本节竞赛成为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办赛以来参赛高校数量、作品数量最多,港澳台地区全部参赛,自主创新比例明显提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类项目明显增加的一届比赛。
该届“挑战杯”竞赛得到了来自港澳台地区众多高校的热烈响应,香港地区首次正式参赛,共有来自香港地区的9所高校、澳门地区1所高校、台湾地区的3所高校前来参赛、参展、观摩,为大赛增添了新的亮点,吸引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第六届·2008·成都·四川大学
2008年11月16日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开幕式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内地的109所高校的150支大学生团队以及港澳地区的18支大学生团队在角逐金银铜奖。
第七届·2010·长春·吉林大学
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同主办,长春市政府、吉林大学共同承办。本届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项创业作品,参赛学生达6000多名。可谓汇集了大学生中的精英,并层层精选了领先的研究成果。比赛不仅要用展板、实物、资料、幻灯片和答辩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而且还要进行项目计划书评审、秘密答辩和“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其中,“创业之星”网络虚拟运营竞赛是本届“挑战杯”新增的环节,它标志着这项全国性的大学生实践大赛已经开始由单纯的创业计划的撰写与答辩向创业计划如何有效实施转变。第八届·2012·上海·同济大学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同济大学承办、复星集团协办,本届参赛作品首次被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并实行校、省、全国逐级报备制度,力求进一步突出竞赛设计的科学性与竞赛作品的实用性,即在主体赛事中,对于已创业类作品的考察,将更加注重商业运营效果;而对于未创业类作品,则更加注重市场发展潜力。根据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这项规则的出台将有利于调动“已创业”项目参赛团队的积极性,同时也鼓励更多创业项目投入实战领域,以此推动“挑战杯”由学术导向型向实战导向型转变。在评审专家都聘请风险投资专家,不再聘请高校专家,在传统的赛事活动之外,本届“挑战杯”在第七届竞赛增设的参赛团队网络虚拟运营环节的基础上,本届竞赛将设立网络虚拟运营专项赛,面向进入决赛的团队,按照自愿原则组织比赛,奖项单设。
本届挑战杯创业在奖项设置方面,竞赛将增加媒体、公众评价等环节,并设立最具创意奖、最具潜力奖、最具人气奖、最受媒体关注奖等单项奖。此外,本届竞赛建立了协同合作的三区联动平台,将依托有关地方政府,遴选并设立第一批5个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园区,在创业项目落户、临时办公场所租借、启动资金扶持等方面有多项专项独享政策,同时加强与有关方面特别是创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合作,为高校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实现创业提供支持。全国决赛期间,将设立创业园区开放日,组织参赛团队及嘉宾赴部分园区参观考察,实地体验创业企业运营情况,了解创业项目优惠落户政策;还会举办优秀项目风投洽谈会,推介“挑战杯”优秀创业项目。
第四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 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这些都给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竞争。因此,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决定共同主 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国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 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和退出策略、组 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创业计划竞赛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自1983 年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竞赛。Yahoo、Netscape、Excite等公司就是在美国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创业计划竞赛大大推动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计划竞 赛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杯名,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 国学联共同主办,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两类,每两年一届间隔举办,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 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圣会”。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 赛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成功举办。竞赛的成功举办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 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讯飞、中华行知网、澳视等一批学生创业公司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挑战 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道,成为“挑战杯”旗帜下的重要赛事,并形成两赛隔年举办的格局。且从 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主办单位之一。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必将在培养复合性、创造性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 体系建立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历届回顾 第一届·1999·北京·清华大学
1999 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和讯网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由和讯网赞助,汇集了全国 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使“创业”的热浪从清华园向全国扩散,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 技公司,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第二届·200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万 维投资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成功举办,竞赛由万维投资网赞助。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和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第三届·2002·杭州·浙江大学
2002 年,由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竞赛,并提供了全部经费支持。竞赛成为2002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致力于打造创业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永远留在杭州。
竞 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44所高校的参赛作品共542件。竞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部分参赛作品 开赛前就吸引了部分风险投资,金额达10400万元,其中签订合同的项目6件,签约金额4640万元。决赛期间,正式签约项目4件,金额达5760万元。其中,南京大学的“格霖新一代绿色环保空气净化器”商业计划获得了高达2595万元的风险投资。
第四届·2004·厦门·厦门大学
2004年,第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则把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竞赛由中国银行和亚礼得集团赞助,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参加了竞赛,其中100件作品进入了终审决赛。
台湾省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参加终审决赛的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参加观摩的媒体、企业、投资等各界人士近2000余人,使“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短短4届、5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第五届·2006·济南·山东大学
2006 年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部分作品在赛前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据统计,赛前共有 13个参赛项目与25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获得了5921.35万元的风险投资。在终审决赛期间的投资意向洽谈会上,共有3个项目与4家企业正式签约,风 险投资达2225万元。
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次作为比赛所在地主办单位出现在挑战杯竞赛中,充分体现了省级地方政府对挑战杯活动的开展的重视和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支持。飞利浦中国有限公司对该届比赛大力赞助,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2个赛区的129件作品进行了评审。该届“挑战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加大服务参赛团队创业的力度,主办单位邀请了国内12个高新技术园区作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园”。为更 好地指导“挑战杯”获奖团队进行创业,主办单位还邀请了包括柳传志,刘永好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中国大学生创业导师。本节竞赛成为了“挑战杯”中国大学 生创业计划竞赛办赛以来参赛高校数量、作品数量最多,港澳台地区全部参赛,自主创新比例明显提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类项目明显增加的一届比赛。
该届“挑战杯”竞赛得到了来自港澳台地区众多高校的热烈响应,香港地区首次正式参赛,共有来自香港地区的9所高校、澳门地区1所高校、台湾地区的3所高校前来参赛、参展、观摩,为大赛增添了新的亮点,吸引了各方的广泛关注[2]。
第六届·2008·成都·四川大学
2008年11月16日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开幕式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内地的109所高校的150支大学生团队以及港澳地区的18支大学生团队在角逐金银铜奖。[3] 第七届·2010·吉林·吉林大学
2010 年9月25日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在吉林大学举办。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大陆地区的115所高校的165支团队和港澳台地区8所高校的 17支团队进入终审决赛,角逐金奖。决赛作品涵盖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类、生物医药类、化工技术等各个领域。
各部分流程介绍
竞赛采用“分类申报、分类评比、分类评奖”的申报和评审办法。各学院按照组织流程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工作。
1、立项阶段:
各学院完成本学院作品的征集、分类汇总、资格审查、初审及推荐等工作; 各团总支将本院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二)及各项目作品申报书(附件一)整理分类,一式一份交至团委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指导中心处(综合办公楼305房间)。整理打包后发到 keji@cugb.edu.cn邮箱并在邮件标题上标注学院名称及“第十届创新杯立项材料”字样。
竞赛办公室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复审,确定获批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2、中期审核阶段:
竞赛办公室及各学院对竞赛作品进行评审,检查项目开展情况。对没有进行工作或工作量严重不足的项目视为不合格,不再支持;可根据项目的开展情况适当调整重点和一般项目。
3、结项阶段:
竞赛办公室及各学院对竞赛作品进行评审,可根据项目的开展情况适当调整重点和一般项目。
4、其它说明
1、各学院团总支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条例组织实施,积极动员本院学生参加。
2、各类校级立项作品总数控制在100件左右,学院申报校级立项的作品数目不超过初选的50%(初选总数低于10件作品的学院不受此限制),以20件为上限
第五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烟台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复赛、决赛评比内容
一、复赛
要求:(1)执行总结简明、扼要,个性鲜明,目标和优势突出(10%);(2)创业机会描述的市场需求清晰,目标顾客群具体,有创新(15%);(3)产品或服务概念描述形象生动,科技含量比较高(10%);(4)市场分析明晰,优势介绍清楚(15%);(5)创业模型建立科学可行(10%);(6)描述盈利潜力、预期收入、回收策略明确、合理(15%);(7)描述管理队伍及中和因素科学、合理(10%);(8)行动计划科学、合理(10%);(9)其他(5%)。
二、决赛
专家评审内容:(1)执行总结(5%)。要求:简明、扼要,能有效概括整个计划;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吸引力: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能突出自身特有的优势。(2)产品(或服务)介绍(15%)。要求:描述详细、清晰;技术领先,且适应现有消费水平;对技术前景判断合理、准确;特点突出,有较高的商业价值;需求分析合理。(3)公司战略(5%)。要求:公司背景及现状介绍清楚;商业目的明确、合理;公司市场定位准确;形象设计及创业理念出色;全盘战略米标合理、明确。(4)市场分析(10%)。要求:市场调查分析严密、科学;详细阐明市场容量与趋势;对市场竞争状况及各自优势认识清楚,分析透彻;对市场份额及市场走势预测合理;市场定位准确。(5)营销策略(10%)。要求:成分及定价合理;营销渠道通畅;促销方式有效,具有吸引力;有一定创新。(6)经营管理(5%)。要求:开发状态和目标规划合理;操作周期和实施计划安排恰当;在各发展阶段目标合理,重点明确;对经营难度和资源要求分析准确。(7)创业团队(15%)。要求:团队成员具有相关的教育及工作背景;能力互补且分工合理;组织结构严谨;产权、股权划分适当。(8)企业经济财务状况(10%)。要求:财务报表清晰明了,且能有效揭示财务绩效;列出关键财务因素、财务指标和主要财务报表;财务计划及相关指标合理准确。(9)融资方案和回报(10%)。要求:列出资金结构及数量、投资回报率、利益分配方式、可能的退出方式等;需求合理,估计全面;融资方案具有吸引力。(10)关键的风险和问题的风析(10%)。要求:对风险和问题认识深刻,估计充分;解决方案合理有效。(11)创业计划表述(5%)。要求:专业语言运用准确;表述简洁清晰、少有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