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三)(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8: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三)》。

第一篇: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三)

1.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3~4小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可疑何种毒物中毒

A.二硫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一氧化碳

E.氮氧化物

【答案】D

2.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急诊室进行处理时,首选措施是

A.使用阿托品

B.使用解磷定

C.吸氧

D.人工呼吸

E.输液

【答案】A

3.对已经脱尘作业的工人,还应定期作何种处理

A.体内排尘处理

B.服用治疗矽肺药物

C.脱敏治疗

D.定期体检,以尽早发现异常

E.不需任何处理

【答案】D

4.CO中毒患者其皮肤和黏膜可呈

A.暗红色

B.鲜红色

C.樱桃红色

D.苍白色

E.青紫色

【答案】C

5.与振动病发病率高低有密切关系的振动参数是

A.频率

B.操作方式

C.接触振动的时间

D.工作体位

E.工作环境的气温

【答案】A

6.在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哪一种状况和条件是错误的A.接触毒性大的毒物,就一定会中毒

B.挥发性毒物,吸入中毒危险大

C.接触一定剂量的毒物,可能会中毒

D.毒物浓度与作用时间是中毒的必须条件

E.个体感受性是中毒难易的重要条件

【答案】A

7.女性,23岁,织布厂挡车工两年。近2个月来,感觉耳鸣,听力下降。听力测定发现听阈提高16dB(两耳)。下班后十几个小时听力才可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听力损伤

D.噪声性耳聋

E.永久性听阈位移

【答案】B

8.某纺织女工,30岁,接触棉尘6年,近几个月,每逢厂休息日后第一天上班日的下班前有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发热症状,该工人所患疾病可能是

A.感冒

B.支气管炎

C.棉尘病

D.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E.肺结核

【答案】C

9.从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角度,判断下列哪一种做法是错误的A.施药时使用浸酸液纱布口罩,防止吸入中毒

B.施药时穿长袖衣、长裤、使用塑料围裙、鞋套、鞋盖等及防护口罩

C.配药和检修施药工具时戴胶皮手套

D.污染的工作服用碱液浸泡后用清水洗净

E.施药前用肥皂涂抹皮肤,减少药剂经皮吸收

【答案】A

10.我国《尘肺病诊断标准》适用于以下尘肺

A.矽肺

B.水泥尘肺

C.铝尘肺

D.电焊工尘肺

E.以上所有

【答案】E

11.下列物质中,已确定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是

A.有机磷农药

B.一氧化碳

C.铬

D.铅

E.汞

【答案】C

12.属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烟碱样症状的是

A.瞳孔缩小

B.语言障碍

C.支气管痉挛

D.肌束震颤

E.多汗、流涎

【答案】D

13.高温作业工人的胃肠道疾病应归类于

A.职业病

B.法定职业病

C.职业性多发病

D.职业性疾患

E.职业特征

【答案】C

14.属于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A.早期检测病损

B.对已患病者作出正确诊断

C.患者及时脱离接触有害因素

D.防止病情恶化和发生并发症

E.以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

【答案】E

15.三期尘肺中,“Ⅲ”的X线诊断标准是

A.有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

B.在二期尘肺的基础上,出现小阴影聚集

C.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cm,宽径不小于1cm

D.有密集度2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E.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

【答案】C

16.热痉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体内钠、钾过量丢失

B.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

C.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

D.排汗功能疲劳和衰竭

E.机体温度感受器失能

【答案】A

17.静态人体测量是测量人体

A.安静状态时的尺寸

B.睡眠状态下的尺寸

C.安静状态下人体尺寸及重量

D.静态站立时的尺寸

E.各部分的固定尺寸

【答案】E

18.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A.密闭、抽风

B.湿式作业

C.抽风、除尘

D.个人防护

E.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答案】E

19.下列哪项因素与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有关

A.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

B.毒物本身理化特性

C.毒物的联合作用

D.人体遗传特性

E.酶的特性

【答案】D

20.影响气态毒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

A.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

B.劳动强度

C.肺通气量

D.肺血流量

E.以上都是

【答案】E

21.1986年国家发布2并实施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适用于以下尘肺。

A.矽肺

B.石棉肺

C.炭黑尘肺

D.铝尘肺

E.以上所有

【答案】E

22.职业病属于。

A.工伤

B.职业性疾患

C.职业性健康影响

D.健康效应

E.职业中毒

【答案】B

23.有机磷农药致机体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B.引起神经功能紊乱

C.抑制心血管功能,兴奋平滑肌

D.引起乙酰胆碱的大量释放

E.以上都是

【答案】A

24.声级计A声级的设计是根据。

A.模拟人耳对100方的等响曲线

B.模拟人耳对70方的等响曲线

C.模拟人耳对40方的等响曲线

D.模拟人耳对1000Hz标准音等响曲线

E.模拟人耳对40dB纯音的响应曲线

【答案】C

25.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单纯窒息性气体有。

A.氮气

B.甲烷

C.CO2

D.水蒸气

E.以上都是

【答案】E

第二篇: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模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作业

1、试述职业病与法定职业病的联系及其区别

(1)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

(2)法定职业病: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公布的,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特定疾病即法定职业病。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患病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二是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三是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四是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二者都是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区别在于法定职业病的范围更加规范、严格。

1、试述职业病的特点

第一,病因明确;

第二,病因多数可定量检测,有明显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第三,接触同一种职业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病病例发生,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第四,早期发现,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良好。

2、确定职业病的条件有哪些?

即职业病的诊断,主要有:(1)职业史;(2)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学调查;

(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

4、论述职业病防制的预防原则?(三级预防)

即在疾病发生(健康状态时)、发展(代偿状态时)及其转归(失代偿状态时)等各个阶段采取全方位预防措施。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防发生,即针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主要有清洁生产;通风排毒(尘)、隔振消声;个体防护;就业前体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缩短接触有害因素的接触时间等等。原始级预防通过立法手段或经济政策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仍属第一级预防,禁烟预防石棉肺;颁布职防法控制职业病危害;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预防职业性损害等等。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防发展,即在职业性疾患尚未显露前及早发 现、及早诊断、及早合理处理。主要有:职业环境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健康监护(体检、筛检)早诊早治;复工前、离岗前健康检查;职业病普查等等。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及时有效治疗,预防病情恶化、急转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一经确诊,立即脱离接触;及时有效治疗(特效、对症、支持);预防并发症和继发症等等。

第三篇:职业病、劳动卫生防治制度

职业病、劳动卫生防治制度及措施、三废处理情况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及措施。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二、校长全面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具体防治工作的操作和落实由安监室负责,同时承担监督管理职责。

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的防治、政策、法律、法规。

四、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七、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及应急救援预案。

八、工作场所劳动卫生防治制度:

(1)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2)有配套的更衣间、吸烟室等卫生设施。

(3)劳动设备、工具、用品等设施符合保护教职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要求。

九、教师享有以下劳动卫生保护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

(2)健康体检。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果及 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

(4)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卫生防护用品及措施。十、三废处理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废料处理情况如下:

(1)碎玻璃和其他有棱角的锐利废料,不丢进废纸篓内,收集于特殊废品箱内处理。

(2)废电池不随便丢弃,按照国家要求进行集中收集和上缴。

第四篇: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B、标本兼治 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2、用人单位的()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安监部门 C、卫生机构 D、工会

3、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必须 B、可以 C、应该 D、视情况而定

4、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负责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工作。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中华全国总工会

5、任何单位和个人()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经批准B、在确保无危害时可C、不得

6、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市级 D、县级

8、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劳动者。

A、如实告知B、通知C、选择性告知

10、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卫生部门 B、主要负责人 C、用人单位 D、检查者

11、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一名 B、两名 C、三名 D、四名

1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岗位 B、矿区内 C、办公室 D、醒目位置

13、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A、安全 B、防护 C、报警 D、测试

14、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经理 B总工程师 C、专人 D、技术员

15、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承担。

A、鉴定者 B、用人单位 C、卫生行政部门 D、劳动保障部门

16、新修订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于()时间开始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8年1月1日

C.2012年6月1日

17、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A.5 B.10 C.15 D、20

18、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的办法是()。

A.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B.《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C.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1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甲级资质有以下哪个部门颁发()?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0、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A、协商B、签订C、立即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0):

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5、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6、用人单位的生产布局,有害与无害作业可以不分开,工作时适当注意即可。()

7、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操作熟练后方可上岗作业。()

8、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0、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三、多选题(每题5分共20):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生产 B、经营 C、进口 D、使用

2、用人单位的()和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主要负责人 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退休时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5、劳动者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经常居住地D、出生地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40):

1、(C)

2、(A)

3、(A)

4、(B)

5、(C)

6、(A)。

7、(A)

8、(C)

9、(A)

10、(C)。

11、(C)

12、(D)

13、(C)

14、(C)

15、(B)

16、(C)

17、(A)

18、(A)。

19、(A)?20、(A)

二、判断题(4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多选题(20):

1、(ABCD)

2、(AB)

3、(ABC)

4、(ABCD)

5、(ABC)

第五篇: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职 业 病 防 治 法 试 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20):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B、标本兼治 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2、用人单位的(A)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安监部门 C、卫生机构 D、工会

3、用人单位(A)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必须 B、可以 C、应该 D、视情况而定

4、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B)负责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察工作。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C、中华全国总工会

5、任何单位和个人(C)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经批准

B、在确保无危害时可

C、不得

6、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A)。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由(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市级 D、县级

8、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C)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书面形式(A)劳动者。

A、如实告知

B、通知

C、选择性告知

10、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C)承担。

A、卫生部门 B、主要负责人 C、用人单位 D、检查者

11、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C)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一名 B、两名 C、三名 D、四名

1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D),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岗位 B、矿区内 C、办公室 D、醒目位置

13、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C)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A、安全 B、防护 C、报警 D、测试

14、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C)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矿长 B总工程师 C、专人 D、技术员

15、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B)承担。

A、鉴定者 B、用人单位 C、卫生行政部门 D、劳动保障部门

16、新修订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于(C)时间开始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8年1月1日

C.2012年6月1日

17、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A)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A.5B.10 C.15 D、20

18、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的办法是(A)。

A.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B.《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C.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1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甲级资质有以下哪个部门颁发(A)?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0、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A)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A、协商

B、签订

C、立即

二、判断题(10):

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5、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6、用人单位的生产布局,有害与无害作业可以不分开,工作时适当注意即可。(×)

7、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操作熟练后方可上岗作业。(×)

8、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0、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三、多选题(10):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ABCD)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生产 B、经营 C、进口 D、使用

2、用人单位的(AB)和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主要负责人 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ABC)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退休时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ABCD)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5、劳动者可以在(ABC)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经常居住地D、出生地

6、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ABCD),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A、新技术 B、新工艺 C、新设备 D、新材料

7、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ABC)。

A、治疗 B、康复 C、定期检查 D、休息

8、用人单位在发生(ABCD)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A、分立 B、合并 C、解散 D、破产

9、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ABCD)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

B、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C、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D、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10、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AB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 B、物理 C、生物因素 D、核

下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三)(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及答案(三)(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