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伦理学试题三名词解释与答案
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2.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3.德治与法制相对立的范畴,其核心不仅是强调要依靠通过道德治理社会,更在于强调道德高于法律,在社会实行人们所熟悉的“礼”治。
4.个人主义是“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的一类学说。
5.中庸的基本规定,即为据两用中,或以中为常道之义。其积极方面,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一定的标准,这就是礼。其消极方面,就是防止和反对言行之过分、过度。
6.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一种无限忠诚和热爱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8.爱国主义就是要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努力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顾全大局,做出必要的自我节制和牺牲,以维护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的发展。
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1.无为是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12.知行合一是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13.致良知是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14.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15.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16.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17.正名: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18.不忍人之心: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纯粹,无条件,全无感性欲求的本心...19.道德自律,简称自律,与他律相对。是康德最先比较系统地提出来的伦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种意志自律,即自己为自己立法,也就是将被动的“我应当如此行为”变为自觉我“我愿意如此行为”,把服从变为主动。换句话说,人的自律的意志是指不受外在环境的约束,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所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行动的伦理原则。康德认为,只有自律意志的行动,才是道德的行为。
20.道德良心,简称良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在道德责任上的一种认识,是人们行为的内在根据,是人们对自己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形式。人们在做某种行为之前,良心对行为的动机给予肯定,对不符合良心的行为给予克服,特别是在行为过程中,发现了认识上的错误,出现了新的情况,良心可以使人改变行为方向。在行为之后,良心对自己的行为给予评价,符合良心,个人就会产生一种自豪,精神达到某种自我满足,相反,就会产生内疚、羞愧。良心是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统一体。21.三纲五常正式提出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汉书。董仲舒》和《白虎通义》都有记载。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前者对于后者具有绝对的统治,后者对于前者具有绝对的服从。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的,常指的是不变。董仲舒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赋于三纲五常以神的权威,从而成为统治阶级的封建道德准绳和不变的道德原则。22.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或“功用主义”。通常是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西方: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边沁(快乐主义)、穆勒。中方:战国墨子、宋代叶适、陈亮。(唯利无义{利己}、利人为义{兼相爱、交相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重义轻利{正统道德观:克己-节欲-去利灭欲-存天理,灭人欲-从而导入了极端。}近代康有为、严复、梁启超{求乐免苦}。)马认为,功利主义应该有明确的、具体的历史内容和阶级内容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道德标准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不能一概批判和反对功利主义(简单地反对“利”或简单地反对“义”)。
23.道德自由是人们独立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和决定的能力。亦指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度完满的境界。道德选择和决定的自由,是道德责任的前提。许多唯心主义思想家把道德自由看作不受客观必然性制约的绝对意志自由。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片面强调必然性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否认偶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道德自由和道德责任,导致了宿命论。
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认为人有道德选择的自由,但它收到客观条件所制约。真正的道德自由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反映人类进步的崇高道德的高度自觉的遵守。一定意义上说,道德自由也是人们的一种道德理想,它的实现有赖于人们的社会理想的实现,而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逐步为全社会的道德自由提供客观的社会基础。24.道德境界是人们从一定的道德观念出发,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形成的觉悟水平。它标志着人们的觉悟程度和精神情操所达到的界限。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所出的阶级地位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他们对道德的要求,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接受、理解程度就不可能相同。形成不同层次的道德境界。即使处在同意阶级或阶层中,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差异,他们的觉悟水平和精神情操也有程度上的不同,形成道德境界的高低之分。在道德实践中,人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起点,通过自觉的,长期的学习,锻炼和修养,由低向高,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25.道德信念是人们对某中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在道德品质的构建中,道德信念居于基本的和核心的地位,是人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反映在道德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剧务得计中表现,它促使人们自觉地、积极地去履行共产主义的道德要求。
26.制度伦理,制度伦理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类道德生活中各种人伦关系中某些道德活动方式的稳定形式及规定规则,是与政治法律制度并存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的道德法典。是“伦理制度化”的体现。一是指一定社会制度的伦理价值。制度伦理价值是人们从既定制度的本质规定和运作框架中因出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或者把伦理道德作为一个尺度和标准,对一定制度做道德评价,实质是指制度的合伦理性、合道德性。
27.道德风尚是指某种比较稳定的社会道德状况。它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道德生活上的表现。道德风尚通常反映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是一种社会风气,它既指那些在社会上得到普遍保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风俗和习惯;也指那些在社会上出现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风俗和习惯。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28.道德秩序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社会行为的价值体系或规范体系。来源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的价值哲学和规范哲学。是人类互动关系在意识形态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法律体系和政治制度等。更广泛的理解则把宗教所决定的公正观念,由宗教礼仪引起的社会团结,人们的义务感情,以及行善的活动都包括其中。对道德秩序的理解有时推广为一种社会生活,因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应当是道德生活。
29.道德理性是指人们关于道德的认识水平和评价能力,是属于人的心理和认识的范畴,包括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的本质。道德发展规律和对道德行为的评判时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思想形式,它是与道德非理性相对应的。一般认为,在道德认识和行为选择过程中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抽象性、规律性和逻辑性特征的认识能力和评价态度就是道德理性。
30.社会公德,简称“公德”.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主要指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务,尊重他人人格,救死扶伤,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公德与私德相对.前者是指同集体,组织,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是指同私人生活和交往有关的道德.但两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可相互影响和转化.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并把尊重社会主义公德列为公民的义务.。
31.道德人格,就是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道德人格标示着个人的道德性,同时也标示着整个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道德人格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人性的标志。道德人格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
32.伦理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表示可进行道德评价的社会关系类型.与“道德关系”等同.在这个意义上与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一样,都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具体方面.但其特殊性在于,存在着相应于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却不存在相应于伦理关系的伦理活动;伦理关系渗透并存在于诸如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一切正在“活动”着的具体社会关系之中,并使之拥有价值属性,成为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关系.。
33.道德内化就是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个体汲取道德营养,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的品德的过程。道德观念和律令内化为人们内心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自觉遵守和维护,表现在自律和良心上.自律,德国康德用语.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律令而行事的道德原则.与“他律”相对.他认为每个理性者都有自己颁布律令的能力,这种自己颁布律令的能力即自律.自律的能力表现为道德的良心,并相信别的理性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目的行事,而不把别人当作利用的手段.这种观点具有人道主义的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特征。
34.意志自由,人们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而作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能力。最初从道德伦理角度提出来,作为伦理学范畴,指人在行动时对善与恶、道德或不道德的一种选择自由。后发展成对自由与必然、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探讨。
35.元伦理学 Metaethics,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研究伦理词、句子的功能和用法的理论。与“规范伦理学”相对。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是元伦理学兴起的标志。
36.环境伦理学 Environmental Ethics,又称“生态伦理学”、“大地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道德问题的学科。37.道德选择: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团)在一定目的和道德意识支配下,对某中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抉择。是道德意识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又通过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对不同道德性质和具有道德价值上的差别的可能性在善恶和道德价值程度上的选择。
38.道德规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出发,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们的主观认识相统一的产物。
39.善 Good,是对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的肯定评价。在中文里,善具有吉、美、良、好的含义。在希腊语和拉丁文中,“善”从“勇敢”一词变化而来。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善的含义与“义”、“利”有密切联系,孔子孟子等认为符合“义”的标准则为善。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从理性思维和灵魂中引申出道德,把知识和哩念作为善。亚里士多德从人们的经验中探索善恶起源,并以合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的活动最为善。中世纪的宗教伦理学通常把善理解为上帝意志的表现。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往往把快乐或幸福看作是善。在通常意义上,善与道德同义。40.行政伦理,又称“公共行政伦理”。调控政府及公职人员行政行为的伦理意识和伦理规则的综合。由于国家意志的执行和国家意志的表达在其内在的一致性,行政伦理与本质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性伦理。就其内容构成而言,在责任主体的意义上,行政伦理由政府伦理和公职人员的职业伦理所构成;在伦理性质的意义上,行政伦理由制度伦理(即公共政策伦理),行为伦理和美德伦理所构成;在表现形式上,行政伦理由主观伦理意识,习俗化的伦理规则和制度化伦理法则(如公务员道德法)所构成。
41.个体道德,相对于社会道德而言的一种道德类型。指具有一定社会身份并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人,基于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目的,在对社会道德予以认识,选择及其内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道德素质与内心道德准则的总和。通过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个性化了的道德特质。42.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43.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集团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的重要条件、环节和步骤。44.道德风尚是指某种比较稳定的社会道德状况。它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道德生活上的表现。道德风尚通常反映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是一种社会风气,它既指那些在社会上得到普遍保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风俗和习惯;也指那些在社会上出现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风俗和习惯。
45.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道德现象包括许多方面。就主要内容看,可以分为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以及与这两方面密切相关的道德规范现象。这三类道德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道德体系。
46.道德主体,是指具有能动的、独立的主体,有其主体地位、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
47.道德心理,按中国的传统说法即所谓“德心”,指具有社会身份并起社会作用的个人的含有善恶意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机制。个性道德心理是个体道德的主观方面,由两个曾面或断面构成。其一是个性道德心理的过程结构,包括道德认知过程、道德情感过程和道德意志过程等。其二是个体道德心理的倾向结构,包括道德需要、道德兴趣、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等。
48.道德秩序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社会行为的价值体系或规范体系。来源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的价值哲学和规范哲学。是人类互动关系在意识形态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法律体系和政治制度等。
49.企业伦理,亦称“公司伦理”.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指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经营管理的伦理理念为核心,企业在处理内外利益相关者关系中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及其时间的总和.属于“经济伦理”的中观兼及微观部分.把追求自身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确立“以义导利,义利统一”的伦理理念.并要求企业遵守诚信,平等,正义,互利的伦理原则和各种市场“游戏规则”,以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伦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及如何更合理地处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各种关系,防止企业腐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都已成为企业伦理的重要内容。50.理想人格 Ideal Personality,通常指道德上的完美典型。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和理想的结晶。是真、善、美的统一。不同时代和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人格。在中国古代,儒家把“圣人”作为理想人格。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等认为以能为国家和民族建工立业的“豪杰”为理想人格。宗教的理想人格是被虚幻化、神化了的不能达到的上帝。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指出,理想人格是能达到的,”是有目的的,真实的,全面的,完美的,受过教育的人“。51.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着重探讨生殖技术、安乐死、器官移植、医疗卫生资源(稀有)的分配等方面的伦理难题。
52.道德信仰,是时代的强烈呼唤。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它具有高度的主体自觉性、形上性和价值整合性,具有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道德行为的动力功能。
53.道德环境是一种人文环境。是由道德行为主体一定的观念、心理和响应的行为以及舆论、风俗习惯等形成、体现并予以推广的。因此,道德行为主体的素质是建立道德环境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道德环境可氛围道德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道德软环境就是一种人文道德价值的精神性实体,而道德硬环境就是这种精神性实体所附着的物质性载体。一方面,道德的硬环境是物质的,它的可塑性依赖于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力量和理性精神;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环境的道德实体,精神性的软环境需要以硬环境来表现自身。两者相互存,不可分割。此外,道德软环境还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它表现在一些非物质性的载体上。54.道德权利,现代西方伦理学和经济伦理学术语。与法律权利不同,通常指由道德体系所赋予的,由相应的义务所保障的主体应得的正当权利。它独立于法律权利而存在。形成批判或确证法律权利的基础。
55.道德冲突是行为主体在进行道德选择和决定时面临的矛盾状况.人们在选择行为和作出决定时,由于彼此相互排斥的各种行为造成不同道德观念、道德信念、行为动机的冲突,从而要求人们在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之间选取一个,并通过解决这一毛段实现自己的道德目的。这种冲突是社会矛盾在道德领域的特殊表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不同道德体系要求之间的冲突.一种是同一道德体系不同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在面临前一种冲突时,表现出道德主体依据何种道德观来选择行为;在面临后一种冲突时,则要求按其内部的道德价值等级(如社会义务高于私人义务)合理地进行选择。
一、名词解释(3*8=24)1.绝对命令
德国哲学家康德用以表达普遍道德规律和最高行为原则的术语。又译定言命令。“命令”即支配行为的理性观念﹐其表述形式有假言和定言两种。假言命令是有条件的﹐认为善行是达到偏好和利益的手段。定言命令则把善行本身看作目的和应该做的﹐它出自先验的纯粹理性﹐只体现为善良意志﹐与任何利益打算无关﹐因而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康德把绝对命令表述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实践理性批判》﹐第30页)。康德还推出一条实践原则﹕你的行动﹐要把你人格中的人性和其他人人格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康德的“绝对命令”﹐在于强调意志自律和道德原则的普遍有效性﹐它体现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质。2.自然法
关于自然法的含义,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断定能够发现永恒不便的标准,以作为评价成文法优劣的参照。3.伦理学
二、简答题(2*15=30)1.简述关怀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实际上是建构在女性视角基础上的,肯定女性的独特道德体验,强调关怀、情感和关系的一种伦理学理论。2.功利主义道德伦理评述
功利主义道德观,19世纪上半叶诞生在英国,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因为该理论的核心是效用原则,讲求功用和效益,功利主义被视为调节人际关系的最佳理论。
功利主义的代表任务是边沁和穆勒,他们认为应从行为的后果入手评价一个人行为正当与否,区辨行为后果的好坏、是非、善恶的标准是看这个后果对行为者的利害如何,后果增进了行为者的利益和幸福就是好的、善的,反之则是坏的、恶的。功利主义效用原则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个人私利的倾向。那么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呢,功利主义提出了一种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观点,认为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综合,每个人都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能满足个人幸福的途径。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非常矛盾的,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必然不会使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得到满足。另外,人与人之间由于各有自己的利益目标,也会相互发生冲突,最终影响全体社会成员间的和睦相处。所以不放弃个人利益,根本无法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第二篇: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生
人生是个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整个生命历程,是一个人一生全部实践活动的综合。2.拜金主义
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或观念,它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3.人生目的
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在人生实践中提出的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是人生命历程的根本追求,是对“人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的总体回答,它体现了人的最高社会需求。4.人生价值
指人的生命、生活的价值。从人本身的主观性上讲,人是价值主体;从人能创造价值上讲,人又是价值客体。5.道德行为
所谓道德行为就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为有利或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6.伦理学
1.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伦理学也是一门万古常新的,有着广阔前途的科学 7.行为
所谓行为是在改造周围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8.道德品质
所谓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9.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为提高自己道德品质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的活动。10.环境伦理
指的是人们对自然环境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或者说人们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11.生命伦理学
它是对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实践中的道德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应用伦理学。12.人工受精
人工受精是用人工技术将精子注入母体以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方法。13.代理母亲
代理母亲,又称“代孕母亲”,指按照委托协议代替别人妊娠分娩的妇女。14.克隆人
它是指用无性繁殖手段制造出与供体细胞遗传上完全相同的人。15.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16.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指反映一定社会关系,体现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原则的行为准则 17.公正
公正指为社会成员所认可,保障他们彼此间形成的权利及利益的关系的合理性原则 18.幸福
幸福指个人在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9.享乐主义
是把物质上无止境的个人满足作为享受的全部内容和生活的唯一目的。20.荣誉
荣誉是指社会或行为当事人对于一定义务和相应行为具有的道德价值给予的肯定性和赞美性的态度 二.简答
1.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享乐主义给人的危害,小到个人,它会导致一个人贪图安逸,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一事无成。大到国家,它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腐败没落。2.拜金主义的实质:
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 把金钱作为生活的惟一目标 把拥有金钱当作人生的最大幸福
把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惟一标准
3.道德行为的特征
第一,道德行为一定出于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某种自觉的态度。第二,道德行为必须是行为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4.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的联系
第一,在特定意义上为非道德行为,在广泛的范围内往往具有道德意义。第二,道德行为往往是同其他社会行为相伴发生并相互结合的。5.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调节方式 3·道德是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6.为什么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总结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科学成果
2、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估计
3、对社会主义长期性的认识
7.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8.为人民服务伦理思想的内容
第一,把人民的利益、民族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第二,发扬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做到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第四、发扬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9.道德的社会作用 1·道德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道德对社会意思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道德在维护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中有重要作用
10.“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涵义
涵义:一指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方向; 二指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未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 网络伦理建设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网络道德意识。
二、建立和健全对网络行为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加强对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四、提高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方面的国际合作。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兼顾
(1)三兼顾原则是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三兼顾原则中,个人利益要兼顾。
(3)三兼顾原则中,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4)为贯彻三兼顾原则,应当对群众进行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精神教育。
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1)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增强国力,接受时代的挑战。(2)才能促成社会主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3)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此核心的基本内涵
核心:为人民服务 基本内涵:1.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
2.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3.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作为大学生党员的我们应怎样去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大学生党员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首要的一条,就是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本领。
二、明确服务的对象
学校里因其特殊的环境,所以我们接触到的都是学生多一些,所以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用到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为老师服务上。
三、具体如何做
(一)主动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尽自己所能热心帮助同学排忧解难,真心实意地为同学服务;
(二)在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凡事不可斤斤计较;
(三)身边小事做起,凡有利于社会的都可以做,坚决抵制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态度。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1、论规范的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内在关系
道德规范的直接内涵就是指人或道德主体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活动机。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据的支配和节制。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就是指这种外在的对于行为动机的力量与作用,是超出道德主体和道德主体之外的。他律阶段的道德规范是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只有道德主体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道德规范才从他律阶段转化至自律阶段。道德规范如果不转化为道德主体的自己的自律,那么,对道德主体是无道德意义可言的。
道德规范他律性表明,人在道德领域没有绝对的行为自由,总要受制于某种外在的必然性,在这种必然性的前提下来行动。因此,道德的自由也在于对道德领域里必然性的认识。
只有在自我立法的意义上,我们才可说规范成为了自己需要的内在准则。因此,他律性的道德规范,都必经转换成自律的道德规范,成为道德主体自己的行为准则,成为道德主体内在的品格、内在的德性,才具有内化为道德主体的行为的意义和塑造道德主体的心灵的意义。
2、论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关系。
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关系,不简单的等同于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的关系。法律义务是法律权利相对应的,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也就享有相应的权利。但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并不是简单的相对应的。从结果上看,道德主义在履行了一定的道德义务之后,通常也应当享有相应的道德权利。因而,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关系,从动机上看,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确实不以获某种权利为前提,权利并不是履行道德义务的诱因。
强调道德义务的无偿性,强调道德义务的非权利动机性,并不意味着有德的人无幸福可言,并不意味着尽义务的人没有权利可言。只是从主体内在动机而言,并不应以此为条件,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道德义务的无偿性和非权利动机性,恰恰应该用道德主体的幸福欢乐来作为最起码的酬报。因为这才意味着有德的人才有福,无德的人将无福。
此外,“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在语言用意上具有同一性,这种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直接同一,可以看作是道德义务本身的表现形式。这种权利只是要求尽义务,而不是索取。
3、试述道德良心的功能
道德良心首先是一种能力,一种当下道德判断的能力。如果不听从良心的指导,人们在事后会出现良好的谴责,即自己感到痛心和内疚。
良心能够进行判断,表明良心具有这样的能力。当我们作出一个判断时,我们总应根据已有的信息来分析某些具体情景,从而作出我们的判断,在这种意义上讲,良心也具有一种认知能力,是一种发现道德真理的能力。我们不应否认道德判断中包含着对事实的认知。但对道德判断进行分析,不应忽略了其情感的成分。在这个意义上,良心既具有认知成分,也有情感成分。
通过良心进行的道德判断,其主要功能是对道德主体的行为进行调节作用。良心的调节作用主要在这们三个阶段上表现出来。在第一阶段,即在道德行为前,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鼓励或禁止的作用。在第二阶段,即在道德行为中,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监督作用。第三阶段,即在行动后,对道德主体的行为进行“法庭审理”。
4、实质义务论伦理学与形式义务论伦理学的区别?
实质性义务论伦理学认为,行为正当性或责任性的标准在于行为本身或行为发生的背景条件。如遵守诺言,不杀人等,其本身就是正当的,履行它就是义务。而在一种责任,规定条件下的行为,也是一种义务行为,如上帝的命令,这是人权等,其行为的正当性来自于一定的背景条件而不是履行这个行为的后果。
形式义务论的伦理学强调行为正当的标准在于,履行行为时所依托的准则规范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不同道德判断之间的必然联系,例如一个人的前后行为在价值立场上不同,因而必然表现出一个人在道判断的逻辑上前后矛盾,这样的行为,也就难说是正当。
5、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特定关系时应遵守的最一般、最具体的道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
(1)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作为成员而言,其价值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对于那些在社会处境中处于不幸境地中的社会成员,社会有责任关心帮助他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坚决反对以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来评价人的价值的错误的价值观。
(2)目的与手段统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强调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广大劳动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作为手段,人人需要劳动,作为目的,劳动者享有社会财富。在这里,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是统一的。
6、义务论伦理学与目的论伦理学的区别?
义务论伦理学与目的论伦理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义务论的伦理学诉诸其本身为义务性的道德概念,而目的论伦理学诉诸价值方面的考虑,其不同可作如下进一步区分;第一,义务论的伦理学主张人们应该依据道德原则或义务规范来履行某些行为,把道德行为的正确性看作是因为合乎一定的准则规范,而目的论的伦理学则主张人们的行为正当与否应主要从后果来考虑,而不是考虑行为过程的合规范性。第二;议务论的伦理学总是提出绝对责任,而且目的论伦理学则提出有条件的责任。第三,义务论的伦理学理论提出形式的或关系的标准,而目论的伦理学则提出实质性的标准。
7、行动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的区别。功利主义可以分为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
行为功利主义根据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证一个行为是否正当,而规范功利定义则是根据某类规则来加以确证的,当然这些规则本身又需要经过功利原则来加以确证。对于行为功利主义者而言,正确的行为是在该情况下能够产生最大功利的行为。但是行为功利主义没有将各种情况的不确定性和社会事情的复杂加以充分的考虑,对于许多行为的结果,特别是间接后果是我们难以判断的,因此根据行为功利主义一是容易产生差错,其次是计算在某些情况下,将变得非常困难。
规则功利主义者强调规则在道德中占有核心地位,规则不能因为特殊情况的需要而被放弃,它认为,这些规则之中的每一条之所以被人们所接受,正是因为普遍地遵守这些规则会比遵守任何可以替换的规则能产生更大的功利。功利主义经常要受到如何比较。计算和确定的问题的困扰,它也不能为如何防止不正义的分配提供有力的防范,但它确实又具有单纯明晰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是足敷应用。(《伦理学是什么》何怀宏,P72)
8、试述元伦理学的特征。
元伦理学是一门以语言学和逻辑学为依托来研究道德现象的逻辑分析科学。元伦理学在诸种道德现象中仅仅抓住道德特有的术语和判断,从而把道德的语言与逻辑问题当作自己全部或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借助于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对道德进行纯形式的分析研究。其基本特征如下:
(1)以逻辑分析为道德研究的方法。元伦理学家认为,道德问题和道德危机的根源在于伦理学在逻辑和语言方面的混乱,伦理学要摆脱危机,只有向语言学和逻辑学求得方法论的帮助,以逻辑分析为伦理学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纯粹逻辑的分析方法,不涉及这些概念,判断及道德本身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
(2)“科学主义”的“中立性”和“超规范性”。元伦理学最根本的宗旨和任务就是,打破传统伦理学的束缚,建立一种所谓的“中立的”,“超规范”的“科学的”伦理学。在元伦理学那里,科学的伦理学只能是反对道德进行语言逻辑分析,不制订任何道德规范,也不提倡任何价值,而且对任何道德规范、价值标准都采取宽容、容忍的态度,保持所谓“中立”的立场。
(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元伦理学仅仅关心道德语言本身,过分热衷于探索道德概念最恰当的定义和道德判断的科学性问题,但避而不谈道德与人们实际生活的关系之类更为重要的问题,不仅不提供而且反对提供给人们行为以正确指导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使道德和伦理学丧失了其实际的价值,丧失了它所特有的约束作用和导向工能。(《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北京大学出版社P23)
9、论规范伦理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规范伦理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其理论形式:⑴关于道德上的善和恶的问题即道德价值问题;⑵关于道德上的应当问题即道德义务问题;⑶关于做人的标准即道德品德问题,据此可以把规范伦理学分成价值论、义务论和德性论。
⑴价值论主要探讨的是道德善恶即道德价值及其标准问题,义务论着力研究的是道德义务或道德规范问题,德性论重点阐发的是人应该具有的秉性,品质或品格即道德品德问题。
⑵在同一规范伦理学体系内部,三者是有机联系的。如果说价值论和义务论侧重于行为或原则的善恶,那么德性论则更为重视那些具有动机的,遵循原则的行为者本身;如果说道德义务是道德善恶一般标准的具体化,那么道德品质则是道德价值标准和义务规范在行为个体身上的内化和凝结。(《新伦理学教程》魏英敏,P29)
10、试述元伦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元伦理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直觉主义、情感主义以及情感主义衰退后,以规定主义为代表的语言分析阶段。
⑴直觉主义的一般意义是指这样一种伦理学理论观点:它认为道德的价值不能靠经验或理性的方法来把握,而只能凭直觉(intuition)来把握。一般认为,是摩尔开创了语言分析哲学的直觉主义流派,而西季威克则是摩尔及追随摩尔的传统的先行者。摩尔认为,近代功利主义把“满足欲望的东西”或“快乐”这样具有自然属性的事物看成是善,从而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这是因为他们力图以自然属性的事物事给善下定义。摩尔批驳“自然主义的谬误”,从而提出他的直觉主义的观点。在摩尔之后,普里查德、罗斯等人发展了摩尔的直觉主义观点。
(2)情感主义是元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情感主义是这样一种伦理学理论,它认为道德命题是不蕴含知识真假意义的命题,道德语言和道德命题的功能只在于表达情感态度或唤起情感而刺激行动。在情感主义的伦理学家中,艾耶尔和史蒂文森是两位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艾耶尔的基本哲学立场是逻辑实证主义。史蒂文森是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也是情感主义理论的总结。如同所有元伦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一样,伦理学的语言分析,是史蒂文森的伦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
(3)普遍规定主义。黑尔是元伦理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一般认为,黑尔的规定代表着伦理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就是最后阶段。黑尔以他独特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道德语言、道德判断、价值词语、道德思维等重要的元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他的普遍规定主义的道德理论。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表明了元伦理学的质的突破。它从元伦理学的路径,得出了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普遍性命令的结论,从而使得他的伦理学具有向传统规范伦理学回归的特征。(大纲P503)
11、试述史蒂文森的情感主义伦理学。
史蒂文森是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也是情感主义理论的总结。如同所有元伦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一样,伦理学的语言分析,是史蒂文森的伦理学的中心内容和探讨的主题之一。他认为,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描述性的,主要用来记录、澄清或交流信息;二是能动的用法,其目的在于发泄情感、产生情绪。在史蒂文森看来,道德语言的主要功能是情感性功能。道德概念的主要意义是情感性意义。那么,当我们用这些术语、概念构成某种道德判断时,就绝不是仅仅在用它们来描述,记录或揭示事物的现象或其本质性规定,而主要是通过运用它们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态度。
史蒂文森认为,道德判断的主要用途,不是指出事实,而是创造影响。道德判断不仅具有表达判断者的情感的功能,而且具有引起、改变、接受判断者的情感、态度的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判断来影响他人的道德态度与情感,使之改变或增强。(大纲P505)
12、论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1)道德行为是基于自觉意识而做出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自愿、自择的行为,、道德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人意志表现,而是与他人意志有着联系的行为。
(2)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道德品质是一个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性情或道德人格的要素。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道德人格内外两个方面的体现。成熟的道德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表现为道德品质的定性化与道德行为的习惯化。道德品质不是人的个体生理特性,而是体现一定社会或某种理论所要求的道德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
(3)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关系是密切的。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而人们的道德品质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所铸成。一般而言,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第二,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在道德主体那里,是内外统一的。第三,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更突出地体现在道德行为的选择之中。
(4)一般而言,善良的道德品质会表现出善的行为,而恶劣的道德品质会表现出恶劣的道德行为。但是,在实际道德生活中,往往存在着矛盾的情况。一个人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也可能出现偶然性的不良的道德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因为道德主体的某个行为,一时的表现就否定了他的整个的道德素养或道德品质。因为一时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他的整个的人格,他的道德品质的本质。明确这种偶然性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关系,对于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大纲P563)
13、如何认识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1)“知”的两种涵义。理智与行的关系,也就是知与行的关系。这里的“知”,一是指关于对象、事物、关系的知识。但是还有另一种“知”,这就是作为道德行为的“知”。道德行为的知,主要是社会规范、道德价值的知识。
(2)应当之知与行为。道德的行为就是出于“应当”的行为,所谓出于“应当”,就是按照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和约束自己的特殊行为,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对应当的认知,是道德行为的主观条件,没有对“应当如何”的认知,对自己应当如何行为无知或半无知,就不可能产生真正自觉的道德行为。但是,有了知,也不一定会产生行。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由内到外、由知到行的过程,实现这个转化的中介、动力就是行为者自己的选择。知和行的关系就是志与行的关系。
(3)知行的辨证统一 道德之注重自觉、认知、仅仅是因为它能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认知,只是在内心自赏而不实行,那么这种认知再正确,也没有实际意义。道德行为中的知与行,是在行为实践的基础上的统一。
14、论道德品质的形成。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性情或道德人格的要素。
首先,道德认识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一般而言,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自己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积累一定的道德知识。
其次,道德品质的形成又不仅是与认识过程有关,而且与道德意志有关。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对于道德行为的选择、控制与持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使道德行为坚持不懈,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道德行为作为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语言和行为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它们都属于意识领域。如果离开了实践,道德品质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基础和表现形式。只有在道德实践中,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形成,并得以巩固下去。道德品质得到巩固、成熟、从而成为人生整体行为的一贯倾向和稳定特征。
15、论道德冲突。
(1)道德主体的内在冲突的特征。所谓道德冲突就是行为主体身上所具有的不同的社会义务、职责、使命之间的冲突,是社会的不同的道德要求在主体身上的矛盾冲突的体现,是不同的道德价值体系的不同要求之间的冲突,这种道德价值冲突把行为主体推向两难境地,强迫人作出非此即彼的道德选择。
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道德主体,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道德角色,承担着不同的道德义务。在一定条件下,它总得要牺牲某种它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
(2)主体内道德冲突的形式。道德冲突表现在个体行为主体身上,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由于社会或他人对同一角色的期待和要求不一致时,所引起的该角色内心的矛盾。二,由于个人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三,多种责任义务在一个主体身上的冲突。当然,要作出选择,不仅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而且取决于个人的道德境界。(3)同一价值体系内的道德冲突。社会价值冲突还表现在一个价值体系内部,不同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
(4)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道德冲突。如对立阶级之间的道德价值冲突。
16、论道德选择中的意志自由。
(1)意志自由从消极意义看,就是先天的不正确性,从积极意义上看就是主体自主自觉的能力,是主体具体的,现实的自由。
(2)意志自由是特殊性普遍性的统一,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前者指意志是个人的意志,是特殊性;自由代表着意志中的普遍规定性,反映着普遍的规范。道德自由就是主体行为体现着普遍性的成分。而后者是指:意志作为主体个人的意志,意志活动在扬弃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使其目的由主观性变为客观性,把主体内要求变为客观要求而使之统一起来。
(3)意志自由的上述特性充分表现在人在面临道德冲突时,出于责任、义务、和良心而作出自由选择的活动上。
在这种活动中,意志自由首先表现为主体的认识能力。道德生活必然存在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深刻理解这种利益关系中包含的客观必然性,就为道德选择的自由打下了基础。在这种活动中,意志自由又表现为主体的选择和决定能力,主体不仅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而且能够以自己的行动来择善与恶。
然而,道德认识只是意志选择的前提,意志是现实中的意志,它是受现实利益影响的,要通过意志自由实现道德自由,使知行统一,还必须提高道德主体自身的道德境界。
17、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
普遍的规定主义用黑尔的话说,就是一种普遍主义(它认为道德判断是普遍的)与规定主义(它认为道德判断在任何典型的情况下都是规定性的)结合。黑尔认为,道德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其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实际使用功能和意义的差异性,而“道德语言是最重要的用法之一便在于道德教导之中。”这一特征决定道德语言有一种特殊的“规定性”,属于规定性语言一类。道德判断应具有规定性和描述性的双重意义。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行为,只有当它具有规定性或命令力量时才能履行这一功能。同时,道德判断要完成自身的调节功能,还必须使自身具有普遍化的特征。一种道德判断表达着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它必须兼备普遍必然性和严格的规定性的双重品格,才能实施其实际的功能。“可普遍化性”即是指在理性(逻辑规则)的基础上可以使道德判断达到普遍化的实现。
18、论道德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及其统一
社会评价与自我表现评价是道德评价的两种形式。作为道德评价的内外两方面,两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1)自我评价 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行为所作的一种善恶上的自我认识,是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对自身行为所作的道德判断。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行为当事人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由于道德评价是一种价值评价,它总是同评价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有着重要关系。道德上自我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由于人们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评价,总要受自己的利益、感情等影响。因此,在道德的自我评价中,要使“我”能够站在他人、整体或社会这个立场上,从他人、社会或整体的利益出发,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客观分析。因而,道德上的自我评价,主要就是主体把自己的某些道德行为同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进行对照。
在道德的自我评价中,“良心“扮着特别重要的角色。”良心“是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良心”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总伴随着一种对自己行为的价值导向。因而,提高“良心:在自我评价中的作用,就可以使人们在善恶选择、行为指向、境遇取舍、自我控制等方面,为人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2)社会评价主要是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等形式。
社会舆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和个人总是要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人的行为和品质发表各种议论、看法和意见,表明自己的倾向态度和褒贬情感。社会舆论具有大众化、普遍化的特征,因而,社会舆论对于形成某种社会道德气氛,无形地影响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定社会群体的传统习俗往往揭示出这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认为值得尊重的、比较稳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态度。对于传统和习俗的遵从,已被人们视为不言而喻的常规,它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有力的约束作用和评价作用。社会评价是一种外在于于个人的评价力量,对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凡是有人的地方,任何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舆论和传统习俗的支配和制约,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它们的约束和激励,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他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各种评价活动中去
(3)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统一关系
①两者是道德评价的不同形式,各具特点,各有所长。社会评价主要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力量,对行为主体者来说,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而自我评价主要借助于内心信念或良心的作用,来认识、评价和调节自身的行为,因而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因此,强有力的良心较之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更具有道德评价的威力。就其可能达到的深度,自我评价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考察人的欲望、动机、意图、观念等等,并对此作出评价。诚然,社会评价也能考察和评价人的动机,但却没有内在评价这样直接。在广度方面,自我评价优越于社会评价的地方,就在于当个体独处,无人在场时,也能发生作用。这是社会评价所不能比拟的。
②两者又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自我评价的准则和标准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化,这种内化正是借助于社会评价的形式得以实现。据此也可认为,个体对自身的内在评价也反映着社会的评价。
19、论道德评价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善与恶是人们进行道德评价时所运用的最基本的范畴。一个行为或事件的道德价值是借助于善恶范畴来表达的,所以善与恶是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分析善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也就是分析道德评价的统一问题。
(1)善恶标准的绝对性 善与恶这对范畴所表明的是道德与不道德的分野,或者说,善的即是道德的,恶的即是不道德的。也就是说,善的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而恶的,也就是违反道德规范的。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的行为,而行为具有普遍性意义,也就是自我的利益合乎道德的要求或超出了自我的利益,从而体现了社会利益或整体利益的要求。从主体的立场来看,凡是有利于自己或社会的行为,都称之善;反之,则称之为恶。因而,善恶是具有一般性内涵的概念。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2)善恶标准的相对性 ①善恶不仅具有一般性的内涵,同时也具有历史性的内涵。善和恶是一对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变化而变化。②善恶的相对性还表现为评价善恶的标准的多样性。如阶级标准、生产力标准、历史标准等便有不同的善恶标准。
这种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并不必然否定确定性的标准。相对性是与绝对性相联系而存在的,具体性总是和一般性相对而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就在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
20、论历史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关系。
历史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是关于社会历史事件评价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的问题。就一般而言,两者是一个相互补充,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1)从总体上看,两者都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的实践精神的体现。两者所依据的,是人类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这一内在价值尺度,通过这样两种评价,使人类的实践活动趋向价值理想态(善或至善)的作用。因此,对于两类评价共同指向的对社会历史领域的评价本身,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意义上看,应当是一致的,是没有根本冲突的。
(2)就具体的社会历史时期而言,两者却呈现出背反的情况。恩格斯经典地论述了历史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的背反,认为:第一,恶是是社会发展的辩证否定环节,从陈旧的、日渐衰亡的社会秩序与道德体系立场上,把社会进步看成是“恶”的。第二,恶是道德生活内部的否定性要素,就它作为恶而言,它既可能与一定时期的被压迫阶级的道德标准不相符合,也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人类共同生活的起码准则不相符合。
(3)另一方面,即或以恶为动因的社会进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也应当具有善的成分。道德合理性与历史合理性虽然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出背反性,但在深层次上却是内在的统一的。所以二者的冲突、差异、矛盾、对抗、背反都是暂时的、局部的、阶段性的,其统一、一致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1、康德动机论及其评价。
(1)康德的动机论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康德是最著名的动机论代表。在动机与效果的问题上,他明确主张,对一个行为的评价依据,只能是他的“善良意志”。他认为,一个行为,只要是从善良一直出发的,无论其是否能够达到目的,也不论其是否产生效果,都不能使它的道德价值因之而受到任何影响。康德所说的善良意志,是出于尊重道德规律的一种必然性
(2)对康德动机论的评价 康德强调要把出于责任的“善良意志”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确实看到了道德价值的特殊本质,认识到了道德评价与一般评价的区别,基本上弥补了以往历史上动机论的许多缺陷,把动机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康德动机论最深刻的地方,就在于他既强调“善良意志”是出于责任的,又强调为实现这种动机的一连串行为。善良意志的因其主观性而导致的不能证实性,是康德的“善良意志”在道德评价上的致命弱点。
康德的动机论,在道德评价上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这就是一切不是从“善良意志”出发的行为,不论其效果如何,都不能认为是善的。康德特别憎恶并反对那些从利己主义出发的把个人幸福作为判断善恶标准的伦理学说。康德并不一般地反对幸福,但他把幸福从属于“善良意志”,并认为,只有从“善良意志”出发和尽了自己的应尽的责任后,人们感到的那种欣慰才是真正的幸福。
22、论动机与效果的辨证统一观。
(1)动机与效果的概念。动机和效果是道德评价的根据。所谓动机,就是指行为主体在同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自觉追求一定目的的自觉愿望或意图。所谓效果,则是指行为主体的个别的或一系列的行动,给社会或他人所带来的实际后果。
(2)动机论和效果论的错误。以康德为代表的动机论者强调,评价行为善恶的根据是或主要是行为的动机,而不管行为的效果如何。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效果论者认为只有行为的后果才是评价行为善恶的唯一根据。以上两种说法都把过于复杂的善恶问题简单化,因而是错误的。
(3)在实践基础上动机和效果的辨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要正确解决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必须了解动机和效果的善恶在行为过程中,是怎样通过复杂曲折的关系,而达到对立统一。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来认识。
首先,在道德行为总体上,动机和效果的善恶是相互贯通或相一致的。任何动机都包含对某一种效果的预测和追求,而任何效果都是受某种动机的支配所造成的。某种动机引出某种后果以后,这种后果又会强化人们原来的动机,或激起人们的新的动机。
其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充满着复杂差异和矛盾的统一。这就是说,从每一个具体行动,或某一行为过程的某一阶段来看,动机和效果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形。有动机和效果一致;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等几种情况。所以,我们在总体上承认动机和效果统一的同时,又应当看到这种统一是包含各种差异和矛盾的。
再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曲折过程。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这种过程性,是与社会和个人的实践相关联的,或者说,是由社会和个人实践的过程性所引起的。实践是动机和效果由此及彼的桥梁。因而,动机和效果之间任何性质的统一,也必然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总之,在动机和效果的相互关系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上述基本观点,不仅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动机论”和“效果论”相区别,同时,也为人们处理道德行为种的动机和效果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答案来源:罗国杰《伦理学教程》P389—391)
23、什么是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Applied Ethics)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有人把应用伦理学定义为分析一些具体的、有争议的道德问题的伦理学分支。有人则把它定义为是研究如何运用普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去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学问,是一种使伦理智慧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的智慧,还有人强调应把应用伦理学定义为研究如何运用道德原则规范去分析解决具体的、有争议的道德问题的学问。还有人认为,应用伦理学应当有它自己的学科特性,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规范,而不是简单地“应用”某种成熟的理论观点。总的说来,应用伦理学是应对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对伦理学所提出的挑战,它是二次大战后民主社会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新型伦理学的研究类型。应用伦理学的任务在于面对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涌现的紧迫伦理道德问题,从现存的各自立场出发,通过理论性的话语或交谈,以期达到一种理论的共识或最终无可争辩的基本原则。应用伦理学就是这样一种话语交往平台。应用伦理学主要涉及到整个社会的行为关联,如国际关系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性别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等。(《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哲学学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最初摆脱因生产力低下而受到大自然困扰后逐渐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根据《韦伯斯特第三次新编国际词典》记载,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曾在三个意义上使用:①人是宇宙的中心;②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③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识世界。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坚持人类是一切价值的焦点,一切价值例证都可归结为对人类价值的贡献,自然界的一切组成部分,充其量只有满足人类利益的工具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又可分为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两种。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个人感情意愿决定价值,以感性的意愿为价值参照体系,关心人的需要价值,人们能够根据某一客体有人类需要的价值,来评价这种人类偏好的客体,并检验该客体是否能为人们感性的意愿提供满足。他们的利益表明,他们利用自然界,只能采取索取的方式。在其价值体系中,不存在对个人感性的意愿的检查。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其价值的确定取决于理性的意愿的活动结果,理性的意愿有两个要素:一是感性的意愿;二是对感性的意愿过滤的评价体系。这种对感性意愿的评价有两个伦理根据:①选择某种世界观或某种哲学观念并创造一种相应的价值判例,并以此作为评价的基础。②人类的经验是建构价值的基础。因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不仅认为感性的意愿有价值,而且也认为用更合理的意向评价和取替感性的意愿的价值形成过程也有价值。无论是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其共性在于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形式,都否定把内在价值赋予非人类自然,都只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其差异性在于这种工具在类型上的不同。(叶平著,《回归自然——新世纪的生态伦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64页)。
25、试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道德和法律都是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二者是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首先,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吸收,在各个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法律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有许多内容是互相通用的。法律规范的实质合理性应从其道德规范的权威性中去寻找。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就是道德规范所谴责的。第二,在社会功能上相互补充。在阶级社会里,同一统治阶级的法律和道德,归根到底,都旨在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秩序范围。某些行为不能够和不便于进行法律制裁时,便采用道德手段来加以理解。道德不能加以调节,就需要进行法律裁决。第三,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法律规范要求人们必须遵守,它的实施是强制性的,而道德规范倡导人们应当遵守,它的实施是不带强制性的。不论哪一个统治阶级,都总是一方面借助本阶级的道德来为他们的法律规范及其实施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又借助本阶级的法律维护和推行他们的道德规范。
(2)在认识功能上,两者有区别,法律是从被奉为国家统一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愿望出发,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道德并不都是作为统治阶级意志。法律对经济关系的反映必须经过国家机关的批准,道德则可以自发地做出相应的反映。另外,法律主要是确认和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道德对于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秩序,既可能表示认可和赞许,也可能表示鄙夷和谴责。道德还往往表现对过去时代的某些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依恋和尊重,以及对未来某种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
(3)道德和法律在调节功能上有不同特点:
首先,它们凭借不同的力量来实现,法律所凭借的是有组织的惩罚机关和系统的惩罚措施;道德则诉诸于社会舆论和个人觉悟、良心。其次,二者调节的社会生活范围不一样。法律只能在它所规定的范围内对危及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干预。道德不仅要干预法律范围的行为,而且干预法律不能触及到的行为,一切与他人、社会有关的行为。第三,二者对同一行为的态度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法律所要惩罚的行为,道德上既可予以谴责,也可能予以认可或赞许。最后调节的形式上各有特点,法律调节一定要专门的机构来实行,而道德调节则由每个社会组织、每个人来实现。(罗国杰,马博宣《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版)
26、试述道德与政治的关系。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联系紧密。(1)政治变革和道德发展相互促进。道德领域内的重大冲突常常是政治变革的前奏,而重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又是道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2)政治制度和道德体系相互影响。政治关系制约着各种道德体系的社会地位及其某些行为规范,而不同道德体系对当时政治制度或政治秩序的巩固和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3)政治路线,政策是否正确,与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相互影响。政治路线,政策是否正确,对社会的道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而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对于一定的政治任务的完成,以及为此而制定的路线和政策的实施也有相当的影响。(4)个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相辅相成,政治觉悟高的人,道德境界往往也比较高,道德境界高的人,政治觉悟往往也比较高。
道德与政治想比较而言,它们反映的角度和范围不同。政治主要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关系,道德则不仅反映对立阶级或势力之间的关系,它还反映个人对他人,特别是从个人对整体的义务和责任这个角度加以反映。它们反映的途径和程度不同。政治是经济关系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并建立国家制度和各种政治设施,保障新经济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而道德则只能通过对当时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的谴责或赞许,来间接表明当时生产关系的状况。政治干预社会经济关系,总是直接运用国家机器,或以国家机器为后盾,往往是强制性的。相反,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干预,则主要凭借舆论、教育和示范等,不是强制性的。政治的干预往往是直接而迅速的,道德的干预则往往是缓慢的。(罗国杰,马博宣《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版)
1、下列哪些关于道德起源论观点是错误的(ABC)。
A、道德来源于天 B、道德是根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 C、道德根源于上帝的启示 D、物质利益是道德产生的基础 E、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是一切道德根源的企图。
2、下列否定到的社会作用的代表人物有(BC)
A、孔子B、老子 C、庄子 D、孟子 E、墨子
3、道德教育的过程是(ABCDE)。
A、提高大的认识的过程 B、陶冶道德情感的过程 C、锻炼道德意志的过程
D、确立道德信念的过程 E、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
4、一般可以把道德境界划分为以下几个境界(ABDE)。
A、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B、公私兼顾的道德境界 C、悲观虚无的道德境界 D、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 E、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
5、历史上人们对道德本质的认识始终争论不休,下列观点哪些是正确的(ACE)
A、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B、道德是一种善良意志 C、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解体系
D、道德是一种绝对理念 E、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6、下列哪些观点符合道义论(CDE)。
A、立足于道德他律 B、强调道德评价的根据在效果
C、立足于道德自律 D具有理性主义特点 E、强调道德评价的根据在动机
7、道德评价有(ACDE)的作用。
A、评判作用 B、强制作用 C、教育作用 D、调节作用 E、导向作用
8、边沁功利主义学说的主要观点是(ABDE)。
A、个人是唯一现实的利益
B、利益在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 C、注重人的快乐质量
D、快乐就是最大的善 E、增进个人利益和幸福就是增进了社会的利益和幸福。
9、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是靠(ABCDE)来实现的,不是靠强制的手段。A、社会舆论 B、内心信念 C、宣传教育 D、新闻媒体 E、传统习惯
10、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ACE)的总和。A、原则规范 B、价值观念 C、行为活动 D、理论体系 E、心理意识
11、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有(ABCDE)。
A、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 B、肯定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C、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D、重视与促进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 E、倡导“博爱”、“公正”的义务
12、美德论主要代表人物有(AC)
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麦金太尔 D、普里查德 E、卢梭
13、道德评价的方式方法主要有(ACE)
A、社会舆论 B、社会的政治制度 C、内心信念 D、法律法规 E、传统习惯
14、当代中国对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是(BE)。
A、社会地的高低 B、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程度 C、人际关系的好坏 D、拥有财富的多少 E、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15、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认为(BCD)
A、义利是绝对对立的 B、义利是统一的 C、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D、见利思义 E、复杂性
16、道德冲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CE)。
A、同一道德体系内不同道德原则、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
B、不同层次的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C、个体道德心理上的冲突。D、不同国家和民族道德体系之间的冲突 E、不同道德体系之间、原则规范之间的冲突
17、动机一般可以划分为(ABDE)
A、利他的动机
B、一般利己的动机 C、不损人也不利人的动机 D、损人也不利己的动机 E、损人的动机
18、道德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BCD)。
A、量化原则 B、权重原则 C、等级原则 D、优选原则 E、价值原则
19、元伦理学可以分为(ACD)三大派别。
A、价值论直觉主义 B、存在主义 C、情感主义 D、语言分析 E、功利主义 20、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支持主要表现在(ABD)
A、对经济动机的论证 B、对经济技术的论证 C、对经济规范的论证
D、对经济制度的论证 E、对经济形势的论证
二、简答题 人生价值观及其含义
所谓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行为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观念,反映了客体的人的社会行为与主体的人的物质或精神生活西药的肯定与否定关系。如果客体的人的行为能满足主体的人的物质或精神生活需要,那就是有价值的,值得肯定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或负价值的,应该否定的。人生价值观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的地位,对主体的行为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2、在价值体系上主张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3、反对权威和对个人的各种各样的支配。这一概论不是比较确切的。个人主义以个人为最核心的价值标尺定点,从实质上看,它与利已主义具有不可忽视的亲缘关系。个人主义概述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以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为理论基石。世上不存在先验的、抽象的人性,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性是人性最基本的特征。其次,它以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指南,科学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及其发展机制,实践性和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真正本质。再次,它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其实践目标。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公正的含义和主要原则。
社会公正本质含义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时,遵循不偏不倚的原则,给有关的每个社会成员以均衡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实现权利与义务的最佳统一。主要原则: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保证的原则;机会平等,亦即事前的原则;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亦即事后的原则;进行必要的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亦即调剂的原则 效果论。
与“动机论”相对,是一种片面强调效果的道德评价理论。该理论学说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效果,判断和评价行为的善恶,无需考察动机,只要看它的效果。效果论者重视在道德评价中考察行为的结果,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否定了动机的考察,把原先只有在主客观的相互联系中才能确定的品行善恶,分割为简单的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动机,陷入了把行为效果直接与品行善恶相等同的歧途。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爱国主义基本要求就是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义:爱国主义是一种对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一种具有巨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民族精神,是调整个人与民族和国家之间的道德规范。罗尔斯的正义论。
罗尔斯在完善传统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为最高理想、以正义的合理性为基本视角的义务论伦理学。他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平等自由的原则。二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第一个原则优于第二个原则,第二个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两个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
确立道德标准的基本原则。
道德标准是道德选择的依据,是道德行为的原则,是道德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其一,道德标准要确立主体为道德价值存在的目的的尺度。“其二,道德标准的主体性原则要求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需要的发展为目的。第二,科学化原则。合理的道德必须是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适合特定时代经济、社会整体发展需要与趋势。第三,普遍化原则。其一,道德标准内容上的普遍性。其二,道德标准对对象的要求和规范的普遍性。内心信念及其作用。内心信念是人们的一种道德自觉表现,伦理学意义上的内心信念,主要是指道德信念;它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自身行为在善与恶、正当与不当之间作出选择,在评价上进行判断。个体内心信念的道德评价,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道德认识的深化,也是行为个体最重要的道德评价。
内心信念以内在法则、内在权威的方式来”裁决“自身言行的对错,从而阻止人去有意作恶或劝导人积极为善,而且促使人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检讨,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或悔改意愿。
道德修养及其基本含义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及再此达到的道德水平和境界,是道德活动的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将一定的社会要求和规范转变为内在道德品质的过程,是完善自己道德人格的道德实践.一 人们道德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是依照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所进行的学习体验 对照完善等一系列的道德实践过程.二 经过长期的道德培养后所达到的道德水平和境界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境态.道德选择的涵义
答案、评分标准:所谓道德选择,是指道德行为者在面临特殊场合时,根据对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认识,选择某种方案的行动,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的思维过程,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在不同的道德价值之间进行取舍的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从根本上说,道德行为选择是人类对利益的一种自我让度,是精神自律的表现。在人类道德领域中,没有选择就没有道德活动。慎独
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自在无人监督自己言行的时候,也能够谨慎地、自觉地注意自己内心活动和行为举止,防止有违背道德的思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慎独,体现了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既是道德自我评价的方法,也是人在道德修养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辨析题
1、慎独为入德之方。
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说明个人与集体是辩证统一的双向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总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不能离开集体利益来谈个人利益,也不能离开个人利益来谈集体利益。真实的集体把社会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真实地统一于自身,它是一种人的“自由联合体”,真实的集体绝不是个人发展的桎梏,而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2、一个有德行的灵魂是幸福的。
说明人的幸福是与道德相关联的。
1、对一个道德境界比较高尚的人,德性虽在物质上、肉体上没给自己带来什么直接的利益、好处,却使他获得了道德愉悦,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感。
2、如果一个人能够树立毕生为实现人类的道德理想,就能够在为之而奋斗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
3、一个有德行的人,它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誉而建立起长久稳固、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他的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得以施展、获得成功和幸福。
3、众口所毁,虽金石犹可销也。
社会舆论是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对某一客观对象的带有主导性或倾向性的评判或议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借助于先进的媒体,社会舆论在道德评价的意义将越来越显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基本道德原则和要求的行为,进行鉴赏;第二,对违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损害群体利益的行为,则进行谴责,进而在社会上形成上抑恶扬善、激浊扬清的良好风气。
4、在现代社会,“商人追求金钱和财富不再是罪恶,而是上帝赋予的天职”。答案、评分标准:正确。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动机建立在求利的基础上是合理的。伴随社会变革,人们在经济动机评价的道德观念将经一步解放,计划经济时代被视为“不道德的、不正常的”经济动机以逐步转为正当的。市场经济时代,个人的经济动机的合法性被得到了肯定,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在事实上已得到了可定和鼓励。
5、“慎独为入德之方”
“慎独”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自在无人监督自己言行的时候,也能够谨慎地、自觉地注意自己内心活动和行为举止,防止有违背道德的观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 的行为。慎独,体现了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既是道德自我评价的方法,也是人在道德修养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6、人拥有了金钱和财富就拥有了幸福
这个观点的是错误的。它对幸福真正的含义缺乏正确的了解,在伦理学看来幸福是人们内心渴望的人生境界的极限,是人追求终极目标的实现,是人生价值得到肯定时的满足或是创造力得以实现而获得的一种心里体验。幸福是由健康 长寿 财富 心灵的宁静 爱好 美德 思辨活动等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对幸福的感受不一样,但金钱和财富却不能代表幸福的全部.幸福的价值标准有六个维度.感性的 理性的 物质的 精神的 个人的 社会的 四,论述题
1、论述道德教育及其特征。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人们接受和遵循其合乎自己需要的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道德教育可以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转化为人们的内在道德品质,使道德的原则规范成为人们内心的个体准则。(1).道德教育内容的广融性。在内容上包含各种道德关系的要求。(2).道德教育环节的同时性。在实际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各个环节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道德教育起点的多端性。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因人因时选择最亟需解决又最能奏效的环节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
(4).道德教育进程的重复性。要使一个人形成完美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次性劳动就可以奏效的,必须迸行长期、反复地教育。(5).道德教育效果的渐进性。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6).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2、阐述社会公正的内容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所有的人在人格上的平等,每个人在生存权和发展权上的平等。公正的基本涵义——均衡与合理。均衡与合理,即在处理人与人只见各种关系时,遵循不偏不倚的原则,给有关的每个社会成员以均衡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实现权利与义务的最佳统一。
(1).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保证的原则。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以人为本位发展的基本理念。
(2).机会平等,亦即事前的原则。从总体上来说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社会成员之间的发展机会不可能完全相等的,应有着程度不同的差别。
(3).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亦即事后的原则。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所差别的分配,也符合市场经济的现实原则。
(4).进行必要的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亦即调剂的原则(或称校正原则)。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社会全体成员普遍的不断得到由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从而使整个社会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率,实现一种相对稳定的正常运转。
3、运用道德选择理论论述
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不仅需要在多种可能性之间进行,而且又在道德冲突中进行。有时需要为国家利益而做出必要的牺牲。
道德是外在于人、内在于心的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规范,因此,在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的选择和遵循经历着由他律——外在于人到自律——内在于心的阶段,体现了道德行为的主体意志自由由消极走向积极的过程。相应地,道德行为选择自由也有“被动性自由”和“主动性自由”两个方面。被动性的道德自由——通常表现为个体在做符合自己的愿望和兴趣的事情时,遇到外来的、体现社会群体意志的道德规范的阻碍,个体迫于群体的压力而放弃或改变自身愿望和兴趣,从而按照道德规范要求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行动似乎是“被迫的”,因而也是“不自由”的。行为主体不管是否自愿,最终能够自觉地放弃自身的某些利益,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行为选择,从而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主动性的道德自由——通常表现为行为主体主动克服各种力量对自身行为的牵制,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选择。因此,主体在社会道德面前不是被动地顺应、服从,而是主动地按照社会道德的要求进行自由的选择和采取自由的行动。行为主体能够凭借高度自觉的道德认识、道德责任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战胜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重重障碍,最终进行正确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才是真正的道德自由——积极主动的道德自由。
4、运用所学的伦理学知识分析下面材料:
材料1:在南北战争期间,有一位姑娘请求林肯总统为他开一张去南方探亲的通行证。林肯说:“那你准是个北方派,可以去那里劝说你的亲友。”姑娘说:“不,我是南方派,我将去鼓励他们坚持与你战斗,不要悲观失望。”林肯不悦。姑娘镇静地说:“总统先生,我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诚实的林肯的故事,从此我下定决心要学林肯,一辈子不说谎。我当然不能为了要获得一张通行证而改变自己说话做事都要诚实的习惯。”林肯觉得姑娘言之有理,不仅答应给她开通行证,还在一张卡片上写道:“请让持本卡片的姑娘通行,因为她是一个信得过的姑娘。”
材料2:陕西咸阳蓝马啤酒厂是2000年成立的,因为当时生产的啤酒口感不适合陕西人口味,工厂一直亏损。2002年底,多数蓝马啤酒经销点出现产品积压、啤酒过期的问题。当时厂里的账面只剩下30万元,职工工资可能发不出来,买原材料都有困难,在镇种情况下,工厂还是下决心,先给经销商退货,销毁了30多万元的过期啤酒。厂里的损失很大,但也维护了工厂在经销商中间的信誉,为下一步的销售打开了局面。渡过难关之后的蓝马啤酒,充分考虑到陕西人的口味特点,生产的啤酒很快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更得到了广大经销商的鼎立支持,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1.4个多亿,企业开始赢利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既真诚、诚实;信,既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诚信是一种规范,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诚信是一种制度。“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正、公平处事态度和大公务实的道德观念。诚信制度化才能持久,才有力量;诚信是一种品格。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保证自己获得真正利益的根本。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基本准则。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的。因此,企业拥有良好信用,能提高客户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给企业以丰厚的利润回报。对于一个国家,诚信是立国之本;对社会而言,守信则能够使社会人际风貌得到改善,提高办事效率,是社会交往成本下降。诚信首先是避免各种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神会发展的一种道德资源。
5、道德选择及其特征。
所谓道德选择,是指道德行为者在面临特殊场合时,根据对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认识,选择某种方案的行动,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的思维过程,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在不同的道德价值之间进行取舍的一种特殊的道德活动。在道德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自知性。所谓自知性,是指行为者知道自己行为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也指行为者在行为之前就有对人我、己群关系有所认识,明白其行为对他人、社会将产生的影响及后果。行为者的动机和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并且能够为其行为承担一切道德责任。
(2)、自主性。自主性是指行为者在自知基础上所进行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是发自内心并非出于强制的行为。因此,道德行为是行为者主体精神的自律,是自己对自己立法,是意志自由的行为。这种自主性不仅表现在行为者本人为其所为,非其所非,而且还表现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行为主体不是根据内在的道德动机和个人意志而自觉自主地行为,他的行为则不属于道德行为。
(3)、自择性。道德行为是经过行为者比较鉴别、思考反省而自觉选定和择取的,因而自择性是自主性的重要表现。在同一道德环境下,人们行为的发生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有多种可能,起码有”做“或”不做"的两种可能,但究竟如何取舍是行为者自己所决定的,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强迫。
(4)、相关性。凡是道德行为都是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集体的行为,反之就是不道德的行为。总之,道德行为是出于明确的目的和本人的主观意志的,是指自知、自主、自择地并有利于他人和社会集体的行为
6、述社会公德基本内涵和特点。
所谓公德,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规则。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的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为社会中每个成员所应当遵循。
公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由国家以法律形式立法并要求全体国民或公民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五爱”。(2)为社会的公共生活所必须,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公认的公共生活准则。
公德就其本意而言,有别于私人道德,是社会公共道德,公共性公德最基本的特征。公德的公共性则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第一、道德发生场所的公共性。在公共领域内产生的涉及人们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属于公德范围。所谓公共领域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能局限在传统的理解范围。凡是对公众开放的场所和空间均属公共领域。这些公共领域即满足了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提出了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性的道德要求。第二,道德对象公共性。在公共场所发生道德关系的主体不局限于私人范围或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一个人,因而道德对象十分广泛并具有不可选择性和偶然性。第三,道德要求的公共性,这是现代公德最重要之一。一是公德要求普及所有的社会公众一视同仁,不允许特权身份的存在,体现了公德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意识:二是公德要求源自民意,是市民共同的道德意愿,这是现代公德建立的基础。第四,公德评价的公共性。公德评价的方式是公众舆论和公共良心(公德心),而公德评价标准依据于社会共同的道德要求。
第三篇: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以下是小编带来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1一、A1型题
1.高科技在医学中应用所产生的伦理正效应集中体现在A.使临床诊断质量不断提高
B.使医学目的及其道德本质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实现
C.使临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D.对医疗人员的医德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E.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许多新的医德问题
2.下列表述最能全面反映伦理学概念内涵的是
A.研究职业道德现象的科学
B.研究政治道德现象的科学
C.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D.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现象的科学
E.研究社会公德的科学
3.下列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C.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本质上反映了医学道德的进步
D.生物医学模式对人类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对医学起推动作用
E.20世纪下半叶开始,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医德意识现象
A.医德观念
B.医德情感
C.医德信念
D.医德意志
E.医德评价
5.医德实践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医德评价
B.医德规范体系
C.医德教育
D.医德修养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
A.有阶级性
B.有历史性
C.影响卫生资源的分配
D.只偏重于人口的数量
E.不能把人的自然素质同生命存在的价值相统一
7.义务论的局限性表现不包括
A.忽视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B.忽视了对病人应尽义务与对他人、社会应尽义务的统一
C.忽视了医患义务的双向性
D.忽视了公正,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
E.以上都不是
8.当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可允许行人工流产或引产,这符合A.行善原则
B.不伤害原则
C.公正原则
D.尊重原则
E.自主原则
9.医患关系要做到真诚相处,最主要的是
A.关系和谐
B.尽职尽责
C.平等相待
D.互相尊重
E.互相信任
10.体现医患之间契约关系的有下列做法,但不包括
A.患者挂号看病
B.医生向患者作出应有承诺
C.先收费用然后给予检查处理
D.先签写手术协议然后实施手术
E.患者被迫送红包时保证不给医生宣扬
11.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
A.医生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手段的依赖性
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
C.医患双方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
D.医生降低了对患者的重视
E.医患交流中出现了屏障
12.不包含在医学伦理学有利原则之内的是
A.努力使病人受益
B.努力预防和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C.对利害得失全面权衡
D.造成有益伤害时主动积极赔偿
E.关心病人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13.医学伦理学的有利原则不包括
A.努力使患者受益
B.关于患者的客观利益和主观利益
C.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努力预防或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
E.把患者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14.医学伦理学原则不包括
A.公正原则
B.有利原则
C.不伤害原则
D.生命价值原则
E.尊重原则
15.从总的方面来说,患者享有的保密权有两大内容
A.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疾病情况和治疗决策
C.躯体缺陷和心理活动
D.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
E.不良诊断和不良预后
16.下面关于医务人员泄露医疗秘密,将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表述,不包括
A.会引起社会某些人对患者的歧视
B.会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恐惧感
C.会引起医患矛盾、家庭纠纷
D.会造成思者沉重心理负担,甚至引发自杀的严重后果
E.会酿成医疗差错事故
17.对医师有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是
A.医师的个人利益都是天然合理的B.医师的正当利益都应得到实现
C.医师的正当利益能够得医德的支持
D.医师的正当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患者利益
E.医师的个人利益在伦理上是成问题的18.关于临床科研实施中的道德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床科研设计要建立在坚实的业务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B.要坚持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使之具有严格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C.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切实完成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D.客观分析综合实验所得的各种数据,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可任意去除实验中的任何阴性反应
E.有些科研课题的设计可以缺少对照组,可以不必遵循随机的原则
二、Bl型题
A.任何一种疾病都可找到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B.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疾病和健康
C.不仅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关心病人的心理
D.实现了对病人的尊重
E.对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19.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20.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
21.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点是
A.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C.救死扶伤,忠于职守;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语言文明,平等待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D.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E.不伤害,有利,公正,自主
22.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23.我国医学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4.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是
三、A2型题
25.某年轻女患者,自诉左侧乳房有硬结,到某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收住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在术中右侧乳房也作了活体组织切片,检查结果为“乳腺瘤性肿瘤,伴有腺体增生”。虽然目前不是癌组织,但是将来有癌变的可能性,医生决定将右侧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生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切除右侧乳房,要求追究医生的责任并要求赔偿。上述病例从伦理学上分析,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该医生未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行切除患者右侧乳房,损害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防止右侧乳房癌变,切除右侧乳房的做法是正确的C.该医生未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自行切除患者右侧乳房,是对患者的伤害,不符合无伤原则
D.患者及其家属的赔偿要求是无理的E.以上说法都不对
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2一、A1型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
A.公正分配医药卫生资源的要求
B.实现医疗活动道德价值的要求
C.协调医际关系的要求
D.合理解决卫生劳务分配问题的要求
E.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正负双重效应的要求
2.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调节人仍行为的共同形式是
A.社会舆论
B.内心信念
C.传统习俗
D.行为规范
E.道德约束
3.医学伦理学的精髓是
A.医德理论
B.医德规范
C.医德实践
D.医德关系
E.以上都不是
4.不属于医德关系的是
A.医患关系
B.医学科研中的道德观念
C.医社关系
D.医医关系
E.患者之间的关系
5.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
A.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B.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C.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D.医务人员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E.以上都不是
6.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尊重病人
B.同情病人
C.医生对病人尽义务
D.病人的自主权利
E.以上都不是
7.违背了不伤害原则的做法是
A.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行人流产
B.有证据证明,生物学死亡即将来临而且病人痛苦时,允许病人死亡
C.糖尿病人足部有严重溃疡,有发生败血症的危险,予以截肢
D.强迫病人进行某项检查
E.以上都不是
8.不会造成对病人的伤害的情况是
A.强迫病人接受某种治疗
B.医务人员专业知识低下
C.拖拉或拒绝对病人的抢救
D.病人不可逆昏迷用呼吸机维持,这时允许病人死亡
E.对病人置之不理
9.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既要维护患者的利益,又要兼顾社会公益。下列几点中,错误的是
A.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的权利
B.尊重病人知情选择的权利
C.尊重医生的行医权利
D.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
E.保护患者无损害的权利
10.下列医患关系中,属于技术关系的是
A.医务人员对患者良好的服务态度
B.医务人员对患者高度的责任心
C.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同情和尊重
D.医务人员以精湛医术为患者服务
E.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
11.不属于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是
A.医生与护士
B.医务人员与社会
C.医务人员与后勤人员
D.医技与医技
E.医务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
12.尊重病人自主权或决定,在病人坚持己见时,可能要求医生
A.放弃自己的责任
B.听命于患者
C.无需具体分析
D.必要时限制病人自主性
E.不伤害患者
13.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A.调节职业生活中各种关系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B.调节职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C.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D.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各种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
E.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各种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14.在公正的内容原则中,进行公正分配的根据不包括
A.根据个人能力
B.根据对社会的贡献
C.根据个人的地位
D.根据科研价值
E.根据个人需要
15.对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的正确理解是
A.完全知情,只需签字同意
B.不一定知情,只需签字同意
C.完全知情,无需签字同意
D.患者与家属具有同等行使权力
E.无法知情同意时只好耐心等待
16.医生在治疗中确诊一名肝癌思者,他妥当的做法应是
A.对患者绝对保密
B.同时向患者本人及家属宣布病情危重程度
C.征求家属意见,尊重患者意愿,向患者家属如实交代病情
D.将诊断书直接交给患者本人
E.将假诊断书交给患者,隐瞒病情和预后
17.体现医师克己美德的做法是
A.风险大的治疗尽量推给别人
B.点名手术无论大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C.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要求有求必应
D.只要是病人的要求有求必应
E.对病人有利而又无损自我利益的才去做
18.《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髓是
A.救人,至少不伤害
B.爱人与爱艺术平行
C.格守职业道德
D.尊重病人
E.对病人要有同情心
二、Bl型题
A.对有危险或伤害的诊治措施,通过评价,选择利益大于危险或利益大于伤害的行动
B.将有关的类似个案以同样的准则加以处理,而将不同的个案以不同的准则加以处理
C.人在患病后,有权选择意愿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诊治方案
D.杜绝对病人的有益伤害
E.医生在诊断时考虑病人的各方面因素
19.体现有利原则的是
20.体现公正原则的是
21.体现不伤害原则的是
A.描述伦理学
B.元伦理学
C.规范伦理学
D.医德学
E.生命伦理学
22.医学伦理学的初始阶段,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医学伦理学称为
23.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
24.对道德语言即道德概念和判断研究的科学叫
三、A2型题
25.某大医院眼科医生第二天要为一位病人做角膜移植手术,当天晚上发现准备的角膜不见了,若病人第二天做不了手术,将有完全失明的危险,于是该医生到医院太平间偷偷摘取了一位刚刚死亡的病人的角膜。第二天,手术很成功。但不久,死亡病人的家属发现角膜不见了,状告了该医生。关于这起案件,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该医生没有征得死亡病人家属同意,自行摘走角膜,违反了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抢救病人才摘走角膜,他的做法没有错误
C.该病人已死亡,不用征求家属的同意
D.医生有自主权摘走角膜,但最好跟家属商量一下
E.该医生没有请示上级同意,但不用和家属商量
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1答案
1.B 2.C 3.D 4.E 5.B 6.E 7.D
8.B 9.E 10.E 11.A 12.D 13.E 14.D 15.A 16.E 17.C 18.E 19.B 20.C 21.A 22.A 23.C 24.E 25.A
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2答案
1.E 2.D 3.A 4.E 5.B 6.A 7.D
8.D 9.E 10.D 11.B 12.D 13.B 14.C 15.A 16.C 17.C 18.A 19.A 20.B 21.D 22.D 23.E 24.B 25.A
第四篇:行政伦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行政道德——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它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2.行政作风——行政作风本质上就是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现了行政管理活动的特征、行政道德要求和行政文化理念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
3.行政良心——行政良心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良心,实际上也就是指行政人员在履行其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深刻的道德责任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行政行为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能力。
4.行政良能——行政良能实质上是指行政人员运用行政道德的技能,是行政人员把自己的道德良心和道德良知运用到行政管理活动之中使其发挥作用的技能,属于道德能力的范畴。
5.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有两层含义:第一,指行政人员在一定的岗位和职务上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时所应承担的角色义务,即职责;第二,指由于行政人员在没有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而受到的追究,往往表现为受到否定性的批评、惩罚和制裁。完整的行政责任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或总和。
6.行政荣誉——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按照荣誉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按照内容和产生的原因来分,又可以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
7.政府信任关系——政府信任关系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作出回应基础上的合作互动期待。也就是说,政府信任关系包含着双向期待。除此之外,政府信任关系还包含着政府机构的不同部门、不同的层级之间的相互信任。
8.行政道德评价——行政道德评价是由特定的行政机构、部门或社会公众根据一定的标准、原则和规范,并通过相应的形式对行政人员这一特定职业活动人群的伦理关系和行为作出的是非功过的评估和总结分析。
9.公共行政的伦理观:公共行政的伦理观是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也是贯穿于行政体系中的实质性价值理念。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社会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致力于实现以国家利益形式表现的公共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应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2.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3.行政态度具有哪些属性?
行政态度是行政人员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三方面属性:其一,行政态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社会生活环境对行政态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二,行政态度总是针对一定对象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态度一经形成,便比较持久、稳固、较难改变;其三,行政态度是一种内在倾向,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持何态度,人们只能从他外显的行为举止与表现来间接分析、推测。
4.为什么说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首先,行政责任是制度化的责任,不仅法律责任会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而且道德责任也会受到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化的道德因素来规范。其次,行政责任的伦理性特征突出表现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对公共性的遵从,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特别是行政人员所承担的一切责任,都是通过转化为道德责任的形式才会使行政责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责任,才会使行政责任得到有效的实现。对行政人员来说,这无疑既是制度上的规范,又是道德上的要求。
5.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在行政组织层级中,把工作层级进行细化、分解,保证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负责;二是在一个行政组织内部,把本层级、本部门或机构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具体的人;三是在具体工作中,要求行政人员就工作状况进行期中汇报并说明原因,在工作期结束后,确定工作业绩并予以相应的奖惩。
6.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行政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7.独立人格生成过程中,人生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行政人员人生修养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1)学习。主要是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行政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学习;(2)内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批评以及开展思想斗争等;(3)践行。这是是学习和内省的最终体现;(4)慎独。这既是一种人生修养途径,也是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
8.政府信任关系中,在权力道德方面政府应如何作为?
应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第一,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二,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三,强化整体权力道德意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p55,53-54)答题要点:
(1)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它要求行政人员要充分认识到: 第一,一切涉入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政治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
第二,行政人员由于社会分工而被定为在行政管理者的位置上,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对的,作为被管理者的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管理;
第三,行政管理活动程序化和公开化是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必要条件;
第四,作为社会公仆,摈除行政职位等级和行政经验资历的偏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兼容并蓄才是科学的态度和作风。
(2)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在社会生活中发扬民主,就能够调动起公众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凝聚机制。民主是通过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来接纳广泛的参与的,而管理活动的公开又可以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公众之间形成统一认识,这种统一认识将整个社会凝聚为一个总体,形成整体的合力,个人在整体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第三,民主可以成为一种防错和纠错机制。决策的民主化意味着广泛征求意见,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决定。与个人决策相比,无疑是更为正确和有效的。当然,有时真理也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民主又是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就可能出现集体犯错误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具有及时发现错误和顺利纠正错误的优势。
第四,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民主赋予了公众对管理者实行监督和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这种权利是防止管理者官僚主义化的重要保障。
第五,民主可以成为一种宣泄机制。正常的民主生活、畅通的民主渠道可以使公众充分发表意见。
第六,民主可以成为人们自我实现的机制。民主的宗旨就在于:让公众自己管理自己,实行社会自治;同时,通过代表制,实现对国家事务管理的参与。个人在这两个方面的积极实践中都可以确认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请结合实际适当展开)
2.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
答题要点:
(1)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评价。主要结合实际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行政人治色彩浓重;第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第三,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第四,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第五,公共行政缺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而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
(3)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对策。主要说明: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政府信任关系作为普遍信任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普遍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承诺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3.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设方向。
答题要点:
(1)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
(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二、填空题
1.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3.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制。
4.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5.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
6.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7.(廉洁奉公)是行政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是行政人员行为的(道德底线)。
8.公共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建立在(行政责任)的基础上的,这是确保整个社会有效约束(公共权力)、确保社会进入良性运行状态的(可靠工具)。
13.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制)和(公仆责任制)。
9.行政纪律的作用和目的是行政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
10.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11.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
12.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荣誉机制能弥补现实(责任机制)的缺陷。
13.(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
14.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生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15.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是:(内隐性)和(稳定性)。
16.独立人格的构成要素包括:完整的(人格意识)、独立的(行为能力)和自由的(社会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
1.认识阶级社会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C)。
A.历史分析法
B.比较分析法
C.阶级分析法
D.心理分析法
2.认为“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的思想家是(B)。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3.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B)。
A.公忠
B.廉政
C.诚信
D.爱民
4.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B)。
A.行政权力的他律机制
B.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
C.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D.行政权力的制衡机制
5.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A)。A.行政效率观
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
D.行政权力观
6.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D)。
A.制度保障
B.必然产物
C.物质前提
D.客观基础
7.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B)。
A.遵纪守法
B.为人民服务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
8.行政良知的全部内容是(A)。
A.诚信和忠恕
B.爱国和爱民
C.勤政和廉政
D.遵纪和守法
9.下面关于行政良心和行政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A.行政良知是发现行政良心的过程
B.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
C.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D.行政良知是认识行政良心的过程
10.从行政伦理学的角度看,行政良能的基础性构成因素是(D)。
A.行政能力
B.行政效能
C.行政智能
D.行政技能
11.关于行政人员职业意识的仁爱,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仁爱仅仅是根源于行政人员自爱的德性
B.仁爱只是由行政人员的职业本性决定的
C.仁爱既来源于行政人员的意识自觉,又是其应承担的责任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目前,世界上各国普遍采用的行政责任制度是(C)。
A.无责任制
B.无限责任制
C.有限责任制
D.宪政责任制
13.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中,具有精神内核意义的是(D)。
A.宪政责任制
B.政党责任制
C.有限目标管理制
D.公仆责任制
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A.获得荣誉称号的行政组织与个人,则大众对其必有肯定性的评价
B.行政荣誉具有道德激励作用和利益激励作用。
C.行政荣誉的获得能给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
D.行政荣誉的获得能给行政人员带来精神利益。
15.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C)的有效途径。
A.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行政责任
B.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
D.行政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16.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个体人格,对此,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不反映行政管理职业群体的内在规定性
B.行政人格反映了行政管理职业群体的内在规定性,与行政人员个体无关
C.行政人格既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也反映了行政管理职业群体内在规定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通常来说,伦理规范以(A)为主。
A.应为模式
B.勿为模式
C.能为模式
D.可为模式
18.现阶段,我国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B)。.A.勤政为民
B.廉洁奉公
C.求真务实
D.实事求是
19.在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德治的过程中,治理工具主要表现为(B)。
A.法律制度
B.行政伦理规范
C.政策法规
D.行政法规
20.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表现形式是(A)。
A. 政府形象
B. 公众满意度
C. 民意调查结果
D. 社会舆论
21.从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类型来看,“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属于以下哪种类型标准的具体体现(C)。
A.生产力标准
B.行政组织标准
C.阶级性和历史特征标准
D.政治制度标准
22.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B)。
A.道德标准理论完备,而实际执行不必苛求严格
B.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
C.标准问题的具体性和灵活性
D.道德标准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23.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基本特性是(B)。
A.主观灵活性
B.客观性
C.社会通用性
D.强制执行性
24.上下级之间以工作报告、工作指导与工作督促方式所进行的行政伦理监督通常属于(A)。
A.自我监督
B.行政监察
C.审计监察
D.舆论监督
四、多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行政伦理思想的内容有(ABC)。
A.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B.由改良到共和
C.提倡民权
D.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E.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行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整体性与系统性
B.政治性与社会性
C.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
D.高尚性与广泛性
E.操作性与技术性
3.公共行政的科学观包括(ACD)。
A.效率观
B.正义观
C.法治观
D.权力观
E.民主观
4..现代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体现为(BCE)。
A.政治性
B.超然性
C.全局性
D.契约性
E.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5.正义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ABC)。
A.社会的“平衡器”
B.人的行为的“校正器”
C.社会历史发展的“推进器”
D.政治腐败的“镇压器”
E.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追求的因素有(ACD)。
A.个人生活的需要
B.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
C.发展个性的需要
D.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
E.掌握权力的需要
7.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体现为(.ABCDE)。
A.理想是理性化了的信念
B.理想与信念联系在一起
C.理想生成信念
D.信念强化着理想
E.信念是经验性的理想
8.行政态度中的障碍包括(ADE)。
A.偏执己见
B.绝对公平观念
C.等级观念
D.轻视而塞责
E.敌视而不满
9.行政良心的特点有(ABCDE)。
A.阶级性
B.集团性
C.民族性
D.自觉性
E.相对独立性
10.广义的行政良心包括(BC)。
A.行政人格
B.行政良知
C.行政良能
D.行政效能
E.行政荣誉
11.行政责任的特点包括(ACDE)。
A.行政责任具有政治性
B.行政责任具有经济性
C.行政责任具有具体性和义务性
D.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E.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的统一
12.行政人员没有履行行政责任义务时,要承担(ABCDE)的责任。
A.身份处分
B.行政处分
C.法律责任
D.政治责任
E.道德责任
13.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的原则有(BCD)。
A.惩罚原则
B.效率原则
C.公正原则
D.服务原则
E.奖励原则
14.荣誉权具体包含(ABCD)。
A.荣誉保持权
B.精神利益支配权
C.物质利益获得权
D.受到侵害获得维护权
E.荣誉授予权
15.行政荣誉的特点是(ABCD)。
A.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B.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
C.权威化和大众化相统一
D.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相统一
E.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统一
16.构成行政人格的具体要素包括(ABCDE)。
A.行政理性
B.行政情感
C.行政意志
D.行政信念
E.行政习惯
17.行政伦理规范是(ABCDE)。
A.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E.约束性与导向性的统一
18.行政伦理规范对行政人员的行为有(ABC)。
A.导向作用
B.规范作用
C.调整作用
D.消极作用
19.真抓实干,必须做到:(ABC)
A.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B.以效率为本
C.以创新为动力
D.秉公执法
E.勤政廉政
20.在政府信任关系中,可能进入主客体关系范围的有(ABCDE)。
A.公众
B. 行政相对人
C.政府
D. 行政人员
E.政府机构的不同部门和层级
21.政治疏离感包括(ABCDE)。
A.政治无力感
B. 政治无意义感
C.政治无规范感
D. 政治孤立感
E.政治疏远感
2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政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ABD)。
A.专门监督
B.信访监督
C.舆论监督
D.日常监督
E.人大监督
23.通常而言,外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包括(ABC)。
A.权力监督
B.政党监督
C.社会团体和群众舆论监督
D.主管组织监督
E.下级部门监督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社会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致力于实现以国家利益形式表现的公共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应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2.行政态度具有哪些属性?
行政态度是行政人员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三方面属性:其一,行政态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社会生活环境对行政态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二,行政态度总是针对一定对象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态度一经形成,便比较持久、稳固、较难改变;其三,行政态度是一种内在倾向,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持何态度,人们只能从他外显的行为举止与表现来间接分析、推测。
3.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4.为什么说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首先,行政责任是制度化的责任,不仅法律责任会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而且道德责任也会受到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化的道德因素来规范。其次,行政责任的伦理性特征突出表现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对公共性的遵从,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特别是行政人员所承担的一切责任,都是通过转化为道德责任的形式才会使行政责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责任,才会使行政责任得到有效的实现。对行政人员来说,这无疑既是制度上的规范,又是道德上的要求。
5.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行政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6.独立人格生成过程中,人生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行政人员人生修养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1)学习。主要是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行政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学习;(2)内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批评以及开展思想斗争等;(3)践行。这是是学习和内省的最终体现;(4)慎独。这既是一种人生修养途径,也是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
7.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在行政组织层级中,把工作层级进行细化、分解,保证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负责;二是在一个行政组织内部,把本层级、本部门或机构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具体的人;三是在具体工作中,要求行政人员就工作状况进行期中汇报并说明原因,在工作期结束后,确定工作业绩并予以相应的奖惩。
8.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哪几种意识?
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要树立三种意识:一要树立责任意识,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要树立学习意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三要树立宗旨意识,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第五篇:警察伦理学名词解释
伦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考察各类道德现象,是道德问题的系统化和理论。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和。
职业伦理学又称职业道德学,是研究各种职业道德的科学,是既从总体方面,又从部门方面研究职业道德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警察伦理学是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并从中揭示警察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中国旧警察,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警察产生之前的所有剥削阶级的警察,包括中国古代兼有警察职能的官吏和近代的专职警察。
警察道德的本质是指警察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警察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警察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警察权力(广)指体现国家警察行为的权力,它属于国家的权力,是国家基本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国家关于警察工作的立法决策权和执行权,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工具。(侠)即警察职权,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赋予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可运用的一定手段和采取的必要措施。人权是指社会根据当时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水平,经过法律和道德承认并保障其成员获得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个人与整体利益的根本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重要道德标准。
个人主义是一种崇尚个人自由、个人价值、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哲学和道德原则,它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界约束的个人或自我,在西方社会有着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背景。
警察道德人格是指警察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称。它是警察的道德性规定,是警察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警察道德规范,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评判其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它是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基本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对警察道德关系的概括和警察道德行为的总结。范畴是人在思维过程中,用以把握事物、现象及其特性、方面和关系等普遍本质的基本概念。
警察道德范畴是指那些能概括和反映警察道德关系的主要方面,体现警察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警察的信念而其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所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家庭道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警察个体道德,是指警察个人在警务活动实践中,遵照一定警察组织提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警察道德准则要求,所开展的道德活动以及所形成的用以自我约束的内化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
警察个体道德活动是指警察个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为了完善自我,培养道德情操,通过自觉、自由地选择而进行的活动。
警察道德的他律调控机制是指警察组织和社会各界为了使广大人民警察遵从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更好地履行警察职责,对于警察行为所实施的制约。主要包括评价、教育、制度约束及利益激励手段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警察道德评价是指人民警察直接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警察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职业传统习惯和个人心理活动形式,对警察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警察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规范去教育培养警察的问题。
警察道德修养是指警察个人在职业活动实践中依照警察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形成高尚的警德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的活动过程。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处理各种职业道德关系时应遵循的根本准则,是衡量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
道德基本原则是能够集中反应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根本要求,从总体上直接回答个人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作为整个道德规范体系的精髓和总纲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的,不同道德类型相区别的最根本和最显著的重要标志 职业道德的特征1内容上的稳定性2范围上的特殊性3形式上的适用性
警察道德现象包括1警察道德意识现象2~规范~3~活动~ 警察伦理学的任务1探讨警察道德的形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概括和阐述警察道德和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研究警察道德实践的途径和方法4分析警察道德中的精华和糟粕,完成批判,吸收借鉴和扶植等任务
警察伦理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历史分析~3比较~4系统分析~(整体性原则,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
近代专职警察道德的几个阶段1晚清时期2北洋军阀~3国民党统治~
中国旧警察道德特点1忠于统治者2官德与警德合一3理论与实践脱节
人民警察道德发展阶段1萌芽与初创时期(1921-1949)2形成发展~(1949-1976)3系统和完善~(1976-现在)中国警察道德发展规律1警察道德的发展直接受到国家机器状况的制约2~在新与旧善与恶的斗争中不断发展3~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
警察道德本质的理解1警察道德是一种受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2~是调节警察行为的特殊规范3~是警察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警察道德的特征1政治性2自觉性3示范性4导向性 警察道德的功能1调节功能2教育~3认识~
警察道德作用1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方略2~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3~有助于维护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4~有助于提高警察队伍素质5~有助于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6~有助于警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
警察权力的理解1警察权力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权力2~是一种法定的权力3~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4~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意志
警察权力的构成要素1权力的执行者2权力设施与装备3权力规范4权力信息
警察权力特征1法定性2约束与强制性3公共性4单向性5工具性6时效性
树立正确权力观的途径1加强人民警察进行警察权力观的教育2强化警察权力的道德制度保障
警察权力内容1治安行政管理权(治安行政处理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劳动教养审批权,治安行政强制权)2刑事执法权3警械武器使用权4紧急状态处置权 为什么要加强警察权力制约1加强警察权力制约是警察权的特点决定的2~是由人民警察职业价值的双重性决定的3对反对警察权力腐败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警察道德对警察权力的制约作用有哪些1警察道德是制约警察权力的自律机制2~能提高警察权力的影响力3~是实现警察权力正效应的重要条件 警察权力观的内容1警察权力价值观2~代理观3~责任观 树立正确权力观应树立的观念1牢固树立公仆意识2确立正确的利益观3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
人权的本质特性1自然性与社会性2个体性与集体性3普遍性与特殊性4现实性与理想性 人权的基本内容1人身2人格3经济4社会5文化6政治 人权发展阶段1十七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人权理论时期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期4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为什么保障人权是警察职责1警察权力的特殊性决定警察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2警察社会角色的特殊性~
警察保障人权意义1人民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助于我国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2~有助于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3~有助于公安工作的顺利完成 警察道德在促进保障人权起的作用1警察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行为定向作用2~着重于对警察责任感和职业良知的培养,使警察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成为一种自觉和自律行为3~能使警察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对人权保护的价值,更好地尽到保护人权的职责
怎样提高保障人权的意识1适应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2注重对警察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教育3建立建全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各项执法制度4提高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文素养
清正廉明的要求1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2不以权谋私3自觉抵制腐蚀警察道德概括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和文明执勤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1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2~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条件下,为了集体利益、他人利益而主动放弃个人利益3~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强调集体必须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在概括和表述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中应注意的问题1不能把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或各行各业都适用的道德原则,原封不动的套用到警察道德原则上去,而忽视警察道德基本原则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2要抓住人民警察职业的本质和核心内容,防止在表述效果上出现与其他职业的道德原则,特别是司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原则相混淆的现象3要充分考虑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但要避免以人民警察某个警种的个别性来代替人民警察职业的整体性,忽视公安工作的共性和普遍性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内涵1立警为公回答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力从哪里来,这一执法主体产生的根源和权力属性问题2执法为民回答了我们为了谁执法这一执法目的和价值取向问题3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是手段,为民则是最终的目的,目的对手段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执法活动的手段只有与为公为民的目的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其正当合理性才能得到检验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依据1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2~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3~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承担的任务决定的4~是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要求一转变执法观念1四种观念(法律至上观念,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观念)2四种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监督意识)3五个一致性(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一致性,坚持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一致性,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的一致性,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一致性)二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四切实提高执法水平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 对党忠诚内容,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维护宪法、忠于祖国 对党忠诚的依据1是由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2是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的客观要求3是保证公安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客观需要
对党忠诚的要求1加强政治理论修养2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3自觉接受党委领导
服务人民内容,热爱人民、甘当公仆、爱憎分明、除害安良 服务人民依据1是由人民在国家和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决定的2是由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决定的3是贯彻执行公安工作路线和方针的客观要求 服务人民的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3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4接受人民的监督5维护人民的利益6依靠人民的支持 秉公执法内容,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严禁逼供、不枉不纵 秉公执法依据1是实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2是人民警察的职业责任3是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的要求4是人民警察履行国际义务的要求
秉公执法的要求1增强法治观念2模范遵守国家法律3正确运用法律4排除一切干扰5自学接受执法监督
清正廉明内容,艰苦奋斗、克已奉公、防腐挋贿、不沾不染 清正廉明的依据1~关系到党的廉政建设2~是保持人民警察政治本色的基本要求
警察道德意识、警察道德规范、警察道德的示范性指警察遵守警察道德活动三者间的关系警察道德在社会上所起的表率(1)警察道德意识和警察道德作用,以及对其他行业和群众规范是在警察道德活动的基础的影响感染作用
上形成的,又是在警察道德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2)警察他律调控机制指警察组织警察道德活动是在警察道德意和社会各界为了使广大人民警识支配下,遵循警察道德原则察遵从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和规范进行的。(3)警察道德更好地履行警察职责,对干警规范是在一事实上的警察道德察行为所实施的制约 活动和警察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警察道德意识人民警察道德理想就是人民警的概括,指导和制约着警察的察依据共产主义理想。从人民道德意识和警察的行为选择,公安职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出成为警察道德现象的核心。发,所向往、追求的理想人格
职业伦理学根据其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一类是指导各种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整体,也就是把各种职业活动作为道德调解的一个特殊行为领域,从总体上研究或探讨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以及职业道德在社会道德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等。另一类是具体研究某一种职业道德,特别注重研究某一种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等内容。
职业伦理学与职业道德的关系职业伦理学把各种职业道德作为一个整体,从总体上探讨职业道德的各个方面,它以职业道德作为其专门研究的对象,使职业道德更加理论化和系统。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在特事实上的职业生活中形成,并随着职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一种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伦理学与道德的关系伦理学与道德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伦理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才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专门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没有道德现象的存在,伦理学就推动了研究的客体,这门学科也就不存在,它是以抽象思维形式所构成的理论形态。道德是人灯社会、人类生活同生共死的一种永恒现象,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思想关系,较多地用来调整人们之间实际存在的道德关系,它是以形象思维形式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现象。
约束权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其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的行为加以控制的活动,是一种保护性的约束
人生价值表示个人行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人所从事的活动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人在一生中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 警察道德品质是指人民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民警察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相对稳定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