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历多投不一定好 毕业生求职的三大误区
简历多投不一定好 毕业生求职的三大误区
投简历看多少,挑单位爱跟风„„昨日,某晚报招聘月第二场人才交流会——新春人才交流会落幕,会上,毕业生求职方式有诸多误区。
一.简历投得越多,机会越大?
“我投了8份简历了,你今天投了几份?”昨日,大学生姜云从招聘会场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地问同学小刘。
在招聘现场,记者发现这样乱投简历的情况随处可见。大学生李峰因个子较小,很难挤到招聘台前与面试官对话,就是这样,他也投出了10份简历。
姜云说,简历投得越多,应该机会会更多。
专家点评:市人才市场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称,毕业生投放简历,应抓住重点。对自己满意,且与用人单位有意向的,才投放简历。若没有与面试官交谈,就乱投简历,结果往往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应聘者众,单位就越好?
“这家单位应聘的人蛮多,应该不错,我们就在这里站队吧。”昨日,中南民大的学生方毅见浙江一电子公司招聘台前站满了求职者,便拉着同学排在长龙后面。
他说:“说实话,我对这家单位一点都不了解,但大家都在这里排队,说明这家单位肯定不错。”记者随机进行抽查,发现排队的毕业生中,近一半持这种观点。
专家点评:市人才市场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指出,毕业生应查询相关招聘信息,对招聘单位要有所了解。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这样一味跟风肯定不对。
三.岗位要求越低,应聘越容易?
小万不停地在各招聘台前仔细阅读招聘信息,并不时记录着。他说:“想挑一些要求不高的岗位试试。我读的学校知名度不高,找工作有一定难度。岗位要求太高的,估计应聘不上。”在招聘现场,持这一观点的毕业生不在少数。
专家点评:专家指出,挑选岗位,最关键是看能否有利于自身发展。岗位要求再低,如果不适合自己,用人单位也不会录用你。
第二篇:毕业生求职简历硬伤多[范文模版]
毕业生求职简历硬伤多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很快就要开启找工作的生活,这时候需要开始写简历了哦。简历怎么写才能具有特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求职简历硬伤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0份简历中有多少份是合格的?不到10份。远大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志宇指出,简历太长,注水太多,过分谦虚,太过花哨已成为毕业生简历中的硬伤,往往使他们出师不利,失掉面试的机会。
简历应多长?“我见过最长的`简历,17页。先介绍学校、院系、专业、课程,将4年里所学的30几门课程一一列上,再把所有的作品、证书附在后面,甚至包括他的高中毕业证、健康证明等等。太长了!”王志宇说,其实简历一页就足够,两页已经太长了。简历只需要写明4部分:
1、个人情况:姓名、联系方式。
2、应聘职位:要注意如果应聘两个职位,二者不要相差太大。比如,可以同时应聘会计和审计。
3、工作经历:参加社团活动、社会活动,要说明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或成绩成果。
4、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收藏、插花等比较特殊的爱好要注明。
不要太谦虚。有的同学总要在简历里写上,“因为一直读书,没有工作经验,愿意从公司的最底层做起。”云云。这就是过分谦虚。没有经验其实是毕业生的优势,用人单位看中的正是毕业生的潜力,当然要从最基本的职位做起。太过谦虚,会让人事经理觉得你的自信心有问题。花哨是祸。大学生希望简历做得有创意,能够在雪片似的简历中让招聘人员印象深刻,其用心良苦,可惜容易适得其反。王志宇经理介绍说,简历花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如给简历设置封面,既浪费人事经理的时间,又浪费纸张。有的创意过于离谱和夸张,比如有一份简历,在第一页上赫然写着4个大字:通缉伯乐!令人好气又好笑;还有的同学在简历里面配上各种卡通图案;还有的同学把简历搞得过于诗化,将长短诗句写进简历,让人不知所云。
简历是用来传递个人信息的,应该像公司的文稿一样非常简洁。不要有主语,最好是用电报式语言。简历中不要出现大段文字,每个段落不要超过3行。字体不必太大,小4号即可。不要用带有名头的纸。
王志宇建议,如果想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写一封应聘信比较好。一定要手写的,不要复印。内容包括哪里看到的招聘广告、你对哪个职位比较感兴趣,千万不要写长。
第三篇:毕业生求职简历硬伤多
100份简历中有多少份是合格的?不到10份。远大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志宇指出,简历太长,注水太多,过分谦虚,太过花哨已成为毕业生简历中的硬伤,往往使他们出师不利,失掉面试的机会。
简历应多长?“我见过最长的简历,17页。先介绍学校、院系、专业、课程,将4年里所学的30几门课程一一列上,再把所有的作品、证书附在后面,甚至包括他的高中毕业证、健康证明等等。太长了!”王志宇说,其实简历一页就足够,两页已经太长了。简历只需要写明4部分:
1.个人情况:姓名、联系方式。
2.应聘职位:要注意如果应聘两个职位,二者不要相差太大。比如,可以同时应聘会计和审计。
3.工作经历:参加社团活动、社会活动,要说明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或成绩成果。
4.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收藏、插花等比较特殊的爱好要注明。
不要太谦虚。有的同学总要在简历里写上,“因为一直读书,没有工作经验,愿意从公司的最底层做起”云云。这就是过分谦虚。没有经验其实是毕业生的优势,用人单位看中的正是毕业生的潜力,当然要从最基本的职位做起。太过谦虚,会让人事经理觉得你的自信心有问题。花哨是祸。大学生希望简历做得有创意,能够在雪片似的简历中让招聘人员印象深刻,其用心良苦,可惜容易适得其反。王志宇经理介绍说,简历花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如给简历设置封面,既浪费人事经理的时间,又浪费纸张。有的创意过于离谱和夸张,比如有一份简历,在第一页上赫然写着4个大字:通缉伯乐!令人好气又好笑;还有的同学在简历里面配上各种卡通图案;还有的同学把简历搞得过于诗化,将长短诗句写进简历,让人不知所云。
简历是用来传递个人信息的,应该像公司的文稿一样非常简洁。不要有主语,最好是用电报式语言。简历中不要出现大段文字,每个段落不要超过3行。字体不必太大,小4号即可。不要用带有名头的纸。
王志宇建议,如果想引起人事经理的注意,写一封应聘信比较好。一定要手写的,不要复印。内容包括哪里看到的招聘广告、你对哪个职位比较感兴趣,千万不要写长。
第四篇:详解求职简历误区
详解求职简历误区
进入3月份,2009届毕业生找工作将迎来又一个高峰。然而,很多毕业生往往没想到,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简历”反而会成为自己求职路上的绊脚石。昨日“出炉”的一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七成简历让专家摇头,毕业生参加社会招聘会投递简历平均成功率仅为1∶52。
据悉,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我省首次针对毕业生求职简历进行的抽样调查全面展开。该调查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大学生就业服务项目办公室、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毕业生就业专业委员会发起,由国内最大的大学生求职搜索引擎宾果求职网负责调查统计。调查覆盖了河南省内37所不同层级的高校,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21930名,回收简历19893份。
大学生就业服务项目办公室主任赵玲表示,今年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9届毕业生面临很大挑战。在求职中,简历是决定毕业生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的关键,是直接影响求职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赵主任说,希望这份分析报告能帮同学们及时地对自己的简历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及调整,以便顺利迈出求职的第一步。
76%的求职简历更像自说自话的自传
调查显示,76%(15119份)的简历是按照个人成长经历进行内容组织的,能够以工作为核心并围绕具体岗位要求进行内容组织的寥寥无几。专家认为,绝大多数简历看起来更像是一篇自说自话的自传,这让用人单位很难从中看出应聘者是否具备与应聘职位相关的素质。
然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们对自己的简历相当满意。在10分制的前提下,78%的学生都给自己的简历打出了超过8分的成绩,这与专家评定的76%的不合格率形成鲜明对比。
社会招聘会投简历平均成功率为1∶52
简历内容的不成功对毕业生求职影响巨大。调查显示,河南省2009届毕业生网上投递简历的平均成功率(得到面试机会次数与投出简历次数的比例)是1∶93,校内招聘会中投递简历的平均成功率是1∶35,社会招聘会中投递简历的平均成功率为1∶52。相比之下,学生投递简历成功率最高的是在中小型企业的校园宣讲会中,成功比例为1∶13。
调查还显示,我省毕业生求职简历的平均成本为每份1.95元。单份最低成本0.1元,最高成本13元。
毕业生求职简历普遍存在5大误区
履历表是决定一份简历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次调查发现,近九成履历表的排版和内容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调查方分别就毕业生履历表中的五个重要部分,即个人信息、求职意向、教育经历、实践经历及个人优势进行了分项数据统计,揭示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象一”个人信息细过户口本
调查发现,简历中累赘信息显得过多。比如身高、体重、籍贯、民族、婚姻状况等,单项出现率均超过80%。
专家建议,判断一条信息是否需要出现在简历上可以参考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它能否突出个人优势,二是它跟应聘的职位或公司是否有正面的关联度。比如身高、体重等隐私性信息,如果应聘公关类职位,这自然是非常必要的条件,但对于一些没有硬性要求的工作,如果自身条件不是特别出众就不需要填写。
“现象二”求职意向绊倒近九成学生
调查显示,写明求职意向的简历占64.8%,求职意向与投递职位相关的仅占12.6%。
宾果求职网人力资源部经理王语表示,这体现出了当前毕业生制作简历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绝大多数学生在制作简历时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二是多数学生的简历仍是一式N份,当改变投递职位和公司的时候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
王语经理说,现在,人力资源经理翻看几百份简历都难看到一份写清楚求职意向并且求职意向与申请职位相关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明确的意向很可能让一份简历脱颖而出。
“现象三”热衷汇报中学教育经历
简历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问题还有两个,一是将近90%的学生都把自己专业的全部课程罗列了出来,占据了很大篇幅。另外一个问题是教育经历基本上都是从初中开始介绍的,显得过于详细。就业指导师建议,在专业课程方面列出3至5门优势课程或者是与应聘职位相关的即可,如果成绩好的话就附上自己的分数,这对应聘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有很大的帮助。至于受教育的经历,其实把高等教育阶段写清楚就可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介绍高中及初中。
“现象四”工作经历要素大多没填全
调查显示,实践经历一栏中能够完整填写工作经历五要素(任职时间、公司、职位、主要职责、工作业绩)的只占12.2%。另外还有将近10%的学生在这一栏交了白卷。
天基人才网人力资源部经理代蕾表示,这个数据应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因为在一份简历中,最吸引企业的就是工作经历一栏,所以这一项一定要写得简洁、明了、有力。代经理建议,按照任职时间,由最新的开始分条阐述,尤其要突出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承担了什么责任、取得了哪些进步和成绩。另外毕业生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忽视了自己在校内参与的实践活动,避免因为自己认为不重要而交出白卷的情况。
“现象五”自我评价成褒义词展示栏
专家通过对简历的详细分析发现,超过90%的学生都喜欢用一些类似于勤奋好学、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词语来评价自己,可见自我评价被绝大多数毕业生看做是简历中自我展示的第一平台。
但专家的意见恰恰相反。专家认为,由于多数学生都喜欢用大量的赞美性词句夸耀自己,所以绝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已经不再重视自我评价。其实在一份简历中,想突出自己优点的最可行方法就是认真介绍实践经历中的职责和业绩,因为用事实说话才够客观有力。
本次简历调查中的几个数字
①76% 的简历得不到专家认可
②78% 的学生给自己的简历打分超过 8 分
③社会招聘会中投递简历的平均成功率为 1∶52
④简历的平均成本为每份 1.95 元
个人简历普遍存在的五个误区
①简历中累赘信息过多
②简历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求职意向
③简历中教育经历太详细
④工作经历五要素填写不完整
⑤自我评价中过分夸耀自己
第五篇:大学生求职三大误区
大学生求职三大误区
文章来源:(佚名)阅读次数:(3011)更新时间:(2005-12-14 10:15:28)今年是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后的首届扩招大学生毕业,已超过去年几十万人的大学生队伍涌入了就业市场,而且明年的大学生毕业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给本来就已经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带来更大压力。这种环境尤其需要大学毕业生们掌握就业知识和技巧,以避免陷入求职误区。
谦虚过头
蒋武是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面试中,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问了蒋武以下问题: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你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蒋武简单地谈了自己专业成绩的一些优势后话锋一转,开始深刻剖析自己的弱点,如遇事不冷静,脾气比较暴躁,有时会和同学吵架等等,蒋武想通过深刻的自我检讨给用工单位留下诚实的印象,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事与愿违。他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他所谈的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个中考生都能胜任的工作,而没有体现一个研究生应有的能力与水平。从一名大学生或研究生的本身来讲,从用工单位的现实来说,应聘者应当把优点讲够,把缺点讲准,多是七分成绩三分不足,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山望着那山高
路和华是一起毕业的同学,路是一个个性张扬、自信的女孩,华是做事谨慎、性格沉稳的女孩。找工作时,路是非大单位不找,经常更换工作单位。华则是一心一意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着自己平凡的工作。当路换了无数次工作单位时,华在自己的工作单位上已经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华一直都在劝说路,让她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后来,多次跳槽的路从自己的经历中醒悟过来,当华的单位再次招聘新人时,她去应聘了。
第一次求职的大学生切不要一味追求名牌公司。找工作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提供虚假信
姚宏是一名通信工程本科毕业生,他在递交应聘申请表和简历中,都提到自己曾经主持策划过一次本校大型广场联欢晚会活动。用人单位的人就此话题向他提问,他答不上来,用人单位最终确定他不是活动的主要策划和负责人,而只是外围的参与者之一。虽然他的专业成绩比较出色,但由于他不诚实,最终被一票否决,没有被录用。这种做法对于应聘者来说,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