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政工作亮点
民政工作亮点
一是建立完善了五条保障线,民政工作亮点。即建立完善了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城市流浪乞讨救助五条保障线,使全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截止目前共为全区50972户次、101379人次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852.12元;为10122户次、20012人次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12.5元;大病医疗救助人数746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72.3万元。
二是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按照“明确一个定位,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三大服务体系,注重四个结合,落实六大任务”的试点工作思路,区民政局在三教镇利民村、云龙村大胆进行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形成了“2+3+N”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得到了市民政局、国家民政部的充分肯定,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会提供了现场和示范样板。
三是救灾救济工作做到了三个“第一”和四个“统一”。面对今年“7.17”洪灾造成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民政局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使救灾救济工作做到了三个“第一”和四个“统一”。(三个“第一”即是第一时间到达灾情现场,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第一时间上报灾情情况,工作总结《民政工作亮点》。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集中安置点也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安排值班人员、统一为灾民安排食宿、统一为灾民发放生活必需品、统一为灾民进行医疗预防保健,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注有书读,使灾区群众得到了较好的安置与安抚,确保了灾区群众人心稳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四是建立四大制度,便民服务举措进一步加强。第一是建立了便民服务巡回现场办公制度。第二是建立了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实行了领导包片、科室联线、机关干部联系点的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并落实了责任,建立了考核,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干部的作风转变。第三是建立了为民服务代办承诺制。第四是建立干部绩效考评制度。
五是壮大了“两翼”,多方筹措资金。1—7月,全区福利彩票已发行1400多万元,渝西片区排名第一。永川的慈善事业发展步伐也在加快。通过召开全区慈善工作大会和开展“慈善双日工资捐”、慈善公益等活动,使社会慈善意识进一步增强。目前,永川区共募集各类善款168.33余万元,开展慈善公益活动9场次,救助各种困难对象1350余人次。
www.xiexiebang.com ■
第二篇:乡镇民政工作亮点
乡镇民政工作亮点
各村民委员会、乡级各部门:
2009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年,我乡民政工作总的要求是: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突出重点,培育亮点,xx省级“xx市”的创建工作,有力推动和促进我乡民政工作上台阶,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乡镇民政工作亮点。
一、以实施灾后重建和安居工程为重点,扎实抓好救助的各项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要抓好救灾救助工作,救灾要及时,有灾必报,要实事求是,不能无灾小报,小灾大报,弄虚作假;并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切实提高灾害救助的各项工作及灾后重建的规划和方案。农村特困无房户的全面调查核实。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三是加强农村五保的供养工作,各村要认真做好五保对象应保尽保。四是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镇低保坚持总量控制下的应保尽保,坚持进一退一的原则,先退后进的原则,工作总结《乡镇民政工作亮点》。农村低保加大扩大面,坚持7天公示后再报政府,政府在公示7天后,无意见,再填表上报民政局,同时入保人必须本人申请。
二、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积极开展创模工作
当前,把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力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度和监督措施,突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两手抓,两结合,两促进,两提高。一是将以群众会、院坝会、党员干部会、标语、版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村民自治意识。我乡以中河村、火石梁村、大桥村、红洞泉村为重点抓好五个村的村民自治创模工作。二是建立完善好街道的标志牌和新建道路及地名的设标工作。同时完成好各村纸质地图的绘制,深入开展好平安边界线的创建工作。三是加强对殡葬法规的宣传,强化殡葬管理。四是加强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依法规范登记行为,实现人性化服务,确保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
三、以敬老爱老为重点,努力为老人办实事
认真开展对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调查和危困老人的救助,摸清百岁老人对象。加强管理老协活动工作,组织开展好敬老日和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各村要签订好《家庭赡养协议书》和《家庭敬老保证书》的双签工作,建立完善好老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2011年上半年民政工作亮点
2011年上半年民政工作亮点
一、按照“党建好、自治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工作目标,着力增强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称号。
二、我市统一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我市从2011年1月1日起,提高低保标准,新的低保标准为350元/人/月,同时每月另外享受临时补助金30元/人/月。提高标准后,市财政每年将为此新增低保金支出约800万元。
三、依法顺利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至4月底,全市278个村(居)如期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共选举产生村(居)委会成员1250人,其中大专以上749人,占59.9%。村(居)委会干部文化水平及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城乡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实现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从2011年1月1日起,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工作在全市29间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全市 35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受惠。截至6月1日,已对252人次共给予了224425 1
元住院医疗补助。
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变更、注销和年检等事项,全部在中山行政服务在线网站实现联合审批,六、民政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市殡仪馆、市婚姻登记中心、三乡镇颐老院和火炬开发区敬老院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七、创建第九届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得到省双拥检查组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在解决军转干部、优抚对象住房问题方面创出的“两个率先”和在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医疗网点方面实现的“两个全覆盖”等方面的工作十分到位。上半年,加大力度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对161户优抚对象的危房进行重建和修缮。
八、推动老年福利事业投入机制由政府投入为主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努力构建以机构养老为骨干,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上半年,推进 “颐老一键通”和“慈善爱心铃”话机安装工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第四篇:民政工作亮点
2010年龙河镇民政工作亮点
今年年初以来,龙河镇民政办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龙河镇具体实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政工作稳步推进,呈现两大亮点。
亮点一:不等不靠抓创收:院办经济红红火火。
为使院办经济实现稳步增长,龙河镇社会福利院以挖掘人才为突破口,以增长技能为支撑点,大力拓展增收渠道。
一是把懂技术、有特长、能吃苦的李文恩、向世元、陈文发、秦大义、谭福合等院民分别送到龙河镇田先柏养牛场、谭海传养兔场务工服务,每人每月收入600-700元。
二是把双目失明的向延其、谭保洪、向延伦三位盲人选送到重庆及涪陵盲人按摩培训中心培训,理论学习毕业后,院务会又选送他们到重庆市盲人按摩中心学习按摩推拿理疗实际操作技术。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三位盲人均获得了盲人按摩推拿初、中等级证书。他们毕业回来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福利院投资1万余元,在原老政府办公大楼成立了盲人按摩中心。现如今按摩中心设备齐全、技术全面、病人拥挤、生意红火,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月均收入2000多元。
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院内存栏大小猪28头,300-500斤重的有15头,母猪2头,70斤以上的11头;长毛兔30只,预计产值3.8万元。
四是全力发展种植业。院民艰苦奋斗,在仅有3.5亩的土地中,精耕细作,按照生态农业立体耕作方式,生产出各种各样无公害新鲜蔬菜,保证了自给自足,在全县31个乡镇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率先实现吃肉不用买、吃菜不去市。2009年在满足自给的基础上,还面向市场外调肥猪17头,出售小猪30头,价值30750元;出售剩余南瓜5000斤,产值2500元。2010年2月10日新春来临之际,院务会将全年院办经济纯收入的60%共33927.00元按院民出勤天数决算分配给院民,最多的得了近3000元,2000元以上的7人,1000元以上的13人,最少的也有300元。
2010年1-7月份,院办经济收入达85600元,纯收入43600元,人均纯收入671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964元,养殖业收入31278元,服务业收入22700元,劳务收入22658元,预计年底,院办经济总收入将达150000元,纯收入90000元,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
亮点二: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2010年,镇党委、政府把“为优抚优待人员办好事实事”作为全年民政工作的重点,坚持把实干落到基层、把实效回报社会、把实惠带给群众,切实为优抚优待人员排忧解难。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相关救助政策,我镇民政办利用10500元资金,解决了伤残军人马云兹,复员军人向世俊、曹承虎,解困人员冉佰
草无住房问题。此外利用3000元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秦克定、熊永起等人的生活困难问题。二是针对重点优抚人员患有重病的情况,我镇提供了26000元资金以解决优抚对象秦大福、谭龙昭、万永茂、向世河、秦光方、秦光发、向顺泽、周世郎和张鹏等32人的大病医疗救助问题。三是按照市、县大病日常医疗救助规定,我镇235名重点优抚人员将得到新农村合作医疗每人10元的补助参保金。四是2010年8月1日,我镇召开了由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军属烈属50多名优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10多名优抚代表在会上讨论发言,要发扬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努力实现万元增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重点解决了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实际困难,按住房损失和困难程度,分别落实了救助措施,解决他们的的后顾之忧。五是我镇共有61名优抚人员在民政办的支持引导下,申报了农村万元增收项目,力争年底实现万元增收目标,早日摆脱贫困。
第五篇:民政工作的亮点与不足
民政工作的亮点与不足
一、亮点
1、“实事工程”落实到位。年初,各村扎实安排,认真组织,深入扎实开展了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的入户、评议、审核和发放工作,切实纠正了农村低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农村低保评议中程序规范、对象准确、档案完整,促进了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敬老院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敬老院与入住老人签订了供养协议,明确了供养责任和供养标准,充分利用敬老院的土地资源自种蔬菜,提高了供养对象的生活质量。加强对敬老院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院内卫生整洁、制度健全,供养对象满意度高。
3、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在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等方面能够把政策向残疾人倾斜,建立了残疾人创业基地,积极配合县残联开展助残日活动和残疾证换发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社会救助工作督促指导缺位。个别村对村组评议工作组织不力,农村低保的评议审批工作滞后。低保政策落实不够严格,拼户、漏户现象较为突出,低保“动态管理”政策执行不到位,该退保的没有及时退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后进村委会阵地建设不到位。在农村社区建设上,个别村主观上不努力,只从客观上找原因,点子不多、思路不宽,不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在村委会阵地建设上,个别村村务公开栏内无要求公示的内容,影响了群众对公示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有效监督。
3、便民服务措施落实不到位。镇民政办公室上没有民政办、老龄办、双拥办、残联等标示,规章制度也没有固定上墙,规范化建设流于形式,不能较好的方便群众办事。
三、改进措施
1、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确保困难群众一个不漏、保障资金一分不少。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申请登记册,充分发挥村级民政协管员的作用。
2.大力加强民政政策宣传力度,争取广大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支持。加大对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相关民政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树立良好的民政形象,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民政工作的良好氛围。
3、着力做好民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树立民政工作形象。从“便民、利民、为民”的角度出发,规范民政办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悬挂完善各类服务标示牌,规范服务形式、简化服务手续,大力推进“有困难找民政”便民服务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民政形象。
4、切实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开展残疾证换发工作,督促落实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深入了解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全面督促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推进残疾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