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1 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

时间:2019-05-14 18:4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451 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451 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

第一篇:6451 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

试卷编号:6451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B(3)》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1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高文秀,双献功,李逵负荆

2.高明,琵琶记

3.水浒后传,说岳前传,隋唐演义

4.龚自珍魏源

(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公安派是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是因其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文学理论的核心是“性灵说”,把文学创作看作是性灵的表现,应“独抒性灵,不拒格套”,有力地批判了复古主义理论。

2.参考答案: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醉心科举的腐儒的典型。他因长期落第而性格卑怯猥琐,当他梦寐以求的希望突然转成为现实时他竟喜极而疯;这一病态心理的刻画真实地反映出一个被科举制度扭曲灵魂的腐儒形象。而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的骤然改变,则提示了当时文士热衷功名富贵而近乎癫狂的社会根源,即科举制度造成的恶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本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的回答切情切理,有一己之见者即可酌情给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参考答案:本题对答案不作硬性要求,凡学生能有一番合情合理的理解和评价即可酌情给分,但要求能结合《水浒》的一些具体情节(即例证)展开说明、论证,尤其是要注重林冲心理发展历程的揭示。不要求答案的全面性,重在答案的富于创见性和合情合理。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参考答题思路:本则寓言说明了人格修养的问题,献玉者以玉为宝,他注重的是实际的功利价值,子罕注重的则是清廉自守,其价值是超越现实的物质评价体系之上的,是从政者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

本题对答案不作硬性要求,凡学生能针对这则寓言能有一番合情合理的理解、评价与发挥即可酌情给分,不要求答案的全面性,重在评议的富于创见性、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B(3)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1页)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一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 音乐 划分的。

2、《战国策》的编定者是 刘向。

3、《论语》是一部 语录 体散文集。

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 遭遇忧愁。

5、《汉书》共有作品 100 篇。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小雅·采薇》。

7、汉乐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作品是《战城南》。

8、曹丕的 《燕歌行》 是一首著名的七言诗。

9、《哀江南赋序》的体裁是 骈体文。

10、《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 《西洲曲》。

11、《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 东汉末年。

12、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王粲。

13、正始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还有 向秀(或刘伶)。

14、左思 的诗歌《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15、谢灵运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 山水 诗人。

二、解释题

1、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指正始年间至西晋建立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刘伶和向秀。

3、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中所采集和创作的作品当时称作歌诗,魏晋以后,人们称这些作品为乐府,后来文人采用乐府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也被称作乐府。

4、建安时代的作品大力表现时代**和民生疾苦,表达人生忧患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内容深厚,风格刚健清新、慷慨悲凉,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特点统称为建安风骨。

5、《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与其门下文士编纂的一部轶事小说。全书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36门,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的名士们的言论和行为。其特点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三、简答题

1、简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构思极为巧妙。诗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人间夫妇别离之苦,本身就带有浪漫色彩。诗人又把星辰的特点与人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织女形象。既通过“终日不成章”这一典型细节写出她内心的愁苦,又用银河、星光与她的形象相映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本诗的语言浅显生动,尤其是叠字的运用生动巧妙。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生活环境,富于表现力;同时,它们平仄相间,清浊相配,用在诗句的开关,产生了悦耳的音乐美。

2、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

(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2)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

(3)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

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

3、简析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陶渊明的诗能够敞开心扉,表现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和真率的个性,有一种自我表现的色彩;风格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不作夸饰,常用白描手法;善于创造境界,其中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往往包含哲理。

4、简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的写作特点。本文表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孟子在论辩中善于针对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使对方转变态度,愿意听自己讲仁政的主张;本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强劲的气势;语言浅显生动,善于运用比喻。

答题指导: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部作品的艺术特点、某一时期文学的创作成就、作家的创作特点、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在回答的繁简上一定要注意与论述题有区别。在回答简 答题时,应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好这一问题应分几个层次或有几个要点,然后准确、清晰地一一列举或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不需要像论述题那样展开过多,只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做到条理分明清晰、层次分明、表述准确、不漏要点。

四、论述题

1、论述《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离骚》的内容

《离骚》全诗共370多句,2400多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诗人自序身世、现实以及因参与政治革新而受谗被疏的过程,抨击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后一部分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诗人被疏之后的不懈求索和最终选择。《离骚》的内容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这种理想就是实现“美政”。屈原的政治思想接近于儒家,他主张效法历史上的圣君贤相,励精图治,举贤授能,修明法度。

二是表现屈原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以及因此而遭受的打击,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三是表现屈原坚贞洁白的品质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离骚》的艺术成就(1)《离骚》是诗歌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和幻想,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驱使各种神话形象、历史人物、禽鸟花草,纷至沓来,构成了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异常芳洁高大,从精神世界到外表服饰都带有理想化的特点,远远高出于世俗之上。

(2)《离骚》中广泛运用了比兴手法。屈原使比不再局限于以物比物,兴也不仅仅用于作品的发端。他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品质和志行,诗中的比兴带有普遍的的象征意义。诗中还大量“引类譬喻”,使比兴的意象互相联系,各成系统。

(3)《离骚》中的感情非常强烈。《离骚》中自始至终奔涌着火山爆发般的激情。诗中表现了主人公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及在斗争过程中作出的巨大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环境的尖锐冲突以及他内凡的剧烈冲突。全诗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具有崇高的美学风格。

(4)《离骚》篇幅宏伟,内容丰富,在抒情中带有叙事的成分,诗中出现了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同诗人的自序传。

2、分析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思想内容: 诗中写一个太守凭借权势调戏采桑女子罗敷,遭到拒绝,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横暴荒淫,歌颂了下层妇女的坚贞和机智。

艺术特点:(1)诗中生动塑造了一个劳动妇女罗敷的形象。她勤劳美丽、忠于爱情,同时又勇敢、机智,不仅敢于反抗,而且善于斗争。这一形象从外貌到精神都是光彩照人的。

(2)诗中采用虚实结合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写罗敷的美貌。(3)此诗在描写中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尽情渲染,具有夸饰性。

(4)此诗叙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带有喜剧性,体现了民歌的浪漫色彩。

3、联系具体作品,分析《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成就,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其文章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记言和叙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1)辩丽横肆的辞令。A、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从陈说方式来看,战国游士在游说人主时,已不再讲究谦恭文雅的风度,也很少用道德礼义去说服人。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的分析形势,指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

B、《战国策》的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C、《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大都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鲜明,富于现实感。它们虽未独立成篇,但有些故事已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叙事也颇为生动。

(2)富于传奇色彩的叙事。A、书中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其范 围之广泛,上至国君贵族,下至闾巷细民。其中刻划最精采的,还是那些“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他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卓越风采。

B、与《左传》在编年叙事中随事写人有很大不同,《战国策》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在叙事中又有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作者不仅通过富于特征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而且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这样就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C、《战国策》叙事记言,都以人物为纲;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事迹,作者又往往着意渲染,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作品带有传奇色彩。

D、作者在写人叙事时,往往不惜笔墨,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

答题要点:应结合《冯谖客孟尝君》、《庄辛说楚襄王》等篇目,掌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庄辛说楚襄王》的内容和写作特点也要重点把握。此文是庄辛对楚襄王的两次进谏之辞。其写作特点是:(1)夸张渲染,危言耸听,以声势夺人。(2)善于引譬设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文章逐段铺叙,层层深入,掀起五道波澜,构成逼人的气势。(3)语言精彩传神,描写生动。段与段之间构成排比,一段之内时有对偶,句式灵活,节奏感强。(4)富于文采。文章通过君臣问答,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辞藻丰富而华美,最后以一方表示心悦诚服而结束。这些都和后来的散体赋颇为相似。

3、《战国策》的辞令辩丽横肆,铺张扬厉,富于气势和文采,并且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如《苏秦说齐宣王》、《庄辛说楚襄王》;叙事生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富于传奇性,例如《冯谖客孟尝君》、《苏秦以连横说秦》。

4、分析《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主要手法。项羽的形象特点: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

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发动了起义。当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首领宋义畏敌如虎,不顾反秦起义的大局,一味按兵观望时,又是他当机立断,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为诸侯军的领袖。即使在失败的时候,项羽这种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也显示得淋漓尽致。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最后,他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把自己的名马和头颅也送给故人作了人情,显得那么坦然、从容,表现出他性格中刚直厚道,宁折不弯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的对手则显得那么怯懦、委琐。项羽性格中这些英雄气质使他成为一个受后人喜爱的艺术形象。

项羽的缺点和弱点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不善于把握历史的动向和机遇,他只是为复仇、为夺回失去的天堂而参加反秦斗争,在推翻秦朝之后却失去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方针与措施。他性格豪爽憨厚,同时也粗疏寡谋;在关键时刻,他一方面优柔寡断,轻信别人;另一方面又刚愎自用,不听忠臣范增的劝告;他自恃强大,低估了对手,同时又高傲自负,争面子,图虚名,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铸成大错。此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举措,终于导致了垓下的失败。在失败之际,他仍不知悔悟,反而怨天尤人,再三强调这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这些缺点使他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司马迁如何塑造项羽的形象:

司马迁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既突出了他“气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为了刻划项羽的形象,司马迁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最具典型性的情节和场面,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和对比中,突出项羽的性格特点。司马迁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声有色的描写和渲染,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例如写项羽在垓下被围,面对美人名马慷慨悲歌,生动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氛围;“东城之战”的酣畅淋漓,则进下展示了项羽一往无前的气势与才情;而乌江自刎前的一系列表现,则又使人深深感受到项羽性格中憨厚、刚直、豪爽的一面。这些细致的描写和渲染,从历史著作的角度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对于刻划人物,却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使人物形神毕现,生动感人。

答题要点:项羽的身份、立场、抱负、英雄气概、以及他的缺点和弱点。司马迁刻画这一人物,既突出了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倾注了自己的感情。

答题指导:论述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大的文学史问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分值很高,在答题时要求不仅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还要举例子较深入地展开,在语言组织能力上相对于其他题型也有更高的要求。以本道论述题为例,这是一道要求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论述题,主要是要考查学生对作品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作品人物的理解能力。回答时要充分调动自己对作品的记忆,书写时应改做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而使人信服。回答这道题时,项羽的形象可从他的身份、立场、抱负、英雄气概、以及他的缺点和弱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司马迁刻画这一人物的手法,可从司马迁既突出了项羽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在阐释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又有据。其他要求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结构等的论述题在答题中同样要遵循这种言之有理有据的原则,在确定了从哪几个方面回答之后要通过例子具体深入地展开说明。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D)A.《王风·君子于役》 B.《陈风·月出》 C.《秦风·蒹葭》 D.《小雅·采薇》

2、《左传》是一部(B)史书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纪传体兼编年体

3、战国后期的诸子散文不包括(A)A.《庄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吕氏春秋》

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意思是(A)A.遭遇忧愁 B.离别的忧愁 C.楚国曲名 D.抒发忧愁之情

5、《归田赋》的作者是(C)A.枚乘 B.扬雄 C.张衡 D.蔡邕

6、《汉书》比《史记》减少的体裁是(B)A.本纪 B.世家 C.书 D.表

7、汉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D)A.《十五从军征》 B.《战城南》 C.《陌上桑》 D.《孔雀东南飞》

8、《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D)A.西汉前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年

9、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建安作家是(C)A.孔融

B.曹植 C.王粲 D.刘桢

10、《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A)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陶渊明

11、左思的诗歌代表作是(B)

A.《咏怀》 B.《咏史》 C.《游仙诗》 D.《拟行路难》

12、玄言诗主要产生于(C)时期 A.正始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13、被钟嵘评价为“才秀人微”的作家是(B)A.孙绰 B.鲍照 C.江淹

D.吴均

14、下列赋中不属于庾信作品的是(D)

A.《春赋》

B.《小园赋》 C.《别赋》 D.《哀江南赋》

15、《搜神记》的作者是(D)A.张华 B.刘义庆 C.任昉

D.干宝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

(一)举例说明什么是《诗经》中的赋、比、兴。

1、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在《诗》中,它是一种积极修辞手段。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

2、比就是比喻。《诗》中的比喻丰富多样,或用明喻,或用暗喻,或用正喻,或用反喻,都十分生动形象,富于情趣。有时,诗人运用博喻,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

3、兴用于一篇或一章的发端,用以引出后面的句子。有的兴句与后面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起个引子的作用。但多数兴句具有类比、象征的意味,能使人产生联想,或用于烘托、渲染气氛。有些起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在诗中产生多重艺术效果。

(二)简述汉代散体大赋的形式特点。

(1)普遍采用虚构人物进行主客问答的方式,引出后面的大段描写;末尾又总是以一方压倒一方而结束。这种写法是古代隐语和战国散文留下的痕迹,在散体赋中形成了固定的程式。

(2)赋的中间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穷形尽相,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力表现客观对象广阔性、无限性、丰富性,渲染其种类之多、形态之美、变化之繁富,场面之豪奢。从而形成宏大的结构、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和惊心动魄的气势。

(3)辞藻丰富华美。作者常常在赋中堆砌大量生僻的词汇,又喜欢把很多同一偏旁的字罗列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句式以散体为主,灵活多变,但也有不少四字句和骚体句。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有的地方还押韵,非常便于诵读。

(4)结尾往往寄托一点讽谏,但这种讽谏的效果非常微弱,完全被前面的大段铺陈描写所掩盖,很难被欣赏者的发现。

三、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分析《庄子·逍遥游》的艺术特色。

1、本文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首先,本文所提出的逍遥游的理想就带有浪漫的特抽。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展开了奇思遐想,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创造了绚丽斑斓的艺术境界。在作者的笔下,小小的鱼子竟有必千里大,还能化作大鹏。雄伟的大鹏鼓翼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千里”。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乘云气,御飞龙,游于四海之外”。而蜩、斥鴳、鸴鸠等小动物也有人的情感和语言。这些奇幻诡异的艺术形象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拍案称奇。作者运用这些出人意表的想像,展开了大与小的对比,他嘲笑了那些狭隘、拘执的思想、行为,展示了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文章使人的思想豁然开朗,具有荡胸涤臆,发蒙解惑的效果。

2、文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动,寓意丰富而深刻。全文除中间点明主旨的几句话外,全都是借助于形象来说理。其中有比喻,有寓言,也有妙趣横生的人物对话,这种对话也包含着寓意,具有寓言的性质。作者对比喻、寓言的运用也极为自由灵活,有的是正面比喻,有的是反喻,有的是几个譬喻层见叠出,有的是譬喻中套譬喻,故事中有故事。前人称此文“文复生文,喻中夹喻,如春云生起,层委叠属,遂为垂天大观。真古今横绝之文也。”(宣颖《南华经解》)

3、本文行文跌宕纵恣,大开大阖,挥洒自如,具有章法结构的变化之美。文章紧紧围绕绝对自由这一中心,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笔触自由驰骋。各段落之间跳跃起落,似断实连。开头突兀而来,经过层层转折,反复譬喻,方点出中心论点,使人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是铺垫。结尾在与惠施的反复论辩中,以无用之用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议论。以为断而非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濛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林云铭《庄子因》)

答题要点:

(1)本文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本文所提出的逍遥游的理想就带有浪漫的特质。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展开了奇思遐想,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创 造了绚丽斑斓的艺术境界。

(2)文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动,寓意丰富而深刻。其中有比喻,有寓言,也有妙趣横生的人物对话,这种对话也包含着寓意,具有寓言的性质。作者对比喻、寓言的运用也极为自由灵活。

(3)本文行文跌宕纵恣,大开大阖,挥洒自如,具有章法结构的变化之美。文章紧紧围绕绝对自由这一中心,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笔触自由驰骋。各段落之间跳跃起落,似断实连。

2、分析《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并说明司马迁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

项羽的形象特点: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

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发动了起义。当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首领宋义畏敌如虎,不顾反秦起义的大局,一味按兵观望时,又是他当机立断,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为诸侯军的领袖。即使在失败的时候,项羽这种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也显示得淋漓尽致。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最后,他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把自己的名马和头颅也送给故人作了人情,显得那么坦然、从容,表现出他性格中刚直厚道,宁折不弯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的对手则显得那么怯懦、委琐。项羽性格中这些英雄气质使他成为一个受后人喜爱的艺术形象。

项羽的缺点和弱点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不善于把握历史的动向和机遇,他只是为复仇、为夺回失去的天堂而参加反秦斗争,在推翻秦朝之后却失去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拿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方针与措施。他性格豪爽憨厚,同时也粗疏寡谋;在关键时刻,他一方面优柔寡断,轻信别人;另一方面又刚愎自用,不听忠臣范增的劝告;他自恃强大,低估了对手,同时又高傲自负,争面子,图虚名,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铸成大错。此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举措,终于导致了垓下的失败。在失败之际,他仍不知悔悟,反而怨天尤人,再三强调这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这些缺点使他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司马迁如何塑造项羽的形象:

司马迁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既突出了他“气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为了刻划项羽的形象,司马迁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最具典型性的情节和场面,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和对比中,突出项羽的性格特点。

司马迁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声有色的描写和渲染,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例如写项羽在垓下被围,面对美人名马慷慨悲歌,生动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氛围;“东城之战”的酣畅淋漓,则进下展示了项羽一往无前的气势与才情;而乌江自刎前的一系列表现,则又使人深深感受到项羽性格中憨厚、刚直、豪爽的一面。这些细致的描写和渲染,从历史著作的角度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对于刻划人物,却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使人物形神毕现,生动感人。

答题要点:项羽的身份、立场、抱负、英雄气概、以及他的缺点和弱点。司马迁刻画这一人物,既突出了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倾注了自己的感情。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二)试卷A卷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

(二)任课教师: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元曲四大家

2.新乐府运动

3.临川四梦

4.江西诗派

5.三言二拍

二.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篇名和作者的时代(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三.作品赏析(二首任选一首作答,共20分)

1.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定**宋——苏轼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简答题(5题任选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略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聊斋志异》是怎样的一部小说?

3.简析窦娥的性格特点。

4.为什么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受到人们喜爱?

5.简述李煜词和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4任选1题,本题25分)

1.你是怎么看待《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思想的?

2.《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在艺术结构上有何特点?

3.对比分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形象。

4.为什么称南宋的陆游是爱国诗人,辛弃疾是爱国词人?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 试题即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下)测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乌台诗案)。

2、称为“奉旨填词”的词人是(柳永)。

3、南宋中期集大成的诗人是(陆游)。

4、在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里,声望最高﹑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是(关汉卿)。

5、(《琵琶记》)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所以该剧又有“南戏之祖”的说法。

6、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作家是(宋濂)。

7、“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是(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词句。

8、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是(《西游记》)。

9、长篇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金瓶梅》)。

10、《闲情偶记》是(李渔)的代表作。

11、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是(西昆体)。

12、《桃花扇》的叙述的是(侯方域和李香君)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13、(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

14、元杂剧前期活动中心是(大都),后期则是杭州。

15、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6、雍乾之际的(《雷峰塔传奇》)描写了白娘子和许宣的爱情故事。

17、杂剧《墙头马上》的作者是(白朴)。

18、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

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一句指的是三国的(诸葛亮)。

21、《三国演义》开篇引明代杨慎《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2、《水浒传》中足智多谋的吴用的绰号是(智多星)。

23、《金瓶梅》书名分别指书中人物潘金莲、(李瓶儿)、春梅三人。

24、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河东先生集》。是其后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5、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主导人物。代表作品《岳阳楼记》。

26、(龚自珍)自称“但开风气不为先”,但事实上,他留下的大量诗文表明,他既是近代进步文学第一个师表性人物,又开了一代文学的新风。

27、(李清照)在其早年所著的《词论》文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突出强调了词的个性、独立性和词本身的艺术规律。

28、收书3503种、多达79337卷的《四库全书》,是在康、雍、乾三朝编纂出来的,它是对中国古籍的一次全面审查。

29、洪武三年,诏开科举,以制义取士,由此而(八股文)大兴。它命题取自四书五经,阐述只能依朱熹集注,格式极为呆板且限制极为严格。

30、宋代儒学极具创新精神,它在疑古思潮中振兴,大胆摆脱汉唐儒生的成见与偏说,自出议论,阐述儒家经典所蕴含的义理,终由周敦颐首倡,开创了宋代(理学)。

31、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3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34、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5、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7、重湖叠巚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8、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39、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4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46、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4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9、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5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二、名词解释(选4道题作答,每题3分共12分)

1、“荆、刘、拜、杀”:元代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的合称。

2、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美学风貌体现为浓重的市民情调

3、《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创作的一部问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即姐花妖魅的故事,深切的反映了现实人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4、诗文革新运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欧阳修为核心,主要反对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之风,险怪奇涩的太学体,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前期有范仲淹梅尧臣等,后期有王安石,三苏等。在理论上他们始终尊韩崇儒,较好的解决了文道关系。在创作上,撰写了大量堪称典范的文学作品,开创了平易流畅的一代文风。

5、京剧:分布在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清朝中后期,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受到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三、简答题(选3道题作答,每题6分共18分)

1、元杂剧的体制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结构形式

一角主唱的演唱形式

曲白科和题目正名组成的剧本形式

2、桐城派三祖及其主要文学思想 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方苞提倡“义法论”,他要求作文“明于体要”、语言“雅洁”,重新高扬了儒家以正为雅、以古为雅的美学传统。

姚鼐为桐城派散文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义理、考据、同章”三者合一的创作主张,把散文的艺术要素概括为“神、理、气、味”和“格、律、声、色”,既提倡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又把美感分为“阳刚”与“阴柔”,要求二美相济,协和为体。

刘大櫆为桐城派的中坚,着重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探讨“神气”、“音节”、“字句”的关系。

3、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A.统治者对小说控制力度的松弛。

B.明代中期以后整个社会对商品经济态度的转变,促进了小说创作的繁荣。

C.自身生产能力的极大进步是重要原因。

4、元代文化有什么特点?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吸取了一些宗教文化,形成了海涵众多的独特景观。

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停考科举很多年,但也成为了元代文化辉煌的原因之一。

四、论述题(选答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从古典四大名著中分析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的进步。《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脸谱化。例如:曹操——“奸雄”;刘备——仁厚;

《水浒传》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历史化。作者善于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西游记》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将人性、神性、物性进行有效的统一。所谓“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一旦成妖怪,就有了神奇的本领,具有了“神性”,从“真”转化为“幻”。然而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有“人性”,将“幻”与人家的、更深层次的“真”融合,从而完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塑造。

《红楼梦》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上具有个性化。用最真实、最细腻、最生动的话语刻画人物性格。

例如:林黛玉:小心眼、娇柔、才华横溢、薛宝钗:端庄、宝钗扑蝶

王熙凤:泼辣、虚伪、有能力、情设相思局 贾母:有心计、爱子、中秋赏月

2、试分析《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3、举例论述南宋诗词的悲愤情调和爱国思想。

4、试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的形象入手论述作品的思想价值。崔莺莺——性格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和真实性。情爱意志与道德理念的冲突酿成了崔莺莺的茅盾性格。

崔莺莺是相国千金,高贵的出身和严格的传统教养给她烙上了封建思想的印痕,但老夫人的管束、客观环境的禁锢以及封建意识的自我禁忌,使她难以摆脱封建礼教的羁绊。

崔莺莺对爱情的追求是炽热的、主动的,但她的追求并不坦然、堂皇。崔莺莺勇敢酬简是对封建礼教的叛逆。中国古代文学(下)测试卷(B)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0分)

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是(欧阳修)。

2、(黄庭坚)作诗主张“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换骨夺胎”,在他的影响下,北宋后期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

3、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周邦彦)。

4、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的是王实甫的(《 西厢记》)。

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钟嗣成的(《录鬼簿》)

6、明代初期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刘基)。

7、(公安派)派提出的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8、明末清初对《水浒传》进行重大评改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是(金圣叹)。

9、集文言小说之大成,并代表中国文言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聊斋志异》)。

10、(《儒林外史》)的创作宗旨是反对封建科举制度。

11、近代对“桐城派”加以改造并开创“湘乡派”的人是(曾国藩)。

12、陆游堪称古代作家中多产的诗人,其诗歌有9200多首收入(《 剑南诗稿》)。

13、(王士祯)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神韵说。

14、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含杂剧和(散曲)。

15、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加一个(楔子)。元杂剧的角色,可以分为末、旦、净、(杂)四个大类。

16、《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

17、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8、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万中无一”。

19、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0、《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的英雄是关羽。

21、《三国演义》中,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的地方是(白帝城)。

2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的英雄好汉是(鲁智深)。

23、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加工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24、《红楼梦》中“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的人物是(王熙凤)。

25、(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咏梅诗著称,称梅妻鹤子。有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26、王安石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的诗、词、文均绝妙一时。王安石号(半山),又称荆公。他进行过“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27、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作者是(林则徐)。

28、辛弃疾以他巨大的影响,使南宋词坛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都是重要作家,称为(辛派词人)。

29、与清王朝强化文化专制主义的同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初步放射出民主主义的是思想光芒。

30、(白话小说),实际就是以民间口语为主写成的白话小说,是在民间“说话”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可以分为四大类,其中以小说和讲史最为突出。

31、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3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5、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3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39、倩何人,唤红巾翠袖,揾英雄泪。40、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4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4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7、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4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50、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二、名词解释(选答4题,每题3分共12分)

1、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其中关汉卿影响最大。

2、三言二拍:三言: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3、桐城派: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因其早期的重要作家戴名世、方苞等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为桐城派,文章内容多事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其创作体系完整,作品丰富,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长,影响深远。

4、《牡丹亭》: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吸取史上浪漫主意的杰作。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没落时期的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5、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由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著名女作家。她的诗、词、散文都很有成就,尤其是词的成就。在南宋词坛上,她以委婉词著称,词风婉约隽永,语言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动人,而又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大展形式主义词风束缚的一代杰出女词人。

三、简答题(选答3题,每题6分共18分)

1、《窦娥冤》的思想意义有哪些?

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2、苏轼对宋词的发展有什么突出贡献?

1、首先提出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

2、在题材内容上,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到了人间社会。

3、在抒情词上,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外,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

4、在词风上,突破以往婉约派一统天下,开拓豪放词风,创作出高远清雄的意境,还开创了旷达词风

3、《西厢记》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4、散曲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有哪些? A.浓重的市民情调 B.淋漓尽致、显豁直露 C.体式奇、表现巧 D.潦倒文人的特殊格调

四、论述题(选答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是如何体现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表达“仁政”理想——人物形象分析 维护“正统”道德——人物身份分析 体现“民族”意识——时代背景分析

历史的发展和小说的描写结果都与作者的愿望恰恰相反,“暴政”战胜了“仁政”,作为“明君贤相”的刘备和诸葛亮失败了,而代表大奸大恶的曹操却胜利了。作者面对这样的局面,只好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归之于“天数茫茫不可逃”!这实在是儒家道德的大悲剧。

2、怎样认识《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或林冲形象)?

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的人物之一。梁山一百零八将之首,人称 “及时雨”。原本是出身押司的下层小官吏,后来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全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

3、试分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蕴。《红楼梦》通过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生的悲剧;通过个人、家族的悲剧昭示了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它是曹雪芹在亲身经历了从梦想到幻灭的人生变迁之后,于无限沉痛与惋惜之中为自己所处的是爱和社会唱出的挽歌。

封建文化由盛转衰的社会悲剧; 青春少女由生到死的人生悲剧; 青年男女理想失落的婚恋悲剧。

4、举例论述豪放词与婉约词的区别。

豪放派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是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中国古代文学(下)测试卷(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0分)1.宋初诗坛上出现的影响较大的三个诗派有:豪放派,婉约派,花间派

2.“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换骨夺胎”是黄庭坚的诗歌主张。他的诗歌以鲜明的艺术个性,被称为“山谷体”。

3.宋代初期词作家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改变了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姜夔,字 尧章,号白石道人。辛弃疾,字幼安,著有词集《稼轩词》。4.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5.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6.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2.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1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8.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所写《西厢记诸宫调》也很有影响。19.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0.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1.明代四大奇书中的世情小说是:《金瓶梅》。22.我国的小说源头可上溯到古代神话。至唐代出现了传奇,文言小说达到高峰。宋元时期出现的宋元话本,为以后的通俗小说奠定了基础。

23.“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4.《三国演义》中,代表着“忠”的典型人物是 诸葛亮,代表着“义”的典型人物是关羽。

25.清代文言小说最杰出的作品是《聊斋志异》。

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作者吴敬梓,字敏轩。

26.《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说的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二、名词解释(选答4题,每题3分共12分)1.豪放词派

2.散曲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特点是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美学风貌体现为浓重的市民情调

3.梅村体:得名于明末清初吴伟业,因他号梅村,其诗歌以唐诗为宗,感慨兴亡与悲叹失节是其吟咏的主要内容,这种以史诗自勉的精神,使他放开眼界,在形象的反映社会的真实上,取得突出成绩。4.神魔小说:是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接受了西方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话”等小说的影响下,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

5、明初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 《浣纱记》、佚名 《鸣凤记》

三、简答题(前三题选答两题,第四题必答,每题6分共18分)

1、柳永对词艺术发展的贡献主要有哪些方面?

1、大量改制、创作新的词调。

2、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3、丰富并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以雅变俗。

2、南曲的体制特点? A.视剧情的需要而定长短,B.在正戏前,有副末报告剧情情况,即开场。从第二出才是正戏。C.有对唱轮唱等多种形式,D.用南方的方言曲调,E.流利婉转,适于表达轻柔缠绵,脂粉气浓重的故事情节 6剧情多以经历悲欢离合,以生旦团圆终场

3、怎么理解“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演义》之所以在人物塑造上会出现“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表现特点,主要源于其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塑造法。所谓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塑造手法,指在人物塑造中,突出甚至夸大人物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而对其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则欲以舍弃,比如,曹操的奸诈雄豪、关羽的忠义勇武、刘备的仁爱宽厚等。

4、诗词鉴赏(不少于300字):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

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长恨歌》和《石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

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4首。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四、论述题(选答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举例分析,《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有怎样的特点?

a)人物以出场,就确定其基本性格,以后通过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言行的描写,来反复强化人物的这一主要性格特征,这样的人物形象的性格基本上是处于稳定不变动额静穆状态,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b)采用传奇性的情节和典型化的细节来凸现人物性格特征。c)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烘托和侧面描写等艺术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d)善于通过特定的情势和氛围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达到以意传神的地步。2.简述《水浒传》的艺术成就。a)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b)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c)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d)连环钩锁、百川入海的结构。

3.试举例分析,《西游记》中“真”、“幻”结合的艺术描写。

“幻”:小说开卷展示的是大海中一块仙石进裂后变成的石猴孙悟空。“真”:流沙河的恶水、火焰三的炎热……

这种“幻”又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基础上。孙悟空的毫毛能变,这是幻想,但毫毛变成的孙悟空在水里是浮面的,因为是毫毛,这又是真的。真幻结合的艺术描写,是《西游记》富有美学魅力的基础。用超凡想象和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是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4.试分析宝、黛、钗中任一人物形象。薛宝钗是作者用心塑造的封建淑女的典型。在爱情上,情有所钟,却庄而不露。

在才学上,与林黛玉相抗衡,但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在生活上,他也有着爱美的天性和很高的审美能力。是封建社会上一位典雅的标准的淑女。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中国古代文学(下)测试卷(D)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宋末的方回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西昆体)、(香山体)、晚唐体。(”《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初诗坛已经铲除“五代旧习”,稍嫌夸张,但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则颇为准确。

2、晏殊词集名为《珠玉词》,秦观词集名为《淮海词》。

3、北宋作家(苏轼)散文创作推崇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作文文道并重。

4、(黄庭坚)的诗歌被称为“山谷体”。

5、江西诗派标举 “一祖三宗”,一祖指的是(杜甫)。

6、“中兴四大诗人”中,最著名的爱国诗人是(陆游)。“诚斋体”诗歌是指(杨万里)的诗歌。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最大愿望。他的词擅长用军事意象,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8、(关汉卿)曾说,“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他的悲剧代表作是《窦娥冤》。

9、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元杂剧中的“《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该剧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10、白朴现存杂剧两部:《梧桐雨》和《墙头马上》。

11、元曲作家(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倩女离魂》的作者是(郑光祖)。

12、南戏《琵琶记》中,男主角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

13、我国历史演义小说开山之作为《三国演义》。“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指的是书中的人物(关羽)。

14、明代中期,首先明确提出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重视拟古,”反对“台阁体”的诗歌群体是(“前七子”)。

15、(梁辰鱼)所作《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16、(汤显祖)用自己的剧作表现着“至情论”,他认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7、至明末,有署“姑苏抱瓮老人”者,见(“三言与二拍 ”)共200种,“卷秩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18、清代最著名的传奇小说是《水浒传》。

19、《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暗指书中人物(王熙凤)的悲惨命运。

20、(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陈维崧是(“阳羡词”)词派代表。《明史》是由(张廷玉)主编。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4、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2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8、(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2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30、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3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3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二、名词解释(选4道题作答,每题3分共12分)

1、诗词同体:是苏轼首先提出的词学观念,他把词看做是长短诗句。打破诗词有别的认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体。

2、唐宋派:是明清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士、归有光等,散文创作上以摹拟古人为主,不但缺乏思想,他们还主张在散文重视作则自己的思想感悟,批评复古派一味抄袭模拟,主张文章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论”,还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3、临川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因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其地位突出,艺术造诣高,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

4、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为区别于北方的杂剧而成为南戏,熔歌舞,念白,范科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运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乐器以鼓板为主,具有细腻委婉的特点。

5、二拍:明初小说家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简答题(前三道题选两题作答,第四题必答,每题6分共18分)

1、简要概括清真词的艺术特色。1)清真词是指北宋周邦彦的词

2)以深契微茫的笔触体物言有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

3)讲究词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和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

4)沉郁顿挫的艺术性。

5)语言流畅优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

2、《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

1)为明代以后的农民起义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借鉴,堪称农民的教课书。

2)为后世的小说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为中国现实主义开创了广阔的道路。

4)书中一些具有反抗意识,乐观精神理想化的人物一直为人民所乐道,鼓舞这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也影响了人们的心灵,性格和智慧。

3、元杂剧与南戏体制上的异同?

1)A,南戏视剧情需要而定长短,便于自由地表现复杂、完整的故事情节,篇幅则较一本四折的杂剧长

2)B,南戏在正戏前,由副末报告剧情概况,即“开场”。杂剧的题目正名则在剧本的末尾 3)C,南戏有对唱、轮唱等多种形式,杂剧只由主角一唱到底 D,南戏用南方的曲调、语言,用韵自由,而杂剧一折一宫调,一韵到底

4)E,南曲流利婉转,伴奏以鼓板为主,北曲慷慨高亢,音节紧奏,北曲以弦索为主

5)F,南戏演员动作为“介”,杂剧谓“科

4、诗词鉴赏(不少于300字)。《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出塞》词是纳兰性德到关外巡察时所写,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

言语的无奈。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往”,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

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从前幽怨”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

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片写眼前之景,下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 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四、论述题(选答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江西诗派发展之脉络。

2、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道:“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1)这句话是对关汉卿杂剧语言的评价。

2)所谓“本色”是指并非不讲修饰,而是随物赋言,一切语言和技巧都要随所表现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或雄壮,或清丽,或妩媚等等,都能曲尽人情,贴切精当。

3)关汉卿还有关于日常的口语、俗语,双关语甚至少数民族的外来语,也善于化为庄重典雅的古代诗词赋文。

3、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游戏之作,足供幽默笑料,你的看法呢?它的思想价值体现在哪里?

《西游记》中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把可恨可耻可爱可怜的社会现象和世相脸谱撕裂,化成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笑料。《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开拓了浪漫主义的新境界。它不但在艺术上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在哲学思想张给人们新的启示。在他的影响下,明清两代出现了一大批神魔小说,给人们以别开生面的艺术感受。

4、《儒林外史》的文化意义?

《儒林外史》对现实巨大的批判力量在当时影响很大。他奠定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基础,晚晴谴责小说明显受到它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下)测试卷(E)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西昆体是以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白体诗人主要模仿中唐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诗歌。

2、(张先)词的内容主要是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人称 “张三中”。

3、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量创作慢词,改变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对词的贡献巨大。

4、欧阳修,字(永叔)。他的散文成就巨大,“二十四史”中的《五代史》便是他所作。

5、北宋文学家(苏轼)从“诗词同体”的角度提高词的地位。南北宋之交的词人(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说。

6、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是宋代著名诗派(“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7、(晏几道)的词中经常出现他的红颜知己莲、鸿、蘋、云等四位歌女的芳名。他还喜欢在词中写梦,如“(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8、姜夔,号(白石道人),他的咏物词写的极好。清代常州词派最为推崇南宋代词人姜夔与(张炎词)。

9、元代律法将人分为四等,(关汉卿)的《蝴蝶梦》便是以此为背景而创作。

10、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11、《西厢记》故事取自唐传奇小说《莺莺传》。

12、《汉宫秋》是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13、元杂剧《赵氏孤儿》是(纪君祥)的作品,受到王国维大力推崇。

14、“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著名思想。

15、明代各类通俗文学中,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形成了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 章回小说)。”

16、明代杨定见在《忠义水浒全书小引》认为:《水浒》而忠义也,“忠义而《水浒》也。”最能体现作者忠义主旨的是《水浒传》中(宋江)这一人物形象。

17、冯梦龙认为:“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故其大量辑录民间歌谣。在他的《山歌·桐城时兴歌》中,辑录了二十四首“桐城时兴歌”。

18、明代剧坛“汤沈之争”的源头,是因为明传奇《牡丹亭》的改编问题。

19、周进和范进是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20、康熙剧坛上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21、《红楼梦》全书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22、袁枚生活通脱放浪,个性独立不羁,颇具离经叛道、反叛传统的色彩。他论诗宗尚(“性灵说)”说。

23、“道与艺合,天与人一”,“义理、考据、词章”合一是清代散文大家(姚鼐)的思想。

2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5、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7、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8、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9、(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30、(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3、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3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6、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39、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40、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41、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4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名词解释(选答4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三苏:苏轼、苏洵、苏辙。苏辙散文可与其父、其兄媲美,但风格却不同。苏洵以博辨宏伟见长,苏轼以行云流水著称,苏辙则以汪洋淡泊、深醇温粹为主。

2、八股文:也称“时文”“四书文”,是中国明清两代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讲究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一段落死守在每隔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翻译成文。

3、公案剧:又称“公吏”杂剧,元杂剧的类别之一。元代吏治较为黑暗,故此类剧出现较多。剧中的清官形象,以包公为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被压迫者和被损害者的意志和希望,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4、神魔小说:是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接受了西方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话”等小说的影响下,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

5、《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规模最大的从书。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称“四库全书”。

三、简答题(前三题选答两题,第四题必答每题6分共18分)

1、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A.善于创作宏达的意境和雄壮的声势,表现出慷慨豪迈的风格,B.善于运用奇特的想象夸张,比兴的手法,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C.善于运用具有特色的语言和各种不同的手法,打破词的固有的传统形式和格律束缚,表现出大胆的创新精神,D.善于博彩众家之长,表现出风格的多样性。

2、《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A.在表现人物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

B.在艺术结构上,以侯李爱情为线索,组织成多方面的社会矛盾,严整紧凑。

C.曲辞亦流畅优美,富于文采。

3、章回体小说的体制?

a)它保持了话本的某些特点,但有所发展。如有些小说用白话写成,有些正文前有楔子,与话本的入话相近等等。b)分章标回。

c)设置悬念,结构上前回与后回保持连续性。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4、诗词鉴赏。(不少于300字)《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该作品为南渡以后的作品。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

“仿佛”以下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此词则上下两片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自然会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充分显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四、论述题(选答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举例论述,北宋初期词风的转变。

(1)词在五代时,多是“花间”的浓艳和南唐的哀婉,但到了北宋初期,晏殊、欧阳修等人继续沿袭“花间”,南唐词风,多做小令,多写男女相思,但已摆脱了“花间”的浓艳和南唐的哀婉,视词成为清丽精巧,含蓄典型的娱宾之艺。

(2)晏殊对词的革新,他的词比南唐的抒情性更强,风格更雍容秀雅,文人化、诗人化的倾向更明显,现实着词逐渐与娱宾遣兴的应歌之作,转为言情写志的抒怀之作。《鹧鸪天》

(3)欧阳修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抒发自我的感受,改变词的审美趣味,向通俗化发展,吸取了民歌的表现手法,是词的艺术风格清新明畅。如《浪淘沙》表现的就是自我的感受。(4)范仲淹开拓了词境,表现出他的深沉的意境。如《渔家傲》,感情沉郁肯挚,风格苍凉悲壮。

(5)柳永歌咏都是生活,多做长调慢词,喜用白描、铺叙手法和俚俗,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转变了五代以来的词风。如《望海潮》,描写的就是杭州的山水,以及街市繁华。

2、试举例论述,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在人物性格刻画上的发展。

1、试从古典四大名著中分析人物形象塑造艺术的进步。《三国演义》脸谱化

曹操——“奸雄”

刘备与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

《水浒传》历史化 作者善于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进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西游记》人性、神性、物性的统一

所谓“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一旦成妖怪,就有了神奇的本领,具有了“神性”,从“真”转化为“幻”。然而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有“人性”,将“幻”与人家的、更深层次的“真”融合,从而完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塑造。

《红楼梦》个性化 最真实、最细腻、最生动 林黛玉:小心眼、娇柔、才华横溢、薛宝钗:端庄、宝钗扑蝶

王熙凤:泼辣、虚伪、有能力、情设相思局 贾母:有心计、爱子、中秋赏月

3、有人认为,《窦娥冤》前三折已经将悲剧的氛围推向了极致,第四折反而冲淡了悲剧力量,应该删除。你是怎么认为的?请论述。第四折写窦娥鬼魂托梦做了政廉访使的父亲,从而平反了冤狱,让坏人受到了惩罚。这样的结局体现了关汉卿惩恶扬善的创作原则和美学理想,也是窦娥至死不屈斗争精神的进一步发扬;以最清醒的姿态和不屈斗争的精神最后丰满和完善了窦娥的形象;是窦娥那不散冤魂顽强抗争的结果。

4、试论述《红楼梦》的叙事艺术。(1)写实与诗化融合。(2)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

2、楚辞:一是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代表作家有屈原和宋玉等,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九辩》等;二是指战国以及汉人用这种新诗体写出的作品;三是指汉人把上述作品编辑在一起而成的一部作品集。

3、《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一部的系统论说散文集,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称《淮南鸿烈》,约完成于武帝初年,编撰的目的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道。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文风不拘一格。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

4、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5、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6、《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7、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8、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9、七体:七体形成于枚乘的骚体赋《七发》。七发就是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并以七段文字构成文章的本体。这种结构引起了后代的诸多模仿,《文选》遂将这些著作单列,命名为“七体”。

10、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二、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氓》。

(2)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月》。

(3)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君子于役》;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如《小雅•采薇》。

(4)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文王》;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有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

(5)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的借古讽今,如《荡》;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

(6)周民族的史诗。《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历史,远古传世的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贵。

艺术特点:

(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②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

①词汇十分丰富。

②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2、简述《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1)提出了“美政”理想,要求政治革新。“美政”的具体内容,即效法古圣贤君“举贤授能”、“修明法度”。诗人主张不分出身贵贱,唯贤是举;改革弊政,取消贵族垄断政治的特权。他竭力抨击违背法度的黑暗政治,指控腐朽贵族钻营取巧,谄谀求宠,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他还大胆揭露楚王的反复无常和昏庸无能。

(2)诗中洋溢着热爱国家关心人民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诗人关心祖国的前途,为了改变祖国昏暗政治,他不顾个人祸福荣辱。他始终为祖国的富强而斗争,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即使追求救国的幻想破灭,他也始终不离开祖国一步,最后以身殉国,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3)坚持正义,反对奸邪,表现出“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诗人的一生,始终处于险恶的现实矛盾之中,但他坚持理想,决不同流合污,更不向恶势力妥协,一种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贯穿在《离骚》全篇之中。

艺术成就:

(1)《离骚》的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诗人通过神奇的幻想,借助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构造非现实的境界。情感炽烈,具有鲜明的自我表现色彩。

(2)《离骚》创造性地运用了香草美人比兴象征的手法。

(3)结构宏伟严密。幻想与现实、记叙与议论、描写与交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安排得错落有致,波澜起伏。在结构上,以“岂余心之可惩”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4)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离骚》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诗体,句式参差错落,通篇隔句句尾用“兮”,形成了完整而富于变化的新体诗。《离骚》多采用楚国方言,富于地方色彩。

3、分析《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它叙述战争和复杂的历史事件时,真实生动,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委婉周详,富有故事性。

(2)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左传》或选取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显现人物的生动形象,或在诸多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活动与性格特征,或通过故事情节的补叙丰富人物形象,或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深化人物的本质特征等,手法非常高妙。

(3)语言简炼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特别是书中写出的大量外交辞令,更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能力。

4、结合作品,谈谈《史记》的文学成就。

(1)历史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史记》描写人物多,范围广,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其塑造人物形象,善于准确捕捉历史人物的特征和精心选材,善于通过矛盾冲突描写、虚实相生手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映衬等来刻划人物。

(2)叙事和场面描写悲壮慷慨,诙谐滑稽。《史记》塑造的人物多是具有悲壮之美悲剧人物,与此相应,其叙事与场面描写多具有悲壮色彩。《史记》的叙事和场面描写,还有诙谐滑稽的喜剧美。这类描写虽不及前者 多,但也不在少数,最集中的表现是《滑稽列传》,其中的人物言谈行事,均注重讽谏,诙谐风趣,轻松幽默,逗人发笑。

(3)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使他满怀悲愤,他将这种浓郁的感情融入《史记》创作中,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刻划和论赞中都跳跃着太史公诗人般的激情,如《屈原列传》是一支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歌,《项羽本纪》是一首充满悲壮叹惋之情的英雄史诗,《伯夷列传》是一首喷发出愤激不平之情的怨刺诗。

(4)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艺术风格。《史记》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美。总体上看,全书以阳刚之美为主。这主要表现在:气魄宏伟,笔力千钧;内容奇伟,惊心动魄;气势凌厉,一泻千里。

(5)结构和语言。《史记》整体结构系统宏伟,人物传记的结构,一般开头先介绍人物姓氏、籍贯,中间是记叙主体,选择与人物性格、事功最相关的几事件进行叙述,结尾以太史公曰表作者自己之意见。具体每篇传记的写作,有时又比较灵活。其人物传记,又有分传、合传、寄传、杂传,这也是作者根据人物的性格及事功,进行的结构安排。其结构对后世史书及传记文学的创作有深远影响。语言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首先是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特征,如正直口吃的周昌廷争之言、毛遂自荐之语,最突出的是陈涉、项羽、刘邦表述早年的抱负之语的不同表现;其次是作者的叙述语言通俗、简洁、精炼,富于感情,有很强的表现力。有些语言接近当时口语,有的直接用民谣、谚语,这使其语言更丰富,富于表现力。

5、汉乐府民歌主要反映哪些内容?

(1)表现民众的悲苦、怨恨与反抗。这类民歌,远超先秦民歌“怨刺”的界限,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

(2)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3)反映爱情、婚姻、家庭问题这一永恒主题,并藉之歌颂了当时人们追求的坚贞爱情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

(4)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寓言诗,善用拟人手法,想象奇特丰富,曲折暴露了统治者地凶残,表现了人民忧生惧祸的心理,并留下了一些有益的社会生活经验。

(5)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篇以劳动为题材的名篇——《江南》,用反复咏唱的形式,描绘鱼儿在莲叶四周戏游的情景,表现了采莲青年男女欢愉的心情,展示了江南水乡明媚秀丽的风光。

6、《庄子》散文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1)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

(2)《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7、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家和作品?

特点:

(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

(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

(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

(4)主旨则既美且刺。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

(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序、正文(主客彼此夸耀)、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

主要作家和作品:

(1)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2)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3)班固《两都赋》。

(4)张衡《二京赋》。

8、简述《孟子》的艺术特色。

(1)雄辩色彩

①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使对方心悦诚服。

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①典型事例,如《齐恒晋文之事章》中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

②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这折枝”。③寓言故事,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等。

9、试析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1)香草意象有两层含义:

①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诗人有时以香草自称,有时又用来指称他尊敬的人,所有这些人,都具有高洁的人格。

②是与恶草相对,象征者政治斗争的双方。

(2)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喻君王,或自喻,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10、结合具体作品,简述汉赋发展不同阶段的三种主流形式。

(1)第一个阶段是从汉初到武帝即位。这一阶段流行骚体赋,贾谊是其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大赋也开始形成,出现了枚乘的《七发》。

(2)第二个阶段从汉武帝到东汉中期。此期大赋创作最为兴盛,著名的汉赋四大家皆出此期,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骚赋和小赋创作无法与之相比,但亦未中止。

(3)第三个阶段从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这是大赋衰微期,抒情小赋的勃兴期,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

下载6451 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6451 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 藏懋循 编的《元曲选》和近要隋树森编的《 元曲选外编 》。 2、在元杂剧剧本中, 宾白 (简称 白 )是剧......

    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 1、 隋朝李谔的《上隋高帝革文华书》 2、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烔卢照邻 骆宾王 3、 “文章四友”:杜审言 李峤 苏味道 崔融 4、 “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大全)

    一.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1、 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2、 马克思将上古神话科学地定义为“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得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3、 保存最......

    中国古代文学

    孙悟空形象来源分析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更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西游记》是以唐玄......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一、默写 1、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

    中国古代文学[本站推荐]

    1、白体——这群诗人主要效法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易清雅。故称“白体”。(也称“香山派”) 2、“晚唐体”是宋初模仿唐......

    中国古代文学题库附答案5则范文

    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吴越春秋》 ) 2、《女娲补天》原载于(《淮南子》 ) 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史记》 ) 4、《诗经》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