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使用第一人称(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18:3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叙文中使用第一人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叙文中使用第一人称》。

第一篇:记叙文中使用第一人称

记叙文中使用第一、第三人称的作用

(一)第一人称

即以主观者的角度,用「我」的口气、从「我」的角度记叙所见、所闻、所感。用第一人称记叙,可以给予读者亲切真实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便于抒发感情和发表议论。

(二)第三人称

即用旁观者的角度向读者叙述事情,写法较为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什么内容都可以反映,各种表现手法都可以运用

第二篇:记叙文中描写

记叙文中怎样运用景物描写

——由《萧瑟秋风今又是》作文说起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而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运用则是锻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此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时给学生布置了下面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联系个人生活实际,以“萧瑟秋风今又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的重点是:(1)内容要与秋风相关,即有相应的景物描写;(2)事件要体现“今又是”,有今夕对比;(3)联系个人生活实际。

那么,在写作时怎样成功运用景物描写呢?

一、展开联想,借助景物抒发作者的内在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观的,而文人笔下的景物都饱含着作者的浓浓的思想情感,作者总要把自己的感情寓于其中,通过景物表达出来。面对朝阳,会联想到勃勃生机;面对高山,会想到雄伟壮观;面对大海,会想到开阔胸襟……

下面是一位学生面对秋景而展开联想,抒发自己一次考试暂时失利而感觉愧对父亲进而发愤苦读的情感。

萧瑟秋风今又是

一阵风可以唤醒一个季节;一棵芽可以振奋一滩荒原;一腔热血可以熔化一口铡刀;一丝希望可以燃烧一片蓝天。——题记

父亲的目光是一条深沉的河流,漂泊着我的快乐与悲伤;父亲的鼓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指引着我从人生低谷走向生命的巅峰。

父亲是个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使他变得总是那么沉默,也许家庭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压得他喘不过起来。他始终是劳作着,沉默着,但他时刻不忘女儿的学业。

在那秋高气爽的季节,我如愿以偿地踏进梦寐以求的临沂一中的校门,迎面而来的是校中百年老树的参天挺拔,绿阴密织,仿佛在编织一个绿色静雅的世界。从此,我便成为百年名校的一位学子,在这方人才沃土上勤奋着,伏案苦读,希望得到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

生活有时像一位爱开玩笑的人,越是在你期望值最大的时候越来一个最大的肥皂剧。开学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不尽人意,我失利了。我清楚地记得,接到成绩时是星期一的晚自习,面对这难以接受的事实,我欲哭无泪。别人都为自己的成绩而高兴,惟有我向隅而泣。教室内辉煌的灯光,似乎也在责问我。是呀,自己有何颜面面对家中那期盼的目光?怎对得起父亲那被压弯的腰和被磨出茧的树皮似的双手?晚自习不知不觉过去了,那阵阵夹杂着秋叶落地的秋风不尽人情地向瘦弱的我刮来,风是那样的冷落,月光下的景物是那样凄惨萧条,月亮也被污浊的云朵囚禁着,一切生灵好像都失去了活气。我在思索着,怎样面对江东父老。回家的日子到了。见面时,父亲依旧在耕耘那为我家提供生活来源的几亩薄地。也许他早知道了我的成绩,可他一直沉默不语。我多想让他痛骂几句呀,那样也要比现在这种内心压抑与愧疚纠缠在一起折磨好受得多。

离家的日子总是来得那么快,我要返回学校了。父亲帮我收拾好了东西,临走时,父亲将一张叠折有序的纸递给我,说:“孩儿,不要灰心,挫折是难免的,爸要对你说的话都在这纸上!”……随着汽车的鸣笛声,父亲渐渐的消失在我的视线,惟有他高大的背影停留在我的眼眸中。

慢慢地打开那张纸,我哭了:“孩儿,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只要有意志、有信心,胜利永远会属于你……这是你父母的肺腑之言!”车在前行着,我在思绪在翻动着。父亲的话烙印在我的心中,此时我才感受到父亲那憨厚朴实的力量。

车不知不觉到站了,学校就在眼前。街上的空气那么新鲜,阳光那么明媚,秋风中的枫叶泛着红晕在微笑的点头,别有一番蕴味,我知道,新的征程开始了。

作者借助联想,成功地运用了景物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景物之中:当得知自己考试失利时,教室内原本辉煌的灯光也变得“似乎也在责问我”;秋风“不尽人情地向瘦弱的我刮来,风是那样的冷落”;月光“也被污浊的云朵囚禁着,生灵好像失去活气”;而结尾处受到父亲鼓舞,重新鼓足勇气,决心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景物则变成“街上的空气那么新鲜,阳光那么明媚,秋风中的枫叶泛着红晕在微笑的点头,别有一番蕴味”等等。作者借景抒情,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二、刻画细节,抓住传神景物表现作者思想

自然景物各有其特点,而作文中景物描写则要抓住其突出特点进行描绘,把作者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作者内心世界。请看下面例文:

萧瑟秋风今又是

天灰蒙蒙的,踏着满地似血的枫叶,我一个人在慢慢地走着。想起这样一句话:“叶的飘落,是因为风的追求和树的不挽留。”想起自己,竟自伤感起来。

突然记起了家乡的西山,在这个季节里,该冷清了吧,我那群可爱的朋友们都离开了,它也许很寂寞吧。

曾几何时,我们几个顽皮的孩子,每天下午都来嬉戏玩耍,采几朵野菊花插在头上,然后蹦呀,跳呀,把家庭作业抛在了脑后,一直跑到累得满头大汗,然后捧起清凉的溪水,把脸贴上去,往水里吹几口气,抬起头,互相看着,傻傻地笑……玩到傍晚,饿了的时候,逮几只蚂蚱,升起一堆火,把它们烤得又黄又亮的时候,用石头压死火,互相分享这美味,吃得嘴唇都变黑了。回家后当然是一顿斥责,但明天依然如故,这是我们约好的,每天下午都一样……

想到这,我不禁停下了脚步,天不早了,路上只剩下我一个人,看到这漫天飞舞的枯黄的叶子,任凭秋风吹着我的头发,萧瑟秋风今又是,只是人变了,景也变了,没有夕阳,看不到“夕阳西下”的景色,但能深刻体会到“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范仲淹在《苏幕遮》里说得好:“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一下子就把愁苦的心情描述出来了,于是又记起他《御街行》里的句子:“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弯下腰,捡起一枚千疮百孔的叶子,像一颗经历无数次风雨的心,在饱经沧桑后落到了它深爱的土地——这样想着,突然,铃声把我换回到现实,发现天已经快要黑了,该上课了,急匆匆跑到教室,然后把那片落叶夹在了我最爱的那本书里,连同当初小伙伴们的轻松自在的嬉戏声。

西山,我的乐园。

这篇作文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几个特色进行描绘,达到了感人的目的:秋天的枫叶是红的,但在作者思念故友这种思想感情下却变成了“似血的枫叶”;童年伙伴亲密无间,游戏时无拘无束,景物变得可爱,“野菊花”、“清凉的溪水”、“又黄又亮的蚂蚱”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思念朋友、感叹朋友离别,树叶变得“千疮百孔”,“ 像一颗经历无数次风雨的心像一颗经历无数次风雨的心”。抓住了景物特色,也就抓住了人物的心情,抓住了人物内心世界。

三、托物言志,运用景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景物是作者情感的寄托,丰富的感情和真正的意图要通过景物表达出来,于是作者就托物言志,赋景物以人性。请看:

萧瑟秋风今又是

树叶飘飘洒洒地落下,宛如一只只黄蝴蝶迎风起舞,一阵阵清风吹动着地上的落叶,也一阵阵吹动我的心。此时已是7点30分,距离家长会开始时间已经不多。我目视着远方,在人群中搜索爸爸的身影,但都令我失望。我独自站在那里,双手插在衣兜里,踟蹰着。看到别的家长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我在想象着父亲到来时的情景。1分钟,2分钟,10分钟……我在秋风中足足站了半个小时,正当我拿起电话时,那熟悉的身影终于出现了……

在近百米的地方,爸爸的双手插在衣兜里,像我一样。在众多的家长当中,他是那么的矮小,我走上去,迎着他说了句:“爸,家长会快开始了,你快去吧!”话很平淡,没有欣喜,没有怨恨。就这样,短短的几分钟,爸爸在我面前出现,又在我眼前消失。

我独自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家长依旧络绎不绝,在孩子的陪伴下,他们有说有笑,而我却独自一人呆呆地走着。抬头望望天空,一片晴朗,而我的心中却下着雨。一阵秋风吹来,树叶落在我的身上、脸上,虽然有点麻木,但经过多次的磨练,我早已习惯了。成绩考不好,我告诉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爸爸来开家长会,两手空空,我告诉自己,没关系,他是为了磨练我,让我自立……我纵然找到千百个理由,可心里总有几分不平,就算生活上再独立,也弥补不了我内向的性格,我所有的秘密从没有向父母提过,只是让它们像秋叶般腐烂在泥土里,埋藏在我心里……

时间过得好快,家长会结束了,爸爸从教室走出来。我把他送到校门口,路上,爸爸问我的学习情况,我只是机械般地回答:“还行,知道,嗯……”这些我似乎能背成顺口溜的答案我都说烦了,爸爸也该听烦了吧。

远处,公交车缓缓地蠕动而来,爸爸临上车前说了最后一句话:“要吃得好点,关心好自己。”我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因为,爸爸终于说了一句关心我身体的话。

我再一次抬抬头,天依旧晴着,我的心也晴了,我顿时感受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父爱无言,父爱如山。

父爱无言,父爱如山。爸爸来开家长会,两手空空,令“我”失望。更令人失望的是没有一句关心的话语,难道父亲不爱“我”吗?“我”烦恼。结尾处卒章显志,顿时感到了父爱的伟大。作者借助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总之,景物描写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它对衬托人物情感、表达作者思想、彰显文章主旨具有重要作用,恰当运用对提升作文质量大有裨益。

第三篇:记叙文中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 何永康

记叙文离不开描写,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根据描写的对象,描写分为两种:一是人物描写,二是环境描写。

一、人物描写

记叙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刻画人物形象,要刻画人物形象,就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人物描写又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去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和动作等。这些类型的描写在教材中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也是同学们的作文中运用得最多的描写手段。

1.外貌描写:

同学们在外貌描写方面最大的缺点就是套话太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策略点拨

画人像,眼睛是关键。其他轮廓具备,眼睛画得像了,那人物就活了。#大凡写得最好的人物,不是用叙述方法来介绍他的面相和性格,而是写他的声音、笑貌、一举一动,使人读完后能够想像出这个人物的形貌。《红楼梦》中的人物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描写的,甚至可以从人物的说话中想像出他或她的丰采,辨出是男是女……闻其声,如见其人写人物能写到这样境界,才算技巧之上乘。

实例展示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好的脸色新鲜得使人忘掉口渴又觉嘴谗,仿佛是好水果。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话,大而无当。

点评

世上之假大空者,莫过于政治家的讲话,用它来比喻女人空荡荡的眼睛,反衬唐小姐活泼可爱、温柔多情的眼神,比正面描写形象深刻得多,且顺手抽了说大话的空口政治家一鞭,可谓技高一筹。

实例展示

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这人姓夏,乃薛家集上旧年新参的总。

点评

这是《儒林外史》中一段传神的人物描写。作者没有写人物五官端正与否,只说眼边之红乐于帮闲凑趣而经常性的熬夜、酗酒的结果;锅铁似的脸,则标志他尚处于官场的外围,需要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曰,冒严寒;“几根黄胡子”,暗示了年龄;而那歪戴的“瓦楞帽”、油篓般“青布衣服”,形象化了他的地位及其为人之龌龊与粗鄙;再加上“一根赶驴的鞭子”------这根平凡的赶驴鞭,不是一般乡民所能拿的,又非有身份的人所愿拿,因此恰到好处地表明了此人的身份。

实例展示

这是一双凝神专注的眼睛。那圆圆的眸子里深藏的是什么,能够折射出如此诱人的光?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它是那么黑,似乎包容世上所有的暗色;它是那么亮,能够折射出人间万物的光芒,以至于竟不易察觉到它的黑。它是一块墨玉,纹理很鲜明,中心是一点,最幽深的一点。周围纤细而浓密的睫毛,偶尔投影在它的上面,宛若微波荡漾的水面下的修长柔美的丝丝柳絮。

点评

这段肖像描写选自1991年高考满分作文。作者用了一边串的比喻,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眼睛,同时辅以细节描写,占示人物眼睛独特的魅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实战演练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并对他或她作外貌描写,着重刻画其眼睛。要求:

1、通过外貌描写,让这个人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印象;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3、不少于200字。

如“说”在前面,“说”在中间,“说”在后面;三是说的内容不分段,一篇文章中一个人物就说一段,但一段就200多字,一看就让人烦。

3.心理描写:就是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事实上在同学们的习作中直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通过对人物其它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间接心理描写。

4.动作描写: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这就决定了行动描写的重要性,与外貌、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鲁迅先生的《药》中康大叔和华老栓在钱药交换时的动作描写真是生动深刻,让人一见难忘。

同学们在这方面往往满足于把动作交代出来而已,而不去抓最能体现人物内心的动词,就显得松软无力,给人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目的是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因此,必须对人物的行动进行选择,抓住人物的特征性动作进行描写。描写具体,要有个性;描写时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写生动。

策略点拨

动作描写的几种技法

1、综合法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他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2、特写法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3、对比法将特定场景中不同表现作对比,会你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4、特征法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动作分解法

<又是秋风起>父亲给钱:

父亲拍拍手站起来(准备),微倾着身子(姿势),从怀里掏出一只破钱包(过程与道具),取出三十元(过程与数量),在粗糙的指间摩了摩(细微情态),递给我(方式)说(语言):“天冷了,你娘身子不好,眼也花得不中用了,不再给你做棉袄,你就照城里人的样儿买件儿算了。”

摹形绘声法

(我被同学取笑A)

我一边想着,一边走进教室。

刚要到座位的时候,被小耗子一绊跌倒在了地下。

我很生气,但还是忍着疼痛回到座位上。又被同位取笑了一番。

被同学取笑的时候,直觉得被碰的地方非常地疼。

(我被同学取笑B)___<个性历险记>

用零下两千度的眼神回视“受惊的众人”,然后潇潇洒洒地走到座位上,该多酷。(怎样想_形)于是我昂着头走进教室。(怎样走__形)

“嘘”声一片,“扑通……”我趴在了地上。(怎样跌_声)

“小耗子,你——”我火冒三丈,但强忍着疼痛回到了座位上。(怎样怒_声)

同位“安慰”道:“‘东施效颦’的效果怎样,还是……”

“啊?唉哟!……”钻心的疼。(怎样疼_声)

《我的同桌》

(文1)不清楚跟她坐在一起是好是坏,反正我只知道跟她坐在一起,随时会耳膜爆炸,为什么?因为她是班上有名的大喇叭,只要她轻轻地发出一声,就要把人吓死。不明白为啥她那嗓子会那么厉害,真是“一鸣惊人”。

(文2)“我以后就是你的同桌啦!”她边说边习惯性地搔着后脑,脸上挂着笑,我大吃一惊,“和你同桌?”她耸耸肩,一脸无辜。有谁不知她是最大胆最调皮的女孩呢,我有点畏惧。

日子很快过去。印象中,每天晚修铃响起时,她就会问我:“准备好了吗?”我点点头,双手捂住耳朵。不一会儿,耳边骤然响起:“组长收数学作业啊——”其声如雷霆乍惊,即使最懒的同学也会乖乖地交作业。

实例展示

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点评

折揉红梅的动作与心理融合着写,借景写人,以小喻大,既表现出觉慧对窒息生命的旧社会的愤恨,也微露出未经生活风暴洗礼的觉慧的性格中单纯、幼稚的一面。

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倚在圈椅的这边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哈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

点评

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出了沙皇统治下下层人民的苦难冤情和法律制度的虚低伪、专制。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娄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了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双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了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揩楷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点评

临死前只因两茎灯草而举着手指头不肯咽气,只这一个举动,就把严监生的吝啬体性刻画到骨子里去了。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唇边,给他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父亲,祝福我啊!”“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点评

刻画人物不一定处处求全求多,有时候,一个稍纵即逝的细节比累赘的描绘更有说服力。此段文字中葛朗台临死前的骇人动作已将守财奴的本性暴露毕尽。

200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豹子飞奔!

在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无数的观众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闪光灯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解说员在静静地等待着,夜空中的月亮在静静地等待着,孙海平教练也在静静地等待着。

所有队员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预备——砰!

刘翔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

又是那凶狠的豹眼,盯住前方,咬紧了牙,似乎用尽所有的劲,开始第二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第二个栏也过了!

此时所有的中国观众,都紧跟着刘翔;孙海平教练,左手握紧药瓶,右手按住心跳早已超过120的胸膛,眼睛紧盯着刘翔。

第三个栏开始,依旧是那凶猛的表情,一步,两步,三步……右脚稳健地落地,刘翔开始兴奋了,因为在他最弱的前三个栏,并未吃亏;孙海平平缓了……

进入倒数第二个栏。依然是那双凶猛的豹眼,只不过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自信。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又轻松地过了。刘翔开始发狂,孙海平又握紧了药瓶,全场的中国观众屏住了呼吸。身旁的“法国”被刘翔的气势锁住了,倒下了!开始进入最后一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了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主持人嘴里喊着刘翔,刘翔快到终点,他不再死盯着前方,而是充满自信地左右各瞥一眼,一个狮子甩头……无数的观众沸腾了,无数的闪光灯沸腾了,无数的解说员沸腾了,孙海平……

完美的前三个栏,完美的后三个栏,过硬的栏上技术,充满自信的神情,将刘翔送上了世界之峰,豹子——飞奔!

优雅的凤头有力的豹尾,刘翔的飞翔是那么完美。这是一个成功的速度,这是新时代需要的速度。漂亮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强劲的结尾是成功的另一半。豹子在加速!

中国在飞奔!

【简评】

此文记叙“瞬间”,颇能尺水兴波。作者聚焦赛场,又笼袖广阔的世界,能放能收,挥洒自如。不断重复的“一步,两步,三步……”如阵阵鼓点,强化了文章的节奏感。孙海平手中的药瓶和砰砰的心跳,也被引来助战,有张有弛。文末的“诗”句,突现了速度,突现了豹子雄风,为中国点睛,为世界点睛,十分有力。

实战演练

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人,用一段话来描写他或她,可从肖像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刻画,着重通过写行为来表现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求:

1、选择动作要典型化,能见其人;

2、所写人物能给人留下一定的印象;

3、不少于250字。

侧面描写是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衬托法。《陌上桑》中作者描写罗敷之美,就是极好的例子。同学们在作文中更习惯于从正面去描写人物,侧面描写运用并不多,但在大师的笔下,这种侧面描写是很多的。

二、环境描写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人记事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这一些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往往难以展示,也不容易把握,所以在学生的作文中,描写最多的还是自然环境。

2000年高考,一位考生以《淡妆浓抹总相宜》为题作文,其开头是这样的:

“依稀记得的情景,于暮春三月,撑一柄油纸小伞,流连于江南的小镇。天空斜织着密密的细雨,路两旁是古旧的亭台楼阁,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轻盈地漫步,空气中飘散着湿湿的花香……

于是,有人便说,美就是轻柔,就是典雅,就是雕梁画栋,就是亭台楼阁,就是江南烟雨……”

开篇的这段景物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清新、古朴,让人在陶醉之余,不仅生出对“美”的无限遐想。这样的开篇既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又突出了作者的才情。

2001年高考,湖北省一位考生以《一地梨花》为题,记叙了这样的事:父亲不将遭到虫害的梨子卖给已签了合同的客户,并主动承担赔偿客户损失的责任。以此赞美父亲诚信不欺的美德。文中关于“梨花”的用笔不多,一处在叙事开始时:“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漫山遍野的梨树、苹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树最多,父亲整天泡在园子里……”另有一处在文章的结尾:“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孕育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辉,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在本文中梨花不仅仅是情节设计的一个道具,而且是与父亲的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格美的象征。

2002年高考,广东省满分作文《月若有情月长吟》也是一篇巧借景物描写设置记叙文亮点的范例。文章以“我”为母亲治病筹钱作线索展开,写了“我”选择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因而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选择了为“我”妈治病,这让小作者更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整个故事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全文共三次写景。开篇描写景物:“太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只是满天的云霞,轻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赏赐。我焦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这里的景物描写交代了环境,为“心急如焚”作了铺垫。

再看文中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后的一处景物描写:“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有了些许凉意。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会有人情的气息。”这里的景物描写除了交代时间外,还映衬了人物的美好心灵。我送小孩回家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到我家为母亲治病。这是真情的相互传递。

文末还有这样的景物描写:“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长吟!”这里写月景为深化主题,抒发情怀作烘托。

总观全文,三次写景前后呼应,渲染烘托相当成功。

高考作文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以片断的形式出现,而且可以独立成文,如2000年四川省高考佳作《冬的主宰》和2002年湖北省高考佳作《飘落心灵的秋叶》就是景情相生、情景交融的美文。请大家找来一读,这里不再赘述。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描写人物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总之,巧借景物描写设置记叙文亮点,是提高高考作文得分率的一项重要策略。

同学们在这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景物描写独立起来,为景物而景物,把景物描写看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没有意识到在自己的文章里景物不再是单纯的景物了,而是和你的心灵碰撞产生的带有你的主观情感的心灵世界的外现,就如自然界的凄风苦雨在你的文章中已不再是自然的风雨,而是你内心的阴霾。

第五讲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请几位年轻人吃饭。席间,年轻人为内容和形式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只好请老作,家作出裁定。老作家随即点了一道凉菜,名曰“白玉飞花”。盘中间是用白菜疙瘩雕成的绝美的飞花.四周是可口的水果沙拉。年轻人首先对宛然艺术品的“菜花”赞叹一番,接着就把筷子转向沙拉,一会儿工夫就把沙拉吃了个精光。这时,老作家才微笑着说:“这样知道内容与形式哪—个重要了吧。”看来,再美的形式如果不实用,也只不过是内容的点缀晶罢了。

记叙文的“内容”要真实,所写的人和事要力求不干瘪,不落俗套,要做到有血有肉,给人以可触可感、真实可靠的感觉。怎样做到有血有肉呢?这就需要生活中的细节(指汜叙文中,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物中的“细枝末节”)来表现,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样东西,一种眼神,一两句话,总之就是能够“牵—发而动全身”的闪光点。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很好地运用了细节描写:

“我看见他带着罴布小帽,穿着晨布马斟,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剥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过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于向左微斜,做出努力的样于。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漉下泉了。”

《背影》从发表至今,始终具有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父亲给儿子送别时买几个橘子,原是件寻常事,朱自清却能很好地选取“父亲过铁道”这一细节,把父亲对儿子的慈爱,儿子对

父亲的眷恋等特别真挚的感情,通过细节细写生动地反映出来,从而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那怎样才能选好“细节”呢?

(1)符合生活的真实。

真实是—切作品的生命。细节描写要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个性,又要符合特定的环境氛围。高晓声在《陈奂生上城》这篇小说里就是通过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陈奂生这一改革开放下的农民形象:

“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履,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嗯偷里,被人发现

枕全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于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摸,轻轻撩了撩,知道里面是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丁弹不饱。然后才悄悄开门,走出去了。

陈奂生是个老实巴交、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民,他骤然来到招待所,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作者用生动的笔墨,把陈奂生一系列富有生活情趣的动作表现出来,显得很真实。

(2)细节要典型。

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在叙事性的作品里,作者往往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特有的精神面貌和鲜明的个性。请看吴敬梓在《懦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一细节的描写;

“自此,严蓝生的痛,一日重似一日,再不田头,诸亲六眷都泉问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柬,伸着两个指头。”

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作者写他临死时,“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别人都没有猜出其中的含义,还是赵氏了解他,他是因为多点了一茎灯草而死不瞑目!作者通过这一典型的细节描写,把这个吝啬鬼特有的精神面貌和鲜明的个性深刻地表现了出来,真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第四篇: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和写作技法

记叙文应以记叙、描写为主,但往往少不了议论。这种叙事中的议论,是针对所叙之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或是点明事件的思想意义,或是阐述事件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或是揭示事件本身的本质特征,使记叙的内容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更好地感染读者。

叙事中的议论大体有三点作用:一是议论可以使事实与道理相辉映。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事实,而且可以从中认识到事实具有的深刻意义;二是议论可以对叙述的事物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分析,使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鲜明,尽管是只言片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三是议论可以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怀,把作者对客观的见解和主张概括为抽象思维,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叙事中的议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法: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即在文章开头做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如一位同学写的《我爱我的家乡》,文章开头有一段议论:“我的家乡是个小镇,没有高耸华丽的楼群,没有穿梭往来的豪华轿车,没有舞厅、茶座,可我却深爱着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像爱我的母亲一样”。没具体写家乡之前,用这样几句议论开头,以引起读者按照作者的认识去看下面记叙的事实,为全文确定了基调,阐发了作者对虽不十分富裕的家乡的炽爱之情,既真实又自然。

穿针引线,承上起下。这种议论一般用于事情发展的转换衔接处,也称作夹叙夹议。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就是通过议论把三个故事衔接得天衣无缝的。这种叙议相间的方式,由于运用了多层次的议论,便使得文章跌宕多姿,因而感染力也就更加强烈。

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凡是高明的作者总喜欢在记叙进入高潮后来一段精辟的议论,或突出性格,令人起敬;或点明事理,引人回味;或触景生情,让人慨叹。如一位同学写的《我喜欢石》,文中写了各种各样的石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它与人民心心相印。其中写道:“我喜欢石,特别是雨花石。每当我看到雨花石,就想起无数先烈为革命流血牺牲的情景。我觉得雨花石的宁静、明朗、坚定,正象征着先烈的革命精神,这才是石的真正品质。我赞美石,我喜欢石。”话语不多,却鲜明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叙事文结尾的议论,一般应做到总结全文,揭示主题,或意在言外,发人深思。如一位同学写的游记《十三峰散记》,结尾写道:“我久久地伫立山间。深深地感悟到,人生如登山,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向上的奋进之心,朝着阳光,朝着信念,那清丽而朦胧的憧憬就会在心中旋转、升腾。”多么言简意赅,令人回味呀。

写好叙事中的议论,还要注意的是:议论的文字务必少而精,不能长篇大论喧宾夺主;不要远离记叙的内容架空议论,非但不起作用,反而画蛇添足;在完整的叙事部分里,尽量少插议论。即使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也要在关键部位适当插一点议论成分,切记不宜太多。

[例文一]

观花记

傍晚,我正在给白天设计好的服装样板着色,姐姐忽然神秘兮兮地跑来,贴着我的耳朵轻轻地说:“娜,我们去观花。”“观花?观什么花?”我惊异地抬起头来问。姐姐笑眯眯地说:“马路对面的那家花棚明天要办花展,是建辉(姐姐的朋友)负责的,我跟他说好了,今晚让咱俩先睹为快。噢,对了,听说还有罂粟花呢!妹,你不是早就想看罂粟花吗?”我一跃而起。“好,我们马上去!”我催促姐姐。

夜幕下站在露天的大花棚里,望着眼前这些“睡美人”,我真难描述心中的那份飘逸和浪漫。我在花丛中来来往往地穿梭,各样的鲜花争奇斗艳,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如醉如痴。花儿们有的好像“孔雀开屏”,有的宛如“高山流水”。虽然大多的花我都叫不出名字,但它们那婀娜多姿的身影,鲜艳夺目的花色,足够让我魂系其中,如在梦里一般了。

“娜,这儿有你要看的罂粟花。”忽然听到建辉哥在叫我,我赶忙奔了过去。映入我眼帘的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呀。鲜嫩灼艳的花瓣,清淡娇娆的花蕊,色彩斑斓绚丽,白的像玉,粉的像霞,红的似火,丝绸般的飘舞,玉带般的轻拂,凤蝶般的多姿。在罂粟面前,即使最美的花也要自叹不如了。正当我欣喜若狂,赞不绝口时,建辉哥扭头冲我笑了笑道:“罂粟花是很美,但是你知道吗?它是有毒的,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的鸦片就是从罂粟中提取出来的。”经他这么一说,一部屈辱史立刻呈现在我眼前,心里顿觉惆怅,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建辉哥的脸上也泛起了阴云,意味深长地说:“人世间的事就是如此复杂,看上去美的东西,其实并不见得真美;看上去丑的东西也不一定真丑,可人们往往会因一念之差,而给混淆了。在辨别美丑善恶的问题上,我们可不能马虎呀!”

是呀,如果世界上的人都不能辨别美丑善恶,那么美与善还有什么可称颂的呢,社会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想着这些问题,那令我神往的罂粟花顿时化作妲己、飞燕,不管她们怎样美,总掩不住她们那狐狸的尾巴。于是我便厌恶地离开她们,伴着姐姐去观赏那些表里皆美的花了。

[例文二]

希望在山乡

周末的夜晚多么舒适。人们乘着电风扇的凉风,在悠闲地观赏着电视节目。楼下不知谁家的录音机正在播放着《妈妈的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好的夜景图。我拿出当天的报纸来到阳台,习习的凉风,迷人的夜景图,使我感到如释重担的轻松。借着窗口透出的白色灯光,我翻开5月24日的《广西日报》,头版头条新闻吸引了我:《自治区和南宁市领导希望中学毕业生积极报考师范院校,献身人民教育事业》。我虽然只是初二的一名学生,但这篇新闻却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中学生报考师范院校,“是 2 国家的需要,‘四化’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我放下报纸,遥望着远离这灯火辉煌县城的群山,那山峦连绵起伏朦胧的曲线,就像一条记忆的纽带把我的思绪引向故乡那偏僻的山窝。

去年暑假,我回老家去度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回故乡,因此我是多么兴奋!听说家乡的山是那样清,水是那样秀,尤其是那满山的茶花美极了。下车后,再走一段好长好长的崎岖山路,好容易回到了坐落在马子嶂深山里的故乡。听说我这个城里生、城里长的女孩子回来了,一下子就围上来一群人。婆婆们亲热地问这问那,小姑娘稍远点站着看我的裙子,脸上流露出羡慕的微笑,男孩子们则躲在老远的地方瞅着我这个陌生来客。在亲人们笑脸相迎的谈吐中,我除了感受到淳朴和热情的情谊外,更多的是我感到我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新闻人物”。这也难怪,听说村里的老小,大多数人一年难得赶一次集,因为赶一次集,就得步行40里山路。

傍晚,我到村外散步。山脚下,湖水平静极了,对面满山洁白的茶花掩映于绿叶间,山上山下随时可见一些珍贵的药材。我忽然从心底涌出一股感慨之情,家乡的物产是那样丰富,而乡亲们却总得不到温饱。就看那一山山茶树吧,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每年任其自生自灭,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

我漫步在家乡的山路上,听到轰轰隆隆的水声,便飞跑着向山背奔去。啊,是飞瀑,像一幅洁白的水帘子挂在石壁上,下面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水,还有小鱼在游动,像柳宗元《小石潭记》里写的:“俶而远逝,往来翕忽。”我在潭边拨弄着娇嫩的水草玩耍,好不得意。天色渐暗了,我想,如果有电的话,这迷人的山村之夜该是多么令人陶醉。这飞瀑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这样长流不息,但乡亲们只顾埋头劳作,却从来没有想到要开发它、利用它。乡村的夜晚照样是漆黑的,只隐隐约约闪着一点点稀稀疏疏的油脂灯火。

“川姑!”一阵清脆的叫声过后,一双手搭在我的肩上。我回头一看,是十二姐。我的辈份比她大,虽说她比我大三岁,我可不喜欢当这样的姑姑,便叫她十二姐。“从哪里来?”我漫不经心地随便问道。“婆家!”我瞪大了眼睛望着十二姐,十二姐摸着梳得光滑的粗辫子羞涩地笑了。噢,我明白了,看着她高兴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看着乐颠颠走在前头的六婶,然后轻声对十二姐说:“你真愿意?你上次去我家不是说让我教你识字吗?”她只是淡淡地说:“阿妈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今年17了,该找个婆家了。”过去听人说我们村里的女孩都不上学,十六七岁就嫁出去。今天我真的相信了。

这个暑假,我那深山里的故乡使我太难忘了。那里有勤劳俭朴的乡亲,有苍翠的大茶山,有永不停息的飞瀑„„但他们却长久地缺少了最宝贵的东西——文化。苍山依旧,飞瀑如常。文盲、早婚成了故乡人民走向富裕的挡路山,使现代文明被拒之山外。

徐徐的晚风吹动着报纸,我把目光从显得更模糊的山峦上收回到报纸上,又拿起来读了一遍,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禁涌上心头:当一名乡村女教师,用知识的枪炮轰倒挡路山,把文化知识的种子撒在乡村的土地上,像春姑娘一样用现代文明之风吹绿故乡,让乡亲们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例文三]

爸爸的口袋

也许,有人一看到这文题,就会脱口说:“‘口袋’,有啥好写的,人人都有的,它只不过是用来装小东西的嘛!”可是,我却要说,在爸爸的口袋里,还装着我对党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呢!

小时候,我常常趴在爸爸的腿上,掏爸爸的口袋,尽管我费了好大劲,掏出的却只有一小包烟丝和一叠裁好的小纸张,偶尔才会有一分、两分的小票。那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正处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之中,作为下放知青的爸爸原来是个读书人,劳动起来根本比不过乡村的农民,他们一挑可挑一百七八十斤,而爸爸顶多能挑一百斤,工钱少,这还不说,连爸爸种出的蔬菜也比人家的小。每回,我向爸爸要钱买东西吃时,爸爸总是说:“乖乖,以后再买。”就这样在“以后再买”声中,我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知青回城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爸爸被分配到一个镇子的小厂里。虽然,我上小学了,但总也忍不住要去搜爸爸的口袋:一包“大前门”,一盒火柴,几张纸,一根圆珠笔——全是一个工人的必需品。“爸爸,买本子。”“好,爸爸给钱,自己买去。”爸爸用龟裂的手,从内衣口袋中掏出一张一角钱递给我。我拿着钱,飞快地跑到杂货店前,买几粒糖果,拿出一粒就往嘴里塞,喜洋洋地玩去了。可当我走进孩子堆中,望着那些厂长书记们的孩子手里的奶糖,我又“望糖兴叹”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迎来了90年代。在外读初中的我,回到家乡。在家门口,穿着西装、佩着领带的爸爸,带着满脸的笑容,正迎接我呢!我望着他,简直不相信,这就是我的爸爸。刚进屋,我就拉着爸爸,不知不觉地,又把手伸进爸爸的口袋:一包过滤嘴香烟,一只打火机,一支金星钢笔,一本笔记簿,一条手帕。“儿子回来了,该买点好菜啦!”听着邻居们的提醒,爸爸顺手从口袋中掏出二十元钱,递给正要上街买菜的妈妈。

望着爸爸的口袋及家中一切的变化,我由衷地感到,我生活在幸福之中。[点评]

上面三篇例文,在叙事和议论上,可谓各有特点:

例文一为先叙事后议论。借“观花”这件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对辨别事物的美丑善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一定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文二是按“现实——回忆——现实”来结构全文的,主体部分(“回忆”)基本上也是先叙后议。通过四个片段的叙述(故乡之行的见闻)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倒数第二段,属于议论;但是在整个叙事之中也穿插一些零星的议论(如“我感到”、“我想”、“感慨”等),为“回忆”结尾集中表达感受做了必要的铺垫。还要注意到,主体部分的叙事、议论是为眼前的“现实”服务的——正是有了故乡之行的见闻(现实基础)和感受(思想基础),“我”才会树立“当一名乡村女教师”这样的理想。由此可见,本文是采用了层层推进的议论手法,从而使叙事中隐含的意义更为显豁和深刻。

例文三中的议论可谓少而精。首尾两处议论,既揭示了三个叙事片段的本质,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热情地歌颂了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幸福。如果我们把叙事比做“画龙”的话,那么这种议论便是“点睛”。

一篇好的记叙文,只有把叙事、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文情并茂”的效果。上述三篇例文在这方面体现亦比较充分,叙事生动,描写细腻,议论深刻,感情充沛。

第五篇:记叙文中的人称

记叙文中的人称

记叙文中的人称是指文章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和立足点,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或描写一个景点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文章的人称有三种类型:

1.第一人称

⑴第一人称单数“我”,复数“我们”,比较傲常见。

⑵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使故事的叙述真实,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人有亲切感;便于抒情;便于抒写“我”自己的心理活动;便于“我”对文中主人公的烘托;有利于串联文章的内容。

⑶运用第一人称的不足:局限于“我”(“我们”)自己的见闻,不便于抒写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很难反映“我”(“我们”)以外的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⑷第一人称的作用: 根据“我”(“我们”)在作品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我”(“我们”)是见证人或是穿针引线式的人物。如《羚羊木雕》中的“我”。②“我”(“我们”)既是故事的见证人或是穿针引线的人物,又是事件的参与者之一。如《祝福》中的“我”。

③“我”(“我们”)是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如《故乡》中的“我”。④“我”(“我们”)是主人公。如《墙上的斑点》中的“我”。2.第二人称

⑴第二人称单数“你”,复数“你们”,比较少见。

⑵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能拉近叙述人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距离,便于抒情,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⑶运用第二人称的不足:

不具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好处。

严格地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的角度,暗含的叙述角度还是“我”(“我们”),但这个“我”(“我们”)不在文中出现罢了,一旦出现就是第一人称了。

3.第三人称

⑴第三人称单数有“他”、“她”和“它”,复数有“他们”、“她们”和“它们”。第三人称属于“全知角度”,最为常见。

⑵第三人称的好处:

①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受的约束,张弛自由。

②可以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心理描写等均可自由开展。③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有很大的跨越性,反映现实生活比较灵活自由。⑶运用第三人称的不足:

不具备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好处。

下载记叙文中使用第一人称(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叙文中使用第一人称(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 一、导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抒情就是表达情思和抒发感情,是作者把自己对人、事的喜、怒、哀、乐、悲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范文)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 1、渲染气氛, 圣诞节的下午,大雪纷飞,一位老妪在雪中踽踽独行。 体现出当时天气冷,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更加衬托老妇人的孤苦无依。 2、烘托人物心情 烘托了......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和环境描写。一、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

    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冷水江市第二中学 李华彬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写人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

    如何选择记叙文中的材料4

    如何选择记叙文中的材料4 一、学习目标 1、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选材的要求 2、了解学生在写作中会出现哪些选材的问题 3、学会如何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 二、重点......

    品味记叙文中的描写

    《赏析记叙文中的描写》研学案 姓名:班别: 主备:黄小玮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研学目标】 1、能够判断出记叙文中描写句的描写方法。 2 【研学重难点】掌握记叙文中描写句的答题技......

    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中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一)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外貌(肖像)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1、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记叙文中插叙的作用

    记叙文中插叙的作用 插叙的作用有三:一是,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二是,运用插叙,可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