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企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陈述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2003年我校举办首届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比赛均取得优秀成绩。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努力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精选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积极备战明年举办的全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安徽工业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成立竞赛组委会,组委会由主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校领导担任组长,校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研究生学院、承办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协调、指导竞赛正常展开。本届竞赛由经济学院承办,具体负责竞赛有关工作。
(二)由科研处负责聘请各个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负责申报项目的评审及参赛项目的学术指导。负责决赛阶段的作品评审、评奖和指导。
(三)成立竞赛咨询专家委员会,由在“挑战杯”国赛获奖指导教师和参赛成员为成员,负责提供赛事咨询。
(三)各学院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本院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负责作品的征集、汇总、审核、初评、推荐和指导工作。
二、参赛对象与参赛项目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者根据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一个团队由3—7人组成,可以由来自相同学院也可以由来自不同学院的各个专业同学组成。团队成员分为核心成员(含第一作者,但不超过3人)和伙伴成员两类,具体数目由各团队自行协商申报。各团队须有1-2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和推荐者。
(二)参赛项目来源
参赛作品为创业计划书。参赛者所提出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可以是竞赛者参与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实现开发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方向,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和服务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创业计划。创业计划应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分析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应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下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为了使广大参与者能够尽快地选定项目,积极投入到分析研究中,所需要项目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
1.校科研处和各学院提供的我校科技产品及项目资料;
2.我校历年来举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的参赛作品;
3.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成果和学科竞赛参赛作品;
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5.指导教师或其他老师的研究课题;
6.校内外经授权可利用的科技成果、专利或新产品;
7.同学们自己开发的技术或产品,以及服务创意等。
三、竞赛程序及进程安排
整个活动应成为一个持续、且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各学院选出一定数量的项目参加学校决赛,学校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参加省级竞赛。
1.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专题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校、院学生会、科技协会和有关创业课程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本次竞赛,让全校师生了解本次竞赛有关情况。鼓励同学充分发挥创造力,寻找志趣相投、优势互补的同学组成竞赛小组和团队。(2013年5月下旬-6月上旬)
2.项目计划申报阶段:各参赛小组应在团队第一作者所在学院进行申报,由各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选,将项目计划大纲报竞赛工作办公室。参赛小组需要提交一份项目商业计划大纲(电子版)。(2013年6月下旬)
3.项目初审及重点支持阶段:对提交上来的参赛项目,由专家委员会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初审,确定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推荐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重点扶持。(2013年7月上旬)
4.项目进展情况检查阶段:为跟踪申报项目进展情况,进一步了解重点支持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执行现状,采用学院检查和专家委员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项目更有效率的推进。(2013年9月下旬)
5.项目调研及创业计划书撰写、提交阶段:经竞赛工作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参赛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指南》(另行编发)编制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划书。下学期开学初,每参赛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电子版)。(2013年10月下旬)
6.大赛评审及评奖阶段:经书面评审,评定出进入现场决赛的作品。现场决赛答辩以风险投资审核的方式进行,每个参赛小组用6分钟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剩余6分钟,由评委提问,参赛队回答,评委当场为个小组的现场说服力打分。根据决赛结果,大赛评委会专家评定出全部参赛作品的奖项和确定参加省赛的作品。(2013年11 月下旬)
7.项目加工及培训阶段:根据竞赛结果,挑选数件优秀作品参加省级竞赛。入选项目可进入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站进行研究。
组委会将邀请我校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教授、省内外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界人士、优秀创业家,对所有参赛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
8.竞赛成果转化阶段: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工作站渠道全程参与本届竞赛,负责择优促进参赛项目入孵马鞍山市大学生创业园,并落实入孵项目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免交房屋使用费、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协助入孵企业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和马鞍山市孵化资金项目支持。
本次竞赛的相关信息请浏览校团委网页。
四、奖励与表彰
1.本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设立金、银、铜奖和成功参赛奖。根据学校有关政策给予项目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物质和精神奖励。根据《安徽工业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及《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学分认定办法》规定,给予参赛选手以素质拓展学分和创新学分的认定。科技竞赛优胜奖励按《学生手册》规定执行。
2.对指导教师工作量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教学科研奖励、教学效果的认按《安徽工业大学教学成果(项目)奖励办法》(安工大【2013】44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列为学校科技竞赛项目A类。
3.本次竞赛计各院团体总分,并按总分进行排序,评出3-5个优秀组织奖。团体总分计算如下:获金奖、银奖、铜奖、成功参赛奖的作品分别得到100、70、40、10分。
五、几点要求:
1.竞赛组委会成员单位要大力配合、共同协调,保证本次竞赛顺利举行,校团委和经济学院要认真组织和实施,落实比赛的各项具体事宜。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形成竞赛的群众性基础。落实必要的场地和经费,特别是要给每支参赛队伍配
备指导教师,切实关心、支持大学生的参赛;各学院要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学院选送的作品进行初评,将优秀作品报学校参赛。
3.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学生会、科协及各类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创业型社团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广泛动员全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以确保此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圆满成功。
附:
1、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委会、评审专家委员会、咨
2、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审规则
3、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书
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校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
二○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关于举办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草案)
关于举办第十届“挑战杯”
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草案)
各省辖市团委、教育局、科协、学联,省直团工委,各省管高校团委: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教育,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营造有利于打学生健康成长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决定联合举办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2年4月—6月
二、主办单位
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
三、参赛对象
全日制高等学校(含民办高校)在校学生
四、组织机构
竞赛设立省竞赛指导委员会,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竞赛组织领导工作。省竞赛指导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竞赛的日常事务工作,地点设在团省委学校部。
竞赛设立省竞赛评审委员会,由省竞赛指导委员会聘请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青年创业典型等非高校人士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各高校要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组成由本校主管领导牵头,团委、学生(就业)、教务、科研等部门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本校预赛的组织领导、评审和复赛作品报送、组织参加决赛等工作。
五、参赛方式
1、竞赛要求各高校参赛学生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合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小组(团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小组(团队)的人数不限,可以跨院(系)、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参赛。
2、参赛小组(团队)的参赛作品应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小组(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全省竞赛指导委员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引用其产品;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3、参赛小组(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入资金,推动创业(商业)计划走入市场。
4、所有完成的创业(商业)计划书要求中文写作,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分别报送纸质文本(6份)和电子版。
六、名额分配
各参赛高校推荐参加全省竞赛作品的数量按照在校学生规模分配:在校学生数10000人以下的高校作品限报2件,10000—20000人的高校作品限报6件,20000—30000人的高校作品限报8件,30000人以上的高校作品限报10件。
七、评审奖励
本次竞赛设作品金、银、铜奖和优秀奖及其它单项奖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决赛阶段设立“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面向进入决赛的选手以及通过网络平台虚拟竞赛遴选的部分选手,竞赛成绩不计入总分,奖项单独设立。
获得金、银、铜奖的作品将组织专家进行再次论证,并有机会获得创业专家一对一指导和多种形式的创业资金扶持。
八、实施步骤
本届比赛采取学校和省两级赛制。实行作品分类申报,即将作品分为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服务咨询等七组。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并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且运营时间在三个月以上(以预赛网络报备时间为截止日期)的项目,可申报已创业类(甲类),且在报名时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含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材料)。
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但尚未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或注册登记时间在三个月以下的项目,可申报未创业类(乙类)。
评委会将在复赛、决赛阶段,针对两类作品实行相同的评审规则;计算总分时,将视已创业作品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其实得总分基础上给予1%—5%的加分。
参赛者向所在高校团委提出参赛申请,申报参赛作品,经过学校预赛选拔后,统一报送作品参加全省比赛。参赛者在向学校申报作品的同时,要于5月底前登陆全国“挑战杯”竞赛官方网站(附件:
1、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表
2、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汇总表
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填写说明:1.每件作品填写一份表格,此表可复制;
2.如参赛团队需说明表中未涉及事宜,请在备注栏中写明; 3.商业计划书另附,需隐去作者及学校信息,单独装订。
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填表说明:作品所属领域请按照《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表》中的要求填写代码。
第三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青岛大学
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总支)、东校区各团总支: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就业创业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发挥“挑战杯”竞赛的育人作用,校团委决定联合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学生会、研究生会举办青岛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
二、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
三、参赛方式
1、本届比赛报名形式为团队组队报名、各学院团委(团总支)推荐。大赛要求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计划团队,以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团队主要成员可以跨系组队参赛。建议项目团队人员应熟悉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相关技术人员及法律专业学生组成。本届比赛要求各学院团委进行全员动员,广泛组织,认真选拔,组队参赛。各学院团委经过评审选拔后统一报送至学校参加比赛。
2、参赛者的参赛作品应该是针对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创意。具体来源有:参赛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团队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应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引用其产品;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3、参赛团队应针对本组的核心技术或服务内容,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划书。
4、所有完成的创业计划书要求有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
四、赛程安排
第一阶段:竞赛启动、前期准备(2011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进行大赛的前期准备和宣传。
第二阶段:初赛(2011年11月5日至12月20日)
完成组队报名工作,组织专家对初赛作品进行评审,确定进入复赛的队伍。第三阶段:复赛(12月21日至2012年5月10日)
主要进行大赛的培训、交流,各参赛队伍的信息跟踪,相关的支持等工作。组织专家对复赛作品进行评审,确定进入决赛的队伍。
第四阶段:决赛(2012年5月11日至6月)
采取公开答辩的方式选出6-10件作品,并推荐参加全省、全国的比赛 第五阶段:活动总结(2012年7-9月)
全面总结大赛经验教训,整理文档资料并准备成果推广工作。
五、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若干,优秀组织奖若干。同时获得学校特等奖的作品将直接报送参加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作品。
六、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学院团委(总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早做好安排部署,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广泛动员、密切配合。本次大赛开展时间长、内容多、任务重,各个阶段又各有侧重。各学院团委(总支)要密切配合,发挥优势,加强协调,切实做好参赛团队的组建和指导工作。同时,要广泛动员、鼓励学生参加组织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3、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要把竞赛活动的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列入计划。充分利用团学组织的各类宣传阵地,积极主动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扩大活动在学生中影响,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
4、提高自我认识,把握正确职业导向。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锐意创新、勇创大业具有重要意义,各学院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充分发挥竞赛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把创业计划与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今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提供经验和帮助。
附件:
1、青岛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表
2、青岛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工作进程
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介绍
4、青岛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指南
5、关于青岛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申报的要求
6、作品格式标准及注意事项
7、优秀作品
第四篇: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激发我校广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增强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校园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的涌现,积极主动地迎接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研究决定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举办我校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本次竞赛的组织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1、本届竞赛设立竞赛组委会,由分管校领导任组委会主任,校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为组委会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本届竞赛由建筑工程学院承办。
2、竞赛设立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本届竞赛的作品评审工作。由科研处会同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负责聘请校内外各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
3、各学院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本院竞赛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负责作品的征集、汇总、审核、初评、推荐工作。
二、参赛资格
1、凡我校在册的全日制学生(含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均可参加。原则上2011、2012年大学生SRTP立项的重点项目必须参加比赛。为保证参赛作品质量,参赛作品须有1-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最近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或者虽未完成,但在申报时已经初步完成作品,在2013年3月份之前能够最终完成。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三大类。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科生参加。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3、已在国际竞赛中获奖作品、已获国家级奖励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届竞赛。考虑到优秀作品需要连续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制作,部分创新点比较突出、有望取得较大成果的往届部分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如有重大改进和提高,经学院严格评审批准后,可再次参赛。但在申报时,必须说明和往届申报作品或毕业设计相比,有哪些是自己完成的有重大改进和提高的部分。
三、作品申报与要求
1、本次竞赛采用“分类申报、分类评比、综合评奖”的申报和评审办法。科技发明制作类包括五个项目类型: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语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各按一个大类进行申报和评审。
2、申报作品的形式,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每个学生参与申报的作品最多不超过两件。
3、参赛作品须经第一作者或集体申报,按要求认真填写《安徽工业大学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从校团委网站下载)。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在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进入决赛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应有实物或模型参展。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可包含被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的需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等。
4、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四、赛程安排:
1、组织发动阶段(2012年5月):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专题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本届竞赛,让全校师生了解本次竞赛有关情况。各学院宣传发动学生参赛,并动员专业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发动学生广泛、认真参与。
2、项目申报阶段(2012年6月):各参赛者应在项目第一作者所在学院进行申报,参赛者和指导老师需在6月25日前提交一份参赛立项申报表(见附件2)到各学院分团委。各学院汇总后将申报表和申报汇总清单(均含电子版,相关表格可在校团委网站下载)报承办学院。
3、院级推荐阶段(2012年7月-12月):参赛者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认真准备、组织参赛作品。在2012年12月8日前完成学院初评和推荐工作,各学院将参赛作品申报书(见附件3)、作品及所附相关资料、学院申报作品清单(均含电子版)报承办学院。
4、学校复审阶段(2013年12月):学校评审专家委员会将按照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对所有申报作品进行书面评审。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要给出评审分数、评审意见和评语。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评出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并选出30-40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5、终审决赛阶段(2013年1-3月)终审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方式,根据现场评分结果和评审专家组意见,决定特、一、二等奖。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在决赛获奖作品中,择优选拔6件作品申报参加安徽省“挑战杯”竞赛。
6、竞赛成果转化阶段:通过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工作站平台,择优遴选参赛作品入孵马鞍山市大学生创业园,促进科技产品向创业实践转化。
五、奖励与表彰 :
1、所有完整的参赛作品,将进行分类评审,综合评奖。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特等奖可以空缺。根据学校有关政策给予项目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物质和精神奖励。根据《安徽工业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及《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学分认定办法》规定,给予参赛选手以素质拓展学分和创新学分的认定。科技竞赛优胜奖励按《学生手册》规定执行。对指导教师工作量、教学科研奖励、教学效果的认可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对荣获一等奖以上项目的指导老师,授予本届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竞赛以学院为计算单位,按照团体总分进行排序,设一个“挑战杯”、2-4个“优胜杯”。团体总分计算如下:(1)根据各学院学生数和学院推荐作品数确定基准分。按300名学生5件作品、800学生10件作品确定初始分为100分,每减少1件作品计负10分;(2)所有获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的学生作品分别得到100、70、40、20、10分。根据各学院的参赛情况,可评出若干优秀组织奖。学院组织奖励按《安徽工业大学学科竞赛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本次竞赛的相关信息请浏览校团委网站(或校园网“校园文化”栏目)。
六、几点要求:
1、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学院等单位要大力配合、共同协调,认真组织实施,保证我校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顺利举行,落实比赛的各项具体事宜,积极为大学生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学术科技活动创造条件。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学院创新教育小组组长总负责,分管学生工作院领导配合,落实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和经费,切实关心、支持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各学院要统筹安排,定期举办以介绍学科专业前沿与国内外学术动向为内容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尽可能为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创造条件;各学院要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学院选送的作品进行初评,将优秀作品报学校参赛。
3、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学生会、科协及各类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社团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广泛动员全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以确保此次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圆满成功。
共青团安徽工业大学委员会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
2012年5月10日
附:
1、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成员名单
2、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立项申报表
3、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4、第九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评审标准
第五篇:2013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定稿)
昆明理工大学关于举办第六届大学生创业
计划竞赛的通知
各学院、研究生部及相关部门:
为全面推进我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进程,努力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独立创业、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我校学生就业创业行动广泛深入地开展,积极备战第六届云南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 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学校决定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举办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委会
顾问:周荣张英杰
主任:张劲松易健宏
委员:梁耀宫爱玲杨斌王成戴诗发
潘金军黄荣军朱大勇刘辉李祖来
罗雪梅王天云李建红李恒戴炜
杨育喜李云燕钟金栋荆忠国吴历勇
李晓明方文龙潘先银严波陈抿名
傅红黄金伏沈玲李魁荣邹宇昆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成员如下:
主任:潘金军
副主任:毛江源马莎
成员:各基层团委书记
二、参赛对象
凡2013年10月1日之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参加。以团队形式参赛,设团队队长1名,团队的核心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鼓励跨学科、1
跨专业组织团队,团队成员的专业应尽量涵盖技术、管理、营销、财会、法律等。
三、竞赛方式
(一)作品申报
每个团队提交一个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应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创业实战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具有可行性和造作行的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主要是基于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着眼于特定的市场、竞争、营销、运作、管理、财务等策略,描述团队的创业机会,阐述可能得到和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8个部分:概述、产品/服务、市场、竞争环境、营销、经营、组织、财务(一般为20—40页)。提交的作品应具有科学性、清晰性、新颖性、市场前景和可行性。
(二)参赛项目来源(供参考)
1.参赛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功能性新材料、资源环境技术和产品、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等;
2.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团队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以引用其产品);
3.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性项目;
4.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业项目。
(三)赛制
本届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1.初赛。由各学院组织进行,组织专家对参赛者递交的作品进行初期评选,择优推荐3~10件作品参加学校复赛。
2.复赛。大赛评审委员会对进入复赛的作品进行书面评审,评选部分优秀作品,提出修改意见,并将作品反馈给学院。学院组织教师指导参赛团队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品后,进入校级决赛。
3.决赛。通过决赛遴选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第六届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报名及初赛阶段(2013年9月25日~12月10日)
1.通过橱窗、海报、校园广播等途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为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2.各学院做好报名、咨询及初赛组织工作。帮助报名同学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团队,为参赛团队联系指导老师,指导团队完成创业计划书进行比赛。
3.创业培训讲座。为了选拔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团队、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各学院(部)需开展不少于2次的创业培训讲座(各学院需独立开展至少1次创业培训讲座,与其他学院合作开展不少于1次创业培训讲座),培训主要涉及创业项目选题、成功案例分析、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培训活动总结及活动图文、影像等资料于基层团委考核时上交。学校将进行创业项目萌生、商业计划书写作等方面的培训。
4.学院进行初赛,择优推荐优秀作品3~10件参加复赛,向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提交参赛作品(创业团队报名表、参赛作者资料表和创业计划书)。
(二)复赛阶段(2013年12月15日~2014年2月28日)
1.竞赛评委会对各学院报送的复赛作品进行认真评审,评出40%左右的优秀作品初步进入决赛,提出作品修改意见。
2.竞赛组委会将复赛评审意见反馈给学院,学院根据修改意见组织教师指导参赛团队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3.参赛团队提交修改后较为完善的参赛作品,经竞赛评委会评审,确定进入正式决赛的作品。
(三)决赛阶段(2014年2月28日~5月1日)
1.进入决赛的作品根据竞赛组委会的评审意见,确定校级竞赛相关奖项。
2.评委会选出部分决赛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云南省和全国创业计划竞赛。
五、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本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设团体奖和个人奖,团体奖以学院为单
位,取前五名给予表彰奖励;作品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团体总分计法为特等奖作品每件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20分,如遇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件数决定团体总分名次,依次类推,再相同则由组委会决定。
进入决赛的参赛作品,各等次奖项分别约占决赛作品总数的3%、8%、24%、65%。
竞赛前十名团队的指导教师将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并颁发证书。
六、参赛要求
(一)各参赛团队必须明确1名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即为参赛作品所属单位。
(二)参赛团队需提交创业团队报名表(附件2)、参赛作者资料表(附件3)和创业计划书。创业团队报名表、参赛选手报名表、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见附件。创业计划书须用A4纸打印出稿,并在封面注明作品名称、负责人姓名、单位、指导老师、完成作品时间等信息。
(三)各学院务必在2013年12月10日前举行初赛,并于2013年12月15日前将推荐参加复赛的作品(一式三份,含电子版)以及创业团队申报汇总表(附件6,含电子版)以学院为单位交至组委会办公室。
七、工作要求
(一)本次竞赛时间紧、任务重、程序杂,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制定详细活动方案;组建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对参赛者进行培训和指导,力求作品的高起点、高层次;鼓励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年级的竞赛团队,积极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完成创业计划书,确保竞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
(二)要大力宣传和广泛动员,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并参与到活动
中来,并以此为契机,对广大同学进行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把创业计划竞赛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就业创业行动的深入开展。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校团委呈贡校区办公室,地点:呈贡校区学生会堂四楼404室,联系人:霍姝宇,电话:65916958。
附件: 1.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织工作进
程表
2.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团队报
名表
3.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作者资
料表
4.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
书写作指南
5.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
书格式要求
6.昆明理工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团队
学院申报汇总表
昆明理工大学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