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小学暑期网络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措施
实验小学暑期网络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措施
根据县《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利用“云空间”开展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云平台”建设应用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加强师生假期互动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师网络社会实践内容及要求
1、假期不少于5次备课,同备课组的教师要参加网络集备,并把教案收藏到课堂魔方并能显示,师生对教案内容在课堂魔方中进行必要的交流。
2、师生利用群组、留言板等进行交流、讨论等活动。
3、利用空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安全知识、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方面教育(不少于10篇)。
4、发表任何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学习、培训、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文章(不少于3篇)。
二、学生网络社会实践内容及要求
1、通过教师的空间进行预习新学期的内容,并写出预习心得。
2、通过课堂魔方、留言板、群组等进行师生、生生交流。
3、发表有关假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体会和感悟(不少于4篇)。
4、发表有关安全知识、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日志(8篇以上)。
5、假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家庭实践等活动,并写出心得体会。
三、组织保障
各班级要认真组织,及时提醒督促学生落实活动任务。各班级要积极开展云平台利用的有效活动,同时保存影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等材料。开学后学校将组织人员根据“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个人量化评估。
临沭县实验小学
2013年7月
第二篇: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暑期网络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措施
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暑期网络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及措施
根据县《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利用“云空间”开展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云平台”建设应用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加强师生假期互动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师网络社会实践内容及要求
1、假期不少于5次备课,同备课组的教师要参加网络集备,并把教案收藏到课堂魔方并能显示,师生对教案内容在课堂魔方中进行必要的交流。
2、师生利用群组、留言板等进行交流、讨论等活动。
3、利用空间对学生进行一些安全知识、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方面教育(不少于10篇)。
4、发表任何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学习、培训、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文章(不少于3篇)。
三、组织保障
各教师根据活动的方案认真完成,开学后学校将组织人员根据“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个人量化评估。
临沭县实验小学
2013年7月
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暑假“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徐启超(全面负责网络社会实践活动)
副组长:李鹏(具体负责网络社会实践活动)
成员:王永(负责教师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督促与评估)
孙兆辉(负责学生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督促与评估)
吴清波(负责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督导监督工作)
郇恒宪(机构平台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导航建设)
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
2013年暑期云平台工作总结
为继续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按照临沭县教育局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的要求,暑期期间,我校积极做好云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具体要求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把学校云平台个人空间的创建、完善和应用当作重要的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同时为了促进教师充分利用好假期空余时间充电提高,自觉进行个人专业发展,暑期前夕,我校制订了《临沭县实验小学教师暑期“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按照县教体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对教师假期“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予以具体细致的要求。
教师假期不少于5次备课,同备课组的教师要参加网络集备,并把教案收藏到课堂魔方并能显示,师生对教案内容在课堂魔方中进行必要的交流。师生利用群组、留言板等进行交流、讨论等活动。发表任何利用空间进行教学、学习、培训、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各班主任要求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发表至少8篇学习、生活日志。利用空间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开展研究实践活动。
二、加大督促力度,定期检查评估
学校为了落实好上述要求,让教师切实行动起来,学校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云空间”建设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可直接向信息技术教师联系请教;一方面,通过抽查、定期检查、量化计分等方式,加强对教师云平台工作的管理。主要进行了以下措施:
1、假期期间,每周学校对云空间的上传数据进行统计排名,对完成不好的教师将及时反馈,让其及时完善修正。
2、假期开学后,学校组织人员对教师的云空间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下学期的个人综合量化考评。
3、开学后再次对教师账号1/3进行抽查,把抽查结果纳入个人综合量化考评。
4、通过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空间评选活动,进一步促进广大师生云空间建设应用水平提升。
通过以上举措,一假期来我校师生的云平台建设和应用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各教师认真完成了《临沭县实验小学教师暑期“云空间”网络社会实践活动要求》中布置的任务,并进一步熟练了云平台应用的各项技能,而且通过互动交流学习促进了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第三篇: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闽侯县实验小学,位于闽侯县县城,现有学生2986名,教师142人,教师中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7人,省、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19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有标准的操场、现代化的教室和各学科专用教室、禁毒室、图书楼、桃李园,特别是最近开辟了生产劳动实践区和等待增设的军事实践区、制作实践教室等,教学硬件软件设备都有利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为此,我们制定闽侯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性教育四大领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以小学阶段教育目标与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利用当今工农业科学技术,渗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体现实践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贴近小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二、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项目,以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接触自然、社会的各种实践中,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中积累资料,开拓视野,丰富经验。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2、在各种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中,提高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力所能及的劳动服务能力,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萌发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然、尊重劳动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等良好个性品质。
4、在浅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观察、记录、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五、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每周按国家规定3个课时(微机一课时,劳动一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一个课时)和每周两节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除了保证学校每周安排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各学科教学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注意开发早会课和节假日等课外时间。
(二)实施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组 长: 陈 辉(课程总策划、协调、管理等工作)
副组长: 薛 强(负责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运作,配合校长进行各项策划、评估和协调工作)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成员:叶晓燕、汤雪玲、陈峰、庄颖、程惠珍、程锦华(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检查监督落实相关课程实施情况)、程文乾(负责设备、工具购买,农具的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小组:
各班主任(负责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制定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科研工作)
综合实践课程的课任老师(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好相关的记录)体育、音乐、美术组及课外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辅导相关课程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三)实施策略
1、基本模式
确定项目(主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
2、工作流程:
各班级(按学科)或各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讨论选择活动项目(主题),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要有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指导活动,期末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展示活动成果。
3、实施措施
(1)班级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三、四、五、六年级按班级课程表安排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一节劳动技术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注意事项:任课教师要编写教案,并根据教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2)各学科综合性学习课
时间: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进度自行安排综合性学习时间。
注意事项:学科教案中必须有综合性学习教案。(3)校级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时间:每周三下午二、三两节
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见课外兴趣小组安排(4)各制作实践区活动:
地点:制作实践区的五个教室分置在教学楼一至五层的最西边教室。实践项目:
①手工制作室:布艺、纸艺、纸浆画、贴画、刺绣等。②茶艺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茶道经典。
③陶艺室:配置陶艺制作台等,让学生动手制作陶艺作品。④科技模型制作室:主要以“三小”、“三模”为主的实践操作活动。⑤厨艺生活吧:学习简单的烹饪技术和生活技巧。指导教师:每个教室设专职人员,负责课程开发和授课等 时间安排:课程融入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把原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流于形式的、意义不大的、重复的项目进行整合,加入五室课程。
注意事项:上课时班主任负责带学生到教室,维持纪律,配合辅助专职人员授课。课后把学生送回班级或回家。
(5)社会公德教育区
地点:禁毒室:学术报告厅、军事体验区:
实践项目:了解毒品的危害,进行相关教育;观看科教片,或集中听辅导报告等;体验军事生活的乐趣,增强体能,培养勇敢、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等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性格。(待研究)
指导教师:禁毒室讲解员、个别班主任、法制辅导员 时间安排:结合各科综合性学习及传统节庆活动。(6)生产劳动实践区(种植养殖园)地点:后操场各班种植园
实践项目: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和知识性学习了解,了解传统农业,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学会简单种植技能,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指导教师:各班班主任
时间安排:各年段长每天有序安排本年段班级部分学生到种植园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措施:
①每班分一小块地,有一份经费(主要用于购种、购肥料等)。②聘请农技员或有经验的教师、后勤人员作实地指导和管理。③种植养殖物:简单易种的农作物、蔬菜、花卉及常见的小动物等。④每班选出种植的作物,安排一课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种植。管理可如卫生区一样,班主任安排学生管理,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可利用早操、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班主任要深入田间活动,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
⑤设立成果展示区(实物或图片),分享种植成果。
⑥在对校园植物种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让学生以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学生参加一些评选活动,如学生科普小论文评比、教师论文、课题评比、作文竞赛、绘画比赛等。
⑦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分享自己劳动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如烹饪大赛、蔬菜带回家、免费品尝学校的午餐等,让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把快乐带回家。
⑧学校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由班主任负责。
⑨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种植小能手”和“科普小专家”。⑩学校每学期评选若干个学校基地建设先进班级和若干名基地建设管理先进教师。
(7)文艺实践区(图书楼)
二层图书阅读,三四楼艺术区(科学、音乐、美术、舞蹈专用教室)(8)休闲娱乐区(桃李园)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学生课间休闲娱乐,班级课外活动内容之一。
六、课程评价
适当的评价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水平的有效杠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属发展性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性。
(一)对学生的评价
由家长、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实践,直到满意为止。主要评价内容为:
1、活动过程材料:活动方案、记录卡、反思卡、实验观察记录、上课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
2、各类活动成果:手工、劳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体验日记、专题活动方案、获奖证书等。
(二)对教师的评价
由学生评价、教师自评、行政评价三部分组成。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教材),活动过程组织与指导,活动效果反思总结。
(三)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应侧重考察课程实施之后,学生素质的有效提高和对学校素质的全面实施的有效促进。
(四)设立评价反馈“意见箱”
收集来自学生、学生协作小组以及班集体的反馈意见,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整理意见,及时在小组内交流,并对专职及指导老师提出相关建议。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第四篇: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闽侯县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闽侯县实验小学,位于闽侯县县城,现有学生2986名,教师142人,教师中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7人,省、市、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19人,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校有标准的操场、现代化的教室和各学科专用教室、禁毒室、图书楼、桃李园,特别是最近开辟了生产劳动实践区和等待增设的军事实践区、制作实践教室等,教学硬件软件设备都有利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为此,我们制定闽侯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性教育四大领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以小学阶段教育目标与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知识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利用当今工农业科学技术,渗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体现实践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贴近小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二、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项目,以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接触自然、社会的各种实践中,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中积累资料,开拓视野,丰富经验。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2、在各种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中,提高基本动手操作能力、力所能及的劳动服务能力,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萌发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自然、尊重劳动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等良好个性品质。
4、在浅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观察、记录、调查、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五、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每周按国家规定3个课时(微机一课时,劳动一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一个课时)和每周两节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除了保证学校每周安排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各学科教学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注意开发早会课和节假日等课外时间。
(二)实施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组长:陈 辉(课程总策划、协调、管理等工作)
副组长:薛 强(负责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运作,配合校长进行各项策划、评估和协调工作)
成员:叶晓燕、汤雪玲、陈峰、庄颖、程惠珍、程锦华(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检查监督落实相关课程实施情况)、程文乾(负责设备、工具购买,农具的管理以及其他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小组:
各班主任(负责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制定和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科研工作)
综合实践课程的课任老师(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好相关的记录)
体育、音乐、美术组及课外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辅导相关课程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三)实施策略
1、基本模式
确定项目(主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价。
2、工作流程:
各班级(按学科)或各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讨论选择活动项目(主题),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要有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指导活动,期末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展示活动成果。
3、实施措施
(1)班级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三、四、五、六年级按班级课程表安排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一节劳动技术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注意事项:任课教师要编写教案,并根据教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2)各学科综合性学习课
时间:由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进度自行安排综合性学习时间。
注意事项:学科教案中必须有综合性学习教案。
(3)校级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时间:每周三下午二、三两节
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见课外兴趣小组安排
(4)各制作实践区活动:
地点:制作实践区的五个教室分置在教学楼一至五层的最西边教室。实践项目:
①手工制作室:布艺、纸艺、纸浆画、贴画、刺绣等。
②茶艺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茶道经典。
③陶艺室:配置陶艺制作台等,让学生动手制作陶艺作品。
④科技模型制作室:主要以“三小”、“三模”为主的实践操作活动。⑤厨艺生活吧:学习简单的烹饪技术和生活技巧。
指导教师:每个教室设专职人员,负责课程开发和授课等
时间安排:课程融入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把原班级课外活动轮流表中流于形式的、意义不大的、重复的项目进行整合,加入五室课程。
注意事项:上课时班主任负责带学生到教室,维持纪律,配合辅助专职人员授课。课后把学生送回班级或回家。
(5)社会公德教育区
地点:禁毒室:学术报告厅、军事体验区:
实践项目:了解毒品的危害,进行相关教育;观看科教片,或集中听辅导报告等;体验军事生活的乐趣,增强体能,培养勇敢、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等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性格。(待研究)
指导教师:禁毒室讲解员、个别班主任、法制辅导员
时间安排:结合各科综合性学习及传统节庆活动。
(6)生产劳动实践区(种植养殖园)
地点:后操场各班种植园
实践项目: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和知识性学习了解,了解传统农业,认识简单的劳动工具,学会简单种植技能,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指导教师:各班班主任
时间安排:各年段长每天有序安排本年段班级部分学生到种植园实践活动
具体实施措施:
①每班分一小块地,有一份经费(主要用于购种、购肥料等)。
②聘请农技员或有经验的教师、后勤人员作实地指导和管理。
③种植养殖物:简单易种的农作物、蔬菜、花卉及常见的小动物等。④每班选出种植的作物,安排一课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种植。管理可如卫生区一样,班主任安排学生管理,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可利用早操、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班主任要深入田间活动,与学生一起种植,一起管理。
⑤设立成果展示区(实物或图片),分享种植成果。
⑥在对校园植物种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让学生以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学生参加一些评选活动,如学生科普小论文评比、教师论文、课题评比、作文竞赛、绘画比赛等。
⑦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分享自己劳动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如烹饪大赛、蔬菜带回家、免费品尝学校的午餐等,让学生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把快乐带回家。
⑧学校每学期举行一、二次以科普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由班主任负责。
⑨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种植小能手”和“科普小专家”。
⑩学校每学期评选若干个学校基地建设先进班级和若干名基地建设管理先进教师。
(7)文艺实践区(图书楼)
二层图书阅读,三四楼艺术区(科学、音乐、美术、舞蹈专用教室)
(8)休闲娱乐区(桃李园)
学生课间休闲娱乐,班级课外活动内容之一。
六、课程评价
适当的评价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水平的有效杠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属发展性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三部分组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倡导评价的多元性。
(一)对学生的评价
由家长、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实践,直到满意为止。主要评价内容为:
1、活动过程材料:活动方案、记录卡、反思卡、实验观察记录、上课笔记、学习总结、心得体会等;
2、各类活动成果:手工、劳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体验日记、专题活动方案、获奖证书等。
(二)对教师的评价
由学生评价、教师自评、行政评价三部分组成。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教材),活动过程组织与指导,活动效果反思总结。
(三)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应侧重考察课程实施之后,学生素质的有效提高和对学校素质的全面实施的有效促进。
(四)设立评价反馈“意见箱”
收集来自学生、学生协作小组以及班集体的反馈意见,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整理意见,及时在小组内交流,并对专职及指导老师提出相关建议。
第五篇:实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县城关镇第三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9年级)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及河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页委员会《豫教综实【2014】000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塑造“学校文化”为主线,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现制定我校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课题研究了解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社区服务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各年段要制订好学年段的活动计划,争取一学期搞出一到两个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研组以备查。
5、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导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让浓浓的书香弥漫校园;二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并结合课本所学,运用软件或网络简单展现自己的成果。三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四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科技节、艺术节、书画比赛、体育节。五是结合少先队系列活动,如 “班级生态角”、“感恩父母”、“我快乐我成长”等活动,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探究周围的自然状况,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关注环境,了解社区经济发展情况;二是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服务活动;三是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利用社区教育条件建立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四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体育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每周开设2课时,与学校自主活动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提供的活动主题,确定好本班的若干综合实践活动的子课题,并围绕子课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方案,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领导,由葛玉霞校长负责总目标,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程实施的统筹协调;教导处要专人负责,具体安排落实教学活动。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正常进行。
2、健全相关制度。
3、学校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教师评价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实现该课程实施制度化、规范化。
4、强化师资培训。
学校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学习进修、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成果推广等方式,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5、开展好教研活动。
(1)、我们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2)、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制度,将课堂教学常态化,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充分利用好学生身边的综合实践活动材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3)、为发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期末前一个月我校将组织开展一次“综合实践课开放月”活动,届时每一年级推荐一位课任老师上一节教学汇报课,分3周时间完成,以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4)、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校园网,力求实事求是地把每一个活动情况、过程、体会及时、全面地公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全校课任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和自身的研究,撰写“一文一案”,并积极向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训部及有关杂志、报社投稿。
6、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7、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8、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