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时间:2019-05-14 18:0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第一篇: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摘要:竟争力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集聚优势理论。这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波特在80年代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评价体系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莫定了现代竞争理论的基石。本文就古典到现代竞争理论、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作了述评

关键字:竞争力理论;古典;现代;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一6116(2003)02一12一03

竞争力是个占老而又崭新的概念。从经济研究的视角看,就包含竞争力分析的因素而言,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学派经济理论,其代表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等。这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清晰地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绝对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因而被奉为市场性竞争力优势理论的基础。真正在一个明确或特定的竞争力概念下,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评价体系,来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提出。

一、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是针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而提出的,基于国家间的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说明国际贸易成因及利益的国际贸易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他认为即使贸易的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对另一方占绝对优势,但只要这种优势有程度上的差异;另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__匕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这种劣势也有程度上的差异,则双方仍有进行互利贸易的可能性。如占绝对优势一方选择生产其中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选择生产其中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互相交换产品,双方均可获得节约劳动、增加商品产出量的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突破了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理论之一。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却在下面情况中遇到了困难:如果A区域在所有方面都处于比B区域优越的位置上,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那么它们通过区域分工都能得到好处,然而A区域由此得到的好处要远比B区域大,因此B区域永远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然而现实中的新加坡几乎什么优势也没有,但却连年在IMD/WEF的排序中处于前几名;又如日本在早期其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等相对美国的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然而日本的汽车、日本的家电都成功地打人了美国市场,使它们的美国同行业者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仅从绝对优势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都无法很好解释这些现象,必须重新思考,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位。

集聚优势理论的古典基石http:///集中体现在古典区位论和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上。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1909年著作《区位原论》的第一部分花了相当的笔墨来说明产业集聚。韦伯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提出了有关集聚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影响问题。韦伯对集聚经济因素的分析,在现代增长和发展经济学中被引申为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马歇尔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是当今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它所引人的边际分析方法成为现代规范经济学分析的基石。他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产业区内集中的大量相关的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马歇尔所定义的产业区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区,其内生产活动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生产力迅速提高,促使区域与外部经济空间(即本区的供

应商与客商)建立持久与广泛的联系。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工业集聚的间题,将工业集聚的原因基本七归结为六个方面①:(l)协同创新的环境。(2)辅助性工业的存在。(3)对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与供给。(4)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5)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6)顾客的便收稿

[J期:2002一10一28作者简介:刘辉群(1978一),男,江西临川人,天津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硕士.12.18卷第2期刘辉群: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利。以上的六个原因促使工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以韦伯和马歇尔为代表集聚理论被称为古典理论。同样,集聚古典理论没有直接给出竞争力的命题,但它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了区域利用优化和集聚资源的能力。

二、现代竞争理论: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都是讨论区域之间资源流动的基本理论,或者说是如何进行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理论。不过,前者是一个古老经典理论,后者则是近些年刚刚被认同却非常有生命力的概念。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突破,成为经济竞争核心理论之一,也是区域竞争力重要的理论基础。

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先后出版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部重要著作,从产业层面系统阐述了行业和企业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中观和微观框架。波特的理论创造,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极富操作价值的系统性产业竞争力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内容简要归纳如下:(l)竞争核心: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各国同产业之间的竞争。(2)战略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定位。产业结构由五种力量构成,即新进人者,替代业者,供应者,购买者和同业者。这五种力量决定了产业的竞争性质。产业定位是竞争的总方针,其核心是竞争优势。基本竞争优势有两种:一是低成本,二是差异化。(3)竞争领域:企业必须对产品规格、品种范围、流通渠道、顾客类型和销售区域等做出选择。一个国家的企业将其竞争领域集中在一个产业的某个部分,就可能在其中取得竞争优势。(4)战略模式:即成本领导、成本集中、差异化、集中差异化。(5)价值链:竞争优势源于企业价值链的优势聚积。企业终端价值由消费者愿意购买企业产品的数量衡量。(6)竞争优势发展阶段: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和财富推动阶段。(7)竞争优势的获取:企业通过创新取得竞争优势。(8)竞争优势的维系: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取决于优势层次的高低、优势种类的多少和优势的更新。

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波特着重强调了他的含义更为广泛的有关竞争优势概念与比较优势概念的决定性区别,前者被波特视为是财富的一个源泉,而后者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方面一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通过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异同。

首先,从两者的相同点来看,有以下几方面需要说明:(l)外生比较优势也是一种价格竞争优势:(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http:///yxzclw/都受资源稀缺性的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行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3)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所研究的一部分重要问题是相同的,如都关注知识与技术创新、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

其次,从两者的区别来看,主要表现在:(1)比较优势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竞争优势则属于管理学概念;(2)比较优势涉及市场价格机制,强调的是价格竞争,而竞争优势涉及企业和产业,强调的是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3)比较优势关注的是要素供给的数量,而竞争优势关注的是要素的质量及产品市场的需求档次;(4)比较优势采用的是一般均衡、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而竞争优势采用的是一种非均衡的动态分析和局部分析方法。

尽管在经济分析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可以区分的两个概念,但在实践中,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常常是不可分割的:(1)在一国的产业发展中,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会同时发生作用。任何国家,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在所

有行业中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也表明,竞争优势不可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2)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换言之,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促进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一国的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缺乏国际竞争力,也无法实现其比较优势:反之,非常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较难形成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也可以说,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常常是相互依存的。(4)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所不同的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比较优势体现的是一国特定产业与本国其他产业的生产率(下转第29页).131卫止鳌第2期邑生趾望塑醚选挝丝之立到喧迁法》比较研究经过对法律责任罚则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海峡两岸《会计法》、《商业会计法》均对“法律责任罚则”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而且均包含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形式。而且大陆《会计法》,特别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强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同时也保护了广大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就行政处罚而言,大陆《会计法》第六章详细地列出了适用范围,并详细的规定出有关违法行为相应的处罚方式(比如,具体的罚款金额),同时还明确规定:若此类行为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大陆《会计法》的罚款主体,既包括责任人员,也包括单位。而反观台湾《商业会计法》和《会计法》,其罚款的主体则只针对具体http:///jszclw/的责任人,而不针对单位。而且,台湾《商业会计法》第七十三条还规定了“刑罚之减轻或免除”,更加丰富了台湾《商业会计法》罚则的有关规定。

海峡两岸会计领域、法律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内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可以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国《会计法》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层次,使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更加合理、国际化,确保为我国会计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随着我国被正式接纳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各国之间在会计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会计市场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势。因此,全面完善和健全我国的《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会计诚信机制,将是我国会计领域内全面迎接会计市场国际化的关键措施和必要手段。

第二篇: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竞争优势理论的特点

传统的以H-O理论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理论体系,缺乏动态的眼光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了克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在H-O理论的框架之外寻求新的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选择,目前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象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由于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成为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的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都成为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

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包括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country specific determinants)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两种外部力量是随机事件和政府。

竞争优势理论的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对于竞争优势的研究经济管理学家们主要形成了外生论和内生论两条大途径,目前主流的理论学派有以下四种。

一、竞争优势内生论

1.基于资源的企业内部可持续成长理论

蓬茹斯(Penrose,1959)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因素和成长机制,建立起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基础,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概括起来,潘罗斯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实质上是企业管理能力与资源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潘罗斯指出,企业是建立在一个管理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而这又决定于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企业通过更完全、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企业成长,同时企业的成长使得更多的管理能力得以释放,并面对新的未被利用的资源,从而推动企业新的成长。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便是通过管理能力的积累不断地挖掘未利用资源的无限过程,管理能力是企业成长速度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企业成长过快,超过了管理能力积累和企业特定知识获取的速度,那么企业运作的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企业成长也将陷入停滞。

(2)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源所产生的超额能力(excesscapability)~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力。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除包括有形资产外,更重要的是还包括无形资源。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的不可分割性导致企业产生超额能力。

(3)企业的多元化成长常常基于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特定专长。蓬茹斯指出,许多大企业多元化成长和扩张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于,它们高度依赖于专业化制造领域积累起来的能力和技术知识。这些能力和知识是企业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以各种隐含方式积累而成的,它们一方面在企业成长扩张的进程中不断演进,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路径。蓬茹斯同时强调了创新能力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性,认为产品和组织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后来的一些学者(如Wemefet,1984;Teeee;Pisano and Shuen,1990;Peteraf,1993)对蓬茹斯的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资源基础论学派。伯格?沃纳菲尔特(Wemefet)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尤其是一些异质性资源。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创新、变革和强化管理等手段积蓄、整合并促进资源增值进而追求企业持续成长的过程。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存在这样一个隐含的假设,即资源的效用是可以脱离人的活动而客观存在,该理论把竞争优势的源泉定义在具体的作为物的资源上,完全脱离了企业中人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其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的效用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资源异质性的背后是人的异质性。

2.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and Hamel,2001)为代表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理论对企业资源论做了进一步引申,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企业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能力体系,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多方面资源、技术和不同技能的有机组合;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来开拓产品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企业能力作为企业拥有的主要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一种动力机制。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集体学识,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核心能力是分布于组织内部,以及跨越组织边界的特殊物质,在核心能力统领之下,许多根本不同的业务变成了可以协调一致的业务。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能产生出企业特有的生命线。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过程中,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强调了企业内部的资源、核心技术、技能等核心能力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性,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由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资源变成了资源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但显然它又忽视了不断变化的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同时,并未清晰地对除核心技术外

企业由哪些核心能力组成,每一核心能力又由什么构成作明确鉴定。

二、竞争优势外生论

在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中,曾经一度处于主流地位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外生理论认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竞争优势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主导力量。波特(Poter,1985)沿用产业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通过产业吸引力和产业定位的分析,提出产业发展前景和产业内五种竞争力决定产业吸引力。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在位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供应商和购买者等五种竞争力量的整合。竞争优势的确立取决于竞争战略的选择,竞争战略就是在某一产业里寻求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即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种影响力而建立一个有利可图和持之以恒的地位。竞争战略的选择则包括两个中心问题:一是进入有吸引力的产业;二是在选定的产业内形成相对位势。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律的确立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的形成,竞争战略必须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中产生,竞争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规律,最理想的是将这些规律转换使其对企业有利。

三、知识基础理论

德姆塞茨(Demsetz,1988)的企业知识论是对企业能力理论的进一步引申。他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配置资源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从而最终在产出及市场中体现出竞争优势;同时,知识具有难以模仿性,它通过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积累过程才能获得并发挥作用,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下去;而由知识决定的认知学习能力是企业开发新的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野中郁次郎(1991)认为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尤其是一些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当前的知识存在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的差别都是由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从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都完全是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能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企业知识论强调了知识对企业成长的作用,但尚未明晰知识与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尚未就知识对企业成长的经济学逻辑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该理论尚在发展之中。

四、小结

关于竞争优势的这几个流派的观点笔者认为,他们本质上是不矛盾的,它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其持久性的问题。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理论

围绕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中外理论界的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1971年安德鲁斯构造的SWOT矩阵,可以看成是较早的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分析企业“能够做的(can do)”(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和“可能做的(might do)”(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匹配。虽然这个模型有许多缺陷,但该模型事实上确立了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为竞争优势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此后经济学与管理学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因方面,形成了比较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外生论和比较关注内部条件的内生论两大流派。

一、竞争优势的外生论

外生论认为,企业是同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外部环境和市场结构决定的。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产业分析理论是竞争优势外生论的典型代表。迈克尔·波特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为基础,把目光对准竞争对手,构建了包括(1)新进入者威胁;(2)顾客讨价还价能力;(3)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4)替代产品或者替代服务的威胁;(5)本产业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等5种力量在内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他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5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不同而各异。波特认为现有产业组织结构特征或产业吸引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在产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企业要获取有利的竞争位势就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主要是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因此,企业竞争优势表现在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异化优势,把企业竞争力归结为企业对所在产业市场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反应能力,强调企业的价格、成本、规模化生产效率的竞争,其核心是效率的竞争。

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先河,他认为合理的产业政策应致力于形成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结构环境。其勾勒的5种竞争力量对于企业制定自身战略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但波特的理论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波特的产业分析模式仍是将企业作为一个“黑箱”处理。认为产业内的企业是同质的,过分强调外部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常常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较高但缺乏运作经验或者与主业不相关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上的盲目多元化。其次,波特将产业定位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可是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因为实证分析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主要不是外在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征,而是企业内部资源禀斌差异(Rumelt,1984)。再者,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主次难分,忽视了核心能力问题。

二、竞争优势的内生论

内生论则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内生论认为行业对竞争力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只是全部影响的一部分。即使在缺乏吸引力的行业中,只要企业在长期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资源或能力,同样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内生论的主要理论是资源基础理论。Wernerfelt(1984)首先提出了“资源基础观点”一词。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它以两个假设作为分析前提:(1)企业所拥有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所以某些企业因为拥有其他企业所缺乏的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2)这些资源在企业之间不能完全流动,所以,异质性得以持续(也就是竞争优势得以持续)。Wernerfelt把资源定义为企业所半永久性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而巴尼(Barney)则把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在这些资源中,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进而对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的部分被定义为战略性资源。

内生论的另一重要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的能力差异。而企业能力上的差异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能力理论中,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认为工业开展着无限多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由具备能力的组织来开展。其实能力理论与资源理论一样都是从企业内部出发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并且都是以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也正是这一原因,有的学者不区分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将两个理论通称为资源(能力)理论。但由于普拉哈拉德(C.K.Pahalad)与哈默(G.Hamel)的开拓性贡献,能力理论逐渐独立于资源理论,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在本质上表现为企业所特有的知识(学识),这些知识(学识)是以企业内部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正因为企业拥有独特的知识(学识),才使得企业具有了实现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从战略管理角度看,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资源能力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理论,它告诉我们应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而不是从企业外部条件来寻找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它的应用价值在于使管理者把目光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帮助管理者识别那些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并建议他们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制定企业战略和进行决策。但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产品市场的同质性和稳定性为前提,没有考虑资源的价值取决于需求的变化;(2)基于“历史有效性”的假设,认为因果关系会自动达到稳定均衡,没有考虑演化的历史过程;(3)机械的企业观,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4)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在竞争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所知甚少,等等。

三、竞争优势分析的理论新框架

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产业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外部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外部环境对企业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则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石。上述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和内生论对此分别进行了阐述。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成功地单独给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部解释:没有战略资源、核心能力构筑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企业的定位和环境分析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同样,没有对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清晰的洞察,从面形成明确的企业发展主题,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就会无所适从,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也会偏离方向。为此有必要运用系统的、互动的思想将环境与定位、资源以及能力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角度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框架。

整合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整合分析框架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I外部环境模块;II资源模块;III能力模块;IV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1.外部环境模块

由于企业特有的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其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刚性或者说“路径依赖”,因此需要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但今天环境问题的动态性、全球性、不确定性等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与威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显然不能仅仅关注内部因素。尤其对于缺乏人力资源、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而言,就不能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建设问题,还要特别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结构缺陷对提升竞争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部环境不仅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与成功实施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资源与能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优势问题分析时,外部环境分析与战略资源、核心能力的协同互动是最基本的思想。

2.资源模块

企业资源包括两类,一是可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二是从事经营的一般资源。所谓战略资源是那些符合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和不可模仿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资源。该模块的功能是企业资源集中识别和战略资源的培育。

应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主题,对比企业的资源存量,判断是否存在资源缺口。如果资源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应以兼并或战略联盟等形式从外部获取资源;如果能满足要求,则转下一环节,进行战略资源识别。如果企业资源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资源不能够产生经济租,则说明战略资源不存在,则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战略资源,再返回到存量资源与战略主题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3.能力模块

企业的能力包括能够建立竞争优势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企业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一般性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那些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性的,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经济租并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能力。该模块的功能在于企业能力的集中识别和培育核心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能力缺口。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不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则通过兼并、战略联盟等方式向外部获取能力;如果能力存量满足了战略主题的要求,就转到下一流程,进行核心能力的识别。如果企业能力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存在,自然转向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如果企业能力不能够产生经济租,表明核心能力不存在,要结合环境与战略的要求,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再返回到存量能力与战略主题的对比环节开始再循环。

4.战略资产与竞争优势模块

所谓战略资产是一个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是一个企业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沃顿商学院的保罗·J.H.舒梅克在《动态竞争战略》一书中采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分析法综合确定战略资产,包括战略性行业要素。本文定义的战略资产只是指企业内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即战略性资源与核心能力。企业根据整合后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即战略性资产,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制定并实施战略,从而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由于环境与资源、能力的动态性,这种竞争优势也只能是动态的竞争优势。为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目标,企业在执行战略实现竞争优势的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环境与内部资源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企业持续成长的资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资源与能力,从而为下一个资源、能力、战略、竞争优势的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汪晓春.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内涵、成果和趋势[J].经济管理,2004,(20).[2]Porter,M.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Ne w York:The Free Press.[3]王核成,孟艳芬.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科研管理,2004,(6).[4]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孟雷.三种企业竞争优势观的整合研究[J].工业企业管理,2004,(10).[6]罗元青.企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环境分析[J].经济管理,2004,(22).[7]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2,(9).[8]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管理世界,2002,(4).[9]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0]于武,张晓文,韩培.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J].企业管理,2002,(12).

第三篇:彰显个性,初评竞争优势理论

彰显个性,初评竞争优势理论

——基于学生是否上课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引言

今年来到了新的校区,我自己有了新的想法,这里的一切建筑都是新的,唯有不变的就是人情关系及我个人的理想。这个学期我不想去上课,大家认为我总是有一些叛逆,可其背后隐藏了不少经济学含义,我通过比较竞争优势,结合我自己能力禀赋及个人行为习惯,我选择不去上课,对我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谈论这些原理需要利用的竞争优势理论及比较优势理论,本文先对相关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再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是否上课”的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对近来我看到的竞争优势相关理论谈谈自己简单的看法。

二、相关理论回顾及述评

2.1竞争力相关概念

竞争力,主要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候选对象上与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相比较而言的相对竞争力水平。再引入相对竞争力的概念:相对竞争力,指得是一国或地区在备选对象上与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相比较而言的竞争力水平。相对竞争力水平取决于产业内部各个环节和具体产品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自身现有条件的对应分析。

2.2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17世纪亚当.斯密(1776)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由于分工各方在不同的产业或产品上具有由先天自然察赋或后天劳动技能决定的绝对优势(即一方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比另一方有更高的劳动生率),因此分工可以提高总体福利。

2.3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来完善国际分工理论。李嘉图认为,只要分工各方具备比较优势,各方都可从分工和贸易中得到好处。鉴于李嘉图的分析,赫尔普曼、克鲁格曼、梯伯梯、多勒尔等人提出了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和技术差异等概念,解释察赋类似的国家为何进行水平专业化分工。杨小凯(1991)提出了一个交易费用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来说明专业化和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的相互消长如何决定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完全分工的动态均衡过程。

所有的这些优势理论,最后都是归结为创造某一注意竞争优势而服务的,现在有必要提及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4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在1999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在于“砖石”体系的形成,钻石体系”包括四个核心因子:(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另外,政府和机会两个因素也影响产业竟争优势,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影响钻石体系的任何一个因子进而影响产业竞争优势,新的需求和新的技术等机会因素则为落后企业追赶先进企业提供了最佳的时机。

这些理论对提出,一般都是基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进行分析,至少也是企业层面的分析,没有分析个人的行为,属于一种群体决策的理论。本文是利用这些比较理论用于分析个人的对自己行为选择的比较,并指导个人持续发挥其个人竞争力做出一定的指导建议。

三、案例分析

关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现在互动式教学仍然没有形成主流教学方式,学生的课堂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能动作用都在弱化,这不仅有学生本人的原因同时也有相关老师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老师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抑或是学生无心去听课,总之,现在学生是否去选择上课时一个判断利弊的博弈过程,是一个两者收益相对竞争力较量的过程,这个因每个人的个人能力禀赋心智构念以及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决定。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不仅有财富最大化的行为,还有利他主义行为,以及自我事实的行为,这些不同的动机会改变人们实际选择的结果。所以我这里不能去分析别人是否去上课,就我个人而言,我权衡各方利弊,选择不去上课或者选择性的去听课是我的最优策略。具体分析如下:

3.1个人能力禀赋

经济学中禀赋就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源呀,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百度百科里称禀赋指人所具有的智力、体魄等素质。个人能力禀赋因人而已,对于我们这些读研究生的学生,本科都是来自不同专业,都在各自的学科拥有相对比较竞争优势,个人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差异都会影响到对知识接收能力的大小;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本科是学习数学的,虽然我当时不会什么模型的建立及运筹,现在老师如果两节课所讲的,我自己在图书馆看半个到一个小时就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这样我可以节约至少一个小时,个人闲暇时间的增加相当于我获得了更高的个人效用,同时利用这些闲暇时间,我可以去学习更多自己想去内容,这样自己的能力禀赋分析,其在选择不去上课是一个占有策略的选择,也就是说,能力禀赋对我而言选择不去上课是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

3.2个人心智构念

诺思(2005)指出,个人所形成的用来解释周围世界的心智构念部分是从他们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部分是从他们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局部的”日常问题所产生,还有一部分是“非局部”学习的结果。心智构念指的的是个人的观念、理论和意识形态等。

我个人是推崇个人主义,这里的个人主义是在不影响其他人自己所达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个人主义。在这个“个人主义”的社会力,个人的创造力受到的限制较小,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按照人口比例,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至少有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人是咱们中国人吧,可天公不作美,事与愿违,华人目前还保持着0的记录,在哲学方面,除了古代几个哲人能够与其比肩,现代基本上都是凤毛麟角了。当然在这种社会规则下,有利于日常工作管理,可期间已经导致不必要的腐败现象,思想被规则束缚导致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出现,越是担心什么最后却什么现象比较严重。

我个人崇尚个性,希望能够不拘一格,上课是随性而为,从边际效用分析,只要我在同一个上课时间内,我不在教室获得的知识的效用的边际效用大于在教室所得,我是会选择不去上课。。。。。。

3.3个人社会资本

福山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一种信任,所谓信任,就是在社团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社会资本则是建立在社会或其特定的群体之中,成员之间信任普遍程度,这样信任也许植根于最小型、最基础的社会团体里……它通常是经由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建立起来的。

卜长莉(2005)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将社会资本审视为: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内在的行为规范、以一定的群体或组织共同收益为目的,通过人际互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

对于我作为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与班上的同学及授课教师都形成各种关系网络,在中国人眼里,要尊师重教,尊师不一定要表现在课堂上的“安分守己”,为教者的目的是学生去领会他所传授的知识或者学生能够升华其所讲,所以尊师最重要的学生能够达成老师的目的。

这里我拿社会资本来分析自己是否去上课,是基于对老师的信任,以及对同学关系的思念,所以个人社会资本对我去上课成正向相关关系。即:由于对老师尊敬和对同学们的想念能够促使或有利于加强我去上课的动机。也就是说,个人社会资本对选择去上课具有相对高的竞争力水平。

当然个人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处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各种人情世故,信任机制,让这个小型社会看似简单而有很复杂系统关系,确实我个人的社会资本也有些抑制我去上课的资本,综合评价后还是这个因素能够促使我去上课。

总之,个人抉择去上课的是个人能力禀赋、个人心智构念及个人社会资本的函数,能力禀赋和个人心智构念对我而言对我上课起到抑制作用,个人社会资本对我去上课有促进作用。这种抉择必须因人而异,彰显自己的个性,把握自己的方向,去选择自己的路,发挥个人核心竞争力,定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四、文章不足之处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纪念我开始准备写论文一个星期,所以很草率,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未能有效地寻求合理方式理论去很好地吻合这一现象,而是通过这些天所看到的新知识去吻合个人实际情况,其实这个已经违背了科学研究正常规律,只有以事实基础,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实证,这样才能很好地去解释客观现象,拿社会规律去强加到已有事实,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及说服力。

我对人文知识看之胜少,故对问题的见解存在很大的偏颇,这对问题分析只是对其泛泛而谈。

第四篇:关于竞争优势战略的理论综述

关于竞争优势战略的理论综述

[摘要]企业如何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一般分成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企业外部市场力的产业分析理论,一种是强调企业内源因素的企业能力理论。前者是以哈佛商学院的近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产业分析的一般模式为代表,影响也最为深远;后者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能力基础理论”两个学派。文章对这些竞争优势战略理论进行综述,并作比较分析。

[关键词]竞争优势;资源;能力;核心能力

[作者简介]朱文峰,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竞争、营销管理,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019-0003

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使组织别具一格和与众不同(罗宾斯和库尔特,2003,P.215)。企业如何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关于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一般分成两种观点:一种是强调企业外部市场力的产业分析理论,一种是强调企业内源因素的企业能力理论。

一、产业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以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产业分析的一般模式为代表,影响也最为深远(史煜筠,2000)。

波特在其影响广泛的三部著作――《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巧》(1980)、《竞争优势:创造与维持高绩效》(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中对企业战略相关的内外竞争环境,从企业内部活动成本、外部产业结构、地域产业集群等不同层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剖,构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战略框架。

波特理解竞争战略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产业,一种产业是生产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者的群体,它们彼此间直接竞争(周晓东和项保华,2003)。有些相关产业尽管它们服务的消费者是相同的,但生产的产品不同,它们各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或者说不同企业业绩差异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显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维持持久赢利的机会,表明产业吸引力,说明跨行业的业绩差异;另一个是企业定位,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也决定了企业的赢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产业的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并不理想、产业的平均赢利能力并不高的情况下,定位合适的企业仍然可能获得很高的投资收益率,这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战略。

波特认为企业拥有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性,这两种竞争优势的基本形式与企业寻求获取这种优势的活动范围相结合,就形成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中。集中战略有两种变形,即成本集中和差异化集中,如图1所示:

每一种基本战略都涉及通向竞争优势的迥然不同的途径以及为建立竞争优势采用战略目标范围来框定竞争类型的选择。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在多个产业细分的广阔范围内寻求优势,而集中战略在一个狭窄的单个细分中寻求成本优势(成本集中)或差异化(差异化集中)。

基本战略概念的深层含义是竞争优势为任何战略的核心所在,而创造竞争优势要求企业作出选择――如果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它必须选择它所要获取的竞争优势的类型以及活动于其中的范围。

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将影响与决定行业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因素归结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认为这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并进一步认为价值创造活动受初始条件与管理决策的影响,而初始条件与管理决策又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

宝贡敏(2004,P.132)认为:“企业价值链分析的核心思想是确认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的确切位置,通过进行价值链调整,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克服企业的竞争劣势。”

企业要素状况、企业战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政府、偶然事件等都能影响企业竞争的环境,推动竞争优势的创造。其中生产要素决定了在产业中竞争的必要投入,像劳动力、可耕种的土地、自然资源、资本和基础设施等都属于生产要素。不同要素在产业竞争中具有不同作用,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过于通用而不能在一些战略产业承担竞争优势的要素的作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是提升竞争优势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有竞争优势的要素能否发挥作用还取决于能否有效率地使用这些要素。仅仅是要素的可得性并不足以解释竞争的成功,拥有某些优势要素并不必然意味着具有竞争优势。很多先进和新兴产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具有要素比较优势,有些产业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工人,全球化的企业还能通过在当地或其他国家购买优势要素而获得竞争优势。所以,有效率地调动要素的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关键。

波特的观点实质上是以经典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范式为基础来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企业的市场绩效是所处的产业结构的函数,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再影响企业的市场绩效。战略的本质是选择,选择的结果形成相对位势,相对位势又带来超额回报。虽然波特的产业分析过于强调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产业结构和市场力量,而忽略了企业的特质,从而难以解释诸如“为什么同样处于有吸引力的产业,有的企业赢利而有的企业却亏损甚至破产?”等问题,但其竞争作用力框架对于系统考察竞争力如何在产业层次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决定不同产业的获利情况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五种竞争力模型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框架,三种基本战略的分析也为企业在产业竞争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战略,从而确立竞争优势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二、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缘于波特产业分析理论的局限和不足。根据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要小于产业之间的盈利率的差异。但事实上,许多经验研究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要比不同产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大得多。企业竞争优势除了来源于外部市场,在更大程度上还源于企业内部因素。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能力理论产生并迅速发展。这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能力基础理论”两个学派。

(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Wernerfelt(1984)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第一次应用“资源”的概念来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是企业战略资源基础理论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论文。格兰特(R.M.Gromt)、杰伊?巴尼(J.B.Barney)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促成了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这一理论的战略管理思想建立在彭罗丝(E.Penrose)1959年提出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上(陈耀,2002)。

按科利斯等(1998)的观点,企业资源分成三类:有形资源(如厂房、设备等)、无形资源(如商标专利权、积累性学识和经验等)和组织资源(在企业投入一产出过程中对人、财、物的复杂组合)(转引自史煜筠,2000)。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所具备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企业自身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尽管资源的开发过程倾向于使企业灵活性降低,资源基础理论仍然认为开发过程产生的独特资源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状况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导致它们运作效率和盈利率的高低和差别。

企业资源能够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资源成为企业战略的实质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本质。

企业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资源中很多是企业生存必需的、能够在市场上购得的普通资源。Barney(1991)把资源定义为企业的资产、知识、信息、能力、特点和组织程序,把它们划分为财务、实物、人事和组织资源几个种类。Barney(1991)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三个特性,那么它们对于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就显得十分重要:资源的价值是由可以得到的开发资源的机会决定的,这些机会有时会变化,使资源从有价值到无价值;关系到竞争的重要资源具有稀缺性,如果竞争者也具备了相同或相似的资源与能力,该企业就失去了竞争优势;竞争性重要资源的另一个标准是难以模仿。Barney(1991)认为,许多实物资源容易模仿,而基于团队工作、文化和组织程序的资源和能力则难以模仿。这些资源通常是由一段时间内企业自身复杂的历史和难以计数的小决策造成的,它们对特有能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企业能力基础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再是企业产品与市场结构,而是其行为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异质性能力,这种能力是消费者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企业能力基础论强调企业的管理实践重点应该由企业的外部条件转向企业的内部条件,认为“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与源泉,而核心能力的实质在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独特性的智力资本。

企业能力基础理论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有效使用资源,并使其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能力与资源的能力,其本质是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知识,是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认为企业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能力基础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基础能力理论、动力能力理论以及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等。这里主要概述一下核心能力理论。

战略管理中最普遍的核心能力定义由Prahal-ad和Harne(1990)提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领域技术的能力(杜慕群,2003)。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具有价值性(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异质性(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不可模仿性(其他企业无法获得的)和难以替代性(没有战略性等价物)四个标准时,它们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安景玲等(2003)在对两种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基础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认为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相同,都假设企业是异质的,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都从企业内部和内在发展出发来分析企业和市场。“持续竞争优势是两派的共同研究主题”。两派都认为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建立是一种动态性机制。但两者研究的重点略有不同,在资源和能力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上,“资源学派强调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战略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而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学派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而能力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的一部分”。

在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关系上,堪培尔(Andrew Campbell)等(1995)认为,能力(capability)的概念比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更广阔些,它包括整个价值链(核心能力只体现在价值链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转引自夏清华,2002)。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更可见,而核心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是很少看得见的。因此,堪培尔等(1995)认为,最好的母公司应该比它的各个战略经营单位在面对竞争者方面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转引自夏清华,2002)。张延锋和李垣(2002)认为“资源构成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能力来源并附着于资源之上。”“有形与无形资产的相互作用产生能力,资源与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组织的核心能力。”

李海舰和聂辉华(2002)在综合产业分析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景气一战略群组―核心能力”的一般分析范式,运用企业的“竞争优势空间”模型分析了不同的企业在不同情形下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

从上述关于竞争优势战略的理论研究来看,波特将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强调了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产业(下转第18页)结构和市场力量的作用,利用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市场位势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指出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通用的三种基本战略,而企业价值链的差异及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及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从而系统提出了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和可操作的分析工具。企业能力理论以企业“核心能力”为特征,企业核心能力被认为是企业的持久力量,把企业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视为影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这种特殊能力表现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产,而不是企业某个个人的私人财产。企业内部的能力培养与综合运用成为企业获取与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关键因素,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开发环境机会而增值并创造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又因为有价值资源和能力的历史性和复杂性而得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企业能力理论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二百年前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再现,当年斯密的分工理论强调的是生产分工,而现在企业能力理论则强调企业的能力分工。

第五篇:我国化妆品行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我国化妆品行业的竞争优势

——基于波特的钻石体系理论

市营2100805021022生产要素和需求状况

市营2100805021031 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

市营2100805021008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

市营2100805021028 机遇和政府

市营2100805021047 撰写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长期按比较优势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纺织、服装、玩具、机电等相关产业显示出较强的比较优势,化妆品是否也具有具有竞争优势?下面从钻石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状况

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化妆品行业需要的生产要素和技术分别是原材料,劳动力,高素质人才,高资金和科研技术。而我国的化妆品行业就具有初级要素的优势。首先,自然资源丰富,原材料多且便宜,简易包装、简单产品线造就的低成本。其次,劳动力成本远比国际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体现为“价廉”;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则为“质优”。所以,我国在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最后,我国有多种气候,适宜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从地域分布上看,京、沪、粤、杭有较好的生产基础,尤其值得注重的是潮汕地区,近年来成了大大小小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聚集地。便于产品联合生产和研发,减少交通费用和租金,利于走绿色化妆品道路。

同时我国化妆品行业具有高级要素。首先,我国化妆品企业为了发展化妆品,为了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知名品牌,投入大量的资金。其次,高素质的人才,有大量的留学生回国创业,给中国化妆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如聚美优品。最后,先进的技术,如2002年l月23日,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芦荟专家齐聚“中国芦荟之乡”云南元江,对我国自行开发成功的芦苔膜分离浓缩技术进行国际认证。但目前,中国化妆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科研水平较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科学配方研制和开发仍处于仿效阶段。

二、要素状况

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安全、健康、有效的护理方法更加关注。化妆品的消费结构是护肤品占37%,洗发用品占27%,美容类占26%,香水类占10%,护肤用品仍为主流,尤其防晒美白用品成为市场关注热点。而中国的需求也是护肤品占很大的比重。

时间差:我国化妆品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差距大的优势。全国化妆品企业4000多家,市场潜力巨大。从消费者消费趋势来看第一市场层次化日益清晰。我国化妆品市场层次更为丰富,如普通化妆品市场、专业护理用品市场、儿童用品市场、男士用品市场、中老年用品市场、高档或低档护肤品或者换个角度,如洗发水市场、洗面奶市场、美容院市场、特殊护理市场等等。第二,消费层次化日益个性化。化妆品的消费群体正逐步年轻化,随着资讯的日益发展,女性对美的理解不断加深,对产品提出了更多、更为个性化的要求。

规模差:美国人喜欢护肤的化妆品,所以美白的化妆品在美国很畅销,但在韩国却不是,因为韩国女性比较喜欢裸妆。所以我国会根据与不同国家外贸然后大力生产其国国民偏好的化妆品。

三、关联和支持产业

相关产业的支持能力较弱。化妆品产业同精细化工、生物科学、细胞科学、材料学等学科门类密切相关,而我国在上述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生产中、高端产品的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在包装工业、广告制作等相关产业链上也不具优势。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产业有待发展。

四、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

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品牌是层出不穷,市场也愈演愈激烈。目前有美加净、六神、大宝、郁美净、舒蕾、欧珀莱、隆力奇等等品牌。但法国欧莱雅、美国CCL公司和玫琳凯、日本资生堂、德国妮维雅等在高端市场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因此我国的化妆品品牌很难在高端市场立足,而在中低端市场确是“霸主”。

国内化妆品企业竞争程度高,厂商所受压力就大,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技术改进与创新要求迫切,有利于建立国际竞争优势。首先,我国吸引国外的高级要素流入,从而使我国的各种闲置低级要素得以充分利用,如我国原料的丰富,有利于化妆品的研制。其次,我国化妆品企业有长远的战略,对市场的长远发展的预测和对长远竞争优势的投资。如我国知道在高端市场比不上其他国家,就集中投资在中低端市场,并开发新市场:农村市场、男士化妆品市场、养生品市场、化妆品咨询市场。再次,化妆品企业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局面,如:聚美优品、草莓网和乐蜂网之间各出奇招来制止对方的营销“攻击”。最后,我国化妆品行业的管理机制完善。化妆品行业是出于竞争状态的。

五、机遇和政府

1)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了对化妆品的大量需求,这给广大的本土生

产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外资品牌的广告攻势无形中担任了教育消费者的任务,培育了我国消费者更为成熟的化妆品消费理念,创造了更广阔的消费空间。外资品牌的进入给我国生产企业带来了学习先进治理、营销经验的机会。

2)加入WTO,我国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

验提供便利,促进我国化妆品产业结构升级、产品质量提高,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面对更为直接和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将成为市场规则,这会迫使化妆品行业发展科技,加强创新,提高质量,在竞争中求生存。同时,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德管理。而这种微调能力,恰恰是国际经济生活的潮流。

综上所述,虽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法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出口国,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化妆品市场,行业品牌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但是也要不断进取与创新,本土企业现阶段在低端化妆品领域取得的优势,却在高端市场处于弱势,加上上面的分析,表明我国化妆品行业是具有国家竞争优势。

下载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