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4 18:2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知道惯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体的惯性

2.难点: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件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书本第17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 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学生活动:

(1)体验图8.1-3的实验

(2)体验物体掉杯中的实验

通过观察图8.1-4,尝试用惯性的知识解释怎样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产生的危害。

(三)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表述的?

2.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惯性的例子,防止惯性产生危害的措施?

(四)布置作业书本第19页第1、2题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

8.1 牛顿第一定律

本章是在前面对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和物体的受力情况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上把本章内容称为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经典物理理论的基础。

正确地理解惯性的概念,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熟练地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问题,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也为进一步学习今后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本章还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中采用的理想实验法,摩擦力的研究中运用假设法,对这些方法要让学生认真体会、理解,以提高认知的境界。

本章要做好有关实验,在实验中体会物理学习的收获。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本章的学习就是对运动分析的基础。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整体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力学的第一原理,它破除了长达两千年以来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的科学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在教学中,不能把它看作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它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本节课采用的理想实验法,在物理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过程与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地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知识准备: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历史的足迹。

1、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上有哪些代表人物?

2、每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

3、伽利略是如何证明其观点的?

学生讨论,教师借机导入新课.推进新课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自主探究

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1.力推物动,力撤物停.2.力撤物不停.供选用器材: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等.学生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以下操作:

1.桌子上铺毛巾,小车放在毛巾上,推它就动,不推就停;

2.将毛巾换成玻璃板,或直接用桌面,把小车在桌面或玻璃板上推一下,它运动一段时间才停下来.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说一下他的操作过程及看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结论.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再让学生举出一些其他的实例来说明.如:蹬一段时间自行车后停止蹬车,自行车还会滑行一段距离;在冰面上踢出去的冰块要运动一段距离才停止运动;空中飞行的飞机制动后仍然还会向前滑翔;射出枪蹚的子弹等等.既然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现在哪里呢?下面用小球来做个对比实验.实验探究

A.使斜槽下端与桌子上铺好的毛巾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自由滚下,标出小球在毛巾上滚动的距离;

B.使斜槽下端直接与桌面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滚下,标出小球在桌面上滚动的距离;

C.使斜槽下端与桌面上的玻璃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滚下,标出小球在玻璃上滚动的距离.通过观察对比实验,让学生分析实验,总结实验:

接触面越光滑,小球滚动的距离越远.结论:运动小球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为了引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教师可继续设疑:若接触面光滑无摩擦小球会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大胆猜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发散思维)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进一步总结.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若无摩擦力,运动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他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

(教师补充)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A.对称斜面,无摩擦小球滚到等高.B.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自由释放要滚到等高,滚动距离越远.C.把另一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就会一直滚下去.根据这一现象伽利略得出了:运动的物体若不受力,物体将匀速运动下去.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气垫导轨实验来验证一下:

(介绍气垫导轨、光电门工作原理)

演示1:利用气垫导轨消除摩擦,让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利用光电门测出滑块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学生记录数据并比较,感受伽利略理论的正确性.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继续设疑:既然牛顿第一定律更完善,那么它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一步总结: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设疑:牛顿第一定律能否用实验来验证?

结论:不能,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受力但合力为零可看作不受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肯定,并指出: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但它却正确揭示了自然规律.三、惯性与质量

演示:在小车上竖放一长条木块,让小车在光滑玻璃板上运动,前面固定一个物体,当车被物块挡住时,车上的木块向前倾倒,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木块随车一起运动,当车被挡住时,车停止运动,木块的下半部分受到车的摩擦作用也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部分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倒.物体这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举例说明:①木块立在静止的车上,忽然拉动小车,木块后倾.②人站在匀速行驶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仍落回原地.总结: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得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当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时,它就会有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本领”.这个“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

1.载重货车启动时,由静止到高速得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百米冲刺到终点后,体重大的运动员较难停下来。

2.我国公安交通部门规定,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为什么?(教材19页科学世界)

3.常见的柴油机、电动机等机器的底座非常沉重,而参加作战任务的战斗机却要抛掉副油箱以减小质量,这是为什么呢?你能解释一下吗?

通过这样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总结出: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与质量有关.结论: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时就没有惯性了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其内在因素即质量有关,与受力与否及运动状态无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静止物体的惯性是保持静止,匀速运动的物体的惯性是保持其速度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只要其质量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发生变化.答案:D

2.如图4-1-4所示,当你在平直路面上骑自行车时,是否觉得用力不停地蹬,车才会匀速前进,一旦不用力蹬,车子就会减速,甚至停下呢?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试解释之.图4-1-4

解答:对比用力蹬和不用力蹬两种情况,发现不蹬车时,车减速,运动状态改变,这是因为有阻力作用;而蹬车时,虽用力蹬车,但合外力为零,因此可以匀速前进,仍然符合牛顿第一定律.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布置作业

1.教材;

2.建议作业。

活动与探究

课题:比较惯性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方法:在相同的路面上,穿相同运动鞋的甲、乙两人进行拔河比赛.原理:双方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双方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取决于各方的质量,而最大静摩擦力大的一方易获胜.结论: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设计点评

本节课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画面引出束缚人类思想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通过让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并举例分析认识到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引出伽利略的观点,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它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引出牛顿的观点,即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惯性的概念.对惯性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本节课是通过实验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第三篇:8.1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1、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能力:1、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能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3、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情感:1、使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合理推测、总结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科学推理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3、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2、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3、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

具】斜面、小车、长木板、棉布、毛巾、直尺、象棋子。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课前导学

1、打出去的门球能够在草地上继续向前滚动,说明运动

(填“需要”、“不需要”)力来维持;门球受到阻力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

(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的内容是:

。4、叫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惯性的大小只与

有关,与速度的大小等其它因素无关。

5、也叫惯性定律,但两者物理意义不同。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填“大”、“较大”或“小”)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木板

玻璃

1、分析推理

(1)、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

(2)、假如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小车运动速度将,物体将沿原方向。

(3)、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他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再进一步、得出的,不是直接的结论。

4、该定律说明力并

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

探究(二)惯性

演示:P18图8.1-3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

解释原因:。

(1)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我们就把这个特性叫做,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

定律。

(2)

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

(3)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惯性现象对我们有利也有害)

①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会往前倾;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往后倾。

②利用惯性紧固锤头。

③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灰尘会落下来。

⑷举例说明惯性的危害。

三、课堂检测

1、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2、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A

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

思路引导: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向前倾倒.4、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___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5、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时,它没有惯性

B

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中

D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

6、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D.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一切物体不论处于什么状态,都有惯性

C.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将改变

8、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开的瞬间,小车的速度将()

A、立即为0

B、不变

C、变大

D、变小

9、对于下列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性来解释的是()

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

C、同一跳远运动员,“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的距离大

D、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

10、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11、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有位乘客抬头看见他的头顶上方顶棚上有一滴水即将落下,那么水滴将()

A、落在乘客的正前方

B、落在乘客正后方

C、落在乘客头上

D、落在乘客左方或者右方

12、小明同学用细线拴住一个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在某一时刻细线突然断了,你觉得小球在桌面上将,你的依据是。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完成基础训练本节练习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摩擦力 知识点

运动和力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开始我们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节中我们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的相关概念,本节中我们把重点放在概念上,同学们要多思考。

二、知识要点

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重点】

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牛顿第一定律也可以说成:物体在受外力之和为零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重点】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物体质量就有惯性。

注:如何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呢,其实很简单,我们把它想成是与生俱来、天生的。不会因为时间、地点等改变改变的性质。就像老虎的本性咬人一样,把它运到北京、运到美国它也咬人。在物理概念中“电阻”是导线固有的性质,不会随电流,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和惯性很相像。

(3)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4)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乘客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3、平衡力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4、运动和力的关系

(1)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5、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B、发生相对运动.(3)种类:A、滑动摩擦;B、滚动摩擦.(4)影响它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方向:与物体的 相对运动 方向相反。

(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

(8)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经验之谈:

关于汽车启动和刹车时乘客往后仰、往前倾的现象我们要会解释。

针对物体的受力情况我们要画得出简单的示意图,画示意图时注意没有“下滑力”一说,当物体放在斜坡上我们会觉得它往下滑,所以有一个下滑力,其实这个下滑力是重力的分力,所以下滑力实际上是一个不存在的力。其次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垂直于斜面的,而不是垂直于地面。

本文由

索罗学院

整理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下册《8.1 力的合成》教案 教科版[范文模版]

八年级物理《8.1 力的合成》教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3)能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结论进行简单应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力的合成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力的方向性,初步认识用数学的手段表示物理内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理解物理学中的等效思想。重点与难点:

对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的探究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用具:

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图钉、木板、勾码、细线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1)两个小孩一同提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课本图8-1-1)。

(2)汽车陷进泥泞的路上时,很多人努力可以将它推出来,而拖拉机也能单独把汽车从泥泞的路上拉出来(课本图8-1-2)。

还可举些其他例子。

例如:两个女生一起搬动一个桌子,一个男生也可以单独搬动。

二、揭示课题,确定目标

由上述例子引出合力、分力和力的合成的定义。让学生讨论,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3、能够对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结论进行简单应用。

三、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一)提出问题 怎样求出两个力的合力:

1.小车同时受推力F1 和拉力F2 的作用,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同(课本图8-1-3)。

2.张伞下落的运动员受到重力G和拉力T的作用,这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课本图8-1-4)。

(二)学生思考并提出猜想

(1)F1与F2的共同作用效果应与一个大小为F1+F2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G与T的共同作用效果应与一个大小为G-T的力的作用效果一致。

(三)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并参与讨论。设计记录数据表格。

教师提出注意事项:1.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应在一点上。2.为保证橡皮条S的上端到达的位置A在两次操作中为同一点,应在A点位置水平固定一标尺。3。多次测量,将数据填入制定的表格。

(四)分析论证

沿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____,其方向跟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的方向相______。

(五)解决问题

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在这两个例子中,合力分别为 1.F = F 1 + F 2 ; 2.F =| G — T |。

四、教学合力知识的应用

1、出示尝试题

(1)、小红同学用200N力竖直向上提一个重150N的水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 N,方向是。

(2)、物体受到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合力的方向向东,大小为20N,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60N,方向向西,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N,方向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2(3)、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N,他在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为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合力的方向是。

(4)、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和下降都要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的大小不变且小于重力,若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为尸1,下降时受到的合力为几,则F1 F2。(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学生边看边尝试练习

3、教师讲评

针对学生尝试练习情况评讲。特别注意力的方向性。

五、巩固练习

1、课后练习题P25 第1、2题 2提高题:

(1)、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20N和40N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力为 N,最大力为 N(2)、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其合力的最大值是14N最小值是2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N,N(3)、一台起重机用59000N的拉力吊起质量为5t的货物,则货物所受的合力为 N方向是

(4)、若甲、乙两个同学沿着同一直线在光滑水平面上推一张桌子,其合力为100N,若甲用80N的力水平向右推,则乙用 N的力水平向 推。

六、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要求学生联系开始提出的教学目标回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