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教案(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18: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教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教案(最终版)》。

第一篇: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教案(最终版)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

榕江二中:王 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视频和图片引入课题,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拉弹簧。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观察图片,然后分析,得出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学生看课文图11.4-2乙、丙的视频,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① 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 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用心

爱心

专心(2)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②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挤压气球,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4)学生看课本图11.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5)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如:踢足球时,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等。(6)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另一类效果。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四、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

3、探究: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

① 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② 举尺实验: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请一位同学用一个力作用在尺子的中点,向上将尺子举起来;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举尺子。可见,力的作用点也影响力的效果。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五、力的图示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用心

爱心

专心 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六、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请同学们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通过观察或实验你们对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1)演示:两个分别放有磁体的小车,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一个车运动另一个车也运动,说明两个车同时都 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2)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3)学生实验:学生穿旱冰鞋推墙(学生运动起来)

(4)看课文第33页图11.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七、反馈,总结(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八、随堂练习

九、布置作业(p

用心

爱心

专心

43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3、4题)

达标训练

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3、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因为。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

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 能力提高

7、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8、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9、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运动状态还会改变吗?请写出你的猜想。

10、力的另外一作用效果是力能改物体的形状,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改变了,当这个力撤去的时候,物体的形状会怎么样?谈谈你的观点,并列举日常生活的事例支持你的观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第七章

第1节

整体设计

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物理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实例为基础,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人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科学归纳就是要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共性。力的概念的形成就是科学归纳的一个好案例。本节的重点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发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改变的原因。本节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时,可以对归纳的方法进行一些点拨和提示,也可以在形成力的概念之前先做一些铺垫。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3.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学习。

时安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弹簧、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多媒体等。

学生准备:旱冰鞋、气球、橡皮筋、水桶。

导入新

问题导入

.分组实验:每组同学吹好气球,怎样使它破裂?学生列举的办法有很多:扎、挤、吹……

2.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了力?事例:背书包、提重物、蹬自行车……

3.请同学们拍桌子、两手互拍、掰手腕、拉橡皮筋……体会一下施力和受力的感觉。你对力产生了什么认识?

情景导入

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下列图片,并提出思考问题,几个情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上述事例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呢?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呢?

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推进新

一、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一)活动与探究探究要求:请用你桌上的器材,设计如下几个活i动,然后观察思考。

(器材准备:小车、磁铁、钢球、弹簧、橡皮泥、气球等)

.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力挤压气球,橡皮泥和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发生了什么改变?展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的变化。

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第三篇: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运动和力教案

运动和力

一、知识点概括:

1.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

小明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运动,这时一辆汽车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则小明是向_______运动的。

分析:参照物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我们以它为标准来判断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小明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在不断改变(距离增大)答案:向南

典例: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导航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这时人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球 B.太阳

C.行星

D.月球

分析:地球同步卫星,理解“同步”,结合日常生活中“并肩”行走等现象,不难找出判断静止的“参照物” 答案:A 2.长度的测量(包括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例:裁缝师要给王强做衣服,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择哪种测量工具来测量尺寸最合适:()A.最小刻度是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用尺 B.最小刻度是1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是1mm,长度是2m的钢卷尺

D.游标卡尺

分析: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结果需要达到的要求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做衣服时只要准确到1cm即可。答案:B 典例:一名粗心的中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数据单位应该为米的是()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B.一支新钢笔的长度为0.175 D.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为0.19 分析:日常生活中有些长度我们可以估测,同时应知道同一长度使用的单位记录结果数值不同,解答此类问题,最好通过换算单位变为比较熟悉的数值进行判断。答案:B 3.速度及计算

例:三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的成绩记录如下:甲同学所用的时间为14.3s,乙同学所用时间为13.6s,丙同学所用时间为14.0s,其中______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大,判定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有:(1)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路程长;(2)通过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多谁少。答案:乙;相同路程用时最少。

典例:“五·一”假期,李丽乘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时,她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1-1,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30m/s,并仍以此速度向前开行,这辆车_____(填“是”或“不是”)违反了交通法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交通法规,这辆车从标志牌到苏州最快用___________min的时间。

分析: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标志牌,弄清牌上所表示的意义,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此题中“苏州40Km”是指此牌处距苏州40Km,“80”是指汽车通过此段路程时的最大行驶速度是80km/h。答案:是;30 4.声音的发生、传播及乐音的特征

例:元旦联欢会上,小王演奏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他对琴弦的松紧进行了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_______________。

分析: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发出的,琴弦的松紧主要影响振动的快慢,即音调的高低。答案:琴弦;音调

典例: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苏州40Km 图1-1

分析:听诊器不能改变音调,它的作用是增加响度,是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而实现的。答案:C 5.重力及摩擦力

例:班内墙壁上挂几幅名人名言时,小张用自制的重锤来检查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当画的边缘与重锤成平行时,画即挂正了。例:王华从电视上看到,棋类比赛现场附近的讲棋室内的棋盘是竖直放置的,棋子可以在棋盘上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

落的原因是因为棋子()A.受到的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B.和棋盘间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D.受到空气的浮力等于重力

分析:棋子不掉下来是因为受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答案:C 典例: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锁生锈了不好打开,向锁孔中滴入润滑油 B.自行车的车轴上安装了滚动轴承 C.夹克衫的拉链不能流畅地拉动时,在拉链上抹上一点石蜡 D.胶鞋的鞋底上做有花纹 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1)增大压力;(2)使接触面变粗糙;(3)变滚动为滑动。此题中A、C选项的作用都是润滑而减小摩擦,B项装上滚动轴承也是减小摩擦。答案:D 6.力与运动

例: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用跳板发生____________,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________发生改变。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答案:形变;运动状态

(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例: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一面的是()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例

分析:惯性即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A项由于惯性赛车滑出赛道是“不利”的;B项是防止汽车因惯性出现交通事故,不是利用惯性;D项因惯性而摔例,是“不利”的,答案:C 典例: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是()A.抖落伞上的雨滴 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D.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

分析:审题时要注意“防止”“不利”,这是确定答案的依据,A、B、C项都是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因此是不可选的。答案:D(2)力的合成

例:将重为4N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空气阻力

大小为1N,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N。

分析:足球被踢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只受两个力,即重力和阻力,但它们的方向相同。答案:5 典例: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20N, F2=30N, 它们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其合力可能是()A.大小为50N,方向与F1的方向相反 B.大小为50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反 C.大小为10N,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 D.大小为10N,方向与F2的方向相同

分析:若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则它们必定同方向,合力方向应与它们的方向相同,因此A-B项不正确,若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则合力方向必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因此C错误。答案:D(3)力的平衡

例:相同的木块A和B,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水平拉力FA和FB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分别为VA和VB,且VA>VB,则拉力FA和FB的大小关系是()A.FA > FB B.FA = FB

C.FA < FB

D.无法确定

分析: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它们必定受平衡力作用,而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即拉力等于摩擦力,因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相等。答案:B 典例: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分析:爬杆或爬绳上升时,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因为匀速上升,所以摩擦力的大小应等于各自的体重。答案:D

二、强化训练

图1-2

1、将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50圈后,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进行测量,如图1-2所示,则细铜丝的直 径是___________cm。

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控制噪声,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呜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4.在实验和生活实际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华估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教室里的课桌高约是70cm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D.物理课本上表面的面积约为200cm2

图1-3 5.图1-3为甲、乙两辆汽车运动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它们做________运动,_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6.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个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C.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7.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使火柴头燃烧 B.利用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把货物送到高处 C.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它可以使摩擦大大增加

D.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航行时阻力减小。8.王芳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上学,她在加速前进时关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前轮受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摩擦力向后 D.前轮受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摩擦力向前

9.请你设想一下:假如物体没有惯性,我们生活中的现象会有哪些改变?

请你写出两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手握住酒瓶,使其口朝上底朝下竖直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它摩擦力的作用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11.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划船时,浆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的嘴松开并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需写两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

二力平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举例说明。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

教师:陶林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

例: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并说明:

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没有发生变化时,我们称该两个力也为平衡力,此时就是我们说的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板书1]第二节、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板书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

教师:陶林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

[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如图2所示.

研究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

教师:陶林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才能让塑料板处于平衡状态。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

教师:陶林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定)研究对象:电灯.

(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

(判)运动状态:静止.

(找)两个力的关系: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

(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

教师:陶林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

(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

(4)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

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研究对象:汽车.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

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互相平衡,F合=F-f.

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

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

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4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支持力是2牛.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

教师:陶林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物理教研室

(五)布置作业:课本第22页练习1-4

(六)教法说明

1.讲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通过实验研究问题;(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体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学生懂得按照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认识、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2.教法上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明,便于从实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学生能看清现象,可在实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八年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坪寨中学

教师:陶林

第五篇:初中物理说课稿+《力和运动》-物理说课稿

我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一册,第十二章“力和运动”中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

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2、德:培养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是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导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础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3:在教学突出重点中,对定律中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各种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生活观念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确良外推,它只是一种基础假设,由于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此这条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于它推得结果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形成对比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由错误

正确

完善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点和关键。投影

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

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完善)

环节五:难点突破

牛顿第一定律虽已建立,但学生对其建立过程仍比较生蔬,常不能予以接受因此造成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形成难点针对此现象采取了,实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直观实验与抽象受力分析相结合的起来,这样做到了使其难点先简后繁,先定性,后定量;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解决方法,使其难点被逐步得以解决,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样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二程序安排

本节课在程序安排上针对学生特点主要采取了如下程安排:

1、引题,创新情境,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形成新旧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2、重视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推导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重视各种变成恰当的应用,对其定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地方和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使牛顿第一定律得以巩固,理解定义、特定的含义。

4、在此引导说明,对其进行加深,从而形成深刻印象,通过不同层次联系,加强基础与习题的配备,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认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加经改进,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5、归纳总结。由学生回忆本节学到了什么为主线,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更加清晰,明确、系统,从知识结构上把握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经过这一回顾,让学生会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思维能力设计。

6、定量作用: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习困难的同学加深对本节特点及基础知识理解认识,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行如下设计。

(1)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在复习运动和力基础上)

(2)新旧联系,指引注意。

(3)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实物、小车实验)

(4)讨论分析形成结论。如果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那么物体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让学生思考,讲座得出结论,从而养成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5)反馈强化,通过对定律本身说明及习题配备,使定律得以巩固和深化。

确定教学目标

导入课题

提供感性材料

分析推理

形成定律

反馈强化

巩固应用

小结综合以上是我将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时上进行授课的总体思路和主要设计,重点、难点确定方面及其怎样突破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上一些不足之处,望大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下载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教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四节 《力》教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摩擦力 知识点

    运动和力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开始我们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一节中我们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的相关概念,本节中我们把重点放在概念上,同学们要多思考。 二、知识要点......

    力与运动教案

    力与运动的教材教法分析林溢斌110302024 教学地位 本章教学一定要加深记忆,要使本章教学成为前面所学概念、规律和方法的延伸、扩展和加深。本章所学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二力平衡 教案 武进区三河口中学徐琴朱岳兴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

    八年级物理力教学设计

    力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并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 2、 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八年级物理《力》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4)......

    _UpLoad_20130304cz_教案_初中物理_八年级_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课题:第七章运动和力§7-1 力 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知道物......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复习教案.

    坤凡教育学科教师讲义 学员姓名:年级: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课前十分钟】 1、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运动和力》教学设计

    天 教 育 教 师 教 案 南天教育教师备课专用 授课教师 王金笑 授课形式 一对一个辅导 教育理念: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沟通理念:互相理解 互相帮助 学习理念:相互学习共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