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语文精讲讲义06
文学文化常识复习
一、以文学史为线索带作家作品
(一)古典文学
1.诗歌。
记住:一条线索,两大传统
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
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按照这个线索,把附录中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进行整理,记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2.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汉魏六朝:政论文和史传文。
3.小说
先秦:神话传说
汉魏六朝:志人、志怪。
唐:传奇——小说的成熟标志。
宋:话本——小说由文言走向了白话。
明清: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
4.戏剧
成熟是以元杂剧为代表的。
元:元曲四大家
明:临川四梦
清:南洪北孔
(二)现代文学
鲁、郭、茅、巴、老、曹的文学成就
赵树理的小说,朱自清和冰心的作品,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五六十年代的“三红一创,山青保林”
当代散文四大家
现当代中国一流诗人艾青、臧克家、郭小川、贺敬之等。
外国文学,应该分国来记,当然也还是要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不再举例。
二、记忆的技巧
(一)歌谣记忆法
蒲松龄号柳泉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为了记忆方便,我们可以这样:
松龄住柳泉,清照易安眠,居易爬香山,醉翁像童顽(六一)。
(二)数字记忆法
1.△古代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左传》
△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班固)
△第一部大型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主编)
△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南朝宋 刘义庆)
△第一部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诗歌批评著作:《诗品》(齐梁 钟嵘)
△第一部文章总集:《文选》(梁昭明太子 萧统)
△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水经》
△第一个田园诗人:陶渊明(东晋)
△第一个山水诗人:谢灵运(南朝宋)
△我国古代诗人中,诗歌创作数量第一的是:陆游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狂人日记》
△我国新诗第一部优秀的诗集是:《女神》(郭沫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产生的第一部优秀长篇叙事诗是:《王贵与李香香》(李季)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浪漫主义进步文学团体: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学上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外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母亲》是第一部用“社会主义现代主义”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
2.△先秦散文可一分为二:①历史散文②诸子散文
△风骚并重,双璧齐辉:《诗经》中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
△两汉两大史学家:西汉司马迁,东汉班固
△唐朝的两大文学运动: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宋词的两大风格、两大代表:婉约派:柳永、姜夔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两李两杜:李白与杜甫,李商隐与杜牧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史家两司马、史学双璧:西汉司马迁《史记》,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
△元曲的两大部分:杂剧、散曲
3.△《春秋》三传:《谷梁传》、《公羊传》、《左传》
△“三曹”、“三苏”:曹操、曹丕、曹植;苏洵、苏轼、苏辙
△杜甫的代表作品“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冯梦龙的“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清朝散文大派“桐城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方苞、姚鼐、刘大櫆
△现代文学史上的三大代表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
△现代文学史的三个阶段:①1919-1927
②1927-1937
③1937-1949
△三部曲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三大文体: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
△三坟五典:古书名。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为“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的书为“五典”。
△三代:夏、商、周△三王:伏羲、燧人、神农
△三军: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中军为三军统帅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分孟春、仲春、季春。(夏、秋、冬照此类推)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用鸡、鱼、猪)
△三甲:科举名。始于宋代,殿试分三甲,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二、三甲第一名叫传胪。明清时期相沿,一甲限三人,二甲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也叫“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
△三从四德:古代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幼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女容、妇功。
4.△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
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
△“前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唐朝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明清最著名的四部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明吴承恩《西游记》
清曹雪芹《红楼梦》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曾朴《孽海花》、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刘鹗《老残游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世界文学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
果戈理《死魂灵》泼留希金
莫里哀《悭吝人》阿尔巴贡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四时:春、夏、秋、冬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内之地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5.△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左联五烈士:柔石、白莽(殷夫)、冯铿、李伟森、胡也频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一般分为:稷、黍、麦、菽(豆)、麻
△五帝:有三种说法:①太昊、神农、黄帝、少昊、颛顼
②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③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方:东、南、西、北、中
6.△六书:六种构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艺:六门技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
△六朝:魏、东晋、宋、齐、梁、陈。它们均建都于南京。
△六合:①表示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两两相合,迷信说法
②天地四方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7.△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竹林七贤: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阮咸、王戎、刘伶、向秀。
8.△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所规定的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后股、束股八大部分组成。
9.△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儒教:仁、义、礼、智、信
道教:金、木、水、火、土
佛教:生、老、病、死、苦
△九族:高祖、曾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1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
12.△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鼠 牛虎 兔龙蛇马羊猴 鸡狗猪
24.△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共24部史书(正史)△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总结一下,你的记忆方法是什么?能否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二篇:语文、建筑工程讲义
一、诗歌分类
① 送别诗 ②思念诗 ③边塞战争诗 ④怀古诗(咏史诗)⑤咏物写景诗
⑥山水田园诗
⑦悼亡诗
⑧讽喻诗 等
二、内容情感
内容类别:①离愁别恨 ②思乡怀人
③建功报国 ④借古讽今 ⑤昔盛今衰(国运衰微、忧国伤时)⑥青春易逝 ⑦仕途失意 ⑧壮志难酬
生活杂感等
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烦闷、惆怅、寂寞、伤感、孤独、欣喜、欢快、迷恋、向往、仰慕、恬淡、闲适等。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即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有时也包括篇章结构。
①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事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② 描写手法: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虚实结合、渲染烘托、白描等。
③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用典、互文、设问、借代、反问、反复等。
④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欲扬先抑、以景结情、总分得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1.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① 借景抒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思乡情。然而这种思乡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通过首句“西风信来家万里”一想便知,是为了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这就是借景抒情的美妙之处。
②托物言志。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一般是咏物诗。
③托物寓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安石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一般是哲理诗。
④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几乎句句用典,但用典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颗报国的拳拳之心,跃动在读者面前。
⑤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写越王胜利归来后的奢糜生活,结句突然一转,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尽情显出。
2.描写手法。
①衬托。衬托也称烘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声衬静,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写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例2.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析: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采用了以声衬静的方法,空旷辽远的山林,不见一个人影,但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②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著名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是虚实结合的典型。上阕一实一虚,“春花秋月”是眼前实景,勾起的无限往事,是心中虚景;“小楼昨夜又东风”是身边实景,却使诗人想起了不堪回首的故国,是心中虚景。下阕是先虚后实,诗人猜想:“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吧,可是朱颜可能早已改变了。”然后回到眼前,自己一片亡国之愁,犹如浩浩荡荡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无穷无尽。整首词虚实结合,写得摇曳生姿,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再创造空间。
③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前犹歌舞”等。
④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用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例3.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解析:诗人伫立在暮雨中为友人送行,暮雨纷纷好像也饱含着情谊,友人要到遥远的地方,不免惜别难舍。泪水与雨丝同时落下,情与景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全篇紧扣“暮雨”二字,以疏淡有致的笔墨,绘出一幅动静相生、富有情味的江上烟雨图,以“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等细致描绘,渲染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气氛。全诗自然形象,朴实深远,前后呼应,浑然天成。
⑤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这里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3.修辞手法。
①夸张。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气蒸”“波撼”就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②拟人。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引”和“衔”字把雁和山拟人化,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③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4.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解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④对偶。这是近体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工整,贴切自然
四、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第二步】
一般说可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诗句、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五、小结:
1、解题思路与技巧:①明类别 ②辨手法 ③识风格 ④懂感情(观点)
⑤品语言 ⑥观结构 ⑦知背景 ⑧读注释 ⑨解典故 ⑩说行话。
2、学说“行话”,规范表述
(1)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①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些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②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水乳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③语言特点及风格类:
浓墨重彩、性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炼(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自然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工丽典雅
沉郁顿挫、雄奇奔放、苍凉雄浑。
④文章结构:作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浑然天成、行文技巧类
⑤其他: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2)把握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逝旨远等。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作答。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是要求赏析全篇还是某一词句,是评价思想还是分析手法,一定要看仔细,有针对性地作答
最好先打个草稿,然后再誊写,做到语言准确,表意流畅,书写规范。例5.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建筑部分
第三节
砼工程
一、砼的配料
(一)砼成配强度
砼强度标准fcu,k试验室配合比 保证强度和易性,节约水泥砼成配强度fcu,o考虑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fcu,ofcu,k1.645
—砼强度标准差。实际情况或按表4-21取用。
(二)砼施工配合比换算
试验室配合比:砂石干燥
施工配合比:砂石含水量
水泥:砂:石= 1:x:y1:(1Wsa):y(1Wg)
水灰比 W/C 不变
例1(见教材P144)
二、砼的拌制
(一)混凝搅拌机
1、分类
(1)自落式搅拌机械
(2)强制式搅拌机
2、拌机的工艺参数见机体铭牌标示
(二)砼的搅拌
1、加料顺序
一次投料法:装石子→水泥→砂入料斗→倾入搅拌机加水→搅拌。
二次投料法:强制 水泥,砂,水筒内充分拌合成水泥砂浆加石子搅拌成砼。
3、搅拌时间:短、拌合不均,和易性不足,强度降低;过长、降低生产率,和易原新降低,产生分层离析最短时间(按表4-24取用)
三、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由拌制地点至浇筑地点的运输分为:水平运输、垂直运输
(一)对混凝土运输的要求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周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保证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表4—26规定;
3、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4、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
(二)混凝土地面水平运输
(三)混凝土垂直运输
(四)混凝土泵运输
四、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一)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检查并记录。
2、清除地基上淤泥、杂物、排水、防水设施、干燥非粘性土洒水湿润、岩石清洗。
3、准备、检查材料、机具及运输道路。
4、做好施组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
(二)混凝土浇筑
1、自由下落高度
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
2、混凝土分层浇筑
下层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灌并振捣完毕。混凝土分层层厚度(见教材表4—27)
3、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柱、墙)
浇筑混凝土先浇50~100mm 厚同配合比去掉石子的水泥砂浆,防离析而生成蜂窝、麻面。
4、梁、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同时浇筑,大尺寸可单浇梁板混凝土浇筑,在柱、墙浇完歇1~1.5h后进行
5、施工缝
(1)施工缝位置:结构受剪小且便于施工的的部位。
柱:基础顶面、梁、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板柱帽下,与板连浇灌大截面梁,板底以上20~30mm,有梁托,留梁托下。
单向板:平等短边折任何位置。
肋形楼盖:次梁跨的中间1/3范围内。
墙:门洞口过梁跨中草1/3范围内。
复杂结构:按设计要求确定。
(2)施工缝处理
已浇混凝土达1.2mPa以上→清理缝→铺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浇混凝土
(三)混凝土的振捣
1、振捣原理:一定频率和振幅振动力传给混凝土→混凝土颗粒间粘着力,库阻力减小,流动性变大→粗骨料下沉,令泡逸出,孔隙减小,混凝土密实→停振→强度增长。
2、振捣设备
(1)内部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
适用:基础、柱、梁、墙和大体积设备基础。
插点布置(见图4—44)
(2)表面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案
(1)全面分层
方法:浇筑区为整个平面面积,从短边沿长边方向浇筑,第二层出不穷浇筑在一层初凝前浇完。
适用: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浇筑速度 Q=(1+F)/(T1-T2)
(2)分段分层(全面分层实现不了)方法:沿长边方向分段,每段浇筑同全面分层。
适用:厚度不大而面积较大。(3)斜面分层
方法:一次浇到顶,流淌成斜面,振捣内下向上。适用:结构长度超厚度3倍情况。
2、水化热的影响
(1)温度应为—水化热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内胀外缩,开成接下来应力,(2)措施:① 低水化热水泥;② 掺粉煤灰养活水泥用量;③ 降入模温度,控制温差;④ 及时对混凝土覆盖;⑤ 预埋冷却水管。
(二)框架结构整体浇筑
1、每层分段:先浇柱、后浇梁板。
2、柱基础:先边角、后中间,按台阶分层。
3、柱: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绑扎前。
4、梁、板:肋型楼板、梁板同浇梁高大于1m,单浇梁无梁楼板,板于柱帽同浇。
五、混凝土的养护
(一)自然养护(现浇混凝土)
常温下,覆盖并适当浇水保护湿润。
(二)蒸汽养护(预制构件)
送构件入蒸汽室、温湿环境养护。
阶段划分:静停阶段2—6h,防表面裂缝、疏松
(三)蓄水养护、薄膜养护、大面积结构
六、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详见教材P157—158)Ⅶ、本章小结:
通过本jie 学习,了解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养护措施。进一步掌握砼施工配合比换算,砼搅拌机械及搅拌参数,能够确立一次投料量。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根据教学计划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三篇:初二语文讲义
知识点:
如何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
1.主谓之间适当停顿。例:“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练习: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苏、黄共阅一手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若宾语结构较复杂或较长,则动宾间应适当停顿。例:“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练习: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3.古今异义词中有些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却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朗读时两个词语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例:“仁以/为己任”(《论语》十则)。练习:
与儿女讲论文义。
4.领起全句的虚词后或句中表连接的虚词前可稍作停顿。例:“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练习:
盖一癞蛤蟆也。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较复杂的定语、状语与中心句之间,前置或后置的时间、地点、目的状语之后(或之前)稍作停顿。例:“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练习: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文言语句的停顿还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人名、地名、物名等名称中间不应停顿;例:“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二是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应停顿。例:“水陆草木之花”,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中间不停顿。
练习:
朗读《三峡》或《记承天寺夜游》
中考典题在线:
(2010·湖南省娄底市)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练习题
一、《桃花源记》课内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记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D.遣人随其往 其恕乎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 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 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之感慨。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人,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 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 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翻译下列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文: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
(4)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译文:
5.请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用“/”表示):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6.根据要求默写语句:
(1)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2)写渔人离开桃花源的句子是:,。
二、拓展训练: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纺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诫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落英缤纷 居民之大聚落也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纺之属 ..C.未果,寻病终 子果来 ..D.处处志之 故可同处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译文:
(2)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译文:
3.请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用“/”表示):(1)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2)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3)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4.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穴中人与桃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 引导才进入大山大穴。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 向别人求取食物。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 同出穴。
(二)作文训练:
以“我心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一篇好的作文,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以情感人。第二,以文采动人。第 三,情感、文采二者皆重。
第四篇:语文讲义十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讲义十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
一般常识
社会科学类文章即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个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文章的中心,论据是用来证明的材料,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写法。
1、论点
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找论点的方法
(1)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来源:北京安通
(2)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论据
论据的类型:(1)事实论据;(2)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引证法的作用,首先弄明白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第五篇:初一语文讲义1
复旦托业教育培训中心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电话:4006785915
初一语文讲义1 一文言文
(一)古诗词鉴赏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③疏狂④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⑤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重点字词解释
伫()危楼()黯黯()拟()疏狂()强乐()
衣带渐宽终不悔()2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二)文言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1.解释加点词语:
托其妻子于其友()..王顾左右而言他().2.翻译句子: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3.面对孟子第三次发问,齐宣王为何“顾左右而言他”?
4.用自己的话说说“顾左右而言他”的含义:
初一语文 第1讲 复旦托业教育培训中心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电话:4006785915
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的意思 震耳欲聋—— 情有独钟——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章中的括号内: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第4节: 第5节:
3、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句话。
例: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3、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第2节): 第二件(第3节): 第三件(第5~6节):
5、阅读全文,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读第8节,为什么父亲追悼会上的一句话震撼着小群,又好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他的心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
(1)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读1-3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读7-8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短文加个标题:《 》
(二)种瓜小唱
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惑人。春天,孩子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xiāo)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薰(xūn)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感受到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qínɡ)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
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初一语文 第1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