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审题

时间:2019-05-14 18:0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材料审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材料审题》。

第一篇:新材料审题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审题的原则

• 1.整体性原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

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

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二、审题立意的切入点

1、从分析原因入手。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从分析原因入手。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螃蟹为什么没有到达河边?

(一)从螃蟹的角度思考: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

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提炼观点

“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二)从青蛙的角度思考:

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

提炼观点

“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揭阳二模)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思考:绵羊经商为什么失败?

1、没有经验;

2、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3、没有注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4、没有按实际需要、客观规律办事;

5、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6、不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不懂得“吃一堑长一智”,没能够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

2008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

•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

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实际的老鹰又再回来的,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海龟家族为什么会被老鹰捕捉?

从海龟的角度来看:

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盲目跟从。

从游客的角度看:

没了解小海龟的实际情况,好心办坏事。

从老鹰的角度来看:

被人赶走没有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二、从抓住材料的关键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 关键句:“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

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

提炼观点

“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理解)”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立意: 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追求是无止境的《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

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偏题了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 立意:

1.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2.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三、从辨明关系、分清主次入手。分析材料中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辨明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

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

• 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

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下面这句黄永玉给自己的画作《螃蟹》所写的解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

本则作文材料中,螃蟹和人两个对象是不是同样重要呢?

通过分析,画作的标题是螃蟹,画作的解说也只有螃蟹的语言,人在这里只是螃蟹议论的对象,由此可见,材料的重点应该是螃蟹,我们应着重从审视螃蟹的角度来审题立意,那样才更切合材料思想,如果单从人直着行走的角度来写,就不够贴切了。

1.螃蟹无知;

2.螃蟹有好问精神;

3.螃蟹以自我为中心;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得出“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敢于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及命题了。

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就不大合适。虽然可以说通,但“过者”是次要人物,着眼于他就不得主旨,没有做到“整体把握”。

四、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如不顾材料中的倾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五、从材料的互补关系入手。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审题立意强化练习

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娅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要学会独立,不能有太多依赖思想。

从母亲盖娅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

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2.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狗跑了

原因: 99个铁链都好只有一个坏了。

立意:祸患常积于忽微,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会讨厌它。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治标不如治本。

3.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

4、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4.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

抓关键词句:根据材料中的“拼命坚持”“精神上压倒对方”“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更加顽强地坚持着”等词句,可以有下面的立意: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最简单的立意,同时也容易人云亦云;

“坚持,便要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困难或敌人)”,“振作精神便能顽强坚持”,这两种立意便有点不简单了。

5.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盲目

模仿老鹰,就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好高骛远,不自量力哪有不失败之理?立意为:

1.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2.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4.认识自我,正确估量自己

5.了解自己,成就人生

6.有志者,事未必成(二)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

• 赞美乌鸦有“鹰击长空”的追求,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

于挑战,它勇气可嘉!

• 立意:

1.不满足于现状

2.勇于尝试

3.勇于挑战自我4.勇于拼搏

5.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6.与梦想一路同行

第二篇:作文审题新4(范文)

思 维 训 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绵羊下海经商失败.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一、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 材料+要求 新材料作文提供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1、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材料可用可不用;

A、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是开放性与限制性统一。

B、功能主要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的;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不得 脱离原材料。

C、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 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 提炼话题的能力。??

2、特点

二、【审题的原则】 ――“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 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 题现象。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 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 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 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 选的原则: 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 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 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 至少一个观点。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 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 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 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 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 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 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 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正确,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意义;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深刻 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集中 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新颖 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三、立意的要求

1、从分析原因入手。

2、从材料的关键词句入手。

3、从辨明关系入手。

4、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切入点 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 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的关键。审题时要弄懂材料的意思,同时要兼顾材料后面的要求。

1、从分析原因入手 俗话说“无因不成果”,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一旦知其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层层推进,总能探求其原因。分析查原因法,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2006年全国卷(乙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

1、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 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立意: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练习】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这是一则叙述性材料。事情的结果是小孩子切苹果发现了规则的五角星图案。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 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难道小孩真的不懂如何切苹果?不是,而是小孩有一颗好奇心。小孩的好奇心是发现果核而成无角星图案的原因。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稍作引申就能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练习】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故事的结果是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

的方法;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2、从抓住材料的关键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 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 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 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找关键词、关键句 砌砖/赚工资/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立意:对工作要有积极认识,充满热爱,富有责任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3、从辨明关系入手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

第三篇: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新

多则材料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相同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例1: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解析: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第一则熟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则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几句话;第三则是成语故事“一傅众咻”。三则材料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切忌断章取义,如教育要注重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都是偏离材料。

二:相反型(互补叠加找主旨)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互为补充,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这也叫互补叠加法。例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

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例3: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解析: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相对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1)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收获;(2)没有收益、方向错误的苦劳,只是徒劳无功。做事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材料二:(1)懂得愈多,找工作愈容易;(2)好工作有许多人竞相应征,学而专精的人才会得到。材料三:(1)美梦不要想,因为不可能成真;(2)美梦要去追寻,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解析:以上三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在生活中,许多人只会用单一的思考方法,要么热情高涨,轰轰烈烈,大有咄咄逼人的气势,遇事则盲目乐观;要么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悲观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两种极端的思考方法都将给人生带来危害。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去思考,全面辩证地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清醒的认识。

写作中,可以剖析单一思考方法的危害性;可以体现双向思考方法的优越性;可以观照生活,发表议论;可以记叙见闻、经历;可以讲述故事,畅谈体验、感受等。写成议论文,论述思考方法对生活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思考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状态。人们常常习惯于惯性思维,其实换个角度思维,世界就变了,生活就不一样了。

四:递进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例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1、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2、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解析:第一则材料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第二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如果能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入手则更高一筹。五:综合型

这种材料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例6:筛选以下材料,联系实际立论作文。

1、战国时期赵王实行胡服骑射政策。

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阿房宫,筑万里长城。

3、汉代王昭君出塞,为帝业实施和亲政策。

4、鲁迅就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写了《拿来主义》。

5、我国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6、清代搞闭关锁国,行不通后又搞求荣卖国。

解析:本题重在训练从多种材料中找到内在联系紧密的东西,并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议论角度,确立议论的论点。

就材料而言,第1、3、4则材料都有联系,均表现出要勇于向外部世界(外国和外族)学习;

第5 则材料说的是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根本国策;第6则材料说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与1、3、4 则材料也有联系;而第2 则材料与其它各项联系不大。其中,第1、3、5则材料构成相同关系,又与第6则材料形成对比关系,正反角度皆可切入。而第2则材料为干扰项,需排除。

搞清这些关系有助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精神,为立论说理打下基础。文章标题可拟定为:《今天还要“拿来”》《从胡服骑射说起》等。实战演练:阅读以下各则材料,拟写作文立意。1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2: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4: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2018高考预测作文题: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②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③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晏几道)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增广贤文》)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二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材料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读了上面这些话,我们会产生许多的感想和联想。请你以“写给2035年”为副标题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实战演练1:解析: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实战演:2:解析: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异中求同找主旨,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实战演练3:解析: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

“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等。

实战演:4:解析: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 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小结:以上归纳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其次要寻找几则材料间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

审题原则:

1、逐则分析。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2、对比分析。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同向关系、对立关系、互补关系。

3、综合分析。归纳材料最终主旨:异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 审题应对策略。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不同性质与类型的材料,审题的侧重点和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而要提高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方法,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整合与系列训练,更需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全面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与语文综合素养。

2018高考预测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确定立意,首先要明确这六句话的含意。①“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的意思是把正义放在前面、个人利益放在后面的人是荣耀的,把个人利益放在前面、正义放在后面的人是耻辱的。这句话强调义比利重要。②“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是我愿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这句话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以身报国的志向。③“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许多人都为虚名所耽误,我宁愿抛弃虚名,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心志。这句话强调不要为了追求虚名而违背心志。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意思是勤奋的人学习到三更半夜,熄灯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他们又起来学习。这句话强调学习要勤奋。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思是读书人要一心读圣贤书,别管其他事情。这句话强调读书要专注,不要受外界干扰。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意思是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

乡,发誓学习不取得成就就不回来。这句话强调志向是人前进的动力。考生需从以上句子中选择两到三句,根据句子含意的共性和联系确定立意。比如,选①③,可立意为“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淡泊名利,以义为先。选②⑤,可立意为“既要埋头读书,也要眼观世界,有所作为”选②⑥,志存高远,志在报国。选③⑥,可立意为“面对‘名’,有所为,有所不为”;选④⑤,读书之道:勤奋、专注。选④⑥,勤学苦练,学有所成。选④⑤⑥,可立意为“立志+勤奋+专注=成功”。

点睛:这是一道仿照全国2卷,由名句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含义,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优秀作文: 名与利

人生在世,没有人对事业和工作无所追求,正确的名利观指引我们勇敢前进,错误的名利观使你迷失方向。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我们才能得到想要的,有所成就。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诉我们只有把名利看淡,才能走的更远。丁俊晖在2011年世锦赛被淘汰后说:世界第一只是虚名而已,与其在这个位置短暂停留,我更想让大家记住我。丁俊晖对于名利的态度便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表示,8岁半接触台球的他,一心只想做一名优秀的台球手,追逐自己的理想,他为了给祖国争光,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展示自己,表现出真正的自己便是他唯一的目标。因此,丁俊晖一步步接近胜利,头一次打进世锦赛四强,相信成功离他不远。

对于牛顿、爱迪生、贝多芬,他们为了自己的爱好,也为了造福人类,不看重名利,直至今日依旧活在我们心中。所以,正确的名利观是成功的明灯,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然而,错误的名利观又会带来负面影响,充满荆棘的路必会给你带来创伤,迷失的方向会引你误入歧途。第二季中国达人秀中,用徒手烧菜的老师傅,闭口唱歌的中年人,他们带着为了出名的错误名利观登上舞台,在被揭穿后无疑暴露自己拙劣的品行和错误的名利观,丢掉了自己的尊严,也丢失了追求的方向。

再如,2022年世界杯举办国卡塔尔被披露曾行贿国际足联执委,以不法手段获取举办权。这一事例是错误名利观引起错误追求方式的真切反映,卡塔尔作为独立国家,在政治舞台上丢失诚信的桂冠,在错误名利观的指引下,不考虑后果地使用错误手段谋求利益,有损国家形象,也给本国人民蒙上阴影。

正确的名利观驱动你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了当特种兵的战士不顾身患重疾,一心只想保卫祖国,在他倒下后,国家永远的记住他。错误的名利观给人蒙上阴影,迷失方向,受不了特种兵残酷选拔的战士通过作弊以求一丝解脱,然后在被查处后永远失去当特种兵的资格。所以,只有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我们才能有所成就。

2018高考预测【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抒写自己的认识、感想和联想,意在考查学生对自己及未来的认识,考查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理解到:青春梦是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青年人应该有责任与担当;个人对未来要做好准备和设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个人的命运与他人、社会都有关系。这些构成了作文基本的立意。文体没做过多限制,只要与表达的主题适合即可。同时,鼓励文体创新。这是一道时代感很强的题目,行文时注意紧扣时代的脉搏,引用现实中的生动事例进行论证分析。优秀作文: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传承千年的两个字,也是无数中华儿女对母亲的一种热爱。中国有梦,化作一盏明灯,指引着我的前行。

作为炎黄子孙,我对于祖国有着不可言喻的期盼。但我也明白,中国之梦是光荣的,更是充满

了艰辛与血泪是用无数国人的鲜血浇灌而成的。这样的梦,变得意义非凡。身为华夏儿女,我也有我的中国梦。

如果把今天的中国比作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那么我的中国梦便是让这条巨龙飞舞于蓝天,傲立于苍穹。这虽然是梦,但是我相信拼接个人的努力,千千万万国民的努力是能够完成的!将自身与祖国联系起来,从现在做起,共同奋斗,为中国之梦洒下晶莹的汗水。

历史的中国无疑是强大的。若想让当今中国重现昔日之辉煌,我想可以从古时入手,汲取经验,发展中国。其实,中国梦自古以来便有无数先人在为之付出着。古时的神州大地上,战火弥漫,四分五裂,谈何而来的中国之梦。这个时候,秦始皇站出来了,扫六合,定八荒,为中华之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人说他骄奢,有人说他残暴,但我看到的是一个敢于为中国梦付出一生的真男人。试想若无秦王,中国之梦会被拖后多久?所以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无英雄几无历史。中国梦便是由历史堆积而成,其中每个时候的英雄都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而当今我的中国梦,便是希望有一个“英雄”站出来,引领我们走向繁荣富强。

但历史上的英雄若没有人民在背后的支持也是不会成功的。将个人的安危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不也是为国梦付出的表现吗?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故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今的中国梦若想实现,更加需要我们这样人民群众的共同付出。

近代的中国的的确确是一部血泪史,天地间尽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英灵。当列强入侵之时,无数国人用血肉铸成铜墙铁壁抵挡着。可还见那段洒满热血的城头上那一道坚毅的背影吗?关天培和他的战士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用满腔的爱国之心铺垫中国之梦。可还见那块流满血汗的土地上那一片顽强的身影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革命英勇付出,用坚韧的生命铸就了中国之梦。多少可歌可泣的事件,多少为国献身的英雄,我们数不完,但我们知道,中国有梦是少不了他们的付出。中国梦,不就是需要这种爱国精神吗?若无付出,怎有收获。

新的时代新的梦想,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需要我们用汗水去打造,用生命去成就!中国梦,我的梦。

(4月1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引经据典,用到了“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和“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等多个典故。这些典故什么意思呢? 01.天道酬勤,春华秋实

讲话原文:古人讲,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处:《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三国志魏志 邢颙传》“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释义: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两句都比喻付出就会有收获。

适用话题:付出、坚持 02.不畏浮云遮望眼

讲话原文: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我认为,回答这些时代之问,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出处: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指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比如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适用话题:格局、视野

03.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讲话原文:“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出处:《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释义:大自然的运行有其客观规律,顺利其规律就会获得吉祥。比喻要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和运用它,以趋吉避凶。适用话题:规律、适应

0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比循俗。

讲话原文: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比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出处:《文子·上义》: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比循俗。

释义: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则。比如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关注实际,突破成规陈说。适用话题:创新、实践、打破常规

0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原文:“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出处:《荀子·儒效篇》:“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 释义:堆积泥土就成为山,集聚水流就形成海。比如积少成多。适用话题:积少成多、汇聚力量 链接考场·片段示范

▽片段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所云,受用千年,流传至今。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用自己的励精图治让秦国走向辉煌。“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史铁生写道。若是无自强之心,哪怕是先机占尽,也只能做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碌碌无为;若是怀自强之心,哪怕出身寒微,也能不断进取,成就一番事业!——节选自2017全国II卷高考优秀作文《怀自强之心,养浩然之气》 ▽片段二

很久以来,我以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我一生的追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我来说,好似毫无意义。我失神地望着天际,放纵我的灵魂。冬天的夜空,格外地宁静,北斗七星横在我的头顶,不再遥远。我在聆听,凛冽的寒风送来了他的声音。不知道你走了几万光年,依然清晰,让我打着寒战,仿佛在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年轻的你,为何不努力?”——节选自2017全国II卷高考优秀作文《心底深处的呼唤》

▽片段三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打开眼界,开阔视野,才会阅历丰富,见识高远,收获良多。马可·波罗行万里路,才有了打开欧洲人民视野的《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游遍神州大地,写出精彩万分的《徐霞客游记》;李时珍走遍三山五岳,遍尝百草,写出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视野开阔了,你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会领略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快意,你会体悟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真谛,你会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节选自2017全国II卷高考《拓宽视野,无往不胜》

第四篇:新命题作文审题艺术谈

新命题作文审题艺术谈

文章作者:窦银强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11A

一、命题作文的类型及审题

1.词义型命题。此类作文仅以一个词语为作文题目,它要求首先释义,即解释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什么,然后确定该词义的重点、难点、范围、对象、程度,再想想应大致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与之适配。

例1 2010年湖南卷: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该命题有较强的思辨性,可正反立意,正面“早”代表勤奋、敢为人先等,反面有“无利不起早”“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等。但选材较困难,思维一定要打开才行。

2.短语型命题。短语类型是重点,修饰语是难点,如主谓型、偏正型、动宾型、介宾型等,关键处在于修饰语。

例2 2010年江西卷: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这是一道动宾短语命题,重点要紧扣“找回”和“童年”来立意,可以围绕“找回”演绎一个故事,具体描述生活中与“童年”消失有关的场景、片段,或由“找回”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如找回自由、纯真、好奇、顽皮,亲近自然、富于想象、富于创造等。

例3 2007年湖南卷: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偏正型短语命题,该题内容要求写自己的生活与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文体作出明确要求。重点有二,其一是“地”,说明生活是动词,是“过生活,做生活”,而不是名词,不能描述生活状态和情趣。其二是“诗意”,即“诗的意境”,包含三层含义:要有情,回归人性,呵护心灵本真;要有景,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为生活积极创造“景”,在“景”的氛围中找回失落的人性;要有境,即显志。此命题主旨是:积极而满怀热情地过有意义、精彩的生活,充分地享受生活。

短语型命题作文一定要仔细

思考其修饰语和关键词义,它对作文作出一定的界定和要求,忽略则可能跑题。

3.材料型命题作文。材料是作文的一部分,可作为作文的范围、对象、重点甚至立意的触发点,对作文的内容、谋篇布局有一定指向作用。

例4 2008年重庆卷:《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关键在“自然”,要根据材料提示的“自然”的含义,突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可从“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自我价值和真我风采”“个性魅力”“量力而为”“环保”等方面立意。扣住命题主旨,再调动日常生活积累中与之相关的素材展开就行了。

4.关系型命题。关系型的命题与话题、材料、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关系提示了作文的内容和要点、难点,一定要仔细思考关系所涉及的范围指向、对象、程度和侧重点,这样才能把握题旨,防止跑题。

例5 2007年四川卷: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表面看“一步”与“一生”是并列关系,位置可以互换。其实它包含了一个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一步”是条件,而“一生”是结果。选择怎样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直接决定了你将收获不同的“一生”。

立意上可以正向、反向立意:迈出人生正确的一步,收获人生的成功;迈出人生错误的一步,品尝人生的酸楚;迈出人生正确的一步,并不一定能创造人生的辉煌;人生第一步迈错了,并不注定人生一辈子的天空都阴霾。

例6 2010年广东卷: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该命题重点信息有三:一是为邻可以相互依存,二是“你”可有形也可无形,三是“邻”可选择但不能回避。写作时一要明确选择“你”的标准和作用,如有形的某人(父母,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古今名人)、某物(书,音乐,绘画),无形的情感、品格、精神;二要以真诚为出发点,写出真情实感;三要以小见大,用小事反映大道理。

5.比较型命题。比较型命题是写作中的审题难点,不容易出彩,作此类作文,一定要仔细审视题目所包含的内容提示,确定写作的主要方向、重点、详略,以及选材、立意,力求合乎要求。

例7 2005年辽宁卷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

审题:关键处有三点:其一,“花”喻同类事物或人物活动,心态较以往有更大的进步或提高,不能将不同类的人或事作比较;其二,“红”是正面指向,意即去年好而今年更好;其三,“胜”是“超过、更胜一筹”的意思。合起来即为“以往的某事或人物心态、活动好”(略写),但现在却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好”(详写)。怎样好?为什么更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讴歌文明进步和社会新风尚等。

二、命题作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材料类命题作文切不可丢掉材料,写作时应有所体现。可作文眼,可作中心句,可改造一下作为理论或事例论据来表情达意。

2.要合体,要符合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的文体要求,如排除了诗歌,则不能写成诗歌形式。结构要完整,内容要充实。

3.要合意。立意要健康,观点要有启发性,感情要真挚,中心要明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而不偏激,不胡编乱造。

4.要合言。语言表达是作文的外衣:用词要确切,句式要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文采,文句要有表现力,有亮点。语言表达要流畅,书写要规范。

5.要积累。平时要多阅读美文,多选读一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的文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作文自然能出彩。

三、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文。

痕 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又有些什么感悟呢?

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四川简阳市阳安中学;641400)

浅谈新命题作文的特点 来源《当代教学论坛》:2009年第4期供稿文/陈斌(湖北省洪湖市第二中学433202)

高考作文命题经历风雨的洗涤,历经沧桑的磨砺,逐步成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其中,新命题作文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引领作文命题向纵深方向开掘与发展。

高考作文命题经历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和新命题作文等几个阶段。

新命题作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检测语文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情况,它具有命题立足人文性,关键词语多义性,题目表述文学性,题目蕴含寓意性等特点,从而吸引了广大考生和语文教师的眼球,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1命题立足人文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要达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和特长的培养。新命题作文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立足于人文性。如08年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浙江卷“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等,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让学生写身边人和事或亲历的生活,考查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体味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避免假大空、套作或无病呻吟之作,充分体现了命题立足于人文性的特点。

2关键词语多义性

新命题作文不同于传统命题作文,传统题目关键词语义单一,不能给写作者提供多元的想像空间,对作文思维品质的深度和广度考查力度不够,如1994年的“尝试”,语义单一,考生只能围绕“尝试”做什么、“尝试”的结果与意义作文,这样限制了学生作文的思维空间。新命题作文也不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立意宽泛,不利于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与严密性;而新命题作文,以提供材料和题目为主干,且题目关键词具有多义分化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多元立意,甚至有时单一的关键词,由于内涵丰富多元,也能提供多元立意的空间;如05年北京卷“说‘安’”(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之类的联想)。这样立意不宽泛,有利于阅卷者统一标尺;立意限制中有开放,有利于学生多元立意。再如06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坎”可理解为“生活的挫折”、“心理障碍”、“已取得的成绩或达到的高度”、“某种诱惑”等等。08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自然包括自然界、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08年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其关键词语义多元,但材料指向限定于以“小”见大,因而不少考生只注重题目,忽视了材料,从而马失前蹄。

3题目表述文学性

新命题作文的题目,语言表述富有文学性。题目本身就像一首诗、一幅画,充满立体感、形象感,给考生美的感受,能激发考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调动考生写作激情,鼓动考生用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如08年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题目给人一种立体感,让人眼前浮动着一个人举手投足、所作所为的生动画面;08年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给考生展示了一幅形象感人的画面,它触发考生联想令人感动的人或事,调动了考生的情感体验;07年湖南卷“诗意的生活”,让人联想到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或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等。

形象生动的题目,它本身就犹如风景画,让人产生美,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4题目蕴含寓意性

新命题作文的题目蕴含深刻的含义,有的题目采用了修辞手法,具有象征性,如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的“春光”,06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的“坎”等等,寓意深刻,有利于考查学生写作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有利于考查考生透过表象看本质,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再如,07年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行走”蕴含现实付出行为,“消逝”蕴含付出的代价,在逐渐消逝的过程中,通过付出获得价值,这既形象,又有思辨的深度。07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记忆是对生命意义的肯定,风化是对生命的消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如何让有价值的东西永存呢,随着时间的流驶,让这有价值的生命永放异彩呢,这是考生要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这个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写出真情实感,而且要求考生作理性的思考。如何写好新命题作文,这要求考生不仅要注重单一的感性材料,还要注重理性认识的升华,要求考生对生活做纵深层次地思考,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总之,新命题作文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命题形式,它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第五篇:审题

审题:察“言”立“意”

审题:察“言”

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审题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走入“满盘皆输”的恶途,所以,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要著。审题要察“言”,要关注提示语、标志语、中心词、修饰语,研读独词比喻等含蓄语。

1.弄清提示语

提示语是对命题作文题目的进一步说明,是为了降低命题的难度或者规定命题的范围所采用的一种启发学生作文思路的方式,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并审清提示词,明确题目内涵,获取选材信息并注意作文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

例如作文题目: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信客忍受风霜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善良犹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暖了……岁月”,“快乐了……童年”,“忍受……艰辛”,“传递……期盼”,这就是在提示我们,什么样的所作所为可称得上是善意,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人为善,替人分忧,勇于担责,理解了提示语中的这些信息,就不会跑题。

再如命题作文“丢掉”,试题提示语是这样的:“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但丢掉什么总是不易,因为这需要觉醒,需要勇气,需要毅力。生活就是这样,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学会舍,才能得。”

怎样审读题目“丢掉”理解才算“到位”?这里至少要注意这样三点:一是“丢掉”的应是自己不舍得丢的,而不是本该不具有的东西;二是“舍”不是目的,“舍”是“得”的手段;三是“舍”不是随心可为、唾手可得,须有勇气、毅力。如果作文写丢掉“自卑”“幻想”一类词就偏离题目了,写丢掉“光环”就比较符合主旨。

2.辨识标志语

辨认标志语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或人称。如题目中标有“记”“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评、析、读、感、谈、说、议、辨、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爱流涌动”、“绿”、“忏悔”等。如审读命题作文“我们这帮人”,我们从人称标志和文体标志这两方面进行审题,就会得出:此题目要求我们用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我们”来写一篇记叙文(包括记叙性散文)。

3.寻找中心词

中心词就是命题作文题目中给我们确定了写作内容的关键性词语,找关键性词语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偏正短语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中心语,如作文题目是“一道风景线”,此题目的中心词是“风景线”,它要求我们围绕能构成风景线的人、事、物或某一现象来写。

主谓短语的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一下谓语。作文题目为“下雨天真好”,它的中心词是“真好”(也有限制的成分),即要我们写感到的确好的与下雨天相关联的人、事、物、理,等等。再如作文题目“我做主”,写作时要重点强调“做主”。

“我做主”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可见,文章的重点应放在:自己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增强自强自立的意识上。反之,如果重笔浓墨写“我想做主、我渴望做主”等就偏离题意了。

如果题目是整句形式,更要认真剖析。例如:“让我悄悄告诉你”。这个题目稍显复杂,须剖析解读。首先,我们可以按照语法结构分析句子成分。“我”是主语,是写作对象,是叙述的主体,你是叙述的客体;其次,谓语部分“悄悄告诉你”是偏正短语,用“悄悄”作为修饰语加在“告诉”前,“悄悄”的含义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强调这是一种情态,倾诉的语气要轻柔而动情。第三,我倾诉的一段心旅历程,犹如河出伏流,所写事情一般是不为你知,或虽知而不便公开的心中秘密。经过以上逐层剖析,可见“悄悄”一词是题眼,是写作的重点,有不慎,就会大意失荆州。

4.细品修饰语

审题时最重要的是咬文嚼字,抓住题眼和重点,才能有效地防止离题。修饰、限制的词语一般由命题作文题目的定语、状语、补语构成。这些修饰词语,常常是文章的表意重点。比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这个标题,重点在“不平常”上。“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重点在“希望”上,不能把“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混同于“现有的一个暑假”。再比如“难忘的决定”,文题的中心词是“决定”,题眼是限制语“难忘”,应重点写难忘的缘由、难忘的故事以及难忘的感慨。

对于复杂的问题,更要谨慎地细品修饰语,如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这个标题所界定的范围有相对的限制性,要注意修饰性词语“那一刻”和“我”。“那一刻”,它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事情是“那一刻”间发生的,不能写成一天或几个小时内的事情。“我”是事件的主体,也是事件的见证者、感受者、受益者,所以写作时要着眼“我”的体验,抒写“我”的感受。当然,这个题目更要审准比

喻性短语“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意为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春景的美好,也比喻从逆境进入顺境,事情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际遇。很显然,在“我的世界”里更强调的是其比喻意,它更应该是指一种发自“我”心底的温馨与感动、温暖与阳光、放松与释然、微笑与风景„„

5.研习含蓄语

独词与虚题,语意往往含蓄,需要仔细品读,审准题意。

对于只有一个字或一个词的作文题目,我们在审题时除了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外,还要注意领会题目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其它含蓄意义。如“手”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可以由此引申为“帮助”、“合作”、“关爱”、“引领”等意义,再围绕它们来选材和构思。如“在乎”这个动词性题目,我们可以采取扩展法,即在“在乎”前后添加词语:(谁)在乎(什么),添加的词语就是文章的重点,据此就可以迅速捕捉到你感慨深刻的立意角度和写作素材了。

所谓“虚题”,是指比喻象征类词语或有虚实结合特点的命题。这类作文题目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往往包含着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必须读懂文题的寓意。否则,望文生义,如雾中看花,文章就会写得平淡直白甚至跑偏。如命题“给他人一朵花”,我们要从“花”中读出题目含义:“让绚丽的心灵之花为他人开放”这一寓意。这“花”可以是一句衷心的祝福,是一声真心的问候,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是一次慷慨的捐助等。再如虚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我们可分四步走审题:①找出关键性“虚”词——“乌云”“阳光”;②发散思维,列出“虚”词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此处的“乌云”喻指气馁自卑、郁闷迷茫、艰苦困顿、坎坷险阻等等,“阳光”喻指自身的顽强自信、执着坚守、勇于担当、积极乐观等等;③审“穿过”:有“战胜”“消除”等意,表示有变化过程;④审“绚丽”:成长更快,收获更大。

立意:务“本”

“文以意为先”,一篇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徒有躯壳而已。在写作过程中,文章所写的内容甚至谋篇布局、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与立意有密切的关系。写好命题作文,立意是关键。

所谓“立意”,“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1.立意标准

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集中;较高要求是深刻、新颖。

立意准确是指符合命题意图,准确诠释题目意思。立意集中是指只确定一个主题,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直截了当地体现在文章的语句之中,而且显赫地置于文章的首段或末段。

立意深刻是指文章有思想深度,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的底蕴。立意新颖是指文章要有新鲜感,有的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有时代感,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立意,以及格调高,健康向上,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立意,更容易走向深刻和新颖。

2.借题立意

考场作文,时间紧迫,立意快速,在时间上就占了先机,借题立意是快速立意的方法之一。

题目添加词语句子快速立意。如作文“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依据自我生活在“那一幕”之前补充恰当词语、短语或者句子,很快就能确定立意。如(地震)

那一幕,(挨打)那一幕,(乘错车)那一幕,(作业投机取巧受罚)那一幕,(突然停电,处于黑暗中大家肆无忌惮高歌狂欢)那一幕。

扩展题目快速立意。有的题目就是一个词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个词语进行扩展,将题目的内涵具体化,以便锁定写作范围,快速立意。比如以“隐”为题,我们将“隐”扩展为“隐士”、“隐居”、“隐藏”、“隐伏”、“隐秘”、“隐痛”。我们再对这些词语进行思考,便会出现以下立意:隐,是急流勇退;隐,是淡泊名利;隐,是弃绝世俗;隐,是蓄势待发;隐,是巧妙地周旋;隐,是智慧;隐,是勇气;隐,是不为人知的秘密;隐,是难以数说的伤痛。我们可以写隐士,也可以写自己和他人隐的智慧和勇气,还可以写自己和他人的隐秘和隐痛。当然,还可以反弹琵琶,认为隐是消极逃避、销声匿迹,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是对集体、社会和国家不闻不问的麻木;是不敢挑战自我、挑战他人的怯懦;是闭锁自己、与世隔绝的愚蠢。写作这个题目时,我们不要面面俱到地将隐的引申意义进行阐述,只需要选取隐的一种内涵进行立意和构思即可。

3.借文立意

作文题目比较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稍加联想和转化,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学习的课文里,有无穷无尽的“作文题目”。借鉴这些暗含“作文题目”的课文,我们可以有效地拓展立意,使自己的思考走向深刻。

比如作文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人教版六册教材诠释“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的课文比比皆是。

直白地说版本:《给女儿的信》想说“爱情”心里话,《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想说“野蛮”心里话,《土地的誓言》想说“挚爱”心里话。含蓄地说版本:鲁迅在《故乡》里想对闰土说“隔膜”的心里话,若瑟夫在《我的叔叔于勒》里想说“亲情”心里话,林海音在《爸爸的花儿落了》里想说“一天长大”的心里话。

转化地说版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想说中国教育缺乏实践创新的心里话,《走一步再走一步》想说“教育智慧”的心里话,《孤独之旅》想说“逆风飞扬”的心里话。

学生以课文为借体深化出这样一些立意:我宁愿做一颗“行道树”,在自己该站立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站立,而非只是一个两眼直盯着“成绩”而丢掉了自己灵魂不再是自己的一个机器。面对一声声“快”“快”“快”,我只能无助叹息,我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那个慢小孩,我只希望走慢一点,走出我的步伐,走出我的自信和精彩。分数,高不可攀的分数,真的是《白兔与月亮》白兔的那个月亮。当我盯上那个“高不可攀”的分数时,我发现,我抑郁地失去了原来的快乐。

4.转化立意

巧妙化大为小。有些作文题比较宽泛,让人摸不着边际,我们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作文题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的目的。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不少学生觉得无处下笔,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化大为小,写来自大自然某种现象的启示,这样你可以写蜗牛给你的启示,强调人类要负重前进;可以写乌鸦反哺之义,强调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也可以写月季花一月一开,强调我们要恪守诺言;还可以写七色阳光,强调生活要丰富多彩„„任何题目我们都可以化大为小,一经化大为小,切入口小,立意就容易走向深刻。

虚实互相转化。有些作文命题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事例就容易多了。而有的题目中词语是一个实有的概念,如果纯粹写实,则立意容易落入俗套,所以不妨化实为虚。比如,以“亲

情”为题写作,我们就可以化虚为实:说“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比如,以“门票”为话题写作,我们就要化实为虚:可以说“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门票,谦卑是通向高尚的门票,实践是通向真知的门票”,则立意就不同凡响。

5.反向立意

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产生新颖深刻立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有时候大家最容易看到正面,于是正面立意则可能千篇一律,不如运用逆向思维反面立意。比如,我们写《昂起头来》这个作文题,说“昂起头来”是自信、坚强、勇敢,这是正面立意,看得多了,容易发生审美疲劳,独有一位考生逆向思考,叫阅卷人击节赞赏。他说:“昂起头来是自视过高,是藐视他人,是虚张声势”,因为立意新颖而受到阅卷人的青睐。

【审题练习】

请运用以上审题方法,对下面这组以“成长”为母题的命题作文审题。(1)成长因为有你;(2)我是这样长大的;(3)在体验中成长;(4)走过那一个拐角;(5)成长的烦恼与快乐;(6)又是一个新起点。(7)出错;(8)开在记忆深处的花;(9)我不是柔弱的花朵;(10)在春光里奔跑

【立意练习】

(1)要毕业了,回首自己的成长道路,会发现,很多人曾经在关键的时候,有意无意之间给了你很重要的影响。请认真感悟,以“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2)请以“我心目中的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3)回望成长的路上,有多少人陪伴着我们,给过我们多少温暖、感动与希望。请以“一路上有你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下载新材料审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材料审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题

    首先是审题。作文的审题要分几个层面。 ⒈审题意。审题,目的是定主旨,在审题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审清题意,防止偏题,抛开表面的东西,弄清楚深层的东西。也就是审清楚出题人的意图......

    审题

    记叙文的审题与扣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记叙文审题扣题的方法。 2.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听课中明确技法,在训练中掌握技法。 教学重点:掌握一些审题扣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新(合集五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杰克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后来因杀人罪而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与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因故意......

    作文审题

    2016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 一、审题时应关注五点: 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文章不少......

    审题立意

    课题:《中考作文训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授课人: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1、教会学生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2、激发写作兴趣,克服......

    审题原则[本站推荐]

    审题原则 1、明确600以上字数,记叙文 2、 明确人称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再如:“我最想依......

    审题t

    专题一:审 题 一、审题的重要性及意义 审题是写作中的第一步,审题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文章的立意是否恰当,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所谓审题,就是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

    2013作文审题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 (2)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