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第三产业

时间:2019-05-14 18:3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经济:第三产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经济:第三产业》。

第一篇:当代经济:第三产业

第三章: 第三产业(作业)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的三次产业是怎样划分的?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

铁矿石→钢铁

甘蔗→糖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2.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地位是怎么变化的?

先以农业为主,然后转向以工业为主,再转向以服务业为主。

产业结构的变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工业化时期。

第三阶段:服务化时期。

3.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各有什么特点?请各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劳动密集型

工人的体力劳动占主要地位,特点是需要比较多的劳动力,技术水平较低。例如:农业、林业及纺织

资金密集型

资金的投入占主要地位,特点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技术水平较高,不需要比较多的劳动力。例如:冶金工业、石油工业

技术密集型

先进的技术占主要地位,特点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成就基础上,技术含量高,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

例如:机器设备

4.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改革开放以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为当时政府认为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工业,第三产业是

“非生产性”的行业,因此不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恢复发展。政府认识到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因此第三产业得到很大发展。

5.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条件、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

2.人口的城市化程度。

3.比例也很高生产和消费的社会化与商品化程度。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

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市场体系。

打破地区封锁,使各地市场相互贯通,逐步实现同国际市场的接轨。

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发展社会服务业,形成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

企业实现大部分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的社会化。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今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行业包括:

商品流通业

包括商业、外贸业、仓储业、物流业等

金融业

房地产业

信息、咨询服务业

旅游业

社会保险业

文化产业

电子商务

第二篇:当代经济政治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来进行抽象的分析。因为在不同的时代,核心竞争力有不同的内涵,由不同的因素作支撑。在农业文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土地和劳动力,在工业文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资本和技术,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则是信息和文化,特别是软实力。

一、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关键因素力的关键因素。如,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先后领跑工业化进程,就是因为在航海技术和资源加工能力上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位置,而英国之所以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英国不但航海技术先进,而且加工技术先进,拥有热兵器的优势,二、软实力:构成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简单地说,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实现生存与发展所独具的关键因素及其形成的优势能力。不同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有不同的内涵和关键因素。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的。硬实力指的是能直接体现为物质成果的竞争力因素,如环境、资源、科学技术、物质装备等等。而软实力则是硬实力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文化和传统等因素。就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它的软实力就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凝聚力、民族精神、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综合素质。就一个企业而言,它的软实力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和企业员工的素质。就一个人而言,它的软实力就是这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他的学习力、决策力、执行力等。只是近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推动作用与日俱增,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随着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产品弋服务中知识含量的不断提高,知识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比起其它资源来,知识作用也日益突出。由于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土地、资源,也不是资本,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捕获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和人员的素质。因为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和资本的使用效益是非常有限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土地、资源和资本的使用效益呈现难以预料的放大效应,而其放大的效果是乘数效应还是指数效应,最终取决于软实力。

三、提高软实力:国家、企业、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竞争力必须提高软实力,提高软实力就是提高竞争力。如何提高软实力,对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有不同的要求,下面分而述之。

(一)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国家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联合体,其软实力就是能够把一个国家内各种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能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凝聚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在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内核与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或地区靠什么来凝聚力量,从深层次来说就是靠民族精神。因此,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得到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认可,以民族精神为骄傲和自豪,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团结和凝聚在民族精神的旗帜下。

(二)提高企业的软实力。目前企业竞争已经进入到企业文化竞争的阶段,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素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的软实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必须有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有的人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只要加强管理就行了,要不要文化无所谓;有的人把企业文化当成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以为只要建立了企业文化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有的人则认为建立企业文化就是把外面好的企业文化空降给企业就行了,等等。实际上这些理念都是错误的,从长远来看企业文化对企业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个人的软实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之间的竞争不在于个人拥有多少资产、金钱,多高的学历和现有的地位这些有形的东西,而在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意志品质、学习能力和人格魅力等这些软实力因素。而要提高个人的软实力,一是要强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篇:当代经济杂志征稿

《当代经济》杂志征稿信息

《当代经济》省级正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全国中心城市经济运行会工作期刊,湖北省教育厅主管,当代经济杂志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 1007-9378,国内刊号:CN 42-1430/F,邮发代号38-188,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

开设栏目:

经济政策(开卷之笔、经济热点、宏观经济、产业态势、理论探究)、现代企业(公司研究、管理世界、营销企划)、政法教育(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院校建设、教学方法)、财经论坛(投资贸易、财政

审计、财会税务、金融证券)等。

在线投稿QQ:46908364***15447921

邮箱:byqkxxw@163.com

电话:***陆编辑

第四篇:当代政治与经济

世博大舞台 中国新天地

——浅谈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它精神内涵丰富,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我们不禁要问:上海世博会带给了中国什么呢?

一、经济篇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珠三角的经济形势的积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上海世博会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而在这个世界最大舞台上展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对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世博经济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以上。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世博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将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众多发展机遇,为长三角企业参与世博市场开发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内差异性,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部分产业集聚程度低。几年前,长三角16座城市已经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而且,国家首个跨行政区域性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已经出台,苏浙沪三省市政府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等各专业领域的规划也纷纷面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二、政治篇

上海世博会不仅有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政治的交流。各国领导人在此相聚,有利于深化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世博会是国际级的盛会,它的成功举办对提升举办国在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地位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它的成功举办再次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世博会成功举办,外媒体好评如潮:这是因为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号召力强,而这归根结底,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国际金融危机慢慢复苏的的大背景下,这一盛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给国民以信心,同时也给世界以信心。我们对外展示五千年的文化风采,使得世界更了解中国,更能理解中国在某些国际政治问题上的立场,有利于减小外交阻力。世博会矫正了部分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偏差: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积贫积弱,有些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思路。它展现了中国文化,同时增强了世界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上海世博会是我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的良好契机,向世界强有力地表明,开放将是中国的长期国策,融入世界,与世界共生共荣,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凝聚国内人心,将开放作为执政的核心理念之一,长期坚持下去,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全球化时代加快中国的发展,提升中国的地位,彰显中国的形象。

三、外交篇

上海世博会的外交是一项系统工程,活动密集,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其中最突出的主要有:

首脑外交卓有成效。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开、闭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高峰论坛等活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展会期间,胡主席等领导人同外国领导人举行了密集的会谈会见,深入交流对话,共商发展大计,达成广泛共识。胡主席还亲自探望并派专机送回来华出席开幕式不慎摔伤的马耳他总统,体现了真挚友情,赢得广泛好评。首脑外交对于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深化友好合作起到重要政治引领作用,是世博外交最重要的亮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民间外交积极活跃。从事世博外交的不仅有官员政要,更有广大普通民众。世博园区与上海社区直接对接,使外国政要走进上海社区,实现了零距离接触。200多万志愿者活跃在世博园区内外,架起了中外交流沟通的桥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官民互动是世博外交最有特色的亮点。

绿色外交丰富多彩。上海世博会的绿色“低碳实践”是世博会历史上的创举,也为绿色外交提供了难得契机。我们与来访各国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探讨,为加强合作注入新动力。绿色外交昭示了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理念,是世博外交最富时代内涵的亮点。

公共人文外交实现跨跃。上海世博会历时长达半年,广受媒体关注,是全景式、深层次宣传中国的重要窗口。展会期间举行了约2万场文艺演出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展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十分活跃。我们邀请发展中国家百名记者组成联合新闻团来华采访。各驻外机构通过报告会、图片展,组织“世博进社区”、“世博花车游行”等活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世博热”。利用世博会开展公共人文外交,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是世博外交最具创新意义的亮点。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外交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影响可以用三个“新起点”来概括:

一是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次盛会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由羸弱走向富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友好合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二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次盛会加快了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步伐。世界更全面地看到中国的古老文明、巨大进步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加深了对华理解与合作。中国进一步展示了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材,为下一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是中国外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世博外交,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进一步完善,与各国友好关系得到深化,外交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丰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和实践日臻完善,维护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条件更加有利。

我们即将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际形势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外交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努力扩大和延长 “世博效应”,全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 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谱写新的华彩乐章。

四、文化篇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不一定是通常的文化,其实能和很多东西联系起来。其实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世界了解各自的文化。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创意友好比拼和表演的大舞台。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辉煌历史的国度,各个时期都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影响着后世的一代代人。就算是发展飞快的今天,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东西。能够和这么多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中国是幸运的,世界也是不会失望的。

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等。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埃及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埃及的金字塔与中国万里长城的交相辉映,此次上海世博会期间,埃及在上海世博会展馆展出8件国宝级文物,埃及国际展览中心主席萨利姆将作为埃及代表团成员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埃及以非凡的展馆向中国和全世界展示其古老辉煌文明成就。

还有很多的场馆都显示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鲜红的中国馆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场文化的交流。就像以前的百家争鸣一样,世博会放在了中国举行,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学习各国先进技术的机会,一个融合世界多元文化的机会。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吸收好的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深厚文化里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我国将借世博会对我们文化的影响,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五、结束语

世博会不仅仅是这184天,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其对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将会渗透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进程中。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以此为契机,不断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的前进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最终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第五篇: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一. 论文撰写要求

1、任选一题,选题须与本课程内容相关。

2、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引用部分内容须注明出处,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发现抄袭行为记为“0”分。

3、应围绕论文的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或引用个人研究成果,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并将这一研究过程和结论以文字、图表等方式组织到论文之中,形成完整的论文内容。

4、论文内容应做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叙述流畅、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

5、论文字数要求:1000-2000字左右,如果少于1000字,要酌情扣分。

6、格式与规范:应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要素,文面符合表述规范。论文一律采用4号宋体。

二、论文题目

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2)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

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成为了世界第二贸易大国。(2)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3.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

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4.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地缘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较快,目前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或议定书、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还有9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近期加强与中国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参考文献的标注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第十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齐文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

林承节:《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蔡佳禾:《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北京),2001年第6期。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作者:张术环 等主编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下载当代经济:第三产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经济:第三产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经济与政治论文

    (《深度国际》天平上的人权的读后感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现代司法包含着理性、公正、文明以及尊重和维护人道尊严等要义,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得到遵循,成为......

    第三产业情况调研

    车溪乡第三产业情况汇报一、车溪乡第三产业发展现状1、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低。一直以来车溪乡是以发展传统的水稻农业为目标,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为县里的产粮大......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产业是除农业(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以外其它行业的统称。包括了流通领域、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领域,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领域和为社会公共需要......

    第三产业总结

    二〇一〇年常德市农机化局第三产业服务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村工作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兴机富民”......

    当代经济与科技发展

    当代经济与科技发展 摘 要: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市场推动和科技拉动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 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经济建设中,应注意科学界定“夕阳产业”与“......

    2014年考研政治当代经济政治

    专题一:十八大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第三次工业革命步伐。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

    大学生与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当代政治与经济学习心得

    《当代政治与经济》学习心得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