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9:0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一、说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二、说教材。

[教材简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食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结合教材的编写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为

[教学重点] 学生经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课本第31页习题图。

三、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将设计以下的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问题

情境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首先出示P31主题图)同学们,你们到万福隆买过食品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万福隆,柜台里的食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柜台里有哪些食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请看价格表。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让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口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段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

为了掌握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分为五个步骤:

1.出示:小东“买3个面包和1盒饼干,你们能帮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先算3个面包多少钱?出示算式 3×3=9(元)再算一共多少钱? 9+4=13(元)

2、看图解决问题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 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后板书:3×3+43、列综合算式:我手指3×3+4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这个综合算式里,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意义。我再次总结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向学生介绍递等式表示方式。接着让学生用递等式巩固练习。

4、方法多样: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4+3×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盒饼干和3个面包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

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算3×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帮助困难生,捕捉错误资源。

5、展评作业: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设计中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学生发表的观点就多,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东解决了问题,小东谢谢你们。(同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4袋巧克力,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让学生讨论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对比方法:此题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①50-8×4 ②50-8×

4= 50-32 =42×4

=18(元)=168(元)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

二、三两个教学环节中,把书中“想想做做”的第2题与学生脱式计算的错误资源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

更加深刻了。】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左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整节课的设计我是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引导、对比、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生:买过。

师:买过什么文具?

生:买过2个笔记本和1支笔。

师:你买的笔记本每个几元,笔每只几元?

生:笔记本每个2元,笔每只1元。

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

生:5元。

师:你怎么算的?

生:先算笔记本的钱2×2=4(元),再算4+1=5(元)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的问题。出示课题: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师:生读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

生: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师:独立列分步算式解决问题。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6个文具盒多少钱,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42+55=97(元)

师:谁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到一起吗?

生:可以写成:6×7+55

生:还可以写成:55+6×7

师:这两个算式对不对。(小组讨论)

生:第一个对。因为先算乘法,第二个先算加法。

师:像上面的算式无论乘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所以都对。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讲解:像同学们这样,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可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在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设计意图: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试试身手。

81-17×4

师:计算这道题时,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81-17×4

=81-68

=13

再次总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第59页试一试。

2、将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1)3×5=15

20+15=35

(2)6×8=48

48-18=30

3、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岁?

答案:1、536、12、20+3×56×8-183、28岁

四、达标反馈 1、24×3+19(注意运算顺序)

2、森林医生。(改正错误)

16+40×8

=56×8

=448

3、小红拿50元钱去买8个6元一个的笔记本,应找回多少钱?

答案:1、912、16+40×83、2元

=16+320

=336

五、课堂小结

师:大家回顾一下,综合算式中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再算加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加减是同级运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我会列式计算。

3个7再加28是多少?

71减去6个8是多少?

2、我来算一算。

65-8×8 20+5×5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6页,还剩1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4、妈妈买来12盒月饼,每盒有9块。送给奶奶1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

答案:1、49、232、1、453、37页4、92块

板书设计:

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分步:7×6=42(元)

42+55=97(元)

综合:7×6+55

=42+55

=97(元)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1)

1.3千克苹果和5千克梨共14元,梨单价1.60元,苹果单价多少元?

2.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5小时后还相距2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某单位定做男女西服套装共用3703.7元,男西服定做24套,每套78.8元,比每套女西装贵6.3元,问女西装做了多少套?

4.粮店运来大米100袋,面粉8袋,共重1400千克,每袋面粉重50千克,每袋大米重多少? 5、3枝钢笔比5枝圆珠笔贵0.30元,每枝圆珠笔的价钱是1.20元,每枝钢笔多少元?

6、一个车工计划车224个零件,车了8小时以后,还剩下80个没完成,这个车工每小时车多少个零件?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2)

1、有三个护树小组。每一组保护树木500棵。第二组保护树木比第一组的3倍少460棵。第三组护树是前两组和的一半。问第三组护树多少棵?

2、甲乙两城相距7100千米,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5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飞往乙城,2小时后,另一架飞机以每小时950千米的速度从乙城飞往甲城,又经过几小时后两机相遇?

3.同学们植树,五年级植树145棵,比四年级多植56棵,六年级植树棵数是四、五年级和的1.5倍,六年级植树多少棵?

4、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51千米的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3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5、两个工程队修121千米的路,甲队每天修3.8千米,乙队每天修4.7千米。甲队先工作5天,后两队合修,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

6、.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相距26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还相距4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3)

1.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合修3天后还剩1900米,甲队平均每天修120米,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2、工程队修一条长2300米的公路,开始每天修280米,修了5天后,余下的任务每天修300米,还要几天修完?

3、学校买来8个足球,每个28元,又买来几个篮球,每个98元,共付616元,学校买了几个篮球?

4、甲乙两车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48千米,乙的速度是54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02千米?

5.光明食堂原来每天烧煤72千克,改进炉灶后每天少烧12千克,原来能烧10天的煤,现在能烧多少天?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4)

1、甲乙两船分别从相距320千米的两个码头同时相向而行,8小时后,两船相距40千米,已知甲船每小时航行20千米,求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2、一个缝纫小组要做760套衣服,已经做了9天,平均每天做40套,剩下的要求8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3.一个工厂原来制造一台机器要用20小时,改进技术后,制造每台机器少用8小时,原来制造30台机器的时间现在可以制造多少台?

4、有5桶油,连桶共重195千克,每个空桶15千克,每个桶盛油多少千克?

5.修路队修一条长600米的公路,原来每天修22米,修了15天后,余下的每天修27米,还要多少天能修完?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5)

1、甲乙两船同时从上海出发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后,甲船落在乙船后面57.6千米,甲每小时行32.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小明出生体重3.25千克,3个月后体重7千克,小明平均每个月增长多少千克?

3、长方形面积504平方米,宽16米,如果将宽增加12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4、小明拿了20元钱卖水果糖和花生,水果糖17.5元一千克,买了0.6千克,剩下的钱买花生,花生1.9元一袋,能卖几袋?

5、有一堆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1.8吨,20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计划多生产0.2吨,实际多少天完成?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6)

1、某施工队承包一段修路工程,原计划每天修路0.54千米,4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修了0.18千米,该队实际用了多少天修完这段路?

2、王华看一本书,每天看5页,24天可以看完。如果要提前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织布厂要织一批布,计划每天织42米,35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多织7米,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

4、一辆汽车从甲城到距离252千米的乙城,计划4小时到达,实际比计划每小时多行7千米,实际用了多少小时到达乙城?

5、两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甲队从南往北修,每天修24米,乙队从北往南修,每天比甲队多修4米,两队同时修,28天完工,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练习题 2017.10.20

四年 班 姓名 成绩

一、在○里填上“﹥”、“﹤”、“﹦”。

90÷9+1○90÷(9+1)770-(530-230)○770-(530+230)540÷6÷15○540÷(6×15)30×8+12○30×(8+12)

18+90÷18○(18+90)÷18

二、在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67-25=42 2、58-37=21 3、83×2=166 42÷14=3

90-21=69

200-166=34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三、下面算式的括号,有的去掉后并不改变计算结果,在这样的算式后面的“□”中打“√”。

1、(60+40)+1 □

2、(36-20)÷2 □ 3、28×(10÷5)□4、80÷(4×5)

□ 5、70-(50-15)□

6、(210÷70)×3 □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0-20÷2=

30×14-4=

60÷4×5=

7+18-8=

560÷70÷2=

80-(40-19)= 50+50×3=

100÷20+5=

(29+61)÷15= 61-45+5=

90-47-13=

20×(36-6)=

2、脱式计算,看谁都能算对。

254-120÷15

199-69+31

(55-26)×17

615÷(24+17)22×(71-58)

203-(43-29)

五、列综合算式解答下面各题。

1、玉米糖、花生糖、水果糖和奶糖组成的什锦糖有152粒。已知奶糖有32粒,其余三种糖果的粒数相同,那么这些什锦糖中有花生糖多少粒?

2、学校组织“六一”游园活动。在猜谜游戏中发出奖品80份,其余12个娱乐项目平均每项发出奖品35份,奖品正好全部发完。学校共准备了多少份奖品? 3、6个羽毛球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600个羽毛球要装多少盒?(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4、马虎在计算“800-□÷5”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40。你能帮他算出这道题的正确的得数吗?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光明小学四年级三班寒假作业

王涵钰 1 / 5

2.6日 2.7日 2.8日

350-(24+76)×2

(480+20×4)÷20 1721-36×(432-408)

420-(25+15)×4

8×(28+18÷15)(230-215÷5)×16

(160+880÷20)×4

(800÷20+36)×12(300

2.9日 2.10(60-12×4)×15

36×5÷(27-17)

30+(96-12×5)

14×(14+208÷26)(327-23)

(90-21×2)÷12 70+(750-65×11)÷15-11)×12 480-(80+20)÷4 日 2.11日

(328+198÷9)÷70

(73+22)÷(72-67)(457+28×14)×5 280÷(240-8×25)-[(165+35)÷100 ]

32÷(20-96÷24)÷19 539-513÷(378÷14)50光明小学四年级三班寒假作业

王涵钰 2 / 5

2.12日 2.13日 2.14日

(110-10)÷10-10 304-275÷(275÷25)(70+10)÷(18-10)

44+15×16-32(10-100÷10)×11(53-588÷21)×36

(60+10)÷(17-10)17+(233-43)

(245-11)÷18-11 22-(10+100

2.15日 2.16(346-10)÷16 215-198

(714-12)÷27 14+(21-19)

(227+11)÷(31-14)(31-154

160÷(22-12)×22(438-39)

÷10 22+(374-10)÷10)(252-14)日 2.17÷(121÷11)(45-651×14 736÷11)×12(1369-37)÷21-12(20+18)÷26 ÷17-10 日

÷21)×33 ÷(43-20)×23 ÷37-32 ×11-239 光明小学四年级三班寒假作业

王涵钰 3 / 5

2.18日 2.19日 2.20日(58+370)÷(64-45)(58+37)÷(64-9×5)95÷(64-45)

(247+18)×27÷25 36-720÷(360÷18)(70+203÷7)×28

(540-360)÷(18×5)

(24+36)÷12×14

2.21日 2.22 765÷(491-476)75

93×(515-428)(69

(126-87)×12÷26 234

(121-92)×12÷6 178

÷(60÷2)(86-24)×5÷31 日 2.23+720÷(42-27)+21)×(72÷8)(16÷(205-199)(75-(83+360÷60)(420(360÷12-10)×20(365-328)×(73-55)日

252+144)÷(307-271)+20)×35 +315)÷(35-20)+60)÷(275-245)360(光明小学四年级三班寒假作业

王涵钰 4 / 5

2.24日 2.25日 2.26日

460÷(30-21÷3)(49+21)×(48÷8)45+120÷(30-6)

420÷[(205-198)×4](84-4)×9÷6(65+250)÷(28-13)

(124-85)×12÷26(270-180)÷30(59

1024-(680+640÷16)4800-24×(532÷38)96

2.27日 2.28日 3.175+360÷(20-5)(75+360)÷(20-5)12

720÷(15-3×2)3889-(108+41)×5(800

640÷(80-20×3)(365-328)×(73-55)672

48÷(2+6)(58+37)÷(64-9×5)95

+31)×(96÷8)×(328-875÷25)日

+(40÷5×24)+200÷50)×3 ÷(23×25-547)÷(64-45)光明小学四年级三班寒假作业

王涵钰 5 / 5

3.2日 3.3日 3.4日

85+14×(14+208÷26)21+(327-23)÷19 539-513÷(378÷14)

19+(253-22)÷21(23+23)

304-275÷(275÷25)(70+10)

(53-588÷21)×36(60+10)

×24-597(110-10)÷(18-10)(10-100÷(17-10)17+(233-43)÷10-10 ÷10)×11 ÷10

下载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通用[大全]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

    三年级数学上册 混合运算教案 冀教版(模版)

    混合运算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2.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分数混合运算相关复习。 教学提示: 本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_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 3 第一次教新教材,感触蛮深。新教材的混合运算的教法与以往的教发截然不同。要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适当练习,使学......

    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叶升第二小学 郭永斌 教学内容:(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初步......

    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

    混合运算应用题 1、 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