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

时间:2019-05-14 19:5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

第一篇:《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

班级:工业设计一班姓名:赵鑫学号:1208011025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了设计素描课,迎来了我们的王老师。王老师在保存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思想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艺术设计与表现能力,并教导我们艺术作品必须有思想,有内涵,有冲击力,画面完整。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工业设计这一专业的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对设计素描的训练,深有感触。

首先我们开始的是对结构素描的训练,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了我对素描的理解。它包含了多种对比,教会我学会去观察。例如整体地观察,概括地看,联系地看…….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全面地去观察物体,更具体理解物体的结构。

从最简单的几何体,通过观察与思考可以切割成另外的一个或几个几何体,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几何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塑造形象,这样会更加准确,而且进一步将复杂的物体的组成部分的比例量出来,这样物体会更规范。我们便会对所画的几何体的理解更深刻。设计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同是艺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画素描是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反映意识形态的创作;而设计素描是“再造”,是通过计划和想象而进行的审美创造。绘画素描强调画面的整体性,要求大脑对客观对象进行判断、分析以达到对象与表现结果的一致性。设计素描则强调将收集、贮存的“局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后组合成新的整体的造型活动。绘画素描着重于对所绘内容的表现效果以传达对现实的感受,过多地投入了作者的情感因素和展示情怀;设计素描是以绘画素描为基础利用其绘画规律并借助于其表现手段来更好地表达和表现设计意图,着重于对物形及设计思想的结合来使“观众”产生新的感受。设计素描的画面内容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依据作者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头脑中不同的理念综合形成画面的形象处理。依据画面自身构成因素与作者的构成理念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处理。设计素描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所有的学习内容与研究都是为将来的设计提供基本的方式方法及制作手段的拓展来进行的。让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作时不墨守陈规自由创作出新颖独特、美观的作品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素描基础较为扎实地学生在进行设计创意训练时,能够较好地、生动地、艺术地表现设计意图;而素描基础不是太扎实地学生就不能很有效地将自己的创意有效地表达出来,这就说明传统绘画素描的观察、分析客观物象的思维方法,手与脑的协调性上,对画面的控制能力和审美意识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就说明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观察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既对传统素描予以继承,同时又有别于传统素描。设计素描侧重于全方位的观察,包括平面形观察、立体观察、横断面(剖面)观察以及运动观察,并且强调从结构到材质,借助理性思维能力创造新造型的技能表达。传统素描提倡“看”,设计素描强调“用”。目的的不同造成了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我们学的是工业设计,现在我们在设计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作品形式的空间感差,二是作品缺乏想象力。两个问题都影响到作品的深度和质量,两者的病根都源自素描基础的训练和认识不足。

空间感是素描造型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问题;“形”是造型的第一位,“整体变形”

——透视是造型的终结。客观形状通过视觉变形产生“透视”,规则的透视产生整体。整体的透视变化是完成造型训练的标志,否则就是门外汉。设计者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其作品必然是平板的,不可能具有深度感和运动感。我们目前的状况正是这样,专业学生或者说专业教师对素描和所谓“平面设计”有误解,他们只热忠于从事相对简单的平面变形,很少能创作出具有空间难度的设计作品,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没有真正解决素描的透视问题。

第二篇:《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设计素描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48学时

适用对象:

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初学者

考核方式:写生考查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素描(设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门类都把素描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素描课程教学主要从传统的素描学习入手,通过对造型的基础知识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现代造型艺术入门,都须经过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它包括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因此,设计专业的素描作为设计造型的基础课,着重解决学生的设计意识,图形意识,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以造型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从设计画面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探索意识,挖掘他们的艺术创新的潜能,对事物各层面的探究。在绘画表现中采用与常规相悖的手法,以各种材料混合或借用自然肌理的效果,引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素描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对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进行训练,包括:形体观察能力、形体刻画(表现)能力、形体创造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在造型方面的意识形成,培养学生的画面构成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审美,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的:造型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传统素描造型能力(明暗、体积、结构)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引导,设计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1、激发造型意识,训练造型能力,提高造型手段;2、利用素描去实践形象的组成,探讨形象产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基本的造型要素,并运用造型方式对形式语言表现手段更深一步的研究;3、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基础练习

第一节

素描基本功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和理解素描的概念。

2、掌握线条表现手法,对素描工具灵活运用。

3、了解素描基础框架: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素描概述、素描工具材料、练习线条。

以造型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在尊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

工具材料:笔类:铅笔\木炭÷钢笔等。其他。

初学画面弊病:花\脏\乱\腻等。

(2)、形体观察以及观察的新方法(整体性)、理解形体、素描语言表现。

A:形体观察——整体性观察方法:判断形体的整体性特征,由外轮廓向内结构的延伸,掌握形体的动态特征和形体之间、形体内部结构之间的比例。观察的训练是脑和手的协调性练习,在观察中把握的原则:整体与局部、分析与综合、比例与结构,特征与轮廓,对比观察的原则。

B:形体结构——形体乃是有“形”——物体之外形,轮廓,形态."体"——体积,体量,结构,形可以离开体而存在,而体不能脱离形而显现.形不回因光线变化而变,体则受光影影响.

C:形体比例:结构的准确依赖于比例的准确,比例的准确依赖于对比的运用。

D:形体明暗:光影变化影响形体明暗变化,光影调子十表现形体体积的重要手段:三大面\五调子。

E:质感\量感\空间感

F:形体透视:

a:透视基本知识点:视域,视平线,画面,心点,余点,天点,地点。平视,仰视,俯视。

b: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G:素描语言:表现素描或者表达素描的独特方法系统(技法系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素描的语言特征;传统素描的基础框架: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形体。

素描的语言特征单纯,简单明了,直指形体表达.素描的表达也是个体对形体的体验,沿袭西方传统素描造型,力求把握:构图、透视、比例、观察、光影、体积、结构;形体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学会整体的观察方法并养成素描的整体性思习惯。对素描的造型语言能够掌握并利用。

重点:科学观察方法的养成对素描的表达尤为重要,看_即观察,是在大脑控制分析下的对形体的看.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掌握形体的相关概念和定义。

2.练习线条,利用线的变化突出形体的变化和节奏,熟练使用素描工具。

3.试着练习形体,加强线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课堂实践,教师示范法。

第二节石膏形体写生素描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几何形体是组成所有复杂形体的基本元素,学会观察和认识几何形体,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形体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并逐步从几何形体的表现中学习形体的明暗\光影\体积等的变化。激发学生造型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对形体结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能指导写生;

(二)、教学内容

1.避免初学画面弊病。

2.主要内容:以简单几何形体为训练单元,进行结构÷光影÷透视等方面的训练,侧重于对形体的观察,着重分析性,分析形体的结构和关系。

形态形体结构的分析要求学生对形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用几何形体研究方法分析复杂形体结构,观察与理性分析并重,在形体之间寻找其关系.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几何形体;结构;形体结构;关系。

几何形体:立方体\圆球\圆柱体\连贯体\柱头\几何形体的组合等。

柱头形式:多利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

结构:形体的内部框架,包括个部分的组合与穿插、衔接、次序关系等。

结构分类:自然结构(物的生长),工业造型结构,运动结构,静态结构等。

结构的理解:

(1)、从解剖学的角度理解。

(2)、从视觉触摸的角度理解。

(3)、从眼睛观察到的客观结果理解。

结构的表现:

(1)、抓物象突出的点留心与周围突出点的距离并找到表现这种距离的结构关系,最终表现在画面上即“堆起”一个部分和“掏空”一个部分的大起大落的表现

(2)、正确理解结构间——形体的组合\复杂形体的结构(突出点之间)的关系:

A、运用解剖和透视知识。

B、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的客观结果。

关系:形体内部、形体与形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即它们在画面上的前后、主次、虚实、轻重、交错、重叠等.__在对比中求均衡,在统一中找对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感性观察、理性分析,能分析由几何形体组成的物体的形体内在结构和关系以及形体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完成明暗调子素描(单个结合形体\几何形体的组合)1—3幅。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课堂实践,教师示范法。

第二章

形体练习(石膏几何体写生)

第一节、形体多样化的认识与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形体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现代艺术的新认识,从而理解和分析形体的内在结构,学会由繁到简的表现形体。运用明暗表现手法表现形体的结构和体积。

在现在绘画与设计创作中,我们发现大量的创作手法与表现形态与传统的绘画形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着主要是因为当用绘画表达我们的主观感受时,不同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将自然形态简化,将原由的次序打破,将创作者的主观认识和表现情感代替,将会带来全新的画面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被释放出来了.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从物体的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结构的认识。

将所观察三维客观形体客观地再现于画面:空间\体积感\光感\等的表现手法。

对物体进行归纳、剖析、置换、创造性地经营画面。从设计画面到注入全新的创作理念,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安排画面,拓展视觉经验的过程,脱离写生对象来组织画面,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创造,提高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体多样化、发散思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发散性思维、对形体展开想象与造型能力。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利用明暗手法表现形体的空间\体积感\光感\等,并能较好地处理好画面的各种关系。

(3)、完成形体多样化练习作业4-6张(形体结构分析与表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第三章

形体演化练习(穿插石膏几何体明暗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最重要的信号,在设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设计的基本元素是图形,以图形来表达设计理念。将图形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在素描的练习中不断体会和领悟到图形的实践意义,并逐步提高对图形的观看与表达能力。可为艺术、园林设计专业提供帮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语言符号:

1、主要内容:

图形语言的直观性为受众提供形象性的符号,在设计专业教学里,图形语言也是一种表达的符号系统.在设计作品中,图形与文字语言还是存在差别的,图形语言符号要求具有明识性\典型性等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图形语言(结构,明暗,质感,空间,节奏,秩序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图形语言.

第二节:画面语义练习

1、主要内容:

假设把画面存在的各种符号看作是文章中的字词句的话,文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语境,所谓语境是指:语言赖于生存、运用和发展的环境,它制约着语言,决定着语言的命运.这种环境在设计的画面里同样存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传播学,语言学,画面语义,语境,图形命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把握画面语境,并对文字语言进行图形语言的转换。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课堂完成:素描写生作业1—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四章

图形关系练习(石膏几何体组合写生)

(一)、目的与要求

现代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在与,前者注重重构成画面的新关系,建立画面的新秩序,而后者相对比较在乎感性层面的认识和表达.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写生组合,使学生能在画面中安排好形体与形体的相互关系,处理好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能将画面的要素作新的构成安排,并很好地利用这种关系于今后的作品练习中。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合写生

1、主要内容

文字语言偏向于抽象,图形语言偏向于直观和形象,利用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做相应练习,可以强化学生的图形想象能力.在有明确目的性或明确命题的设计创造中,我们不仅要用元素来构成画面,而且要从众多的元素中提炼,筛选出最合适的图形来进行组合.这种组合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形式的问题,还要考虑画面符号之间的关系问题.

(1)、中国传统绘画画面中"黑"与"白"的经营.

(2)、设计作品的构成关系分析.

(3)、几何体组合的秩序,节奏等研究。

2、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从众多的画面元素中提炼,筛选出最合适的图形来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画面并控制画面,能够运用于设计素描作业中。

第二节、张力问题的探讨。

1、主要内容

(1)、形体表现中的技巧产生张力;

(2)、线条的张力_弧形线和圆形线的张力感;

(3)、由形体对比所产生的张力__运动与静止、方与圆对比、刚柔对比、强弱对比.

2、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打破形体正常的空间结构关系、图形图底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节奏关系等.用不同的新的视点和图形元素构成画面,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作品分析。

2、完成:几何体组合写生作业1—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作品赏析,课堂讨论,课堂实践,教师示范。

第五章、形体具象描绘(静物写实练习)

(一)、目的与要求

从多角度增加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素描造型表达能力,丰富画面的造型语言,增加设计视觉要素.写实与具像素描的练习与结构性素描练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单纯的结构性素描联系容易让学生走向肤浅和浮躁,不能很扎实地进行一定深入性的刻画锻炼,于造型能力的提高不利,为此,在素描课程中可适当开展此类练习.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静物素描的写实训练1

(1)、局部写真__细部比较丰富,具有表达的可能,并能深入.

(2)、物体外部肌理的描写__选择表面肌理感强的形体作为练习对象,如苹果\香蕉\陶罐等.

(3)、具象物体的画面位置__着重表达形体的空间位置感.

设计素描的写实训练2

(1)质感的表达.__如:玻璃杯\陶罐等。

(2)综合材料的素描表达.__梨子\衬布等手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具象,写实,写真,肌理,质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锻炼比较扎实的形体刻画能力,比较强的写实表达能力。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局部写真作业1-2张。

(2)、外部肌理的描写1-2张。

(3)、具象物体的画面位置1-2张。

(4)、质感的表达与综合材料的素描表达.作业1-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第六章 选择性创作素描练习(静物写生).

(一)、目的与要求

在素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技法的训练,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这种激发应该在课堂中给学生更多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性创作素描练习的目的就在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关注上,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主观因素的选择。

为自己的画面需要而进行的有选择性的素描练习,带有研究性.

(2)、简化物体的组合与选择。

对复杂的景物进行简化选择.

(3)、从艺术创作角度去选择物体。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主观选择,研究型素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对复杂形体的主观选择能力,主观处理画面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主观因素的选择练习1-2张。

(2)、简化物体的组合与选择1-2张。

(3)、从艺术创创作角度去选择物体1-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第七章 选择性创作素描考核(任意静物和石膏的组合写生).

(一)、目的与要求

考核学生学习情况,对课程学习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练习。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主观因素的选择。

为自己的画面需要而进行的有选择性的素描练习,带有研究性.

(2)、简化物体的组合与选择。

对复杂的景物进行简化选择.

(3)、从艺术创作角度去选择物体。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主观选择,研究型素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对复杂形体的主观选择能力,主观处理画面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主观因素的选择练习1-2张。

(2)、简化物体的组合与选择1-2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讨论法,作品赏析法,课堂绘画实践法,教师示范法。

素描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第一章基础练习

(线条,工具的使用)

第二章形体练习

(石膏几何体形体结构写生)

第三章形体演化练习

(石膏几何体明暗写生)

第四章图形语言练习

(穿插石膏几何体明暗写生)

第五章形体具象描绘

(静物写生)

第六章选择性创作素描练习

(静物组合写生)

第七章选择性创作素描考核

(组合写生)

END

第三篇:《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完整版)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设计素描

教学目的:

室内设计素描是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有着室内设计专业独特体系的个性特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室内设计专业相关的室内陈设品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正确表现陈设品的形体结构,明确层次,材质肌理,以便具备利用多种技术方法合理处理形态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具有室内设计专业的画面表现能力。本着学会写生到学会设计这一质的转变,调整教学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室内设计专业的创意能力,室内设计专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一定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设计素描课程分三大内容

1.结构素描

该课程是以理性分析的形式观察物体,在画面上揭示物体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掌握用分析的方法理解物体,并用结构素描技巧将物体描绘出来的能力。通过分析和描绘的手法,将物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分解和组合,引导学生以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加以描绘的技巧,准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2.风景素描

该课程以线条一明暗结合的形式进行风景写生,主要训练学生观察体量在环境中尺度较大的物体(建筑)的绘画技能,其中有建筑,植物,场景等等;在授课中以大量的作品图片、介绍和分析风景素描的范画,启发学生掌握风景素描的表现方法。

3.建筑速写

该课程以多种形式表现建筑物、场景空间与气氛,在写生中强调建筑物透视的准确性,建筑的空间结构,通过对建筑的描绘了解建筑的结构,了解空间,了解材料以及工艺方式;并掌握快速表现的技巧,在进行建筑速写的过程中要求比例和尺度准确。

适用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

选用材料:

自编讲义

第一单元

1.课程标准

1.1

内容:

结构素描

(1)透视学的基本理论

(2)室内设计结构素描的特点

(3)结构素描的步骤与方法

(4)结构素描的线条表现方法

1.2

性质:

课题:围绕室内陈设品展开的写生练习课题。

题材:以研究室内陈设品的结构穿插关系为前提,将不同场景性质的室内陈设组合,形成美的有意味的形式。并用线条的形式表现物体的结构与体面关及透视规律。

选择范围:

写生题材之一:几何体、静物组合写生题材之二:文人情结式系列组合茶几(木)、树根(树)、茶杯(青花瓷)、绒布(纤维)

写生题材之三:欧式系列组合铜车(铜)、盆花(植物)、鸟标本(动物)、希腊柱头(石膏)

写生题材之四:中西合璧式系列组合红木椅(木)、圆车(铜)、牛仔裤(纤维)、皮靴(皮革)

写生题材之五:灯光系列组合(光源练习)

打光灯(灯具)、包装箱(木版)、草绳、报纸

写生题材之六:厨房系列组合刀板架(木)、刀板(树)、包菜(蔬菜)、带轮铁架(铁)、铅桶、铁勺(铁)、麻袋(纤维)

写生题材之七:皮衣与椅组合系列

皮衣(皮革)、靠背椅(金属)、锡壶(锡)、瓶、罐、衬布、写生题材之八:校园一角

学生自己寻找适合的写生场景

工艺设定:以木炭、炭精棒或木炭铅笔为画面表现的工具,提倡编写方法的多元。

1.3

作业数量、规格:

以小幅4K画面逐步扩大到2K画面

由小场景扩大到大场景

小幅

4K

3张

每张9课时

大幅

2K

2张

每张16课时

1.4

作业质量描述:

遵循课程的要求以四个方面考核学生的画面质量:

①结构素描的语言

②形结构的准确

③透视规律的掌握

④线条富有表现力

1.5课时与学分:

48课时/3学分

理论8课时/0.5学分

实践40

课时/2.5学分

2.考核标准与程序

2.1标准:

a.理论考核

结构素描从物体结构、空间入手,着重分析它们的空间位置、透视等因素。针对每个学生学习特点,水平的差异,教师结合每一学生画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口头分析,教师及时记入课堂笔记,作为学生口试的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参考。理论考核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演练、创作考核

演练:学生以完成一张写生画面,为一个演练过程的结束,也就完成一个得分点。学生在本单元完成五张素描画面,有五个得分点。但是前四张作业含有教师的指导意识,教师以用笔效果指导,学生之间切磋技艺,学生之间的指正缺点,所以该学生的四张画面按30%记入。

创作考核:本单元最后一张作业的完成,是学生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实现的。是该学生真实水平的体现是最真实的结果。作为考核的重点按20%记入。

2.2程序:

a.考试成绩采取“考试评分方案三”

b.考核程序

(1)每一张作业结束后立即进行打分,及时打分可以直接掌握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2)最后作业的考试——由三位环艺系老师参与监考,评分。

(3)理论考核——课堂笔记

(4)课外作业——作业留存

(5)根据学生的表现分出学生学习的态度等第c.单元结束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学生分数登记于册

3.工具、材料

3.1工具:

铅笔、木炭条、炭精棒、木炭铅笔、橡皮等。

3.2材料:

铅画纸、速写纸、其他各式纸、墨水。

4.参考资料

4.1

书目:

资料室相关结构素描画册

4.2

图像:

教师示范作品及往届学生优秀作业。

4.3

其他资料:

有关电教及影像资料

第二单元

1.课程标准

1.1

内容:

风景素描

(1)概述

(2)透视

(3)调子

(4)空间的营造方法

(5)明暗素描的写生步骤、方法

1.2

性质:

课题:写生练习课题

题材:寻找特定的场景氛围。在这一前提下进行有意味的表现。

选择范围

写生题材之一:静物(一)

写生题材之二:房间(二)

写生题材之三:建筑(三)

写生题材之四:场景(四)

工艺设定:以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质表现画面相应的有意味的形式。

1.3作业数量、规格:

以4个画面为主,也可按需要选择纸的大小尺寸。

4K

5张

每张

6课时

1.4作业质量描述:

遵循课程的要求以三个方面考核学生的画面质量

①静物画的形式美感

②独创性

③有关风景结构的表现技巧

1.5课时与学分:

32课时/2学分

理论4课时/0.25学分

实践28课时/1.75学分

2.考核标准与程序

2.1

标准:

a.理论考核

明暗素描所涉及的理论层面比较广泛,除了涉及到有关设计素描的理论外,更多的涉及到每个学生在用线条表现结构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偏差。这里有两个不同的理论切入点。针对每个学生学习特点,水平的差异,教师结合每一学生画面存在的理论盲点,让学生口头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及时记入课堂笔记,作为学生口试的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参考。理论考核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演练、创作考核

演练:学生以完成一张写生画面,为一个演练过程的结束,也就完成一个得分点。学生在本单元完成五张素描画面,有五个得分点。但是前四张作业含有教师的指导意识,教师以用笔效果指导,学生之间切磋技艺,学生之间的指正缺点,所以该学生的四张画面按30%记入。

创作考核:本单元最后一张作业的完成,是学生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实现的。是该学生真实水平的体现是最真实的结果。作为考核的重点按20%记入。考试的方式如同考核一般。

2.2程序:

a.考试成绩采取“考试评分方案三”

b.考核程序

(1)每一张作业结束后立即进行打分,及时打分可以直接掌握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2)最后作业的考试——由三位环艺系老师参与监考,评分。

(3)理论考核——课堂笔记

(4)课外作业——作业留存

(5)根据学生的表现分出学生学习的态度等第c.单元结束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学生分数登记于册

3.工具、材料

3.1

工具:

铅笔、木炭条、炭精棒、木炭铅笔、橡皮、钢笔、圆珠笔、针管笔、刀片

3.2

材料:

速写纸、铅画纸、其他有色纸、墨水、石膏、胶水。

4.参考资料

4.1

书目:

资料室相关风景素描画册,图片

4.2

图像:

教师示范作品及往届学生优秀作业

4.3

其他资料:

有关电教及影像资料

第三单元

1.课程标准

1.1

内容:

建筑速写

(1)建筑速写的构图要点

(2)建筑的结构、比例与简约画法

(3)建筑速写的步骤、方法

(4)中外建筑速写作品的介绍

1.2

性质:

课题:围绕建筑速写展开的课题

题材:寻找有意味的建筑与环境进行速写

选择范围:写生题材之一:街景

写生题材之二:广场一角

写生题材之三:带商场柜台的内建筑

写生题材之四:小区建筑门楼

写生题材之五:街边小景(太湖石)

写生题材之六:公园建筑

写生题材之七:纪念性建筑

写生题材之八:车站、码头

写生题材之九:游乐场建筑

写生题材之十:商铺

程序:

先临摹建筑速写名作,后进行实地写生

工艺设定:以不同的工具在纸面上表达。铅笔、木炭铅笔、钢笔、圆珠笔、针管笔、毛笔

1.3

作业数量、规格:

以8个或16个画面为主,也可按速写本尺寸

半小时一张

共计40张

1.4

作业质量描述:

遵循课程的要求以四个方面考核学生的画面质量

速写的语言

建筑物的透视

建筑速写的形式美感

1.5

课时与学分:

64课时/4学分

理论12课时/0.75学分

实践52

课时/3.25学分

2.考核标准与程序

2.1

标准:

a.理论考核

明暗素描所涉及的理论层面比较广泛,除了涉及到有关设计素描的理论外,更多的涉及到每个学生在用线条表现结构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偏差。这里有两个不同的理论切入点。针对每个学生学习特点,水平的差异,教师结合每一学生画面存在的理论盲点,让学生口头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及时记入课堂笔记,作为学生口试的记录,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参考。理论考核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演练、创作考核

演练:学生以完成一张写生画面,为一个演练过程的结束,也就完成一个得分点。学生在本单元完成五张素描画面,有五个得分点。但是前四张作业含有教师的指导意识,教师以用笔效果指导,学生之间切磋技艺,学生之间的指正缺点,所以该学生的四张画面按30%记入。

创作考核:本单元最后一张作业的完成,是学生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实现的。是该学生真实水平的体现是最真实的结果。作为考核的重点按20%记入。考试的方式如同考核一般。

2.2程序:

a.考试成绩采取“考试评分方案三”

b.考核程序

(1)每一张作业结束后立即进行打分,及时打分可以直接掌握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2)最后作业的考试——由三位环艺系老师参与监考,评分。

(3)理论考核——课堂笔记

(4)课外作业——作业留存

(5)根据学生的表现分出学生学习的态度等第c.单元结束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学生分数登记于册

3.工具、材料

3.1

工具:

铅笔、木炭条、炭精棒、木炭铅笔、有色笔、圆珠笔、钢笔、针管笔、橡皮

3.2

材料:

速写纸、速写本、铅画纸、其他有色纸、墨水

4.参考资料

4.1

书目:

各种出版的建筑速写类书籍

4.2

图像:

往届学生优秀的建筑速写作业

4.3

其他材料:

有关建筑速写的影像资料

END

第四篇: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导语:建立素描的完整概念、明确素描学习的方法、步骤和要求,通过训练基本技法的途径,提高素描造型能力。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素描课程教学计划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期

造型基础规范化训练/小升初/中考/高考/成人(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目标:系统掌握学院派造型基础知识,纠正错误观念与不良作画习惯,补充遗漏知识,为下一步深入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透视、解剖、空间表达、体积塑造、明暗、构图、素描表现技法、质感练习。线条训练

线条是素描绘画的根本。通过不同线型的训练,掌握不同线型语言带来的体会,同时平稳的心态更是画好素描的前提。体积感训练

讲解概括之后的素描精要,目的在于提高基础的造型能力。训练概括的能力。单体透视

一方面需要了解基础的透视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视觉透视”。

4空间一点斜透视

既简单又活泼,是我们常用的一种透视方法。

5单体训练--简单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基础训练。

6单体训练--复杂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提高训练。

7单体组合训练--简单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8单体组合训练--复杂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9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第二期

综合能力深入训练/小升初/中考/高考/成人(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目标:在规范系统的掌握造型基础上,对学生综合绘画能力进行深度和广度深入训练。这一阶段的学习要使学生无论在绘画能力还是审美能力方面都有质的飞跃。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主要学习内容:石膏像写生、静物写生、细节刻画、质感练习,场景速写和慢写,黑白构成、现代绘画赏析、风景写生、大师作品赏析。

1空间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生动活泼。但必须控制好视点的高度。材质训练

有针对性的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材质进行系统归类,使学生心中形成形象丰富的材质资料库,如石材、木材、金属、玻璃、布艺、植物等等材质的具体表现。

3单体训练--复杂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提高训练。

4单体组合训练--复杂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5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第三期

升学应试强化训练/中考/高考(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目标: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专业方向,教师按不同专业分科教学,学生侧重研究本专业学科。这一阶段将学完所有考试科目,要使大部分学生达到全国重点院校/北京重点美术特长高等中学的专业录取标准。

主要学习内容:

造型专业:素描半身像、素描头像、水粉头像和半身像,场景速写、手部解剖、素描手部、素描足部、全身解剖,创作构图、创作表现技法。

设计专业:平面设计,创意表达、招贴画、装饰画、效果图、图案、命题创作,立体设计,素描头像、色彩静物、速写、色彩风景、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创意速写、线描,素描、速写默写和色彩默写。

第五篇:《素描》课程教案

素描课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坚持以“理解”为主的教学理念,反对传统意义上的大班“放羊式”教学,做到学一课懂一课,懂一课下一课。

绘画欣赏中,多介绍一些大师逸闻趣事。这些知识简单而有趣,既可扩大学生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创造热烈的绘画学习气氛。

(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素描,介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让学生习惯姿势,学会素描的线条。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给予新知识,甚至每堂课都给予一定最新的知识,让学生形成认识的兴趣。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的刺激,会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作进一步的学习。

(三)情感目标:素描课堂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调整自身因素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展现绘画文化魅力来刺激学生素描学习兴趣。

学生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这里仅探讨了学生“兴趣”这一层面。

课程安排:

1.临摹单体几何体素描 【1课时】

2.临摹组合几何体素描【2课时】

3.临摹单体水果静物素描【2课时】

4.单体静物结构素描写生【2课时】

5.临摹组合静物【2课时】

6.复杂结构静物临摹【4课时】

7.简单明暗静物临摹【2课时】

8.简单明暗静物写生【2课时】

课程预期:

结构课程结束时,学生能基本掌握透视知识。了解物体的各部位的形状、比例、结构与透视,可以总结归纳物体的形体分面。

所有课程结束时,学生可以自主写生静物。达到基本的明暗关系组织,空间感构成。

(一)临摹单体几何体结构素描

【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简单构图与布局,学习物体如何造型,做临摹石膏体造型练习。

(2)技能目标

完成2-3个单体几何体结构素描,让孩子们基本理解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3)情感目标

从简单的出发单体几何出发,让孩子们理解结构、透视关系,让孩子们喜欢上素描。

2、重难点

(1)重点:理解透视与结构。

(2)难点:透视、结构。

(二)临摹组合几何体素描【2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临摹,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构成原理、透视变化的一般规律。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和明暗调子较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空间等关系。

(3)情感目标:素描训练的第一步往往是从静物临摹人手,通过这一训练可以使孩子们对透视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从思维上理解“看得到”和“看不到”的部分,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

2、重难点

(1)重点

①素描的概念、素描艺术发展概况。石膏几何体所具有的色调单一,静止不动的特点,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研究形体,因此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成为众多初学画者的必修课。

②有序地组织画面。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

(三)临摹单体水果静物素描【2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规则的几何石膏体转型向不规则的水果静物,让学生理解更多的面。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和明暗调子较准确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空间等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这一训练可以使我们对周围现实中一切形体的多样性有所了解。素描画表现物体有空间、形体、体积、结构、光影等内容。

(四)单体静物素描写生【2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2)技能目标:学会静物写生——单个陶器或瓷器。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2、重难点

主要是掌握与理解透视。

(五)临摹组合静物【2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2)技能目标:学会静物写生——单个陶器或瓷器。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六)复杂结构静物临摹【4课时】

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了解静物形体结构,形体比例、整体比例、构图比例及方式,对明暗、空间处理能有基本的认识。

(2)技能目标:锻炼学生抓形能力,处理复杂物体之间的空间组合,阴影明暗关系。

(3)情感目的:让学生能静下心完成一副长时间较复杂作品。锻炼学生的定力及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

END

下载《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 设计素描》课程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造型的基础知识。本课程分习作练习和创作练习,偏重于基础训练。 二......

    《素描》课程计划

    《素描》课程计划 一、课程名称:素描(Sketch) 二、周学时:16周 三、教学内容简介: 培养学生的基础视觉艺术造型能力。掌握造型基础,培养学生的形体透视、比例、结构、对比、虚实......

    “素描”课程小结

    绘画实践的认识与探索 不知不觉中,美术授课已有一个多月了。从不知何为艺术到亲身体验临摹、写生与创作,从双手稚嫩地拿起画笔到学会独立思考,并尝试、探索一些绘画的技巧——......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素描课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素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是为了培养学生写实造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室内设计专......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1)素描表现(2)设计素描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环境艺术设计6学分 课程学时:环境艺术设计 96学时课程安排:一年级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

    素描课程小结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素描课程小结 课程:___素描__________ 任课教师:_ 崔晓玲__________ 类别___C_____ 系部:_____电子信息系_____________ 班级:____12平面设计2班____人数:__......

    《素描》课程说明

    《素描》课程简介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课程代码:J131001 J131004 J131008 中文名称:素描1、素描2、素描3 Sketch 1 、Sketch 2、Sketch 3 学时学分:64*3学时(6、6、5周)4*3学......

    素描课程教案(本站推荐)

    素描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的练习,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掌握基本形体的......